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1115A -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1115A
CN109101115A CN201810288994.XA CN201810288994A CN109101115A CN 109101115 A CN109101115 A CN 109101115A CN 201810288994 A CN201810288994 A CN 201810288994A CN 109101115 A CN109101115 A CN 109101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 component
component
board unit
key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89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1115B (zh
Inventor
北村昌宏
堀内光雄
堂园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01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1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1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1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e.g. sealed casings or casings reducible in siz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减少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又能够确保键顶的顺畅的动作的键盘装置以及具备该键盘装置的电子设备。键盘装置具备底板、多个键顶以及框架。底板具有至少沿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板部件、和将邻接的板部件间连结的桥接部。而且,邻接的板部件以在相互对置的端面间隔着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能够至少借助桥接部在板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装置以及具备该键盘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个人计算机(PC)等电子设备所使用的键盘装置中存在用框架将各键顶间隔开的隔离型构造。隔离型的键盘装置能够将操作面构成得平坦,外观品质高。另外,该键盘装置能够使各键顶间的间隙、即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比不是隔离型的一般的键盘装置小,因此能够抑制尘土等落下。
在上述那样的隔离型的键盘装置中,通常在底板的上表面侧分别安装有键顶以及框架。因此,各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需要被设定为考虑了底板、框架的尺寸公差、或键顶的安装公差等的大小。换言之,为了在设置于框架的孔部内使各键顶顺畅地上下移动,需要在各键顶与框架之间确保某种程度的大小的间隙。
然而,为了键盘装置的外观品质的提高及抑制尘土等落下,优选使各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地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了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减少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又能够确保键顶的顺畅的动作的键盘装置以及具备该键盘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是具备底板、在该底板的上表面侧被支承为可上下移动的多个键顶、以及安装于上述底板的上表面侧并具有供各键顶可上下移动地插入的多个孔部的框架的键盘装置,上述键盘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底板具有至少沿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板部件、和将邻接的板部件间连结的桥接部,上述邻接的板部件以在相互对置的端面间隔着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能够至少借助上述桥接部在上述板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底板能够以与各板部件各自的尺寸对应的值来设定其长边方向的尺寸公差。即,对于短的各板部件各自的尺寸公差而言,与由一张长板构成底板的情况下的尺寸公差相比能够较小地设定底板,尺寸精度得以提高。另外,各板部件间能够借助桥接部在排列方向相对移动。因此,在框架的孔部、与各板部件所支承的各键顶之间的间隙能够被设定为基于上述的高精度的尺寸公差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各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并且,即使是这样小的间隙也能够防止键顶干扰框架的情况,能够确保其顺畅的动作。并且,对于底板而言,各板部件借助桥接部而连结,所以在制造时能够作为一张板来处理,制造效率高。
上述桥接部也可以构成为具有能够至少沿上述排列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这样,能够相对于框架灵活地调整各板部件间的相对位置。
上述弹性部件也可以是在将上述邻接的板部件的上述端面间连结了的状态下配设于上述间隙的板簧状部件。这样,弹性部件不向底板的上下表面侧突出,能够防止损害该键盘装置的轻薄化的情况。
上述弹性部件也可以是在将上述邻接的板部件的上述端面间连结了的状态下以横跨上述间隙的方式弯曲的板簧状部件。这样,既能够成为容易制造的简单的结构又能够将各板部件间以弹性地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
上述桥接部也可以具有能够至少沿上述排列方向在规定的滑动范围内滑动的滑动部件。这样,既能够限制各板部件间在过度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又能够顺畅地进行各板部件间的相对移动。
上述滑动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从上述邻接的板部件中的一方的板部件向另一方的板部件延伸的第一卡合部;和从上述邻接的板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板部件向一方的板部件延伸,并以可滑动方式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上述间隙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在上述底板的长边方向、和正交于该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折弯的锯齿形形状。这样,与间隙为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底板整体的折弯强度,能够抑制制造时等的破损的产生。
上述间隙也可以设置在重叠于上述框架的框部的下方的位置。这样,间隙配置于键顶的下方,能够将例如在键顶的按下操作时进行动作的橡胶圆顶所按压的开关(例如触片、Membrane sheet)构成得平坦,使开关的可靠的按压操作成为可能。
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底板的上表面配设有在上述键顶被进行了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检测该按下操作的触片,在上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对上述键顶照射光的背光片,上述滑动部件为不向上述底板的上表面侧突出、仅向上述底板的下表面侧突出的结构,上述背光片在与上述滑动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避让孔。这样,能够防止该键盘装置因滑动部件而变厚。
上述避让孔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在重叠于横框的下方的位置,上述横框通过沿上述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而在前后方向将各键顶间隔开。这样,能够避免遮挡因背光片而产生的光的照射的避让孔配置于光对各键的照射路径上,能够避免未充分照射键的情况。
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底板的上表面配设有在上述键顶被进行了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检测该按下操作的触片,在上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片状部件,在上述片状部件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折弯部,上述折弯部以在内侧包含上述底板的外周端面的方式折弯,且端部固定于上述触片的上表面。这样,在触片与片状部件之间,以可移动的状态保持至少一部分的板部件,并且能够在底板的周围构建基于折弯部的防水构造。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片状部件不固定于在上述排列方向处于两端的板部件的至少一方的板部件,而利用上述折弯部包含该板部件的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片状部件相对于处于上述两端的板部件的另一方的板部件、或者被夹在处于上述两端的板部件间的板部件中的至少一张的板部件,与该板部件的下表面相固定。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片状部件是对上述键顶照射光的背光片,上述背光片为从上述底板的下表面侧按顺序层叠有限制光的照射范围的掩模片、引导光的照射方向的导光板、以及使光向上方反射的反射片的结构,上述折弯部设置于上述反射片。
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片状部件,在上述片状部件设置有多个孔部,并且该多个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被与上述底板的下表面接触的导电片堵塞。这样,能够将至少一部分的板部件形成为可移动的状态,并且能够使底板相对于搭载该键盘装置的机器侧可靠地接地。
也可以构成为,对于上述片状部件而言,上述导电片与在上述排列方向处于两端的板部件的至少一方的板部件的下表面接触,未被上述导电片堵塞的孔部的周缘部固定在处于上述两端的板部件的另一方的板部件、或者夹在处于上述两端的板部件间的板部件中的至少一张的板部件的下表面,由此经由在上述板部件的下表面被固定了上述周缘部的孔部使上述板部件的下表面露出。
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将各板部件定位于上述框架的定位部,上述定位部在上述排列方向上设置于各板部件的中心或者其附近。这样,对于各板部件各自的与框架的安装位置,能够以该中心为基准。其结果是,能够将与各板部件对应的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从各板部件的中心向左右方向分别均等地分布,进一步提高该间隙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键盘装置;设置有该键盘装置的主体壳体;以及可开闭地与该主体壳体连结并具有显示器的显示器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既能够减少键顶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又能够确保键顶的顺畅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俯视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图。
图2是对键盘装置的局部进行了放大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键盘装置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4是底板的俯视图。
图5A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A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图5B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B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图6A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I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底板的下表面侧观察图6A所示的桥接部的立体图。
图7是在底板的上表面侧重叠有框架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A是示意性表示利用定位嵌合部对底板与框架进行了定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B是沿着图8A中的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
图8C是沿着图8A中的VIIIC-VIIIC线的剖视图。
图9A是示意性表示利用闩锁嵌合部对底板与框架进行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IXB-IXB线的剖视图。
图9C是沿着图9A中的IXC-IXC线的剖视图。
图9D是示意性表示利用与图9C前后方向反转了的结构的闩锁嵌合部对底板与框架进行了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11是对由图10中的圆圈XI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图12是键盘装置的仰视图。
图13是示意性表示沿着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14是对图12所示的键盘装置的一条边缘部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图15是示意性表示沿着图12中的XV-XV线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键盘装置;12…电子设备;14…主体壳体;16…显示器;18…显示器壳体;20…铰链;22…键;24…键顶;26…框架;28…框部;28a…孔部;28b…横框;28c…纵框;30、30A…底板;32…触片;34…背光片;34a…避让孔;36…引导机构;38…橡胶圆顶;40~42…板部件;40a、41a、41b、42a…端面;40b、42b…外周端面;41c…下表面;44、45、60…桥接部;46…滑动部件;52…定位嵌合部;54…闩锁嵌合部;70…掩模片;72…导光板;74…反射片;76…折弯部;76a…端部;80、81…孔部;82…导电片;C…间隙;G1、G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键盘装置,例示具备该装置的电子设备且例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上方俯视具备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0的电子设备12的图。电子设备12是利用铰链20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设置有键盘装置10的主体壳体14、与设置有显示器16的显示器壳体18连结的笔记本电脑。本发明内容也可以用于除笔记本电脑以外的电子设备,例如也可以用于台式电脑所使用的外接的键盘装置。
以下,对于键盘装置10,将图1所示那样的搭载于电子设备12而使用的状态作为基准,将近前侧称为前、将里侧称为后、将厚度方向称为上下、将宽度方向称为左右来进行说明。
主体壳体14在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基板、运算处理装置、硬盘装置、存储器等各种电子部件。键盘装置10以在主体壳体14的上表面露出的方式设置。显示器壳体18在前表面具有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器16。显示器壳体18借助铰链20以可开闭的方式与主体壳体14的后端部连结。
键盘装置10具有多个键22。键盘装置10是用框架(隔离框架)26将作为各键22的操作面的键顶24的周围隔开的隔离型的键盘装置。各键顶24与邻接的其它键顶24之间被框架26的框部28划分,成为彼此独立的配置。
图2是对键盘装置10的局部进行了放大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键盘装置10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如图1~图3所示,框架26是在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板状部件设置有框部28的结构。框部28由将各键顶24插入的多个孔部28a形成。框架26被设置成为与主体壳体14的上表面以及各键顶24的操作面大致共面或稍低的位置(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框架26与电子设备12的主体壳体14的上表面罩形成为分体构造(参照图1),但框架26也可以与该上表面罩为一体构造。
框部28具有划分出孔部28a的横框28b和纵框28c。如图1所示,各键22在左右方向(横向)除了右前端位置之外原则上排成1列,在前后方向(纵向)除了左右两端位置之外在左右方向错位地排列。因此,横框28b除了右前端位置之外在左右方向延伸,纵框28c除了左右两端位置之外成为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折弯的锯齿形形状。
如图3所示,键盘装置10具备多个键22、底板30、触片32以及背光片34。
各键22具有键顶24、引导机构36以及橡胶圆顶38。引导机构36是在底板30的上表面侧将键顶24支承为可上下移动的部件。引导机构36是将键顶24的下表面与底板30的上表面之间连结的受电弓机构。橡胶圆顶38是由硅酮橡胶等具有挠性的弹性材料形成的圆顶形状部件,配设于触片32与键顶24之间。橡胶圆顶38是在键顶24被按下的情况下按压触片32,并且在键顶24的按下操作解除时使键顶2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弹性部件。
底板30是各键22、框架26的安装板。底板30例如是对板厚0.3mm的不锈钢板、铝板等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实施了切割成型、冲压成型而成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底板30具有在长边方向(左右方向)被分割为三部分的分割构造,详细将在之后叙述。
触片32层叠于底板30的上表面侧。触片32是例如在被按压的情况下接点闭合的三层构造的开关片。触片32是例如在固定接点以及可动接点重叠的位置被按压的情况下,通过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紧贴而闭合接点的部件。触片32在多处位置具有贯通孔,引导机构36通过该贯通孔并到达底板30的上表面。触片32也可以层叠于底板30的下表面侧。
背光片34层叠于底板30的下表面侧。背光片34包含例如PET、聚碳酸酯、丙烯酸等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制的导光板等,在其左右中央或左右端部具有LED元件等光源。背光片34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向左右方向引导,利用光反射面进行反射而从里面照射各键顶24。
图4是底板30的俯视图。图5A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A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图5B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B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图6A是对由图4中的圆圈VI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图6B是从底板30的下表面侧观察图6A所示的桥接部45的立体图。图7是在底板30的上表面侧重叠有框架26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底板30是沿长边方向(左右方向)排列三张板部件40、41、42而配置的分割构造。邻接的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分别由多个桥接部44、45连结。
板部件40是构成底板30的左侧部分的板。板部件41是构成底板30的中央部分的板。板部件42是构成底板30的右侧部分的板。邻接的板部件40、41以在相互对置的端面40a、41a间隔着间隙G1的方式配置。同样地,邻接的板部件41、42以在相互对置的端面41b、42a间隔着间隙G2的方式配置。
端面40a、41a以及端面41b、42a描绘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折弯的锯齿形形状并相互对置。由此,各间隙G1、G2以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折弯的锯齿形形状将各板部件40~42间分割。
各桥接部44、45以能够在各板部件40~42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将邻接的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连结。即,邻接的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借助桥接部44、45被连结成能够在间隙G1、G2左右扩大或缩小的方向相互相对移动。
桥接部44例如相对于间隙G1、G2被分别设置有各6个,并配设于间隙G1、G2内。桥接部44例如在沿着间隙G1、G2切断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时,不切断一部分而残留的俯视下大致Z字形状的窄幅板。
如图5A所示,连结板部件40、41间的桥接部44具有支承臂44a、弹性臂44b以及支承臂44c。支承臂44a是从板部件40的端面40a向对置的端面41a侧突出的板片。支承臂44c是从板部件41的端面41a向对置的端面40a侧突出的板片。弹性臂44b是以连结支承臂44a、44c的前端部间的方式沿着间隙G1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板。如图5B所示,连结板部件41、42间的桥接部44与图5A所示的桥接部44相比,除了构成为弹性臂44b的长度较长之外,是相同构造。图5A所示的桥接部44与图5B所示的桥接部44也可以是相同构造。
桥接部44在间隙G1、G2内且沿着间隙G1、G2的前后方向的部分设置有弹性臂44b,并且在弹性臂44b的一端设置有支承臂44a,在弹性臂44b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承臂44c。这样的桥接部44能够在使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相互接近或远离的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即,桥接部44、特别是弹性臂44b构成能够沿着使各板部件40~42间接近或远离的左右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板簧状部件)。桥接部44与后述的桥接部45、60相比,不在板部件40~42的厚度方向突出,能够实现轻薄化。
桥接部45例如相对于间隙G1、G2被分别设置有各三个,并配设于间隙G1、G2内。桥接部45是将构成间隙G1、G2的板部件40、41以及板部件41、42彼此切开并使它们卡合的卡合部。在图4所示的结构例的情况下,除由圆圈VI包围的部分的桥接部45以外的桥接部45成为相对于由圆圈VI包围的桥接部45左右反转的形状。当然,全部的桥接部45也可以是相同形状,左右反转形状的桥接部45也可以以是两个以上。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桥接部45具有能够沿着各板部件40~42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在规定的滑动范围内滑动的滑动部件46。滑动部件46具有第一卡合部46a和第二卡合部46b。
第一卡合部46a从一方的板部件40(41、42)朝向另一方的板部件41(40、41)延伸。第一卡合部46a具有被设置为与底板30的上表面大致共面的卡止臂48、和被设置为从底板30的下表面低出一块该板的厚度的引导臂49。如图6A所示,卡止臂48是从端面40a朝向对置的端面41a侧延伸的矩形环状的板片。卡止臂48在中央设置有滑动孔48a,在前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卡止部48b。如图6B所示,引导臂49是切断板部件40(41、42)的一部分,并折叠至重叠于卡止臂48的下方的位置的板片。引导臂49在前端具有窄幅的引导片49a。
第二卡合部46b从另一方的板部件41(40、41)朝向一方的板部件40(41、42)延伸。第二卡合部46b具有从底板30的下表面低出一块该板的厚度地设置的卡合臂50。卡合臂50是切断板部件41(40、41)的一部分,并折叠至重叠于间隙G1(G2)的下方的位置的矩形环状的板片。卡合臂50在中央设置有滑动孔50a,在前端部设置有向上方凹陷的卡止部50b。
对于滑动部件46而言,第二卡合部46b的卡止部50b以能够在左右方向滑动的状态插入第一卡合部46a的滑动孔48a(参照图6A),第一卡合部46a的卡止部48b以能够在左右方向滑动的状态插入第二卡合部46b的滑动孔50a(参照图6B)。此外,在滑动部件46中,第一卡合部46a的引导片49a以能够在左右方向滑动的状态配置于第二卡合部46b的卡止部50b的下表面侧凹部(参照图6B)。由此,第一卡合部46a与第二卡合部46b以相互的卡止部48b、50b能够在沿着被相互的滑动孔50a、48a的内壁限制的左右方向的滑动范围内滑动的方式卡合。即,滑动部件46将邻接的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连结成能够在规定的滑动范围内滑动。
如图7所示,底板30的间隙G1、G2设置在重叠于框架26的框部28的下方的位置。即,间隙G1、G2避开框部28的孔部28a的下方并通过横框28b以及纵框28c的下方。并且,桥接部44、45也设置在重叠于框架26的框部28的下方的位置。由此,间隙G1、G2、桥接部44、45不重叠于键顶24的下方,能够将利用橡胶圆顶38按压的触片32构成得平坦。因此,能够利用橡胶圆顶38可靠地按压触片32。
此外,对于桥接部45而言,引导臂49以及卡合臂50在底板30的下表面侧突出(参照图6B)。因此,在底板30的靠下表面侧的背光片34且在干扰桥接部45的部分设置避让孔34a,引导臂49以及卡合臂50构成为配置于避让孔34a内(参照图6B)。由此,防止键盘装置10整体的厚度增加的情况。并且,各桥接部45配置于框部28中重叠于横框28b的下方的位置、即从孔部28a的中央向前后侧偏移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背光片34在左右方向被照射光,因而通过在横框28b下方配置各避让孔34a,能够避免出现光沿左右方向对各键22的照射被避让孔34a遮挡,从而键22未被充分照射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构成底板30的各板部件40~42中的多处位置设置有定位嵌合部52、闩锁嵌合部54。
图8A是示意性表示利用定位嵌合部52对底板30与框架26进行了定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中的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图8C是沿着图8A中的VIIIC-VIIIC线的剖视图。图9A是示意性表示利用闩锁嵌合部54对底板30与框架26进行了固定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IXB-IXB线的剖视图。图9C是沿着图9A中的IXC-IXC线的剖视图。图9D是示意性表示利用与图9C前后方向反转了的结构的闩锁嵌合部54对底板30与框架26进行了固定的状态的剖视图。此外,在图8A~图9D中,省略触片32以及背光片34的图示。
如图4所示,在各板部件40~42中分别各设置有三个定位嵌合部(定位部)52。各定位嵌合部52沿着在各板部件40~42的左右方向成为中央的中心线O1、O2、O3在前后方向排列。定位嵌合部52也可以相对于各板部件40~42分别设置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也可以设置于除中心线O1~O3以外的位置。
如图8A~图8C所示,定位嵌合部52是将板部件40(41、42)的一部分切开并向上方直立的板片。定位嵌合部52例如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宽度尺寸,板部件40(41、42)的板厚成为前后方向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定位嵌合部52设置在重叠于框架26的横框28b的下方的位置。在横框28b的下表面且在与定位嵌合部5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嵌合凹部56。
若嵌合凹部56与定位嵌合部52嵌合,则能够将定位嵌合部52相对于前后方向以规定范围(例如前后方向合计0.1mm左右)内的松动进行定位(参照图8C)。此外,若嵌合凹部56与定位嵌合部52嵌合,则能够将定位嵌合部52相对于左右方向以规定范围(例如左右方向合计0.1mm左右)内的松动进行定位(参照图8B)。此外,在图8B以及图8C中,对定位嵌合部52与嵌合凹部56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夸张放大地图示,但实际上该间隙前后合计或左右合计分别被设定为0.1mm左右。
如图4所示,在各板部件40~42的多处位置设置有多个闩锁嵌合部5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闩锁嵌合部54被设置得比定位嵌合部52多。
如图9A~图9C所示,闩锁嵌合部54是将板部件40(41、42)的一部分切开被向上方直立的板片。闩锁嵌合部54例如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宽度尺寸,板部件40(41、42)的板厚成为前后方向的厚度。闩锁嵌合部54为在内侧开口形成有卡止孔54a的门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闩锁嵌合部54设置在重叠于框架26的横框28b的下方的位置。在横框28b的下表面且在与闩锁嵌合部5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钩58以及嵌合凹部59。
若闩锁嵌合部54与嵌合凹部59嵌合,则钩58的爪部卡止于卡止孔54a。由此,闩锁嵌合部54与钩58在上下方向被防脱卡止。此外,如图9D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设置使前后方向形状反转的闩锁嵌合部54、钩58以及嵌合凹部59。图9C所示的朝向的闩锁嵌合部54、与图9D所示的朝向的闩锁嵌合部54例如在以1列1列地交替或交错排列等被分布时,能够更可靠地对底板30与框架26之间进行防脱固定。
在底板30安装框架26的情况下,例如使沿着各板部件40~42的中心线O1~O3而设置的各定位嵌合部52与框架26的各嵌合凹部56嵌合。接着,使各闩锁嵌合部54与各嵌合凹部59嵌合并使钩58的爪部卡止于卡止孔54a。由此,各板部件40~42间的间隙G1、G2借助桥接部44、45而扩大或缩小,各板部件40~42间在排列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各板部件40~42被定位固定于框架26。然后,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螺钉对各板部件40~42与框架26之间进行紧固。
图10是变形例的底板30A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该底板30A与图4所示的底板30相比,不同点在于利用与桥接部44、45构造不同的桥接部60将各板部件40~42间连结。
在图10中,虽省略了定位嵌合部52以及闩锁嵌合部54的图示,但该底板30A与图4所示的底板30相同也具有定位嵌合部52以及闩锁嵌合部54。此外,在图10中例示了具有与各键22并列设置而代替鼠标的指点杆62以及与指点杆62一起使用的按钮64、65、66的结构的键盘装置10所对应的构造的底板30A。即、在中央的板部件41设置有使指点杆62插通的贯通孔68、和用于配置按钮64~66的伸出部69。底板30A也可以不与指点杆62等对应而是与图4所示的底板30相同的构造,也可以将图4所示的底板30形成为与指点杆62等对应的构造。
图11是对图10中的由圆圈XI包围的部分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
桥接部60例如相对于间隙G1、G2被分别配置有各8个,并以横跨间隙G1、G2的方式配设。如图11所示,桥接部60是以横跨间隙G1、G2的上方的方式弯曲为山形的窄幅板。桥接部60是例如在沿着间隙G1、G2将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切断时,将不切断一部分而残留的俯视下大致Z字形状的窄幅板弯曲为山形的部件。各桥接部60例如收纳于在框架26的横框28b以及纵框28c的下表面设置的凹部。这样的桥接部60能够在使板部件40、41间以及板部件41、42间相互接触或远离的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即,桥接部60构成能够在间隙G1、G2扩大或缩小的左右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板簧状部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0中,底板30(30A)具有至少沿着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板部件40~42、和将邻接的板部件40~42间连结的桥接部44、45(60)。而且,邻接的板部件40~42隔着间隙G1、G2地配置于相互对置的端面40a、41a、41b、42a间,并且至少借助桥接部44、45(60)而能够在板部件40~42的排列方向相对移动。
因此,底板30(30A)能够以与各板部件40~42各自的左右方向尺寸对应的值来设定其长边方向(左右方向)的尺寸公差。即,对于短的各板部件40~42各自的尺寸公差而言,与由一张长板构成底板30(30A)的情况下的尺寸公差相比能够较小地设定底板30(30A),尺寸精度得以提高。例如底板30(30A)为一张板且左右尺寸为300mm的情况下,左右方向的尺寸公差需要0.2mm以上,而分割为三部分的构造的各板部件40~4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公差为0.1mm~0.15mm左右即可。另外,各板部件40~42间能够借助桥接部44、45(60)在排列方向相对移动。因此,框架26的孔部28a、与各板部件40~42所支承的各键顶24之间的间隙C(参照图2)能够被设定为基于上述的高精度的尺寸公差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各键顶24与框架26之间的间隙C。并且,即使是这样小的间隙C也能够防止键顶24干扰框架26的情况,能够确保其顺畅的动作。并且,对于底板30(30A)而言,各板部件40~42借助桥接部44、45(60)而连结,所以在制造时能够作为一张板来处理,制造效率高。
此时,定位嵌合部52以沿着各板部件40~42的中心线O1~O3的方式配置。由此,对于各板部件40~42各自的与框架26的安装位置,能够将中心线O1~O3作为基准。其结果是,能够在中心线O1~O3的左右分别均等地分布与各板部件40~42对应的间隙C,进一步提高间隙C的尺寸精度。因此,优选定位嵌合部52配置于中心线O1~O3或者其附近。
上述的底板30虽例示了同时采用了桥接部44、45的结构,但也可以仅使用桥接部44、45的一方。即、底板30也可以是仅利用桥接部44或桥接部45将各板部件40~42间连结的结构。其中,桥接部44具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功能,因此例如在制造时等被施加了使板部件40~42间的间隙G1、G2较大地扩大的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存在桥接部44塑性变形而无法复原的担心。因此,与作为限制了滑动范围的限位器发挥功能的桥接部45一起采用桥接部44,从而能够避免上述塑性变形的问题。同样地,也可以与桥接部45一起采用桥接部60。当然,也可以一起采用全部的桥接部44、45、60。
该键盘装置10中,间隙G1、G2具有在底板30(30A)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及与其正交的短边方向(前后方向)折弯了的锯齿形形状。即,假设认为间隙G1、G2为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形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若把持成为底板30(30A)的一端部的板部件40的左端部并将其抬起,则存在各板部件40~42间在间隙G1、G2部分因自重等而折弯,桥接部44、45、60破损的担心。对于这一点,该键盘装置10由于间隙G1、G2构成锯齿形形状,所以因自重等而产生的负荷不直线状地作用于间隙G1、G2,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折弯破损。当然,因制造工序、底板30(30A)的规格等,间隙G1、G2也可以不为锯齿形形状而为直线形状。
图12是键盘装置10的仰视图。图13是示意性表示沿着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构造的侧剖视图。图14是对图12所示的键盘装置10的一条边缘部进行了放大的立体图。图15是示意性表示沿着图12中的XV-XV线的构造的侧剖视图。在图13~图15中,省略了键22以及框架26的图示。以下虽代表性地说明使用了图4所示的底板30的结构,但图12~图15所示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图10所示的底板30A。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背光片34也可以由从底板30的下表面侧朝向下方按顺序层叠了掩模片70、导光板72以及反射片74的三层构造的片状部件构成。上述各片70、74以及导光板72例如利用粘合剂、双面胶等粘合固定为一张板状。此外,图6B所示的避让孔34a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形成于掩模片70以及导光板72,且不贯通至反射片74的结构。
导光板72是将从配置于其左右中央或左右端部的光源发出的光朝向左右方向引导的板。导光板72如上所述由丙烯酸等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反射片74是利用其上表面反射被导光板72向左右引导的光的光反射片。掩模片70是限制从导光板72向上方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为了仅向各键22照射光而形成为与框架26大致相同形状的光遮挡片。
背光片34在最下层的反射片74的外周缘部的一部分具有折弯部76。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折弯部76设置于与左右两端的板部件40、42的端面40a、42a以外的三条边的外周端面40b、42b对应的位置。折弯部76是使反射片74的外周缘部与掩模片70以及导光板72相比向外侧延伸,并在其内侧包含各外周端面40b、42b的方式向上方折弯的部分(参照图13以及图14)。折弯部76使用设置于其端部76a的内表面的粘合部76b粘合固定于触片32的上表面边缘部。粘合部76b例如使用粘合剂、双面胶等。背光片34未粘合固定于左右的板部件40、42。由此,板部件40、42以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收纳于利用折弯部76形成为袋状的反射片74与触片32之间。
如图13所示,左右的板部件40、42的外周端面40b、42b与触片32以及背光片34的外周端面相比向内侧例如偏移了0.2mm~0.4mm左右。由此,例如即使是在折弯部76的内表面整个区域形成有粘合部76b的结构,也能够防止该粘合部76b被误粘合固定于板部件40、42的外周端面40b、42b。
背光片34与中央的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相固定。对于背光片34而言,例如最上层的掩模片70、和面对其开口的导光板72的上表面使用粘合部78与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进行粘合固定。粘合部78例如使用粘合剂、双面胶等。粘合部78可以配置于下表面41c的整个区域,也可以仅配置于下表面41c的一部分。其中,优选粘合部78在至少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的除了沿着端面41a、41b的部分之外的外周缘部,即除了端面41a、41b之外的两条边遍及全长地配置。此外,板部件41在除了端面41a、41b之外的两条边,直立形成向上方弯曲的壁部41d,在壁部41d的里面侧的下表面41c设置粘合部78。中央的板部件41也可以不与背光片34相固定,而利用折弯部76包含除了端面41a、41b之外的两条边的外周端面。
这样,键盘装置10以能够在触片32与背光片34之间移动的状态收纳左右的板部件40、42,将中央的板部件41固定于背光片34。即,键盘装置10具备利用折弯部76以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左右的板部件40、42,并一体地层叠有触片32、底板30以及背光片34的装配部件。因此,这样的装配部件即使在以高精度的尺寸公差形成有各板部件40~42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安装固定于框架26。即,在将该装配部件安装于框架26时,例如在将中央的板部件41定位固定于框架26之后,调整两端的板部件40、42相对于板部件41的左右方向位置,能够顺畅地定位固定于框架26。
并且,对于键盘装置10而言,两端的板部件40、42的外周端面40b、42b被背光片34的折弯部76密封,中央的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被与背光片34之间的粘合部78密封。即,键盘装置10构建了利用背光片34包围底板30的下表面侧外周的浴缸构造。因此,键盘装置10例如即使在从键顶24上方被泼洒了饮料等液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液体浸入主体壳体14的内部。背光片34也可以被省略。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若例如代替背光片34设置橡胶制、树脂制的防水片那样的片状部件,则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防水效果。
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背光片34在重叠于左右的板部件40、42的位置分别具有前后一对孔部80、80,在重叠于中央的板部件41的位置分别具有左右一对孔部81、81。孔部80、81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能够适当地改变。
如图15所示,与左右的板部件40、42对应的孔部80沿板厚方向贯通背光片34的三层。孔部80被导电片82堵塞。导电片82是例如由铝、铜那样的导电率高的金属箔等形成的片材,具有比孔部80大一圈的外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孔部80的内周面成为反射片74的内壁面与掩模片70以及导光板72的内壁面相比向内侧突出的结构。导电片82使用粘合部84粘合固定于向孔部80内突出的反射片74的上表面。粘合部84例如使用粘合剂、双面胶等。
与中央的板部件41对应的孔部81沿板厚方向贯通背光片34的三层。孔部81的周缘部的内表面固定于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孔部81的内周面成为反射片74的内壁面与掩模片70以及导光板72的内壁面相比向内侧突出的结构。对于背光片34而言,向孔部81内突出的反射片74的上表面使用粘合部86粘合固定于下表面41c。由此,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在密封了孔部81的周缘部的状态下,仅与孔部81面对的部分向外部露出。粘合部86也可以兼作图13所示的粘合部78。中央的板部件41也可以不使用孔部81以及粘合部86,而使用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
这样的孔部80、81与搭载该键盘装置10的主体壳体14侧的导电垫88对置配置。导电垫88与设置于主体壳体14的内部的金属框架等电连接。导电垫88相对于孔部80向上方按压堵塞该孔部80的导电片82,使导电片82的上表面与板部件40、42的下表面以可滑动的状态接触。导电垫88通过孔部81直接与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接触。因此,该键盘装置10经由孔部80的导电片82和从孔部81露出的板部件41的下表面41c而使底板30在主体壳体14侧接地。由此,该键盘装置10在搭载于电子设备12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构建ESD(静电放电)的电流路径。此时,键盘装置10形成为使导电片82与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的板部件40、42接触的结构。因此,在将一体地层叠有触片32、底板30以及背光片34的装配部件安装固定于框架26时,即使在左右的板部件40、42移动的情况下,导电片82也与板部件40、42滑动接触,因此维持两者的电接触状态。此外,也可以相对于中央的板部件41应用使用了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地改变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述说明中,虽例示了利用三张板部件40~42形成底板30、30A的结构,但板部件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为两张或四张以上。
例如在板部件为两张的情况下,图13所示的折弯部76只要设置于双方或者一方的板部件即可。在仅在一方的板部件设置有折弯部76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板部件也可以利用粘合部78与背光片34相固定。另外,例如在板部件为四张以上的情况下,图13所示的折弯部76只要设置于两端的板部件即可,也可以其间的板部件的一张以上或者全部利用粘合部78与背光片34相固定。其中,在两端的板部件间未设置粘合部78的板部件也可以在不与其它板部件对置的外周缘部设置折弯部76。
例如在板部件为两张的情况下,图15所示的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只要设置于双方或者一方的板部件即可。当仅在一方的板部件设置有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另一方的板部件设置孔部81以及粘合部86。另外,例如在板部件为四张以上的情况下,图14所示的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只要设置于两端的板部件即可,也可以在其间的一张以上的板部件设置孔部81以及粘合部86,在剩余的板部件设置孔部80以及导电片82。
在上述说明中,虽例示了沿底板30、30A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排列有板部件40~42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与长边方向一起或代替长边方向沿短边方向(前后方向)排列有板部件的结构。此外,在键盘装置10俯视下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任意一个均可称为长边方向,可以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排列有板部件的结构。

Claims (17)

1.一种键盘装置,其具备底板、在该底板的上表面侧被支承为可上下移动的多个键顶、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并具有供各键顶可上下移动地插入的多个孔部的框架,
所述键盘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具有至少沿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板部件、和将邻接的板部件间连结的桥接部,
所述邻接的板部件以在相互对置的端面间隔着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能够至少借助所述桥接部在所述板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接部具有能够至少沿所述排列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在将所述邻接的板部件的所述端面间连结了的状态下配设于所述间隙的板簧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在将所述邻接的板部件的所述端面间连结了的状态下以横跨所述间隙的方式弯曲的板簧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接部具有能够至少沿所述排列方向在规定的滑动范围内滑动的滑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从所述邻接的板部件中的一方的板部件向另一方的板部件延伸的第一卡合部;和从所述邻接的板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板部件向一方的板部件延伸,并以可滑动方式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具有在所述底板的长边方向、和正交于该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折弯的锯齿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设置在重叠于所述框架的框部的下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配设有在所述键顶被进行了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检测该按下操作的触片,
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对所述键顶照射光的背光片,
所述滑动部件为不向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突出、仅向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突出的结构,
所述背光片在与所述滑动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避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孔设置在重叠于横框的下方的位置,所述横框通过沿所述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而在前后方向将各键顶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配设有在所述键顶被进行了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检测该按下操作的触片,
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片状部件,
在所述片状部件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以在内侧包含所述底板的外周端面的方式折弯,且端部固定于所述触片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部件不固定于在所述排列方向处于两端的板部件的至少一方的板部件,而利用所述折弯部包含该板部件的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片状部件相对于处于所述两端的板部件的另一方的板部件、或者被夹在处于所述两端的板部件间的板部件中的至少一张板部件,与该板部件的下表面相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部件是对所述键顶照射光的背光片,
所述背光片为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按顺序层叠有限制光的照射范围的掩模片、引导光的照射方向的导光板、以及使光向上方反射的反射片的结构,
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反射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配设有片状部件,
在所述片状部件设置有多个孔部,并且该多个孔部的至少一部分被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接触的导电片堵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片状部件而言,所述导电片与在所述排列方向处于两端的板部件的至少一方的板部件的下表面接触,
未被所述导电片堵塞的孔部的周缘部固定在处于所述两端的板部件的另一方的板部件、或者夹在处于所述两端的板部件间的板部件中的至少一张板部件的下表面,由此经由在所述板部件的下表面被固定了所述周缘部的孔部使所述板部件的下表面露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各板部件定位于所述框架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在所述排列方向上设置于各板部件的中心或者其附近。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设置有该键盘装置的主体壳体、以及可开闭地与该主体壳体连结并具有显示器的显示器壳体。
CN201810288994.XA 2017-06-20 2018-04-03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101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0248 2017-06-20
JP2017120248 2017-06-20
JP2017-193250 2017-10-03
JP2017193250A JP6412626B1 (ja) 2017-06-20 2017-10-03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1115A true CN109101115A (zh) 2018-12-28
CN109101115B CN109101115B (zh) 2021-07-16

Family

ID=6392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8994.XA Active CN109101115B (zh) 2017-06-20 2018-04-03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2743B2 (zh)
JP (1) JP6412626B1 (zh)
CN (1) CN109101115B (zh)
TW (1) TWI66872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6485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4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WO2023005310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630B (zh) * 2017-05-22 2020-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2020197975A (ja) 2019-06-04 2020-12-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0201559A (ja) 2019-06-06 2020-12-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M587292U (zh) * 2019-06-25 2019-1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WO2021049319A1 (ja) * 2019-09-11 2021-03-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15708183A (zh) * 2021-08-2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背光模块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3056A (en) * 1996-12-05 1998-03-31 Meagher; Edward C. Portable keyboard
US6174097B1 (en) * 1997-03-21 2001-01-16 Simon Richard Daniel Collapsible keyboard
US20030057076A1 (en) * 2001-09-22 2003-03-27 Lg Electronics Inc. Keyboard with draining unit and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the keyboard
US20120139842A1 (en) * 2009-03-31 2012-06-07 Chris Linegar Adjustable Ergonomic Keyboard
US20150022960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mput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coupling within pantograph
CN104701052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CN105336531A (zh) * 2014-08-08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9873A (en) * 1983-05-05 1985-04-09 Ryan W Kenneth Alphanumeric section of office machine keyboards
JPH025831A (ja) 1988-06-22 1990-01-10 Otsuka Chem Co Ltd ノンフライ冷凍食品
JPH025831U (zh) * 1988-06-25 1990-01-16
US5454652A (en) * 1993-11-12 1995-10-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djustable keyboard
DE4408330A1 (de) * 1994-03-11 1995-09-14 Cherry Mikroschalter Gmbh Ergonomische Tastatur
KR100204945B1 (ko) * 1995-10-12 1999-06-15 윤종용 분리형 키보드와 이 분리형 키보드를 사용한 컴퓨터
US5613786A (en) * 1995-11-20 1997-03-25 Dell U.S.A., L.P. Keyboard with adjustable splay and pronation pivot points
JPH117580A (ja) * 1997-06-18 1999-01-12 Sanden Corp カップ供給装置
JP2000057885A (ja) 1998-08-07 2000-02-25 Alps Electric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67939U (ja) 1999-10-05 2000-04-21 新巨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折り畳み可能なキ―ボ―ド
JP3087054U (ja) * 2001-12-28 2002-07-19 チコニ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用キーボード
US6798649B1 (en) * 2002-02-25 2004-09-28 Think Outside, Inc. Mobile computer with foldable keyboard
TWI296810B (en) * 2005-12-23 2008-05-1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borad thereof
TW200745915A (en) * 2006-06-06 2007-12-16 Zippy Tech Corp Illuminated keyboard
JP4819771B2 (ja) * 2007-09-21 2011-11-2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キーボー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75980A (ja) * 2007-09-21 2009-04-09 Sony Corp キーボード、電子機器及びキーボードの製造方法
CN102110543A (zh) * 2011-03-08 2011-06-29 江海波 一种采用塑胶注塑底板的键盘及其生产方法
TWM420813U (en) * 2011-07-13 2012-01-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CN202307646U (zh) * 2011-11-11 2012-07-0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及电子装置
US9423881B2 (en) * 2013-02-27 2016-08-23 Key Ovation, Llc Foldable keyboard with adjustable ergonomic features
CN103367006B (zh) * 2012-04-05 2015-09-0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薄型按键结构及薄型键盘
WO2015096045A1 (zh) * 2013-12-24 2015-07-02 洪贵顺 键盘用杠杆及机械杠杆式metal dome超薄键盘
JP5976701B2 (ja) 2014-01-30 2016-08-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3056A (en) * 1996-12-05 1998-03-31 Meagher; Edward C. Portable keyboard
US6174097B1 (en) * 1997-03-21 2001-01-16 Simon Richard Daniel Collapsible keyboard
US20030057076A1 (en) * 2001-09-22 2003-03-27 Lg Electronics Inc. Keyboard with draining unit and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the keyboard
US20120139842A1 (en) * 2009-03-31 2012-06-07 Chris Linegar Adjustable Ergonomic Keyboard
US20150022960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mput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coupling within pantograph
CN104701052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CN105336531A (zh) * 2014-08-08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6485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4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6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6B (zh) * 2019-04-10 2022-12-16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5B (zh) * 2019-04-1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1816484B (zh) * 2019-04-10 2023-02-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WO2023005310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5953A (zh) 2019-02-01
JP2019008761A (ja) 2019-01-17
TWI668721B (zh) 2019-08-11
US20180364765A1 (en) 2018-12-20
JP6412626B1 (ja) 2018-10-24
US10782743B2 (en) 2020-09-22
CN109101115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1115A (zh)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5645632U (zh) 输入套件和用于输入设备的层叠结构
US20140132550A1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US20080296141A1 (en) Key Inpu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37963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base member
TWI628991B (zh) 防水機殼與電子裝置
CN109683720B9 (zh) 键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5880437B2 (ja) 電子機器用筺体
CN107799342B (zh) 开关装置
KR102290166B1 (ko) 쉴드캔용 전자파 차폐시트
US10409334B1 (en) Keyboar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110302B (zh) 操作面板以及具有该操作面板的电子设备
JP6677892B2 (ja) キーボードカバー
JP2016081393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7173730A1 (zh) 一种侧键和终端
US20170131742A1 (en) Key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8078261A (ja) 電子機器及び筐体
JP4336535B2 (ja) 操作装置
US2012011171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dule
CN109979774A (zh) 键板以及具备该键板的电子设备
JP2009169817A (ja) 電子機器
JP6590619B2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JP5461309B2 (ja) 筐体及び電子機器
JP5995606B2 (ja) 複数接点を持つガスケ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TW201524321A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23 / F, Lincoln building,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Patentee befor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