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6954A -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6954A
CN111806954A CN202010668503.1A CN202010668503A CN111806954A CN 111806954 A CN111806954 A CN 111806954A CN 202010668503 A CN202010668503 A CN 202010668503A CN 111806954 A CN111806954 A CN 111806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frame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85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85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6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6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9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65G13/07Roller driving means having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65G13/12Roller frames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物流输送技术领域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包括有框架,所述框架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框架内转动设置有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共有多根,相邻所述输送辊筒之间等间距设置,本发明通过在输送滚筒的两端设置正反向螺旋,使得货物在滚筒上的输送出现偏斜时,通过螺旋的传动力使得货物向输送滚筒的中部运动,从而避免货物与输送线的侧板进行碰撞、摩擦,通过设置的分拣设备、识别模块等结构,能够将输送的货物进行分类并输送至设定的区域,以方便后续对货物的处理,设置的辊筒同步传动机构是通过一个链条在多个导向辊以及辊筒中心轴之间进行蛇形绕接,这种设计方式相比于传统技术既降低了故障率也使得辊筒受力均匀、运动同步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物流辊筒式输送线。
背景技术
滚筒输送机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在现今的物流行业中,滚筒输送机的使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
中国专利203497598U公开了一种输送滚筒的同步输送装置,包括动力轴、输送滚筒,输送滚筒包括套装在动力轴上的主动输送滚筒及后续被动输送滚筒,主动输送滚筒及后续输送滚筒上均带有同步齿轮,各同步齿轮通过同步带组成整体机构。该实用新型通过同步带压紧数个带同步齿轮的滚筒运转,通过同步带带动输送滚筒,但是各个输送滚筒之间没有传动仅依靠单个同步带的压紧作用带动,容易造成各输送滚筒受力不均,转动不同步;又有专利CN201520479328.6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输送的同步带滚筒输送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两条滚筒托架以及设置在两条滚筒托架之间的输送机构。与前述技术相比,其虽然通过多个传动带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输送滚筒受力不均,转动不同步的问题,但也因为使用过多的传动带,提高了输送线的故障率;
又有,现有的滚筒式输送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容易向输送机外侧进行移动,这种物料与输送机之间会出现磨损,影响物料的美观,同时影响物料整体输送速度,为此,专利号CN201820817813.3公开了一种带滚筒纠偏装置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架和多个滚筒输送架单体,所述输送机架的上部等距固定有多个滚筒输送架单体,所述滚筒输送架单体包括托辊支架、辊架支撑架、挡辊、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滚筒架和连接架。本实用新型中,滚筒输送架单体在托辊支架的两侧焊接有辊架支撑架,并且在托辊支架与辊架支撑架上焊接有滚筒架,然后在滚筒架的上部自内向外对称焊接有转动连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第一滚筒支撑架和第二滚筒支撑架,并且在第一滚筒靠近外端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挡辊,这样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在第一滚筒和挡辊作用下能够避免物料与输送机发生磨损,保证输送机运输速率。但是上述装置结构复杂,设计成本高,整体结构尺寸不合理,不具备实用性。
还有现有的传送设备一般不具备自动分拣的功能,物流输送过程中,由于货物的种类、尺寸或者运输目的地的不同,其需要对货物进行分类规划,以方便后续操作,现有技术依靠人工进行分拣,操作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包括有框架,所述框架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框架内转动设置有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共有多根,相邻所述输送辊筒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输送辊筒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辊筒同步传动机构,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有分拣设备,所述框架的后侧板右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以及识别模块,所述框架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同侧所述连接座分为前后相对的两组,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调节滚轮,所述框架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接触时相互吸引;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分为左右两组,所述伸缩架由下管柱、上管柱和插接柱组成,左右侧两组下管柱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杆,左右侧两组上管柱之间固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侧转动设有双旋向丝杆,所述双旋向丝杆上螺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活动块顶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铰接第二横杆底面,两组连杆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横杆顶端右侧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双旋向丝杆的右部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齿轮;
所述调节滚轮包括有耳板,所述耳板固定安装在下管柱上,所述耳板的底端左右对称设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滚轮,所述耳板上贯穿螺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抵接滚轮顶面,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固接有滚轮转盘。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筒包括有辊筒本体,所述辊筒本体的右部设置有正螺旋,所述辊筒本体的左部设置有反螺旋,所述正螺旋以及反螺旋的中间部位为光滑筒体,所述输送辊筒正常传送时,正螺旋以及反螺旋二者配合可以使得输送辊筒上的传送货物趋向中部运动。
优选的,所述辊筒同步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导向链辊、链条、链轮、输送电机、第二导向链辊、第三导向链辊以及张紧机构,所述链轮套设在输送辊筒的中心轴前端,所述第一导向链辊设在框架的前壁上,且第一导向链辊靠近链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导向链辊共有四根,上下两两分布在框架的前侧四角,所述输送电机驱动连接左上方的第二导向链辊,所述第三导向链辊共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三导向链辊交错分布在框架的前侧中部下侧,所述框架前侧靠近下侧第三导向链辊的位置设有张紧机构,所述链条在两根所述第三导向链辊上呈Z字形连接,呈Z字形缠绕的链条的两端分别绕过同侧的第二导向链辊之后与第一导向链辊以及链轮连接,所述链条在第一导向链辊以及链轮之间以蛇形绕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链条与链轮的连接面大于链轮圆弧面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丝杆槽、丝杆、通口、蜗轮、蜗杆和蜗杆转盘,所述丝杆槽设在框架前侧中部下侧,所述丝杆水平横向转动安装在丝杆槽内,所述丝杆上套设有滑块,且滑块滑动抵接丝杆槽,所述第三导向链辊固接在丝杆上的滑块上,所述通口设在丝杆槽的左侧,所述丝杆左端贯穿丝杆槽伸入通口内,所述丝杆位于通口内侧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杆竖直转动设在通口内,且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底端贯穿框架底端连接蜗杆转盘。
优选的,所述分拣设备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变向传送件,所述变向传送件的中心轴底端与壳体的内腔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中部横向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分为平行设置的多根,所述滑杆的横截面非圆形,每根所述滑杆的下侧均滑动设置有齿条板,前后相邻的齿条板之间固接有细杆,所述齿条板的齿条面与变向传送件的下部啮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底壁右侧设有转向调节电机,所述转向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最前侧齿条板的齿条面。
优选的,所述变向传送件包括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的顶端固接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顶端开口,所述支撑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板的齿条面啮合连接所述圆柱筒的内孔中设有传送轮,所述传送轮的下侧设置有转向驱动电机,所述转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动传送轮的环型齿圈部。
优选的,所述传送轮包括有圆柱轮,所述圆柱轮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凸轴,所述圆柱轮的中部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环型槽面上环型齿圈,所述环槽齿圈啮合连接第三齿轮,所述圆柱轮的轮面上经过粗糙处理以其传动增加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有壳座,所述壳座为底部开口的方形套筒结构,所述壳座的右侧面下部开有缺口,所述壳座的前后侧对称开设有长条滑槽,所述壳座的左侧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竖板上横向活动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右部设有凸盘,所述凸盘位于L型板内侧,所述拉杆上绕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凸盘以及L型板竖板之间的部分,所述升降支架的上部对应拉杆设有卡槽,所述拉杆的右端贯穿壳座插入拉杆上的卡槽内,对使用状态下的升降支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辊筒同步传动机构、分拣设备、识别模块以及升降电机电性连接。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输送的货物经过标记分类后间隔放置到输送设备上;
S2、输送滚筒运转带动货物向分拣设备的一侧移动,货物在进入分拣设备之前被识别模块识别分类;
S3、识别模块将分类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分拣规则,选择出与当前货物匹配的分拣输送方向,并发出指令控制分拣设备的驱动电机按照指定的规则运转;
S4、货物随之进入分拣区域,分拣设备带动货物移动至设定的存放区域或承接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输送滚筒的两端设置正反向螺旋,使得货物在滚筒上的输送出现偏斜时,通过螺旋的传动力使得货物向输送滚筒的中部运动,从而避免货物与输送线的侧板进行碰撞、摩擦;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分拣设备、识别模块等结构,能够将输送的货物进行分类并输送至设定的区域,以方便后续对货物的处理;
3、本发明设置的辊筒同步传动机构是通过一个链条在多个导向辊以及辊筒中心轴之间进行蛇形绕接,以实现通过一个链条对多个辊筒进行同步输送的效果,这种设计方式相比于传统技术既降低了故障率也使得辊筒受力均匀、运动同步性高;
4、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张紧机构,能够调节链条的张紧程度,以保证辊筒同步传动的可靠性;
5、本发明中的升降支架与连接座之间可以进行折叠收放,便于输送设备的搬运以及储存;
6、本发明设计的升降支架,可以对输送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方便其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与不同高度的外部设施进行对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7、本发明通过设计的调节滚轮,使得装置能够灵活移动或稳定安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输送辊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拣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齿条板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变向传送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变向传送件三维图;
图8为本发明传送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调节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A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B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气元件连接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框架,2-输送辊筒,3-辊筒同步传动机构,4-分拣设备,5-控制器,6-识别模块,7-连接座,8-升降支架,9-调节滚轮,10-第一磁铁,11-第二磁铁,12-升降电机,13-第四齿轮,21-辊筒本体,22-正螺旋,23-反螺旋,31-第一导向链辊,32-链条,33-链轮,34-输送电机,35-第二导向链辊,36-第三导向链辊,37-张紧机构,371-丝杆槽,372-丝杆,373-通口,374-蜗轮,375-蜗杆,376-蜗杆转盘,41-壳体,42-圆孔,43-变向传送件,44-滑杆,45-齿条板,46-转向调节电机,47-第一齿轮,48-细杆,431-支撑转轴,432-圆柱筒,433-第二齿轮,434-传送轮,435-转向驱动电机,436-第三齿轮,4341-圆柱轮,4342-凸轴,4343-环槽,4344-环型齿圈,71-壳座,72-缺口,73-L型板,74-拉杆,75-凸盘,76-弹簧,81-下管柱,82-上管柱,83-插接柱,84-第一横杆,85-上管柱,86-双旋向丝杆,87-活动块,88-连杆,89-第五齿轮,91-耳板,92-弹簧伸缩杆,93-滚轮,94-调节螺杆,95-滚轮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附图1和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包括有框架1,框架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框架1内转动设置有输送辊筒2,输送辊筒2共有多根,相邻输送辊筒2之间等间距设置,输送辊筒2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框架1的右侧设置有分拣设备4,框架1的后侧板右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5以及识别模块6,框架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7,同侧连接座7分为前后相对的两组,连接座7上安装有升降支架8,升降支架8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调节滚轮9,框架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磁铁10,升降支架8上设有第二磁铁11,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1接触时相互吸引;
上述部分的工作原理具体见后续记载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的使用方法中的步骤S1~S4;
参阅附图9,升降支架8包括有伸缩架,伸缩架分为左右两组,伸缩架由下管柱81、上管柱82和插接柱83组成,左右侧两组下管柱81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杆84,左右侧两组上管柱85之间固接有第二横杆85,第一横杆84的上侧转动设有双旋向丝杆86,双旋向丝杆86上螺接有活动块87,活动块87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活动块87顶部铰接有连杆88,连杆88顶端铰接第二横杆85底面,两组连杆88对称布置,第一横杆84顶端右侧设有升降电机12,升降电机12的输出端设有第四齿轮13,双旋向丝杆86的右部设有第五齿轮89,第五齿轮8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3;通过升降电机12带动第四齿轮13旋转,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双旋向丝杆86;
需要调节装置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升降电机12启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双旋向丝杆86旋转,进而带动两组活动块87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杆88倾角的改变,实现对第二横杆85的顶升或下拉,进而改变上下管柱之间伸缩距离,从而达到调节装置高度的目的;
参阅附图10,调节滚轮9包括有耳板91,耳板91固定安装在下管柱81上,耳板9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有弹簧伸缩杆92,弹簧伸缩杆92的底端连接有滚轮93,耳板91上贯穿螺接有调节螺杆94,调节螺杆94的底端抵接滚轮93顶面,调节螺杆94的顶端固接有滚轮转盘95;该调节滚轮9通过旋转可以推动滚轮93上移或下移,弹簧伸缩杆92使得滚轮93保持与调节螺杆94的底端抵接;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手动旋转调节螺杆实现滚轮93的升降运动,从而决定输送装置的状态,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阅附图3,输送辊筒2包括有辊筒本体21,辊筒本体21的右部设置有正螺旋22,辊筒本体21的左部设置有反螺旋23,正螺旋22以及反螺旋23的中间部位为光滑筒体,输送辊筒2正常传送时,正螺旋22以及反螺旋23二者配合可以使得输送辊筒2上的传送货物趋向中部运动;
具体的,因为正反螺旋的设计,当输送辊筒2在正常状态下旋转时,正反螺旋会提供货物向中间运动的力,因而在货物运输偏斜时,其能够将货物推送至输送辊筒的中部,避免货物与框架1碰撞、摩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参阅附图1,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导向链辊31、链条32、链轮33、输送电机34、第二导向链辊35、第三导向链辊36以及张紧机构37,链轮33套设在输送辊筒2的中心轴前端,第一导向链辊31设在框架1的前壁上,且第一导向链辊31靠近链轮33的上方,第二导向链辊35共有四根,上下两两分布在框架1的前侧四角,输送电机34驱动连接左上方的第二导向链辊35,第三导向链辊36共有两根,两根第三导向链辊36交错分布在框架1的前侧中部下侧,框架1前侧靠近下侧第三导向链辊36的位置设有张紧机构37,链条32在两根第三导向链辊36上呈Z字形连接,呈Z字形缠绕的链条32的两端分别绕过同侧的第二导向链辊35之后与第一导向链辊31以及链轮33连接,链条32在第一导向链辊31以及链轮33之间以蛇形绕接的方式连接,链条32与链轮33的连接面大于链轮33圆弧面的一半;
具体的,本方案设置的辊筒同步传动机构是通过一个链条32在多个导向辊以及辊筒中心轴之间进行蛇形绕接,以实现通过一个链条32对多个辊筒进行同步输送的效果,这种设计方式相比于传统技术既降低了故障率也使得辊筒受力均匀、运动同步性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参阅附图11,张紧机构37包括有丝杆槽371、丝杆372、通口373、蜗轮374、蜗杆375和蜗杆转盘376,丝杆槽371设在框架1前侧中部下侧,丝杆372水平横向转动安装在丝杆槽371内,丝杆372上套设有滑块,且滑块滑动抵接丝杆槽371,第三导向链辊36固接在丝杆372上的滑块上,通口373设在丝杆槽371的左侧,丝杆372左端贯穿丝杆槽371伸入通口373内,丝杆372位于通口373内侧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374,蜗杆375竖直转动设在通口373内,且蜗轮374与蜗杆375啮合连接,蜗杆375底端贯穿框架1底端连接蜗杆转盘376;
具体的,当链条32松弛时,可以通过旋转蜗杆375带动丝杆372旋转,进而使得滑块上的第三导向链辊36与固定设置的另一个第三导向链辊36之间的间距扩大,进而起到张紧链条32的功能,且蜗杆涡轮结构具备良好自锁功能。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参阅附图4—8,分拣设备4包括有壳体41,壳体41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圆孔42,圆孔41内设有变向传送件43,变向传送件43的中心轴底端与壳体41的内腔底壁转动连接,壳体41内腔中部横向设置有滑杆44,滑杆44分为平行设置的多根,滑杆44的横截面非圆形,每根滑杆44的下侧均滑动设置有齿条板45,前后相邻的齿条板45之间固接有细杆48,齿条板45的齿条面与变向传送件43的下部啮合连接,壳体41的内腔底壁右侧设有转向调节电机46,转向调节电机4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7,第一齿轮47啮合最前侧齿条板45的齿条面。
其中,变向传送件43包括有支撑转轴431,支撑转轴431的顶端固接有圆柱筒432,圆柱筒432的顶端开口,支撑转轴43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433,第二齿轮433与齿条板45的齿条面啮合连接圆柱筒432的内孔中设有传送轮434,传送轮434的下侧设置有转向驱动电机435,转向驱动电机43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436,第三齿轮436啮合连接动传送轮434的环型齿圈部。
其中,传送轮434包括有圆柱轮4341,圆柱轮434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凸轴4342,圆柱轮4341的中部设有环槽4343,环槽4343的环型槽面上环型齿圈4344,环槽齿圈4344啮合连接第三齿轮436,圆柱轮4341的轮面上经过粗糙处理以其传动增加摩擦力;
具体的,转向调节电机46通过齿传动带动齿条板45左移或右移,齿条板45左移或右移进而带动变向传送件43旋转调整角度,通过控制器使得变向传送件43调整至合适角度,转向驱动电机通过齿传动带动传送轮434旋转,进而传送轮434依靠摩擦力带动其上货物移动至设定方向。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参阅附图12,连接座7包括有壳座71,壳座71为底部开口的方形套筒结构,壳座71的右侧面下部开有缺口72,壳座71的前后侧对称开设有长条滑槽,壳座71的左侧设置有L型板73,L型板73竖板上横向活动贯穿设置有拉杆74,拉杆74的右部设有凸盘75,凸盘75位于L型板73内侧,拉杆74上绕接有弹簧76,弹簧76位于凸盘75以及L型板73竖板之间的部分,升降支架8的上部对应拉杆74设有卡槽,拉杆74的右端贯穿壳座71插入拉杆74上的卡槽内,对使用状态下的升降支架8进行定位;
具体的,需要折叠升降支架8时,拉动拉杆74,使得拉杆脱离升降支架8上的卡槽,此时再向下抽拉升降支架8,使其顶部处于缺口72位置,此时即可将升降支架8朝向缺口72方向折叠,磁铁结构使得升降支架8与框架1之间稳定贴合。
参阅附图13,控制器5分别与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分拣设备4、识别模块6以及升降电机12电性连接。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输送的货物经过标记分类后间隔放置到输送设备上;
S2、输送滚筒2运转带动货物向分拣设备4的一侧移动,货物在进入分拣设备4之前被识别模块6识别分类;
S3、识别模块6将分类信息反馈至控制器5中,控制器5根据预先设定的分拣规则,选择出与当前货物匹配的分拣输送方向,并发出指令控制分拣设备4的驱动电机按照指定的规则运转;
S4、货物随之进入分拣区域,分拣设备5带动货物移动至设定的存放区域或承接方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包括有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框架(1)内转动设置有输送辊筒(2),所述输送辊筒(2)共有多根,相邻所述输送辊筒(2)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输送辊筒(2)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所述框架(1)的右侧设置有分拣设备(4),所述框架(1)的后侧板右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5),以及识别模块(6),所述框架(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7),同侧所述连接座(7)分为前后相对的两组,所述连接座(7)上安装有升降支架(8),所述升降支架(8)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调节滚轮(9),所述框架(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磁铁(10),所述升降支架(8)上设有第二磁铁(11),所述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1)接触时相互吸引;
所述升降支架(8)包括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分为左右两组,所述伸缩架由下管柱(81)、上管柱(82)和插接柱(83)组成,左右侧两组下管柱(81)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杆(84),左右侧两组上管柱(85)之间固接有第二横杆(85),所述第一横杆(84)的上侧转动设有双旋向丝杆(86),所述双旋向丝杆(86)上螺接有活动块(87),所述活动块(87)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活动块(87)顶部铰接有连杆(88),所述连杆(88)顶端铰接第二横杆(85)底面,两组连杆(88)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横杆(84)顶端右侧设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的输出端设有第四齿轮(13),所述双旋向丝杆(86)的右部设有第五齿轮(89),所述第五齿轮(8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3);
所述调节滚轮(9)包括有耳板(91),所述耳板(91)固定安装在下管柱(81)上,所述耳板(9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有弹簧伸缩杆(92),所述弹簧伸缩杆(92)的底端连接有滚轮(93),所述耳板(91)上贯穿螺接有调节螺杆(94),所述调节螺杆(94)的底端抵接滚轮(93)顶面,所述调节螺杆(94)的顶端固接有滚轮转盘(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筒(2)包括有辊筒本体(21),所述辊筒本体(21)的右部设置有正螺旋(22),所述辊筒本体(21)的左部设置有反螺旋(23),所述正螺旋(22)以及反螺旋(23)的中间部位为光滑筒体,所述输送辊筒(2)正常传送时,正螺旋(22)以及反螺旋(23)二者配合可以使得输送辊筒(2)上的传送货物趋向中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导向链辊(31)、链条(32)、链轮(33)、输送电机(34)、第二导向链辊(35)、第三导向链辊(36)以及张紧机构(37),所述链轮(33)套设在输送辊筒(2)的中心轴前端,所述第一导向链辊(31)设在框架(1)的前壁上,且第一导向链辊(31)靠近链轮(33)的上方,所述第二导向链辊(35)共有四根,上下两两分布在框架(1)的前侧四角,所述输送电机(34)驱动连接左上方的第二导向链辊(35),所述第三导向链辊(36)共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三导向链辊(36)交错分布在框架(1)的前侧中部下侧,所述框架(1)前侧靠近下侧第三导向链辊(36)的位置设有张紧机构(37),所述链条(32)在两根所述第三导向链辊(36)上呈Z字形连接,呈Z字形缠绕的链条(32)的两端分别绕过同侧的第二导向链辊(35)之后与第一导向链辊(31)以及链轮(33)连接,所述链条(32)在第一导向链辊(31)以及链轮(33)之间以蛇形绕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链条(32)与链轮(33)的连接面大于链轮(33)圆弧面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37)包括有丝杆槽(371)、丝杆(372)、通口(373)、蜗轮(374)、蜗杆(375)和蜗杆转盘(376),所述丝杆槽(371)设在框架(1)前侧中部下侧,所述丝杆(372)水平横向转动安装在丝杆槽(371)内,所述丝杆(372)上套设有滑块,且滑块滑动抵接丝杆槽(371),所述第三导向链辊(36)固接在丝杆(372)上的滑块上,所述通口(373)设在丝杆槽(371)的左侧,所述丝杆(372)左端贯穿丝杆槽(371)伸入通口(373)内,所述丝杆(372)位于通口(373)内侧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374),所述蜗杆(375)竖直转动设在通口(373)内,且蜗轮(374)与蜗杆(375)啮合连接,所述蜗杆(375)底端贯穿框架(1)底端连接蜗杆转盘(37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设备(4)包括有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圆孔(42),所述圆孔(41)内设有变向传送件(43),所述变向传送件(43)的中心轴底端与壳体(41)的内腔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1)内腔中部横向设置有滑杆(44),所述滑杆(44)分为平行设置的多根,所述滑杆(44)的横截面非圆形,每根所述滑杆(44)的下侧均滑动设置有齿条板(45),前后相邻的齿条板(45)之间固接有细杆(48),所述齿条板(45)的齿条面与变向传送件(43)的下部啮合连接,所述壳体(41)的内腔底壁右侧设有转向调节电机(46),所述转向调节电机(4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7),所述第一齿轮(47)啮合最前侧齿条板(45)的齿条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传送件(43)包括有支撑转轴(431),所述支撑转轴(431)的顶端固接有圆柱筒(432),所述圆柱筒(432)的顶端开口,所述支撑转轴(43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433),所述第二齿轮(433)与齿条板(45)的齿条面啮合连接所述圆柱筒(432)的内孔中设有传送轮(434),所述传送轮(434)的下侧设置有转向驱动电机(435),所述转向驱动电机(43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齿轮(436),所述第三齿轮(436)啮合连接动传送轮(434)的环型齿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轮(434)包括有圆柱轮(4341),所述圆柱轮(434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凸轴(4342),所述圆柱轮(4341)的中部设有环槽(4343),所述环槽(4343)的环型槽面上环型齿圈(4344),所述环槽齿圈(4344)啮合连接第三齿轮(436),所述圆柱轮(4341)的轮面上经过粗糙处理以其传动增加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包括有壳座(71),所述壳座(71)为底部开口的方形套筒结构,所述壳座(71)的右侧面下部开有缺口(72),所述壳座(71)的前后侧对称开设有长条滑槽,所述壳座(71)的左侧设置有L型板(73),所述L型板(73)竖板上横向活动贯穿设置有拉杆(74),所述拉杆(74)的右部设有凸盘(75),所述凸盘(75)位于L型板(73)内侧,所述拉杆(74)上绕接有弹簧(76),所述弹簧(76)位于凸盘(75)以及L型板(73)竖板之间的部分,所述升降支架(8)的上部对应拉杆(74)设有卡槽,所述拉杆(74)的右端贯穿壳座(71)插入拉杆(74)上的卡槽内,对使用状态下的升降支架(8)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分别与辊筒同步传动机构(3)、分拣设备(4)、识别模块(6)以及升降电机(12)电性连接。
10.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输送的货物经过标记分类后间隔放置到输送设备上;
S2、输送滚筒(2)运转带动货物向分拣设备(4)的一侧移动,货物在进入分拣设备(4)之前被识别模块(6)识别分类;
S3、识别模块(6)将分类信息反馈至控制器(5)中,控制器(5)根据预先设定的分拣规则,选择出与当前货物匹配的分拣输送方向,并发出指令控制分拣设备(4)的驱动电机按照指定的规则运转;
S4、货物随之进入分拣区域,分拣设备(5)带动货物移动至设定的存放区域或承接方向。
CN202010668503.1A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Withdrawn CN111806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503.1A CN111806954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503.1A CN111806954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6954A true CN111806954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8503.1A Withdrawn CN111806954A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695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9003A (zh) * 2020-10-26 2021-01-12 余云霞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用可折叠式传送装置
CN112547552A (zh) * 2020-11-05 2021-03-26 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分拣系统
CN112658826A (zh) * 2020-12-09 2021-04-16 张家港台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部件打磨清洗装置
CN112826682A (zh) * 2020-12-31 2021-05-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处置车
CN112871698A (zh) * 2020-12-25 2021-06-01 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工行业柔性智能分拣线及分拣方法
CN114227350A (zh) * 2022-01-12 2022-03-2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线材定长切断、定位开孔加工的物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620393A (zh) * 2022-03-28 2022-06-14 郑州纬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识别存取位置的智能化货仓
CN117259214A (zh) * 2023-11-24 2023-12-22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货物分拣设备及其分拣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9003A (zh) * 2020-10-26 2021-01-12 余云霞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用可折叠式传送装置
CN112547552A (zh) * 2020-11-05 2021-03-26 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分拣系统
CN112658826A (zh) * 2020-12-09 2021-04-16 张家港台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部件打磨清洗装置
CN112871698A (zh) * 2020-12-25 2021-06-01 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工行业柔性智能分拣线及分拣方法
CN112871698B (zh) * 2020-12-25 2022-04-05 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工行业柔性智能分拣线及分拣方法
CN112826682A (zh) * 2020-12-31 2021-05-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处置车
CN114227350A (zh) * 2022-01-12 2022-03-2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线材定长切断、定位开孔加工的物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227350B (zh) * 2022-01-12 2023-02-10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线材定长切断、定位开孔加工的物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620393A (zh) * 2022-03-28 2022-06-14 郑州纬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识别存取位置的智能化货仓
CN117259214A (zh) * 2023-11-24 2023-12-22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货物分拣设备及其分拣方法
CN117259214B (zh) * 2023-11-24 2024-02-27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电商货物分拣设备及其分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6954A (zh)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CN115520573B (zh) 一种机场散装货物装载机用伸缩传送机构
CN209939808U (zh) 一种流水线转角换向装置
CN110862226B (zh) 玻璃掰分机构及玻璃掰分装置
JP2022518417A (ja) 搬送車及びその伝動装置
CN110860869B (zh)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的自动传送装置
CN112170230A (zh) 一种高速分拣机
CN112439705B (zh) 翻转式输送单元及包括该输送单元的分拣系统
CN208856416U (zh) 一种物流中心配货流水线货物分流装置
CN208592102U (zh) 一种面板的检测装置
CN205555417U (zh) 一种箱式物料高速斜轮分拣机
CN116237261A (zh) 一种方便扫描的智能物流货物自动分拣设备
CN111747088A (zh) 一种双层电动式翻板装置
CN209905845U (zh) 一种双层电动式翻板装置
CN210392444U (zh) 分拣输送系统
CN110956893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教学实训平台
CN207973304U (zh) 过油上料一体机
CN112026889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纺织辊推车
CN111924466A (zh) 一种用于球形果实队列式自动上料的装置
CN211237535U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教学实训平台
CN221086389U (zh) 一种环形转盘分拣设备
CN116140213B (zh) 一种智能化物料分拣设备及其一体化控制系统
CN114985272B (zh) 一种物流智能分拣转向装置
CN211847115U (zh) 一种模块化跟随系统
CN212370597U (zh) 一种推移式自动分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