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2483B -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2483B
CN111892483B CN202010768750.9A CN202010768750A CN111892483B CN 111892483 B CN111892483 B CN 111892483B CN 202010768750 A CN202010768750 A CN 202010768750A CN 111892483 B CN111892483 B CN 111892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hol
optical purity
menthyl
recrystallization
resol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8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2483A (zh
Inventor
邹远林
刘晓涛
张金贵
周楷翔
谈磊
朱延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87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2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2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2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2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2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7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07C29/8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mpound
    • C07C29/9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mpound by a consecutive con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57/00Separation of optically-activ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优选地,光学纯度10%‑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香精香料以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L-薄荷醇的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薄荷醇俗称薄荷脑,其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医药原料。它是目前最有工业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之一。获得薄荷脑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植物提取。薄荷脑具有8个异构体。其中左旋薄荷脑为无色透明、针状的晶体,具有轻快的,甜的刺激气味,其特征与胡椒的气味相似。同时具有阵痛、清凉、杀菌、止痒、等作用,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日用进行化工等行业,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左旋薄荷脑主要来源于天然薄荷脑,约占薄荷脑年产总产量的70%,剩下的30%是通过有机合成得到。但是天然薄荷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价格不稳定。而且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天然薄荷脑产量已经越来越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人工合成薄荷醇具有明显优势如性质稳定,价格波动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合成薄荷醇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家公司进行人工合成左旋薄荷醇,分别是德国德之馨和日本的高砂公司。德国德之馨开发的Harrmann&Reimer工艺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左旋薄荷醇产量最高的合成工艺,但是其缺点是单次的拆分效果不好,需要多次重复结晶。日本高砂公司的Takasago工艺,以BINAP–Rh(I)作为催化剂,利用不对称合成路线合成左旋薄荷醇,缺点是其中手性催化剂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产业化技术难度大,同时手性催化剂价格昂贵。现在,国内还没有合成L-薄荷醇的企业。
专利CN1978659,US20020182674A1,CN104531823A,CN103614450A,CN106520898A和CN102796798A公开了通过酶或者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对D,L-薄荷醇的不对称酯化或者D,L-薄荷醇酯的不对称水解进行拆分。但是可以用于手性拆分的脂肪酶和微生物种类比较少,同时纯化酶工艺比较复杂,酶的底物范围和大规模工业生产操作的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都限制了酶催化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由酶催化得到的产品很稀少。
专利US3943181报告了将D,L-薄荷醇制备成D,L-苯甲酸薄荷酯类化合物后,在汽油中形成过饱和溶液,然后加入晶种进行诱导结晶,但这种方法需要外消旋的薄荷醇酯作为底物,得到的光学纯的薄荷醇酯的收率太低,仅为8%,需要多次重复诱导结晶,才能完全分离D,L-苯甲酸薄荷酯。
结晶技术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L-薄荷醇的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技术,而现有技术要么存在收率低要么在工业生产上工艺复杂,导致工艺实现难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优选地,光学纯度10%-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
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
S3.分别取重结晶I和重结晶II所得析出的固体,加入甲醇钠溶液和甲醇,反应后得到L-薄荷醇。
具体反应流程如下:
Figure BDA0002615685170000031
优选地,所述甲苯的加入量为D,L-薄荷醇含量的2-3倍,对甲苯磺酸摩尔当量为D,L-薄荷醇的5%-8%,苯甲酸摩尔量为D,L-薄荷醇的1.5倍。
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中,将光学纯度为1%-25%左右的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A中,20-3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A,降温至10±2℃,有固体析出,搅拌3-5h抽滤。
优选地,所述重结晶II中,将重结晶I得到的D,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B中,45-5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B,降温至18±2℃,有固体析出,搅拌4h抽滤,抽滤后的滤液进行精馏,回收混合溶剂B和D,L-苯甲酸薄荷酯。
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中混合溶剂A为甲醇/水或乙醇/水或异丙醇/水或丙醇/水,其中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A的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10倍。
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I中混合溶剂B为甲醇/水或乙醇/水或异丙醇/水或丙醇/水,其中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B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8倍。
优选地,所晶种A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
优选地,所晶种B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
进一步地,所述甲醇钠溶液浓度为30wt%,所述甲醇钠加入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含量的10%-20%;甲醇加入的质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的L-薄荷醇纯度均在98%以上,总产率能达到55%。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方法具有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连续化、规模化的的工业生产特点,且整个工艺都环境友好,节能环保。
附图
图1为实施例1分离出的L-薄荷醇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1所用的光学纯度10%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2000g,5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1000g光学纯度10%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全部加入后反应18h后得到光学纯度10%的D,L-苯甲酸薄荷酯;
以下实施例2-4所用的光学纯度16%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2000g,5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1000g光学纯度16%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4h,全部加入后反应19h后得到光学纯度16%的D,L-苯甲酸薄荷酯;
实施例5-6用的光学纯度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3000g,8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1000g光学纯度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5h,全部加入后反应20h后得到光学纯度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
实施例1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10.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2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3g,继续降温至8℃,在8℃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0.0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1.5%。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1.5%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3g,继续降温至17℃,在17℃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80.0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8.1%。
实施例2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16.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2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2g,继续降温至8℃,在8℃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0.5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5.3%。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5.3%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5g,继续降温至17℃,在17℃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81.0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9.3%。
实施例3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16.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2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g,继续降温至8℃,在8℃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1.0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3.6%。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3.6%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0g,继续降温至17℃,在17℃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81.5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8.8%。
实施例4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16.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2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g,继续降温至10℃,在10℃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1.2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5.0%。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48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5.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0g,继续降温至20℃,在20℃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80.6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9.0%。
实施例5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120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25.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30℃。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g,继续降温至8℃,在8℃搅拌5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0.6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0.5g 30%甲醇钠溶液,7.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5.4%。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120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5.4%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2℃。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0g,继续降温至16℃,在16℃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78.5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9.2%。
实施例6
重结晶I:在1L三口瓶中加入120g乙醇,120g水,60g光学纯度为25.0%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20℃。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g,继续降温至10℃,在10℃搅拌3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22.3g。
取其中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54.7%。
重结晶II:在1L三口瓶中加入120g乙醇,120g水,125g光学纯度为54.7%的D,L-苯甲酸薄荷酯,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280r/min,然后升温至45℃。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开始冷却降温,待溶液开始浑浊后,加入晶种1.0g,继续降温至20℃,在20℃搅拌4h后抽滤,固体干燥后重量为77.9g。
取重结晶II所得其中的5g固体,加入1.0g 30%甲醇钠溶液,5g甲醇,在45℃搅拌3h,得到L-薄荷醇。将水解产物进行气相分析,L-薄荷醇的光学纯度为99.0%。
纯度鉴定
仪器: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20A;
色谱柱:CYCLODEX-B 112-2562;60m x250μm x0.25μm;
梯度升温的条件:115℃保持0min,每分钟升0.4℃,升到125℃,保持0min,然后每分钟升0.3℃,升到134℃(115-0-0.4-125-0-0.3-134)。
将实施例1制备出来的L-薄荷醇直接进样,进样量为0.1μl,得色谱图如图1,其余实施例鉴定方法同实施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
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
S3.分别取重结晶I和重结晶II所得析出的固体,加入甲醇钠溶液和甲醇,反应后得到L-薄荷醇;
所述重结晶I中,将光学纯度为1%-25%的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A中; 所述重结晶II中,将重结晶I得到的D,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B中;所述混合溶剂A、混合溶剂B为甲醇/水或乙醇/水或异丙醇/水或丙醇/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苯的加入量为D,L-薄荷醇含量的2-3倍,对甲苯磺酸摩尔当量为D,L-薄荷醇的5%-8%,苯甲酸摩尔量为D,L-薄荷醇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I,于20-3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A,降温至10±2℃,有固体析出,搅拌3-5h抽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II,于45-5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B,降温至18±2℃,有固体析出,搅拌4h抽滤,抽滤后的滤液进行精馏,回收混合溶剂B和D,L-苯甲酸薄荷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A的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B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8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晶种A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晶种B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钠溶液浓度为30wt%,所述甲醇钠加入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含量的10%-20%;甲醇加入的质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5倍。
CN202010768750.9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Active CN111892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8750.9A CN1118924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8750.9A CN1118924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2483A CN111892483A (zh) 2020-11-06
CN111892483B true CN111892483B (zh) 2022-11-04

Family

ID=7318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8750.9A Active CN1118924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24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642A (zh) * 2012-08-17 2014-02-19 太仓市运通化工厂 一种苯甲酸薄荷酯的合成方法
CN104829422A (zh) * 2015-04-10 2015-08-12 湖南利洁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CN105461516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安徽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薄荷醇的合成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642A (zh) * 2012-08-17 2014-02-19 太仓市运通化工厂 一种苯甲酸薄荷酯的合成方法
CN104829422A (zh) * 2015-04-10 2015-08-12 湖南利洁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CN105461516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安徽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薄荷醇的合成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2483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5023334B1 (pt) processo para produção de (r)-3hidroxibutil (r)-3-hidroxibutirato
CN104263796B (zh) 一种r‑1‑四氢萘胺的制备方法
CN111892483B (zh)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CN104829422A (zh)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CN103288630A (zh) 一种丹参素钠的合成方法
CN102010327B (zh) (±)-2-(3-苯甲酰基)-苯基丙酸的拆分方法
WO2023170048A1 (en) Crystallization of 4-hydroxyacetophenone from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CN105237346B (zh) 手性α‑苯乙醇的优先结晶制备方法
CN1230550C (zh) 溶剂相中酶催化合成乳酸乙酯的方法
CN101481335B (zh) 卡巴拉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0606863B (zh) 一种n-乙酰神经氨酸二水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293059A (zh) 一种从玫瑰精油中分离玫瑰醇的方法
CN103467350B (zh) (s)-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10845305A (zh) 一种采用改性均相催化剂制备l-薄荷醇的方法
CA268447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trans-2-aminocyclohexanol and intermediate of optically active trans-2-aminocyclohexanol
CN112358433B (zh) 一种利用含5-羟色胺的酶催化发酵液制备5-羟色胺盐酸盐的方法
CN100340542C (zh) 一种l-鸟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9956899A (zh) 一种高含量维生素b6的制备方法
CN115974669B (zh) 一种从柠檬桉精油中高效单离高纯度香茅醛的方法
CN112481317A (zh) 一种天然等同香料乙酸l-薄荷酯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10563581A (zh)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17024261A (zh) 一种辅酶q10的提取方法
CA2273012A1 (fr) Procede de dedoublement de composes 1-amino-alcan-2-ol
US20230339839A1 (en) Synthesis method of alpha-hydroxycarboxylic acid ester
CN113501746A (zh) 一种大孔树脂在分离香叶醇中的应用及提取分离香叶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3300 No. 216 Changjiang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angsu, Huaian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3300 No. 216 Changjiang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angsu, Huaian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ONGBA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