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6484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6484A
CN111816484A CN201910561660.XA CN201910561660A CN111816484A CN 111816484 A CN111816484 A CN 111816484A CN 201910561660 A CN201910561660 A CN 201910561660A CN 111816484 A CN111816484 A CN 111816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plate
stopper
elastic
keyboard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16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6484B (zh
Inventor
崛内光雄
陈佳鑫
郑企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1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6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6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6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e.g. sealed casings or casings reducible in siz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2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linear movement, e.g. push butt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12Layers avoiding too large deformation or str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56Mounting of key housings on same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64Eliminat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3Key modules mounted on support plate or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基板与多个键帽,多个键帽设置于基板上。基板包括长切槽及弹性桥件,长切槽分隔基板成为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板体具有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彼此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弹性桥件连接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且第一板体可相对于第二板体移动,第一侧边设有第一桥座,第二侧边设有第二桥座,弹性桥件连接第一桥座与第二桥座之间,且弹性桥件更包括楔形部,楔形部连接于弹性桥件与第一桥座的内侧夹角处。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键盘为目前十分常见的输入设备,其通常是搭配电子装置使用,例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等。
一般来说,键盘主要是以一底板供其他组件安装,举例来说,底板上可设有多个组装结构以供多个升降连接件与多个键帽对应组接,例如各升降连接件组装于各键帽与各组装结构之间,以达到支撑与导引键帽升降之作用。
然而,由于底板为主要供组件安装的板件,因此,若底板在制造上产生较大公差时,容易造成组装上的困难与影响键盘整体的组装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基板与多个键帽,多个键帽可升降地设置于基板上。其中基板包括长切槽及弹性桥件,长切槽分隔基板成为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板体具有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彼此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弹性桥件连接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且第一板体可相对于第二板体移动。第一侧边设有第一桥座,第一桥座朝向第二侧边凸伸,第二侧边设有第二桥座,第二桥座朝向第一侧边凸伸,弹性桥件连接第一桥座与第二桥座之间。弹性桥件更包括楔形部,楔形部连接于弹性桥件与第一桥座的内侧夹角处。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键盘装置,通过基板分隔成为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且借由弹性桥件连接于第一板体的第一侧边与第二板体的第二侧边之间,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在组装过程中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以调整相对位置,以消除制造上累进的公差,而避免影响键盘装置的组装精度与困难度。此外,借由弹性桥件更包括楔形部,楔形部连接于弹性桥件与桥座的内侧夹角处,可避免弹性桥件受力移动时,应力集中于内侧夹角处,达到大幅减小夹角处所受应力而防止轻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限度等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板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弹性桥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弹性桥件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弹性桥件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弹性桥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桥件另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9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的弹性桥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弹性桥组件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弹性桥组件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弹性桥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弹性桥组件另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四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 键盘装置
A、A’、B 区域
10 基板
11 第一板体
111 第一侧边
112 第一桥座
113 第一桥架
114 第一固定件
12 第二板体
121 第二侧边
122 第二桥座
123 第二桥架
124 第二固定件
125 止挡部
13 第三板体
134 第三固定件
G 间隙
C、D 长切槽
CXX 向区段
CYY 向区段
20、20’ 弹性桥件
21、21’ 楔形部
22 曲线边缘
221R 角曲线边缘
23 第一端
24 第二端
25、25’ 中间区段
251 长型镂孔
26 止挡部
30、30’ 弹性桥组件
31 第一弹性杆
311 楔形部
312 曲线边缘
313、314 止挡凸缘
32 第二弹性杆
321 楔形部
323、324 止挡凸缘
33 连接件
41 第一止挡件
411 凹槽
412 第一凸板
413 第一立板
414 第一挡块
42 第二止挡件
421 凸片
422 第二凸板
423 第二立板
424 第二挡块
43 第三止挡件
432 第三凸板
433 第三立板
434 第三挡块
S 特定间距
50 键帽
51 升降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省略部份组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所有图式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图1为本发明的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基板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包括基板10与多个键帽50,在此多个键帽50的数量是以三个表示,实际上,多个键帽50可包括多个字母键、多个数字键、空格键(Space key)、输入键(Enter key)及大写锁定键(Caps Lock key)等,在此图面省略绘示,合先叙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可为金属材质(例如铁、铝或合金等)或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硬质板体。多个键帽50可升降地设置于基板10上,以供使用者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信号。举例来说,多个键帽50可通过多个升降连接件51分别组接于基板10上,例如升降连接件51可包括剪刀式连接件(Scissor)及弹性组件(如弹性橡胶、弹性片或机械式开关)等。
如图1与图2所示,基板10是位于图中所示坐标轴的X-Y平面,基板10具有至少一个长切槽C以分隔成多个板体。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具有二个长切槽C、D,二个长切槽C、D分别朝图中所示坐标轴的Y轴方向切割,而使基板10分隔成沿图中所示坐标轴的X轴方向排列的三个板体(在此为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及第三板体13)。然而,本实施例并不局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亦可仅具有一个长切槽C,以将基板10分隔成沿X轴方向排列的二个板体、或者基板10亦可具有超过二个长切槽,以将基板10分隔成沿X轴方向排列的四个以上的板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长切槽C、D可为线性切槽或曲折状切槽,例如图2所示,以其中一个长切槽C为例,本实施例的长切槽C为曲折状切槽而具有多个X向区段CX以及衔接于多个X向区段CX之间的Y向区段CY,其中各Y向区段CY是沿Y轴方向延伸(Y向区段CY可平行或不平行Y轴方向),各X向区段CX为沿X轴方向延伸(X向区段CX可平行或不平行X轴方向),但此并不局限,各长切槽C亦可为仅沿Y轴方向切割的线性切槽。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为一矩形板体,其中基板10的长边与X向区段CX平行,基板10的短边则与Y向区段CY平行,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中图3为图2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弹性桥件20的局部放大图。以基板10的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为例,第一板体11具有邻近于长切槽C的第一侧边111,第二板体12具有邻近于长切槽C的第二侧边121,第一侧边111与第二侧边121彼此相对且二者之间保持间隙G。第二板体12与第三板体13之间同样基于长切槽D而具有间隙G,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各长切槽C、D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桥接件(在此包括多个弹性桥件20与多个弹性桥组件30),以链接于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以及第二板体12与第三板体13之间。以长切槽C为例,多个弹性桥件20与多个弹性桥组件30是设置在长切槽C的多个Y向区段CY内,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在组装过程中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以调整相对位置。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各长切槽C、D内亦可仅设有单一种弹性桥件20或单一种弹性桥组件30,且弹性桥件20或弹性桥组件30的数量或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
如图2至图4所示,以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为例,第一板体11能相对于第二板体12沿X方向移动以彼此接近或远离(在此X方向为图中所示坐标轴的X轴方向而与基板10共平面),当第一板体11沿X方向移动远离第二板体12时,可使彼此之间的间隙G变大,当第一板体11沿X方向移动接近第二板体12时,可使彼此之间的间隙G变小。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设有第一桥座112,第一桥座112朝向第二侧边121凸伸但不接触第二侧边121,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设有第二桥座122,第二桥座122朝向第一侧边111凸伸但不接触第一侧边111,且第一桥座112与第二桥座122彼此错位。弹性桥件20是沿Y方向延伸、并且连接第一桥座112与第二桥座122之间,所述Y方向指X方向的垂直方向(在此Y方向为图中所示坐标轴的Y轴方向)而与基板10共平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为一矩形板体,可借由第一板体11能相对于第二板体12沿X方向移动(于本实施例中,X方向与基板10的长边平行),以避免基板10长边的公差过大,造成组装上的困难。
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具有一中间区段25以及相对的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中间区段25介于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之间,第一端23连接于第一桥座112,第二端24连接于第二桥座122,构成第一桥座112、第二桥座122与弹性桥件20呈Z字型态样。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桥座112、第二桥座122与弹性桥件20可为与基板10一体形成的板件,例如基板10可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各长切槽C,第一桥座112、第二桥座122与弹性桥件20为基板10未冲压移除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对照图4至图6所示,在基板10组装过程中,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可沿X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如图5与图6所示,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可沿X轴方向彼此接近或远离)以调整相对位置,且在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弹性桥件20、第一桥座112及第二桥座122的交接处会受力连动而产生弹性形变,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后,弹性桥件20仍能持续连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而避免分离。借此,通过基板10的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能相对移动调整位置,可消除制造上的累进公差(例如基板10、键帽50或其他构件在制造时产生公差),以避免影响键盘装置1的组装精度与困难度。另外,基板10的第二板体12与第三板体13亦可沿X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以调整相对位置,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对照图4至图6所示,弹性桥件20更具有至少一个楔形部2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具有二个楔形部21(如图4的虚线框围的区域),二楔形部21一体形成于弹性桥件20的相对二端并分别连接于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以避免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呈尖锐的夹角(例如直角或锐角)。借此,如图5与图6所示,当弹性桥件20、第一桥座112及第二桥座122的交接处受到连动而产生弹性形变时,可避免应力集中于内侧夹角处,达到大幅减小夹角处所受应力而防止轻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限度等情形。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更具有曲线边缘22,例如曲线边缘22可为对数曲线边缘、拋物线曲线边缘、双曲线曲线边缘或其他非线性曲线边缘,使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呈平滑的曲线,更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但此并不局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亦可具有线性直线边缘,使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呈钝角型态,同样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的曲线边缘22是由至少二个R角曲线边缘221构成(在此为三个R角曲线边缘221),且邻近第一桥座112与第二桥座122的R角曲线边缘221具有较小曲率半径,也就是说,各楔形部21的曲线边缘22由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R角曲线边缘221衔接而成,且曲线边缘22的曲率半径是朝弹性桥件20的中间区段25逐渐变大,使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呈平滑的曲线,而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楔形部21的曲线边缘22亦可为等R角曲线边缘,也就是由单一个R角曲线边缘221所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桥件20的中间区段25的宽度可小于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的宽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区段25的二侧呈凹弧状并分别衔接于各楔形部21的曲线边缘22,使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至中间区段25、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至中间区段25能呈现平滑的曲线,而有助于应力的传递。
如图4所示,弹性桥件20更凸设至少一个止挡部26,以使弹性桥件20超出弹性限度前能够获得止挡。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凸设有二止挡部26,且二止挡部26分别位于二楔形部21的相对侧但不接触于第一侧边111与第二侧边121。借此,如图5所示,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彼此移动接近时,能够受到二止挡部26的止挡(在此二止挡部26分别抵靠于第一侧边111与第二板体112)而避免弹性桥件20超出弹性形变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亦可凸设一止挡部125以对应但不接触于第一桥座112、或/及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亦可凸设一止挡部(此省略绘示)以对应但不接触于第二桥座122,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彼此移动接近时,能够进一步受到止挡部125的止挡而避免弹性桥件20超出弹性限度。
如图7与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弹性桥件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图4至图6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弹性桥件20’的中间区段25’开设有一长型镂孔251,长型镂孔251沿Y轴方向延伸,第一桥座112与第二桥座122分别连接于弹性桥件20’的中间区段25’的相对二侧。借此,如图8所示,在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的过程中(在此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彼此远离),弹性桥件20’的中间区段25’会受力产生弹性形变而撑开,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后,弹性桥件20’仍能持续连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而避免分离。
再如图7与图8所示,弹性桥件20’更具有多个楔形部21’,多个楔形部21’分别连接于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其中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的结构可与上述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的结构相似或相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件20’的各楔形部21’具有等R角曲线边缘,使弹性桥件20’与第一桥座112的内侧夹角处以及弹性桥件20’与第二桥座122的内侧夹角处呈平滑的曲线,而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楔形部21’的边缘亦可为对数曲线边缘、拋物线曲线边缘、双曲线曲线边缘或其他非线性曲线边缘。
再请对照图2、图9与图10所示,其中图9为图2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9的弹性桥组件30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设有二第一桥架113,二第一桥架113分别朝向第二侧边121凸伸但不接触第二侧边121。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设有二第二桥架123,二第二桥架123分别朝向第一侧边111凸伸但不接触第一侧边111,二第一桥架113分别与二第二桥架123彼此对应并保持间距。弹性桥组件30包括第一弹性杆31、第二弹性杆32及连接件33,在此,第一弹性杆31沿Y轴方向延伸并连接于二第一桥架113之间,第二弹性杆32沿Y轴方向延伸并连接于二第二桥架123之间,连接件33连接于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与第二弹性杆32的中段之间,构成弹性桥组件30整体呈H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前述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是指第一弹性杆31在二第一桥架113中的区段,第二弹性杆32的中段是指第二弹性杆32在二第二桥架123中的区段,可依需求调整连接件33的位置及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二第一桥架113、二第二桥架123及弹性桥组件30可为与基板10一体形成的板件,例如基板10可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长切槽C,二第一桥架113、二第二桥架123及弹性桥组件30为基板10未冲压移除的部分。
借此,如图11与图12所示,在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的过程中(例如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彼此接近或远离),弹性桥组件30的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与第二弹性杆32的中段、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交接处、以及第二弹性杆32与各第二桥架123的交接处会受力而产生弹性形变,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后,弹性桥组件30仍能持续链接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而避免分离。借此,除了可避免制造上的公差影响键盘装置1的组装精度与困难度之外,且弹性桥组件30是由多点平均受力而能使应力获得分散,以避免应力集中于某处,达到防止弹性桥组件30轻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限度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弹性桥组件30的第一弹性杆31具有至少一个楔形部31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桥组件30的第一弹性杆31具有二楔形部311(如图10的虚线框围的区域),二楔形部311位于第一弹性杆31的相对二端并分别连接于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内侧夹角处,以避免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内侧夹角处呈尖锐的夹角(例如直角或锐角)。借此,如图11与图12所示,当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交接处受到连动而产生弹性形变时,可避免应力集中于内侧夹角处,达到大幅减小夹角处所受应力而防止轻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限度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弹性杆31的各楔形部311更具有曲线边缘312,其中曲线边缘312的型态可相同或相似于上述弹性桥件20的楔形部21的曲线边缘22,举例来说,第一弹性杆31的各楔形部311的曲线边缘312可为对数曲线边缘、拋物线曲线边缘、双曲线曲线边缘或其他非线性曲线边缘,或者,各楔形部311的曲线边缘312可由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R角曲线边缘衔接而成,且曲线边缘312的曲率半径是朝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逐渐变大。使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内侧夹角处呈平滑的曲线,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楔形部311的曲线边缘312亦可具有线性直线边缘,使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内侧夹角处呈钝角型态,同样有助于减小内侧夹角处的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弹性桥组件30的第二弹性杆32亦可具有二楔形部321(如图10的虚线框围的区域),二楔形部321位于第二弹性杆32的相对二端并分别连接于第二弹性杆32与各第二桥架123的内侧夹角处,其中第二弹性杆32的各楔形部321的结构可于第一弹性杆31的各楔形部311的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弹性桥组件30的第一弹性杆31更凸设多个止挡凸缘313、314,止挡凸缘313凸设于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并与楔形部311位于同一侧,二止挡凸缘314分别位于楔形部311的相对侧,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彼此移动接近时,能够在弹性桥组件30超出弹性限度前受到多个止挡凸缘313、314的止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杆32亦可凸设多个止挡凸缘323、324,以加强止挡的效果,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与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弹性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图10至图12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弹性桥组件30’仅具有第一弹性杆31以连接于二第一桥架113之间,而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仅凸设一第二桥架123并连接于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借此,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移动的过程中,弹性桥组件30’的第一弹性杆31的中段、以及第一弹性杆31与各第一桥架113的交接处会受力而产生弹性形变,达到多点平均受力而能使应力获得分散以避免应力集中于某处,防止弹性桥组件30’轻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限度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的基板10亦可额外设置止挡件,以避免弹性桥件20与弹性桥组件30超出弹性形变范围。以下即配合图式分别说明止挡件的各种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为图1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且区域A’是对应于图2与图3之区域A。请对照图2、图3与图15所示,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设有第一止挡件41,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设有一第二止挡件42,第一止挡件41与第二止挡件42是沿相同方向(在此为X轴方向)排列且二者之间具有特定间距S,且特定间距S小于第一侧边111与第二侧边121之间的间隙G(如图3所示),使弹性桥件20与弹性桥组件30在超出弹性限度前,能够受到第一止挡件41与第二止挡件42的止挡。
如图2、图3与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41与第二止挡件42设置于长切槽C的X向区段CX中,但此并不局限。其中,第一止挡件41包括多个凹槽411与一第一立板413,各凹槽411由第一侧边111凹设并远离第二侧边121,第一立板41是由第一侧边111一体弯折而出。第二止挡件42包括多个凸片421与一第二立板423,各凸片421由第二侧边121一体凸伸并朝向第一侧边111,且各凸片421对应延伸进入各凹槽411中但彼此不接触,第二立板423是由第二侧边121一体弯折而出,且凸片421与凹槽411的槽壁之间具有上述特定间距S,第一立板413与第二立板423沿X轴方向排列并彼此保持上述特定间距S。
借此,请对照图5至图8以及图11至图14所示,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凸片421与凹槽411、以及第一立板413与第二立板423于X轴方向的止挡,而避免弹性桥件20与弹性桥组件30超出弹性形变范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接近时,能够同时受到凸片421与凹槽411、以及第一立板413与第二立板423的止挡,且由于第一立板413与第二立板423是由基板10弯折而出,因此能进一步增加止挡的面积而避免错位的情形。此外,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远离时,仍能受到凸片421与凹槽411的止挡而避免弹性桥件20与弹性桥组件30超出弹性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更增设有第三止挡件43,第二止挡件42介于第一止挡件41与第三止挡件43之间,第一止挡件41、第二止挡件42与第三止挡件43沿X方向(在此为X轴方向)排列,且第三止挡件43与第二止挡件42之间具有上述特定间距S(如图3所示)。借此,使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无论是彼此接近或远离,都能受到第一止挡件41、第二止挡件42与第三止挡件43的止挡而避免弹性桥件20与弹性桥组件30超出弹性形变范围。举例来说,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接近时,第一止挡件41与第二止挡件42会彼此靠近并互相抵靠而达到止挡作用,当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相对远离时,则是由第二止挡件42与第三止挡件43彼此靠近并互相抵靠而达到止挡作用。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相较于图15的实施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41包括由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一体弯折而出的第一立板413,第二止挡件42包括由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一体弯折而出的第二立板423,第三止挡件43包括由第一侧边111一体弯折而出的第三立板433,第一立板413、第二立板423及第三立板433沿X轴方向排列且彼此之间保持上述特定间距S。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止挡件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41包括第一凸板412,第一凸板412设置于第一侧边111上并朝第二侧边121凸伸,第二止挡件42包括一第二凸板422,第二凸板422设置于第二侧边121上并朝第一侧边111凸伸,第三止挡件43包括第三凸板432,第三凸板432设置于第一侧边111上并朝第二侧边121凸伸,且第一凸板412、第二凸板422及第三凸板432沿X轴方向排列并彼此保持上述特定间距S。
承上,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板412与第三凸板432层迭固设于第一板体11表面(例如第一凸板412与第三凸板432的一端通过黏固、焊接或锁固于第一板体11表面),第二凸板422层迭固设于第二板体12表面(例如第二凸板422的一端通过黏固、焊接或锁固于第二板体12表面)。但此并不局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板412与第三凸板432亦可一体延伸自第一侧边111,第二凸板422亦可一体延伸自第二侧边121。
再如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板412与第三凸板432可更延伸至第二板体12的表面,第二凸板422可更延伸至第一板体11的表面,使第一板体11能受到第二凸板422的止挡而受到Z轴方向的限位,第二板体12能受到第一凸板412与第三凸板432的止挡而受到Z轴方向的限位。
如图18至图20所示,为本发明止挡件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41包括一第一挡块414,第一侧边111设有一第一固定件114,第一固定件114用以固定第一挡块414于第一侧边111上,第二止挡件42包括一第二挡块424,第二侧边121设有一第二固定件124,第二固定件124用以固定第二挡块424于第二侧边121上,第三止挡件43包括一第三挡块434,第一侧边111设有一第三固定件134,第三固定件134用以固定第三挡块434于第一侧边111上,且第一挡块414、第二挡块424及第三挡块434沿X轴方向排列并彼此保持上述特定间距S。
如图18至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4与第三固定件134为由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边111冲压形成的折板,第二固定件124也为由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边121冲压形成的折板,第一挡块414与第三挡块434可通过塑料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分别嵌合于第一固定件114与第三固定件134外部(如图19所示,第一挡块414嵌合包覆于第一固定件114外部),第二挡块424同样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嵌合于第二固定件124外部(如图20所示,第二挡块424嵌合包覆于第二固定件124外部)。然而,本实施例仅为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块414、第二挡块424及第三挡块434亦可分别以其他组装方式(例如黏固、焊接或锁固)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4、第二固定件124及第三固定件134。
再如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块414与第三挡块434更延伸至第二板体12的表面,第二挡块424更延伸至第一板体11的表面,使第一板体11能受到第二挡块424的止挡而受到Z轴方向的限位,第二板体12能受到第一挡块414与第三挡块434的止挡而受到Z轴方向的限位。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以及
多个键帽,可升降地设置于该基板上;
其中,该基板包括一长切槽及一弹性桥件,该长切槽分隔该基板成为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边,该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一间隙,该弹性桥件连接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之间,且该第一板体可相对于该第二板体移动;
其中,该第一侧边设有一第一桥座,该第一桥座朝向该第二侧边凸伸,该第二侧边设有一第二桥座,该第二桥座朝向该第一侧边凸伸,该弹性桥件连接该第一桥座与该第二桥座之间;
其中,该弹性桥件更包括一楔形部,该楔形部连接于该弹性桥件与该第一桥座的内侧夹角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切槽具有至少一X向区段以及至少一Y向区段,且该基板具有一长边及一短边,其中该长边与该X向区段平行,该短边与该Y向区段平行,且该弹性桥件设置于该Y向区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楔形部具有一曲线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曲线边缘是指一对数曲线边缘、一拋物线曲线边缘或一双曲线曲线边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曲线边缘包括至少二R角曲线边缘,且邻近该第一桥座的R角曲线边缘具有较小曲率半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桥座及该第二桥座彼此错位,该弹性桥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桥座,该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二桥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桥件具有一中间区段以及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中间区段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该中间区段开设有一长型镂孔,该第一桥座与该第二桥座分别连接于该弹性桥件的该中间区段的相对二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桥件具有一中间区段以及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中间区段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且该中间区段的宽度小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桥件更凸设一止挡部,该止挡部位于该楔形部的相对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的该第二侧边更凸设一止挡部,该止挡部对应于该第一桥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设有一第一止挡件,该第二侧边设有一第二止挡件,该第一止挡件与该第二止挡件沿相同方向排列且二者之间具有一特定间距。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挡件包括一凹槽,该凹槽由该第一侧边凹设并远离该第二侧边,该第二止挡件包括一凸片,该凸片由该第二侧边一体凸伸并朝向该第一侧边,该凸片对应延伸进入该凹槽中但彼此不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挡件包括一第一凸板,该第一凸板设置于该第一侧边上并朝该第二侧边凸伸,该第二止挡件包括一第二凸板,该第二凸板设置于该第二侧边上并朝该第一侧边凸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板层迭固设于该第一板体表面,该第二凸板层迭固设于该第二板体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板更延伸至该第二板体的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挡件包括一第一立板,该第一立板由该第一侧边弯折而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止挡件包括一第二立板,该第二立板由该第二侧边弯折而出,且该第一立板与该第二立板之间具有该特定间距。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挡件包括一第一挡块,该第一侧边设有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固定该第一挡块于该第一侧边上,该第二止挡件包括一第二挡块,该第二侧边设有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固定该第二挡块于该第二侧边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块更延伸至该第二板体的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更设有一第三止挡件,该第二止挡件介于该第一止挡件与该第三止挡件之间,该第一止挡件、该第二止挡件与该第三止挡件沿相同方向排列,且该第三止挡件与该第二止挡件之间具有另一特定间距。
CN201910561660.XA 2019-04-10 2019-06-26 键盘装置 Active CN111816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1770P 2019-04-10 2019-04-10
US62/831,770 2019-04-10
TW108118613 2019-05-29
TW108118613A TWI681427B (zh) 2019-04-10 2019-05-29 鍵盤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6484A true CN111816484A (zh) 2020-10-23
CN111816484B CN111816484B (zh) 2023-02-21

Family

ID=6994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1660.XA Active CN111816484B (zh) 2019-04-10 2019-06-26 键盘装置
CN201910561701.5A Active CN111816486B (zh) 2019-04-10 2019-06-26 键盘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1701.5A Active CN111816486B (zh) 2019-04-10 2019-06-26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152166B2 (zh)
CN (2) CN111816484B (zh)
TW (3) TWI725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08183A (zh) 2021-08-2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背光模块
CN115708182A (zh) 2021-08-2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背光模块
CN115708184A (zh) 2021-08-2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背光模块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3064Y (zh) * 1999-11-11 2000-10-25 周进文 可收折键盘
US6174097B1 (en) * 1997-03-21 2001-01-16 Simon Richard Daniel Collapsible keyboard
US20080253822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Matias Corporation Folding keyboard with numeric keypad
US20090138637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Kinesis Corporation Computer keyboard
CN201838747U (zh) * 2010-05-18 2011-05-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2269634A (zh) * 2011-07-04 2011-12-07 胡天旭 一种附着式电阻应变传感器
TW201337993A (zh) * 2011-12-21 2013-09-16 Apple Inc 接合式鍵盤及其製造方法
CN203232380U (zh) * 2013-04-18 2013-10-09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0368740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限位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TWM486802U (zh) * 2014-04-30 2014-09-21 Ozaki Int Co Ltd 鍵盤與保護套及其組合結構
CN205319073U (zh) * 2015-12-08 2016-06-15 深圳市烨光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跑马功能的键盘发光板
CN109101115A (zh) * 2017-06-20 2018-12-28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89265A (zh) * 2018-08-28 2019-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928A (en) * 1994-12-23 1997-06-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a keyboard having pop-up keys
US6734809B1 (en) * 1999-04-02 2004-05-11 Think Outside, Inc. Foldable keyboard
JP3782695B2 (ja) * 2001-09-25 2006-06-0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キーボード、キー部材
US6740832B2 (en) * 2002-03-27 2004-05-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exhibiting tactile feel
US20040226248A1 (en) * 2003-05-16 2004-11-18 Wu Lee Hong Type of splash-resistant modular keyboard for computers
US8539705B2 (en) * 2008-08-13 2013-09-24 Edward Bullister Crossfold electronic device
TWM448727U (zh) * 2012-08-23 2013-03-11 Dexin Corp 具有支撐板滑動結構的鍵盤
TWI473135B (zh) * 2013-03-05 2015-02-11 Zippy Tech Corp The instru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hin keyboard
KR102196475B1 (ko) * 2014-01-06 2020-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리 가능한 전자 장치
CN203826263U (zh) * 2014-04-23 2014-09-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TWI501279B (zh) * 2014-10-24 2015-09-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鍵盤
JP6033825B2 (ja) * 2014-11-18 2016-11-3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923648B1 (ja) * 2015-07-10 2016-05-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055041B1 (ja) * 2015-07-16 2016-12-2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JP5947962B1 (ja) * 2015-07-16 2016-07-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M517402U (zh) * 2015-11-13 2016-02-1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105472491B (zh) * 2016-01-04 2019-08-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振动功能和发声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TWI630635B (zh) * 2016-06-08 2018-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鍵盤
CN109308119A (zh) * 2017-07-26 2019-02-0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折叠式键盘
TW201913705A (zh) * 2017-08-18 2019-04-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US10747332B2 (en) * 2018-09-13 2020-08-18 Apple Inc. Flexible stabilized button input device
US10754440B2 (en) * 2018-09-28 2020-08-25 Apple Inc. Touch sensitive keyboard with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s
JP2020197975A (ja) * 2019-06-04 2020-12-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4097B1 (en) * 1997-03-21 2001-01-16 Simon Richard Daniel Collapsible keyboard
CN2403064Y (zh) * 1999-11-11 2000-10-25 周进文 可收折键盘
US20080253822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Matias Corporation Folding keyboard with numeric keypad
US20090138637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Kinesis Corporation Computer keyboard
CN201838747U (zh) * 2010-05-18 2011-05-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2269634A (zh) * 2011-07-04 2011-12-07 胡天旭 一种附着式电阻应变传感器
TW201337993A (zh) * 2011-12-21 2013-09-16 Apple Inc 接合式鍵盤及其製造方法
CN10368740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限位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203232380U (zh) * 2013-04-18 2013-10-09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TWM486802U (zh) * 2014-04-30 2014-09-21 Ozaki Int Co Ltd 鍵盤與保護套及其組合結構
CN205319073U (zh) * 2015-12-08 2016-06-15 深圳市烨光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跑马功能的键盘发光板
CN109101115A (zh) * 2017-06-20 2018-12-28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89265A (zh) * 2018-08-28 2019-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28048A1 (en) 2020-10-15
TW202038272A (zh) 2020-10-16
TWI725438B (zh) 2021-04-21
CN111816486B (zh) 2022-12-16
CN111816484B (zh) 2023-02-21
TW202038269A (zh) 2020-10-16
US20200328046A1 (en) 2020-10-15
CN111816486A (zh) 2020-10-23
US11152166B2 (en) 2021-10-19
TWI693621B (zh) 2020-05-11
TWI681427B (zh) 2020-01-01
US11127545B2 (en) 2021-09-21
TW202038057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6484B (zh) 键盘装置
GB2336246A (en) Keyboard switch
US989166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11816485B (zh) 键盘装置
US9017798B2 (en) Press-formed product
US11927233B2 (en) Leaf spring device
KR19980042921A (ko) 덮개판을 구비한 콘크리트블록
US20140038435A1 (en) Brush
JP6912641B1 (ja) 金型装置
CN110314975B (zh) 冲压模具的冲头结构、冲压模具、冲压成型件的制造方法及冲压成型件
CN111746661B (zh) 发动机罩构造
WO2022059047A1 (ja) 複合材部品及び複合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15921839U (zh) 车门结构
JP7230869B2 (ja) 金型
JP7200167B2 (ja) 車両用強度部材
CN219796788U (zh) 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结构
CN110750166A (zh) 触摸板装置
EP3901734A1 (en) Active heat-radiating structure attached to passive heat-radiating part
KR20230017716A (ko) 캐리지 인터페이스 부재를 포함하는 리니어 모터의 가동 부품
CN111986944B (zh) 按键结构
US20230029814A1 (en) Connector Cage Assembly
CN108758317B (zh) 板件
CN114647321A (zh) 键盘及其基板
EP3680541A1 (en) Assembled structure
CN117523975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