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9526A -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9526A
CN111989526A CN201880092431.1A CN201880092431A CN111989526A CN 111989526 A CN111989526 A CN 111989526A CN 201880092431 A CN201880092431 A CN 201880092431A CN 111989526 A CN111989526 A CN 111989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ngle
movable plate
wind direc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4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9526B (zh
Inventor
新村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8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9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9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9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风向调整机构具备:支承部,其形成有保持突起;固定板,其固定于支承板的表面部;可动板,其与支承板的表面部对置,并能够滑动地保持于支承板;以及多个风向板,其由弹性部件形成,设置为跨在固定板和可动板,可动板具有供保持突起插入,并维持可动板的滑动位置的角度保持部,角度保持部具有:侧壁部,其向与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而形成框体构造;和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分隔壁部,分隔壁部一体地形成有角度调整部、和与角度调整部连结并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厚的厚壁状的角度限制部,可动板由于风向板的弹性复元力而向与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并且保持突起配置于由分隔壁部和侧壁部包围的空间,角度限制部与保持突起抵接。

Description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决定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机构、具备该风向调整机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决定由室内机向室内吹出的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机构。例如,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风向调整机构,提出一种通过将设置于风路形成部件的突起嵌入到设置于左右风向调整部件的操作部的多个凹部,来保持风向板的角度的风向调整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风向调整机构在对操作部朝向突起部进行按压时,第一弹性变形部发生变形,由此卡合部的操作部侧的缘部移动,使卡合部的连结部侧缘部与操作部侧缘部的间隔变宽。因此,专利文献1的风向调整机构通过卡合部容易使突起部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9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风向调整机构在风向板的角度大幅倾斜时,设置于风路形成部件的突起部在并列的多个凹部中嵌入位于并列方向的端部处的凹部。在该情况下,由于风向板的薄壁部大幅扭转,所以经由操作部向突起部施加风向板的大的弹性复元力。因此,专利文献1的风向调整机构在风向板的角度大幅倾斜时,由于风向板的弹性复元力,导致操作部的凹部越过突起部而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可能使风向板的角度变化。另外,专利文献1的风向调整机构在空调机的使用时,为了抑制风向板的角度随意变化,例如必须增大凹部的形状等来增大突起部对操作部的保持力,存在使用者对操作部的操作变得繁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地保持风向板的角度,且减轻变更风向板的角度时的操作的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本发明所涉及的风向调整机构是配置在将空调机的室内机内的送风机与形成于该室内机的壳体的吹出口连接起来的送风路上的风向调整机构,该风向调整机构具备:支承板,其形成室内机的送风路的一部分,并在表面部形成有突出的保持突起;固定板,其固定于支承板的表面部;可动板,其与支承板的表面部对置,并能够滑动地保持于支承板;以及多个风向板,其由弹性部件形成,设置为跨在固定板和可动板,向与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且相互平行地配置,可动板具有供保持突起插入而维持可动板的滑动位置的角度保持部,角度保持部具有:侧壁部,其具有面向固定板的配置侧的里侧壁部、和与里侧壁部对置的前侧壁部,并向与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而形成框体构造;和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分隔壁部,其将里侧壁部与前侧壁部连结,分隔壁部一体地形成有:角度调整部,其从前侧壁部向里侧壁部的配置侧突出;和角度限制部,其从里侧壁部向前侧壁部的配置侧突出并与角度调整部连结,并且在相对于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厚的厚壁状,在固定板和可动板配置于支承板的状态下,可动板由于风向板的弹性复元力而向与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并且保持突起配置于由分隔壁部和侧壁部包围的空间,角度限制部与保持突起抵接。
本发明所涉及的风向调整机构在固定板和可动板配置于支承板的状态下,可动板由于风向板的弹性复元力而向与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而且,保持突起配置于由分隔壁部和侧壁部包围的空间,限制可动板向与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另外,角度限制部与保持突起抵接,而限制可动板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因此,风向调整机构能够可靠地保持风向板的角度。另外,分隔壁部一体地形成有角度调整部和角度限制部。而且,角度调整部从前侧壁部向里侧壁部侧突出,角度限制部从里侧壁部向前侧壁部侧突出并与角度调整部连结。该角度限制部在相对于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厚的厚壁状。即,角度调整部在可动板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限制部厚的薄壁状,当使用者使可动板移动时角度调整部能够越过保持突起,从而能够减轻变更风向板的角度时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室内机的上下方向挡板打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1的室内机的下方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风向调整机构的A部放大图。
图7是图6的支承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6的固定板、可动板以及风向板的立体图。
图9是图6的固定板、可动板以及风向板的从支承板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10是图6的固定板、可动板以及风向板的从支承板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风向板的B-B线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移动了图8的可动板的情况下的风向板的变形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移动了图9的可动板的情况下的风向板的变形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9的角度保持部的C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0的角度保持部的D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9的角度保持部的变形例的C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17是在图8的叶片部相对于固定板的长边方向垂直的状态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仰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叶片部的角度位置时的角度保持部与保持突起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使用者按压了图18的可动板时的角度保持部与保持突起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使用者使图18的可动板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角度保持部与保持突起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使用者使图18的可动板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结束时的角度保持部与保持突起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向与图21的可动板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的风向板的形态的仰视图。
图23是表示向与图21的可动板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的风向板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向调整机构30、具备该风向调整机构30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以及具备该室内机100的空调机200进行说明。此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中,有时各构成部件的相对的尺寸关系以及形状等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在以下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通用。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表述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这样记载,并不限定装置或部件的配置以及朝向。
实施方式1
[室内机100]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风向调整机构30的室内机100的立体图。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所示的X轴表示室内机100的宽度方向,Y轴表示室内机100的进深方向或前后方向,Z轴表示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更详细来说,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时,将X1侧作为左侧,将X2侧作为右侧,在Y轴中将Y1侧作为前侧,将Y2侧作为后侧,在Z轴中将Z1侧作为上侧,将Z2侧作为下侧,对室内机100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书中的各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在原则上是将室内机100设置为可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空调机的室内机10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来向房间等空气调节空间供给调和空气。该室内机100具有壳体1,该壳体1形成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2、以及用于将调和空气向空气调节对象区域供给的吹出口3。对于壳体1而言,吸入口2形成于壳体1的上表面部4,吹出口3形成于比吸入口2靠下方的位置。此外,在室内机100中,在壳体1的前面部5的下部以及壳体1的下表面部6的前方形成有吹出口3。在吹出口3配置有上下方向挡板7,该上下方向挡板7对吹出口3进行开闭,并且调整在后述的热交换器12中被调和后的空气(以下,称为“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该上下方向挡板7将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调整为上下方向(Z轴方向)。
图2是图1的室内机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室内机100的剖视图。使用图2以及图3对构成室内机100的壳体1的内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壳体1具有:前部壳体1A,其形成有吸入口2以及吹出口3;和基台1B,其安装于室内的壁面。室内机100具有送风机11,该送风机11收纳于该壳体1内,从吸入口2吸入室内空气,并使调和空气从吹出口3吹出,而形成从吸入口2到吹出口3的风路8。另外,室内机100具有热交换器12,该热交换器12在壳体内配置于1从吸入口2到吹出口3的风路8,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制作出调和空气。送风机11以及热交换器12在壳体1内配置于比吸入口2靠空气的下游侧且比吹出口3靠空气的上游侧的位置。
室内机100具有排水槽13,该排水槽13在壳体1内配置于热交换器12的下方,承接从热交换器12滴下的排水。另外,室内机100具有收纳有控制送风机11、热交换器12以及上下方向挡板7的控制设备的电气部件箱14,该电气部件箱14配置于基台1B。
图4是图3的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挡板7打开后的状态的图。图5是图1的室内机100的下方立体图。此外,在图5中,为了示出壳体1内的构造,而省略上下方向挡板7的图示。如图4以及图5所示,室内机100具有风向调整机构30,该风向调整机构30配置于将室内机100内的送风机11与形成于室内机100的壳体1的吹出口3连接的送风路8A上。
[风向调整机构30]
风向调整机构30将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调整为左右方向(X轴方向)。风向调整机构30在送风路8A中在比吹出口3靠上游的位置处配置于排水槽13的下表面。如图5所示,在壳体1内沿壳体1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并列配置有两个风向调整机构30。此外,配置于室内机100的壳体1内的风向调整机构3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三个以上。
图6是图5的风向调整机构30的A部放大图。风向调整机构30具有:支承板40,其形成室内机100的送风路8A的一部分;固定板50,其固定于支承板40的表面部40a;以及可动板60,其与支承板40的表面部40a对置,并能够滑动地保持于支承板40。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具有多个风向板70,该多个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设置为跨在固定板50和可动板60,向与支承板4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且相互平行地配置。
(支承板40)
图7是图6的支承板40的立体图。支承板40是矩形的平板状的部件,且配置于排水槽13的下表面并形成送风路8A的一部分。支承板40在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在表面部40a形成有突出的保持突起41。保持突起41形成为长方体状。保持突起41限制由风向板70的弹力引起的可动板6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因此需要确保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强度。因此,保持突起41在从相对于支承板4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优选为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长度比前后方向(Y轴方向)的长度长。保持突起41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侧面部41a与后述的可动板60的分隔壁部83的角度限制部83b抵接,来限制可动板60的移动。另外,对于保持突起41而言,对突出方向的顶面部41b与保持突起41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侧面部41a的连接部41c进行倒角。通过对保持突起41的角部进行倒角,从而在使用者移动可动板60,而使可动板60越过后述的分隔壁部83的角度调整部83a时,能够减轻使用者的操作,使操作顺利地进行。
支承板40具有:固定部42,其从表面部40a突出,与固定板50卡合;和保持部43,其从表面部40a突出,并将可动板60保持为能够滑动。固定部42在将支承板40安装于壳体1内时,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于比保持突起41靠里侧的位置。固定部42的末端部42a形成为楔形,通过将固定部42插入至形成于固定板50的贯通孔,由此卡合支承板40与固定板50,使固定板50固定于支承板40。在支承板40沿支承板4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并列配置有两个固定部42。此外,形成于支承板40的固定部4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三个以上。
如图7所示,在配置有两个固定部42的直线的延长线上形成有插入部44。插入部44在支承板4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分别形成于两个固定部42的外侧。插入部44形成为立方体的箱状,在两个插入部44的彼此对置的面形成有开口部44a。在该插入部44的开口部44a插入有后述的固定板50的突出端部51。插入部44保持固定板50,并且限制固定板5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7所示,保持部43形成为钩状,并具有从支承板40突出的柱部43a、和以从柱部43a的末端向壳体1的前方向(Y1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支承部43b。在支承板40上形成有三个保持部43,在支承板4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一个保持部43,形成于该中央部的保持部43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保持部43。形成于中央的保持部43形成为位于比保持突起41靠壳体1的前方向(Y1侧)的位置。另外,三个保持部43形成为在从相对于支承板4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位于中央的保持部43位于比其他两个保持部43靠壳体1的前方向(Y1侧)的位置。保持部43被插入至形成于可动板60的贯通孔,支承部43b保持可动板60。
图8是图6的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的立体图。图9是图6的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的从支承板40侧观察的俯视图。图10是图6的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的从支承板侧观察的立体图。接下来,使用图8~图9对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的各结构进行说明。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形成为一体。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弹性部件例如为PP(聚丙烯)。
(固定板50)
如图8~图10所示,固定板50为细长的板状的部件。在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沿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板状的突出端部51。另外,在固定板50形成有固定侧贯通孔52,该固定侧贯通孔52供形成于支承板40的固定部42插入。固定侧贯通孔52为贯通固定板50的孔。固定板50通过将突出端部51插入至形成于支承板40的插入部44,并向固定侧贯通孔52插入形成于支承板40的固定部42,从而固定于支承板40的表面部40a。
(可动板60)
如图8~图10所示,可动板60是形成为长条状的板状的部件,且是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与固定板50大致相等,短边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比固定板50长、且宽幅的板状的部件。在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插入,而维持可动板60的滑动位置的角度保持部80。其中,对角度保持部80的详细的结构在后文中叙述。
在可动板60形成有供支承板40的保持部43插入的可动侧贯通孔61。可动侧贯通孔61为贯通可动板60的孔。可动侧贯通孔61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向配置有固定板50的一侧凸起的圆弧状。因此,可动板60能够沿着保持部43的柱部43a,以相对于支承板40描绘圆弧的方式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在可动板60形成有三个可动侧贯通孔61。在三个可动侧贯通孔61中,位于中央的可动侧贯通孔61形成于比其他两个贯通孔更离开固定板50的位置。此外,形成于可动板60的可动侧贯通孔61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三个以上。对于可动侧贯通孔61而言,如图9所示,形成可动侧贯通孔61的固定板50配置侧的内缘部61a、和与固定板50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外缘部61b之间的距离L1,比图7所示的保持部43的柱部43a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的粗细大。另外,对于可动侧贯通孔61而言,形成可动侧贯通孔61的固定板50配置侧的内缘部61a、和与固定板50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外缘部61b之间的距离L1为,大于等于后述的角度保持部80的里侧壁部81a与前侧壁部81b之间的距离L2的大小。因此,可动板60能够向靠近固定板50的方向或离开固定板50的方向移动。
如图8~图10所示,可动板60具有以从与固定板50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平板状的把持用扩张部62。把持用扩张部62是在使用者通过手动方式移动可动板60时,用于使可动板60的夹持容易的部分。在把持用扩张部62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设置有从把持用扩张部62的板面突出的把持用突起部63。把持用突起部63由相互相对的两张板材构成,两张板材以把持用扩张部62的突出方向侧相互接近且固定板50侧相互分离的方式形成。另外,把持用突起部63以相互相对的两张板材朝向相对的方向凸起的方式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圆弧状。把持用突起部63由于具备该结构,所以在使用者移动可动板60时容易被把持。
(风向板70)
图11是表示图9的风向板70的B-B线剖视图。使用图4、图8、图9以及图11对风向板70的构造进行说明。风向板70具有固定侧柱部71,如图8以及图11所示该固定侧柱部71固定于固定板50的表面部50a,并如图9所示在从相对于固定板5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该固定侧柱部71朝向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因此在使用者移动了可动板60的情况下,固定侧柱部71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若风向调整机构30配置于壳体1内,则如图4所示,固定侧柱部71以沿壳体1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在固定侧柱部71的末端形成有在相对于固定板50的表面部50a垂直的方向上弯曲的固定侧末端部71A。若风向调整机构30配置于壳体1内,则如图4所示,在风向调整机构30的构成部分中,固定侧末端部71A配置于壳体1内的最里侧(Y2侧)。
如图8以及图11所示,风向板70还具有与可动板60的表面部60a垂直地固定的可动侧柱部73。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因此在使用者移动可动板60的情况下,可动侧柱部73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若风向调整机构30配置于壳体1内,则如图4所示,可动侧柱部73以在壳体1内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并且以向送风路8A内突出的方式配置。在可动侧柱部73的基部设置有连结多个可动侧柱部73的风向板用肋64。风向板用肋64沿着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设置,并形成为方材状。通过使用风向板用肋64,从而能够确保因风向板70而作用有弹力的部分的可动板60的强度,另外通过确保可动板60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可动板60的顺滑的移动。
如图11所示,风向板70在固定侧柱部71与可动侧柱部73之间还具有叶片部75。叶片部75为平板状的板。若风向调整机构30配置于壳体1内,则如图4所示,叶片部75形成沿壳体1内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壁。另外,风向板70具有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在固定侧柱部71与叶片部75以及可动侧柱部73与叶片部75连结的部分,形成为比叶片部75薄的薄板状,并且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固定侧柱部71和叶片部75经由固定侧薄壁部76形成为一体。另外,可动侧柱部73和叶片部75经由可动侧薄壁部77形成为一体。即,对于风向板70而言,固定侧柱部71、可动侧柱部73、叶片部75、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形成为一体。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的壁厚形成得比叶片部75、固定侧柱部71以及可动侧柱部73的壁厚薄。
图12是表示移动了图8的可动板60的情况下的风向板70的变形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移动了图9的可动板60的情况下的风向板70的变形的俯视图。使用图12以及图13,对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后的情况的风向板70的形态进行说明。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风向板7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由于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成为弯曲的状态并且固定侧柱部71和可动侧柱部73成为扭转的状态,因此在风向板70产生弹性复元力。另外,在可动板60在与固定板50z相同的平面上进行了水平移动时,由于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弯曲,所以叶片部75虽然相对于水平面垂直,但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倾斜。
(角度保持部80)
图14是表示图9的角度保持部80的C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5是表示图10的角度保持部80的D部的放大立体图。使用图4、图8、图14以及图15对角度保持部80进行说明。角度保持部80通过与形成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组合,来维持由使用者沿着支承板40的表面部40a移动后的可动板60的位置。如图8、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保持部80具有侧壁部81,该侧壁部81具有面向固定板50的配置侧的里侧壁部81a、和与里侧壁部81a对置的前侧壁部81b,并向与支承板4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而形成矩形的框体构造。另外,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保持部80具有将里侧壁部81a与前侧壁部81b连结的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分隔壁部83。如图14所示,分隔壁部83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划分由侧壁部81包围的范围,以形成在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上并列的多个空间。角度保持部80能够通过将形成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保持于由侧壁部81和分隔壁部83形成的空间,来限制可动板60的移动。
如图8、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保持部80具有在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设置于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的平板状的顶板部85。顶板部85以覆盖形成为筒状的侧壁部81的末端侧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如图4所示,角度保持部80以面向送风路8A的方式配置。因此,从送风机11吹送的风在角度保持部80通过。角度保持部80通过具有形成为平板状的顶板部85,由此能够抑制通过角度保持部80的风的流动被扰乱。另外,如图8所示,多个分隔壁部83分别在与支承板4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槽部85a。槽部85a形成于位于与支承板4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分隔壁部83的壁部,槽部85a沿分隔壁部83所延伸的方向形成。另外,由于多个分隔壁部83相互平行地形成,因此槽部85a也相互平行地形成。角度保持部80通过在分隔壁部83形成有槽部85a,从而能够对从送风机11吹送并沿着角度保持部80流动的风的流动进行整流而不扰乱。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分隔壁部83一体地形成有角度调整部83a和角度限制部83b。角度调整部83a是在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从前侧壁部81b向里侧壁部81a侧突出的部分。角度限制部83b是从里侧壁部81a向前侧壁部81b侧突出的部分,且是与角度调整部83a连结,并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83a厚的厚壁状的部分。该“厚壁状”的“壁”是指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隔壁部83的壁的厚度,即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的角度调整部83a以及角度限制部83b的壁的厚度。换言之,该“厚壁状”的“壁”是指分隔壁部83的壁的高度,且是指角度调整部83a以及角度限制部83b的壁的高度。而且,该“厚壁状”是指壁的厚度厚的壁厚,且是指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壁的厚度厚的状态,换言之,是指壁的高度高的状态。因此,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83a厚的厚壁状,是指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角度限制部83b的壁的厚度形成得比角度调整部83a的壁的厚度厚的状态。换言之,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83a厚的厚壁状是指角度限制部83b的壁的高度形成得比角度调整部83a的壁的高度高的状态。此外,这里说的壁的厚度是指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从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朝向可动板60的板面的方向的壁的厚度。而且,壁的高度是指,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从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朝向可动板60的板面的方向的壁的高度,且是向由侧壁部81包围的空间突出的壁的高度。如图15所示,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角度限制部83b比角度调整部83a厚。换言之,分隔壁部83在角度调整部83a的范围内,与支承板40对置的一面侧凹陷。或者,分隔壁部83的角度调整部83a是分隔壁部83的与支承板40对置的一面侧形成为欠缺状的部分。分隔壁部83在角度限制部83b与角度调整部83a的连结部产生台阶差。
角度调整部83a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由此起到规定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作用。另外,角度调整部83a是形成为比角度限制部83b薄的薄壁状的部分,且是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越过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的部分。角度调整部83a的横截面形成为向支承板40的配置侧凸起的梯形。由于角度调整部83a的横截面形成为向支承板40的配置侧凸起的梯形,所以发挥可动板60的引导功能,并且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使可动板60容易越过保持突起41而减轻操作。另外,也可以对角度调整部83a的角部进行倒角。通过对角度调整部83a的角部进行倒角,从而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使可动板60容易越过保持突起41,能够进一步减轻可动板60的操作。
角度限制部83b通过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由此起到限制可动板6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的作用。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由于风向板70的弹性复元力,可动板60被施加要返回至原来位置的压力。但是,通过使角度限制部83b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可动板6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角度限制部83b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由此还起到规定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作用。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从里侧壁部81a向前侧壁部81b侧延伸的四棱柱状。相邻的角度限制部83b的侧面相互对置。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在多个分隔壁部83的排列方向上,角度限制部83b的突出方向的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风向板70的可动侧柱部73以固定侧柱部71为中心以圆弧状移动。因此,与可动侧柱部73固定的可动板60以沿着可动侧柱部73所移动的轨迹的方式以圆弧状移动。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角度限制部83b的突出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角度限制部83b抵接。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限制部83b具有位于角度调整部83a与角度限制部83b的边界的末端部83b1。角度限制部83b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将末端部83b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相邻的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的中央部连接的假想线形成为圆弧状AR。如上述那样,与可动侧柱部73固定的可动板60以圆弧状移动。对于角度限制部83b而言,将末端部83b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相邻的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的中央部连接的假想线形成为圆弧状AR。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角度限制部83b抵接。
另外,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朝向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倾斜的斜面。如上述那样,与可动侧柱部73固定的可动板60以圆弧状移动。因此,在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的方向移动时,使用者容易使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沿着保持突起41移动,减轻使用者的可动板60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使可动板60移动后,由于末端部83b1形成朝向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倾斜的斜面,所以角度限制部83b的端部侧的侧壁的长度比中央侧的侧壁的长度长,角度限制部83b不易从保持突起41脱离。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可靠地保持风向板70的角度。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角度保持部80具有肋86,该肋86形成于相邻的分隔壁部83之间,并从里侧壁部81a朝向前侧壁部81b突出。肋86形成为在多个分隔壁部83的排列方向上,肋86的突出方向的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在固定板50和可动板60配置于支承板40的状态下,在相邻的分隔壁部83之间配置有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角度保持部80通过具有肋86,由此能够限制可动板60相对于保持突起41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的移动。另外,角度保持部80通过具有肋86,由此能够确保与保持突起41抵接的角度保持部80的强度。另外,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风向板70的可动侧柱部73以固定侧柱部71为中心以圆弧状移动。因此,与可动侧柱部73固定的可动板60以圆弧状移动。肋86形成为肋86的突出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因此,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肋86抵接。
图16是表示图9的角度保持部80的变形例的C部的放大俯视图。对于变形例的角度保持部80而言,对具有与图1~图15的风向调整机构30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8、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角度保持部80具有在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设置于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的平板状的顶板部85。与此相对地,变形例的角度保持部80不具有顶板部85。角度保持部80具有形成为筒状的侧壁部81。角度保持部80沿上下方向贯通,在里侧壁部81a与前侧壁部81b之间设置有分隔壁部83。即,变形例的角度保持部80在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形成有开口部88。另外,变形例的角度保持部80在相邻的多个分隔壁部83之间形成有开口部88。开口部88为贯通孔。角度保持部80通过在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形成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88,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视觉或触感确认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保持部80的哪个位置。
[风向调整机构30的作用]
图17是图8的叶片部75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呈垂直的状态时的风向调整机构30的仰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的叶片部75的角度位置时的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此外,为了明确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而以透视方式示出图18所示的可动板60。在向图1所示的室内机100的正面方向吹出调和空气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使用者调整风向板70的角度,使得叶片部75成为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状态。如图14以及图18所示,此时使用者将保持突起41插入至由角度保持部80的分隔壁部83和侧壁部81包围的中央空间A1。此外,在角度保持部80内沿着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由分隔壁部83和侧壁部81包围的多个空间。而且,在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上,将位于角度保持部80的中央部的空间称为中央空间A1,将从中央空间A1朝向角度保持部80的端部侧形成的空间称为第一侧部空间A2和第二侧部空间A3。对于角度保持部80而言,在固定板50和可动板60配置于支承板40的状态下,由于风向板70的弹性复元力,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此时,形成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配置于由分隔壁部83和侧壁部81包围的空间,而限制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而且,在中央空间A1配置有保持突起41的可动板60,通过角度限制部83b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的抵接来限制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因此,与固定板50和可动板60连结的风向板70的叶片部75的角度固定成叶片部75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状态。因此,室内机100能够向正面方向吹出调和空气。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叶片部75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状态下,保持突起41位于角度保持部80的中央,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未弯曲变形。
图19是表示使用者按压了图18的可动板60时的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使用者使图18的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21是表示使用者使图18的可动板6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结束时的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与图18同样地,为了明确角度保持部80与保持突起41的位置关系,而以透视方式示出图19~图21所示的可动板60。接下来,使用图19~图21,对使调和空气向图1所示的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吹出时的风向调整机构30的作用进行说明。此外,在角度保持部80的里侧壁部81a与前侧壁部81b之间的短边方向上,将设置有角度调整部83a的范围称为角度调整范围CA,将设置有角度限制部83b的范围称为角度保持范围KA。此外,在图19~图21中,角度调整范围CA由虚线表示,角度保持范围KA由点划线表示。角度调整部83a是在可动板60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为薄壁状的部分,若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调整范围CA,则使用者移动可动板60时角度调整部83a能够越过保持突起41。因此若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调整范围CA,则能够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与此相对地,若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保持范围KA,则使用者不能够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角度限制部83b是在可动板60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为厚壁状的部分,若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保持范围KA,则即使使用者欲使可动板60移动,角度限制部83b的侧壁也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因此,角度限制部83b不能越过保持突起41,可动板60的移动被限制。
首先,使用者抓住可动板60的把持用突起部63,将可动板60向图19所示的箭头方向,即固定板50的配置方向按压移动。使用者通过使可动板60向固定板50的配置方向移动,由此保持突起41从角度保持部80的角度保持范围KA向角度调整范围CA移动。此时,角度调整部83a以及角度限制部83b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通过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而起到规定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作用。此外,此时风向板70以可动侧柱部73与固定侧柱部71接近的方式变形,因此由于弹性复元力而对可动板60施加压力,使得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
接下来,如图20所示,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风向板7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图20所示的箭头表示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可动板60相对于固定板50在同一平面内沿着以固定侧薄壁部76与可动侧薄壁部77的距离(相当于比叶片部75的宽度稍大的值)为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轨迹移动。此时,角度调整部83a是形成为比角度限制部83b薄的薄壁状的部分,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风向板7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能够越过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即,在角度调整范围CA中,由于角度调整部83a能够越过保持突起41,因此使用者能够使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通过使用者使可动板60移动,由此保持突起41配置于第一侧部空间A2。
最后,当使用者减弱向固定板50侧按压可动板60的力时,由于上述的风向板70的弹性复元力,如图21所示,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图21所示的箭头表示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此时,角度调整部83a以及角度限制部83b在可动板60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由此起到规定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作用。由于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所以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保持范围KA。在角度保持范围KA中,角度限制部83b的侧壁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抵接,因此可动板60不能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即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移动。若保持突起41配置于离开角度保持部80的中央的位置,则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发生弯曲变形(在水平面上屈曲成L字状)。因此,产生在使固定侧薄壁部76以及可动侧薄壁部77的弯曲变形量减少的方向、也就是使保持突起41接近角度保持部80的中央的方向上作用的(使叶片部75返回至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状态)“弹性复元力”。此时,形成于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配置于由分隔壁部83和侧壁部81包围的空间,而限制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另外,角度保持部80的角度限制部83b抵接于保持突起41的侧面部41a,来限制由风向板70的弹性复元力引起的可动板60的移动。
图22是表示向与图21的可动板60相反的方向移动后的风向板70的形态的仰视图。图23是表示向与图21的可动板60相反的方向移动后的风向板70的形态的立体图。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风向板7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弯曲,因此虽然叶片部75相对于水平面垂直,但相对于固定板5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倾斜。因此,通过使用者对可动板60进行左右操作,从而能够变更风向板70的叶片部75的角度,能够将从室内机100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向变更为左右方向(X轴方向)。
[风向调整机构30的效果]
如以上这样风向调整机构30在固定板50和可动板60配置于支承板40的状态下,可动板60由于风向板70的弹性复元力而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而且,保持突起41配置于由分隔壁部83和侧壁部81包围的空间,限制可动板60向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移动。另外,角度限制部83b通过与保持突起41抵接,来限制可动板6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可靠地进行风向板70的角度的保持。另外,分隔壁部83在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一体地形成有角度调整部83a和角度限制部83b。而且,角度调整部83a从前侧壁部81b向里侧壁部81a侧突出,角度限制部83b从里侧壁部81a向前侧壁部81b侧突出,并与角度调整部83a连结。该角度限制部83b在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调整部83a厚的厚壁状。角度调整部83a在可动板60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为比角度限制部83b薄的薄壁状,当使用者使可动板60移动时,角度调整部83a能够越过保持突起41,从而能够减轻变更风向板70的角度时的操作。另外,可动板60的分隔壁部83由于被保持突起41引导,因此使用者能够使保持突起41顺利地从角度保持范围KA向角度调整范围CA移动,因此能够使可动板60顺利地移动。
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一体地形成有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进行材料成本的减少和组装工序的减少。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角度保持部80在侧壁部81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部具有设置于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的平板状的顶板部85。通过角度保持部80具有形成为平板状的顶板部85,由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抑制在角度保持部80通过的风的流动被扰乱。
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在角度保持部80,在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以及相邻的分隔壁部83之间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88。在角度保持部80中,通过在分隔壁部83与侧壁部81之间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88,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视觉或触感确认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配置于角度保持部80的哪个位置。
另外,多个分隔壁部83分别在与支承板4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壁部形成有槽部85a。通过在角度保持部80的分隔壁部83形成有槽部85a,从而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对从送风机11吹送并沿着角度保持部80流动的风的流动进行整流而不扰乱。
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的角度调整部83a的横截面形成为向支承板40的配置侧凸起的梯形。由于角度调整部83a的横截面形成为向支承板40的配置侧凸起的梯形,所以发挥可动板60的引导功能,并且在使用者将可动板60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使可动板60容易越过保持突起41而减轻操作。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角度限制部83b形成为在多个分隔壁部83的排列方向上,角度限制部83b的突出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角度限制部83b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风向板70的角度。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角度限制部83b具有位于角度调整部83a与角度限制部83b的边界的末端部83b1。而且,将末端部83b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相邻的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的中央部连接的假想线形成为圆弧状。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角度限制部83b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风向板70的角度。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末端部83b1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朝向可动板60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倾斜的斜面。因此,在使用者使可动板60沿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的方向移动时,角度限制部83b的末端部83b1容易沿着保持突起41移动,而减轻使用者的可动板60的操作。另外,角度限制部83b的端部侧的侧壁的长度比中央侧的侧壁的长度长,角度限制部83b难以从保持突起41脱离,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风向板70的角度。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角度保持部80具有肋86,该肋86形成于相邻的分隔壁部83之间,并从里侧壁部81a朝向前侧壁部81b突出。角度保持部80通过具有肋86,由此能够限制可动板60相对于保持突起41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另外,角度保持部80通过具有肋86,由此能够确保与保持突起41抵接的角度保持部80的强度。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肋86形成为在多个分隔壁部83的排列方向上,肋86的突出方向的长度随着从里侧壁部81a的中央朝向两端部变长。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按照以圆弧状移动的可动板60的移动方向使支承板40的保持突起41与肋86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限制可动板60相对于保持突起41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
另外,风向板70具有:固定侧柱部71,其固定于固定板50并且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可动侧柱部73,其固定于可动板60并且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以及叶片部75,其设置于固定侧柱部71与可动侧柱部73之间,并形成为平板状。另外,风向板70具有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该固定侧薄壁部76和可动侧薄壁部77在固定侧柱部71与叶片部75、以及可动侧柱部73与叶片部75连结的部分,形成为比叶片部75薄的薄板状,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风向板70由于具备该结构,所以能够使基于可动板60的移动的弹性复元力产生。
另外,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支承板40具有:固定部42,其从表面部40a突出,与固定板50卡合;和保持部43,其从表面部40a突出并且形成为钩状,并将可动板60保持为能够滑动。而且,在固定板50形成有供固定部42插入的固定侧贯通孔52。另外,在可动板60形成有可动侧贯通孔61,该可动侧贯通孔61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圆弧状,供保持部43插入。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将固定板50固定,使可动板60移动。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使可动板60以圆弧状移动,使可动板60沿着风向板70的变形而移动。
另外,风向调整机构30具有在从相对于可动板60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可动侧贯通孔61的、固定板50配置侧的内缘部61a、和与固定板50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外缘部61b。而且,对于风向调整机构30而言,内缘部61a与外缘部61b之间的距离L1形成为大于等于角度保持部80的里侧壁部81a与前侧壁部81b之间的距离L2的大小。因此,风向调整机构30能够使可动板60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
另外,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具有:壳体1,其形成有吸入口2和吹出口3;和送风机11,其从吸入口2吸入室内空气,使调和空气从吹出口3吹出。另外,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具有:热交换器12,其配置于吸入口2与吹出口3之间的风路上,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从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和风向调整机构30,其将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调整为左右方向。空调机的室内机100通过具备风向调整机构30,由此能够获得具有风向调整机构30的效果的室内机100。
实施方式2
[空调机200的结构]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200的构成例的示意图。空调机200是使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内机100的空调机。对具有与图1~图23的室内机100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接下来,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对具备室内机100的空调机200进行说明。在图24中,实线的箭头表示空调机200中的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点划线的箭头表示空调机200中的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图24的空调机200具有室外机150和室内机100,室外机150和室内机100通过制冷剂配管130以及制冷剂配管140进行配管连接。而且,空调机200经由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121、流路切换装置122、热交换器123、膨胀阀124以及热交换器12依次连接。空调机200通过使用室外机150的流路切换装置122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从而能够切换实现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此外,在图24中表示的空调机200的结构为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在图24的空调机200设置有消声器和储液器等。
室内机100具有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12进行成为空气调节对象的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冷凝而液化。另外,热交换器12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而气化。送风机11以与热交换器12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热交换器12的附近。
室外机150具有压缩机121、流路切换装置122、热交换器123以及膨胀阀124。压缩机121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吹出。流路切换装置122例如是四通阀,且是进行制冷剂的流路的方向的切换的装置。空调机200通过使用流路切换装置122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从而能够实现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热交换器123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的空气的热交换。热交换器12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而气化。另外,热交换器12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冷凝而液化。送风机126以与热交换器123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热交换器123的附近。膨胀阀124是节流装置(流量控制单元),调节在膨胀阀124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由此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对流入进来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例如,膨胀阀124在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的情况下,基于控制装置(未图示)等的指示进行开度调整。
[空调机200的动作例]
接下来,作为空调机200的动作例,对制冷运转动作进行说明。被压缩机121压缩并吹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22向热交换器123流入。流入至热交换器123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由送风机126吹送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成为低温的制冷剂,从热交换器123流出。从热交换器123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124被膨胀以及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该气液两相制冷剂向室内机100的热交换器12流入,通过与由送风机11吹送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交换器12流出。此时,被制冷剂吸热而冷却的室内空气成为调和空气(吹出风),从室内机100的吹出口3向室内(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吹出。从热交换器12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22被压缩机121吸入,再次被压缩。重复以上动作。
接下来,作为空调机200的动作例,对制热运转动作进行说明。被压缩机121压缩并吹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22向室内机100的热交换器12流入。流入至热交换器12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由送风机11吹送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成为低温的制冷剂,从热交换器12流出。此时,从气体制冷剂接收热而被加热的室内空气成为调和空气(吹出风),从室内机100的吹出口3向室内(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吹出。从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124被膨胀及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该气液两相制冷剂向室外机150的热交换器123流入,通过与由送风机126吹送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交换器123流出。从热交换器12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22被压缩机121吸入,再次被压缩。重复以上动作。
如以上这样,空调机200具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内机100,由此能够获得具有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空调机200。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风向调整机构30一体地形成有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而且,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风向调整机构30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将固定板50、可动板60以及风向板70独立地形成,将风向板70由弹性部件形成。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A...前部壳体;1B...基台;2...吸入口;3...吹出口;4...上表面部;5...前面部;6...下表面部;7...上下方向挡板;8...风路;8A...送风路;11...送风机;12...热交换器;13...排水槽;14...电气部件箱;30...风向调整机构;40...支承板;40a...表面部;41...保持突起;41a...侧面部;41b...顶面部;41c...连接部;42...固定部;42a...末端部;43...保持部;43a...柱部;43b...支承部;44...插入部;44a...开口部;50...固定板;50a...表面部;51...突出端部;52...固定侧贯通孔;60...可动板;60a...表面部;61...可动侧贯通孔;61a...内缘部;61b...外缘部;62...把持用扩张部;63...把持用突起部;64...风向板用肋;70...风向板;71...固定侧柱部;71A...固定侧末端部;73...可动侧柱部;75...叶片部;76...固定侧薄壁部;77...可动侧薄壁部;80...角度保持部;81...侧壁部;81a...里侧壁部;81b...前侧壁部;83...分隔壁部;83a...角度调整部;83b...角度限制部;83b1...末端部;85...顶板部;85a...槽部;86...肋;88...开口部;100...室内机;121...压缩机;122...流路切换装置;123...热交换器;124...膨胀阀;126...送风机;130...制冷剂配管;140...制冷剂配管;150...室外机;200...空调机。

Claims (16)

1.一种风向调整机构,其配置在将配置于空调机的室内机内的送风机与形成于该室内机的壳体的吹出口连接起来的送风路上,
其中,
所述风向调整机构具备:
支承板,其形成所述室内机的所述送风路的一部分,并在表面部形成有突出的保持突起;
固定板,其固定于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表面部;
可动板,其与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表面部对置,并能够滑动地保持于所述支承板;以及
多个风向板,其由弹性部件形成,设置为跨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可动板,向与所述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且相互平行地配置,
所述可动板具有供所述保持突起插入而维持所述可动板的滑动位置的角度保持部,
所述角度保持部具有:
侧壁部,其具有面向所述固定板的配置侧的里侧壁部、和与所述里侧壁部对置的前侧壁部,并向与所述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而形成框体构造;和
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分隔壁部,其将所述里侧壁部与所述前侧壁部连结,
所述分隔壁部一体地形成有:
角度调整部,其从所述前侧壁部向所述里侧壁部的配置侧突出;和
角度限制部,其从所述里侧壁部向所述前侧壁部的配置侧突出并与所述角度调整部连结,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比所述角度调整部厚的厚壁状,
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可动板配置于所述支承板的状态下,
所述可动板由于所述风向板的弹性复元力而向与所述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并且所述保持突起配置于由所述分隔壁部和所述侧壁部包围的空间,所述角度限制部与所述保持突起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固定板、所述可动板以及所述风向板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保持部还具有在所述侧壁部的突出方向的末端设置于所述分隔壁部与所述侧壁部之间的平板状的顶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保持部在所述分隔壁部与所述侧壁部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分隔壁部之间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多个所述分隔壁部分别在与所述支承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壁部形成有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调整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向所述支承板的配置侧凸起的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限制部形成为,在所述多个所述分隔壁部的排列方向上,所述角度限制部的突出长度随着从所述里侧壁部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角度调整部与所述角度限制部的边界的末端部,
将所述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相邻的所述角度限制部的末端部的中央部连接起来的假想线形成为圆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末端部在从相对于所述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朝向所述可动板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倾斜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角度保持部还具有肋,该肋形成于相邻的所述分隔壁部之间,并从所述里侧壁部朝向所述前侧壁部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肋形成为,在所述多个所述分隔壁部的排列方向上,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的长度随着从所述里侧壁部的中央朝向两端部而变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风向板具有:
固定侧柱部,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
可动侧柱部,其固定于所述可动板,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
叶片部,其设置于所述固定侧柱部与所述可动侧柱部之间,并形成为平板状;以及
薄壁部,其在所述固定侧柱部与所述叶片部连结的部分、以及所述可动侧柱部与所述叶片部连结的部分,形成为比所述叶片部薄的薄板状,由于压力而弹性变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板具有:
固定部,其从所述表面部突出,与所述固定板卡合;和
保持部,其从所述表面部突出并且形成为钩状,并将所述可动板保持为能够滑动,
在所述固定板形成有供所述固定部插入的固定侧贯通孔,
在所述可动板形成有可动侧贯通孔,该可动侧贯通孔在从相对于所述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圆弧状,并供所述保持部插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其中,
在从相对于所述可动板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俯视观察时,
形成所述可动侧贯通孔的且所述固定板的配置侧的内缘部、和与所述固定板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的外缘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为,大于等于所述角度保持部的所述里侧壁部与所述前侧壁部之间的距离的大小。
15.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具备:
壳体,其形成有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
送风机,其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使调和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吹出;
热交换器,其配置于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吹出口之间的风路上,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调整机构。
16.一种空调机,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1880092431.1A 2018-04-24 2018-04-24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111989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6673 WO2019207659A1 (ja) 2018-04-24 2018-04-24 風向調整機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9526A true CN111989526A (zh) 2020-11-24
CN111989526B CN111989526B (zh) 2021-11-02

Family

ID=6829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431.1A Active CN111989526B (zh) 2018-04-24 2018-04-24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0729B2 (zh)
EP (1) EP3786542B1 (zh)
JP (1) JP7026783B2 (zh)
CN (1) CN111989526B (zh)
WO (1) WO20192076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338B (zh) * 2021-11-11 2023-08-22 连云港市港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位置可调节的导风机构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3863Y (zh) * 2003-11-08 2004-12-15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新型导流叶片固定结构的空调器
JP2005083603A (ja) * 2003-09-04 2005-03-3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き調整機構
KR20060019662A (ko) * 2004-08-28 2006-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공기 청정기
JP2006132789A (ja) * 2004-11-02 2006-05-25 Daikin Ind Ltd 風向き調整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7120890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720558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074758A (ja) * 2007-09-21 2009-04-09 Sharp Corp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JP2010276247A (ja) * 2009-05-27 2010-12-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2109621U (zh) * 2011-06-30 201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119061U (zh) * 2011-06-29 2012-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384566A (zh) * 2011-10-20 2012-03-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装置
JP2012149784A (ja) * 2011-01-17 2012-08-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室内機
CN202792438U (zh) * 2012-08-03 2013-03-1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103234262A (zh) * 2013-04-26 2013-08-07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新型摆风装置的空调
CN103528175A (zh) * 2013-10-09 2014-01-2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203671853U (zh) * 2012-12-17 2014-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向调整机构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4612106U (zh) * 2014-07-16 2015-09-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向调整机构以及具备该风向调整机构的空调机
CN105091287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风向调整装置以及空调机
CN205119412U (zh) * 2015-10-22 2016-03-30 深圳市德拓建材有限公司 电动百页组件及通风器
CN106052070A (zh) * 2016-07-11 2016-10-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摆风机构及空调器
WO2017068862A1 (ja) * 2015-10-23 2017-04-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6269338U (zh) * 2016-12-07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的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冷风扇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603A (ja) * 2003-09-04 2005-03-3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き調整機構
CN2663863Y (zh) * 2003-11-08 2004-12-15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新型导流叶片固定结构的空调器
KR20060019662A (ko) * 2004-08-28 2006-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공기 청정기
JP2006132789A (ja) * 2004-11-02 2006-05-25 Daikin Ind Ltd 風向き調整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7120890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720558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074758A (ja) * 2007-09-21 2009-04-09 Sharp Corp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JP2010276247A (ja) * 2009-05-27 2010-12-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2149784A (ja) * 2011-01-17 2012-08-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室内機
CN202119061U (zh) * 2011-06-29 2012-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109621U (zh) * 2011-06-30 201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384566A (zh) * 2011-10-20 2012-03-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装置
CN202792438U (zh) * 2012-08-03 2013-03-1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203671853U (zh) * 2012-12-17 2014-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向调整机构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JP2014119176A (ja) * 2012-12-17 2014-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風向調整機構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3234262A (zh) * 2013-04-26 2013-08-07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新型摆风装置的空调
CN103528175A (zh) * 2013-10-09 2014-01-2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5091287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风向调整装置以及空调机
CN204612106U (zh) * 2014-07-16 2015-09-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向调整机构以及具备该风向调整机构的空调机
CN205119412U (zh) * 2015-10-22 2016-03-30 深圳市德拓建材有限公司 电动百页组件及通风器
WO2017068862A1 (ja) * 2015-10-23 2017-04-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052070A (zh) * 2016-07-11 2016-10-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摆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6269338U (zh) * 2016-12-07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的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冷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6542B1 (en) 2023-10-25
JP7026783B2 (ja) 2022-02-28
US20200408438A1 (en) 2020-12-31
EP3786542A4 (en) 2021-04-14
EP3786542A1 (en) 2021-03-03
CN111989526B (zh) 2021-11-02
US11680729B2 (en) 2023-06-20
WO2019207659A1 (ja) 2019-10-31
JPWO2019207659A1 (ja)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0695B2 (en) Air conditioner
US11041643B2 (en) Air conditioner
US20160001630A1 (en) Air passage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11919071B (zh) 顶棚嵌入式空调机
CN111989526B (zh) 风向调整机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KR100541471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
EP3272562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354603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222892B (zh) 吹出格栅以及使用该吹出格栅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CN220871003U (zh) 室内热交换器
WO202125591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017562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날개장치
US20230398839A1 (en) Railroa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203997B2 (ja) エアフィルタ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86181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この風向変更装置を備えた室内機、及び、この室内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7137092B2 (ja) 熱交換器
WO2021255917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339558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AU2019448451B2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29251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3167503B (zh) 装饰面板以及室内机
KR10087149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사이드 커버 체결구조
JP202116228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815058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KR20060055860A (ko) 오버헤드형 에어컨용 증발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