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6771U -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6771U
CN213176771U CN202021410782.3U CN202021410782U CN213176771U CN 213176771 U CN213176771 U CN 213176771U CN 202021410782 U CN202021410782 U CN 202021410782U CN 213176771 U CN213176771 U CN 21317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shift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07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洪彬
孙金宇
廖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07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6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第一换挡轴、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动力输入轴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第一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一侧,第一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第二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之间第二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和第一换挡轴之间,各个齿轮精妙配合,换挡齿轮组采用四轴传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传动连接方式,四轴单齿装配轻松,装配方便,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内部结构,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挡更轻便,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背景技术
微耕机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山地等农地的农业机械,其体积小,使用灵活而广受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微耕机的动力系统所采用的变速箱一般为分体组装式,由位于上端的上齿轮箱和位于下端的下行走箱通过螺栓锁合构成,容积大,机油耗费高,上齿轮箱属于铝制品,下行走箱采用铸铁,重量较重;上齿轮箱和下行走箱之间靠扇形齿轮传递动力,其中上齿轮箱内的换挡齿轮结构多有三轴构成,装配复杂,容积大,机油耗费高,变速不灵活、排挡困难。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换挡顺畅、装配简单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挡顺畅、装配简单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第一换挡轴、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第一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一侧,所述第一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二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二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和第一换挡轴之间。
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换挡轴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均分别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换挡轴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可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换挡输出轴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直径。
所述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安装在一齿轮壳内,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套接有可嵌入所述离合罩内的离合鼓,所述齿轮壳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所述离合拨套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
所述离合拨套套设在与所述齿轮壳铰接的第一拨叉轴上,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齿轮壳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上,所述齿轮套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挡拨槽,所述齿轮壳上铰接有排挡拨叉,所述排挡拨叉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所述调挡拨槽的拨叉滑块,所述排挡拨叉的上端伸出所述齿轮壳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第一换挡轴、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动力输入轴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第一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一侧,第一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第二换挡轴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换挡轴和换挡输出轴之间第二换挡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和第一换挡轴之间,各个齿轮精妙配合,换挡齿轮组采用四轴传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传动连接方式,四轴单齿装配轻松,装配方便,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内部结构,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挡更轻便,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挡更轻便,解决了排挡难容易跳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制外壳的机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4、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动力输入轴4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7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第一换挡轴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4一侧,第一换挡轴5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动力输入轴4,第二换挡轴6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之间,第二换挡轴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动力输入轴4和第一换挡轴5之间;
动力输入轴4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第一换挡轴5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三传动齿轮12,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均分别可与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第二换挡轴6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13和第五传动齿轮14,第四传动齿轮13与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第五传动齿轮14可与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换挡输出轴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三传动齿轮12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15,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
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2的直径依次递减,第四传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第五传动齿轮14的直径。
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安装在一齿轮壳2内,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齿轮壳2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23,离合拨套23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24。
离合拨套23套设在与齿轮壳2铰接的第一拨叉轴25上,第一拨叉轴25的一端伸出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26。
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27上,齿轮套27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挡拨槽28,齿轮壳2上铰接有排挡拨叉29,排挡拨叉29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调挡拨槽28的拨叉滑块30,排挡拨叉29的上端伸出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31。
上述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安装在一变速箱内,该变速箱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1,铝合金制外壳1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2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3构成,齿轮壳2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输出壳3内安装有与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输出壳3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由于是一体化的外壳设计,所以不需要上下连接,提高了人工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精度及质量可靠性;输出壳3的倾斜设置较原有方式改变了重心,使得重心居中,整机重心后移,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
动力输出齿轮组包括纵向倾斜走向的动力传递轴17和水平走向的动力输出轴18,动力传递轴17垂直于动力输出轴18,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51,动力输出轴18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形齿轮19,动力传递轴17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二扇形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
上述动力输出齿轮组和换挡齿轮组紧凑,各个齿轮精妙配合,换挡齿轮组采用四轴传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传动连接方式,四轴单齿装配轻松,装配方便,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内部结构,缩小了容积,降低成本,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挡更轻便,重量轻,使用轻便灵活,适用于丘陵山区,老龄人群。四轴传动变速更灵活、排挡更轻便,解决了排挡难容易跳挡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动力传递轴17的走向与输出壳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以设动力传递轴17的走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a,则输出壳3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也为a,a的取值范围为1-3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本变速箱整机重心后移,保证整机不倾斜,不前坠,可自动校正平衡性。
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齿轮壳2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23,离合拨套23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24。
离合拨套23套设在与齿轮壳2铰接的第一拨叉轴25上,第一拨叉轴25的一端伸出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26。
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27上,齿轮套27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挡拨槽28,齿轮壳2上铰接有排挡拨叉29,排挡拨叉29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调挡拨槽28的拨叉滑块30,排挡拨叉29的上端伸出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31。
输出壳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组装维修孔,第一组装维修孔上盖合有密封螺栓33;输出壳3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扇形齿轮19和第二锥形齿轮20相适应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侧面开口且盖合有第一侧盖34;齿轮壳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组装维修孔,第二组装维修孔上盖合有顶盖35,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后端转轴容置口,后端转轴容置口上盖合有与转轴容置口相适应的第一侧盖36,齿轮壳2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离合器维护口,离合器维护口上盖合有与离合器维护口向适应的第二侧盖37,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维修。
动力输出轴18上套接有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轴承38,动力输出轴18上还套接有位于第一侧盖34内的第二轴承39;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套接有第三轴承40,下端套接有第四轴承41;齿轮壳2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固定架42,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均搁置在转轴固定架42和齿轮壳2的后端上;第一换挡轴5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五轴承52,第一换挡轴5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轴承43;第二换挡轴6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七轴承44,第二换挡轴6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轴承45;换挡输出轴7与转轴固定架42之间设置有第九轴承46,换挡输出轴7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轴承47,动力输入轴4的后端与齿轮壳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十一轴承53,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与离合罩21之间设置有第十二轴承54,上述各轴承使得传动更加顺滑平稳,不会晃动,减少各部件之间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动力传递轴1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销48,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还套接有位于第一扇形齿轮51上方的限位开口螺母49,限位开口螺母49设置有容置限位销48的限位槽50,在动力传递轴17转动时,限位销48牢固的将第一扇形齿轮51压制在动力传递轴17上,避免第一扇形齿轮51由于自传离心力的作用而脱离动力传递轴17。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工作原理为:
动力机构如电机的转轴与动力输入轴4连接,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脱离离合罩21,此时动力无输出;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与离合罩21脱离,此时无动力输出给下方的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换挡输出轴7、动力传递轴17和动力输出轴18,此时微耕机空转。
当拨动离合拨叉24使得离合鼓22抵住离合罩21,这样电机的转轴带动动力输入轴4转动,此时拨动第二拨片31,可以调节出三个不同挡位的动力输出模式,第一个挡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一主动齿轮8、第一传动齿轮10、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第二个挡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二主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第三个挡位动力输出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输入轴4、第二主动齿轮9、第五传动齿轮14、第二换挡轴6、第四传动齿轮13、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换挡轴5、第三传动齿轮12、第六传动齿轮15、换挡输出轴7和第一锥形齿轮16,最后通过动力传递轴17和两个扇形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4)、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7)的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一侧,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之间,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和第一换挡轴(5)之间;
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
所述第一换挡轴(5)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三传动齿轮(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均分别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第二换挡轴(6)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13)和第五传动齿轮(14),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可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换挡输出轴(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12)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15),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2)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安装在一齿轮壳(2)内,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所述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所述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所述齿轮壳(2)上铰接有可周向摆动的离合拨套(23),所述离合拨套(23)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向下延伸离合拨叉(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拨套(23)套设在与所述齿轮壳(2)铰接的第一拨叉轴(25)上,所述第一拨叉轴(25)的一端伸出所述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2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一体化设置在一齿轮套(27)上,所述齿轮套(27)向前端延伸设置有调挡拨槽(28),所述齿轮壳(2)上铰接有排挡拨叉(29),所述排挡拨叉(29)的下端设置有轴向嵌入所述调挡拨槽(28)的拨叉滑块(30),所述排挡拨叉(29)的上端伸出所述齿轮壳(2)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31)。
CN202021410782.3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Active CN21317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782.3U CN213176771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782.3U CN213176771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6771U true CN213176771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3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0782.3U Active CN213176771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6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3749U (zh) 一种微耕机及其差速机构
CH618647A5 (zh)
CN106523608B (zh) 一种三档双轮驱动全自动变速器
CN206682233U (zh) 一种后单轮驱动两挡全自动变速器
FR2571112A1 (fr) Transmission comportant des arbres de sortie doubles animes d'un mouvement de rotation en sens contraire
WO2019219294A1 (fr) Transmission hybride a machine electrique deportee
CN213176771U (zh) 一种变速箱的换挡齿轮组
CN206647517U (zh) 一种双输出双速齿轮箱
CN212744973U (zh) 一种动力输出齿轮组
CN213176738U (zh) 一种一体化变速箱箱体结构
CN111853176A (zh)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CA1230292A (en) Vehicle drive and suspension system
JPS6135807Y2 (zh)
CN217011644U (zh) 带旋耕快慢挡的直联多用农机及变速箱
CN210661231U (zh) 一种中央变速器结构
FR2928984A1 (fr) Boite de vitesse a preselection et passage sous couple.
CN2201327Y (zh) 多功能方便自行车
CN110307305B (zh) 一种中央变速器结构
CN210799912U (zh) 一种新型的四驱变速箱
CN111828596A (zh) 一种紧凑型齿轮箱及齿轮的安装方法
CN208703042U (zh) 一种双轮驱动两挡全自动变速器
CN218670545U (zh) 一种田园管理机变速箱
EP1097317B1 (fr) Transmission a inverseur montee entre une boite de vitesses et au moins deux roues motrices
CN206361100U (zh) 一种齿圈双中心轮固定单轮直驱多档全自动变速器
CN206394804U (zh) 一种三档全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