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3432A -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3432A
CN111903432A CN202010782441.7A CN202010782441A CN111903432A CN 111903432 A CN111903432 A CN 111903432A CN 202010782441 A CN202010782441 A CN 202010782441A CN 111903432 A CN111903432 A CN 111903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per mill
strain
bamboo
pep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24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3432B (zh
Inventor
别平
周礼兵
罗川江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nongjia Tianmu Modern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Rare Edible Fung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Rare Edible Fung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Rare Edible Fung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24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3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3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通过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分别依次使用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与第三培养基进行培养,既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又缩短了生产时间,只需要39‑42天即可进行栽培,且菌种成活率100%,零污染,菌丝健壮,活力强,比传统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缩短生产时间178‑208天,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存在生产时间过长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食用菌中的珍品,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具有优异的营养价值。通常,竹荪常见的种类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其中,红托竹荪是贵州的特色食用真菌,红托竹荪以清香胜优,是竹荪众品中的极品,被誉为真菌皇后,红托竹荪由野生逐步训化为人工栽培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目前,用于红托竹荪的栽培菌种主要是固体菌种。但是,现有的红托竹荪固体菌种存在成活率低,菌丝生长缓慢的问题,从红托竹荪的母种(培育时间35-40天)到原种(培育时间95-110天),再至栽培菌种(培育时间85-100天),共需要215至250天左右,由于菌龄时间长,故存在杂菌感染机率大、成活率低、成品率低、易老化等菌种质量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红托竹荪菌种的效率成为红托竹荪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存在生产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相对湿度是50%-60%的环境下避光培养18-20天,得到母种;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蛋白胨,麸皮,木屑,磷酸二氢钾,竹根,竹叶,水;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的环境下避光培养8-10天,得到原种;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菌丝蛋白,葡萄糖,水;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4-25℃、压力是0.02-0.04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11-12天,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蔗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菌丝蛋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中,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以及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中,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包括灭菌步骤,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0-125℃,灭菌压力为0.1-0.2Mpa进行灭菌。
优选的,所述灭菌是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灭菌时间为35-60min。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培养基的pH值为5.50-5.80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培养基的pH值为5.60-5.80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培养基的pH值为5.60-5.80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均可以采用现有的容器进行容纳,所述容器可以实现密封效果,例如,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均可以采用克氏瓶、直口三角瓶、菌种发酵罐等现有容器进行容纳。
优选的,所述第一培养基采用500mL克氏瓶,所述第二培养基用5000 mL直口三角瓶,所述第三培养基用800-1000L菌种发酵罐,即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一级菌种)采用500mL克氏瓶培养,母种(二级菌种)用5000 mL直口三角瓶培养,原种(三级菌种)用800-1000L菌种发酵罐培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原种在第二培养基中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方可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马铃薯150‰-200‰,葡萄糖18‰-20‰,琼脂18‰-20‰,蛋白胨2‰-3‰,麸皮5‰-10‰,木屑5‰-10‰,磷酸二氢钾0.8‰-1.2‰,竹根0‰-30‰,竹叶0‰-10‰,以及适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包括竹根20‰-30‰或竹叶10‰。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是:每1000mL水用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克,蛋白胨2.8克,麸皮5克,木屑5克,鲜竹叶10克,磷酸二氢钾0.8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竹根,竹叶,加入水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木屑粉1.5-2‰,麸皮粉2.5-2.8‰,黄豆粉0.8-1.2‰,玉米粉1.5-2‰,竹粉1-1.5‰,蛋白胨2.5-3‰,磷酸二氢钾0.8-1.2‰,菌丝蛋白0.5-0.8‰,葡萄糖18-20‰,以及适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是:每1000mL水用木屑2克,麸皮2.8克,黄豆粉1克,玉米粉1.5克,竹粉1.5克,蛋白胨3克,菌丝蛋白0.5克,磷酸二氢钾1克,葡萄糖20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加入水混合均匀,将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并加入至其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木屑3.5‰-4.5‰,麸皮3.0‰-3.8‰,玉米粉0.5‰-0.7‰,豆粕0.3‰-0.4‰,竹叶0.5‰-0.6‰,蔗糖1.8‰-2.0‰,蛋白胨0.2‰-0.3‰,磷酸二氢钾0.06‰-0.15‰,菌丝蛋白0.2‰-0.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加入水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是:每1000千克第三培养基中,用木屑4.5千克,麸皮3.8千克,玉米粉0.7千克,豆粕0.4千克,鲜竹叶0.6千克,蔗糖20千克,蛋白胨2.5千克,磷酸二氢钾1千克,菌丝蛋白2.5千克。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在食用菌培育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食用菌可以是现有的食用菌种类,例如平菇、草菇、猴头菌、香菇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通过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分别依次使用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与第三培养基进行培养,生产过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优化,既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又缩短了生产时间,只需要39-42天即可进行栽培,且菌种成活率100%,零污染,菌丝健壮,活力强,比传统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缩短生产时间178-208天,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存在生产时间过长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将500mL克氏瓶洗净备用。
(012)称取1000mL清洁水备用。
(013)将马铃薯去皮备用。
(014)称取去皮后的马铃薯200克,切片,称取麸皮5克,用纱布包扎,称取竹根25克破块,称取木屑5克。
(015)将上述步骤(0014)的各原材料投放于不锈钢锅内,按比重加上备用的1000mL清洁水,加热至90-100℃,煮汁时间30-40min。
(016)将煮汁后的物料用100目滤布过滤除汁液(汁液作为滤液保存),再将滤渣加水二次加热至90-100℃,煮汁时间为20-30min,用上述相同方法过滤,并将两次过滤得到的滤液合并。
(017)称取葡萄糖20克,琼脂18克,蛋白胨2.8克,磷酸二氢钾0.8克,备用。
(018)将步骤(016)中合并的滤液用不锈钢锅加热至100℃,加入步骤(017)中备用的琼脂搅拌煮溶成液,加水至标量,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搅拌融化。
(019)测试pH值,并调节为5.50-5.80之间,得到第一培养基。
(020)快速装瓶:将克氏瓶竖立式摆放整齐,用吸液管或洗瓶将第一培养基快速装入克氏瓶内,每瓶装量为38mL,待冷却。
(021)将已冷却的克氏瓶口用棉花塞好或用硅胶塞塞紧,然后用牛皮纸包扎。
(022)克氏瓶装筐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灭菌,调至温度121℃,灭菌压力为0.12Mpa,灭菌时间为35min。
(023)待灭菌温度降至100℃,压力将为0Mpa时,打开排气阀排汽,排完汽后,打开高压锅盖,烘干瓶塞。
(024)将已灭菌的克氏瓶分瓶,平放成平面培养基。
(025)将已冷却的克氏瓶放入超净工作台,在无菌环境下,接入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
(026)接种时采用多点接种,以接5个点为好,即中间及四方各接入一小块(粒)菌种。
(027)将已接入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的第一培养基连同克氏瓶放至培养箱调温至25℃,调湿度至50%,恒温恒湿避光培养。
(028)经19d至20d培养菌丝长满克氏瓶内的第一培养基,即可用于接种5000mL三角瓶。
(029)将容量5000mL三角瓶洗净、烘干备用。
(030)将木屑、麸皮、黄豆、玉米、竹块分别粉碎成粉,120目过筛备用。
(031)先将上述(030)步骤的细粉原料按木屑2克,麸皮2.8克,黄豆粉1克,玉米粉1.5克,竹粉1.5克分别称重,放入三角瓶内,加入500mL水,加入玻璃小块8-10片,用手摇均匀。
(032)将蛋白胨3克,菌丝蛋白0.5克,磷酸二氢钾1克,葡萄糖20克称重加入三角瓶内,摇均匀,定容至1000mL标记处,调pH为5.6-5.8间,得到第二培养基。
(033)用棉花塞紧三角瓶口,三角瓶口上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并用绳扯紧牛皮纸。
(034)灭菌:将三角瓶(摇瓶)放入加水的高压灭菌器内,扭紧锅盖门,打开电源加温调至121℃,压力0.12Mpa,灭菌时间为35分钟;待气压回0后打开排气阀,排气,然后打开锅盖门,烘干棉塞后取出三角瓶,放置超净工作台冷却。
(035)接种:将已培养长好菌丝的克氏瓶的母种,用75%酒精消毒瓶表面后,放入净化操作台,在95%酒精火焰上方将整瓶菌种接入到三角瓶中,塞紧棉塞,扎紧牛皮纸。
(036)将己接种的三角瓶在25℃避光环境中静置培养12h,再放到摇床上培养,转数为155r/min,培养温度为24℃-25℃,避光培养9d至10d。
(037)检测菌种:菌种增殖为小颗粒状,揺瓶静置15-20min,不下沉,说明菌种已经长好,这时在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上方取出样液,用显微镜检测有无异常,pH为3-4之间,方可接入发酵罐。
(038)将发酵罐洗净,检查好,灭菌。
(039)按配料比重依次称重木屑4.5千克,麸皮3.8千克,玉米粉0.7千克,豆粕0.4千克,鲜竹叶0.6千克。
(040)将上述步骤(039)称重料放于提取罐内,按照重量计的料:水=1:70进行加水,加热至90℃-100℃,提取时间为30-40min,经100目滤布过滤出滤液,将滤渣装入提取罐内进行二次提取,按照重量计的渣:水=1:30加入水,加热至90℃-100℃,提取30-40min,经100目滤布滤出汁液,将两次汁液合并,得到滤液。
(041)将蔗糖20千克,蛋白胨2.5千克,磷酸二氢钾1千克,菌丝蛋白2.5千克称加入步骤(040)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后投入发酵罐中。
(042)检测调节pH值为5.6-5.8,得到第三培养基。
(043)灭菌:将发酵罐温度加至121℃,灭菌60min。
(044)冷却:将灭菌好的发酵罐冷却水接通,并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直到罐压降至0.05Mpa时,向发酵罐内通去适当大小的无菌空气,搅拌加速冷却,直到发酵罐液体温度冷却到25℃,备用。
(045)接种:将酒精火焰圈套在发酵罐的接种口上,点燃火焰圈,灼烧接种口,无菌后,方可打开接种口,打开后向发酵罐内通去一定的无菌空气,保证发酵罐内有一定的正压,再将三角瓶内的瓶口在火焰上方灼烧,杀菌,无菌后取掉瓶口上的棉塞,将瓶内液体菌种(即原种)在25s内快速倒入发酵罐内,最后盖好接种口的盖子,并做好标签。
(046)培养:培养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发酵罐液体菌种的温度在24℃-25℃之间,发酵罐罐压维持0.02-0.04Mpa之间,经11d-12d发酵罐培养成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
(047)检测:培养好的菌种,用无菌瓶取出一些样品,放在显微镜下镜检,检测无异常,菌种pH值在3-4之间,既为合格的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进行案例证明:具体是所述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经过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实用,菌种成活率高、菌丝活力强,缩短了菌种生长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红托竹荪菌包的质量和产量,现在已应用到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日产10万包菌包生产用种中。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替换为竹叶1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25克替换为竹根3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25克替换为竹根2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4℃、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下避光培养18天,得到母种;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是:马铃薯150克,葡萄糖18克,琼脂18克,蛋白胨2克,麸皮5克,木屑5克,磷酸二氢钾0.8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加入水在9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50,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4℃的环境下避光培养8天,得到原种;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粉1.5克,麸皮粉2.5克,黄豆粉0.8克,玉米粉1.5克,竹粉1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0.8克,菌丝蛋白0.5克,葡萄糖18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加入水混合均匀,将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并加入至其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0,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所述原种在第二培养基中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方可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4℃、压力是0.02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11天,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3.5克,麸皮3.0克,玉米粉0.5克,豆粕0.3克,竹叶0.5克,蔗糖1.8克,蛋白胨0.2克,磷酸二氢钾0.06克,菌丝蛋白0.2克;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加入水在9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0,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在本实施例中,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以及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包括灭菌步骤,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0℃,灭菌压力为0.1Mpa进行灭菌35min。
实施例7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6℃、相对湿度是60%的环境下避光培养20天,得到母种;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是: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胨3克,麸皮10克,木屑10克,磷酸二氢钾1.2克,竹根30克,竹叶10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竹根,竹叶,加入水在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80,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6℃的环境下避光培养10天,得到原种;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粉2克,麸皮粉2.8克,黄豆粉1.2克,玉米粉2克,竹粉1.5克,蛋白胨3克,磷酸二氢钾1.2克,菌丝蛋白0.8克,葡萄糖20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加入水混合均匀,将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并加入至其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80,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所述原种在第二培养基中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方可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5℃、压力是0.04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12天,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4.5克,麸皮3.8克,玉米粉0.7克,豆粕0.4克,竹叶0.6克,蔗糖2.0克,蛋白胨0.3克,磷酸二氢钾0.15克,菌丝蛋白0.3克;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加入水在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80,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在本实施例中,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以及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包括灭菌步骤,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5℃,灭菌压力为0.2Mpa进行灭菌60min。
实施例8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5℃、相对湿度是55%的环境下避光培养19天,得到母种;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是:马铃薯175克,葡萄糖19克,琼脂19克,蛋白胨2.5克,麸皮7.5克,木屑7.5克,磷酸二氢钾1克,竹根15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竹根,加入水在95℃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5,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5℃的环境下避光培养9天,得到原种;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粉1.75克,麸皮粉2.6克,黄豆粉1克,玉米粉1.75克,竹粉1.25克,蛋白胨2.75克,磷酸二氢钾1克,菌丝蛋白0.65克,葡萄糖19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加入水混合均匀,将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并加入至其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7,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所述原种在第二培养基中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方可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4.5℃、压力是0.03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11.5天,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4克,麸皮3.4克,玉米粉0.6克,豆粕0.35克,竹叶0.55克,蔗糖1.9克,蛋白胨0.25克,磷酸二氢钾0.11克,菌丝蛋白0.25克;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加入水在95℃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7之间,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在本实施例中,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以及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包括灭菌步骤,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40min。
实施例9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下避光培养18-20天,得到母种;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是: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克,蛋白胨2.8克,麸皮5克,木屑5克,鲜竹叶10克,磷酸二氢钾0.8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鲜竹叶,加入水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50-5.80之间,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的环境下避光培养8-10天,得到原种;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2克,麸皮2.8克,黄豆粉1克,玉米粉1.5克,竹粉1.5克,蛋白胨3克,菌丝蛋白0.5克,磷酸二氢钾1克,葡萄糖20克,以及1000mL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加入水混合均匀,将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并加入至其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0-5.80之间,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所述原种在第二培养基中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方可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4-25℃、压力是0.02-0.04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11-12天,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是:木屑4.5千克,麸皮3.8千克,玉米粉0.7千克,豆粕0.4千克,鲜竹叶0.6千克,蔗糖20千克,蛋白胨2.5千克,磷酸二氢钾1千克,菌丝蛋白2.5千克;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料比重依次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加入水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将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磷酸二氢钾按配料比重称取,加入至所述滤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5.60-5.80之间,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在本实施例中,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以及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基、所述第二培养基以及所述第三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包括灭菌步骤,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35min。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相比,除了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3℃,灭菌压力为0.15Mpa进行灭菌50min外,其他与实施例9相同。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8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替换为竹叶1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8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15克替换为竹根3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8相比,除了将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原料竹根15克替换为竹根20克外,其他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9相比,除了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40min外,其他与实施例9相同。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9相比,除了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60min外,其他与实施例9相同。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9相比,除了将“所述灭菌是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35min”替换为“所述灭菌包括:将第一培养基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35min;将第二培养基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35min;将第三培养基在灭菌温度是121℃,灭菌压力为0.12Mpa进行灭菌60min”外,其他与实施例9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是将液体菌种从母种、揺瓶至发酵罐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既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又缩短了生产时间,达到既质量稳定又快速繁殖的红托竹荪液体菌种,从母种至栽培中只需要39-42天,且菌种成活率100%,零污染,菌丝健壮,活力强,比传统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法缩短生产时间178-208天,提高了菌丝活力,降低了菌种生产成本,提高了菌种质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繁殖的红托竹荪菌种接入至第一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相对湿度是50%-60%的环境下避光培养,得到母种;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蛋白胨,麸皮,木屑,磷酸二氢钾,竹根,竹叶,水;
2)将所述母种接入至第二培养基,在温度是24-26℃的环境下避光培养,得到原种;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竹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菌丝蛋白,葡萄糖,水;
3)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在温度是24-25℃、压力是0.02-0.04Mpa的环境下密封培养,得到红托竹荪液体栽培菌种;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蔗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菌丝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pH值为5.50-5.80;所述第二培养基的pH值为5.60-5.80;所述第三培养基的pH值为5.60-5.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中,当所述原种与第二培养基的整体pH值为3-4之间时,将所述原种加入至第三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马铃薯150‰-200‰,葡萄糖18‰-20‰,琼脂18‰-20‰,蛋白胨2‰-3‰,麸皮5‰-10‰,木屑5‰-10‰,磷酸二氢钾0.8‰-1.2‰,竹根0‰-30‰,竹叶0‰-10‰,以及适量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取马铃薯、麸皮、木屑、竹根与竹叶,加水后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按照比例称取琼脂、葡萄糖、蛋白胨与磷酸二氢钾加入至滤液中,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木屑粉1.5-2‰,麸皮粉2.5-2.8‰,黄豆粉0.8-1.2‰,玉米粉1.5-2‰,竹粉1-1.5‰,蛋白胨2.5-3‰,磷酸二氢钾0.8-1.2‰,菌丝蛋白0.5-0.8‰,葡萄糖18-20‰,以及适量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取木屑粉、麸皮粉、黄豆粉、玉米粉与竹粉,加水混合均匀,按照比例加入菌丝蛋白、葡萄糖、蛋白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原料按照质量千分比计是:木屑3.5‰-4.5‰,麸皮3.0‰-3.8‰,玉米粉0.5‰-0.7‰,豆粕0.3‰-0.4‰,竹叶0.5‰-0.6‰,蔗糖1.8‰-2.0‰,蛋白胨0.2‰-0.3‰,磷酸二氢钾0.06‰-0.15‰,菌丝蛋白0.2‰-0.3‰。
9.根据权利要求8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比例按称取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与竹叶,加水在90-100℃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滤液,按照比例称取蔗糖、蛋白胨、菌丝蛋白与磷酸二氢钾加入至滤液中,混合均匀,调节pH,得到所述第三培养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在食用菌培育中的应用。
CN202010782441.7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903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441.7A CN111903432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441.7A CN111903432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3432A true CN111903432A (zh) 2020-11-10
CN111903432B CN111903432B (zh) 2022-04-01

Family

ID=7328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2441.7A Active CN111903432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34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734A (zh) * 2021-11-10 2022-04-1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大球盖菇液体还原菌种制备及子实体栽培方法
CN114946534A (zh) * 2022-04-19 2022-08-30 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棘托竹荪液体菌种繁育方法
CN115336502A (zh) * 2022-08-31 2022-11-15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菌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04171A (zh) * 2022-08-31 2022-11-29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液体母种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446A (zh) * 2013-10-24 2014-06-2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液体培养生产茶树菇菌种的方法及其保藏方法
CN104920065A (zh) * 2015-05-25 2015-09-23 铜仁学院 一种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母种制作方法
CN105154342A (zh) * 2015-10-27 2015-12-16 宋瑞鹏 一种羊肚菌液态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05613042A (zh) * 2016-01-25 2016-06-01 四川保兴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6278643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山东福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荪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5111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仁実サポート 株式会社 ブナ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671806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CN107867889A (zh) * 2017-11-08 2018-04-03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竹荪液体培养基
CN111194663A (zh) * 2019-03-26 2020-05-26 贵州久源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织金红托竹荪栽培方法
KR20200076934A (ko) * 2018-12-20 2020-06-30 이수용 동충하초의 대량 증식 종균 획득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대량 배양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446A (zh) * 2013-10-24 2014-06-2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液体培养生产茶树菇菌种的方法及其保藏方法
CN104920065A (zh) * 2015-05-25 2015-09-23 铜仁学院 一种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母种制作方法
JP201705111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仁実サポート 株式会社 ブナ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5154342A (zh) * 2015-10-27 2015-12-16 宋瑞鹏 一种羊肚菌液态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05613042A (zh) * 2016-01-25 2016-06-01 四川保兴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6278643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山东福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荪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806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毛竹下种植竹荪的复合栽培方法
CN107867889A (zh) * 2017-11-08 2018-04-03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竹荪液体培养基
KR20200076934A (ko) * 2018-12-20 2020-06-30 이수용 동충하초의 대량 증식 종균 획득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대량 배양방법
CN111194663A (zh) * 2019-03-26 2020-05-26 贵州久源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织金红托竹荪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霞: "竹荪栽培方法及管理措施", 《长江蔬菜》 *
翟精武: "《贵州省植物科学与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31 October 2019, 贵州大学出版社 *
陈德明等: "《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问答》", 31 January 200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瑞霞等: "《食用菌栽培学》", 31 August 201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高益槐: "《竹荪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31 July 199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734A (zh) * 2021-11-10 2022-04-1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大球盖菇液体还原菌种制备及子实体栽培方法
CN114946534A (zh) * 2022-04-19 2022-08-30 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棘托竹荪液体菌种繁育方法
CN115336502A (zh) * 2022-08-31 2022-11-15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菌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04171A (zh) * 2022-08-31 2022-11-29 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托竹荪液体母种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3432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3432B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KR20090081703A (ko) 양파를 이용한 발효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301291B (zh) 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
CN101942373A (zh) 一种青梅果酒的制作方法
CN110637681A (zh) 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
CN107164140A (zh) 一种野木瓜红酒的酿造方法
CN104844354B (zh) 一种高密度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
CN108718915A (zh) 提高侧耳属食用菌产量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13817612B (zh) 一种春生田头菇菌株以及栽培方法
CN114891642A (zh) 一种黑牛肝菌菌种保存方法和保存培养基
CN111826251A (zh) 一种火龙果百合酒的生产方法
CN106282034A (zh) 一种羊肚菌菌种快速繁育方法
CN111700218B (zh) 玉米功能菌粮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5966A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种培养基及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12189506A (zh) 一种基于人工袋料高效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13141969A (zh) 一种肉灵芝培植方法
CN112342109A (zh) 一种牡丹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2210A (zh) 一种高效转化葡萄蔓中白黎芦醇的灵芝栽培方法
CN108251312A (zh) 一种菌丝健壮的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方法
CN111109005B (zh) 一种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11440832B (zh) 一种高产生物多糖的真菌培养方法
CN114317282B (zh) 一种樟芝的液体发酵方法
CN113892394B (zh) 一种栽培培养基在黑皮鸡枞菌中的应用
CN109076881A (zh) 一种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13652295B (zh) 一种亚麻籽-羊肚菌双向发酵菌质制备方法及植物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442400 Lianfeng street, Songbai Town, 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nongjia Tianmu Modern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52202 China rare mushroom Industrial Park, Pingqiao village, Zhixiang Town, Zhenfeng County, Qianxinan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rare edible fungu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