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3176A -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3176A
CN111853176A CN202010688699.0A CN202010688699A CN111853176A CN 111853176 A CN111853176 A CN 111853176A CN 202010688699 A CN202010688699 A CN 202010688699A CN 111853176 A CN111853176 A CN 111853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shell
shif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8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洪彬
孙金宇
廖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8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3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3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3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铝合金制外壳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构成,齿轮壳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输出壳内安装有与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输出壳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齿轮壳的后端端部,输出壳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30°,改变了内部结构,整机重心后移,使动力输出齿轮组与重心的垂直线形成夹角1‑30度,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解决了坡度行走的平衡问题;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不需要上下连接,提高了人工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精度及质量可靠性,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背景技术
微耕机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山地等农地的农业机械,其体积小,使用灵活而广受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微耕机的动力系统所采用的变速箱一般为分体组装式,由位于上端的上齿轮箱和位于下端的下行走箱通过螺栓锁合构成,容积大,机油耗费高,上齿轮箱属于铝制品,下行走箱采用铸铁,重量较重;上齿轮箱和下行走箱之间靠扇形齿轮传递动力,扇形齿轮为直角90度,上齿轮箱内的齿轮组体积庞大且向前倾斜,所以整个变速箱的重心向前倾斜而导致前重后轻,再装配到微耕机上时容易导致微耕机向前倾覆而不会自动平衡,在丘陵地带、小田块山区地带、崎岖道路和烂泥田等行走过程或作业时容易与地面接触,行走受阻;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上齿轮箱和下行走箱之间的螺栓容易磨损以致产生漏油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能够自动平衡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能够自动平衡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所述铝合金制外壳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构成,所述齿轮壳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所述输出壳内安装有与所述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所述输出壳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所述齿轮壳的后端端部。
所述输出壳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30°。
所述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第一换挡轴、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第一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一侧,所述第一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二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二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和第一换挡轴之间。
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换挡轴上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均分别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换挡轴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可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换挡输出轴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包括纵向倾斜走向的动力传递轴和水平走向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传递轴垂直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传递轴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动力传递轴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直径。
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套接有可嵌入所述离合罩内的离合鼓,所述齿轮壳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所述离合拨套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
所述离合拨套套设在与所述齿轮壳铰接的第一拨叉轴上,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齿轮套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上,所述齿轮套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档拨槽,所述齿轮壳上铰接有排挡拨叉,所述排挡拨叉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所述调档拨槽的拨叉滑块,所述排挡拨叉的上端伸出所述齿轮套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
所述输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组装维修孔,所述第一组装维修孔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所述输出壳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适应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侧面开口且盖合有第一侧盖;所述齿轮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组装维修孔,所述第二组装维修孔上盖合有顶盖,所述齿轮壳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后端转轴容置口,所述后端转轴容置口上盖合有与所述转轴容置口相适应的第一侧盖,所述齿轮壳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离合器维护口,所述离合器维护口上盖合有与所述离合器维护口向适应的第二侧盖。
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轴承,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盖内的第二轴承。
所述动力传递轴的上端套接有第三轴承,下端套接有第四轴承。
所述齿轮壳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固定架,所述第一换挡轴、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均搁置在所述转轴固定架和齿轮壳的后端上;所述第一换挡轴与所述转轴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一换挡轴与齿轮壳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轴承;所述第二换挡轴与所述转轴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二换挡轴与所述齿轮壳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轴承;所述换挡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第九轴承,所述换挡输出轴与所述齿轮壳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轴承。
所述动力传递轴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动力传递轴的上端还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上方的限位开口螺母,所述限位开口螺母设置有容置所述限位销的限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铝合金制外壳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构成,齿轮壳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输出壳内安装有与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输出壳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齿轮壳的后端端部,输出壳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30°,改变了内部结构,整机重心后移,使动力输出齿轮组与重心的垂直线形成夹角1-30度,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解决了坡度行走的平衡问题;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不需要上下连接,提高了人工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精度及质量可靠性,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发明的铝合金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1,铝合金制外壳1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2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3构成,齿轮壳2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输出壳3内安装有与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输出壳3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由于是一体化的外壳设计,所以不需要上下连接,提高了人工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精度及质量可靠性;输出壳3的倾斜设置较原有方式改变了重心,使得重心居中,整机重心后移,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
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4、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动力输入轴4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7位于同一条垂线上,第一换挡轴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4一侧,第一换挡轴5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动力输入轴4,第二换挡轴6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之间,第二换挡轴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4和第一换挡轴5之间;
动力输入轴4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
第一换挡轴5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三传动齿轮12,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均分别可与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2的直径依次递减。
第二换挡轴6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13和第五传动齿轮14,第四传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第五传动齿轮14的直径,第四传动齿轮13与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第五传动齿轮14可与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换挡输出轴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三传动齿轮12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15,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
动力输出齿轮组包括纵向倾斜走向的动力传递轴17和水平走向的动力输出轴18,动力传递轴17垂直于动力输出轴18,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51,动力输出轴18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形齿轮19,动力传递轴17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扇形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
上述动力输出齿轮组和换挡齿轮组结构紧凑,各个齿轮精妙配合,换挡齿轮组采用四轴传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传动连接方式,四轴单齿装配轻松,装配方便,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内部结构,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档更轻便,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档更轻便,解决了排档难容易跳档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动力传递轴17的走向与输出壳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以设动力传递轴17的走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a,则输出壳3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也为a,a的取值范围为1-3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本变速箱整机重心后移,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可自动校正平衡性。
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齿轮壳2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23,离合拨套23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24。
离合拨套23套设在与齿轮壳2铰接的第一拨叉轴25上,第一拨叉轴25的一端伸出齿轮套25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26。
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27上,齿轮套27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档拨槽28,齿轮壳2上铰接有排挡拨叉29,排挡拨叉29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调档拨槽28的拨叉滑块30,排挡拨叉29的上端伸出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31。
输出壳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组装维修孔,第一组装维修孔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33;输出壳3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扇形齿轮19和第二锥形齿轮20相适应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侧面开口且盖合有第一侧盖34;齿轮壳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组装维修孔,第二组装维修孔上盖合有顶盖35,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后端转轴容置口,后端转轴容置口上盖合有与转轴容置口相适应的第一侧盖36,齿轮壳2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离合器维护口,离合器维护口上盖合有与离合器维护口向适应的第二侧盖37,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维修。
动力输出轴18上套接有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轴承38,动力输出轴18上还套接有位于第一侧盖34内的第二轴承39;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套接有第三轴承40,下端套接有第四轴承41;齿轮壳2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固定架42,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均搁置在转轴固定架42和齿轮壳2的后端上;第一换挡轴5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52,第一换挡轴5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轴承43;第二换挡轴6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七轴承44,第二换挡轴6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轴承45;换挡输出轴7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九轴承46,换挡输出轴7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轴承47,动力输入轴4的后端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一轴承53,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与离合罩21之间设置有第十二轴承54,上述各轴承使得传动更加顺滑平稳,不会晃动,减少各部件之间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动力传递轴1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销48,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还套接有位于第一扇形齿轮51上方的限位开口螺母49,限位开口螺母49设置有容置限位销48的限位槽50,在动力传递轴17转动时,限位销48牢固的将第一扇形齿轮51压制在动力传递轴17上,避免第一扇形齿轮51由于自传离心力的作用而脱离动力传递轴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动力机构如电机的转轴与动力输入轴4连接,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脱离离合罩21,此时动力无输出;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与离合罩21脱离,此时无动力输出给下方的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换挡输出轴7、动力传递轴17和动力输出轴18,此时微耕机空转。
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抵住离合罩21,这样电机的转轴带动动力输入轴4转动,此时拨动第二拨片31,可以调节出三个不同档位的动力输出模式,第一个档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一主动齿轮8、第一传动齿轮10、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第二个档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二主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第三个档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二主动齿轮9、第五传动齿轮14、第二换挡轴6、第四传动齿轮13、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1),所述铝合金制外壳(1)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2)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3)构成,所述齿轮壳(2)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内安装有与所述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输出壳(3)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4)、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7)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一侧,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之间,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和第一换挡轴(5)之间;
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
所述第一换挡轴上(5)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三传动齿轮(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均分别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第二换挡轴(6)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13)和第五传动齿轮(14),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可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换挡输出轴(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12)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15),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
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包括纵向倾斜走向的动力传递轴(17)和水平走向的动力输出轴(18),所述动力传递轴(17)垂直于所述动力输出轴(18),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51),所述动力输出轴(18)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形齿轮(19),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2)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所述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所述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所述齿轮壳(2)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23),所述离合拨套(23)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2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拨套(23)套设在与所述齿轮壳(2)铰接的第一拨叉轴(25)上,所述第一拨叉轴(25)的一端伸出所述齿轮套(25)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26)。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27)上,所述齿轮套(25)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档拨槽(28),所述齿轮壳(2)上铰接有排挡拨叉(29),所述排挡拨叉(29)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所述调档拨槽(28)的拨叉滑块(30),所述排挡拨叉(29)的上端伸出所述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31)。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输出壳(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组装维修孔,所述第一组装维修孔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33);所述输出壳(3)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19)和第二锥形齿轮(20)相适应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侧面开口且盖合有第一侧盖(34);所述齿轮壳(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组装维修孔,所述第二组装维修孔上盖合有顶盖(35),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后端转轴容置口,所述后端转轴容置口上盖合有与所述转轴容置口相适应的第一侧盖(36),所述齿轮壳(2)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离合器维护口,所述离合器维护口上盖合有与所述离合器维护口向适应的第二侧盖(3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输出轴(18)上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轴承(38),所述动力输出轴(18)上还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侧盖(34)内的第二轴承(39);
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套接有第三轴承(40),下端套接有第四轴承(41);
所述齿轮壳(2)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固定架(42),所述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均搁置在所述转轴固定架(42)和齿轮壳(2)的后端上;所述第一换挡轴(5)与所述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52),所述第一换挡轴(5)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轴承(43);所述第二换挡轴(6)与所述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七轴承(44),所述第二换挡轴(6)与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轴承(45);所述换挡输出轴(7)与所述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九轴承(46),所述换挡输出轴(7)与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轴承(47)。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销(48),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还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51)上方的限位开口螺母(49),所述限位开口螺母(49)设置有容置所述限位销(48)的限位槽(50)。
CN202010688699.0A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Pending CN111853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699.0A CN111853176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699.0A CN111853176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3176A true CN111853176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8699.0A Pending CN111853176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3176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82947A (de) * 1965-11-01 1969-12-15 Lely Nv C Van Der 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Landmaschinen
US4391154A (en) * 1979-05-11 1983-07-05 Michele Tortella Variable speed digg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 gearbox having an orientable drive
CN201104392Y (zh) * 2007-09-20 2008-08-27 孙定忠 微耕机传动机构
JP4236166B2 (ja) * 2003-06-12 2009-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農作業機
CN102628494A (zh) * 2012-04-16 2012-08-08 何嘉俊 双离合结构的微耕机传动箱
CN102763502A (zh) * 2012-07-13 2012-11-07 江伟 一种微耕机变速机构
CN202617637U (zh) * 2012-04-01 2012-12-26 重庆耕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微耕机
CN202955187U (zh) * 2012-12-05 2013-05-29 重庆华田浩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三挡位微耕机传动箱
CN203467152U (zh) * 2013-10-15 2014-03-12 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微耕机变速传动装置
CN203500389U (zh) * 2013-08-26 2014-03-26 重庆公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变速箱
CN203934288U (zh) * 2013-09-25 2014-11-12 浙江武义亨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传动箱总成
CN105422776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威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微耕机变挡输出系统
CN207269299U (zh) * 2017-08-03 2018-04-27 重庆万虎农机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及其变速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82947A (de) * 1965-11-01 1969-12-15 Lely Nv C Van Der 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Landmaschinen
US4391154A (en) * 1979-05-11 1983-07-05 Michele Tortella Variable speed digg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 gearbox having an orientable drive
JP4236166B2 (ja) * 2003-06-12 2009-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農作業機
CN201104392Y (zh) * 2007-09-20 2008-08-27 孙定忠 微耕机传动机构
CN202617637U (zh) * 2012-04-01 2012-12-26 重庆耕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微耕机
CN102628494A (zh) * 2012-04-16 2012-08-08 何嘉俊 双离合结构的微耕机传动箱
CN102763502A (zh) * 2012-07-13 2012-11-07 江伟 一种微耕机变速机构
CN202955187U (zh) * 2012-12-05 2013-05-29 重庆华田浩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三挡位微耕机传动箱
CN203500389U (zh) * 2013-08-26 2014-03-26 重庆公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变速箱
CN203934288U (zh) * 2013-09-25 2014-11-12 浙江武义亨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传动箱总成
CN203467152U (zh) * 2013-10-15 2014-03-12 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微耕机变速传动装置
CN105422776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威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微耕机变挡输出系统
CN207269299U (zh) * 2017-08-03 2018-04-27 重庆万虎农机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及其变速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3749U (zh) 一种微耕机及其差速机构
CH618647A5 (zh)
FR2571112A1 (fr) Transmission comportant des arbres de sortie doubles animes d'un mouvement de rotation en sens contraire
CN111853176A (zh)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CN212744973U (zh) 一种动力输出齿轮组
CN213176771U (zh)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CN213176738U (zh) 一种一体化变速箱箱体结构
CA1230292A (en) Vehicle drive and suspension system
JPS6135807Y2 (zh)
CN206513771U (zh) 一种三档双轮驱动全自动变速器
CN210661231U (zh) 一种中央变速器结构
CN210153156U (zh) 压裂泵用行星齿轮箱
CN111828596A (zh) 一种紧凑型齿轮箱及齿轮的安装方法
CN2201327Y (zh) 多功能方便自行车
CN218670545U (zh) 一种田园管理机变速箱
CN110307305B (zh) 一种中央变速器结构
CN2305363Y (zh) 液力传动无级变速蓄能自行车
EP1097317B1 (fr) Transmission a inverseur montee entre une boite de vitesses et au moins deux roues motrices
CN106304913B (zh) 具有转向功能的插秧机行走箱
CN205896118U (zh) 一种减速机
CN216430414U (zh) 一种喷雾机传动齿轮箱
CN205921994U (zh) 插秧机
CN211624146U (zh) 一种用于四驱的带取力档的变速箱
CN213323316U (zh) 一种用于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轴
CN217002986U (zh) 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