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9999A -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9999A
CN111669999A CN201880088270.9A CN201880088270A CN111669999A CN 111669999 A CN111669999 A CN 111669999A CN 201880088270 A CN201880088270 A CN 201880088270A CN 111669999 A CN111669999 A CN 111669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knob
endoscope
switch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2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9999B (zh
Inventor
冈本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69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9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43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output arrangements
    • A61B1/0005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aler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modular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具备弯曲轮(41)、马达(32)、收容壳体(11)、壳体装卸固定部(12)、以及安装限制部件(21),该安装限制部件(21)在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位于解除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妨碍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嵌入到杆用凹部(25)而限制向副操作部(3S)安装收容壳体(11)。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外置机构,该内窥镜用外置机构相对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旋钮装卸自如,通过马达单元的驱动力使该旋钮转动而使设置于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
背景技术
内窥镜被利用在医疗领域及工业用领域等中。内窥镜在插入到被检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具备弯曲部。
在日本特开2008-48788号公报中示出了如下的内窥镜:在细长的插入部的前端侧具备沿着插入部的延伸方向并列的第1弯曲部及第2弯曲部,在位于插入部的基端侧的操作部设置有主弯曲操作装置及副弯曲操作装置。
这样的内窥镜通过对主弯曲操作装置的操作旋钮进行转动操作而进行第1弯曲部的弯曲操作,通过对副弯曲操作装置的操作旋钮进行转动操作而进行第2弯曲部的弯曲操作。
因此,用户通过按照各个操作旋钮独立地进行转动操作,使第1弯曲部或第2弯曲部弯曲,从而能够将插入部向复杂弯曲的管腔内顺畅地插入。并且,能够容易使内置于插入部的前端侧的观察光学系统朝向所希望的方向。
这里,在日本特开2008-48788号公报所示的操作部中,副弯曲操作装置在相对于主弯曲操作装置而与插入部相反的一侧的该操作部的基端侧,与该主弯曲操作装置分离地设置。
因此,用户难以利用把持操作部的手的手指顺畅地切换主弯曲操作装置的转动操作和副弯曲操作装置的转动操作。此外,在对弯曲操作装置的操作旋钮进行转动操作时,对使用者的手指施加了较大的负荷。
鉴于这一点,提出了一种外置的电动弯曲机构,该外置的电动弯曲机构能够相对于操作部的安装卸载,在安装状态下,例如通过马达等驱动源的驱动力使副弯曲操作装置转动。
在通常的内窥镜中,设置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用于将操作旋钮保持到所希望的转动位置而保持弯曲部的弯曲状态。
但是,在该保持部件保持着弯曲状态的状态下将上述的外置的电动弯曲机构安装于内窥镜并起动驱动源时,向驱动源施加过大的负荷,可能导致外置的电动弯曲机构发生故障。
此外,由于向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强制地施加驱动力,因此,可能导致该弯曲操作装置发生故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在允许弯曲操作的状态下能够装配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内窥镜用外置机构。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具备:弯曲轮,其与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弯曲操作装置的弯曲操作旋钮卡合;驱动源,其产生用于使所述弯曲轮旋转的驱动力;收容壳体,其收容所述弯曲轮和所述驱动源;壳体装卸固定部,其用于将所述收容壳体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以及安装限制部件,其在旋钮动作保持部件位于解除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使该旋钮动作保持部件与动作限制部碰撞而限制向所述操作部安装所述收容壳体,其中,该旋钮动作保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的操作部,在保持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的保持位置与解除该保持的所述解除位置之间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内窥镜的结构例的图。
图2A是说明作为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副操作部与内窥镜用外置机构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B是说明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配置于副操作部的状态的图。
图2C是示出内窥镜用外置机构被安装固定于副操作部的状态的图。
图2D是从箭头2D侧观察图2C的副操作部的图。
图3是说明内窥镜用外置机构的收容壳体与收容在收容壳体内的旋钮旋转机构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A是从图3的箭头Y4A方向观察旋钮旋转机构的图。
图4B是说明旋钮旋转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C是说明旋钮连结部的凸部以规定的状态配设在第2弯曲上下旋钮的凹部内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4D是说明由切换齿轮、啮合部的齿轮、以及固定设置于马达轴的驱动齿轮构成的齿轮系的图。
图4E是说明操作开关向收容壳体的安装的图。
图5A是说明操作开关的结构的图。
图5B是说明操作件为滑动开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5C是说明操作件为翘板开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5D是说明翘板开关的作用例的图。
图5E是说明翘板开关的另一作用例的图。
图6是说明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的收容壳体安装于副操作部的状态的图。
图7A是说明收容壳体向副操作部安装的安装完成状态及安装完成状态下的操作开关的初始位置的图。
图7B是说明在安装完成状态下使遥控开关露出的图。
图7C是说明将球形弹簧柱塞的滑动凸部配置于收容壳体的第1凹部的第1卡合状态的图。
图7D是说明内窥镜用外置机构的操作开关与设置于主操作部的第1弯曲操作装置相邻配设的机构装配状态的图。
图8是说明弯曲状态显示部的另一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将各结构要素设为能够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因此,有时按照每个结构要素而使比例尺不同。即,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记载在这些图中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参照图1对内窥镜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内窥镜1具备细长的插入部2、兼作把持部的操作部3、以及通用缆线4。插入部2从前端侧依次连设有前端部2a、弯曲部2b、以及长条且具有可挠性的可挠管部2c。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2b具有第1弯曲部2b1和第2弯曲部2b2。
第1弯曲部2b1设置于插入部2的前端侧。第2弯曲部2b2经由连接部(未图示)而与第1弯曲部2b1的基端部连接设置。
第1弯曲部2b1例如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弯曲自如。与此相对,第2弯曲部2b2在上下方向上弯曲自如。
操作部3具有第1弯曲操作装置3a和第2弯曲操作装置3b。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3具有:兼作把持部且设置有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的主操作部3M;以及设置于主操作部3M的基端侧且设置有第2弯曲操作装置3b的副操作部3S。
第2弯曲操作装置3b与第1弯曲操作装置3a分离地设置在与插入部2相反的一侧即操作部基端侧。
第1弯曲操作装置3a具有:作为弯曲操作旋钮的第1弯曲部上下操作旋钮(以下简称为第1弯曲上下旋钮)3c及第1弯曲部左右操作旋钮(以下简称为第1弯曲左右旋钮)3d;以及作为旋钮动作保持部件的第1弯曲部上下方向固定杆(以下简称为第1弯曲上下固定杆)3e及第1弯曲部左右方向固定把手(以下简称为第1弯曲左右固定把手)3f。
第2弯曲操作装置3b具有:作为弯曲操作旋钮的第2弯曲部上下操作旋钮(以下简称为第2弯曲上下旋钮)3g;以及作为旋钮动作保持部件的第2弯曲部上下方向固定杆(以下简称为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
在对第1弯曲部2b1沿上下方向进行弯曲操作时,转动第1弯曲上下旋钮3c。
在对第1弯曲部2b1沿左右方向进行弯曲操作时,转动第1弯曲左右旋钮3d。第1弯曲上下固定杆3e能够切换为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第1弯曲左右固定把手3f能够切换为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第1弯曲上下固定杆3e在自由位置处,第1弯曲上下旋钮3c转动操作自如。此时,第1弯曲部2b1处于伴随着第1弯曲部上下旋钮3c的转动操作而朝上方向或下方向弯曲的状态。
另一方面,第1弯曲左右固定杆3f在解除位置处,第1弯曲左右旋钮3d转动操作自如。此时,第1弯曲部2b1处于伴随着第1弯曲左右旋钮3d的转动操作而朝左方向或右方向弯曲的状态。
与此相对,当将第1弯曲上下固定杆3e切换为保持位置时,第1弯曲上下旋钮3c的转动位置被保持。
其结果是,第1弯曲部2b1的上下方向的弯曲状态保持为切换时的状态。同样,当将第1弯曲左右固定杆3f切换为保持位置时,第1弯曲左右旋钮3d的转动位置被保持。其结果是,第1弯曲部2b1的左右方向的弯曲状态保持为切换时的状态。
在对第2弯曲部2b2沿上下方向进行弯曲操作时,转动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能够切换为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在解除位置处,第2弯曲上下旋钮3g转动操作自如。此时,第2弯曲部2b2处于伴随着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转动操作而朝上方向或下方向弯曲的状态。
与此相对,当将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切换为保持位置时,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转动位置被保持。其结果是,第2弯曲部2b2的上下方向的弯曲状态保持为切换时的状态。
另外,标号5a为送气送水钮,标号5b为抽吸操作钮,标号5c、5d、5e为遥控开关,标号5f为处置器具插入口,标号5g为钳子栓。遥控开关是用于进行显示在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画面上的内窥镜图像的停止、或者记录、图像的放大、照明光的切换等的开关,对各开关分配最合适的功能。
图2A的标号10是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相对于设置于副操作部3S的第2弯曲上下旋钮3g装卸自如。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是安装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并通过后述的马达(参照后述的图4B的标号32)的驱动力使该第2弯曲上下旋钮3g转动的辅助机构部。
标号11是收容壳体,标号12是壳体装卸固定部(以下记载为壳体装卸部)。壳体装卸部12具备卡定部13、铰链部14以及卡定爪部15。
卡定部13固定设置于收容壳体11的预先决定的位置。铰链部14为大致L字形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配设于收容壳体11的预先决定的位置。卡定爪部15设置于L字形状的铰链部14的另一端部。
通过将卡定爪部15卡合固定于卡定部13而限制铰链部14的转动状态。标号16是切换把手,标号17是弯曲状态显示部,具备旋转指标17m。
标号4a是缆线安装用具,如图2B所示,在通用缆线4的所希望的位置设置有1个或多个,用于安装电缆10e。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在如图2B所示那样将收容壳体11以覆盖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方式配设于副操作部3S的状态下,如图2C、图2D所示,使铰链部14以一端部侧为支点而旋转,将卡定爪部15卡合固定于卡定部13,由此一体地安装于副操作部3S。
另外,图2D的标号60是操作开关,标号61是开关壳体,标号62是操作件,标号63是虚设开关。
对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收容壳体11具有壳体内部空间,在该壳体内部空间收容有旋钮旋转机构20。
在收容壳体11上设置有配设切换把手16的第1贯通孔18a、以及配设弯曲状态显示部17的第2贯通孔18b。贯通孔18a、18b将壳体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参照图3、图4A、图4B对旋钮旋转机构20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旋钮旋转机构20主要具备马达部30、旋钮旋转部40、以及传递部50。图3-图4B所示的标号21是旋转机构部主体,且是安装部件。
如图4B所示,在旋转机构部主体21上,在预先决定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马达安装部22、轮安装部23、切换齿轮安装部24等。
标号25是动作限制部且设置于安装部23。动作限制部25是杆用凹部,是以能够供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嵌入的外形、深度形成的凹陷或孔。
标号26是切换齿轮支承部件,具有贯通孔26h,该贯通孔26h用于配设固定设置有切换齿轮51的切换齿轮轴52的一端部。
切换齿轮支承部件26固定设置于旋转机构部主体21的预先决定的位置,将配设于贯通孔26h的切换齿轮轴52的一端部轴支承为转动自如。
马达部30主要具有马达壳体31、虚线所示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2、以及驱动齿轮33。
马达32配设在马达壳体31内。驱动齿轮33固定设置于从马达32突出的马达轴32a。
如图4A所示,马达壳体31以预先决定的状态固定设置于马达安装部22。
如图4A、图4B所示,旋钮旋转部40具有弯曲轮41和弯曲状态显示部17。
弯曲轮41具有作为环状部件的旋钮连结部42及啮合部43,旋钮连结部42与啮合部43被一体固定。
啮合部43是在外周面具有齿轮43g的齿轮部。在旋钮连结部42上沿周向排列有多个凸部44。
多个凸部44分别被收容在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所具有的凹凸部(图2A的标号3k)的位于多个凸部3m之间的凹部3n内。
通过将凸部44分别配设在凹部3m内,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与弯曲轮41形成为一体。在一体状态下,第2弯曲上下旋钮3g伴随着弯曲轮41的旋转而沿该旋转方向旋转。
弯曲状态显示部17是圆板,旋转指标17m设置在圆板表面的预先决定的位置。标号45是连结部件,连结部件45的一端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弯曲状态显示部17的圆板背面。
连结部件45的另一端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弯曲轮41的旋钮连结部42的外周面的预先决定的位置。
因此,弯曲状态显示部17伴随着弯曲轮41的绕顺时针或绕逆时针的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因此,用户通过确认旋转指标17m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判断第2弯曲部2b2的弯曲角度(弯曲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弯曲轮41的旋钮连结部42的外径Da被设定为小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外径D3g。而且,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旋钮外径D3g预先被设定为小于外周外径D3S,使得如图2A所示那样配置在比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记载为外周外径D3S)靠内侧的位置。
因此,在弯曲轮41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被一体化的状态下,弯曲轮41的外周面位于比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外周面靠中心侧的位置。
标号11h是收容壳体11的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的内周面。内周面11h的内径被预先设定为比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外径D3g大。
此外,收容壳体11的壁厚t被设定为,使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11h的外周面11o与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在配设状态下共面。
另外,也可以将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11h的外周面11o设定为比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稍大。
这样,设定为弯曲轮41的外周面配置在比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外周面靠中心侧的位置。
此外,适当设定收容壳体11的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11h的壁厚,将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11h的外周面11o的直径设定为与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的直径相同,或者比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的直径稍大。
其结果是,在减小收纳壳体11的外形形状而以覆盖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方式配设于副操作部3S的状态下,能够抑制收纳壳体11的旋钮旋转部收容孔部11h的外周面11o从副操作部3S的外周面较大地突出而对第1弯曲上下旋钮3c的操作、第1弯曲左右旋钮3d的操作、第1弯曲上下固定杆3e的操作等造成不良影响。
传递部50主要具备图4B所示的切换齿轮51、切换齿轮轴52、凸轮环53、以及切换把手16。
如上所述,在切换齿轮轴52的一端部侧固定设置有切换齿轮51。由切换齿轮51、上述的弯曲轮41的啮合部43的齿轮43g、以及固定设置于马达轴32a的驱动齿轮33构成图4D所示的齿轮系Gt。
如图4B所示,在切换齿轮轴5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在与该轴52正交的方向上突出的卡合突起52a。
在凸轮环53形成有环用凸轮槽53a。此外,环用突起53b从凸轮环53的外周面突出。切换把手16具备圆筒部16a,在圆筒部16a形成有圆筒用凸轮槽16b。
在切换把手16的圆筒部16a的内周面侧配设凸轮环53的外周面侧。在该配设状态下,在圆筒用凸轮槽16b内配置环用突起53b。
另一方面,在凸轮环53的内周面侧配设卡合突起52a。在该配设状态下,在环用凸轮槽53a内配置卡合突起52a。
根据该结构,伴随着切换把手16的旋转,圆筒用凸轮槽16b内的环用突起53b移动,从而凸轮环53沿切换齿轮轴52的轴向移动。此外,伴随着凸轮环53的沿轴向的移动,环用凸轮槽53a内的卡合突起52a沿轴向移动。
作为它们的结果,如图4D所示,齿轮系Gt的切换齿轮51伴随着切换把手16的绕顺时针或绕逆时针的切换操作而在切换齿轮轴52的轴向上进行移动,切换为切换齿轮51与啮合部43的齿轮43c及驱动齿轮33啮合的状态或者切断的状态。
而且,在切换齿轮51与啮合部43的齿轮43c及驱动齿轮33啮合的传递状态下,马达32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弯曲轮41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旋转。
换言之,通过将切换齿轮51与啮合部43的齿轮43c及驱动齿轮33设为切断状态,不会将马达32的驱动力传递到弯曲轮41。
如图4E所示,操作开关60主要具备开关壳体61、操作件62、以及虚设开关63。另外,之后叙述虚设开关63的作用。
在开关壳体61上设置有操作件收容部64、铰链用销孔61h。标号6是铰链用销。
铰链用销6配置在设置于收容壳体11的铰链用孔11p内及铰链用销孔61h内。其结果是,开关壳体61配置为以铰链用销6为中心而相对于收容壳体11转动自如。
如图5A所示,操作件收容部64是细长的槽,配置为使操作件62相对于长度方向滑动自如。因此,在本图的结构中,操作件62作为所谓的滑动开关发挥功能。
而且,如图5B所示,在操作件62的预先决定的位置配设有磁铁65,在壳体收容部64的预先决定的位置设置有检测磁铁65的磁场的霍尔传感器(以下简称为传感器)66。传感器66根据磁铁65的N极、S极的距离的变化,将规定的驱动控制信号向马达输出。
具体而言,当图5A所示的操作件62的下端62b位于操作件收容部64的滑动范围内的最下部时,传感器66向马达32输出第1驱动控制信号。
其结果是,马达32例如以高速进行旋转驱动,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反,当操作件62的上端62a位于滑动范围内的最上部时,传感器66向马达32输出第3驱动控制信号。
其结果是,马达32例如以高速进行旋转驱动,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而且,当操作件62的上端62a从最上部与最下部的中间部朝向上部侧分离了预先决定的距离时,传感器66向马达32输出第4驱动控制信号。于是,马达32例如以低速进行旋转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此相反,当操作件62的下端62b从中间部向下部侧分离了预先决定的距离时,传感器66向马达32输出第2驱动控制信号。于是,马达32例如以低速进行旋转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操作件62设为滑动开关。但是,操作件也可以为如图5C所示那样以中央凸部67c为支点绕顺时针或者绕逆时针旋转的翘板开关67。
在翘板开关67中设置有4个开关凸部67a、67b、67d、67e。此外,在壳体收容部64设置有多个例如4个触觉开关68a、68b、68c、68d。
当翘板开关67为初始状态时,第2触觉开关68b、第3触觉开关68c为接通状态,第1触觉开关68a、第4触觉开关68d为断开状态。此时,马达32为停止状态。
当翘板开关67绕逆时针旋转而如图5D所示那样将第3触觉开关68c从接通切换为断开、且仅第2触觉开关68b为接通状态时,向马达32输出第2驱动控制信号。于是,马达32以低速进行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然后,如图5E所示,通过翘板开关67进一步绕逆时针旋转,除了第2触觉开关68b之外,第1触觉开关68a也成为接通状态。于是,向马达32输出第1驱动控制信号。这样,马达32以高速进行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马达32为停止状态且使翘板开关67绕顺时针旋转时,第2触觉开关68b从接通被切换为断开,仅第3触觉开关68c成为接通状态,向马达32输出第4驱动控制信号。于是,马达32以低速进行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之后,通过翘板开关67进一步绕顺时针旋转,除了第3触觉开关68c之外,第4触觉开关68d也成为接通状态。于是,向马达32输出第3驱动控制信号。于是,马达32以高速进行驱动而使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样,通过对设置于操作件60的操作件62进行滑动操作或旋转操作,向马达32输出驱动控制信号,通过该马达32的驱动力而控制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旋转。
其结果是,用户能够不对手指施加较大的负荷而使第2弯曲部2b2进行弯曲动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速度设为高速、低速这两个阶段。但是,也可以基于霍尔传感器66的检测结果对马达32进行驱动控制,使得速度以1个阶段或3个阶段以上、或者阶段性地变化。
此外,也可以使触觉开关的数量和开关凸部的数量增减,从而使速度以1个阶段或3个阶段以上进行变化。
参照图6-图7D对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向副操作部3S的安装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收容壳体11安装于副操作部3S时,用户预先确认设置于第2弯曲上下旋钮3b的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是否为解除位置。
用户确认到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配置于解除位置,之后,如图6所示,使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收容壳体11与设置于副操作部3S的第2弯曲上下旋钮3g对置。
此时,用户使配设于壳体内部空间的旋钮旋转部40的弯曲轮41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对置。
接着,用户使收容壳体11接近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然后,用户使设置于旋转机构部主体21的位于弯曲轮41的内周的杆用凹部25与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对置,如所述图4C所示,将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收容到杆用凹部25内。其结果是,如所述图2B所示,收容壳体11被配置于第2弯曲上下旋钮3g。
此外,在该收容配置状态下,如所述图4C所示,旋钮连结部42的凸部44以规定的状态配设在第2弯曲上下旋钮3g的凹部内,第2弯曲上下旋钮3g与弯曲轮41被一体化。
这里,用户如所述图2C、图2D所示那样将铰链部14的卡定爪部15卡合固定于卡定部13。其结果是,如图7A所示,收容壳体11向副操作部3S的安装完成。
这样,在旋转机构部主体21设置有杆用凹部25,该杆用凹部25仅在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位于解除位置时能够将该杆3h嵌入到旋转机构部主体21。
通过这种方式,在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装配于副操作部3S的状态下,第2弯曲上下旋钮3g能够伴随着旋钮连结部42的旋转而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可靠地旋转。
换言之,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在第2弯曲上下固定杆3h处于解除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妨碍向杆用凹部25嵌入该固定杆3h,限制向副操作部3S安装收容壳体11。
因此,能够将如下的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通过马达32的驱动力使保持转动位置的第2弯曲上下旋钮3g旋转,从而使该马达32发生故障。
即,作为安装部件的旋转机构部主体21兼用安装限制部件。
如图7A、图7B所示,在将收容壳体11安装于副操作部3S的状态下,操作开关60被配置于初始位置,从而使遥控开关5c露出。
在将收容壳体11安装于副操作部3S之后,如图7A所示,用户将相对于收容壳体11转动自如的操作开关60的开关壳体61沿箭头Y7A方向推倒。
这样,如图7C所示,设置于开关壳体61的球形弹簧柱塞69的滑动凸部69a与收容壳体11的第1凹部11c1的第1卡合状态被解除,开关壳体61朝向图7B所示的主操作部3M的一面与第1弯曲上下旋钮3c的一端面之间移动。
之后,球形弹簧柱塞69的滑动凸部69a与收容壳体11的第2凹部11c2卡合而成为第2卡合状态,如图7D所示,操作开关60的移动完成,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操作开关60与设置于主操作部3M的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相邻配设。
其结果是,露出的遥控开关5c成为被开关壳体61覆盖的状态。
此时,虚设开关63的遥控开关侧配置在遥控开关5c上。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对虚设开关63进行按压操作而对遥控开关5c进行开关操作。
这里,针对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安装于副操作部3S且操作开关60与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相邻配设的内窥镜1的作用进行说明。
用户在利用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安装于副操作部3S的内窥镜1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把持主操作部3M。然后,用户利用与把持主操作部3M的手不同的手来把持插入部2,将该插入部2例如经由口腔向体内插入。
此时,用户适当使第1弯曲部2b1、第2弯曲部2b2进行弯曲动作。即,用户使设置于主操作部3M的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的第1弯曲上下旋钮3c或第1弯曲左右旋钮3d适当进行转动操作而使第1弯曲部2b1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等进行弯曲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对与主操作部3M的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相邻的操作开关60的操作件62适当进行操作而使第2弯曲部2b2沿上下方向进行弯曲动作。
这样,将操作开关60的开关壳体61设置为相对于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收容壳体11转动自如。而且,在开关壳体61设置有球形弹簧柱塞69,另一方面,在收容壳体11侧设置有第1凹部11c1和第2凹部11c2。
作为它们的结果,在开关壳体61的滑动凸部69a配置于第1凹部11c1的第1卡合状态下,在将内窥镜外置机构10安装于副操作部3S时,能够不被操作开关60妨碍安装而进行顺畅的安装。
另一方面,在将内窥镜外置机构10安装于副操作部3S之后,将球形弹簧柱塞69的卡合状态从第1卡合状态切换为第2卡合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操作开关60与主操作部3M的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相邻,利用把持主操作部3M的用户的手指来进行第1弯曲操作装置3a的第1弯曲上下旋钮3c、第1弯曲左右旋钮3d的转动操作、以及操作开关60的操作件62的滑动操作等。
而且,用户能够在不与遥控开关接触的状态下使手指稍微移动,使设置于弯曲部2b的第1弯曲部2b1和第2弯曲部2b适当进行弯曲动作,更加顺畅地进行插入部2向体内深部的插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弯曲状态显示部17设置旋转指标17m而确认了弯曲角度。
但是,旋转指标也可以是图8所示的LED灯17L。LED灯17L随着弯曲量变大而缩短闪烁间隔。而且,当接近最大弯曲状态时,成为点亮状态。另外,根据操作件62的操作方向来判断弯曲方向。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旋转指标17m设为1个LED灯17L。但是,也可以以LED灯17L为基准而在其周围排列多个LED灯17a、17b。根据该结构,能够确认弯曲部2b2的弯曲量随着LED灯的点亮个数增加而变大。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将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装配于副操作部3S,能够不向用户的手指施加较大的负荷而使第2弯曲部2b2进行弯曲动作。
但是,用于装配内窥镜用外置机构10的旋钮不限于设置于副操作部3S的第2弯曲上下旋钮3g,也可以是设置于主操作部3M的第1弯曲左右旋钮3d、或者第1弯曲上下旋钮3c与第1弯曲左右旋钮3d这两方。
另外,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叙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本申请是将2017年12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241494号作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而申请的,上述的内容被引用在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中。

Claims (2)

1.一种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具备:
弯曲轮,其与弯曲操作装置的弯曲操作旋钮卡合,该弯曲操作装置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
驱动源,其产生用于使所述弯曲轮旋转的驱动力;
收容壳体,其收容所述弯曲轮和所述驱动源;
壳体装卸固定部,其用于将所述收容壳体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以及
安装限制部件,其在旋钮动作保持部件位于解除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妨碍所述旋钮动作保持部件嵌入到动作限制部而限制向所述操作部安装所述收容壳体,其中,该旋钮动作保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的操作部,在保持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的保持位置与解除该保持的所述解除位置之间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其中,
所述旋钮动作保持部件是绕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轴被转动操作的杆,所述动作限制部位于所述弯曲轮的内周,且具有凹陷,该凹陷仅在所述旋钮动作保持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所述旋钮动作保持部件嵌入所述动作限制部。
CN201880088270.9A 2017-12-18 2018-12-13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和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1116699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1494 2017-12-18
JP2017241494 2017-12-18
PCT/JP2018/045840 WO2019124210A1 (ja) 2017-12-18 2018-12-13 内視鏡用外付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999A true CN111669999A (zh) 2020-09-15
CN111669999B CN111669999B (zh) 2024-03-08

Family

ID=6699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270.9A Active CN111669999B (zh) 2017-12-18 2018-12-13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和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7113B2 (zh)
JP (1) JP6780136B2 (zh)
CN (1) CN111669999B (zh)
WO (1) WO2019124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80694A (ja) * 2018-05-29 2021-11-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外付機構
JP2024031457A (ja) * 2022-08-26 2024-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操作部及び内視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1928A (ja) * 1988-12-15 1990-06-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湾曲装置
JPH05300873A (ja) * 1992-04-28 1993-11-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湾曲制御装置
US20020103418A1 (en) * 2001-01-30 2002-08-0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device
US20070255103A1 (en) * 2006-04-26 2007-11-01 Pentax Corporation Bent state holding mechanism of an endoscope
US20100268031A1 (en) * 2008-10-22 2010-10-21 Koyama Reiji Electric bending endoscope
WO2012063880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8005B1 (en) 2004-12-03 2017-03-01 Olympus Corporation Power driven bending endoscope with detachable insertion portion
EP1825801B1 (en) * 2004-12-03 2017-05-10 Olympus Corporation Bendable endoscope of type where insertion section is removable and electrically bendable endoscope device of type where insertion section is removable
JP4855867B2 (ja) 2006-08-22 2012-01-1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05011893B (zh) 2011-02-16 2017-07-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及处理器具
US20180028052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1928A (ja) * 1988-12-15 1990-06-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湾曲装置
JPH05300873A (ja) * 1992-04-28 1993-11-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湾曲制御装置
US20020103418A1 (en) * 2001-01-30 2002-08-0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device
US20070255103A1 (en) * 2006-04-26 2007-11-01 Pentax Corporation Bent state holding mechanism of an endoscope
US20100268031A1 (en) * 2008-10-22 2010-10-21 Koyama Reiji Electric bending endoscope
WO2012063880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999B (zh) 2024-03-08
US11607113B2 (en) 2023-03-21
JPWO2019124210A1 (ja) 2020-08-20
WO2019124210A1 (ja) 2019-06-27
JP6780136B2 (ja) 2020-11-04
US20200397227A1 (en)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57217B1 (en) Endoscope and curve control assist member for endoscope
CN111669999B (zh)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和内窥镜系统
JP6322775B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EP2119391A2 (en) Medical operation device
US20210063723A1 (en) External mechanism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US11060600B2 (en) External mechanism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CN111212589A (zh) 内窥镜系统
JP5696131B2 (ja) 内視鏡用押釦装置
CN111629642B (zh)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和内窥镜系统
CN111683578B (zh) 内窥镜用外置机构和内窥镜系统
US11633086B2 (en) External mechanism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WO2019234990A1 (ja) 内視鏡用外付機構
JP6081345B2 (ja) 内視鏡
WO2019124208A1 (ja) 内視鏡用外付機構
JP4445779B2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用湾曲操作補助部材
WO2020161864A1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