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9150B - 履带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9150B
CN111819150B CN201980016540.XA CN201980016540A CN111819150B CN 111819150 B CN111819150 B CN 111819150B CN 201980016540 A CN201980016540 A CN 201980016540A CN 111819150 B CN111819150 B CN 111819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vehicle body
center
lower counterweight
crawler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65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9150A (zh
Inventor
大久保拓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1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9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9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9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6Applications of indicating, registering, or weigh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9/00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9/14Trolley or crane travel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前方悬吊时和后方悬吊时均能够确保较高的后方稳定性的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构成为,在下部行走体(1)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3),下部行走体(1)具有左右一对侧架(11L、11R)、连结这两个侧架(11L、11R)并支承上部回转体(3)的车身(12)及安装在该车身(12)的前后两端侧的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履带式起重机通过使安装在车身(12)的前端侧的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和安装在车身(12)的后端侧的后侧下部配重(18)重量不同,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大致一致。

Description

履带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的履带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在具备履带的下部行走体的上部可回转地设置有上部回转体,且在该上部回转体的前部侧可俯仰地支承有动臂,在上部回转体的后部侧设置有配重。并且,下部行走体具有在外周安装有履带的左右一对履带框架和连结这两个履带框架并支承上部回转体的车身,为了提高整个履带式起重机的平衡性,在车身的前后两端侧安装有一对下部配重(还称为车身配重)。
针对这种履带式起重机,提出了一种使用由连杆部件等构成的支承机构将一对下部配重中的至少一个配重支承为能够移动并且使由液压缸等构成的驱动部工作以使下部配重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下部行走体的重心位置的移动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履带式起重机中,正常工作时,将一对下部配重固定安装在车身的前后两端侧,而在进行组装以使动臂自行立起时等,使驱动部动作以使被支承机构支承的前侧的下部配重向前方移动。由此,前侧的下部配重移动至与地面接触的接地位置,因此下部行走体的重心位置改变为比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更靠后方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履带式起重机向前方倾翻。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77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履带式起重机中,在侧架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惰轮和行走装置,且在这些惰轮和行走装置的外周安装有履带,因此下部行走体的重心不会成为侧架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而偏向配置有包括驱动马达和减速机等重物的行走装置的后端侧。另一方面,若着眼于搭载于下部行走体的车身上的上部回转体,则与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一致的是车身的中心,因此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与下部行走体的重心在前后方向上错开。
由此,整个履带式起重机的重心位置会在使设置在上部回转体的前部侧的驾驶室朝向下部行走体的前方(惰轮的配置侧)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的前方悬吊时和将上部回转体旋转180度而使驾驶室朝向下部行走体的后方(行走装置的配置侧)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的后方悬吊时发生较大变化。即,前方悬吊时的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与整个履带式起重机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后方悬吊时的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与整个履带式起重机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因此会产生前方悬吊时的后方稳定性显著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技术中,在将一对下部配重固定安装在车身的前后两端侧的状态下进行正常工作,但是,即使在正常工作时,只要使驱动部动作从而移动下部配重的安装位置,即可移动下部行走体的重心位置。然而,此时,每次回转上部回转体时均需要使驱动部动作从而改变下部配重的安装位置,因此会产生工作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包括驱动部和支承机构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并在驱动部因某种原因而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无法移动下部配重,因此无法遵守为了避免向后方倾翻而在法律上规定的后方稳定性的基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前方悬吊时和后方悬吊时均能够确保较高的后方稳定性的履带式起重机。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代表性履带式起重机构成为,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侧架、连结这两个侧架并支承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车身及安装在该车身的前后两端侧的前侧下部配重和后侧下部配重,所述履带式起重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下部配重的重量与所述后侧下部配重的重量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履带式起重机,在前方悬吊时和后方悬吊时均能够确保较高的后方稳定性。另外,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可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履带式起重机所具备的下部行走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履带式起重机所具备的下部行走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沿Ⅳ-Ⅳ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安装在下部行走体的车身上的前侧下部配重的连结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车身和前侧下部配重的安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A部的详图。
图8是表示车身和后侧下部配重的安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B部的详图。
图10是表示车身和千斤顶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2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侧架的侧视图。
图13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侧架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7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的侧视图。
图18是变形例8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车身的侧视图。
图19是变形例9所涉及的安装部及千斤顶臂周边的示意图。
图20是变形例10所涉及的安装部及千斤顶臂周边的示意图。
图21是变形例11所涉及的安装部及千斤顶臂周边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千斤顶臂及下部配重的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13所涉及的千斤顶臂及前侧下部配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该履带式起重机具备下部行走体1和经由回转轮2可回转地搭载于下部行走体1上的上部回转体3,回转轮2被回转用液压马达(未图示)驱动。
在上部回转体3的前部侧设置有构成驾驶室的操纵室4,并且动臂5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枢轴支承于上部回转体3的前部侧。并且,桅杆6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枢轴支承于上部回转体3的中央部,在上部回转体3的后部侧设置有配重7。
在上部回转体3上搭载有卷扬绞盘8和俯仰绞盘9,这些卷扬绞盘8和俯仰绞盘9分别被液压马达(均未图示)驱动。卷扬绞盘8上缠绕有卷扬绳索8a,若卷扬绞盘8被未图示的回转用液压马达驱动而转动,则卷扬绳索8a被卷取或送出,从而使吊钩10升降。俯仰绞盘9上缠绕有俯仰绳索9a,若俯仰绞盘9被未图示的俯仰用液压马达驱动而转动,则俯仰绳索9a被卷取或送出,从而使动臂5俯仰。
如图2~图4所示,下部行走体1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架11L、11R和连结这两个侧架11L、11R的车身12,上部回转体3经由回转轮2支承于该车身12。在各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侧分别配设有包括驱动马达和减速机的行走装置13,在另一端侧分别配设有惰轮14,在这些行走装置13和惰轮14的外周安装有履带15。在以下说明中,将配置有惰轮14的一侧设为前侧,将配置有行走装置13的一侧设为后侧。
在车身12的前面两端部和后面两端部的共四个位置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前端安装有千斤顶16的千斤顶臂16a的基底部。这些各千斤顶16用于在组装或拆卸搬运履带式起重机时提升并支承车身12。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前面两个位置的千斤顶臂标注符号16A并将其称为前侧千斤顶臂,对后面两个位置的千斤顶臂标注符号16B并将其称为后侧千斤顶臂。
安装在车身12的前面两个位置上的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安装有前侧下部配重17,安装在车身12的后面两个位置上的后侧千斤顶臂16B上安装有后侧下部配重18。这些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的外形尺寸大致相同,但两者的质量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形成前侧下部配重17的外壳的框体17a和形成后侧下部配重18的外壳的框体18a均为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的长方体形状,但填充在两者的内部的填充物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前侧下部配重17的框体17a内的填充物的质量设定为远重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框体18a内的填充物的质量。想要改变各框体17a、18a内的填充物的质量,例如只需改变比重大于填充物(即,混凝土)的重物(铁屑等)的含量即可,或者,改变各框体17a、18a的容纳填充物的内部空间的容积也可。
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质量)之差需要考虑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和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之间的偏离量来设定。即,上部回转体3经由回转轮2支承在设置于下部行走体1的中央部的车身12上,因此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成为车身12上的回转轮2的中心位置(参考图4所示的直线P)。相对于此,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并不在各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而偏向配设有包括驱动马达和减速机等重物的行走装置13的后端侧。因此,只要以抵消该偏移量的方式将距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等距离安装的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中的安装在车身12的前端侧的前侧下部配重17设为重于安装在车身12的后端侧的后侧下部配重18,就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大致一致。换言之,与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和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更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心为止的距离与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心为止的距离设定为相同,但并不只限于此,两者也可以设定为不同。
在此,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不同是指,将两者设计成重量互不相同,其不包括(两者设计成相同重量,但)其重量在基于制造误差的偏差范围内不同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前侧下部配重17的框体17a和后侧下部配重18的框体18a内填充填充物的同时调整重量,因此制造误差较小(±1%左右),从而允许小于±1%的偏差。并且,还可以通过铸造来制造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此时的制造误差变得略大(±3%左右),因此允许小于±3%的偏差。即,本发明的“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不同”的结构不包括(两者设计成相同重量,但)其重量在基于制造误差的偏差范围内不同的情况,但是,例如在两者的重量差为重量更重的下部配重的重量的4%以上时视为包括在“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不同”的结构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下部配重17设定为比后侧下部配重18重10%左右。
如下所述,为了防止在车身12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错误安装不同重量的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经由连结方式彼此不同的安装机构安装于各千斤顶16的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上。
如图6~图9所示,在前侧下部配重17的框体17a的彼此相对的两侧面上,朝向斜上方突出形成有具有卡槽17b的钩形状的安装部(配重侧钩)17c,后侧下部配重18的框体18a的彼此相对的两侧面上,朝向斜上方突出形成有具有销(配重侧销)18b的安装部18c。另一方面,安装在车身12的前面两个位置上的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具有销(车身侧销)19a的安装支承部19b,安装在车身12的后面两个位置上的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具有卡槽20a的钩形状的安装支承部(车身侧钩)20b。
因此,通过将前侧下部配重17的钩形状的安装部17c钩挂到设置在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安装支承部19b上的销19a上,能够将前侧下部配重17正确地安装到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参考图5)。然而,前侧下部配重17的安装部17c和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安装支承部20b均为钩形状,因此无法将前侧下部配重17的安装部17c钩挂到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安装支承部20b上,能够防止将前侧下部配重17错误安装到后侧千斤顶臂16B上。
同样,关于后侧下部配重18,通过将设置在后侧下部配重18的安装部18c上的销18b钩挂到后侧千斤顶臂16B的钩形状的安装支承部20b上,能够将后侧下部配重18正确地安装到后侧千斤顶臂16B上,由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安装部18c无法钩挂到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安装支承部19b上,因此能够防止将后侧下部配重18错误安装到前侧千斤顶臂16A上。
另外,销与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与上述相反,即,也可以在前侧下部配重17的安装部设置销,并将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安装支承部形成为钩形状,并且将后侧下部配重18的安装部形成为钩形状,在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安装支承部设置销。
并且,作为将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安装到车身12上的安装机构,也可以采用除了上述销和钩以外的结构,重要的是,只要是能够利用机械结构防止重量不同的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错误安装的安装机构即可。
而且,为了从视觉上防止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的错误安装,可以对各框体17a、18a施以标记方式不同的标记或着色,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这种视觉上的错误防止机构或也可以与上述不同连结方式的安装机构一同使用。
在此,在将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经由千斤顶16的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安装于车身12上时,需要将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正确地安装到车身12的规定位置。图10是表示用于防止这种千斤顶16的错误安装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如图10所示,在车身12的前面侧的连结部位设置有阻挡部件(即,第1卡合销21),在车身12的后面侧的连结部位设置有阻挡部件(即,第2卡合销)(未图示),这些第1卡合销21和第2卡合销在各自的连结部位上的设置位置不同。并且,在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基端侧分别设置有抵接部22,前侧千斤顶臂16A的抵接部22只能与第2卡合销抵接,后侧千斤顶臂16B的抵接部22只能与第1卡合销21抵接。
在这种结构中,若将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基端侧插入到设置有第1卡合销21的车身12的前面侧,则前侧千斤顶臂16A的抵接部22不会与第1卡合销21抵接,因此能够将前侧千斤顶臂16A正确地安装到车身12的前面侧。然而,若将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基端侧插入到设置有第2卡合销的车身12的后端侧,则在其插入过程中前侧千斤顶臂16A的抵接部22与第2卡合销抵接(干涉),因此无法将前侧千斤顶臂16A安装到车身12的后端侧。
同样,关于后侧千斤顶臂16B,若将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基端侧插入到设置有第2卡合销的车身12的后端侧,则后侧千斤顶臂16B的抵接部22不会与第2卡合销抵接,因此能够将后侧千斤顶臂16B正确地安装到车身12的后面侧。然而,若将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基端侧插入到设置有第1卡合销21的车身12的前面侧,则在其插入过程中后侧千斤顶臂16B的抵接部22与第1卡合销21抵接(干涉),因此无法将后侧千斤顶臂16B安装到车身12的前端侧。
另外,利用与这种阻挡部件(第1卡合销21、第2卡合销)和抵接部22不同的结构也能够防止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的错误安装,重要的是,只要在车身12的前端侧的连结部位设置允许安装前侧千斤顶臂16A而阻止安装后侧千斤顶臂16B的第1阻挡部件并且在车身12的后端侧设置阻止安装前侧千斤顶臂16A而允许安装后侧千斤顶臂16B的第2阻挡部件即可。
并且,在图10所示的结构例中,在车身12的前表侧的连结部位设置有第1卡合销21,并且在车身12的后面侧的连结部位设置有不同于第1卡合销21的第2卡合销,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在车身12的前面侧和后面侧中的任一侧的连结部位设置阻挡部件(第1卡合销21或第2卡合销),且仅在前侧千斤顶臂16A和后侧千斤顶臂16B中的任一个千斤顶臂上设置能够与该阻挡部件抵接的抵接部。例如,在车身12的前面侧设置有阻挡部件(即,第1卡合销21)而在车身12的后面侧并未设置有阻挡部件并且仅在后侧千斤顶臂16B上设置有能够与第1卡合销21抵接的抵接部22的情况下,即使错误地将后侧千斤顶臂16B安装到车身12的前面侧,第1卡合销21和抵接部22会彼此干涉而无法进行安装。相反地,在错误地将前侧千斤顶臂16A安装到车身12的后面侧时,虽能够进行安装,但此时,由于无法将后侧千斤顶臂16B安装于车身12的前面侧,因此能够察觉到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安装部位是错误的情况。
并且,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经由各千斤顶16的千斤顶臂16a(前侧千斤顶臂16A、后侧千斤顶臂16B)安装到车身12上,但也可以不经由千斤顶16而直接将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安装到车身12上。
另外,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技术思想中包括的所有技术事项均属于本发明的对象。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优选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来实现各种代替例、修改例、变形例或改良例,而这些例子均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省略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同点进行详细说明,重点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及下述变形例不仅可以单独实施,还可以以任意组合方式组合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来实施,或将变形例彼此组合来实施。
[变形例1]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变形例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质量)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质量)相同,但是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用直线P表示)至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L1不同于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L2。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为外形尺寸和重量彼此相同的通用部件,但是,前侧下部配重17利用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安装架17A而安装在车身12的前面侧,相对于此,后侧下部配重18则利用较短的安装架18A而安装在车身12的后面侧。如此,基于两个安装架17A、18A的长度之差,将从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P至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L1设定为长于从回转中心P至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L2,因此,即使使用相同重量的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也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和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大致一致。
另外,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1中,使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相同的结构是指,将两者设计成重量相同,其包括重量在基于制造误差的偏差范围内的情况,在两者的重量之差小于更重的下部配重的重量的5%(例如为3%)时视为包括在“前侧下部配重17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相同”的结构中。另外,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及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也可以不同。例如,除了使距离L1长于距离L2以外,还可以使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量重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进一步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变形例2]
图1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侧架11L的侧视图。在变形例2中,通过改变侧架11L、11R的构成零件的材料(重量),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2所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侧架11L除了支承包括驱动轮的行走装置13、惰轮14及履带15以外,还支承配置在驱动轮与惰轮14之间的多个滚轮23。行走装置13通过驱动轮将由驱动马达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履带15。驱动力通过驱动轮传递到履带15以使其旋转。行走装置13的驱动力通过履带15传递到惰轮14以使其从动。
如上所述,包括驱动马达和减速机的行走装置13的重量重于惰轮14的重量。因此,在变形例2中,使惰轮14的重量重于行走装置13的构成要件(即,驱动轮)的重量。另外,以往的惰轮14通常由铸铁制成。相对于此,在变形例2中,由比重大于铸铁的金属(例如,锻钢)制成惰轮14。侧架11R也与此同样。
根据变形例2,能够使偏向于后端侧的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并且,通过使用比重比以往大的材料制成惰轮14,无需改变惰轮14的尺寸即可加大重量。其结果,无需改变侧架11L、11R的设计即可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变形例3]
图1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履带式起重机的侧架11L的侧视图。在变形例3中,通过在侧架11L、11R上追加设置新的零件,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3所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侧架11L除了具有图12所示的结构以外,还支承附加部件25。更详细而言,附加部件25配置在侧架11L的比前后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前方(靠近惰轮14的一侧)的位置。附加部件25例如可以为与使履带15行走的动作不相关的零件。或者,附加部件25也可以为仅发挥配重的功能的部件。而且,附加部件25也可以为不支承其他部件的部件。
变形例3所涉及的附加部件25为由比重大的金属(例如,铅)形成的矩形铁板。并且,变形例3所涉及的附加部件25在比侧架11L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前方(惰轮14侧)的位置焊接在侧架11L的侧面上。但是,附加部件25的材料、形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法并不只限于上述例子。
另外,在卸下行走装置13、惰轮14、履带15及附加部件25的状态下,单个侧架11L的重心位置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相同(以制造误差为3%来考虑)或稍微偏向安装行走装置13的一侧。并且,如上所述,行走装置13重于惰轮14,因此,若将行走装置13、惰轮14、履带15安装到侧架11L上,则整个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会偏向行走装置13侧。
因此,只要像变形例3那样在比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更靠惰轮14侧的位置安装附加部件25,则能够使以往偏向后端侧的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并且,由于利用不参与到侧架11L、11R的动作中的附加部件25来进行重心调整,因此其形状、大小及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变高,因此能够微调重心位置。
[变形例4]
图14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17、18的侧视图。在变形例4中,通过在前侧下部配重17和后侧下部配重18中使填充重物的框体17a、18a在前后方向上偏向一侧,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4所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框体17a偏靠于前侧下部配重17的前方侧(即,远离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的一侧)。另一方面,变形例4所涉及的框体18a偏靠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前方侧(即,靠近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的一侧)。由此,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变得大于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
根据变形例4,以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的前方侧的旋转力矩大于后方侧的旋转力矩,因此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另外,框体17a、18a可以构成为,能够在前侧下部配重17及后侧下部配重18的内部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微调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
[变形例5]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17、18的侧视图。在变形例5中,通过层叠任意数量的配重来构成下部配重17、18,由此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5所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前侧下部配重17通过将三个配重26a、26b、26c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另一方面,变形例5所涉及的后侧下部配重18通过将两个配重26d、26e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另外,配重26a~26e可以具有相同的重量,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重量。而且,配重26a~26e可以由相同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并且,也可以沿前后方向层叠配重26a~26e,也可以是一部分配重沿上下方向层叠而一部分配重沿前后方向层叠。
根据变形例5,通过增加或减少所层叠的配重26a~26e的数量,能够调整前侧下部配重17及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其结果,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变形例6]
图1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17、18的侧视图。在变形例6中,通过使重物在框体17a、18a之间移动,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6所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框体17a、18a内填充有具有流动性的重物(例如,水、油、液态金属等)。并且,变形例6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还具备连接框体17a和框体18a的配管27及抽吸填充在框体17a及框体18a中的一个框体中的重物并将其填充到另一个框体中的泵28。
根据变形例6,利用泵28使重物在框体17a与框体18a之间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前侧下部配重17及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量。其结果,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另外,在将用于驱动下部行走体1、上部回转体3及绞盘8、9(以下,标记为“致动器”)的工作油用作重物的情况下,可以使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液压泵(省略图示)具有泵28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将除了工作油以外的流体用作重物的情况下,除了向促动器供给工作油的液压泵以外,还需要另行设置新的泵28。
[变形例7]
图1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下部配重17、18的侧视图。在变形例7中,通过改变具有长边及短边的下部配重17、18的安装方向,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变形例7所涉及的下部配重17、18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并且,如图17所示,变形例7所涉及的前侧下部配重17以其长边朝向前后方向且其短边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另一方面,变形例7所涉及的后侧下部配重18以其长边朝向上下方向且其短边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后侧千斤顶臂16B上。由此,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前侧下部配重17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变得大于从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至后侧下部配重18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
根据变形例7,以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的前方侧的旋转力矩大于后方侧的旋转力矩,因此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另外,下部配重17、18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改变相对于千斤顶臂16a的安装角度(即,长边及短边的朝向)。由此,能够微调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
[变形例8]
图1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8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的车身12的侧视图。在变形例8中,通过将不同于下部配重17、18的配重30安装在车身12上,从而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
如图18所示,在变形例8所涉及的车身12上的比侧架11L、11R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前方且比前侧下部配重17更靠后方的位置安装有配重30。
根据变形例8,车身12的前方侧重于后方侧。其结果,能够使下部行走体1的重心位置靠近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中心。另外,配重30可以为填充到车身12的内部空间中的重物,也可以为可装卸于车身12的外侧的配重。
[变形例9]
图19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9所涉及的安装部17c及千斤顶臂16A、16B周边的示意图。在变形例9中,通过使千斤顶臂16A、16B具有不同直径的销19a,从而防止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如图19所示,变形例9所涉及的前侧下部配重17的卡槽17b的槽宽大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卡槽17b的槽宽。并且,变形例9所涉及的前侧千斤顶臂16A的销19a的直径大于后侧千斤顶臂16B的销19a的直径。另外,卡槽17b的槽宽及销19a的直径只要在前后不同即可,其大小关系也可以与上述例子相反。
根据变形例9,前侧下部配重17能够安装于千斤顶臂16A、16B这两者上,但后侧下部配重18只能安装于后侧千斤顶臂16B上。即,前侧千斤顶臂16A构成为能够安装前侧下部配重17而无法安装后侧下部配重18。因此,即使错误地将前侧下部配重17安装到后侧千斤顶臂16B上,在将后侧下部配重18安装于前侧千斤顶臂16A上时能够察觉到错误安装。
[变形例10]
图2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0所涉及的安装部17c及千斤顶臂16A、16B周边的示意图。在变形例10中,通过使千斤顶臂16A、16B所具有的保持销19a的保持板之间的间隔不同,从而防止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如图20所示,变形例10所涉及的前侧下部配重17的安装部17c的板厚(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安装部17c的板厚。并且,变形例10所涉及的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安装支承部19b的保持销19a两端的保持板之间的间隔宽于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安装支承部19b的保持销19a两端的保持板之间的间隔。另外,安装部17c的板厚及保持板之间的间隔只要在前后不同即可,其大小关系可以与上述例子相反。
根据变形例10,后侧下部配重18能够安装在千斤顶臂16A、16B这两者上,但前侧下部配重17只能安装在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即,后侧千斤顶臂16B构成为能够安装后侧下部配重18而无法安装前侧下部配重17。因此,即使错误地将后侧下部配重18安装到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在将前侧下部配重17安装于后侧千斤顶臂16B上时能够察觉到错误安装。
[变形例11]
图2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安装部17c及千斤顶臂16A、16B周边的示意图。在变形例11中,通过使千斤顶臂16A、16B所具有的一对安装支承部19b彼此之间的间隔不同,从而防止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如图21所示,变形例11所涉及的前侧下部配重17的左右一对安装部17c之间的间隔宽于后侧下部配重18的左右一对安装部17c之间的间隔。并且,变形例11所涉及的前侧千斤顶臂16A的左右一对安装支承部19b之间的间隔宽于后侧千斤顶臂16B的左右一对安装支承部19b之间的间隔。另外,安装部17c之间的间隔及安装支承部19b之间的间隔只要在前后不同即可,其大小关系可以与上述例子相反。
即,前侧千斤顶臂16A构成为能够安装前侧下部配重17而无法安装后侧下部配重18。并且,后侧千斤顶臂16B构成为能够安装后侧下部配重18而无法安装前侧下部配重17。
根据变形例11,前侧下部配重17只能安装在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后侧下部配重18只能安装在后侧千斤顶臂16B上。因此,能够迅速地察觉到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变形例12]
图2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2所涉及的千斤顶臂16A、16B及下部配重17、18的图。在变形例12中,通过测量下部配重17、18安装在千斤顶臂16A、16B的状态下的物理量(例如,重量、压力等),从而防止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如图22所示,变形例12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具备测量施加于前侧千斤顶臂16A的销19a上的物理量的传感器31、测量施加于后侧千斤顶臂16B的销19a上的物理量的传感器32及根据从传感器31、32输出的信号来判定千斤顶臂16A、16B上是否安装有正确的下部配重17、18的控制器33。
控制器33例如具备存储程序的ROM、读取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并执行的C PU及成为CPU执行程序时的作业区域的RAM。并且,ROM或RAM中存储有安装有下部配重17、18时施加于销19a的物理量的范围。
控制器33判定由传感器31测出的物理量是否在与前侧下部配重17相对应的物理量的范围内。并且,若由传感器31测出的物理量在与前侧下部配重17相对应的物理量的范围内,则控制器33判定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安装有正确的前侧下部配重17。另一方面,若由传感器31测出的物理量在与前侧下部配重17相对应的物理量的范围外,则控制器33判定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安装有错误的配重(例如,后侧下部配重18)。
并且,控制器33通过设置在操纵室4中的通知装置(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向操作者通知上述判定结果。另外,这也同样适用于根据由传感器32测出的物理量来判定后侧下部配重18是否安装到后侧千斤顶臂16B上的方法中。
在作为物理量的一例而测量施加于销19a上的荷载时,只要将测力传感器用作传感器31、32即可。在作为物理量的另一例而测量施加于销19a上的压力时,只要将压力传感器用作传感器31、32即可。在测量其他物理量时,也只要使用适合测量物理量的传感器31、32即可。
根据变形例12,由控制器33判定千斤顶臂16A、16B上是否安装有正确的下部配重17、18,因此,即使进行安装工作的操作者没有察觉到,也能够防止履带起重机在错误安装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即,变形例12所涉及的控制器33及传感器31、32为检测下部配重17、18是否安装到车身12的正确的位置上的检测部的一例。但是,可以省略传感器31、32之一。
[变形例13]
图2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3所涉及的千斤顶臂16A、16B及下部配重17、18的图。在变形例13中,通过使用仅对千斤顶臂16A、16B及下部配重17、18的正确的组合作出反应的限位开关34、35,从而防止下部配重17、18的错误安装。
在图23的例子中,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开关34、35及靶部件17x、18x,但也可以不在前后两侧均设置限位开关及靶部件。例如,也可以仅在前侧千斤顶臂16A设置限位开关34,且仅在前侧下部配重17设置靶部件17x。由此,只要以正确的组合安装下部配重,则限位开关就开始工作。另一方面,若组合错误,则由于没有靶部件,因此限位开关不会工作。由此,能够防止错误安装。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少限位开关和靶部件的数量,能够节省成本。
如图23所示,变形例13所涉及的履带起重机具备控制器33、设置在前侧千斤顶臂16A上的限位开关34及设置在后侧千斤顶臂16B上的限位开关35。控制器33的结构可以与变形例12相同。
限位开关34、35在前后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安装在千斤顶臂16A、16B上。并且,尽管省略了图示,但限位开关34、35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安装在千斤顶臂16A、16B上。
并且,下部配重17、18安装于千斤顶臂16A、16B上的状态下与限位开关34、35抵接的靶部件17x、18x安装在下部配重17、18上的与限位开关34、35相对应的位置上。
因此,若前侧下部配重17安装到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则限位开关34与靶部件17x抵接,从而向控制器33输出信号。另一方面,若后侧下部配重18安装到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则限位开关34不与靶部件18x抵接,因而不向控制器33输出信号。
并且,若从限位开关34输出信号,则控制器33判定前侧千斤顶臂16A上安装有正确的前侧下部配重17。另一方面,若从限位开关34未输出信号,则控制器33判定前侧千斤顶臂16A上未安装有正确的前侧下部配重17。
并且,控制器33通过设置在操纵室4中的通知装置(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向操作者通知上述判定结果。另外,这也同样适用于根据限位开关35的信号来判定后侧下部配重18是否安装到后侧千斤顶臂16B上的方法中。
根据变形例13,由控制器33判定千斤顶臂16A、16B上是否安装有正确的下部配重17、18,因此,即使进行安装工作的操作者没有察觉到,也能够防止履带起重机在错误安装的状态下工作。
即,变形例13所涉及的控制器33、限位开关34、35及靶部件17x、18x为检测下部配重17、18是否安装到车身12的正确的位置上的检测部的一例。但是,也可以省略限位开关34、35之一。也可以省略靶部件17x、18x之一。
符号说明
1-下部行走体,2-回转轮,3-上部回转体,4-操纵室,5-动臂,6-桅杆,7-配重,8-卷扬绞盘,9-俯仰绞盘,10-吊钩,11L、11R-侧架,12-车身,13-行走装置,14-惰轮,15-履带,16-千斤顶,16a-千斤顶臂,16A-前侧千斤顶臂,16B-后侧千斤顶臂,17-前侧下部配重,17a-框体,17b-卡槽,17c-安装部(配重侧钩),17x-靶部件,17A-安装架,18-后侧下部配重,18a-框体,18b-销(配重侧销),18c-安装部,18x-靶部件,18A-安装架,19a-销(车身侧销),19b-安装支承部,20a-卡槽,20b-安装支承部(车身侧钩),21-第1卡合销(阻挡部件),22-抵接部,23-滚轮,25-附加部件,26a~26e、30-配重,27-配管,28-泵,31、32-传感器,33-控制器,34、35-限位开关。

Claims (14)

1.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其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侧架、连结这两个侧架并支承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车身及安装在该车身的前后两端侧的前侧下部配重和后侧下部配重,所述履带式起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下部配重的重量与所述后侧下部配重的重量不同,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的重心靠近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前侧下部配重的外壳的框体的外形形状和形成所述后侧下部配重的外壳的框体的外形形状相同,而填充在这两个框体的内部的填充物的重量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和所述后侧下部配重分别经由连结方式互不相同的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上设置有车身侧销,在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车身侧钩,并且在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和所述后侧下部配重中的任一个配重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身侧销卡合的配重侧钩,在另一个配重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身侧钩卡合的配重侧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行走体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安装在前侧的所述千斤顶上,所述后侧下部配重安装在后侧的所述千斤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前侧下部配重或所述后侧下部配重是否安装在所述车身的正确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的千斤顶和所述后侧的千斤顶分别经由连结方式互不相同的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的前端侧及后端侧中的至少一侧构成为能够安装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及所述后侧下部配重中的一个配重而无法安装另一个配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身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允许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和所述后侧下部配重中的任一个配重安装而阻止另一个配重安装的阻挡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架具有:配设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惰轮及行走装置;及安装在这些惰轮及行走装置的外周上的履带,所述前侧下部配重安装在靠近所述惰轮的所述车身的前端侧,所述后侧下部配重安装在靠近所述行走装置的所述车身的后端侧。
11.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其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侧架、连结这两个侧架并支承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车身及安装在该车身的前后的前侧下部配重和后侧下部配重,所述履带式起重机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至所述前侧下部配重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至所述后侧下部配重的重心位置为止的距离不同,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的重心靠近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履带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下部配重的重量和所述后侧下部配重的重量彼此相同。
13.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其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侧架及连结这两个侧架来并承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车身,所述履带式起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架支承:
行走装置,配设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侧,且产生驱动力;
惰轮,配设在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且其通过从所述行走装置传递过来的驱动力而进行从动;
履带,安装在所述惰轮及所述行走装置的外周上,且其通过从所述行走装置传递过来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及
附加部件,
所述附加部件在比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更靠所述惰轮侧安装在所述侧架上,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的重心靠近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
14.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其在下部行走体上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侧架及连结这两个侧架并支承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车身,所述履带式起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架支承:
行走装置,配设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侧,且产生驱动力;
惰轮,配设在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且其通过从所述行走装置传递过来的驱动力而进行从动;及
履带,安装在所述惰轮及所述行走装置的外周上,且其通过从所述行走装置传递过来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
所述行走装置具有向所述履带传递驱动力的驱动轮,
所述惰轮的重量重于所述驱动轮的重量,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的重心靠近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中心。
CN201980016540.XA 2018-03-13 2019-03-13 履带式起重机 Active CN111819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5722 2018-03-13
JP2018-045722 2018-03-13
PCT/JP2019/010227 WO2019177008A1 (ja) 2018-03-13 2019-03-13 クローラ式クレ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9150A CN111819150A (zh) 2020-10-23
CN111819150B true CN111819150B (zh) 2022-09-20

Family

ID=6790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6540.XA Active CN111819150B (zh) 2018-03-13 2019-03-13 履带式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407200A1 (zh)
JP (1) JP7438101B2 (zh)
CN (1) CN111819150B (zh)
DE (1) DE112019001317T5 (zh)
WO (1) WO20191770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3193A1 (ja) * 2017-02-02 2018-08-09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6787350B2 (ja) * 2017-02-02 2020-11-18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2138B1 (zh) * 1970-12-28 1974-11-13
JP3161674B2 (ja) * 1995-01-09 2001-04-2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の安全装置
JPH08199630A (ja) * 1995-01-20 1996-08-0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
JPH0988125A (ja) * 1995-07-20 1997-03-31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ェイ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9147B2 (ja) 2005-02-09 2011-01-26 日立住友重機械建機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4694893B2 (ja) 2005-06-02 2011-06-08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12111618A (ja) * 2010-11-26 2012-06-14 Kobelco Cranes Co Ltd クローラ式走行体
JP2012197155A (ja) * 2011-03-23 2012-10-18 Kobelco Cranes Co Ltd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
JP6037565B2 (ja) 2012-11-27 2016-12-07 日立住友重機械建機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付き作業機械
JP6455203B2 (ja) * 2015-02-10 2019-01-2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カーボディウエイト支持装置
US9783395B2 (en) * 2015-03-31 2017-10-10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ane counterweight positioning
JP6652436B2 (ja) 2016-04-04 2020-02-26 住友重機械建機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移動式クレーンおよび移動式クレーンの組立方法
DE202016004687U1 (de) * 2016-07-29 2017-11-02 Liebherr-Werk Nenzing Gmbh Mobile Arbeitsmaschine
JP6870279B2 (ja) 2016-10-31 2021-05-1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使用方法
JP6787350B2 (ja) * 2017-02-02 2020-11-18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DE102017214140A1 (de) * 2017-08-14 2019-02-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allastanordnung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Ballast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77008A1 (ja) 2021-02-25
CN111819150A (zh) 2020-10-23
DE112019001317T5 (de) 2020-11-26
US20200407200A1 (en) 2020-12-31
JP7438101B2 (ja) 2024-02-26
WO2019177008A1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33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ane counterweight positioning
US6893189B2 (en) Pipelayer
CN111819150B (zh) 履带式起重机
CN109577394B (zh) 用于工业机械的吊杆和铲斗柄部组件
JP2013040831A (ja) 作動油タンク内液面レベル検知装置
JP7189489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及びクレーンシステム
JP7189490B2 (ja) 位置調節補助装置及び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00229786A (ja) 走行式建設機械の転倒防止装置とそれに用いる安全装置ユニット
JP7467835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115362121A (zh) 施工机械及移动式起重机
JP5867009B2 (ja) 旋回式作業機械の被害量表示装置
EP3805142A1 (en) Mobile crane
WO2014006992A1 (ja) 建設機械の排土装置
JP2021070938A (ja) 建設機械用吊ブラケット
JP7137121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14198610A (ja) 作業機械の荷重測定装置
JP7317909B2 (ja) 作業機械およびフロント装置
JP7467836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20011796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13091945A (ja) 杭打機及び杭打機の安定度測定方法
EP1000896A1 (en) Wheeled crane
JP7214618B2 (ja)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産業機械
JP2020011795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US20210171322A1 (en) Mobile crane
JP2020011797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