CN111992441A - 一种涂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2441A
CN111992441A CN202010899950.8A CN202010899950A CN111992441A CN 111992441 A CN111992441 A CN 111992441A CN 202010899950 A CN202010899950 A CN 202010899950A CN 111992441 A CN111992441 A CN 111992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glue dripping
product
assembly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99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2441B (zh
Inventor
陈帅
何竺楷
丁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99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2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2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2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2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2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7Coating heads with several outlets, e.g. aligned transversally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a web to be co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05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lread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e.g. coating thickness, weight or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opposite sides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涂胶机,其包括传输装置、产品承载装置上料装置和涂胶装置,产品承载装置与传输装置连接,上料装置和涂胶装置沿着传输装置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涂胶装置包括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上滴胶机构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的滴胶端错位设置,上料装置上料产品至产品承载装置,传输装置传送产品承载装置经过上滴胶机构和下滴胶机构之间的位置,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本申请通过上滴胶机构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的滴胶端错位设置,再使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避免了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彼此干涉污染的风险,从而保证了涂胶的流畅性和涂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涂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涂胶机。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涂胶。为了提高涂胶效率,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采用上下两个滴胶头分别从产品相对的上下两面同步进行滴胶的方案来完成涂胶,然而同步滴胶的上下两个滴胶头无可避免的会造成彼此干涉,使得上下滴胶头存在被彼此污染的风险,从而影响到涂胶的流畅性和涂胶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胶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涂胶机包括:
传输装置;
与传输装置连接的产品承载装置;以及
沿着传输装置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和涂胶装置;涂胶装置包括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上滴胶机构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的滴胶端错位设置;
上料装置上料产品至产品承载装置;传输装置传送产品承载装置经过上滴胶机构和下滴胶机构之间的位置,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
优选的,其还包括热压整形装置;热压整形装置设于传输装置的传送路径上,热压整形装置用于产品待涂胶部位的热压整形。通过热压整形装置对滴胶前产品待涂胶部位的热压整形,以便于后续滴胶的准确进行。
优选的,其还包括固化装置;固化装置设于传输装置的传送路径上,固化装置用于滴胶后产品的固化。通过固化装置对滴胶后产品的固化,以便于涂胶的快速固化和产品的成形。
优选的,其还包括下料装置;下料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通过下料装置对产品进行自动化下料,以便于和下一工序形成自动化衔接。
优选的,其还包括上料中转装置;上料中转装置分别与传输装置以及上料装置相邻;上料中转装置接收上料装置正向上料的产品并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上料中转装置接收上料装置反向上料的产品并进行翻转,再将翻转后的产品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通过上料中转装置的设置,将产品始终以正确的方向上料至产品承载装置,从而使得产品待涂胶部位外露,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优选的,涂胶装置还包括视觉机构;视觉机构面向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视觉机构用于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滴胶前的视觉识别。通过视觉机构先进行视觉识别,从而完成产品待涂胶部位、上滴胶机构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的滴胶端的识别和定位,以便于滴胶的准确进行,此外,视觉机构还能够对滴胶后的产品进行视觉检测,以确定滴胶后的产品是否合格。
优选的,上滴胶机构包括上滴胶组件以及上滴胶接收组件;下滴胶机构包括下滴胶组件以及下滴胶接收组件;上滴胶组件与下滴胶组件(错位设置;上滴胶接收组件用于上滴胶组件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下滴胶接收组件用于下滴胶组件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通过错位设置的上滴胶组件与下滴胶组件实现产品的错位滴胶,而通过上滴胶接收组件以及下滴胶接收组件的配合分别对上滴胶组件以及下滴胶组件的预出胶和漏胶进行接收,能够保证滴胶装置的工作环境,进一步避免滴胶时上滴胶组件与下滴胶组件的干涉风险,提升滴胶的流畅性和滴胶质量。
优选的,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轨道机构以及传输驱动机构;产品承载装置滑接于传输轨道机构;传输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产品承载装置连接,其驱动产品承载装置于传输轨道机构上移动。通过传输轨道机构与传输驱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产品承载装置流畅移动。
优选的,传输轨道机构包括主轨道组件以及独立轨道组件;主轨道组件与独立轨道组件之间具有缝隙;产品承载装置移动至独立轨道组件时,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对产品承载装置内的产品进行滴胶。通过独立轨道组件的独立设置,避免了其他装置动作时产生的震动通过传输轨道机构传递至产品承载装置内,避免了产品承载装置承载的产品受到震动影响而产生移动错位,从而保证了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滴胶的准确性和滴胶质量,进而提升了涂胶质量。
优选的,传输驱动机构包括传输驱动组件、传输动力组件以及驱动脱离组件;传输驱动组件以及驱动脱离组件分别设于传输动力组件;传输驱动组件与产品承载装置连接,传输动力组件驱动传输驱动组件,带动产品承载装置于传输轨道机构上移动;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对产品承载装置内的产品进行滴胶前,驱动脱离组件作用于传输驱动组件,使传输驱动组件与产品承载装置的连接状态脱离。通过驱动脱离组件的设置,使得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对产品承载装置内的产品进行滴胶前,作为驱动的传输驱动组件脱离,进一步避免驱动对产品承载装置承载的产品受到震动影响而产生移动错位,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上滴胶机构以及下滴胶机构滴胶的准确性和滴胶质量,进而提升了涂胶质量。
优选的,传输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传输轨道机构相邻,定位机构用于产品承载装置移动后的定位。通过定位机构对移动后的产品承载装置进行定位,对产品承载装置位置进行确定,使得上料装置上料产品的位置准确,后续热压整形装置、涂胶装置以及固化装置对产品进行热压、滴胶和固化的位置准确。
优选的,产品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夹持组件以及可断开吸附组件;承载组件设于传输装置;夹持组件设于承载组件,其用于产品的夹持;可断开吸附组件用于夹持组件夹持前的吸附。在夹持组件夹持前,先通过可断开吸附组件对产品进行吸附定位,使得产品在夹持组件上的位置和姿态确定,避免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造成产品的位移错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滴胶机构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的滴胶端错位设置,再使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避免了上滴胶机构与下滴胶机构彼此干涉污染的风险,从而保证了涂胶的流畅性和涂胶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中涂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和产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送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图2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产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和产品承载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上滴胶机构、下滴胶机构以及滴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上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下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传输装置;11、传输轨道机构;111、主轨道组件;1111、缝隙;112、独立轨道组件;113、轨道承载组件;1131、轨道承载件;1132、轨道滑动件;12、传输驱动机构;121、传输驱动组件;1211、传输驱动件;1212、传输弹性件;12121、弹簧安装板;12122、传输弹簧;1213、传输作用件;1214、脱离作用件;1215、传输限位件;122、传输动力组件;1221、传输动力件;1222、传输转盘件;12221、承载通口;1223、传输承载件;123、驱动脱离组件;1231、脱离驱动件;1232、脱离件;1233、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1、检测安装支架;13、定位机构;131、产品承载装置定位驱动组件;132、承载定位组件;2、产品承载装置;21、承载组件;211、承载件;212、传输适配件;213、定位适配件;22、夹持组件;221、夹持驱动件;2211、驱动气缸;2212.驱动杆;2213、夹持到位检测器;222、夹持件;2221、夹持安装底板;2222、夹持安装竖板;2223、夹持滑板;2224、夹持上板;22241、避让口;2225、夹持下板;2226、夹持杆;2227、夹持弹簧;2228、手动开夹杆;22281、弯折部;23、可断开吸附组件;231、吸附件;232、可断开动力件;2321、可断开驱动气缸;2322、可断开驱动块;2323、气嘴;3、上料装置;31、上料机构;32、上料转移机构;4、热压整形装置;5、涂胶装置;51、上滴胶机构;510、上安装板;511、上滴胶组件;5111、上滴胶针头;512、上滴胶接收组件;5121、第一接胶架;5122、第一接胶盒;52、下滴胶机构;520、下安装板;521、下滴胶组件;5211、下滴胶针头;522、下滴胶接胶组件;5221、第二接胶架;5222、第二接胶盒;52221、倾斜角;5223、接胶传送部;52231、电机;52232、主动轮;52233、传送带;52234、从动轮;53、视觉机构;531、上识别组件;5311、上视觉件;5312、上光源件;532、下识别组件;533、侧识别组件;5331、侧视觉件;5332、侧光源件;53321、侧安装支架;534、背光组件;535、位置识别组件;54、架体;541、上承载架;542、侧支撑架;5421、支撑柱;5422、稳固架;543、下安装架;544、加强架;55、驱动组件;551、X轴驱动件;552、Y轴驱动件;5521、上滴胶滑台;5522、下滴胶滑台;553、Z轴驱动件;56、擦胶组件;6、固化装置;7、下料装置;71、下料机构;72、下料转移机构;8、上料中转装置;81、翻转机构;82、翻转转移机构;9、校准装置;91、水平校准机构;911、竖直架;912、第一滑轨;913、第一校板;92、高度校准机构;921、第二滑轨;922、第二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涂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包括传输装置1、产品承载装置2上料装置3和涂胶装置5。产品承载装置2与传输装置1连接。上料装置3和涂胶装置5沿着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涂胶装置5包括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错位设置。上料装置3上料产品至产品承载装置2;传输装置1传送产品承载装置2经过上滴胶机构51和下滴胶机构52之间的位置,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
通过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与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错位设置,再使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先后对产品进行滴胶,避免了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彼此干涉污染的风险,从而保证了涂胶的流畅性和涂胶质量。
复参照图1,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还包括热压整形装置4。热压整形装置4设于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上,热压整形装置4用于滴胶前产品待涂胶部位的热压整形。通过热压整形装置4对产品待涂胶部位的热压整形,以便于后续滴胶的准确进行。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还包括固化装置6。固化装置6设于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上,固化装置6用于滴胶后产品的固化。通过固化装置6对滴胶后产品的固化,以便于涂胶的快速固化和产品的成形。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还包括下料装置7。下料装置7与固化装置6相邻。下料装置7用于产品的下料。通过下料装置7对产品进行自动化下料,以便于和下一工序形成自动化衔接。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其还包括上料中转装置8。上料中转装置8分别与传输装置1以及上料装置3相邻。上料中转装置8接收上料装置3正向上料的产品并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2,上料中转装置8接收上料装置3反向上料的产品并进行翻转,再将翻转后的产品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2。通过上料中转装置8的设置,将产品始终以正确的方向上料至产品承载装置2,从而使得产品待涂胶部位外露,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上料装置3、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围绕着传输装置1设置,依次形成产品的上料工位、热压整形工位、涂胶工位以及固化工位。下料装置7位于固化装置6远离传输装置1的一侧,形成下料工位。传输装置1驱动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使得产品承载装置2依次经过上料装置3、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完成上料、热压整形、涂胶以及固化工序,之后在由下料装置7实现自动化下料工序。本实施例中,热压整形装置4、固化装置6以及上料中转装置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热压整形装置4并排设置,两个固化装置6并排设置,下料装置7的一端位于两个固化装置6之间,两个上料中转装置8分别位于上料装置3相对的两侧,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数量也均为两个。如此涂胶机可实现两个产品的同步涂胶。而且,产品上料、热压、滴胶、固化以及下料工序的衔接流畅,保证了涂胶效率,此外,整个设备所占用的场地较小,节省了企业场地资源。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上料装置3包括上料机构31以及上料转移机构32。上料机构31位于传输装置1的一侧,上料转移机构32设于上料机构31靠近于传输机构1的一端。上料转移机构32位于两个上料中转装置8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31可采用来料拉带,上料转移机构32可采用末端具有吸盘的四轴机器人。上料中转装置8包括翻转机构81以及翻转转移机构82。翻转机构81位于传输装置1的一侧,并与上料转移机构32相邻。翻转转移机构82分别与翻转机构81以及传输装置1相邻。翻转机构81可采用现有的翻转机构,其可实现对产品进行翻转,此处不再赘述。翻转转移机构82可采用线性模组与吸盘机械手的配合,其可将翻转机构81上的产品吸附并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2内。上料时,产品被放置在上料机构31的始端,可以理解的是,在放置时产品待滴胶部位的姿态可为正向的或反向的。而后产品被传送至上料机构31的末端,之后上料转移机构32将产品转移到翻转机构81;若产品待滴胶部位的姿态是正向的,则翻转机构81不动作,由翻转转移机构82直接将产品转移到产品承载装置2内,若产品待滴胶部位的姿态是反向的,则翻转机构81对产品翻转后,再由翻转转移机构82将产品转移到产品承载装置2内,使得产品承载于产品承载装置2内,产品的待滴胶部位是朝外的,如此可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本实施例中的待滴胶部位是产品的裙边。
继续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和产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传输装置1包括传输轨道机构11以及传输驱动机构12。产品承载装置2滑接于传输轨道机构11。传输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与产品承载装置2连接,其驱动产品承载装置2于传输轨道机构11上移动,使得产品承载装置2依次经过上料装置3、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通过传输轨道机构11与传输驱动机构12的配合,实现产品承载装置2流畅移动。
继续参照图1、图3和图4,图4为传送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传输轨道机构11包括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主轨道组件111与独立轨道组件112之间具有缝隙1111。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至独立轨道组件112时,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对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产品进行滴胶。通过独立轨道组件112的独立设置,避免了其他装置动作时产生的震动通过传输轨道机构11传递至产品承载装置2内,避免了产品承载装置2承载的产品受到震动影响而产生移动错位,从而保证了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滴胶的准确性和滴胶质量,进而提升了涂胶质量。
具体的,传输轨道机构11还包括轨道承载组件113。轨道承载组件113滑动连接于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本实施例中的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均为弧形轨道,两者拼合呈环形轨道,缝隙1111数量为两个,两个缝隙1111分别存在于主轨道组件111首位两端与独立轨道组件112首位两端的拼合处。当主轨道组件111受到震动时,该震动会在缝隙1111处被阻断,不会影响到独立轨道组件112。轨道承载组件113包括轨道承载件1131以及轨道滑动件1132。轨道承载件1131通过轨道滑动件1132分别与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滑接。其中,轨道承载件1131为矩形板状,轨道滑动件132为滚面具有凹槽的滚轮,其数量为四个,四个轨道滑动件1132分别设于轨道承载件1131的下表面,并分别转动连接于轨道承载件1131的四角,其中两个轨道滑动件1132滚接于主轨道组件111或独立轨道组件112的外圈,另外两个轨道滑动件132滚接于主轨道组件111与独立轨道组件112的内圈。缝隙1111不会影响轨道滑动件1132的滚动。产品承载装置2设于轨道承载件1131上。涂胶装置5位于独立轨道组件112的外侧。
继续参照图3、图5和图6,图5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B部放大图,更进一步,传输驱动机构12包括传输驱动组件121、传输动力组件122以及驱动脱离组件123。传输驱动组件121以及驱动脱离组件123分别设于传输动力组件122。传输驱动组件121与产品承载装置2连接,传输动力组件122驱动传输驱动组件121,带动产品承载装置2于传输轨道机构11上移动。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对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产品进行滴胶前,驱动脱离组件123作用于传输驱动组件121,使传输驱动组件121与产品承载装置2的连接状态脱离。通过驱动脱离组件123的设置,使得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对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产品进行滴胶前,作为驱动的传输驱动组件121脱离,进一步避免驱动对产品承载装置2承载的产品受到震动影响而产生移动错位,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滴胶的准确性和滴胶质量,进而提升了涂胶质量。
具体的,传输动力组件122包括传输动力件1221、传输转盘件1222以及传输承载件1223。传输动力件1221的驱动端与传输转盘件1222连接。传输转盘件1222的中间开设承载通口12221。传输承载件1223设于传输动力件1221,并露出承载通口12221内。传输动力件1221驱动传输转盘件1222转动,此时传输承载件1223为静止状态。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动力件1221为DD马达,传输转盘件1222为盘状,传输承载件1223为架状。传输驱动组件1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传输驱动组件121分别设于传输转盘件1222,四个传输驱动组件121沿着传输转盘件1222的周缘依次间隔设置。传输驱动组件121包括传输驱动件1211、传输弹性件1212、传输作用件1213以及脱离作用件1214。传输驱动件1211滑动连接于传输转盘件1222上,其一端向着承载通口12221的方向延伸,其另一端向着产品承载装置2的方向延伸。传输弹性件1212的一端与传输驱动件1211的一端连接,传输弹性件1212的另一端与传输转盘件1222连接。传输作用件1213设于传输驱动件1211靠近于产品承载装置2的一端。脱离作用件1214设于传输驱动件1211上。本实施例中的传输驱动件1211为条形板状,其通过滑轨滑块的配合滑动连接于传输转盘件1222的表面。传输弹性件1212包括弹簧安装板12121以及传输弹簧12122,弹簧安装板12121垂直设于传输转盘件1222上,传输弹簧12122的一端安装在弹簧安装板12121上,传输弹簧12122另一端与传输驱动件1211的一端部连接。传输作用件1213为滚轮或凸轮轴承,其转动连接于传输驱动件1211的另一端部。脱离作用件1214为块状,其设于传输驱动件1211的表面,并靠近于传输弹簧12122。传输弹簧12122是处于压缩状态的,其向外的弹力使得传输驱动件1211向着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将传输作用件1213置于产品承载装置2内,传输转盘件1222转动时,带动传输驱动件1211转动,传输作用件1213作用于产品承载装置2,使得产品承载装置2于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上移动。优选的,传输驱动组件121还包括传输限位件1215。传输限位件1215设于传输转盘件1222,并与传输驱动件1211抵接。本实施例中的传输限位件1215为块状,其对转动状态的传输驱动件1211进行限位,避免传输驱动件1211因转动受力过大而损坏。驱动脱离组件123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独立轨道组件112上方,并面向涂胶装置5。驱动脱离组件123包括脱离驱动件1231、脱离件1232以及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脱离驱动件1231设于传输承载件1223。脱离件1232一端与脱离驱动件1231的驱动端连接,其另一端向着传输驱动件1211的上方延伸,并在越过脱离作用件1214后向着传输驱动件1211的方向弯折出脱离块(图未示)。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通过检测安装支架12331安装在传输承载件1223上,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位于脱离作用件1214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脱离驱动件1231为气缸,脱离件1232末端具有脱离块的板状,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可为光电传感器。驱动脱离组件123面向涂胶装置5静止不动,传输驱动组件121带动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到独立轨道组件112上时,驱动脱离组件123位于传输动力组件122的上方,产品承载装置2与涂胶装置5相邻。此时,脱离到位检测件1233检测到脱离作用件1214到位后,脱离驱动件1231驱动脱离件1232线性移动,使得脱离件1232作用于脱离作用件1214,使得弹簧12122进一步压缩,从而带动输驱动件1211移动,使得传输作用件1213脱离产品承载装置2,让传输动力组件122脱离产品承载装置2。如此,在涂胶装置5对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产品进行滴胶前,驱动脱离组件123作用并使得传输驱动组件121与产品承载装置2脱离。
当产品承载装置2承载的产品移动至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之间的位置时,轨道承载件1131滑动至独立轨道组件112上,传输作用件1213脱离产品承载装置2,使得产品承载装置2静置于轨道承载件1131上。如此,独立轨道组件112、轨道承载件1131以及产品承载装置2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处于隔绝了外界震动因素影响的静止状态。如此,就使得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配合对静止状态的产品进行滴胶,不会受到涂胶机其他装置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滴胶环境,从而提升了滴胶准确性和效果。
继续参照图2和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剖视图。更进一步,优选的,传输装置1还包括定位机构13。定位机构13与传输轨道机构11相邻,定位机构13用于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后的定位。通过定位机构13对移动后的产品承载装置2进行定位,对产品承载装置2位置进行确定,使得上料装置3上料产品的位置准确,后续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对产品进行热压、滴胶和固化的位置准确。
具体的,定位机构13位于产品承载装置2的下方。定位机构13包括产品承载装置定位驱动组件131以及承载定位组件132。产品承载装置定位驱动组件131的驱动端与承载定位组件132连接,其驱动承载定位组件132线性移动,使得承载定位组件132靠近并作用于产品承载装置2。当承载定位组件132作用于产品承载装置2时,完成对产品承载装置2的定位。本实施例中的产品承载装置定位驱动组件131可采用气缸,承载定位组件132可采用销钉,产品承载装置2对应承载定位组件132具有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机构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机构13分别与上料装置3、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对应,且四个定位机构13沿着环形的传输轨道机构11的周圆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定位机构13的间隔相同,相对的两个定位机构13正对。如此就使得四个定位机构13与环形的传输轨道机构11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如此定位机构13即可在相对位置一致的情况下,对产品上料前、热压前、滴胶前以及固化前的产品承载装置2进行一致性的定位,从而保证了上料装置3的上料位置准确性和一致性,热压整形装置4的热压位置准确性和一致性、上滴胶机构51与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位置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固化装置6固化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继续参照图3至图9,图8为本实施例中产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和产品承载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产品承载装置2包括承载组件21、夹持组件22以及可断开吸附组件23。承载组件21设于传输装置1。夹持组件22设于承载组件21,其用于产品的夹持;可断开吸附组件23用于夹持组件22夹持前的吸附。在夹持组件22夹持前,先通过可断开吸附组件23对产品进行吸附定位,使得产品在夹持组件22上的位置和姿态确定,避免夹持组件22的夹持动作造成产品的位移错位。
本实施例中承载组件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承载组件21分别对应于上料装置3、热压整形装置4、涂胶装置5以及固化装置6。每一承载组件21上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22。可断开吸附组件23的数量为一个,可断开吸附组件23与上料装置3对应。
具体的,承载组件21包括承载件211。承载件211为板状,其设置在轨道承载件1131上。两个夹持组件22分别设于承载件211,轨道承载件1131移动带动承载件211移动,从而带动夹持组件22移动。优选的,承载件2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传输作用件1213相适配的传输适配件212。传输驱动件1211向着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时,是将传输作用件1213置设于传输适配件212内,从而使得传输驱动件1211带动产品承载装置2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传送适配件212为横截面具有开口的块状。传送适配件212的开口端面向传输作用件1213,优选的,传输作用件1213的开口端近似为“八”字型,其可便于传输作用件1213的滚入与滚出。优选的,承载件211的下表面设置有承载定位组件132相适配的定位适配件213。定位适配件213位于承载定位组件132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213为块状,定位槽具体是开设于定位适配件213的下表面,并与承载定位组件132正对。
夹持组件22包括夹持驱动件221以及夹持件222。夹持件222设于承载件211上。夹持驱动件221位于承载件211的下方,并与夹持件222相适配。承载件211移动带动夹持件222移动,当夹持件222移动至夹持驱动件221的正上方时,夹持驱动件221作用于夹持件222,使得开夹件222进行开夹动作。其中,夹持驱动件221包括驱动气缸2211、驱动杆2212以及夹持到位检测器2213。驱动气缸2211的输出端与驱动杆2212连接,夹持到位检测器2213设于驱动气缸2211,其检测端正对于驱动杆2212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到位检测器2213可采用光电传感器。夹持件222包括夹持安装底板2221、夹持安装竖板2222、夹持滑板2223、夹持上板2224、夹持下板2225、夹持杆2226以及夹持弹簧2227。夹持安装底板2221设于承载件211上,夹持安装竖板2222垂直设于夹持安装底板2221上。夹持滑板2223滑动连接于夹持安装竖板2222。夹持上板2224设于夹持滑板2223,夹持下板2225设于夹持安装底板2221,夹持上板2224平行于夹持下板2225的正上方。夹持上板2224的末端开设有避让口22241,以便于移动产品时的空间避让。夹持杆2226的一端穿过夹持安装底板2221后与夹持滑板2223连接,夹持杆2226的另一端与驱动杆2212正对。夹持弹簧2227套设于夹持杆2226。夹持弹簧2227的一端与夹持杆2226连接,夹持弹簧2227的另一端与夹持安装底板2221连接。夹持时的夹持弹簧2227是处于压缩状态,其作用于夹持杆2226,使得夹持杆2226拉动夹持滑板2223,夹持滑板2223带动夹持上板2224下移,夹持上板2224与夹持下板2225配合完成产品的夹持。当夹持到位检测器2213检测到夹持杆2226时,驱动气缸2211驱动驱动杆2212上移,使得驱动杆2212作用于夹持杆2226,让夹持杆2226上移,带动夹持滑板2223以及夹持上板2224上移,完成开夹,开夹时的夹持弹簧2227是处于进一步的压缩状态,当驱动气缸2211带动驱动杆2212下移时,夹持上板2224与夹持下板2225在夹持弹簧2227的作用下再次配合完成夹合。优选的,夹持件222还包括手动开夹杆2228。手动开夹杆2228转动连接于夹持安装竖板2222上,手动开夹杆2228靠近夹持滑板2223的一端具有弯折部22281,弯折部22281位于夹持滑板2223的下方。转动手动开夹杆2228远离弯折部22281的一端,则使得弯折部22281作用于夹持滑板2223,使得夹持滑板2223抬升,从而完成开夹。
可断开吸附组件23包括吸附件231以及可断开动力件232。可断开动力件232与承载组件21相邻。吸附件231设于承载组件21。吸附件231的一端设于夹持组件22,其另一端面向可断开动力件232。夹持下板2225内开设有气道,其面向夹持上板2224的表面具有气孔。吸附件231设于承载件211,可断开动力件232位于承载件211的下方。吸附件231为管道,其一端与夹持上板2224的气道连通,其另一端穿设于承载件211,并漏于承载件211的下表面。可断开动力件232包括可断开驱动气缸2321、可断开驱动块2322以及气嘴2323。可断开驱动气缸2321的驱动端与可断开驱动块2322连接,气嘴2323嵌设于可断开驱动块2322内,气嘴2323与吸附件231漏于承载件211的一端正对,可断开驱动气缸2321驱动可断开驱动块2322上升,使得气嘴2323与吸附件231连接。产品上料至产品承载装置2上时,是先被上料至夹持下板2225上,可断开驱动气缸2321驱动气嘴2323与吸附件231相接,而后气嘴2323产生的吸附气流通过吸附件231作用于夹持下板2225的气道和气孔,使得产品被吸附在夹持下板2225上,保证了产品位置和姿态稳定后,夹持上板2224与夹持下板2225再配合完成夹持,从而保证上料的产品位置和姿态不会因为夹持动作而移动错位。
复参照图2,更进一步,涂胶装置5还包括视觉机构53。视觉机构53面向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视觉机构53用于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滴胶前的视觉识别。通过视觉机构53先进行视觉识别,从而完成产品待涂胶部位、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识别和定位,以便于滴胶的准确进行,此外,视觉机构53还能够对滴胶后的产品进行视觉检测,以确定滴胶后的产品是否合格。
本实施例中的涂胶装置5还包括还包括架体54以及滴胶驱动机构55。滴胶驱动机构55设于架体54内,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设于架体54内,并分别与滴胶驱动机构55连接。视觉机构53设于架体54上,并面向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滴胶驱动机构55分别对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进行驱动,以使得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配合完成滴胶动作。
复参照图2,更进一步,架体54包括上承载架541、两个侧支撑架542以及下安装架543。两个侧支撑架542间隔设置,两个侧支撑架542的一端分别与上承载架541连接,两个侧支撑架542的另一端与下安装架543连接。优选的,架体54还包括加强架544。加强架544用于加强上承载架541、两个侧支撑架542以及下安装架543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加强架544的设置,以保证整个架体54的承载稳定性,避免晃动或震动。其中,上承载架541和下安装架543均为板状。上承载架541平行于下安装架543的上方,侧支撑架542包括两个支撑柱5421,两个侧支撑架542的四个支撑柱5421的顺次连线为矩形,每一支撑柱5421的上下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上承载架541以及下安装架543。优选的,侧支撑架542设有稳固架5422,稳固架5422用于增强侧支撑架542的支撑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稳固架5422为矩形框架,其两端分别与侧支撑架542的两个支撑柱5421固接。加强架544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架544的数量为八个,其中四个加强架544用于加强上承载架541与四个支撑柱5421的连接关系,另外四个加强架544用于加强下安装架543与四个支撑柱5421的连接关系。具体的,加强架544为板状,其一端与支撑柱5421连接,其另一端与上承载架541或下安装架543连接。优选的,下安装架543可采用大理石板,其在作为安装承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将引入坐标轴概念,定义平行于下安装架543并垂直于侧支撑架542的方向为X轴所在方向,定义平行于下安装架543并平行于侧支撑架542的方向为Y轴所在方向,定义垂直于下安装架543并平行于侧支撑架542的方向为Z轴所在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滴胶驱动机构55设于下安装架543,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分别设于滴胶驱动机构55的驱动端。
复参照图2,更进一步,视觉机构53包括上识别组件531、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上识别组件531、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分别设于上承载架541、下安装架543和侧支撑架542。上识别组件531、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分别从上方、下方、侧方三个方位面向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其中,上识别组件531用于产品的视觉识别,上识别组件531和侧识别组件533配合对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进行视觉识别,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配合对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进行视觉识别。通过上识别组件531、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在架体54上合理布局,能够相互配合实现对产品、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进行识别和定位,便于后续滴胶动作的准确流畅的进行,而且上识别组件531、下识别组件532和侧识别组件533三者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简单。
具体的,上识别组件531包括上视觉件5311以及上光源件5312。上视觉件5311沿着Z轴方向设于上承载架541,上视觉件5311的拍摄端伸入上承载架54的下方,并正对于下安装架543,本实施例中的上视觉件5311可采用双远心镜头。上光源件5312套设于上视觉件5311的拍摄端外,本实施例中的上光源件5312采用环形光源。上视觉件5311进行图像拍摄,上光源件5312为上视觉件5311的拍摄提供环形光源。下识别组件532沿着Z轴方向设置在下安装架54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下识别组件532为CCD相机于环形光源的配合,下识别组件532的CCD相机的拍摄端正对上方的上承载架541。优选的,下识别组件532的CCD相机与上视觉件5311错位设置。侧识别组件533包括侧视觉件5331以及侧光源件5332。本实施例中的侧视觉件5331为CCD相机,其沿着Y轴方向设置在支撑柱5421上。侧光源件5332为板状光源,其通过侧安装支架53321设置在下安装架543上,并靠近于支撑柱5421。侧视觉件5331用于视觉识别,侧光源件5332用于提供识别所需的光源。侧视觉件5331的拍摄端和侧光源件5332的照射光线均面向上滴胶机构51和下滴胶机构52。本实施例中的视觉识别是通过拍摄照片获得产品、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空间图像信息,从而识别出产品的位置和产品待滴胶部位的轮廓,获得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位置信息,以便于后续控制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根据产品待滴胶部位进行适配移动,从而精确对产品待滴胶部位进行滴胶。本实施例中的产品待滴胶部位是产品的裙边。优选的,视觉机构53还包括背光组件534。背光组件534设于下安装架543的表面,并正对面向上视觉件5311。通过背光组件534的设置以便于提升上视觉件5311成像质量,从而提升视觉识别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背光组件534为背光板。优选的,视觉机构53还包括位置识别组件535。位置识别组件535设置在侧安装支架53321上端,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识别组件535为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置识别组件535对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高度位置进行检测,以便于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空间位置的确定。优选的,在上视觉件5311、下识别组件532以及侧视觉件5331的拍摄受到阻挡时,还可利用拍摄参照物进行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位置确定,例如可采用拍摄与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相对位置确定的适配物体,从而推算出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以及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的位置。
继续参照图2、图10、图11和图12,图10为本实施例中上滴胶机构、下滴胶机构以及滴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上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下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上滴胶机构51包括上滴胶组件511以及上滴胶接收组件512。下滴胶机构52包括下滴胶组件521以及下滴胶接收组件522。上滴胶组件511与下滴胶组件521错位设置。上滴胶接收组件512用于上滴胶组件511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下滴胶接收组件522用于下滴胶组件521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
通过错位设置的上滴胶组件511与下滴胶组件521实现产品的错位滴胶,而通过上滴胶接收组件512以及下滴胶接收组件522的配合分别对上滴胶组件511以及下滴胶组件521的预出胶和漏胶进行接收,能够保证滴胶装置的工作环境,进一步避免滴胶时上滴胶组件511与下滴胶组件521的干涉风险,提升滴胶的流畅性和滴胶质量。
具体的,上滴胶机构51包括还上安装板510。上滴胶组件511设于上安装板510上,上滴胶组件511具有上滴胶针头5111,上滴胶针头5111沿着Z轴方向设置。在具体应用时,上滴胶组件511可采用现有的滴胶机构,此处不做限定。上滴胶接收组件512位于上滴胶组件511的下方。具体的,上滴胶接收组件512包括第一接胶架5121以及第一接胶盒5122。第一接胶盒5122设于第一接胶架5121,第一接胶盒5122位于上滴胶针头5111的正下方。上滴胶针头5111的预出胶和漏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一接胶盒5122被接收。下滴胶机构52还包括下安装板520。下滴胶组件521设于下安装板520上。下滴胶组件521具有下滴胶针头5211。下滴胶针头5211沿着Z轴方向设置。在具体应用时,下滴胶组件521可采用现有的滴胶机构,此处不再限定。下滴胶接收组件522位于下滴胶组件521的上方,下滴胶接收组件522用于接收下滴胶组件521的预出胶和漏胶。下滴胶接收组件522包括第二接胶架5221、第二接胶盒5222以及接胶传送部5223。第二接胶盒5222以及接胶传送部5223分别设于第二接胶架5221。其中,接胶传送部5223包括电机52231、主动轮52232、传送带52233以及从动轮52234。电机52231设置在第二接胶架5221,其输出端与主动轮52232连接,从动轮52234转动连接于第二接胶架5221,传送带52233分别与主动轮52232以及从动轮52234连接。传送带52233的一端位于下滴胶针头5211的正上方,第二接胶盒5222与传送带52233贴合,且第二接胶盒5222与传送带52233贴合部位具有倾斜角52221。下滴胶针头5211喷出的漏胶先被传送带52233接收,而后在漏胶自身的粘性作用下附着于传送带52233上,而后电机52231驱动传送带52233转动,第二接胶盒5222的倾斜角52221作用于传动带52233上的漏胶,刮下漏胶将传送带52233上的胶水收集进入到第二接胶盒5222内。下滴胶针头5211与上滴胶针头5111之间具有间隔。下滴胶针头5211与上滴胶针头5111错位设置。
滴胶驱动机构55包括X轴驱动件551、两个Y轴驱动件552以及两个Z轴驱动件553。两个Y轴驱动件552分别与X轴驱动件551连接。两个Z轴驱动件553分别与两个Y轴驱动件552连接。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分别与两个Z轴驱动件553的驱动端连接。通过X轴驱动件551、两个Y轴驱动件552以及两个Z轴驱动件553的配合驱动,在较小的空间内即可分别实现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在XYZ三自由度空间内的线性驱动,从而准确流畅的完成滴胶动作。具体的,X轴驱动件551沿着X轴方向铺设于下安装架54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的X轴驱动件551为两个线性模组和轨道的配合,X轴驱动件551的两个线性模组和轨道均沿着X轴方向铺设于下安装架543的表面。两个Y轴驱动件552分别沿着Y轴方向滑动连接于X轴驱动件551的轨道上,X轴驱动件551的两个线性模组分别与两个Y轴驱动件552连接,从而使得X轴驱动件551的两个线性模组分别独立驱动两个Y轴驱动件552沿着X轴方向线性移动。本实施例中的Y轴驱动件552也可采用线性模组。其中一个Y轴驱动件552上具有上滴胶滑台5521,第一接胶架5121设于上滴胶滑台5521上,其中一Z轴驱动件553设于上滴胶滑台5521上,一Y轴驱动件552驱动一Z轴驱动件553沿着Y轴方向线性移动,上安装板510与一Z轴驱动件553的驱动端连接,一Z轴驱动件553驱动上安装板510沿着Z轴方向线性移动,从而带动上滴胶件511同步移动。另一个Y轴驱动件552具有下滴胶滑台5522,第二接胶架53221设于下滴胶滑台5522上,另一个Z轴驱动件553设于下滴胶滑台5522上,另一Y轴驱动件552驱动另一Z轴驱动件553沿着Y轴方向线性移动,下安装板520与另一Z轴驱动件553的驱动端连接,另一Z轴驱动件553驱动下安装板520沿着Z轴方向线性移动,从而带动下滴胶件521同步移动。如此,通过X轴驱动件551、两个Y轴驱动件552以及两个Z轴驱动件553的配合,分别实现错位设置的上滴胶件511以及下滴胶件521在XYZ三自由度方向的线性移动,从而使得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能够根据产品的待滴胶轮廓进行移动滴胶。本实施例中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均沿着Z轴方向设置,且上滴胶针头5111与下滴胶针头5211在XY轴所在平面内形成错位。优选的,滴胶机构53还包括擦胶组件56。擦胶组件56位于上滴胶机构51或下滴胶机构5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擦胶组件56为毛刷,其通过可拆卸的支架连接于侧安装支架53321。多次使用后的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可在X轴驱动件551、两个Y轴驱动件552以及两个Z轴驱动件553驱动下经过擦胶组件56。从而完成对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的清洁。优选的,擦胶组件56可采用可更换安装的毛刷。
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的滴胶过程如下:产品先被移动到上视觉件5311的正下方,由上视觉件5311对产品进行拍照,以获得产品的位置和待滴胶裙边轮廓。而后,上视觉件5311以及侧视觉件5331分别对下滴胶针头5211进行拍照,获得下滴胶针头5211的空间图像信息,位置识别组件535对下滴胶针头5211进行位置识别,从而获得下滴胶针头5211的空间位置。同理,下识别组件532的CCD相机以及侧视觉件5331分别对上滴胶针头5111进行拍照,获得上滴胶针头5111的空间图像信息,位置识别组件535对上滴胶针头5111进行位置识别,从而获得上滴胶针头5111的空间位置。之后,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进行预出胶,预出胶分别被第一接胶盒5122以及传送带52233,在上滴胶针头5111以及下滴胶针头5211出胶连续后,预出胶停止。之后,X轴驱动件551、两个Y轴驱动件552以及两个Z轴驱动件553分别对下滴胶针头5211与上滴胶针头5111进行驱动,具体是先驱动上滴胶针头5111移动,让上滴胶针头5111先根据产品的裙边轮廓滴胶于产品裙边的上表面,延后驱动下滴胶针头5211,让下滴胶针头5211后根据产品的裙边轮廓滴胶于产品裙边的下表面,上滴胶针头5111和下滴胶针头5211喷出的胶水在产品裙边汇合一体,完成对产品裙边的涂胶。如此,先通过上滴胶针头5111和下滴胶针头5211在空间上的错位设置,再配合上滴胶针头5111和下滴胶针头5211先后滴胶于产品在时间上形成错位,避免了上滴胶针头5111和下滴胶针头5211的干涉污染,且对第一接胶盒5122以及传送带52233分别及时的对上滴胶针头5111和下滴胶针头5211的预出胶和漏胶进行收集,进一步避免了干涉污染,从而使得滴胶能够流畅高质量的完成。最后,在滴胶完成后,再由上视觉件5311再对产品进行拍照,通过滴胶前后两个产品图片的对比检测出产品裙边涂胶是否合格。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热压整形装置4以及固化装置6可采用现有的热压机构以及UV固化机构,此处不再赘述。下料装置7包括下料机构71以及下料转移机构72。下料机构71位于固化装置6的一侧,下料转移机构72的一端位于两个固化装置6之间,下料转移机构72的另一端与下料机构71相邻。本实施例中的下料机构71为出料拉带,下料转移机构72为线性模组与吸盘机械手的配合,固化装置6固化好的产品被下料转移机构72吸附,并转移至下料机构71转移出来。若产品为涂胶不良品,则下料转移机构72直接产品转移到NG盒(图中未示出)。
复参照图3,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还包括校准装置9。校准装置9用于产品承载装置2的校准,在滴胶设备运行前确定产品承载装置2的姿态,避免因产品承载装置2的姿态倾斜造成的产品倾斜,从而保证后续工序的准确流畅的进行。具体的,校准装置9包括水平校准机构91以及高度校准机构92。水平校准机构91包括竖直架911、第一滑轨912以及第一校板913。竖直架911竖直设置,第一滑轨912设于竖直架911的上端,第一校板91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912,第一校板913水平设置,其可靠近或远离承载件211。在具体应用时,将水平校表放置在第一校板913上,先将第一校板913调整到水平状态,在将第一校板913移动靠近于夹持上板2224与夹持下板2225配合的夹持结构,对夹持上板2224与夹持下板2225水平度进行校准,校准后在将传输作用件1213设于传输适配件212内,作为传输基准点。高度校准机构92包括第二滑轨921以及第二校板922。第二滑轨921铺设于承载件211的下方,第二校板92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921,第二校板922可沿着平行于水平方向线性移动。在具体应用时,先将水平校表放置在第二校板922上,先将第二校板913调整到水平状态,在将高度检测校表放置在第二校板913上,例如标尺竖直放置在第二校板922上,再移动第二校板913,对承载件211不同部位的高度进行高度检测,对高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校正,以保证承载件211不同位置的高度一致,完成平行度校准,校准后在将承载定位组件132插入定位适配件213的定位槽内,作为产品承载装置定位基准点。
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的动作过程如下:产品由上料装置3上料至上料中转装置8,上料中转装置8对产品进行翻转后,再将产品以正确的姿态被转移至产品承载装置2,之后,传输装置1传送产品承载装置2依次经过热压整形装置4完成产品裙边的热压整形,涂胶装置5完成产品裙边的滴胶,固化装置6完成滴胶后胶水的固化,之后合格产品被下料装置7下料。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涂胶机能够流畅且准确的完成产品裙边的涂胶过程,涂胶效率高,涂胶效果好。
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装置(1);
与所述传输装置(1)连接的产品承载装置(2);以及
沿着所述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3)和涂胶装置(5);所述涂胶装置(5)包括上滴胶机构(51)以及下滴胶机构(52);所述上滴胶机构(51)的滴胶端与所述下滴胶机构(52)的滴胶端错位设置;
所述上料装置(3)上料产品至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所述传输装置(1)传送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经过所述上滴胶机构(51)和所述下滴胶机构(52)之间的位置,所述上滴胶机构(51)与所述下滴胶机构(52)先后对所述产品进行滴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热压整形装置(4);所述热压整形装置(4)设于所述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上,所述热压整形装置(4)用于滴胶前所述产品待涂胶部位的热压整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化装置(6);所述固化装置(6)设于所述传输装置(1)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固化装置(6)用于滴胶后所述产品的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下料装置(7);所述下料装置(7)用于所述产品的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料中转装置(8);所述上料中转装置(8)分别与所述传输装置(1)以及所述上料装置(3)相邻;所述上料中转装置(8)接收所述上料装置(3)正向上料的所述产品并转移至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所述上料中转装置(8)接收所述上料装置(3)反向上料的所述产品并进行翻转,再将翻转后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5)还包括视觉机构(53);所述视觉机构(53)面向所述上滴胶机构(51)以及所述下滴胶机构(52);所述视觉机构(53)用于所述上滴胶机构(51)以及所述下滴胶机构(52)滴胶前的视觉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滴胶机构(51)包括上滴胶组件(511)以及上滴胶接收组件(512);所述下滴胶机构(52)包括下滴胶组件(521)以及下滴胶接收组件(522);所述上滴胶组件(511)与所述下滴胶组件(521错位设置;所述上滴胶接收组件(512)用于所述上滴胶组件(511)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所述下滴胶接收组件(522)用于所述下滴胶组件(521)预出胶和漏胶的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1)包括传输轨道机构(11)以及传输驱动机构(12);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滑接于所述传输轨道机构(11);所述传输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与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连接,其驱动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于所述传输轨道机构(11)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机构(11)包括主轨道组件(111)以及独立轨道组件(112);所述主轨道组件(111)与所述独立轨道组件(112)之间具有缝隙(1111);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至所述独立轨道组件(112)时,所述上滴胶机构(51)以及所述下滴胶机构(52)对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所述产品进行滴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驱动机构(12)包括传输驱动组件(121)、传输动力组件(122)以及驱动脱离组件(123);所述传输驱动组件(121)以及驱动脱离组件(123)分别设于所述传输动力组件(122);所述传输驱动组件(121)与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连接,所述传输动力组件(122)驱动所述传输驱动组件(121),带动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于所述传输轨道机构(11)上移动;所述上滴胶机构(51)以及所述下滴胶机构(52)对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内的所述产品进行滴胶前,所述驱动脱离组件(123)作用于所述传输驱动组件(121),使所述传输驱动组件(121)与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的连接状态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1)还包括定位机构(13);所述定位机构(13)与所述传输轨道机构(11)相邻,所述定位机构(13)用于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移动后的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承载装置(2)包括承载组件(21)、夹持组件(22)以及可断开吸附组件(23);所述承载组件(21)设于所述传输装置(1);所述夹持组件(22)设于所述承载组件(21),其用于所述产品的夹持;所述可断开吸附组件(23)用于所述夹持组件(22)夹持前的吸附。
CN202010899950.8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涂胶机 Active CN111992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9950.8A CN11199244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涂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9950.8A CN11199244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涂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2441A true CN111992441A (zh) 2020-11-27
CN111992441B CN111992441B (zh) 2022-08-16

Family

ID=7346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9950.8A Active CN111992441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涂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24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302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光伏组件及滴胶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1383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Specialty Coating Systems, Inc. Conformal coat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CN105312177A (zh) * 2015-11-08 2016-02-10 苏州辰正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助焊剂自动喷涂系统
KR20160062327A (ko) * 2014-11-24 2016-06-02 주식회사 경신 와이어의 코팅용 도포장치
CN205651229U (zh) * 2016-05-18 2016-10-19 昆山全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磨削液回收装置
CN206215468U (zh) * 2016-11-23 2017-06-06 广东显诺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点胶机
CN106965450A (zh) * 2017-04-12 2017-07-21 东莞市福慧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滴斗自动组装机
CN107512555A (zh) * 2016-06-15 2017-12-26 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带自动清洁系统
CN10755229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天津雅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漆房
CN207812192U (zh) * 2018-01-22 2018-09-04 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方便连接的空铁用轨道梁
CN208494785U (zh) * 2018-06-19 2019-02-15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装置
CN208986112U (zh) * 2018-10-28 2019-06-14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化定位、切边及整形生产线
CN209109503U (zh) * 2018-10-22 2019-07-16 安徽金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cd玻璃点硅胶装置
CN209241984U (zh) * 2018-12-04 2019-08-13 嘉禾县意顺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料传输轨道
CN209434330U (zh) * 2019-02-28 2019-09-24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点胶整形夹具及电池涂胶机
CN110976167A (zh) * 2019-12-26 2020-04-10 四川省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釉料喷涂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N211275167U (zh) * 2019-11-29 2020-08-18 宝鸡恒盛达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裱纸机的胶水回收装置
CN111558501A (zh) * 2020-04-27 2020-08-21 厦门诺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磁石涂胶机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1383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Specialty Coating Systems, Inc. Conformal coat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KR20160062327A (ko) * 2014-11-24 2016-06-02 주식회사 경신 와이어의 코팅용 도포장치
CN105312177A (zh) * 2015-11-08 2016-02-10 苏州辰正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助焊剂自动喷涂系统
CN205651229U (zh) * 2016-05-18 2016-10-19 昆山全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磨削液回收装置
CN107512555A (zh) * 2016-06-15 2017-12-26 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带自动清洁系统
CN10755229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天津雅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漆房
CN206215468U (zh) * 2016-11-23 2017-06-06 广东显诺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点胶机
CN106965450A (zh) * 2017-04-12 2017-07-21 东莞市福慧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滴斗自动组装机
CN207812192U (zh) * 2018-01-22 2018-09-04 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方便连接的空铁用轨道梁
CN208494785U (zh) * 2018-06-19 2019-02-15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装置
CN209109503U (zh) * 2018-10-22 2019-07-16 安徽金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cd玻璃点硅胶装置
CN208986112U (zh) * 2018-10-28 2019-06-14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化定位、切边及整形生产线
CN209241984U (zh) * 2018-12-04 2019-08-13 嘉禾县意顺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料传输轨道
CN209434330U (zh) * 2019-02-28 2019-09-24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点胶整形夹具及电池涂胶机
CN211275167U (zh) * 2019-11-29 2020-08-18 宝鸡恒盛达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裱纸机的胶水回收装置
CN110976167A (zh) * 2019-12-26 2020-04-10 四川省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釉料喷涂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N111558501A (zh) * 2020-04-27 2020-08-21 厦门诺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磁石涂胶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302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光伏组件及滴胶装置
CN113594302B (zh) * 2021-08-02 2023-08-11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光伏组件及滴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2441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1872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자동 합착 장치
JP4616514B2 (ja) 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おける位置誤差検出方法
CN110103177B (zh) 一种全自动手机屏幕组装装置
WO2023001047A1 (zh) 用于3c产品的组装设备
JP2008003179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組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1229531A (zh) 一种涂胶封边生产线
CN210403669U (zh) 多功能芯片拾取放置装置
CN111992441B (zh) 一种涂胶机
KR100572724B1 (ko) 기판반송장치
TW201521885A (zh) 具有基板反相器系統及滾輪系統的分配裝置、以及用於在基板上分配黏性材料的方法
CN108503234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玻璃板的uv胶自动涂覆设备及工艺
CN212120590U (zh) 一种涂胶封边生产线
KR102058364B1 (ko) 기판 본딩 접합장치
US6344099B1 (en) TFT panel alignment and attac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172297A (zh) 柔性oled盖板贴合组装设备
JP6318768B2 (ja) ガラス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ガラス取付装置
KR100923089B1 (ko) 반자동 필름부착 장치
CN213409241U (zh) 一种涂胶设备
JP2003104338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CN219232933U (zh) 一种镜片的点胶叠合装置
TW201530685A (zh) 具有傳輸系統之分配裝置及用於傳輸該分配裝置內的基板之方法
CN110947698A (zh) 电子产品表面脏污清洁装置和在线光学检测仪
KR20150035148A (ko) 패드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방법
CN217369288U (zh) 多面体物料的缺陷检测装置
JP3648660B2 (ja) 半田ボールマウ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