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6794A -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6794A
CN111686794A CN201910197683.7A CN201910197683A CN111686794A CN 111686794 A CN111686794 A CN 111686794A CN 201910197683 A CN201910197683 A CN 201910197683A CN 111686794 A CN111686794 A CN 111686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molecular sieve
metal oxide
mass frac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76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燚
邓宝卿
刘意
席蓝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1976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67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6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04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 B01J29/06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9/40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he pentasil type, e.g. types ZSM-5, ZSM-8 or ZSM-11,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s US3702886, GB1334243 and US3709979, respectively
    • B01J29/48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he pentasil type, e.g. types ZSM-5, ZSM-8 or ZSM-11,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s US3702886, GB1334243 and US3709979, respectively containing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04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 B01J29/06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9/40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he pentasil type, e.g. types ZSM-5, ZSM-8 or ZSM-11,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s US3702886, GB1334243 and US3709979, respectively
    • B01J29/42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he pentasil type, e.g. types ZSM-5, ZSM-8 or ZSM-11,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s US3702886, GB1334243 and US3709979, respectively containing iron group metals, noble metals or copper
    • B01J29/46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one or more compounds, none of them being a hydrocarbon
    • C07C1/0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one or more compounds, none of them being a hydrocarbon from oxides of a carbon
    • C07C1/04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one or more compounds, none of them being a hydrocarbon from oxides of a carbon from carbon monoxide with hydrogen
    • C07C1/0425Catalysts;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C07C1/043Catalysts;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C07C1/0435Catalysts;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etal of group 8 or a compound thereof
    • C07C1/044Catalysts;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etal of group 8 or a compound thereof containing i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助剂和负载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的分子筛;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所述助剂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锰、钠、钾、铜、硫、锌;所述活性金属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铜、钼、锆、锌、镓、钨。本发明所得催化剂可以保证产物中芳烃含量≥21%;最佳性能的催化剂可实现烃类产物中芳烃选择性≥40%。

Description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烃,通常意义上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是日常生产中重要化工原料。不同种类的芳烃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如苯可被用于生产药物,化妆品等。甲苯可被用于生产聚亚安酯,也可用于汽油等产品;而很多软质PVC(聚氯乙烯)产品是通过二甲苯加工制成的,聚酯也是从二甲苯提炼获得。二甲苯的线状结构特别适合织物,绳索,过滤器和传送带等用途;三甲苯,四碳苯则可用于溶剂,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我国对芳烃的需求巨大,现在大量依赖进口,其中对二甲苯(PX)的缺口最为明显。2016年,我国进口纯苯159万吨,进口甲苯76万吨,进口对二甲苯1236.13万吨。需求增长的同时,由于原料减少,全球芳烃的产量增速却在放缓。
传统的CO加氢反应(即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极为复杂,在不同的金属活性位作用下其产物选择性方面各有特点。当以镍作为活性金属时,CO加氢反应倾向于生成甲烷,当以铁作为活性金属时,反应倾向于生成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当以钴作为活性金属时,反应倾向于生成C5以上饱和直链产物。同时费托合成反应的产物分布服从于ASF分布规律(Anderson-Schulz-Flory distribution),各组分的选择性有理论的最高值。为了突破ASF分布规律,实现CO直接生成具有高附加值的芳烃化合物,我们将费托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与芳构化反应的催化剂相结合,将费托合成反应与低碳烃类的芳构化反应相耦合,在单一反应体系内实现温和条件下合成气(CO+H2)到芳烃化合物的产出。同时由于费托合成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芳构化反应属于强吸热反应,第一步费托合成反应释放的热量可以供给第二步芳构化反应的发生。同时,构化反应的发生会不断消耗低碳产物,也会影响费托合成反应自身更倾向于生成低碳产物且能够推动费托合成反应的平衡右移,实现CO的高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本发明所得催化剂可以保证产物中芳烃含量≥21%;最佳性能的催化剂可实现烃类产物中芳烃选择性≥40%。
本发明中的术语“芳烃”是指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助剂和负载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的分子筛;
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
所述助剂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锰、钠、钾、铜、硫、锌;
所述活性金属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铜、钼、锆、锌、镓、钨。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50wt.%;更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34wt.%;最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20wt.%。
优选地,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2~5wt.%;更优选地,质量分数为0.04%~2wt.%;最优选地,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6~1.5wt.%。
优选地,负载在分子筛上的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0wt.%;更优选地,质量分数为1~8wt.%;最优选地,质量分数为1~6wt.%。
优选地,所述分子筛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HZSM-5、HZSM-11、MCM-41、SSZ-13、Hβ。
优选地,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300。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焙烧以脱除水分和杂质,得到固体A;
2)将助剂盐溶解到溶剂中,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浸渍到固体A粉末上,剧烈搅拌后,干燥使水分蒸发得到固体C。
4)将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分子筛,搅拌均匀后,干燥,焙烧得到固体D;
5)将固体C和固体D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研磨至两组分分散均匀后,造粒得到目标催化剂。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400℃;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300℃;更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25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和步骤4)中,所述溶剂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乙二胺、1-缩-2-乙二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助剂盐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乙酸锰、硝酸锰、高锰酸钾、乙酸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钾、柠檬酸三钾、硝酸铜、乙酸锌。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50~200℃;更优选地,干燥温度为60~150℃;最优选地,干燥温度为120~15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所述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包括钼酸铵、硝酸锌、硝酸镓、偏钨酸铵、硝酸氧锆、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所述的焙烧温度为300~600℃;更优选地,温度为350~550℃;最优选地,焙烧温度为500~55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120;更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20~100;最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30~8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5)中,所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5;更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0;最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8。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5)中,所述造粒大小为10~100目;更优选地,颗粒大小为10~50目;最优选地,颗粒大小为15~40目。
本发明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本发明中所用的设备可采用所属领域中的常规设备或参照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得催化剂可以保证产物中芳烃含量≥21%;最佳性能的催化剂可实现烃类产物中芳烃选择性≥40%;该催化剂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三氧化二铁的XRD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三氧化二铁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4所述的6%Mo/HZSM-5的XRD图。
图4为实施例4所述的6%Mo/HZSM-5的SEM图。
图5为实施例5至实施例8所述的Fe2O3与6%Mo/HZSM-5机械混合后催化剂的XRD图。
图6为实施例5所述的Fe2O3与6%Mo/HZSM-5机械混合后催化剂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助剂和负载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的分子筛;
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
所述助剂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锰、钠、钾、铜、硫、锌;
所述活性金属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铜、钼、锆、锌、镓、钨。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50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34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20wt.%。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2~5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质量分数为0.04%~2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6~1.5wt.%。
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负载在分子筛上的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0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质量分数为1~8wt.%;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质量分数为1~6wt.%。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所述分子筛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HZSM-5、HZSM-11、MCM-41、SSZ-13、Hβ。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120;更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20~100;最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30~8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焙烧以脱除水分和杂质,得到固体A;
2)将助剂盐溶解到溶剂中,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浸渍到固体A粉末上,剧烈搅拌后,干燥使水分蒸发得到固体C。
4)将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分子筛,搅拌均匀后,干燥,焙烧得到固体D。
5)将固体C和固体D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研磨至两组分分散均匀后,造粒得到目标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400℃;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最优选地,焙烧温度为200℃。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2)和步骤4)中,所述溶剂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乙二胺、1-缩-2-乙二醇;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助剂盐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乙酸锰、硝酸锰、高锰酸钾、乙酸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钾、柠檬酸三钾、硝酸铜、乙酸锌。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50~200℃;更优选地,干燥温度为60~150℃;最优选地,焙烧温度为150℃。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4)中,所述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包括钼酸铵、硝酸锌、硝酸镓、偏钨酸铵、硝酸氧锆、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4)中,所述的焙烧温度为300~600℃;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温度为350~550℃;最优选地,焙烧温度为500~550℃。
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步骤4)中,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120;更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20~100;最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30~80。
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所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5;更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0;最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8。
根据本发明某些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所述造粒大小为10~100目;更优选地,颗粒大小为10~50目;最优选地,颗粒大小为20~40目。
本发明中,金属氧化物与芳构化金属/分子筛的混合质量比例会对反应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混合质量比例较低时芳构化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将无法将金属氧化物经还原后进行的费托合成反应所生成的低碳烯烃高效转化;混合质量比例过高时金属氧化物被大量分子筛所包覆也不利于CO的吸附加氢。除此之外,分子筛的硅铝比也直接影响着芳烃的选择性,硅铝比过低时分子筛酸性强,在反应进程中会出现积碳失活,分子筛硅铝比过高时,酸性位数量不足亦不足以将烯烃高效转化,从而导致芳烃选择性不高。
单独某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不能够满足对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产物分布的调控,通过制备含铁的双金属氧化物以及添加助剂能够实现第一步反应-费托合成反应对低碳烯烃的高度选择,从而推动芳构化金属/分子筛催化剂上芳烃的生成。
对比例1
三氧化二铁的前处理步骤如下:
1)将三氧化二铁在200℃下焙烧2h;
2)将焙烧后的三氧化二铁在20MPa下压片,而后造粒至20-40目得到催化剂a;
装填0.5g的催化剂a,先用CO/H2=1的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具体活化条件为350℃,气速为5000h-1(V/V),还原时间10h,还原结束后待温度降低室温,升高压力至1.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反应气速为3500h-1(V/V),反应的结果见表1。
图1为所述的三氧化二铁的XRD图;
图2为所述的三氧化二铁的SEM图;
对比例2
助剂Mn-Fe2O3的制备步骤如下: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预处理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2)称取2.4785g乙酸锰溶解于2.5ml乙二醇中,将乙酸锰乙二醇溶液与5g处理好的三氧化二铁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后,于150℃下干燥12h得到催化剂b;
装填0.5g的催化剂b,先用CO/H2=1的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具体活化条件为350℃,气速为5000h-1(V/V),还原时间10h,还原结束后待温度降低室温,升高压力至1.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反应气速为3500h-1(V/V),反应的结果见表1。
对比例3
助剂Na-Fe2O3的制备步骤如下: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预处理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2)称取0.1287g柠檬酸三钠溶解于乙二胺中,将柠檬酸三钠-乙二胺溶液与5g处理好的三氧化二铁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后,于150℃下干燥12h得到催化剂c;
装填0.5g的催化剂c,先用CO/H2=1的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具体活化条件为350℃,气速为5000h-1(V/V),还原时间10h,还原结束后待温度降低室温,升高压力至1.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反应气速为3500h-1(V/V),反应的结果见表1。
对比例4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铁与6%Mo/HZSM-5(SiO2/Al2O3=36)),制备步骤如下: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处理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2)称取0.7048g钼酸铵溶解于水中,加入6g的HZSM-5(SiO2/Al2O3=36),搅拌24h后加热蒸发水分,于120℃下干燥12h,再于550℃下焙烧6h;
3)将上述三氧化二铁和6%Mo/HZSM-5(SiO2/Al2O3=36)按照质量比1:4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末在20MPa下压片,造粒至20~40目;
图3为所述的6%Mo/HZSM-5的XRD图;
图4为所述的6%Mo/HZSM-5的SEM图;
装填20~40目的机械混合催化剂2.5g(含三氧化二铁0.5g,6%Mo/HZSM-5催化剂2g),先用CO/H2=1的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具体活化条件为350℃,气速为5000h-1(V/V)(以CO加氢反应的活性金属三氧化二铁计算),还原时间10h,还原结束后待温度降低室温,升高压力至1.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反应气速为3500h-1(V/V),反应的结果见表1;可见,在三氧化二铁和6%Mo/HZSM-5(SiO2/Al2O3=36)按照质量比1:4进行混合时,仅有少量芳烃生成。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铁与
6%Mo/HZSM-5(SiO2/Al2O3=36)),制备步骤如下: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处理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2)6%Mo/HZSM-5(SiO2/Al2O3=36)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
3)将上述三氧化二铁和6%Mo/HZSM-5(SiO2/Al2O3=36)按照质量比1:8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末在20MPa下压片,造粒至20~40目。
装填20~40目的机械混合催化剂2.25g(含三氧化二铁0.25g,6%Mo/HZSM-5催化剂2g),先用CO/H2=1的合成气进行还原,其中具体活化条件为350℃,气速为5000h-1(V/V)(以CO加氢反应的活性催化剂三氧化二铁计算),还原时间10h,还原结束后待温度降低室温,升高压力至1.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反应气速为3500h-1(V/V),反应的结果见表1。
表1:一氧化碳加氢反应结果
Figure BDA0001996340380000081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选用分子筛的硅铝比为
SiO2/Al2O3=27,反应的结果见表2。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选用分子筛的硅铝比为
SiO2/Al2O3=60,反应的结果见表2。
对比例8
重复实施例7,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选用分子筛的硅铝比为
SiO2/Al2O3=150,反应的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当采用的分子筛SiO2/Al2O3过高时,产物中不含芳烃。
图5为所述的不同硅铝比的按混合质量比为1:8制备的机械混合型催化剂的XRD图;
图6为所述的机械混合型催化剂的的SEM图;
表2:不同硅铝比的混合型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结果
Figure BDA0001996340380000082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7,区别在于,反应温度升高至300℃,反应的结果见表3。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7,区别在于:反应压力升高至1.5MPa,反应的结果见表3。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7,区别在于:反应压力升高至2.0MPa,反应的结果见表3。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7,区别在于:反应压力升高至1.5MPa,反应温度升高至300℃,反应的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反应条件下混合型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结果
Figure BDA0001996340380000091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使用Mn-Fe2O3替代三氧化二铁,反应的结果与实施例12相似。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使用Na-Fe2O3替代三氧化二铁,反应的结果实施例12相似。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用2%Ga/HZSM-5(SiO2/Al2O3=60)代替6%Mo/HZSM-5(SiO2/Al2O3=60),反应结果如表4所示。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处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2)称取0.4492g硝酸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6g的HZSM-5(SiO2/Al2O3=60),搅拌12h后加热蒸发水分,于120℃下干燥12h,再于500℃下焙烧3h;
3)将上述三氧化二铁与和2%Ga/HZSM-5(SiO2/Al2O3=60)按照质量比1:8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末在20MPa下压片,造粒至20~40目待反应用。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用2%Zn/HZSM-5(SiO2/Al2O3=60)代替6%Mo/HZSM-5(SiO2/Al2O3=60),反应结果如表4所示。
1)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处理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2)称取0.5572g硝酸锌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6g的HZSM-5(SiO2/Al2O3=60),搅拌12h后加热蒸发水分,于120℃下干燥12h,再于500℃下焙烧3h;
3)将上述三氧化二铁与和2%Zn/HZSM-5(SiO2/Al2O3=60)按照质量比1:8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末在20MPa下压片,造粒至20~40目。
表4:其他芳构化活性金属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结果
Figure BDA0001996340380000101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用Hβ(SiO2/Al2O3=60)代替HZSM-5(SiO2/Al2O3=60),反应结果与实施例12相似。
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压片的压力由10MPa代替20MPa,反应结果与实施例12相似。
实施例19
重复实施例12,区别在于:制备的催化剂中:筛选的催化剂的颗粒的大小15~30目代替20~40目,反应结果与实施例12相似。
实施例20
重复实施例12,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用溶剂乙醇代替乙二醇溶解硝酸锰,结果与实施例子12相似。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助剂和负载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的分子筛;
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
所述助剂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锰、钠、钾、铜、硫、锌;
所述活性金属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铜、钼、锆、锌、镓、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50wt.%;更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34wt.%;最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2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2~5wt.%;更优选地,质量分数为0.04~2wt.%;最优选地,所述助剂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06~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负载在分子筛上的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占催化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10wt.%;更优选地,质量分数为1~8wt.%;最优选地,质量分数为1~6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多种:HZSM-5、HZSM-11、MCM-41、SSZ-13、Hβ;优选地,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12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焙烧以脱除水分和杂质,得到固体A;
2)将助剂盐溶解到溶剂中,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浸渍到固体A粉末上,剧烈搅拌后,干燥使水分蒸发得到固体C;
4)将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加入适量的分子筛,搅拌均匀后,干燥,焙烧得到固体D;
5)将固体C和固体D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研磨至两组分分散均匀后,造粒得到目标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400℃;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300℃;更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的焙烧温度为200~2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和步骤4)中,所述溶剂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乙二胺、1-缩-2-乙二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助剂盐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乙酸锰、硝酸锰、高锰酸钾、乙酸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钾、柠檬酸三钾、硝酸铜、乙酸锌;
优选地,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50~200℃;更优选地,干燥温度为60~150℃;最优选地,干燥温度为120~15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芳构化反应活性金属盐包括钼酸铵、硝酸锌、硝酸镓、偏钨酸铵、硝酸氧锆、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焙烧温度为300~600℃;更优选地,焙烧温度为350~550℃;最优选地,所述焙烧温度为500~55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15~120;更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20~100;最优选地,分子筛的SiO2/Al2O3比为30~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5;更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10;最优选地,混合质量比例为1:5~1:8;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造粒大小为10~100目;更优选地,颗粒大小为10~50目;最优选地,颗粒大小为15~40目。
CN201910197683.7A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6867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7683.7A CN111686794A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7683.7A CN111686794A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6794A true CN111686794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75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7683.7A Pending CN111686794A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67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34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2308A (en) * 1981-05-18 1986-11-11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Petroleum Alternatives Development Cataly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the synthesis gas
CN105944751A (zh) * 2016-05-24 2016-09-21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合成气直接制备芳香族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626343A (zh) * 2017-09-25 2018-01-2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备轻质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A3017993A1 (en) * 2016-09-19 2018-03-22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thod for prepa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with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CN107837818A (zh) * 2016-09-19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取汽油馏分烃的方法
RU2676086C1 (ru) * 2018-03-19 2018-12-26 Олег Петрович Андреев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го би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для превращения синтез-газа 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в бензиновые фракции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2308A (en) * 1981-05-18 1986-11-11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Petroleum Alternatives Development Cataly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the synthesis gas
CN105944751A (zh) * 2016-05-24 2016-09-21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合成气直接制备芳香族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A3017993A1 (en) * 2016-09-19 2018-03-22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thod for prepa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with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CN107840778A (zh) * 2016-09-19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取芳烃的方法
CN107837818A (zh) * 2016-09-19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取汽油馏分烃的方法
CN107626343A (zh) * 2017-09-25 2018-01-2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备轻质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U2676086C1 (ru) * 2018-03-19 2018-12-26 Олег Петрович Андреев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го би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для превращения синтез-газа 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в бензиновые фракции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EBING XU等: "Conversion of syngas toward aromatics over hybrid Fe-based Fischer-Tropsch catalysts and HZSM-5 zeolites",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34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3856B (zh) 烯烃选择性ft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9384A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一步转化为低碳烯烃反应的催化剂
CN117049587A (zh) 复合氧化物、金属担载物以及氨合成催化剂
WO2017031635A1 (zh) 共沉淀-熔融法制备的铁基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817222A (zh) 一种烃类费-托合成用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080015267A1 (en) Fischer-tropsch catalysts incorporating promoter for increasing yields of c5+ hydrocarb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13318774A (zh) 一种改性Co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丙烷无氧脱氢制丙烯的方法
CN111686794A (zh) 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Wang et al. Dual Ni active sites mediated by In to separate ethane activation and oxidation for enhanced ethene production via chemical looping scheme
CN102658148A (zh)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931B (zh) 混合氧化物载体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7341A (zh) 一种用于调控co加氢反应产物富含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68687B (zh) 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8137464B (zh) 制备丙烯酸的方法
CN115888785A (zh) 一种杂原子掺杂碳包覆的金属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5128A (zh) 用于调控co2加氢目标产物为汽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7405A (zh) 一种贵金属修饰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1817727A (zh) 邻苯基苯酚生产过程中前馏分的处理方法
CN108722440B (zh) 含有助剂的α-三氧化二铝负载四氧化三铁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9651A (zh)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669300B (zh) 煤液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19650B (zh) 合成气制轻质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7561B (zh) 1,2-二氯丙烷催化氧化制3-氯丙烯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743606A (zh)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的催化剂及芳烃的合成方法
CN113996279B (zh) In2O3-GO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