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2067B -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2067B
CN111762067B CN202010627313.5A CN202010627313A CN111762067B CN 111762067 B CN111762067 B CN 111762067B CN 202010627313 A CN202010627313 A CN 202010627313A CN 111762067 B CN111762067 B CN 111762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tate
return
instruc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7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2067A (zh
Inventor
陈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273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2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2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2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2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2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车辆在运营订单结束后自动将座椅恢复至出厂默认位置,方便司机节省时间,并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面向快车和专车市场的车辆,根据其应用场景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乘客会对座椅进行调节,以使自己的乘坐更加舒适。而当该次行程结束后,乘客通常都会直接下车,不会将座椅恢复到原位。如果该位置影响到下一位乘客的上车过程,例如上一乘客将后排座椅的腿托展开,给下一个乘客上车时带来不便,需要司机下车将后排座椅腿托收起,耽误司机的宝贵时间,同时影响下一位乘客的乘坐体验。
现有的车辆不能自动将座椅恢复到原位,影响司机和乘客的使用体验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车辆不能自动将座椅恢复到原位,影响司机和乘客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包括:座椅前后位置、座椅靠背、座椅腿托、座椅深度、座椅高低以及座椅的头枕的位置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座椅是否坐人,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进一步的,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未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由坐人状态变为未坐人状态,且未坐人状态持续第一时间后,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其中,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包括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座椅控制器发送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未回到出厂默认位置,则座椅控制器发送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之后,还包括:
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控制器的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传输给车机模块;
车机模块接收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进行综合判断,并发出座椅回位成功提示信息或座椅回位失败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控制器至少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和右后座椅控制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包括:
运营终端,用于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所述车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局域网模块,用于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所述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实现车辆在运营订单结束后自动将座椅恢复至出厂默认位置,方便司机节省时间,并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S1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具体的,运营终端可以为运营APP模块,运营终端可以集成在车机模块的操作系统中,判断司机结束行程后,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将行程结束状态指令通过运营终端的接口发送至车机模块。
S1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具体的,车机模块的操作系统集成运营APP模块,用于接收运营APP模块内的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将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转化为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1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具体的,局域网模块的内部设置有CAN总线通讯模块,用于将车机模块发送的座椅自动回位指令转发到座椅控制器上,座椅控制器可以包括至少3个座椅控制器,即至少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以及右后座椅控制器。
S1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具体地,座椅的位置传感器可以包括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以及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等,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副司机座椅的位置状态,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左后座椅的位置状态,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右后座椅的位置状态。
可选的,座椅的位置状态可以包括座椅前后位置、座椅靠背、座椅腿托、座椅深度、座椅高低以及座椅的头枕的位置状态。
S105、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具体的,座椅调节电机可以包括至少3个座椅调节电机,即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左后座椅调节电机以及右后座椅调节电机,副司机座椅控制器根据副司机座椅的位置状态,控制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左后司机座椅控制器根据左后司机座椅的位置状态,控制左后司机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右后司机座椅控制器根据右后司机座椅的位置状态,控制右后司机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可选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S2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S2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2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S2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S205、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座椅是否坐人,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具体的,通过座椅位置传感器检测座椅的位置,压力传感器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确定当前座椅是否坐人,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S206、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具体的,通过座椅位置传感器检测座椅的位置,若座椅位置传感器检测到位置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不需要调整座椅的位置,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不动作。
可选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
S3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S3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3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S3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S305、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未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具体的,若检测结果为副司机座椅未坐人状态,则副司机座椅控制器控制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出厂默认位置,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左后座椅未坐人状态,则左后座椅控制器控制左后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出厂默认位置,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右后座椅未坐人状态,则右后座椅控制器控制右后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S306、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具体的,若检测结果为副司机座椅坐人状态,则副司机座椅控制器控制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若检测结果为左后司机座椅坐人状态,则左后司机座椅控制器控制左后司机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若检测结果为右后司机座椅坐人状态,则右后司机座椅控制器控制右后司机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S307、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座椅由坐人状态变为未坐人状态,且未坐人状态持续第一时间后,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具体的,第一时间可以设置为2s,示例性地,司机结束订单后,乘客整理随身携带物品需要第一时间,然后下车,此时座椅由坐人状态变为未坐人状态。
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S4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S4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4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S4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S405、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S406、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具体的,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座椅底座位置,用于检测座椅前后位置状态,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座椅靠背位置,用于检测座椅靠背位置状态,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座椅腿托位置,用于检测座椅腿托位置状态,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座椅深度位置,用于检测座椅深度位置状态,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座椅的头枕位置,用于检测座椅的头枕位置状态。
S407、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其中,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包括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可选的,座椅控制器可以至少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和右后座椅控制器。
副司机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发送左后座椅的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左后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发送左后座椅的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右后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发送右后座椅的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局域网模块。
可选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S5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S5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5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S5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S505、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S506、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S507、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座椅控制器发送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具体的,当各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成功回到出厂默认位置,各座椅控制器向CAN总线发送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如果各座椅控制器在收到座椅回位成功指令前已经处于出厂默认位置,仍发送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局域网模块。
S508、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未回到出厂默认位置,则座椅控制器发送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具体的,若各座椅在回位过程中,调节了该座椅的其他调节开关,则座椅运动立即停止,并向CAN总线发送座椅回位失败指令,或者各座椅在回位过程中因为其他障碍物影响了座椅运动,导致座椅无法回到默认位置,也向总线发送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可选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包括:
S601、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S602、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S603、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S604、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S605、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S606、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S607、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其中,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包括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S608、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控制器的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传输给车机模块。
具体的,局域网模块将各座椅控制器的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即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通过CAN总线传输给车机模块。
S609、车机模块接收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进行综合判断,并发出座椅回位成功提示信息或座椅回位失败提示信息。
具体的,车机模块接收到座椅控制器的回位成功或回位失败指令后,进行综合判断,当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以及右后座椅控制器均反馈回位成功指令,则车机模块的操作系统弹出座椅回位成功提示信息,若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以及右后座椅控制器有任意一个反馈回位失败指令,则车机模块的操作系统弹出回位失败提示信息。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本实施例还提供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包括:
运营终端71,用于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车机模块72,用于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局域网模块73,用于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座椅控制器7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座椅控制器74,还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75的运动状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7和图8,座椅控制器74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741、左后座椅控制器742以及右后座椅控制器743,座椅调节电机75包括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751、左后座椅调节电机752以及右后座椅调节电机753,位置传感器包括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761、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762以及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763,压力传感器包括副司机座椅压力传感器771、左后座椅压力传感器772以及右后座椅压力传感器773。
运营终端71可以为运营APP,运营终端71集成在车辆的车机模块72的操作系统中,用于识别当前运营的订单状态,判断司机是否已经结束行程,并将订单状态通过运营APP接口扩散到车机模块72的操作系统中;
车机模块72,用于接收运营APP内的订单状态,并将订单状态转化为座椅自动回位指令通过CAN总线发出;
局域网模块73,内部设置CAN总线通讯模块,用于将车机模块72发送的座椅回位指令转发到多个座椅控制器上;
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761,用于检测副司机座椅的当前位置;
副司机座椅压力传感器771,用于监测副司机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副司机座椅控制器741,通过CAN总线接收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副司机座椅位置和副司机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751,使副司机座椅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762,用于检测左后座椅的当前位置;
左后座椅压力传感器772,用于监测左后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左后座椅控制器742,通过CAN总线接收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左后座椅位置和左后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左后座椅调节电机752,使左后座椅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763,用于检测右后座椅的当前位置;
右后座椅压力传感器773,用于监测右后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右后座椅控制器743,通过CAN总线接收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右后座椅位置和右后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右后座椅调节电机753,使右后座椅回到出厂默认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软件程序,当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能够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到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5)

1.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营终端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所述车机模块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至少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和右后座椅控制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座椅是否坐人,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所述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未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由所述坐人状态变为所述未坐人状态,且所述未坐人状态持续第一时间后,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其中,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其中,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包括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其中,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发送所述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未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其中,若所述座椅在回位过程中,调节了所述座椅的其他调节开关,则所述座椅运动立即停止,并向CAN总线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或者在所述座椅回位过程中因为其他障碍物影响了所述座椅的运动,导致所述座椅无法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也向所述CAN总线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包括:座椅前后位置、座椅靠背、座椅腿托、座椅深度、座椅高低以及座椅的头枕的位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之后,还包括:
局域网模块将所述座椅控制器的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传输给车机模块;
车机模块接收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进行综合判断,并发出座椅回位成功提示信息或座椅回位失败提示信息。
4.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营终端,用于生成行程结束状态指令,并发送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至车机模块;
所述车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程结束状态指令,生成座椅自动回位指令;
局域网模块,用于将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传输给座椅控制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座椅自动回位指令,控制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位置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至少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和右后座椅控制器;
座椅控制器包括副司机座椅控制器、左后座椅控制器以及右后座椅控制器,座椅调节电机包括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左后座椅调节电机以及右后座椅调节电机,位置传感器包括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以及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副司机座椅压力传感器、左后座椅压力传感器以及右后座椅压力传感器;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座椅是否坐人,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
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所述若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为非出厂默认位置,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未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动作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坐人状态,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不动作;
所述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司机座椅的当前位置;
所述副司机座椅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副司机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所述副司机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所述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所述副司机座椅位置和所述副司机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所述副司机座椅调节电机,使副司机座椅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所述左后座椅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左后座椅的当前位置;
所述左后座椅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左后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所述左后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所述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所述左后座椅位置和所述左后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所述左后座椅调节电机,使所述左后座椅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所述右后座椅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右后座椅的当前位置;
所述右后座椅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右后座椅当前是否坐人;
所述右后座椅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所述座椅回位指令,综合判断当前所述右后座椅位置和所述右后座椅是否坐人等信息,并驱动所述右后座椅调节电机,使所述右后座椅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座椅由所述坐人状态变为所述未坐人状态,且所述未坐人状态持续第一时间后,则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
其中,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状态,控制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运动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
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局域网模块;其中,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包括座椅回位成功指令或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其中,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发送所述座椅回位状态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包括: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发送所述座椅回位成功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若所述座椅的当前状态为未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则所述座椅控制器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至所述局域网模块;
其中,若所述座椅在回位过程中,调节了所述座椅的其他调节开关,则所述座椅运动立即停止,并向所述CAN总线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或者在所述座椅回位过程中因为其他障碍物影响了所述座椅的运动,导致所述座椅无法回到所述出厂默认位置,也向所述CAN总线发送所述座椅回位失败指令。
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座椅自动回位控制系统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
CN202010627313.5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62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7313.5A CN111762067B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7313.5A CN111762067B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2067A CN111762067A (zh) 2020-10-13
CN111762067B true CN111762067B (zh) 2021-09-10

Family

ID=72723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7313.5A Active CN111762067B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20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6316B4 (de) * 2003-08-05 2014-07-31 Volkswagen Ag 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JP5311876B2 (ja) * 2008-05-20 2013-10-09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座席制御装置
JP5556581B2 (ja) * 2010-10-21 2014-07-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装置
CN206734110U (zh) * 2017-04-25 2017-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座椅
US10214118B1 (en) * 2017-12-01 201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 provided for automated passenger seat adjustments in a vehicle
CN108327666A (zh) * 2017-12-15 2018-07-27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2067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4341B (zh)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以及乘员容纳方法
CN110341556B (zh) 座椅调节限制器和控制方法
US10035435B2 (en) Reclining rear seat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0816368B (zh) 车辆电动座椅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2349790B1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985713B (zh) 防止车辆的前座椅与后座椅之间干扰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34671B (zh) 用于定位马达致动装置的可移动部件的设备和方法
JP2006027593A (ja) ヘッドレスト
US11390191B2 (en) Vehicle seat control device
WO2019114719A1 (zh) 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
KR20180022499A (ko) 자율주행 차량의 파워시트용 전자식 시트스위치 및 전자식 시트스위치를 이용한 파워시트 구동방법
KR20200075385A (ko) 자동차 시트의 제어방법
CN100503309C (zh) 电动座椅控制装置
CN111762067B (zh) 一种座椅自动回位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8098A (zh) 车辆座椅控制装置
KR101818357B1 (ko) 차량 시트의 후석 레그서포트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802678A (zh) 一种车辆安全头枕及其头枕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1270666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姿态相对定位的记忆方法
CN111823959B (zh) 座椅位置调节辅助系统、车辆及相应的方法和介质
US11241980B2 (en) Vehicle seat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JP55102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10652761U (zh) 车辆座椅的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5284977A (zh) 座椅控制系统及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车辆
KR102125846B1 (ko) 볼스터 제어방법
US20220379905A1 (en) Vehicle transfer assistanc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