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82C -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82C
CN1117782C CN99125087A CN99125087A CN1117782C CN 1117782 C CN1117782 C CN 1117782C CN 99125087 A CN99125087 A CN 99125087A CN 99125087 A CN99125087 A CN 99125087A CN 1117782 C CN1117782 C CN 11177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volac resin
resin
resins
epoxy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5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506A (zh
Inventor
森本尚
坂本秀
高桥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Artificial Resin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5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02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 C08G59/04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 C08G59/06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of polyhydric phenols
    • C08G59/08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of polyhydric phenols from phenol-aldehyde condens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3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1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 C07D303/1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by etherified hydroxyl rad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0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 C08G8/04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of aldehydes
    • C08G8/08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of aldehydes of formaldehyde, e.g. of formaldehyde formed in situ
    • C08G8/12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of aldehydes of formaldehyde, e.g. of formaldehyde formed in situ with monohydric phenols having only one hydrocarbon substituent ortho on para to the OH group, e.g. p-tert.-butyl phen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0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 C08G8/2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phenols only from mixture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Phenolic Resins Or Amino Resins (AREA)

Abstract

生产环氧树脂的一种方法包括步骤: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反应以得到酚醛清漆树脂;把酚醛清漆树脂在惰性环境下储存在熔融状态;把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环氧化反应器中;和将酚醛清漆树脂和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这就防止灰尘的产生,改善了工作环境,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抑制质量下降例如酚醛清漆树脂的着色。

Description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方法,该树脂用作在电气工业和电子工业中的包封材料等。
背景技术
在一种邻-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通常生产中,邻-甲酚首先与福尔马林反应以得到一种作为中间体材料的邻-甲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然后,将邻-甲酚酚醛清漆与表氯醇一起加进环氧化反应器中,如果必要,也一起加进一种溶剂以使得进行环氧化。决定由此产生的环氧树脂的特性或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分子结构,尤其是酚醛清漆树脂的骨架结构。
一种酚醛清漆树脂是否具有所需的分子结构通常通过测定树脂的软化点来决定。换句话说,使用具有特定的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进行环氧化,这样才能生产出有所需分子结构或所需特性例如软化点等的环氧树脂。
因此,为了生产出适合所需用途的环氧树脂,需要生产出一种有预定的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
在一种酚醛清漆树脂的传统生产工艺中,在反应器中产生的酚醛清漆树脂曾通过冷却固化成薄片以避免可能的质量下降等。将树脂薄片储存在合适的容器中这样当要生产一种环氧树脂时把所需量的树脂加进反应器中。
上述工艺具有如下问题。把酚醛清漆加进容器中和从容器中取出预定量的树脂加进反应器中的操作,大多为手工操作。在这些操作中产生的酚醛清漆树脂灰尘可能恶化工作环境。
另一个问题是所得的环氧树脂被着色。尤其是,当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比常温更高的温度例如在夏天,它可能因氧化而老化,导致所得的环氧树脂质量下降例如着色明显、环氧当量增加和软化点改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过把环氧树脂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贮存于熔融状态可以防止质量降低,并且储存在熔融状态使得能在线处理树脂、提高可操作性和工作环境。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中在处理酚醛清漆树脂中不需要手工操作,不产生灰尘和环氧树脂的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能容易生产有所需特性的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包括步骤: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反应以得到酚醛清漆树脂;把酚醛清漆树脂在惰性环境下储存在熔融状态;把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环氧化反应器中;和将酚醛清漆树脂和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
本发明也提供生产一种环氧树脂的方法包括步骤:将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分别反应以分别得到至少两种有不同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把两种酚醛清漆树脂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分别储存在熔融状态;把至少两种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环氧化反应器中并在其中混合;和将混合的酚醛清漆树脂和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酚醛清漆树脂作为中间体在惰性气体下储存在熔融状态,不需如常规情况下那样曾被作为薄片移出容器外,使得能在线进料进行环氧化。这就不需手工操作例如转运和进料酚醛清漆树脂,避免产生灰尘,防止由于酚醛清漆树脂在高温环境下暴露于空气中引起的环氧树脂质量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优选把有不同软化点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分别在惰性气体下储存于熔融状态。而且,可以混合有不同软化点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以使混合物与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进行环氧化。
这就使得对应生产出多种特性例如软化点不同的环氧树脂成为可能。
为什么使用软化点作把一种酚醛清漆树脂与其它酚醛清漆树脂区分的原因是软化点可以是酚醛清漆树脂分子结构例如所述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指标。除了软化点外,也可以使用可以是这种指标的其它的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粘度和熔点。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变得很明显。然而,因为从该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变化和修改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很明显,应当理解的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和特例,只是为了说明,不是限制保护范围。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述
在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反应获得一种酚醛清漆树脂的步骤中,向反应器中加进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一种酸催化剂,在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搅拌时逐滴加进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进行聚合。
完成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经中和和其它处理,例如水溶液的分离和在大气压或减压下加热去除水分和未反应物质,就得到酚醛清漆树脂。
酚类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间苯二酚、溴化苯酚、溴化甲酚、溴化间苯二酚、萘酚等。
酸催化剂的例子包括对-甲苯磺酸、草酸、硫酸、盐酸等。
醛类的例子包括甲醛、乙醛、丁醛、苯甲醛等。
所得的酚醛清漆树脂的聚合度通常是2到20。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例如加进反应器的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摩尔比率、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的滴加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量,可以调节酚醛清漆树脂的分子骨架结构{用平均分子量(缩聚度)表示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布、结合形式等}。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对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率通常选在约0.4到0.9的范围。
一般地,使用软化点作为酚醛清漆树脂分子结构的指标。通过调节如上所述的生产条件,就能生产软化点通常在室温到约200℃范围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
得到的酚醛清漆树脂在原来的同一反应器中或一个分开的储存容器中储存在熔融状态。当生产多种酚醛清漆树脂时,根据它们的软化点把它们储存在不同的储存容器中。
根据本发明,将熔融的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因为它与氧接触质量会降低。惰性气体的类型不必特别局限只要它对熔融的树脂是惰性的。例如可以使用氮气、氦气、氢气等。通常,使用氮气因为它经济并容易操作。
在惰性气体中的氧浓度通常在1000ppm或更低,优选在500ppm或更低,更优选在250ppm或更低。当使用氮气时,可以是工业用氮气,不必是特别纯化的氮气。这种氮气的氧浓度通常在1000ppm或更低。
通常,在用来储存熔融酚醛清漆树脂的容器中的空气用惰性气体替换。然后将熔融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容器中。通过保持气层与惰性气体源连接确保惰性环境以避免在储存酚醛清漆树脂时空气进入容器中。
提供给储存容器合适的加热装置使得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熔融状态。假如加热温度太低,很难保持酚醛清漆树脂在合适的流动状态。假如温度太高,酚醛清漆树脂化学键可能断开或重排导致质量下降。因此优选把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确保合适的流动状态的最低温度。通常,假如用软化点作参考,这一温度适合是比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高与约20到60℃的温度,优选高约20到40℃。在储存时酚醛清漆树脂的pH也影响酚醛清漆树脂的质量。因此,一般地,在储存酚醛清漆树脂的过程中pH优选在6到9的范围。
优选给储存容器提供一个搅拌器或一个循环设备来循环在容器中的酚醛清漆树脂以保持酚醛清漆树脂在流动状态。这种循环设备,例如,能使容器中的内容物通过底部端口排出,并用一个循环泵向上流动到一个上面的端口以回流到容器内部。
酚醛清漆树脂的储存时间优选较短。一般地,优选在两周内,更优选在一周内。例如,当将一种软化点在90℃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120℃,储存时间在两周或三周看不到特性有明显的变化。
在把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环氧化反应器的步骤中,从储存容器中取出有所需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并和一种表卤代醇化合物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表卤代醇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表氯醇和表溴醇。表卤代醇化合物以酚醛清漆树脂酚羟基摩尔量的两倍到十五倍使用。
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酮类例如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烃类例如甲苯和二甲苯,醇类例如甲醇和乙醇,溶纤剂例如甲基溶纤剂和乙基溶纤剂,醚类例如二噁烷和二乙氧基乙烷,二甲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
在酚醛清漆树脂与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的步骤中,再将如上所述通过混合和溶解得到的溶液用常规方法环氧化。更特别地,在大气压或减压约30到100℃的温度下将约0.9到1.1酚醛清漆树脂的酚羟基当量的苛性碱水溶液逐渐加到酚醛清漆树脂溶液中。在这一反应中,优选进行共沸脱水以控制在系统中水的含量。
苛性碱的例子包括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这种苛性碱通常以约20到50重量%水溶液的形式加入。
可以在一步或两步进行环氧化。
在完成环氧化后,去除过量的表卤代醇化合物和溶剂,去掉产生的盐等以得到环氧树脂。
为了生产有所需软化点、粘度、分子量分布等的环氧树脂,应当使用有预定的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作中间体材料。假如多种有不同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被分别生产和分别储存在如上所述的熔融态,通过在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中混合两种或更多种酚醛清漆树脂有可能制备一种有所需的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例如,当混合软化点TA的W重量份酚醛清漆树脂A和软化点TB的1-W重量份酚醛清漆树脂B(W表示酚醛清漆树脂A与酚醛清漆树脂B的混合重量比率)得到软化点TC的1重量份酚醛清漆树脂C时,满足由下面方程式(1)表示的关系式。
TA×W+TB×(1-W)=TC                    ……(1)
因此,从方程(1)就可以得到酚醛清漆树脂A的混合量W和酚醛清漆树脂B的混合量(1-W)。
通常,在要混合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之间软化点的差异优选约30℃或更低。这就是说,假如具有的软化点差异约30℃或更低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被混合用作生产环氧树脂的中间体材料,所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特性例如软化点、粘度和分子量分布,和使用与混合物有相同软化点的单个酚醛清漆树脂时得到的环氧树脂的特性相差不大。
作为混合有不同软化点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的准则,也优选采用方程(2)表示的混合系数。为了得到有所需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混合系数优选约10或更低。方程(2)表示一个用于当要混合I种酚醛清漆树脂情况下的通式。
Figure C9912508700081
其中,Sn表示第n种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Sx表示酚醛清漆树脂的平均软化点(等于如上所述混合的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Tc),Vn表示第n种酚醛清漆树脂的重量,Vt表示酚醛清漆树脂的总重。
要混合的酚醛清漆树脂的化学结构,随使用的酚类化合物和/或醛类化合物改变,可以是相同种类或不同的。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下面实施例和对比例将更详细阐明生产本发明的酚醛清漆树脂的方法。
使用下面的方法评价在下面实施例得到的树脂。(1)软化点
使用一种自动软化点测定仪器(Elec Science有限公司生产的EX-820)用球环法测定。(2)运动粘度
制备含每种树脂样品50重量%的1,4-二噁烷溶液,在25℃使用Canon Fenske粘度计(No.200,No.300)测定溶液的粘度。(3)GPC分散率
将每种树脂样品溶解在四氢呋喃中,使用四氢呋喃作为载体和两个Polymer Lboratory公司生产的Plegel-MIXED-E(产品名)作柱子测定GPC分散率。(4)树脂的pH
将两克树脂样品溶解在40克氯仿中,向溶液中加入40g纯水,充分混合。使所得的溶液静置自行分离,用一个pH计测定水层的pH。(5)环氧当量
向每一树脂样品加0.1N的盐酸二噁烷溶液,使之在搅拌下反应15分钟。得到的溶液用0.1N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经电位差滴定,根据所测的滴度和空白的滴度之差计算相当于已与盐酸反应的环氧基。用计算的相当的环氧基除样品的量就得到环氧当量(g/eq)。(6)树脂颜色
用Gardner Number(G-No.)评价树脂的颜色。
实施例1
(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和储存)
向100重量份邻-甲酚中加67.6重量份37%的福尔马林,用1.2重量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103℃让混合物反应6小时。在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后,加入49.2重量份水,分离除去水溶杂质。在155℃减压下浓缩所得溶液后,就得到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所得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是125.6℃。在下文把这种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作为树脂A。
将树脂A加进供有一个搅拌器和一个联在容器底部端口的循环泵的容器中,在160℃工业用氮气环境中熔融状态下储存在容器内。
实施例2
(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和储存)
向100重量份邻-甲酚中加61.5重量份37%的福尔马林,用1.2重量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103℃让混合物反应5小时。在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后,加入49重量份水,分离除去水溶杂质。在160℃减压下浓缩所得溶液后,就得到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所得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是104.5℃。在下文把这种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作为树脂B。
将树脂B加进供有一个搅拌器和一个联在容器底部端口的循环泵的容器中,在140℃工业用氮气环境中熔融状态下储存在容器内。
实施例3
(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和储存)
向100重量份邻-甲酚中加56.9重量份37%的福尔马林,用0.7重量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103℃让混合物反应4小时。在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后,加入46.8重量份水,分离除去水溶杂质。在160℃减压下浓缩所得溶液后,就得到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所得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是89.3℃。在下文把这种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作为树脂C。
将树脂C加进供有一个搅拌器和一个联在容器底部端口的循环泵的容器中,在130℃工业用氮气环境中熔融状态下储存在容器内。
对比例1
(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和储存)
向100重量份邻-甲酚中加62重量份37%的福尔马林,用1.2重量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103℃让混合物反应5小时。在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后,加入49.2重量份水,分离除去水溶杂质。在160℃减压下浓缩所得溶液后,就得到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所得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是109.7℃。在下文把这种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作为树脂D。
将树脂D轧制和冷却,作为薄片储存在一个容器中。
对比例2
(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和储存)
向100重量份邻-甲酚中加60.5重量份37%的福尔马林,用1.2重量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103℃让混合物反应5小时。在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后,加入49.0重量份水,分离除去水溶杂质。在160℃减压下浓缩所得溶液后,就得到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所得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是99.3℃。在下文把这种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作为树脂E。
将树脂E轧制和冷却,作为薄片储存在一个容器中。
实施例4
(环氧树脂的生产)
以A∶B重量比率0.246∶0.754(如上所述的混合系数是7.14)混合树脂A和B,这样混合物的软化点是109.7℃。向100重量份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中加539.6重量份表氯醇和188.8重量份1,4-二噁烷。然后,在一小时内39℃ 800Pa(60托)减压下逐滴加入19.4重量份48%氢氧化钾水溶液,所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熟化3.5小时。在熟化过程中,使用一个分离罐去除液体馏分而将油馏分返回到系统中。在反应系统调节到20000Pa(150托)和60℃后,在3.5小时内逐滴加入53.5重量份48%的氢氧化钠。在这一滴加过程中,也去除水馏分。
在完成反应后,蒸去过量的表氯醇和1,4-二噁烷,向剩余物中加甲基异丁酮,通过洗涤和过滤去除副产物氯化钠。最后,蒸去甲基异丁酮就得到邻-甲酚型酚醛清漆环氧树脂。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1中。
实施例5
(环氧树脂的生产)
在此实施例中,以B∶C重量比率0.658∶0.342(混合系数是6.89)混合树脂B和C,这样混合物的软化点是99.3℃。使用100重量份混合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本实施例中生产邻-甲酚型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的其它步骤与实施例4所述相同。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1中。
对比例3
(环氧树脂的生产)
向100重量份软化点是109.7℃的树脂D中加539.6重量份表氯醇和188.8重量份1,4-二噁烷。然后,在一小时内39℃ 800Pa(60托)减压下逐滴加入19.4重量份48%氢氧化钾水溶液,所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熟化3.5小时。在熟化过程中,使用一个分离罐去除液体馏分而将油馏分返回到系统中。在反应系统调节到20000Pa(150托)和60℃后,在3.5小时内逐滴加入53.5重量份48%的氢氧化钠。在这一滴加过程中,也去除水馏分。
在完成反应后,蒸去过量的表氯醇和1,4-二噁烷,向剩余物中加甲基异丁酮,通过洗涤和过滤去除副产物氯化钠。最后,蒸去甲基异丁酮就得到邻-甲酚型酚醛清漆环氧树脂。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1中。
对比例4
(环氧树脂的生产)
除了用软化点是99.3℃的100重量份树脂E代替树脂D外,本对比例中生产邻-甲酚型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的以与对比例3所述相同的工艺生产。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1中。
表1
酚醛清漆树脂                     环氧树脂
软化点(℃) 软化点(℃) 运动粘度(cst) GPC分散率
实施例4 109.7(A∶B=0.246∶0.754) 78.8 76.7 2.12
实施例5 99.3(B∶C=0.658∶0.342) 71.9 63.3 1.97
对比例3 109.7 79.4 76.8 2.15
对比例4 99.3 71.3 62.5 1.96
从表1可以看到,在实施例4中树脂A和树脂B混合以具有与对比例3中用作开始材料的树脂D相同的软化点,所得环氧树脂的软化点、运动粘度和GPC分散率与在对比例3中的那些环氧树脂几乎相同。这也适用于实施例和对比例4的组合。
上述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有不同软化点的多熔融酚醛清漆树脂混合物作为环氧树脂生产的材料容易生产所需的环氧树脂。
实施例6
(环氧树脂的生产)
除了37%的福尔马林的量变成58.7重量份外,按实施例3所述相同的工艺生产pH6.7软化点96.7℃的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将一部分所得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里面已经调节到120℃氮气环境的容器中,在其中以熔融状态同时搅拌下储存18天。使用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按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生产环氧树脂。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2-1和2-2中。
对比例5
(环氧树脂的生产)
将在实施例6得到的剩余物在一个端面展开,并冷却固化。所得的树脂在冷暗处平均温度15℃与大气接触储存与实施例6相同的时间,即18天。然后,使用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按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生产环氧树脂。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2-1和2-2中。
对比例6
(环氧树脂的生产)
除了将冷却固化的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一个设定在50℃空气循环型恒温容器中18天,按对比例5所述相同的工艺生产环氧树脂。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2-1和2-2中。
表2-1
                             酚醛清漆树脂
 储存温度(℃) 气体环境 储存期(天)  储存后的软化点(℃)
实施例6  120 氮气 18  95.8
对比例5  15 空气 18  96.5
对比例6  50 空气 18  95.4
表2-2
                  环氧树脂
 环氧当量(g/eq) 软化点(℃) 颜色(G-No.)
实施例6  194  63.5  1
对比例5  195  63.0  1
对比例6  204  62.4  8
从表2-1和2-2中,可以发现,当一种在固态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在储存温度可能升高的环境例如夏天条件下(对比例6)与空气接触,氧化使树脂老化引起环氧当量增加、软化点升高、环氧树脂着色,显著降低了环氧树脂的质量。
相反,在实施例6中酚醛清漆树脂以熔融状态储存在120℃氮气环境下,几乎观察不到上述老化。
实施例7和8
(环氧树脂的生产)
除了用氢氧化钠中和以使酚醛清漆树脂的pH为8外,按实施例3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生产邻-甲酚酚醛清漆树脂。将所得的酚醛清漆树脂在熔融状态储存在氮气环境中的两个分开的各在120℃和150℃同时搅拌下的容器中。在10天和20天后分别检查储存的树脂的临时变化。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3中。
表3
储存温度(℃)              酚醛清漆树脂的特性
生产后马上测的软化点(℃) 储存10天后测的软化点(℃) 储存20天后测的软化点(℃)
实施例7  120  89.3  90.6  89.8
实施例8  150  89.3  91.5  92.1
从表3中可以明显看出,与生产后马上测定的软化点(储存0天)比较,在120℃和150℃的温度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软化点看不到有什么变化。
分别使用在120℃和150℃的温度储存10天和20天的酚醛清漆树脂,按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生产环氧树脂。
使用一种在生产后马上得到的酚醛清漆树脂也生产一种参照环氧树脂。测定每一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和软化点。
评价结果表示在下表4中。
表4
                          酚醛清漆树脂的特性
     刚生产出来的      储存10天后       储存20天后
  环氧当量(g/eq)   软化点(℃)   环氧当量(g/eq)   软化点(℃)   环氧当量(g/eq)   软化点(℃)
  实施例7   195   58.4   195   58.2   194   58.5
  实施例8   195   58.4   195   57.9   195   59.7
从表3和表4可以发现,为了增强在储存酚醛清漆树脂中的热稳定性和生产基本上与参照质量相同的环氧树脂,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的pH应适当调节在6到9的范围,储存温度设定在比酚醛清漆树脂软化点高20到50℃的温度,优选高20到40℃。
实施例9和对比例7
(酚醛清漆树脂的储存)
在125℃同时搅拌的情况下分别在氮气环境中和空气环境中将按实施例所述同样的工艺生产的酚醛清漆树脂储存7天。结果,储存在空气环境中部分表现出显著的着色。用Gardner Number评定这一树脂的颜色,与储存在氮气环境中的部分是1相比,发现这一树脂的颜色是7。
因此,根据本发明,作为中间体材料的酚醛清漆树脂储存在熔融状态,不在常规的固态,这样它就能在线进料进行环氧化。
这就防止灰尘的产生,改善了工作环境,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抑制质量下降例如由酚醛清漆树脂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空气中引起的着色。
当有不同软化点的多种酚醛清漆树脂分别储存在熔融状态中,可以将它们混合容易地产生多种有不同特性的环氧树脂。
这就是所描述本发明,很明显在许多方面可以同样进行改变。这种改变不能看作是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种修改对本领域专业人员是明显的,都将包括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反应以得到酚醛
   清漆树脂;
(b)把酚醛清漆树脂在惰性环境下储存在熔融状态,其中酚醛清漆
   树脂是调节到或储存在pH为6到9的范围内,以及储存在比
   酚醛清漆树脂的软化点高约20到60℃的温度下;
(c)把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加进环氧化反应器中;和
(d)将酚醛清漆树脂和表卤代醇化合物反应。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在步骤(a)中,将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醛类化合物分别反应以分别得到至少两种有不同软化点的酚醛清漆树脂。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在步骤(c)中,将所述至少两种储存的酚醛清漆树脂在所述环氧化反应器中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酚醛清漆树脂是储存在储存容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酚醛清漆树脂是储存在生产酚醛清漆树脂的反应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是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惰性气体中的氧浓度通常是1000ppm或更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酚类化合物是邻-甲酚和醛类化合物是甲醛。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酚类化合物是邻-甲酚和醛类化合物是甲醛及表卤代醇化合物是表氯醇。
CN99125087A 1998-12-01 1999-11-26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177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1877/1998 1998-12-01
JP34187798 1998-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5506A CN1255506A (zh) 2000-06-07
CN1117782C true CN1117782C (zh) 2003-08-13

Family

ID=18349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5087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7782C (zh) 1998-12-01 1999-11-26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22054B1 (zh)
KR (1) KR100615559B1 (zh)
CN (1) CN1117782C (zh)
MY (1) MY118529A (zh)
TW (1) TW461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7429A (ja) * 2003-09-25 2005-04-1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フェノール類ノボラック樹脂の製造方法
RU2505567C1 (ru) * 2012-06-14 2014-01-27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в лиц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инпромторг России) Пресс-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интегральных микросхем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7927A (en) 1977-01-12 1978-08-02 Gunei Kagaku Kogyo Kk Preparation of flattbottom semicylindrical noborac resin coating
JPS53127599A (en) 1977-04-13 1978-11-07 Hitachi Lt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JPS5773017A (en) 1980-10-22 1982-05-07 Aisin Chem Co Ltd Preparation of novolak resin coating agent
JPS57141419A (en) * 1981-02-27 1982-09-01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Production of polyepoxide
TW350857B (en) * 1994-09-20 1999-01-21 Ube Industries Phenol novolak condensate and the uses thereof
US5993687A (en) * 1995-08-29 1999-11-30 Nippon Shokubai, Ltd. Acrylonitrile solutions of maleimides,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acrylonitrile based copolymers obtained by use of the solutions
JPH09324030A (ja) * 1996-06-07 1997-12-16 Yuka Shell Epoxy Kk エポキシ樹脂の製造方法、エポキシ樹脂、及び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22054B1 (en) 2001-04-24
TW461899B (en) 2001-11-01
KR100615559B1 (ko) 2006-08-25
KR20000047763A (ko) 2000-07-25
MY118529A (en) 2004-11-30
CN1255506A (zh) 2000-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3310C (zh) 聚芳基硫醚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84C (zh) 制备支链羧酸的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CN85107439A (zh) 耐热聚合物树脂的组合物
CN1427867A (zh) 硼衍生物作为硅氧烷的脱氢缩合聚合和/或交联的热活化催化剂的用途
CN1016437B (zh) 改进阳离子可电沉积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708401A (zh) 在含有环氧部分和季盐的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液态非交联迈克尔加成低聚物
CN1075724A (zh) 新型的聚酰胺和由其获得的制品
CN1137022C (zh) 高分子量聚酯模塑材料的应用
CN1807485A (zh) 可生物降解的线性无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90543A (zh) 液晶聚酯组合物
CN1101830C (zh) 用于环氧树脂的水相容性固化剂
CN1252096C (zh) 具有改进光学性能的可溶可熔酚醛树脂
CN1922275A (zh)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有机无机复合结构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626557A (zh) 聚乙烯醇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9118A (zh) 基于甲醛的不含甲醛的、羰基氢化酮醛树脂和其制备方法
CN1239264C (zh) 用于生产双酚的催化剂及用该催化剂生产双酚的方法
CN1527866A (zh) 涂料组合物及罐内面涂装方法
CN1697848A (zh) 制备高纯度环氧树脂的方法及环氧树脂组合物
CN1037690C (zh) (共)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82C (zh) 生产环氧树脂的方法
CN1045268A (zh) 一种热稳定交联含卤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47849A (zh) 炔属醇化合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252123C (zh)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803A (zh) 聚β-氨基丙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850875A (zh) 一种酚醛树脂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UMITOMO CHEMICAL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CHUN ARTIFICIAL RESINS PLA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MITOMO CHEMICAL CO.

Effective date: 200603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324

Address after: Taiwan City, Taipei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Artificial Resin Facto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