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6895B -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6895B
CN111936895B CN201980023853.8A CN201980023853A CN111936895B CN 111936895 B CN111936895 B CN 111936895B CN 201980023853 A CN201980023853 A CN 201980023853A CN 111936895 B CN111936895 B CN 111936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glare
article
layer
coefficient
var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38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6895A (zh
Inventor
梶冈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36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6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6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6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2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by surface treatment, e.g. by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411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17/341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ll coatings being oxide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3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 C03C2217/734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comprising an alternation of high and low refractive inde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物品具有防眩面(S1),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物品的防眩面(S1)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由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

Description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背景技术
例如,通过使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透明物品的作为观察侧的主面由防眩面构成来提高显示的目视性的技术是众所公知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将透明玻璃板的表面粗糙度(RMS表面粗糙度)设定在特定的范围来抑制闪光(因闪光现象所致的晃眼)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1859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具有防眩面的物品中,从抑制映入的方面出发仍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映入的物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物品为具有防眩面的物品,其中,上述防眩面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上述防眩面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
优选上述物品具有透光性,上述防眩面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上述防眩面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2小于0.090。
上述物品中,上述变异系数CV1相对于上述变异系数CV2的比例(比例=CV1/CV2)例如优选为0.200以上。
上述物品优选具有玻璃基材、以及设于上述玻璃基材上的防眩层。
上述物品中,可以在上述防眩面上进一步设置防反射层。
上述物品中,可以在上述防反射层上进一步设置防污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具有防眩面的物品中抑制映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具有防眩面的物品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变异系数CV1的计算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变异系数CV2的计算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闪光值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样品A的正反射峰值(Rspec)与样品B的正反射峰值(Rspec)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样品A的闪光值(S值)与样品B的闪光值(S值)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样品A的分辨率与样品B的分辨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防眩面的物品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夸张地示出了构成的一部分。另外,各部分的尺寸比例也可能与实际不同。
如图1所示,物品10具备基材11、以及形成在基材11的两主面中的一个主面上的防眩层12。作为基材11的材质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玻璃、树脂等。作为玻璃,例如可以使用无碱玻璃、硼硅酸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碱石灰玻璃等公知的玻璃。另外,也可以使用化学强化玻璃等强化玻璃或LAS系结晶化玻璃等结晶化玻璃。作为树脂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环氧树脂。
基材11优选为玻璃基材,更优选为强化玻璃基材。强化玻璃中,优选使用化学强化玻璃,作为其玻璃组成,更优选使用铝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优选含有SiO2:50~80质量%、Al2O3:5~25质量%、B2O3:0~15质量%、Na2O:1~20质量%、K2O:0~10质量%。
作为基材11,例如使用具有0.1~5mm范围内的厚度的板状基材。
防眩层12形成使光发生散射的凹凸结构的防眩面S1。防眩层12优选由选自SiO2、Al2O3、ZrO2以及TiO2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物构成。防眩层12的厚度例如优选为40~500nm的范围内。
物品10可以具有非透光性、也可以具有透光性。具有非透光性的物品10可以用于装饰部件、壳体等。具有透光性的物品10可适当地用作例如显示装置的罩部件。显示装置例如具备光源、液晶显示部等。显示装置可以具有触控面板功能。具有透光性的物品10中,例如400nm以上、700nm以下的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
如图2所示,在对于物品10的防眩面S1中的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优选为40nm以上、更优选为60nm以上。算术平均高度Sa可以依据ISO25178进行测定。
物品10的防眩面S1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对于防眩面S1中的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由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
通过使上述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上述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可降低作为防眩面S1的表面结构的规则性(其是反射光成分通过干涉而在正反射方向上彼此增强的原因)。由此,能够降低在物品10的防眩面S1的映入。
另外,在对于物品10的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nm以下。通过使上述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300nm以下,能够抑制物品10的防眩面S1的分辨率的降低。
物品10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对于物品10的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优选为20nm以上、更优选为4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nm以上。
物品10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物品10的防眩面S1优选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由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2小于0.090。
在上述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上述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求出的变异系数CV2小于0.090的情况下,能够减少闪光(晃眼)、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物品10的防眩面S1优选具有上述变异系数CV1相对于变异系数CV2的比例(比例=CV1/CV2)为0.200以上的表面,更优选具有该比例为0.300以上的表面。
具有透光性的物品10的闪光值(S值)优选为0.04以下、更优选为0.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2以下。
具有透光性的物品10的分辨率优选为0.4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以上、进而优选为0.7以上。
接着对物品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物品10的制造方法具备在基材11上层积防眩层12的层积工序。该层积工序包括下述工序:将含有防眩层12的前体的涂布剂涂布在基材11上,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防眩层12。在层积工序中,形成防眩层12的工序可以多次反复进行。
在形成防眩层12时,基材11上的涂布剂的干燥可以为加热干燥、也可以为常温干燥。将基材11上的涂布剂干燥的干燥时间例如优选为30秒以上。
作为涂布剂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湿涂法。作为湿涂法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喷涂法、旋涂法、浸渍涂布法、模涂法、幕涂法、网版涂布法、喷墨法、流涂法、凹板涂布法、棒涂法、柔印涂布法、狭缝涂布法以及辊涂法。这些方法中,从容易调整防眩面S1的凹凸的方面出发,优选喷涂法。
涂布剂的喷涂法可以使用公知的双流体喷嘴、单流体喷嘴等喷嘴。从喷嘴喷射的涂布剂的液滴的粒径以体积基准的中值径(Dv50)计例如优选为0.1~100μm。液滴的粒径可以通过喷嘴的种类、空气用量、液量等进行调整。
如后述的试验例所示,物品10的防眩面S1中的上述变异系数CV1和上述变异系数CV2例如可以通过喷涂的气氛温度、气氛湿度、空气用量等进行设定。
例如,通过提高喷涂的气氛湿度,可以增大上述变异系数CV1。喷涂的气氛湿度优选大于50%。
另外,例如,通过增加双流体喷嘴的空气用量,可以减小上述变异系数CV2。尤其是优选使用具备多个空气供给口的多孔帽双流体喷嘴来增加空气用量。
作为涂布剂中含有的前体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前体、氧化铝前体、氧化锆前体、二氧化钛前体等无机前体。出于反应性容易控制的原因,前体优选包含二氧化硅前体。作为二氧化硅前体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烃基和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硅烷化合物的水解缩合物、以及硅氮烷化合物。出于抑制防眩层12中产生裂纹的原因,二氧化硅前体优选包含硅烷化合物及其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硅烷化合物具有键合在硅原子上的烃基以及水解性基团。烃基在碳原子间可以具有选自-O-、-S-、-CO-以及-NR’-(R’为氢原子或1价烃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基团。
烃基可以为键合在1个硅原子上的1价烃基,也可以为键合在2个硅原子上的2价烃基。作为1价烃基的示例,可以举出烷基、烯基、芳基等。作为2价烃基的示例,可以举出亚烷基、亚烯基、亚芳基等。
作为水解性基团的示例,可以举出烷氧基、酰氧基、酮肟基、烯氧基、氨基、氨氧基、酰胺基、异氰酸酯基、卤原子等,从硅烷化合物的稳定性与水解容易性的平衡的方面出发,优选烷氧基、异氰酸酯基以及卤原子(特别是氯原子)。作为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更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
作为硅烷化合物的示例,可以举出烷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异丙氧基硅烷等)、具有烷基的烷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乙烯基的烷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丙烯酰氧基的烷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等。这些硅烷化合物中,优选使用烷氧基硅烷及其水解缩合物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更优选使用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物。
硅氮烷化合物是在其结构内具有硅和氮的键合(-SiN-)的化合物。作为硅氮烷化合物,可以为低分子化合物、也可以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特定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作为低分子系的硅氮烷化合物的示例,可以举出六甲基二硅氮烷、六苯基二硅氮烷、二甲氨基三甲基硅烷、三硅氮烷、环三硅氮烷、1,1,3,3,5,5-六甲基环三硅氮烷等。
作为氧化铝前体的示例,可以举出铝醇盐、铝醇盐的水解缩合物、水溶性铝盐、铝螯合物等。作为氧化锆前体的示例,可以举出锆醇盐、锆醇盐的水解缩合物等。作为二氧化钛前体的示例,可以举出烷醇钛、烷醇钛的水解缩合物等。
涂布剂中包含的液态介质为可溶解前体的溶剂,根据前体的种类适宜地选择。作为液态介质的示例,例如可以举出水、醇类、酮类、醚类、溶纤剂类、酯类、二醇醚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作为醇类的示例,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二丙酮醇等。作为酮类的示例,可以举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作为醚类的示例,可以举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作为溶纤剂类的示例,可以举出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作为酯类的示例,可以举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作为二醇醚类的示例,可以举出乙二醇单烷基醚等。作为含氮化合物的示例,可以举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作为含硫化合物的示例,可以举出二甲基亚砜等。液态介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液态介质优选为包含水的液态介质,即为水或者水与其他液态介质的混合液。作为其他液态介质,优选醇类,特别优选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
另外,涂布剂可以包含促进基体前体的水解和缩合的酸催化剂。酸催化剂是促进基体前体的水解和缩合、以短时间形成防眩层12的成分。酸催化剂可以在涂布剂的制备之前、在基体前体溶液的制造时为了进行原料(烷氧基硅烷等)的水解、缩合而添加,也可以在制备必要成分后进一步添加。作为酸催化剂的示例,可以举出无机酸(硝酸、硫酸、盐酸等)、有机酸(甲酸、草酸、乙酸、单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1)物品10具有下述的防眩面S1: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防眩面S1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由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
根据该构成,防眩面S1中的光的正反射被抑制,由此可抑制防眩面S1的映入。由此,能够提高防眩性能。
(2)物品10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物品10优选具有下述防眩面S1: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物品10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防眩面S1优选具有下述形状:在对于防眩面S1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由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2小于0.090。
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透过物品10而视觉辨认出的图像的分辨率的降低。由此,能够得到适合于按照可透过由显示装置显示出的图像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用途的物品10。
(变更例)
本实施方式可以如下进行变更来实施。
·防眩面S1也可以由上述防眩层12以外的构成来形成。例如,也可以通过基材11的喷砂处理、基材11的蚀刻处理在基材11上直接形成防眩面S1。
·也可以使物品10的两主面由防眩面S1构成。
·在基材11与防眩层12之间也可以设置例如着色层等中间层。
·物品10可以进一步具备防反射层、防污层等功能层。功能层可以设置在基材11与防眩层12之间、或设置在防眩面S1上。例如,通过在防眩层12上设置防反射层,可以进一步抑制物品10的防眩面S1的映入。防反射层可以由折射率低于基材的公知的低反射膜、或者包含高折射率膜和低折射率膜的公知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在防反射层上可以进一步设置防污层。防污层可以由具有氟基的硅烷化合物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防眩面S1上也可以仅设置防反射层,在防眩面S1上也可以仅设置防污层。
·具有透光性的物品10可以预先组装在显示装置中,例如,可以通过在作为位于与防眩层12相反的一侧的基材11的主面上设置粘着层而构成为粘着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的薄片材料。
(试验例)
接着对试验例进行说明。
如下述表1所示,分别制作具备防眩面的试验例1~9的样品,各样品的防眩面分别具有不同表面形状。
<表面形状的测定>
各样品的作为表示防眩面的表面形状的指标之一的算术平均高度Sa依据ISO25178进行测定。
若详细说明,则使用扫描型白色干涉显微镜(Ryoka Systems Inc.制造、商品名:VertScan)取得各样品的防眩面的粗糙度数据。扫描型白色干涉显微镜中,利用WAVE模式,使用530白色过滤器和倍率20倍的物镜,设定为测定区域316.77μm×237.72μm、分辨率640像素×480像素的条件。使用分析软件(VS-Viewer)根据该粗糙度数据进行一次面校正。
接着,作为表面形状1,对于所得到的316.77μm×237.72μm的测定区域,求出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中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通过将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来求出变异系数CV1。
与上述同样地,作为表面形状2,对于所得到的316.77μm×237.72μm的测定区域,求出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中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通过将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而求出变异系数CV2。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各样品的防眩面的表面形状1,2的测定,通过溅射法在样品的防眩面上形成金薄膜,由此提高表面的光反射率,之后进行该测定。需要说明的是,若设于防眩面上的金薄膜的厚度为数nm左右,则金薄膜可以直接追从底层的凹凸的形状,因此可以忽略其对算术平均高度Sa的测定值所带来的影响。
表1中的“Sa平均值”栏和“Sa标准偏差”栏的各数值的单位为nm。
[表1]
Figure BDA0002709822800000101
在样品的制作时,作为基材(基板),使用玻璃基材(化学强化玻璃基板、厚度1.3mm、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制造、T2X-1)。在该基材的一个主面上喷涂涂布剂,进行干燥,由此在基材上形成防眩层。作为涂布剂,使用在包含水的液态介质中溶解有防眩层的前体(正硅酸四乙酯)的溶液(前体的浓度:3质量%)。作为喷涂装置的喷雾枪,使用多孔帽双流体喷雾枪。
将利用各试验例的样品通过喷涂法形成防眩层时的条件的详情示于表2。
[表2]
Figure BDA0002709822800000102
表2中的“温度”表示喷涂的气氛温度,“湿度”表示喷涂的气氛湿度。表2中的“空气用量”表示多孔帽双流体喷雾枪中所使用的空气的用量,“液体流量”表示由喷雾枪喷雾的涂布剂的流量。表2中的“涂布量”表示涂布剂的涂布量(干燥前)。另外,在试验例1、5、8的条件下,对所喷雾的液滴的体积基准的中值径(Dv50)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6μm、3.0μm、3.3μm。中值径的测定中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机(Malvern公司制造、商品名:Spraytec)。
在表2所示的条件下将涂布剂喷涂至基材并将所得到的带涂布层的基材在180℃烧制30分钟,由此得到各试验例的样品。
对于各试验例的样品,测定以下的光学特性。
<正反射峰值(Rspec)>
正反射峰值(Rspec)为表示防眩面的映入程度的值,防眩面的映入越被抑制,正反射峰值越减小。
样品的正反射峰值使用光泽计(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商品名:Rhopoint IQ)进行测定。关于所测定的正反射峰值,设光的入射角为20°,由反射角20±0.1°的光泽度计算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正反射峰值,除去样品的背面的反射来测定。
将各试验例的样品中的正反射峰值示于表3的“Rspec”栏中。
<闪光值>
闪光值是表示防眩面的闪光(因闪光现象所致的晃眼)的程度的值,防眩面的闪光越受到抑制,闪光值越减小。即,关于闪光,可以基于人的视觉利用闪光值进行与图象识别相近的定量评价。
样品的闪光值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制造)在下述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透镜焦距:100mm
透镜光圈半径:4.5mm
图案掩模:326ppi
测定时,如图4所示,在面光源30上依序配置滤色器31(透射波长510nm附近)和图案掩模32,并且在图案掩模32上按照与防眩面S1相反侧的面朝向图案掩模32侧的方式配置样品SA。样品SA被配置在从图案掩模32的顶面32a到防眩面S1的距离为1.8mm的位置。
接着,将样品SA利用光检测器33摄像,取得样品SA的防眩面S1的图像数据。由所得到的图像数据求出图案掩模32的各像素的像素亮度、像素间的像素亮度的标准偏差以及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将所得到的像素间的像素亮度的标准偏差和像素亮度的平均值代入下式(1),计算出闪光值。
闪光值=[图案掩模的像素亮度的标准偏差]/[图案掩模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1)
将各试验例的样品SA中的闪光值示于表3的“S值”栏中。
<分辨率>
与上述<闪光值>的测定同样地取得样品SA的防眩面S1的图像数据。将所得到的图像数据的鲜明度利用SMS-1000的DOI模式(软件Sparkle measurement system)进行调制传递(Modulation transfer),由此求出分辨率。
分辨率由下述式(2)、式(3)求出。
MT=(Ip-Iv)/(Ip+Iv)···(2)
Ip和Iv分别表示亮度的峰值和亮度的谷值。
分辨率=MT(样品)/MT(空白)···(3)
MT(样品)为在图案掩模32上放置样品SA时的上述MT的值,MT(空白)为在图案掩模32上未放置任何东西时的上述MT的值。
将各试验例的样品SA中的分辨率示于表3的“分辨率”栏中。
[表3]
Rspec S值 分辨率
试验例1 1.3 0.015 0.73
试验例2 1.2 0.016 0.73
试验例3 1.8 0.014 0.77
试验例4 1.1 0.016 0.67
试验例5 1.2 0.022 0.53
试验例6 1.2 0.029 0.52
试验例7 1.0 0.026 0.57
试验例8 1.5 0.036 0.43
试验例9 3.3 0.011 0.75
<结果>
(1)试验例1~8的各样品的正反射峰值(Rspec)比试验例9的样品的正反射峰值(Rspec)小。由该结果可知,与试验例9的样品相比,试验例1~8的各样品进一步抑制防眩面的映入。
(2)试验例1~7的各样品的闪光值(S值)比试验例8的样品的闪光值(S值)小。由该结果可知,与试验例8的样品相比,试验例1~7的各样品进一步抑制闪光(晃眼)。
另外,试验例1~7的各样品的分辨率高于试验例8的样品。由该结果可知,与试验例8相比,试验例1~7的各样品的分辨率的降低进一步得到抑制。
(应用例)
接着对于在防眩面进一步层积有其他功能层的应用例进行说明。
如下述表4所示,准备具备分别具有不同的表面形状的防眩面的2个样品,在各样品的防眩层上设置防反射层,并且在防反射层上进一步设置防污层,由此制作应用例1、2的样品。应用例1、2的样品的防眩层与上述试验例的情况同样地通过在表5所示的条件下将涂布剂喷涂至基材并将所得到的带涂布层的基材在180℃烧制30分钟而得到。
防反射层由通过反应性溅射形成的电介质多层膜来构成。电介质多层膜由从基材侧起依次为高折射率膜(氧化铌、厚度15nm)、低折射率膜(氧化硅、30nm)、高折射率膜(氧化铌、厚度110nm)以及低折射率膜(氧化硅、80nm)的4层来构成。
防污层由防污膜构成,该防污膜是通过利用喷雾法涂布含氟有机硅化合物溶液(大金工业公司制造、UF503)后,将该涂布层在150℃烧制60分钟而形成的。
对各应用例的样品的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并将结果示于表6。
[表4]
Figure BDA0002709822800000141
[表5]
Figure BDA0002709822800000142
[表6]
Rspec S值 分辨率
应用例1 0.3 0.023 0.63
应用例2 0.5 0.019 0.71
如以上的应用例那样,也可以在防眩层上设置防反射层和防污层。
(防反射层和防污层对于防眩面的影响)
接着,如下确认防反射层和防污层对基于防眩面的光学性能的影响。
与上述试验例同样地准备具有光学特性(表面的凹凸形状)不同的防眩面(防眩层)的多个样品A,通过在各样品A上与上述应用例同样地设置防反射层和防污层来制作样品B。将样品A的光学特性与样品B的光学特性的关系示于图5~图7的图。
图5为示出在基材上仅具有防眩层的样品A的正反射峰值(Rspec)与在基材上具有防眩层、防反射层以及防污层的样品B的正反射峰值(Rspec)的关系的图。
由图5所示的图可知,样品A的防眩面的映入越受到抑制,样品B的防眩面的映入也越受到抑制。
图6为示出在基材上仅具有防眩层的样品A的闪光值(S值)与在基材上具有防眩层、防反射层以及防污层的样品B的闪光值(S值)的关系的图。
由图6所示的图可知,防反射层和防污层对样品A中测定的闪光值(晃眼)几乎没有影响。
图7为示出在基材上仅具有防眩层的样品A的分辨率与在基材上具有防眩层、防反射层以及防污层的样品B的分辨率的关系的图。
由图7所示的图可知,防反射层和防污层对于样品A的分辨率几乎没有影响。
由以上结果可知,即使在防眩面上进一步设置防反射层、防污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出基于防眩面的光学性能。
符号的说明
10…物品、11…基材、12…防眩层、S1…防眩面。

Claims (9)

1.一种物品,其是具有防眩面的物品,所述物品具有透光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面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所述防眩面中的被划分成103μm×118μm的尺寸的邻接的6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这6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1为0.020以上,
所述防眩面具有下述表面形状:在对于所述防眩面中的被划分成64μm×64μm的尺寸的邻接的12个区域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时,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并且由这12个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出的变异系数CV2小于0.0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异系数CV1相对于所述变异系数CV2的比例即比例=CV1/CV2为0.20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异系数CV1相对于所述变异系数CV2的比例即比例=CV1/CV2为0.90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异系数CV2为0.069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防眩面构成的两个主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物品具有玻璃基材、以及设于所述玻璃基材上的防眩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眩面上进一步设有防反射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射层由高折射率膜和折射率比高折射率膜低的低折射率膜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在所述防反射层上进一步设有防污层。
CN201980023853.8A 2018-04-04 2019-04-02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Active CN111936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2662 2018-04-04
JP2018072662A JP7040234B2 (ja) 2018-04-04 2018-04-04 物品
PCT/JP2019/014616 WO2019194176A1 (ja) 2018-04-04 2019-04-02 アンチグレア面を有する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6895A CN111936895A (zh) 2020-11-13
CN111936895B true CN111936895B (zh) 2022-10-14

Family

ID=6810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3853.8A Active CN111936895B (zh) 2018-04-04 2019-04-02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3652B2 (zh)
JP (1) JP7040234B2 (zh)
CN (1) CN111936895B (zh)
DE (1) DE112019001798T5 (zh)
WO (1) WO2019194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7006229T5 (de) 2016-12-12 2019-09-0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Durchsichtiger Gegenstand
CN110462457B (zh) 2017-04-11 2022-02-2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JP7404511B2 (ja) * 2020-04-10 2023-1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22023332A (ja) * 2020-07-27 2022-02-08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1506A (ja) 1997-02-12 1998-08-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反射防止膜およびそれを配置した表示装置
JP2002189107A (ja) 2000-12-21 2002-07-0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部材
JP2003222713A (ja) 2002-01-31 2003-08-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040071306A (ko) 2002-01-11 2004-08-11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섬광방지 광학 필름, 편광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사용한디스플레이 유닛
JP2007041514A (ja) * 2005-03-17 2007-02-15 Fujifilm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702179A (en) * 2005-03-30 2007-01-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Glare-proofing optical laminate
JP2007187952A (ja) 2006-01-16 2007-07-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の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5239663B2 (ja) 2008-09-12 2013-07-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シリカ系多孔質膜の製造方法
JP5674292B2 (ja) 2009-08-25 2015-02-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金型の製造方法
US8598771B2 (en) 2009-09-15 2013-12-03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and display having anti-glare properties
JP5514044B2 (ja) 2010-08-31 2014-06-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作製の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
JP5707856B2 (ja) * 2010-10-27 2015-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013378B2 (ja) 2011-02-28 2016-10-25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ィスプレイのスパークルが低い防眩表面を有するガラス
US9446979B2 (en) 2011-11-02 2016-09-20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parkle control and articles thereof
US20140126064A1 (en) * 2011-06-29 2014-05-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glare film
CN103998953B (zh) * 2011-12-26 2017-03-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WO2014021376A1 (ja) 2012-07-31 2014-02-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画像表示装置、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及び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の製造方法
JP6212844B2 (ja) * 2012-09-14 2017-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916620B1 (ko) 2013-01-30 2018-11-07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오막이 형성된 투명 기체
DE112014000995T5 (de) 2013-02-26 2015-11-05 Coatings Foreign Ip Co. Llc Verfahren zum In-Übereinstimmung-Bringen von Farbe und Aussehen von Beschichtungen
WO2015115492A1 (ja) 2014-01-30 2015-08-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防眩機能付きガラス板
JP2015152660A (ja) 2014-02-12 2015-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
JP6402772B2 (ja) 2014-03-14 2018-10-1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のカバー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22031B2 (ja) 2014-03-31 2018-05-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透明導電層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628457B (zh) * 2014-04-17 2018-07-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防眩膜、偏光板、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JP6476582B2 (ja) 2014-04-23 2019-03-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018068A (ja) 2014-07-08 2016-02-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CN105445820A (zh) * 2014-08-21 2016-03-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膜组件
JP6642444B2 (ja) 2014-10-30 2020-02-05 Agc株式会社 防汚膜付き基体
CN107076878A (zh) 2014-10-31 2017-08-1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织构化表面和低闪耀的抗眩目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5100B (zh) 2015-05-12 2022-03-01 Agc株式会社 带低反射膜的基体
WO2017029890A1 (ja) 2015-08-19 2017-02-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積層体
EP3184990B1 (de) 2015-12-22 2019-11-06 X-Rite Switzerland GmbH Sparkle-messung
CN113835143B (zh) 2016-10-07 2023-12-05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JP6696486B2 (ja) 2016-10-07 2020-05-20 Agc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基体、防眩膜形成用液状組成物及び防眩膜付基体の製造方法
JP6796997B2 (ja) 2016-11-07 2020-12-09 フクビ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防眩性および反射防止性を有する透明基板用の中間積層体と透明基板の製造方法
DE112017006229T5 (de) 2016-12-12 2019-09-0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Durchsichtiger Gegenstand
WO2018212146A1 (ja) 2017-05-15 2018-11-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及び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0622047B (zh) 2017-05-15 2022-10-04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以及透明物品的制造方法
JP7326702B2 (ja) 2017-05-22 2023-08-16 Agc株式会社 防汚膜付き透明基板および静電容量型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式液晶表示装置
DE112018004781T5 (de) 2017-08-30 2020-06-2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er Gegenstand
JPWO2020067134A1 (ja) 2018-09-25 2021-09-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4176A1 (ja) 2019-10-10
US11953652B2 (en) 2024-04-09
CN111936895A (zh) 2020-11-13
JP7040234B2 (ja) 2022-03-23
JP2019184709A (ja) 2019-10-24
DE112019001798T5 (de) 2020-12-24
US20210116607A1 (en)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6895B (zh) 具有防眩面的物品
US11772125B2 (en) Antiglare film-coated substrate, antiglare film forming liqu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tiglare film-coated substrate
US7931936B2 (en) Optical transparent member and optical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0997589B (zh) 透明物品
JP7395350B2 (ja) 透明物品、及び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2639541B (zh) 透明物品
CN110622047B (zh) 透明物品以及透明物品的制造方法
WO2018110486A1 (ja) 透明物品
US20170291392A1 (en) Article having low reflection film
JP7293662B2 (ja) 表示装置のカバー部材
JP7044078B2 (ja) アンチグレア面を有する物品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US11852785B2 (en) Transparent article having a roughened uneven surface
WO2022024744A1 (ja) カバーガラス
WO2020067135A1 (ja) 透明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