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6482B - 轨道列车 - Google Patents

轨道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6482B
CN111806482B CN201910286098.4A CN201910286098A CN111806482B CN 111806482 B CN111806482 B CN 111806482B CN 201910286098 A CN201910286098 A CN 201910286098A CN 111806482 B CN111806482 B CN 111806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in
air duct
fixed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60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6482A (zh
Inventor
丁立卿
熊力
高国燕
贾焕英
杨帅
沈立伟
武娟娟
卢海超
孟凡帅
胡国鹏
高绪玲
刘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60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64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853 priority patent/WO20202068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6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6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482B/zh
Priority to US17/478,976 priority patent/US2022000190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2Roofs
    • B61D17/14Roofs with gang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2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8Internal lining, e.g. 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半封闭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和风道侧部;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以解决轨道列车的顶板和风道不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轨道列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的顶板和风道都是各自为政,单独设计,重量较大,不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
因此,轨道列车的顶板和风道不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以解决轨道列车的顶板和风道不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包括:
半封闭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和风道侧部;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
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和风道侧部,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所述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这样,大边顶不仅作为列车顶板的一部分,而且作为空气流通的通道的底部。与背景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一个部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的大边顶一个部件起到两个作用,有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符合轨道列车的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顶部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大边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顶部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大边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小边顶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小边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顶部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中顶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顶部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中顶板的示意图;
图11为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中顶板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图2所示的下层大边顶与下层风道固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风道顶部,
120风道侧部,
210下层大边顶,
211长圆孔,
212第一凸起,
213扣合凹槽,
220下层小边顶,
221扣合部,
222V形固定件,
230下层中顶板,
231折弯部,
310上层大边顶,
311卡接部,
312第二凸起,
320上层小边顶,
321竖直部,
322固定部,
323卡接槽,
330上层中顶板,
331突耳,
410密封条,
420防寒层,
430连接角码,
510铝蜂窝芯材,
520铝型材框,
530铝板,
540贴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顶部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大边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顶部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大边顶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包括:。
半封闭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110和风道侧部120;所述风道顶部110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120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
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其中,大边顶包括下层大边顶210和上层大边顶310。
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包括半封闭的风道和大边顶;其中,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和风道侧部,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所述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这样,大边顶不仅作为列车顶板的一部分,而且作为空气流通的通道的底部。与背景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一个部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的大边顶一个部件起到两个作用,有利于轨道列车的整体减重,符合轨道列车的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图5为图1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小边顶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小边顶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5和图6所示,轨道列车还包括:
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侧部之间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其中,小边顶包括下层小边顶220和上层小边顶320。
即列车顶板中风道和所述列车的侧部之间的部分由所述小边顶承担。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顶部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下层中顶板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顶部另一局部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轨道列车的上层中顶板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轨道列车还包括中顶板,与所述车体固定且固定在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之间,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中间部分;
其中,所述左侧风道和所述右侧风道分别是所述列车的车厢的两个风道,中顶板包括下层中顶板230和上层中顶板330。。
即列车顶板中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之间的部分由所述中顶板承担。
具体的,所述大边顶是4毫米玻璃钢制成的大边顶,所述小边顶是4毫米玻璃钢制成的小边顶。
实施中,所述大边顶包括两个对称结构的左大边顶和右大边顶,所述左大边顶封在所述左侧风道侧部的底端,所述右大边顶封在所述右侧风道侧部的底端;
所述小边顶包括两个对称结构的左小边顶和右小边顶,所述左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左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左侧部之间,所述右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右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右侧部之间。
这样,中顶板,左大边顶,右大边顶,左小边顶和右小边顶一起作为整个列车的顶板。
实施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轨道列车还包括:
密封条410,固定在所述风道侧部120的底端;所述密封条410与所述大边顶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这样,实现风道侧部与大边顶之间的密封。
具体的,密封条410采用橡胶条。
实施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轨道列车还包括:
防寒层420,固定在所述大边顶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防寒层一方面可以防止大边顶上方出现冷凝水,二可以实现大边顶与风道之间的密封。
实施中,如图1所示,轨道列车还包括L形连接角码430;
所述连接角码430的第一角码臂和下层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连接角码430的第二角码臂和下层大边顶210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侧部固定,以将所述下层大边顶210封在下层风道的侧部的底端;
其中,所述下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车体,所述下层大边顶210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大边顶,所述下层风道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风道。
连接角码实现了将下层大边顶与所述下层车体的固定以将所述下层大边顶封在下层风道的侧部的底端。
实施中,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角码430的第一角码臂和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所述下层大边顶210靠近所述车体的侧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长圆孔211;所述连接角码430的第二角码臂和所述下层大边顶210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侧部通过所述长圆孔211,螺栓和螺母固定。
这样,可以便捷的将下层大边顶210与所述下层车体的固定。
图12和图13为图2所示的下层大边顶与下层风道固定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下层大边顶210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用第一凸起212;
所述第一凸起212与所述下层风道固定,
这样,实现了下层大边顶与下层风道的固定。下层大边顶与下层车体和下层风道固定,实现了下层大边顶的固定。
实施中,如图5所示,下层小边顶的内侧固定有V形固定件222,所述V形固定件222的一臂与所述下层小边顶的内侧固定,所述V形固定件222的另一臂与所述列车下层车厢的灯具型材固定;
其中,所述下层小边顶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小边顶。
这样,实现了下层小边顶与列车下层车厢的灯具型材的固定。
实施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下层小边顶220的内侧靠近所述下层大边顶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221;
所述下层大边顶210的内侧靠近所述下层小边顶的一侧设置有扣合凹槽213;
所述扣合部221和所述扣合凹槽213扣合连接以将所述下层小边顶220与所述下层大边顶210连接。
扣合部和所述扣合凹槽扣合连接实现了将下层小边顶与下层大边顶固定连接。
实施中,下层中顶板230的内侧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部231;
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下层中顶板和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折弯部,所述第二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下层中顶板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中顶板。
这样,可以便捷的将下层中顶板与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固定。
实施中,如图3和图6所示,上层小边顶320包括竖直部321和连接在所述竖直部的上端的固定部322,所述竖直部321的下侧与所述列车的行李架固定;
上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上层小边顶320和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固定部322,所述第三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小边顶320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小边顶,所述上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车体。
这样,实现了所述上层小边顶320和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的固定。
实施中,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部322具有朝向上层大边顶的卡接槽323;
所述上层大边顶310靠近所述上层小边顶的一侧具有卡接部311;
所述上层大边顶310和所述上层小边顶320通过所述卡接部311和所述卡接槽323卡接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大边顶310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大边顶。
这样,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固定实现了将所述上层大边顶和所述上层小边顶的固定连接。
实施中,如图4所示,所述上层大边顶310靠近上层车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用第二凸起312;
所述第二凸起312与上层风道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车体,所述上层风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风道。
这样,实现了上层大边顶与上层风道的固定。
实施中,如图7和图8所示,上层中顶板330的边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突耳331;
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四安装槽,所述上层中顶板和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突耳331,所述第四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中顶板330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中顶板。
图11为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中顶板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1所示,所述中顶板的中间为铝蜂窝芯材510,所述铝蜂窝芯材周围是铝型材框520,所述铝蜂窝芯材510和所述铝型材框520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铝板530,下侧的所述铝板外固定贴面板540;
其中,所述中顶板的厚度为12.6毫米,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8毫米,所述贴面板的厚度为1毫米。
中顶板的选材增加了列车顶板的刚度。
这样,可以便捷的将上层中顶板与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固定。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封闭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顶部和风道侧部;所述风道顶部与所述列车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风道侧部连接在所述风道顶部的两侧且朝下伸出;
大边顶,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且所述大边顶封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与所述风道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
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侧部之间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一部分;
其中,下层小边顶的内侧固定有V形固定件,所述V形固定件的一臂与所述下层小边顶的内侧固定,所述V形固定件的另一臂与所述列车下层车厢的灯具型材固定;所述下层小边顶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小边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顶板,与所述车体固定且固定在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之间,作为所述列车顶板的中间部分;
其中,所述左侧风道和所述右侧风道分别是所述列车的车厢的两个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边顶包括两个对称结构的左大边顶和右大边顶,所述左大边顶封在所述左侧风道侧部的底端,所述右大边顶封在所述右侧风道侧部的底端;
所述小边顶包括两个对称结构的左小边顶和右小边顶,所述左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左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左侧部之间,所述右小边顶固定在所述右大边顶和所述列车的右侧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条,固定在所述风道侧部的底端;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大边顶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寒层,固定在所述大边顶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连接角码;
所述连接角码的第一角码臂和下层车体的内顶固定,所述连接角码的第二角码臂和下层大边顶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侧部固定,以将所述下层大边顶封在下层风道的侧部的底端;
其中,所述下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车体,所述下层大边顶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大边顶,所述下层风道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角码的第一角码臂和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所述下层大边顶靠近所述车体的侧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长圆孔;所述连接角码的第二角码臂和所述下层大边顶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侧部通过所述长圆孔,螺栓和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大边顶靠近所述下层车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用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下层风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小边顶的内侧靠近所述下层大边顶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
所述下层大边顶的内侧靠近所述下层小边顶的一侧设置有扣合凹槽;
所述扣合部和所述扣合凹槽扣合连接以将所述下层小边顶与所述下层大边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下层中顶板的内侧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折弯部;
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下层中顶板和所述下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折弯部,所述第二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下层中顶板是双层列车的下层车厢的中顶板。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上层小边顶包括竖直部和连接在所述竖直部的上端的固定部,所述竖直部的下侧与所述列车的行李架固定;
上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上层小边顶和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三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小边顶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小边顶,所述上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车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朝向上层大边顶的卡接槽;
所述上层大边顶靠近所述上层小边顶的一侧具有卡接部;
所述上层大边顶和所述上层小边顶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大边顶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大边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大边顶靠近上层车体的中心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用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与上层风道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车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车体,所述上层风道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风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上层中顶板的边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突耳;
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设置有第四安装槽,所述上层中顶板和所述上层车体的内顶通过所述突耳,所述第四安装槽,螺栓和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上层中顶板是双层列车的上层车厢的中顶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边顶是4毫米玻璃钢制成的大边顶,所述小边顶是4毫米玻璃钢制成的小边顶。
16.根据权利要求2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板的中间为铝蜂窝芯材,所述铝蜂窝芯材周围是铝型材框,所述铝蜂窝芯材和所述铝型材框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铝板,下侧的所述铝板外固定贴面板;
其中,所述中顶板的厚度为12.6毫米,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8毫米,所述贴面板的厚度为1毫米。
CN201910286098.4A 2019-04-10 2019-04-10 轨道列车 Active CN111806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6098.4A CN111806482B (zh) 2019-04-10 2019-04-10 轨道列车
PCT/CN2019/090853 WO2020206835A1 (zh) 2019-04-10 2019-06-12 轨道列车
US17/478,976 US20220001903A1 (en) 2019-04-10 2021-09-20 Rail trai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6098.4A CN111806482B (zh) 2019-04-10 2019-04-10 轨道列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6482A CN111806482A (zh) 2020-10-23
CN111806482B true CN111806482B (zh) 2021-09-10

Family

ID=7275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6098.4A Active CN111806482B (zh) 2019-04-10 2019-04-10 轨道列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1903A1 (zh)
CN (1) CN111806482B (zh)
WO (1) WO202020683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7061A (ja) * 2000-07-27 2002-02-06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鉄道車両の天井構造
EP2335954A1 (de) * 2009-12-18 2011-06-22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an einer Wagenkasten-Decke eines Großraum-Fahrzeuges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KR20140050452A (ko) * 2012-10-19 2014-04-29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공기 순환 기능을 갖는 복층식 열차
CN106428058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车送风装置
CN207737283U (zh) * 2017-11-22 2018-08-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8928357A (zh) * 2018-08-01 2018-12-04 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风道板、中顶板、通风格栅和灯带集成结构
CN208393028U (zh) * 2018-04-23 2019-01-18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车上的一体式风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858A1 (de) * 2002-09-14 2004-03-25 Waggonbau Elze Gmbh & Co. Besitz Kg Schiebewandwagen zum Transport temperaturempfindlicher Güter auf dem Eisenbahnnetz
CN201538324U (zh) * 2009-11-16 2010-08-04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铁路客车的车顶内部顶板连接结构
CN202378885U (zh) * 2011-12-09 2012-08-1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3666674U (zh) * 2013-12-17 2014-06-2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
CN104228863B (zh) * 2014-09-22 2017-03-29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空调送回风系统
CN105841064A (zh) * 2016-04-05 2016-08-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送风与照明集成灯具
CN107310566B (zh) * 2016-12-01 2019-03-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7061A (ja) * 2000-07-27 2002-02-06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鉄道車両の天井構造
EP2335954A1 (de) * 2009-12-18 2011-06-22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an einer Wagenkasten-Decke eines Großraum-Fahrzeuges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KR20140050452A (ko) * 2012-10-19 2014-04-29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공기 순환 기능을 갖는 복층식 열차
CN106428058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车送风装置
CN207737283U (zh) * 2017-11-22 2018-08-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8393028U (zh) * 2018-04-23 2019-01-18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车上的一体式风道结构
CN108928357A (zh) * 2018-08-01 2018-12-04 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风道板、中顶板、通风格栅和灯带集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01903A1 (en) 2022-01-06
WO2020206835A1 (zh) 2020-10-15
CN111806482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7586B (zh) 一种车体底架边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体
KR101720173B1 (ko)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구조체
CN111332325B (zh) 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
CN111824269A (zh) 用于车辆的中地板结构
CN103057429A (zh) 铁路车辆电力转换器
CN111688732B (zh) 侧顶型材、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1806482B (zh) 轨道列车
CN217374126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车辆
CN217100182U (zh) 车身顶盖横梁及汽车车身
CN115402445A (zh) 一种全景天窗总成安装结构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系统
CN212243360U (zh) 一种有密封排水功能的铁路棚车端墙结构及铁路棚车
US10071753B2 (en) Railway vehicle and chassis end plate assembly thereof
CN209492604U (zh) 汽车密封组隔装置
CN210338059U (zh) 一种新型安全性高的汽车顶盖中间横梁
CN211391455U (zh) 侧围内板总成、侧围结构及汽车框架结构
CN209487565U (zh) 一种高强度电池托盘
CN214189636U (zh) 车顶结构及车厢
CN217649536U (zh) 通风盖板延长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9506004U (zh) 司机室结构
CN209888928U (zh) 用于车辆的后纵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639819U (zh) 一种列车通用贯通道
CN219277631U (zh) 前围上部总成和车辆
CN211592730U (zh) 一种螺栓连接结构的全铝车身顶转角型材
CN217455805U (zh) 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