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344B -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2344B
CN111712344B CN201980013021.8A CN201980013021A CN111712344B CN 111712344 B CN111712344 B CN 111712344B CN 201980013021 A CN201980013021 A CN 201980013021A CN 111712344 B CN111712344 B CN 111712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tation axis
blade
sipe
cutt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2344A (zh
Inventor
川浪省二
八田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23C5/109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with removable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02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with special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20Top or side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4Overall form of the milling cutter
    • B23C2210/241Cross sections of the whole milling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40Flutes, i.e. chip conveying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40Flutes, i.e. chip conveying grooves
    • B23C2210/402Flutes, i.e. chip conveying grooves of variable depth
    • B23C2210/405Flutes, i.e. chip conveying grooves of variable depth having decreasing depth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hank from the tip of the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方案的切削刀具具备:刀架,其为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圆柱形状,并具有第一刀槽、位于比第一刀槽靠第二端侧的第二刀槽、沿着第一刀槽延伸的第一槽、以及沿着第二刀槽延伸的第二槽;第一刀片,其位于第一刀槽;以及第二刀片,其位于第二刀槽。与旋转轴正交且包含第一槽的第一剖面中的从旋转轴到第一槽的第一长度比包含第二槽的第二剖面中的从旋转轴到第二槽的第二长度短,第一剖面中的第一槽的开口宽度比第二剖面中的第二槽的开口宽度窄。

Description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3232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在先申请的所有公开援引于此以供参照。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用于切削加工的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对被切削件进行切削加工时使用的切削刀具,例如已知有日本特表2004-510594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具具有刀架、从刀架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延伸的槽、位于刀架的前端侧并且沿槽配置的刀槽、安装于刀槽的切削刀片、以及位于刀架的后端侧的刀柄部。
一般来说,越是距刀柄部的距离远的部位越容易产生颤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具中,在刀架中的一个槽中,沿刀架的旋转轴向安装有多个切削刀片。因此,在多个切削刀片中,也是越是安装于前端侧的切削刀片越容易产生颤振。
发明内容
本方式的切削刀具具备刀架、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刀架为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圆柱形状,并具有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一槽以及第二槽。第一刀槽位于刀架的第一端侧。第二刀槽位于比第一刀槽靠刀架的第二端侧。第一槽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第一刀槽延伸。第二槽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第二刀槽延伸。第一刀片位于第一刀槽。第二刀片位于第二刀槽。与旋转轴正交且包含第一槽的第一剖面中的、从旋转轴到第一槽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与旋转轴正交且包含第二槽的第二剖面中的、从旋转轴到第二槽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短。另外,第一剖面中的第一槽的开口宽度比第二剖面中的第二槽的开口宽度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朝向图1所示的切削刀具的第一端观察时的主视图。
图3是从A1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切削刀具时的侧视观察图。
图4是从A2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切削刀具时的侧视观察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切削刀具中的刀片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中的VI-VI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3中的VII-VII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3中的VIII-V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3中的IX-IX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各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但是,以下参照的各图为了方便说明,仅简化示出说明实施方式所需的主要构件。因此,本公开的切削刀具能够具备未被所参照的各图示出的任意的结构构件。另外,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并不如实地表示实际的结构构件的尺寸及各构件的尺寸比率等。
如图1等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切削刀具1具备:刀架3,其具有旋转轴X且在外周面具有多个刀槽;以及刀片,其分别安装于多个刀槽。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轴X是旋转时的轴,并不作为有形物而包含在切削刀具1中。另外,多个刀槽可以沿着旋转轴X以等间隔设置,或者也可以以不等间隔设置。
在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中,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是从第一端1a(以下,有时称为前端1a。)朝向第二端1b(以下,有时称为后端1b。),沿旋转轴X延伸的圆柱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切削刀具1具有多个刀槽等,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圆柱形状。
另外,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具有刀架3。切削刀具1在后端1b侧连接于机床。在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中,刀架3具有位于前端1a侧的第一刀槽5、以及位于比第一刀槽5靠后端1b侧的第二刀槽7。另外,刀架3具有从前端1a朝向后端1b沿第一刀槽5延伸的第一槽11、以及从前端1a朝向后端1b沿第二刀槽7延伸的第二槽13。
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3位于从前端1a侧朝向后端1b侧延伸的一个槽之中。该一个槽在前端1a侧具有第一槽11,在比第一槽11靠后端1b侧具有第二槽13。
另外,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中的切削刀具1具有位于第一刀槽5的第一刀片17、以及位于第二刀槽7的第二刀片19。第一刀槽5以及第二刀槽7是分别供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安装的部分,可以朝向刀架3的外周面开口。
另外,在图5中示出以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中的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为代表的刀片16。刀片16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的上表面16a以及下表面16b,在图5所示的一例中上表面16a为大致四边形。另外,刀片16可以具有位于上表面16a以及下表面16b之间的侧面16c。
上表面16a为大致多边形形状即可,不需要是严格意义上的多边形状。即,多边形状的上表面16a中的边不需要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形状,例如也可以为凸曲线形状或者凹曲线形状。另外,多边形状的上表面16a中的角并不限定于两个直线相交而得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朝向外侧带有圆角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上表面16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例如,上表面16a不是四边形,即使是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也没有任何问题。
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为代表的刀片16在上表面16a与侧面16c所成的棱线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切削刃。例如,在图1所示的一例中,也可以是,安装于第一刀槽5的第一刀片17具有外周刃以及底刃来作为切削刃。另外,也可以是,安装于第二刀槽7的第二刀片19具有外周刃来作为切削刃。
另外,以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为代表的刀片16也可以具有在上表面16a开口的孔2。孔2可以被用作在将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安装于刀架3时的固定件的插入孔。作为固定件的例子,可列举螺钉以及夹紧构件等。
在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的切削刀具1中,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分别由螺钉4安装于刀架3的第一刀槽5以及第二刀槽7。切削刀具1中的孔2可以贯通至位于与上表面16a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16b。
在孔2贯通时,将螺钉4向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的孔2插入。于是,通过将螺钉4的前端向形成于第一刀槽5以及第二刀槽7的螺孔插入而固定,从而能够将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安装于刀架3。
另外,孔2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孔2例如可以向侧面开口,也可以将位于侧面中的彼此相反侧的两个区域贯通。
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上表面的最大幅度可以设定为3~20mm程度。另外,从上表面到下表面的高度可以设定为5~20mm程度。
在图6中示出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一槽11的、图3所示的VI-VI剖面(第一剖面VI)。从该第一剖面VI中的旋转轴X到第一槽11的长度为第一长度L1。另外,在图7中示出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二槽13的、图3所示的VII-VII剖面(第二剖面VII)。从该第二剖面VII中的旋转轴X到第二槽13的长度为第二长度L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视觉的理解容易,因此在图6以及图7中省略孔2以及螺钉4。
如在图6以及图7示出一例那样,在切削刀具1中,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短。换言之,在切削刀具1中,第一槽11的槽深度比第二槽13的槽深度深。切削刀具1通过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短,从而具有良好的切屑排出性。
第一刀片17具有底刃以及外周刃来作为切削刃。第一刀片17以外的切削刀片不具有底刃而仅具有外周刃。因此,与第一刀片17以外的切削刀片相比,第一刀片17中的被切削件的切削量容易变多。
在实施方式中的切削刀具1中,如上述那样,第一槽11的槽深度比第二槽13的槽深度深。因此,即使在第一刀片17中产生了较多的切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一槽11良好地排出切屑。
图6所示的第一剖面VI是与旋转轴X正交并且通过第一刀片的中点的剖面。在该剖面中,对从旋转轴X到第一槽11的长度即第一长度L1进行评价。
第一刀片17的中点通过以下的顺序确定。确定第一刀片17中的前端1a侧的端部以及后端1b侧的端部。而且,根据这些端部的位置确定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中间的位置。该中间的位置为第一刀片17的中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刀片17的孔2的中心与第一刀片17的中点一致时,也可以将通过第一刀片17的孔2的中心并且与旋转轴X正交的剖面作为上述的第一剖面VI的替代。
另外,也可以在通过上述的中点并且位于与旋转轴X正交的剖面和第一剖面VI之间的区域的剖面中对从旋转轴X到第一槽11的长度即第一长度L1进行评价。
图7所示的第二剖面VII是与旋转轴X正交并且通过第二刀片19的中点的剖面。在该剖面中,对从旋转轴X到第二槽13的长度即第二长度L2进行评价。
第二刀片19的中点按以下的顺序确定。确定第二刀片19中的前端1a侧的端部以及后端1b侧的端部。而且,根据这些端部的位置确定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中间的位置。该中间的位置为第二刀片19的中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刀片19的孔2的中心与第二刀片19的中点一致时,也可以将通过第二刀片19的孔2的中心并且与旋转轴X正交的剖面代替上述的第二剖面VII。
另外,也可以在通过上述的中点,并且位于与旋转轴X正交的剖面和第二剖面VII之间的区域的剖面中对从旋转轴X到第二槽13的长度即第二长度L2进行评价。
另外,如在图6以及图7示出一例那样,在切削刀具1中,第一剖面VI中的第一槽11的开口宽度W1比第二剖面VII中的第二槽13的开口宽度W2窄。
在图6所示的一例中,开口宽度W1是指,从第一刀片17中的最远离旋转轴X的端部到相对于该端部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后跟27a的长度。在图7所示的一例中,开口宽度W2是指,从第二刀片19中的最远离旋转轴X的端部到相对于该端部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后跟27b的长度。
这里,后跟27a是指刀架3的外周面与第一槽11的边界,且称作从前端1a侧朝向后端1b侧延伸的部分。另外,后跟27b是指刀架3的外周面与第二槽13的边界,且称作从前端1a侧朝向后端1b侧延伸的部分。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一例那样,在开口宽度W1比开口宽度W2窄的情况下,在切削刀具1不易产生颤振。这是因为以下的理由。
一般来说,在切削刀具中,越是远离机床的连接部位的位置越容易产生颤振。即,在切削刀具1中,前端1a侧比后端1b侧容易产生颤振。在实施方式中的切削刀具1,位于远离与机床的连接部位的前端1a侧的第一槽11中的开口宽度W1比位于与机床的连接部位的后端1b侧的第二槽13中的开口宽度W2窄。因此,刀架3中的相对于第一刀槽5位于旋转方向的后方的部分的壁厚容易被确保。例如,在图6中,第一槽11A与位于该第一槽11A的旋转方向的后方的第一槽11B之间的刀架3的壁厚厚。因而,在实施方式中的切削刀具1中不易产生颤振。
在本公开的切削刀具1中,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短,并且第一剖面VI中的第一槽11的开口宽度W1比第二剖面VII中的第二槽13的开口宽度W2窄。因此,实施方式中的切削刀具1能够兼得上述良好的切屑排出性与颤振的抑制。
另外,刀架3的径向上的第一刀片17的宽度W3可以比刀架3的径向上的第二刀片19的宽度W4宽。在刀架3的径向上的第一刀片17的宽度W3如上述那样相对较宽的情况下,第一刀片17具有高刚性,因此更不易产生颤振。
需要说明的是,径向上的第一刀片17的宽度W3是从正面观察第一刀片17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的与旋转轴X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另外,径向上的第二刀片19的宽度W4是从正面观察第二刀片19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的与旋转轴X正交的方向的长度。
另外,刀架3的周向上的第一刀片17的厚度W5可以比刀架3的周向上的第二刀片19的厚度W6厚。在第一刀片17的厚度W5较厚的情况下,第一刀片17具有高刚性,因此更不易产生颤振。
需要说明的是,周向上的第一刀片17的厚度W5是侧视观察第一刀片17的情况下的与旋转轴X正交的方向的长度的最大值。另外,周向上的第二刀片19的厚度W6是侧视观察第二刀片19的情况下的与旋转轴X正交的方向的长度的最大值。
第一长度L1可以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变化,另外,也可以恒定。换言之,第一槽11的槽深度可以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变化,另外,也可以恒定。在第一长度L1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恒定的情况下,第一槽11中的切屑排出空间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容易变得恒定。因此,在从第一刀片17产生的切屑流入到第一槽11时,切屑的行动容易稳定,不易堵塞。因而,切削刀具1具有良好的切屑排出性。
第二长度L2可以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变化,另外,也可以恒定。换言之,第二槽13的槽深度可以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变化,另外,也可以恒定。在第二长度L2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恒定的情况下,第二槽13中的切屑排出空间从前端1a侧趋向后端1b侧而容易变得恒定。因此,在从第二刀片19产生的切屑流入到第二槽13时,切屑的行动容易稳定,不易堵塞。因而,切削刀具1具有良好的切屑排出性。
另外,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那样,刀架3可以具有位于比第一刀槽5靠后端1b侧并且比第二刀槽7靠前端1a侧的位置的第三刀槽9。另外,刀架3可以还具有从前端1a朝向后端1b沿着第三刀槽9延伸的第三槽15。另外,切削刀具1可以具有位于第三刀槽9的第三刀片21。
第三刀槽9与第一刀槽5以及第二刀槽7相同,可以朝向刀架3的外周面开口,另外,也可以具有供螺钉4插入的螺孔。第三刀片21与第一刀片17以及第二刀片19相同,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侧面。第三刀片21可以在上表面与侧面所成的棱线上具有切削刃,另外,也可以具有在上表面开口的孔2。
在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例中,第三槽15具有位于前端1a侧的第一区域23、以及位于后端1b侧的第二区域25。
第一槽11、第二槽13以及第三槽15位于从前端1a侧朝向后端1b侧延伸的一个槽之中。该一个槽具有位于前端1a侧的第一槽11、位于比第一槽11靠后端1b侧的第二槽13、以及位于第一槽11与第二槽13之间的第三槽15。在第三槽15中,第一区域23位于第一槽11侧,第二区域25位于第二槽13侧。
在图8中示出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一区域23的、图3所示的VIII-VIII剖面(第三剖面VIII)。该第三剖面VIII中的从旋转轴X到第一区域23的长度为第三长度L3。另外,在图9中示出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二区域25的、图3所示的IX-IX剖面(第四剖面IX)。该第四剖面IX中的从旋转轴X到第二区域25的长度为第四长度L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视觉的理解容易,在图8以及图9中省略孔2以及螺钉4。
此时,第三长度L3可以比第四长度L4短。换言之,在图3所示的一例中的切削刀具1中,也可以是第一区域23中的刀架3的芯厚比第二区域25中的刀架3的芯厚厚。如此在沿第三刀片21配置的第三槽15的前端1a侧与后端1b侧芯厚不同的情况下,在切削加工时,在第一区域23与第二区域25中振动模式相互不同。此时,相互的振动容易局部抵消,因此颤振被抑制。
另外,图3所示的一例中的、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三槽15的剖面中的从旋转轴X到第三槽15的长度可以从前端1a侧随着趋向后端1b侧而变长。即,也可以是,从前端1a侧随着趋向后端1b侧,第三槽15中的槽深度变浅。
在第三槽15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三槽15中的槽深度逐渐变化,因此切屑在第三槽15中不易堵塞。因而,切削刀具1具有良好的切屑排出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剖面中的从旋转轴X到第三槽15的长度从前端1a侧随着趋向后端1b侧而变长是指,例如通过下述的顺序进行评价即可。分别对与旋转轴X正交且包含第三槽15的三个以上的剖面中的从旋转轴X到第三槽15的长度进行测定。此时,三个剖面各自在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互不同。
在对这些三个以上的剖面中的上述的长度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越是靠后端1b侧的剖面则上述的长度越变长即可。例如,分别对与旋转轴X正交的并且通过第三槽15中的前端1a侧的端部的剖面、与旋转轴X正交并且通过第三槽15中的后端1b侧的端部的剖面、以及与旋转轴X正交并且通过第三槽15中的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中央的剖面中的上述的长度进行测定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第三剖面VIII中的第一区域23的开口宽度W7比第四剖面IX中的第二区域25的开口宽度W8窄。
在图8所示的一例中,开口宽度W7是指第三刀片21中的从最远离旋转轴X的端部到相对于该端部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后跟27c的长度的意思。在图9所示的一例中,开口宽度W8是指第三刀片21中的从最远离旋转轴X的端部到相对于该端部位于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后跟27d的长度的意思。
这里,后跟27c、27d是指刀架3的外周面与第三槽15的边界,且称作从前端1a侧朝向后端1b侧延伸的部分。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的一例那样,在开口宽度W7比开口宽度W8窄的情况下,在切削刀具1中不易产生颤振。
作为第一刀片17、第二刀片19以及第三刀片21的材质,例如可以举出超硬合金或金属陶瓷等。作为超硬合金的组成,例如可以举出WC-Co、WC-TiC-Co以及WC-TiC-TaC-Co。WC-Co是向碳化钨(WC)添加钴(Co)的粉末并烧结而生成。WC-TiC-Co通过向WC-Co添加碳化钛(TiC)而成。WC-TiC-TaC-Co通过向WC-TiC-Co添加碳化钽(TaC)而成。
另外,金属陶瓷是向陶瓷成分中复合金属而成的烧结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作为金属陶瓷,可以举出以碳化钛(TiC)或氮化钛(TiN)等钛化合物为主成分的陶瓷。
第一刀片17、第二刀片19以及第三刀片21的表面可以使用化学蒸镀(CVD)法或者物理蒸镀(PVD)法利用被膜进行涂覆。作为被膜的组成,可以举出碳化钛(TiC)、氮化钛(TiN)、碳氮化钛(TiCN)或者氧化铝(Al2O3)等。
作为刀架3的材质能够使用钢、铸铁和铝合金等。从韧性高这一点出发,优选钢。
<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切削加工物通过对被切削件进行切削加工而制作。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即,包括以下工序:
(1)使以上述实施方式为代表的切削刀具1旋转,
(2)使旋转着的切削刀具1与被切削件101接触,
(3)使切削刀具1从被切削件101离开。
更具体而言,首先,如图10所示,使切削刀具1绕旋转轴X向旋转方向Y的方向旋转,并且使切削刀具1相对地接近被切削件101。接下来,如图11所示,使旋转着的切削刀具1中的切削刃与被切削件101接触,对被切削件101进行切削。然后,如图12所示,使切削刀具1从被切削件101相对地远离。
在图10所示的一例中,通过在固定被切削件101并且使切削刀具1旋转的状态下使切削刀具1向沿着旋转轴X的Z方向移动从而接近被切削件101。另外,在图11所示的一例中,通过一边使旋转着的切削刀具1向Z方向移动,一边使切削刀具1与被切削件101接触,从而对被切削件101进行切削。另外,在图12所示的一例中,使切削刀具1在旋转着的状态下向Z方向移动从而远离。
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切削加工中,在各个工序中,通过使切削刀具1移动,从而使切削刀具1与被切削件101接触,或使切削刀具1从被切削件101离开,但当然的是并不限定于这种方式。
例如,在(1)的工序中,可以使被切削件101接近切削刀具1。同样,在(3)的工序中,也可以使被切削件101远离切削刀具1。在持续切削加工的情况下,重复维持使切削刀具1旋转着状态,使切削刀具1中的切削刃与被切削件101的不同的位置接触的工序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被切削件101的材质,例如,可列举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以及非铁金属等。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例示,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言而喻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就能够为任意的方案。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削刀具
1a···第一端(前端)
1b···第二端(后端)
2···孔
3···刀架
4···螺钉
5···第一刀槽
7···第二刀槽
9···第三刀槽
11···第一槽
13···第二槽
15···第三槽
16···刀片
16a···上表面
16b···下表面
16c···侧面
17···第一刀片
19···第二刀片
21···第三刀片
23···第一区域
25···第二区域
27a、27b、27c、27d···后跟
101···被切削件
W1···第一槽的开口宽度
W2···第二槽的开口宽度
W3···第一刀片的宽度
W4···第二刀片的宽度
W5···第一刀片的厚度
W6···第二刀片的宽度
W7···第一区域的开口宽度
W8···第二区域的开口宽度
L1···第一长度
L2···第二长度
L3···第三长度
L4···第四长度
VI···第一剖面
VII···第二剖面
VIII···第三剖面
IX···第四剖面
X···旋转轴
Y···旋转方向
Z···切削方向。

Claims (9)

1.一种切削刀具,其具备:
刀架,其为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圆柱形状,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侧的第一刀槽、位于比所述第一刀槽靠所述第二端侧的第二刀槽、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一刀槽延伸的第一槽、以及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二刀槽延伸的第二槽;
第一刀片,其位于所述第一刀槽;以及
第二刀片,其位于所述第二刀槽,
所述切削刀具的特征在于,
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一槽的第一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一槽的第一长度比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槽的第二长度短,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宽度窄,
所述刀架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一刀片的宽度比所述刀架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二刀片的宽度宽,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槽深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槽深度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架的周向上的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比所述刀架的周向上的所述第二刀片的厚度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度从所述第一端侧趋向所述第二端侧而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长度从所述第一端侧趋向所述第二端侧而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架还具有:
第三刀槽,其位于比所述第一刀槽靠所述第二端侧并且比所述第二刀槽靠所述第一端侧的位置;以及
第三槽,其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三刀槽延伸,
所述第三槽具有:
第一区域,其位于所述第一端侧;以及
第二区域,其位于所述第二端侧,
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长度比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三槽的长度从所述第一端侧随着趋向所述第二端侧而变长。
7.一种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使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使旋转着的所述切削刀具与被切削件接触;以及
使所述切削刀具从所述被切削件离开。
8.一种切削刀具,其具备:
刀架,其为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圆柱形状,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侧的第一刀槽、位于比所述第一刀槽靠所述第二端侧的第二刀槽、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一刀槽延伸的第一槽、以及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二刀槽延伸的第二槽;
第一刀片,其位于所述第一刀槽;以及
第二刀片,其位于所述第二刀槽,
所述切削刀具的特征在于,
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一槽的第一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一槽的第一长度比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槽的第二长度短,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宽度窄,
所述刀架的周向上的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比所述刀架的周向上的所述第二刀片的厚度厚,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槽深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槽深度深。
9.一种切削刀具,其具备:
刀架,其为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圆柱形状,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侧的多个第一刀槽、位于比所述第一刀槽靠所述第二端侧的多个第二刀槽、以及从所述第一端沿着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多个槽;
第一刀片,其位于各个所述第一刀槽;以及
第二刀片,其位于各个所述第二刀槽,
所述切削刀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槽分别具有:
第一槽,其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一刀槽延伸;以及
第二槽,其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二刀槽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槽连通,
在所述多个槽的每一个中,
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一槽的第一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一槽的第一长度比与所述旋转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剖面中的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槽的第二长度短,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宽度窄,
所述第一剖面中的所述第一槽的槽深度比所述第二剖面中的所述第二槽的槽深度深。
CN201980013021.8A 2018-02-26 2019-02-15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712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2321 2018-02-26
JP2018032321 2018-02-26
PCT/JP2019/005645 WO2019163677A1 (ja) 2018-02-26 2019-02-15 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344A CN111712344A (zh) 2020-09-25
CN111712344B true CN111712344B (zh) 2023-10-27

Family

ID=6768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021.8A Active CN111712344B (zh) 2018-02-26 2019-02-15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9806B2 (zh)
JP (1) JP6995973B2 (zh)
CN (1) CN111712344B (zh)
DE (1) DE112019000987T5 (zh)
WO (1) WO20191636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29691B2 (en) 2019-12-02 2022-12-20 Kennametal Inc. Rotary cutting tool with hybrid cutting insert design
EP4052824A1 (en) * 2021-03-02 2022-09-07 AB Sandvik Coromant Metal cutting milling tool
CN116867593A (zh) * 2021-04-05 2023-10-10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切削刀具
WO2023176533A1 (ja) * 2022-03-14 2023-09-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WO2024014008A1 (ja) * 2022-07-13 2024-01-18 高橋刃物工業株式会社 ルータービット
JP7340310B1 (ja) 2022-07-13 2023-09-07 高橋刃物工業株式会社 ルータービッ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920B2 (ja) * 2001-12-17 2006-03-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スローアウェイエンドミル
CN101920354A (zh) * 2010-09-16 2010-12-22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不对称动平衡立铣刀
JP201102023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Daishowa Seiki Co Ltd 切削工具
JP2014083629A (ja) * 2012-10-23 2014-05-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及びその工具本体
US8807881B2 (en) * 2008-08-29 2014-08-19 Osg Corporation Throwaway rotary cutting tool
JP2014210324A (ja) * 2013-04-19 2014-11-13 株式会社不二越 不等リードエンドミル
CN104400100A (zh) * 2014-11-25 2015-03-11 山东大学 基于仿生学具有特殊槽型和微刃结构的立铣刀
WO2017038763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エンドミル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07073603A (zh) * 2014-10-24 2017-08-18 京瓷株式会社 立铣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935032U1 (de) 1980-03-13 Sitzmann & Heinlein Gmbh, 8502 Zirndorf Kopierfräskopf
JPS59176713U (ja) 1983-05-13 1984-11-26 富士精工株式会社 ドリル兼用エンドミル
JPS6053420U (ja) * 1983-09-14 1985-04-15 富士精工株式会社 穴あけ加工可能な切削工具
US4812087A (en) 1987-07-09 1989-03-14 Gte Valenite Corporation End mill cutting tool and indexable insert therefor
US6976811B1 (en) 2000-10-04 2005-12-20 Kennametal Inc. Milling cutter
DE102004011297A1 (de) * 2004-03-09 2005-09-22 NUBIUS GROUP Präzisionswerkzeuge GmbH Bohr- und Fräswerkzeug zur rotierenden spanabhebenden Bearbeitung von Werkstoffen
JP4088271B2 (ja) * 2004-06-18 2008-05-21 日進工具株式会社 切削工具
JP4799344B2 (ja) * 2006-09-27 2011-10-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転削工具用ホル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転削工具
JP2008110453A (ja) 2006-10-31 2008-05-1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エンドミル
US8974154B2 (en) 2011-03-11 2015-03-10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Cutting insert and shim for milling cutter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920B2 (ja) * 2001-12-17 2006-03-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スローアウェイエンドミル
US8807881B2 (en) * 2008-08-29 2014-08-19 Osg Corporation Throwaway rotary cutting tool
JP201102023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Daishowa Seiki Co Ltd 切削工具
CN101920354A (zh) * 2010-09-16 2010-12-22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不对称动平衡立铣刀
JP2014083629A (ja) * 2012-10-23 2014-05-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及びその工具本体
JP2014210324A (ja) * 2013-04-19 2014-11-13 株式会社不二越 不等リードエンドミル
CN107073603A (zh) * 2014-10-24 2017-08-18 京瓷株式会社 立铣刀
CN104400100A (zh) * 2014-11-25 2015-03-11 山东大学 基于仿生学具有特殊槽型和微刃结构的立铣刀
WO2017038763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エンドミル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01415A1 (en) 2021-01-07
JPWO2019163677A1 (ja) 2021-02-04
JP6995973B2 (ja) 2022-01-17
WO2019163677A1 (ja) 2019-08-29
US11969806B2 (en) 2024-04-30
DE112019000987T5 (de) 2020-11-05
CN111712344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2344B (zh)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0997205B (zh) 刀片
CN109562458B (zh) 切削工具用刀架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它们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2672840A (zh) 切削刀片、旋转工具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6272457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08698143B (zh) 切削工具用刀具
JP6608938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691549B2 (ja) ドリル用ホルダ、ドリル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1263676B (zh) 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1148590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2930236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US11969808B2 (e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JP6122486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およ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495681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7344321B2 (ja) 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2888520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6449783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430796B2 (ja) 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0691665B (zh) 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6920811B2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4786850A (zh) 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4144274A (zh) 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