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821A -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821A
CN111885821A CN202010361567.7A CN202010361567A CN111885821A CN 111885821 A CN111885821 A CN 111885821A CN 202010361567 A CN202010361567 A CN 202010361567A CN 111885821 A CN111885821 A CN 111885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anisotropic conductive
conductive film
protective layer
organic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15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锺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85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8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9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06F1/1609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to support filter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05K3/323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by apply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over an array of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其中布置有信号布线的显示面板以及附接到显示面板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引线布线层,包括第一引线布线;有机保护层,位于引线布线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第一引线布线;以及各向异性导电膜,位于引线布线层和有机保护层之间并且将第一引线布线电连接到信号布线。有机保护层的与显示面板的侧表面面对的侧表面与显示面板的侧表面间隔开,且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第一引线布线的所暴露的部分与有机保护层的所述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所暴露的第一引线布线与显示面板的所述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Description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5139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用于可视地显示数据的设备。这种显示设备包括被分成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在显示区域中基板上布置有多个像素,并且在非显示区域中基板上布置有多个焊盘。多个焊盘与安装有驱动集成电路等的柔性膜(例如,膜上芯片(COF)膜)连接,以向多个像素传输驱动信号。
柔性膜包括与多个焊盘连接的多个引线布线,并且多个引线布线中的每一个可以接合到单独的焊盘。当将引线布线和焊盘接合时,可以在引线布线和焊盘之间插置各向异性导电膜(ACF)。
然而,当将ACF设置在焊盘上并且然后将引线布线接合时,湿气渗透可能穿过引线布线的暴露区域,从而引起引线布线的腐蚀。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电路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显示区域周围的焊盘区域,并且焊盘区域中布置有多个信号布线,第一电路板附接到显示面板的焊盘区域。第一电路板包括基础膜、设置在基础膜上并且包括连接到多个信号布线的多个第一引线布线的引线布线层、设置在引线布线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多个第一引线布线的有机保护层以及设置在引线布线层和有机保护层之间并将多个第一引线布线电连接到多个信号布线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有机保护层的与显示面板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第一侧表面与显示面板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并且在平面图中,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与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与显示面板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与多个信号布线和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接触。
多个第一引线布线可以布置成彼此分离,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中的相邻第一引线布线之间。
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与相邻第一引线布线的侧表面接触。
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在不与多个第一引线布线重叠的区域中与基础膜和显示面板接触。
各向异性导电膜在与基础膜接触的区域中的厚度可以大于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之间的空间中的厚度。
各向异性导电膜在多个信号布线和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之间的厚度可以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之间的空间中的厚度。
第一电路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引线布线层和有机保护层之间的引线接合层,并且引线接合层的侧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有机保护层的侧表面对齐。
有机保护层可以包括与第一侧表面面对的第二侧表面,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包括第三侧表面和与第三侧表面面对的第四侧表面,并且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有机保护层可以包括与第一侧表面面对的第二侧表面,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包括第三侧表面和与第三侧表面面对的第四表面,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可以位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并且有机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可以位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四侧表面和第一电路板的侧表面之间。
第一电路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有机保护层上的驱动集成电路,以及与驱动集成电路重叠并穿透有机保护层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一通孔。
驱动集成电路可以通过第一通孔电连接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
第一电路板还可以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驱动集成电路重叠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穿透有机保护层和各向异性导电膜并且与第一通孔间隔开。
引线布线层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到驱动集成电路的多个第二引线布线。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附接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电路板,有机保护层可以部分地暴露多个第二引线布线,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设置在多个第二引线布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以将多个第二引线布线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面板下片,第一电路板可以在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并且第一电路板的一端和第二电路板可以与面板下片重叠。
有机保护层可以包括在平面图中设置在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中的相邻第一引线布线之间的突出图案,并且突出图案可以彼此间隔开且相邻的第一引线布线在它们之间。
第一电路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上的防水构件,并且防水构件可以设置在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显示面板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与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重叠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印刷电路板包括基础膜、设置在基础膜上并且包括多个引线布线的引线布线层、设置在引线布线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多个引线布线的有机保护层以及设置在引线布线层和有机保护层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有机保护层包括与多个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对齐的第一侧表面和与第一侧表面面对的第二侧表面,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第三侧表面和与第三侧表面面对的第四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覆盖多个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
多个引线布线可以彼此分离,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设置在多个引线布线中的相邻引线布线之间,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与相邻引线布线的侧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多个信号布线;第一电路板,包括基础膜、设置在基础膜上的引线布线层、设置在引线布线层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设置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上的有机保护层;面板下片,设置在显示基板上;以及第二电路板,设置在面板下片上。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一端与多个信号布线接触,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二端与第二电路板接触。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与显示面板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有机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电路板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构思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布局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的平面布局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9中的区域B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7中的区域A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2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2的线XIV-X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5的线XVI-XVI’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5的线XVII-X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能够防止引线布线的腐蚀的显示设备。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个本申请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指代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联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联接或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相反,应当理解,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联接”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解释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表述,例如“在……之间”、“直接在……之间”、“与……相邻”或“与……直接相邻”应以相同的方式解释。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布局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的平面布局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9中的区域B的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7中的区域A的视图。
作为用于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设备的显示设备1可以用作诸如电视、笔记本、监视器、广告牌和物联网设备的各种产品以及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平板PC)、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器和超移动PC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屏。
参考图1至图11,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连接到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电路板300以及连接到第一电路板300的第二电路板500。
在以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不同种类的显示面板,诸如液晶显示面板(LCD)、量子点有机发光显示面板(QD-OLED)、量子点液晶显示面板(QD-LCD)、量子纳米发光显示面板(QNED)或微型LED。
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A,其中显示区域DA包括多个像素区域,非显示区域NA设置在显示区域DA周围。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带尖角拐角的矩形形状或者具有带圆化拐角的矩形形状。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短边和长边。显示区域DA的短边可以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边。显示区域DA的长边可以是在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边。然而,显示区域DA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并且可以是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各种其它形状。非显示区域NA可以设置成与显示区域DA的两个短边和两个长边相邻。在这种情况下,非显示区域NA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A的所有边,并且可以构成显示区域DA的框架。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非显示区域NA可以设置成仅与显示区域DA的两个短边或两个长边相邻。
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NA还包括面板焊盘区域P_PA。面板焊盘区域P_PA可以设置在例如显示区域DA的一个短边周围。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面板焊盘区域P_PA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两个短边周围,或者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两个短边和两个长边周围。
第一电路板300包括电路区域CA。例如,第一电路板300可以包括第一电路区域CA1、第二电路区域CA2和第三电路区域CA3,其中,第一电路区域CA1的一侧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面板焊盘区域P_PA,第二电路区域CA2在第二方向DR2上设置在第一电路区域CA1的一侧处,并且第三电路区域CA3在第二方向DR2设置在第二电路区域CA2的一侧处并附接到第二电路板500。
第一电路板3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电路区域CA2中的驱动集成电路390。驱动集成电路390可以是例如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并且由数据驱动芯片实现的膜上芯片(COF)可以应用于驱动集成电路390。
第二电路板500可以包括附接到第一电路板300的第三电路区域CA3的电路焊盘区域。第二电路板500的电路焊盘区域中可以布置有多个电路信号布线,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一电路板300的第三电路区域CA3中的引线布线(例如,图5中的第二引线布线LE2)。
参考图2,显示面板100包括遍及显示区域DA和面板焊盘区域P_PA设置的显示基板101、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在显示基板101上的电路层130、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在电路层130上的发光层150以及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在发光层150上的封装层170。上述显示区域DA的每个像素区域可以包括电路层130和发光层150。
电路层130可以包括显示布线、显示电极和至少一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控制发光层150的发光量。
发光层150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发光层150可以由封装层170封装。
封装层170可以封装发光层150以防止湿气等从外部引入到封装层170中。封装层170可以由无机膜的单层膜或无机膜的多层膜形成,或者可以由其中无机膜和有机膜交替层叠的层叠膜形成。
显示设备1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方的面板下片200。面板下片200可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面板下片200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层和下绝缘层。功能层可以是执行热辐射功能、电磁波阻挡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强度增强功能、支持功能和/或数字化功能的层。功能层可以是片层、膜层、薄膜层、涂层、面板或板。一个功能层可以形成为单层,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多个层叠薄膜或涂层。功能层可以是例如支撑基板、热辐射层、电磁波阻挡层、冲击吸收层、数字化仪等。
第一电路板300可以在与第二方向DR2交叉的第三方向DR3上向下弯曲,如图2中所示。例如,第一电路板300可以在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弯曲。第一电路板300的另一侧和第二电路板500可以位于面板下片200下方。
参考图3,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在面板焊盘区域P_PA中设置在显示基板101上的信号布线PAD。信号布线PAD可以电连接到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电路层130的薄膜晶体管。信号布线PAD可以通过与其中形成电路层130的源电极、漏电极和高电位电压电极的导电层的工艺相同的工艺形成。
信号布线PAD可以包括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钨(W)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信号布线PAD可以是包括以上列出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的单个膜。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信号布线PAD可以是层叠膜。
第一电路板300可以包括基础膜310、设置在基础膜310上的引线布线层320、设置在引线布线层320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设置在各向异性导电膜330上的引线接合层340以及设置在引线接合层340上的有机保护层350。
基础膜310可以遍及第一电路区域CA1至第三电路区域CA3设置,并且可以用于支撑第一电路板300的上部结构。
引线布线层320可以设置在基础膜310上。引线布线层320可以遍及第一电路区域CA1至第三电路区域CA3设置。
例如,引线布线层320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引线布线层320可包括选自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钨(W)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在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引线布线(例如,图5中的第一引线布线LE1和第二引线布线LE2)可以包括铜(Cu)和金(Au)。
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设置在引线布线层320上。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遍及第一电路区域CA1至第三电路区域CA3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用于电连接显示面板100的信号布线PAD和第一电路板300的引线布线层320。
如图10中所示,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包括树脂膜331和分散在树脂膜331中的多个导电球335。导电球335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其中聚合物颗粒的表面涂覆有诸如镍(Ni)或金(Au)的金属的结构。树脂膜331可包括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此外,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树脂膜331还可以包括具有粘合功能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附接到与其相邻的引线布线层320。然而,树脂膜331的粘合力可以小于前述引线接合层340的粘合力。
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用于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电连接信号布线PAD和引线布线层320,并且可以用于在第三电路区域CA3中电连接引线布线层320和第二电路板500的电路信号布线。同时,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在第二电路区域CA2中覆盖引线接合层340和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促进腐蚀离子的影响。换言之,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用作用于防止外部湿气渗透的防水膜。
引线接合层340可以设置在各向异性导电膜330上。引线接合层340可用于将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和有机保护层350彼此接合。引线接合层340可以包括粘合层或树脂层。例如,引线接合层340可以包括基于硅的聚合物材料、基于氨基甲酸乙酯的聚合物材料、硅-氨基甲酸乙酯混合结构的SU聚合物、基于丙烯酸的聚合物材料、基于异氰酸酯的聚合物材料、基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材料、基于明胶的聚合物材料、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材料、基于乳胶的聚合物材料、基于聚酯的聚合物材料或基于水性聚酯的聚合物材料。
有机保护层350可以设置在引线接合层340上。有机保护层350可以保护引线接合层340、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和引线布线层320不受外部湿气和/或杂质的影响。
有机保护层350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有机绝缘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聚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氨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亚苯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或苯并环丁烯(BCB)。
引线接合层340和有机保护层350可以设置在第二电路区域CA2中,并且可以在第一电路区域CA1和第三电路区域CA3中暴露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和引线布线层320。
如图3中所示,引线接合层34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此外,引线接合层34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换言之,引线接合层34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可以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从而充分地确保安装公差以便于将第一电路板300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过程。
类似地,引线接合层34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此外,引线接合层34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可以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换言之,引线接合层34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另一侧表面可以定位成与第二电路板5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从而充分地确保安装公差以便于将第二电路板500附接到第一电路板300的过程。
驱动集成电路390可以设置在有机保护层350上。有机保护层350、引线接合层340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以在厚度方向上与驱动集成电路390重叠的通孔VIA1和VIA2。换言之,通孔VIA1和VIA2可以位于第二电路区域CA2中。
通孔VIA1和VIA2可以完全穿透有机保护层350、引线接合层340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以电连接驱动集成电路390和引线布线层320。第一通孔VIA1可以定位成比第二通孔VIA2靠近第一电路区域CA1。
参考图4,可以提供多个信号布线PAD,并且多个信号布线PAD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布置。多个信号布线PAD可以包括例如电源信号布线、数据信号布线和面板虚设布线。除面板虚设布线以外的多个信号布线PAD可以通过栅极信号线GSL电连接到显示区域DA中的电路层130的薄膜晶体管。相反,面板虚设布线可以不电连接到栅极信号线GSL。然而,即使当面板虚设布线电连接到栅极信号线GSL时,连接到面板虚设布线的栅极信号线GSL也可以与显示区域DA中的电路层130的薄膜晶体管电分离和电绝缘。
参考图5,引线布线层3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和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可以布置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并且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可以布置在第三电路区域CA3中。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和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布置。
多个引线布线LE1和LE2可以包括电力引线布线、数据引线布线和虚设引线布线。例如,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可以从第二电路板500的电路信号布线接收高电位电力供应信号、低电位电力供应信号、数据信号等,并且可以电连接到驱动集成电路390。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可以从驱动集成电路390接收高电位电力供应信号、低电位电力供应信号、数据信号等,并且可以将高电位电力供应信号、低电位电力供应信号、数据信号等传输到面板焊盘区域P_PA中的多个信号布线PAD。
然而,第一引线布线LE1和第二引线布线LE2的虚设引线布线可以与驱动集成电路390物理分离,以便不电连接到驱动集成电路390。
第一引线布线LE1和第二引线布线LE2的电力引线布线可以彼此直接连接,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如图5中所示,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遍及第一电路板300的整个表面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定位在上方的第一长边边缘和与第一长边边缘面对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定位在下方的第二长边边缘。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长边边缘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位于第一电路板300的一端处,并且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长边边缘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位于第一电路板300的另一端处。
有机保护层350的平面尺寸可以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平面尺寸。换言之,有机保护层350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定位在上方的第三长边边缘和与第三长边边缘面对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定位在下方的第四长边边缘。如图5中所示,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位于第一电路区域CA1中,并且有机保护层350的第四长边边缘位于第二电路区域CA2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第四长边边缘的侧表面位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长边边缘的侧表面之间。换言之,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有机保护层350的第四长边边缘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长边边缘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有机保护层350可以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暴露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并且可以在第三电路区域CA3中暴露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和其第四长边边缘可以位于第二电路区域CA2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保护层350可以在第二电路区域CA2的一部分和第一电路区域CA1中暴露多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并且可以在第二电路区域CA2的一部分和第三电路区域CA3中暴露多个第二引线布线LE2。
参考图6,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电路区域CA1中以与信号布线PAD重叠的导电区域CR、位于第一电路区域CA1中不与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重叠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以及位于第二电路区域CA2中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
此外,每个第一引线布线LE1可以包括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并且与信号布线PAD重叠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并且不与信号布线PAD重叠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以及与有机保护层350重叠的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
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可以设置成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重叠,并且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和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可以设置在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中。
参考图7,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设置在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之间,以电连接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可以直接与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和信号布线PAD接触。
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覆盖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和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以及信号布线PAD的与显示基板101对齐的一个侧表面,并且可以与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和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的下表面接触。此外,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与信号布线PAD的与显示基板101对齐的一个侧表面接触。
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覆盖设置有机保护层350和引线接合层340的区域以及没有设置有机保护层350和引线接合层340的区域二者。换言之,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位于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例如,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基板101)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还可以位于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和引线接合层340之间。
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的第一厚度t1可以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的第二厚度t2。其原因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与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和下置的信号布线PAD两者接触以在厚度方向上被挤压,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仅通过上置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或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在厚度方向上被挤压而在其下方不被信号布线PAD挤压。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在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与引线接合层340/有机保护层350之间具有第二厚度t2。
参考图8,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可以设置在基础膜310和显示基板101之间。换言之,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可以与基础膜310的底表面接触,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100接触。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设置在基础膜310和引线接合层340以及有机保护层350之间。如图8中所示,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位于基础膜310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例如,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基板101)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之间以及基础膜310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并且还可以位于基础膜310和引线接合层340之间以与基础膜310的下表面和引线接合层340的上表面二者接触。与图7中所示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不同,图8中所示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和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不与第一引线布线LE1重叠。
图8中所示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和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厚度。换言之,图8中所示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和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可以具有第三厚度t3。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例如,与基础膜310接触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和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中的每一个的第三厚度t3可以大于图7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的第二厚度t2。
其原因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与第一引线布线LE1重叠的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在厚度方向上被第一引线布线LE1挤压,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不与第一引线布线LE1重叠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和第二非导电区域NCR2不被第一引线布线LE1挤压。
参考图9,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导电区域CR可以与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重叠。不同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不与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重叠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与信号布线PAD和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重叠的导电区域CR可以电连接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和信号布线PAD。
如图10中所示,在导电区域CR中多个导电球335可以将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电连接到信号布线PAD,而在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中多个导电球335可以分散在树脂膜331中以便不将第一引线布线LE1电连接到信号布线PAD。
再次参考图9,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覆盖并直接接触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的下表面和侧表面,并且可以覆盖并直接接触信号布线PAD的上表面和侧表面。
参考图11,如上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覆盖引线接合层340和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显示面板100的绝缘层还可以包括增强绝缘功能的添加离子,并且这些添加离子可能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通过外部湿气被释放到绝缘层的外部。释放到外部的添加离子可能引起与显示面板100相邻的第一电路板300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
换言之,用于保护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异物影响的有机保护层350配置成使得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例如,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基板101)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350S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通过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与引线接合层34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侧表面340S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侧表面350S之间的空间朝第一引线布线LE1渗透。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中,具有防水功能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异物通过引线接合层340的侧表面340S和有机保护层350的侧表面350S以及显示面板100的上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在本发明构思的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或简化对其的描述。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2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2的线XIV-XIV’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12至图14,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与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平面尺寸小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平面尺寸。
例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的第一电路板300_1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可以遍及第二电路区域CA2的一部分和第一电路区域CA1设置。
如图12中所示,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第一长边边缘在第二方向DR2上位于第一电路板300_1的一端处,但其第二长边边缘可位于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和第四长边边缘之间。换言之,有机保护层350的第三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可以位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第一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第二长边边缘的侧表面之间,并且有机保护层350的第四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可以位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第二长边边缘的侧表面和第一电路板300_1的另一端的侧表面之间。
参考图13,引线接合层340_1可以直接接触并覆盖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的与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重叠的区域的侧表面和下表面。此外,引线接合层340_1可以在与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重叠的区域中直接接触第一电路板300_1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三子引线部分LE13的一部分。
即使在本发明构思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也可以覆盖引线接合层340_1和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换言之,用于保护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异物影响的有机保护层350配置成使得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的侧表面和引线接合层340_1的侧表面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朝第一引线布线LE1渗透。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中,具有防水功能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1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_1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异物通过有机保护层350的侧表面和引线接合层340_1的侧表面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图1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面板焊盘区域和附接到面板焊盘区域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布局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5的线XVI-XVI’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图15的线XVII-XVII’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15至图1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与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机保护层350_1和引线接合层340_2从第二电路区域CA2突出到第一电路区域CA1中。
例如,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的第一电路板300_2中,有机保护层350_1和引线接合层340_2可以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设置在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之间。换言之,第一电路板300_2的有机保护层350_1和引线接合层340_2可以包括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重叠的突出图案部分。有机保护层350_1的突出图案部分和引线接合层340_2的突出图案部分位于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之间,并且相邻的突出图案部分可以彼此间隔开。然而,如图15中所示,有机保护层350_1的突出图案部分和引线接合层340_2的突出图案部分可以分别与参考图6所描述的有机保护层350和引线接合层340整体形成。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电路板300_2中,第一电路板300_2的有机保护层350_1和引线接合层340_2包括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与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第一非导电区域NCR1重叠的突出图案部分,从而保护第一引线布线LE1的相邻第一子引线部分LE11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即使在本发明构思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向异性导电膜330也可以覆盖引线接合层340_2和由有机保护层350_1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换言之,用于保护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异物影响的有机保护层350_1配置成使得有机保护层350_1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_1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朝第一引线布线LE1渗透。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中,具有防水功能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_2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_1暴露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杂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_1的上述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上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图1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考图18,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4与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路板300_3不包括引线接合层。
如上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330的树脂膜331还可以包括具有粘合功能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直接接触与其相邻的引线布线层320和有机保护层350_2,以将引线布线层320和有机保护层350_2彼此接合。
换言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用于在第一电路区域CA1中电连接信号布线PAD和引线布线层320,并且同时可以用于在没有设置信号布线PAD的区域中直接连接与其相邻的引线布线层320和有机保护层350_2。
即使在本发明构思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向异性导电膜330也可以覆盖由有机保护层350_2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换言之,如上所述,用于保护引线布线层320不受外部湿气和/或异物影响的有机保护层350_2配置成使得有机保护层350_2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可以通过有机保护层350_2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朝第一引线布线LE1渗透。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4中,具有防水功能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_3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_2暴露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杂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_2的所述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图19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考图19,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5与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路板300_4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2和引线接合层340之间还设置有防水构件WPF。
防水构件WPF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00_4的第一电路区域CA1和第三电路区域CA3中暴露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2的下表面,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电路区域CA2中。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水构件WPF可以是防水双面胶带。防水构件WPF可以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2之间的第一防水接合层以及设置在基板和引线接合层340之间的第二防水接合层。
基板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等制成。
第一防水接合层和第二防水接合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粘合层或树脂层。例如,第一防水接合层和第二防水接合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于硅的聚合物材料、基于氨基甲酸酯的聚合物材料、硅-氨基甲酸酯混合结构的SU聚合物、基于丙烯酸的聚合物材料、基于异氰酸酯的聚合物材料、基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材料、基于明胶的聚合物材料、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材料、基于乳胶的聚合物材料、基于聚酯的聚合物材料或基于水性聚酯的聚合物材料。
在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水构件WPF可由单个粘合层或多个粘合层形成。例如,防水构件WPF可以由包括与第一防水接合层和第二防水接合层中的每一个相同的材料或类似的材料的单个涂层形成。
防水构件WPF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_4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和引线接合层340暴露的(例如,与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重叠的)区域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即使在本发明构思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2也可以覆盖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以保护暴露的引线布线层320免受外部湿气和/或腐蚀促进离子的影响。
换言之,如上所述,用于保护引线布线层320不受外部湿气和/或异物影响的有机保护层350配置成使得有机保护层350的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一个侧表面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湿气和/或外部离子可以通过有机保护层350_2的与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对的所述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朝第一引线布线LE1渗透。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5中,具有防水功能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30_2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0_4的第一引线布线LE1由有机保护层350暴露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引线部分LE12)中,从而防止外部湿气和/或杂质离子通过有机保护层35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渗透到第一引线布线LE1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引线布线LE1的腐蚀,并且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引线布线的断开连接和/或短路。
如上所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能够通过使用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印刷电路板来防止引线布线的腐蚀的显示设备。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阐述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Claims (10)

1.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焊盘区域,并且所述焊盘区域中布置有多个信号布线;以及
第一电路板,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焊盘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
基础膜;
引线布线层,设置在所述基础膜上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多个信号布线的多个第一引线布线;
有机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以及
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和所述有机保护层之间,并且将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电连接到所述多个信号布线;
其中,所述有机保护层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侧表面面对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以及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与所述有机保护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所述多个信号布线和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布置成彼此分离,并且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中的相邻第一引线布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所述相邻第一引线布线的侧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在不与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重叠的区域中与所述基础膜和所述显示面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在与所述基础膜接触的区域中的厚度大于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和所述有机保护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所述多个信号布线和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之间的厚度小于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和所述有机保护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和所述有机保护层之间的引线接合层,以及
所述引线接合层的侧表面与所述有机保护层的侧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对齐。
9.印刷电路板,包括:
基础膜;
引线布线层,设置在所述基础膜上并且包括多个引线布线;
有机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所述多个引线布线;以及
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和所述有机保护层之间,
其中,所述有机保护层包括与所述多个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对齐的第一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一侧表面面对的第二侧表面,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第三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三侧表面面对的第四侧表面,
所述第三侧表面和所述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覆盖所述多个引线布线所暴露的部分。
10.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多个信号布线;
第一电路板,包括基础膜、设置在所述基础膜上的引线布线层、设置在所述引线布线层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上的有机保护层;
面板下片,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以及
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下片上,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多个信号布线接触,并且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接触,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有机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有机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CN202010361567.7A 2019-05-02 2020-04-30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Pending CN1118858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51390A KR20200128258A (ko) 2019-05-02 2019-05-02 표시 장치
KR10-2019-0051390 2019-05-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821A true CN111885821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01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1567.7A Pending CN111885821A (zh) 2019-05-02 2020-04-30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显示设备及印刷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263B2 (zh)
KR (1) KR20200128258A (zh)
CN (1) CN1118858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197A (zh) * 2021-04-08 2021-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10491A (ko) * 2019-03-13 2020-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8164A (ja) * 2002-09-30 2004-04-15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CN1721931A (zh) * 2004-07-01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膜的结合方法和由此结合的显示器
CN1908745A (zh) * 2005-08-04 2007-02-07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显示设备
CN101060205A (zh) * 2006-04-18 2007-10-2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平面显示面板及连接结构
CN101515596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40118969A1 (en) * 2012-10-25 2014-05-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124803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355226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170287814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ip-on-film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8240B1 (ko) 2008-05-28 2008-11-12 우리이티아이 주식회사 연성 회로 기판
KR101025171B1 (ko) 2009-03-12 2011-04-01 세광테크 주식회사 에프피씨 본딩장치
KR101976103B1 (ko) 2017-05-10 2019-05-07 (주)안마이크론시스템 열 압착 본딩 장치
JP2019179178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093316B (zh) * 2018-10-24 2021-08-24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20115173A (ja) * 2019-01-17 2020-07-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8164A (ja) * 2002-09-30 2004-04-15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CN1721931A (zh) * 2004-07-01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膜的结合方法和由此结合的显示器
CN1908745A (zh) * 2005-08-04 2007-02-07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显示设备
CN101060205A (zh) * 2006-04-18 2007-10-2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平面显示面板及连接结构
CN101515596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40118969A1 (en) * 2012-10-25 2014-05-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124803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355226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170287814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ip-on-film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197A (zh) * 2021-04-08 2021-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28258A (ko) 2020-11-12
US20200348736A1 (en) 2020-11-05
US11036263B2 (en)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76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799003B (zh) 显示装置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5825773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KR100723492B1 (ko)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집적회로 장치와 필름 및 이들을포함하는 모듈
US11469288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8112070A (ja) 基板間接続構造、基板間接続方法、表示装置
US20130240917A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a conductive layer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102622A (ko) 표시 장치
US1103626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US1073988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KR20200110490A (ko) 표시 장치
KR20200091060A (ko) 표시 장치
CN112436033A (zh) 显示装置和印刷电路板
KR20210027700A (ko) 표시 장치
KR102479058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27704A (ko) 표시 장치
KR101144531B1 (ko) 터치입력장치
US11456349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flexible film with window portion
US20200312206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7057885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00286977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28777A (ko) 표시 장치
US11825600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US11456347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attached to end of display panel
CN111505871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