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0493B -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0493B
CN111660493B CN202010534240.5A CN202010534240A CN111660493B CN 111660493 B CN111660493 B CN 111660493B CN 202010534240 A CN202010534240 A CN 202010534240A CN 111660493 B CN111660493 B CN 111660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pring
sliding block
injection molding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42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0493A (zh
Inventor
黄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ingsheng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Xinyilai Drill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Xinyilai Drill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Xinyilai Drill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42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5/04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 B29C45/043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mounted on a conveyor belt or ch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37/0092Drying moulded articles or half products, e.g. preforms, during or after mould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8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i.e. feeding the non-plastified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unit
    • B29C45/1866Feeding multipl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0Injection nozzles
    • B29C45/22Multiple nozzl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29C45/53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using injection ram or pis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3/00Use of EP, i.e. epoxy resin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包括壳体、传送带、烘干装置、搅拌箱、第一蓄料箱、第二蓄料箱、下料装置、搅拌装置、注塑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辊、旋转筒、导向板、驱动板、斜槽;所述旋转筒可旋转的嵌在搅拌箱内壁上,该旋转筒套设在固定辊上,且与固定辊存在间距;所述导向板为三块,驱动板为一块,该导向板和驱动板沿旋转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本发明通过搅拌装置驱动注塑装置实现自动将调配好的环氧树脂落在烫钻模具上;同时搅拌装置在旋转的时候发生形变驱动下料装置将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内的环氧树脂和凝固剂自动进入到搅拌箱内,代替了人工进行搅拌和注塑,提高了环氧树脂烫钻成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烫钻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作为服装饰品的平底烫钻,一般为玻璃材料制作的单体结构;现有市场上还有一种环氧树脂烫钻;是采用环氧树脂AB胶为主体的烫钻,工人将环氧树脂AB胶注入到用于成型平底烫钻的胶模板上,然后将胶模板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加热凝固环氧树脂;此过程中,通过采用人工搅拌方式将环氧树脂和凝固剂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一方面采用人工方式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搅拌不能保证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比例,影响了环氧树脂平底烫钻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传送带、设于所述传送带一侧的烘干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搅拌箱、设于所述搅拌箱上的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内的下料装置、设于所述搅拌箱内的搅拌装置及设于所述搅拌箱底部的注塑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搅拌箱内的固定辊、套设于所述固定辊上的旋转筒、设于所述旋转筒上的导向板和驱动板、开设于所述导向板上的斜槽;所述旋转筒可旋转的嵌在搅拌箱内壁上,该旋转筒套设在固定辊上,且与固定辊存在间距;所述导向板为三块,驱动板为一块,该导向板和驱动板沿旋转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斜槽沿导向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
设备启动前先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和凝固剂倒入搅拌箱内;然后将环氧树脂倒入第一蓄料箱内,将环氧树脂倒入第一蓄料箱内;将固化剂倒入第二蓄料箱内;将胶模板放置在传送带上;启动传送带,进一步的胶模板移动注塑装置下方;然后启动旋转筒,进一步的导向板和驱动板开始在搅拌箱内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导向板上的斜槽对环氧树脂进行导流,加快搅拌速度;进一步的随着导向板和驱动板的转动与注塑装置相抵,进一步的驱动注塑装置将环氧树脂注入到胶模板上;同时随着旋转辊的转动,驱动板开始发生形变;使得驱动板与下料装置相抵,驱使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内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自动倒入搅拌箱内;进一步的当胶模板注塑完成后,再次启动传送带,将胶模板传送至烘干装置内,进行对环氧树脂加热固化成型;通过传送带设置实现了对胶模板的自动运行,使得胶模板能准确的移动到注塑装置下方,提高了设备注塑的准确性;通过烘干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环氧树脂的加热固化,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通过搅拌箱的设置使得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在搅拌箱内得到充分搅拌并且储存,提高了设备注塑的效率;通过下料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自动下料,代替了人工下料,一方面提高了注塑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提高了混合效果;通过搅拌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搅拌箱内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得到充分搅拌,提高混合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旋转来驱动注塑装置和下料装置,提高了注塑效果;通过注塑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将环氧树脂注射进胶模板内,提高了设备注塑的效率;通过导向板的设置实现了一方面实现了对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搅拌,提高了混合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导向板驱动注塑装置,实现了自动注塑,提高了设备注塑的效率;通过驱动板的设置实现了根据旋转辊的转动使得驱动板发生形变,然后驱动下料装置进行自动添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提高了注塑效率;通过斜槽的设置实现了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进行混合导流,提高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效率。
所述驱动板包括设于所述旋转筒上的空心板、设于所述空心板内的移动板、设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一弹簧、设于所述固定棍上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空心板内的抬升机构;所述移动板可滑动的嵌在空心板内,该移动板可与下料装置相抵;所述第一弹簧连接移动板和空心板;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嵌在固定棍上,该第一滑块端部设于圆角,且可与抬升机构相抵;所述第二弹簧连接第一滑块和固定辊。
当旋转辊旋转的时候,第一滑块会与抬升机构相抵;进一步的抬升机构将移动板向上推动;旋转辊继续旋转,进一步的第一滑块脱离抬升机构,然后第二弹簧作用,将第一滑块进行复位;通过移动板的设置实现了随着旋转辊的旋转继续移动,使得旋转辊旋转一定圈数后自动驱动下料装置下料,提高了设备添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效果;通过第一滑块的设置实现了旋转辊开始旋转的时候,可以驱动抬升机构将移动板进行推动,保证了移动板可以根据旋转辊的转动进行移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添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效果。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一棘齿条、设于所述空心板上的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空心板内的顶杆、设于所述顶杆上的第三弹簧、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端部的第一卡齿、设于所述第一卡齿上的第一扭簧和第四弹簧;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限位组件;所述第二滑块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上;所述顶杆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内,可与第一滑块相抵;所述第三弹簧连接顶杆和空心板;所述第一卡齿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二滑块上,该第一卡齿可与顶杆相抵;所述第一扭簧设于第一卡齿上,该第一扭簧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四弹簧连接第一卡齿和第二滑块的底部。
当旋转辊开始转动的时候,首先第一滑块会和顶杆相抵;顶杆受到挤压力开始移动,进一步的顶杆开始推动第一卡齿向上转动;此时第一卡齿驱动第一棘齿条向上移动;进一步的移动板移动一个卡齿,当移动板移动后,限位组件对移动板定位;然后当第一滑块脱离顶杆时,第三弹簧开始作用使得顶杆开始复位;进一步的第一卡齿失去挤压力,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第一卡齿复位并且嵌进第一棘齿条;由此反复使顶杆驱动第一卡齿,使得移动板在旋转筒没旋转一周上升一个棘齿;通过第一棘齿条的设置实现了移动板能在旋转筒旋转作用下能一节棘齿一节棘齿的移动,使得移动板可根据旋转筒的转动缓慢移动,进一步实现了下料装置能根据注塑装置的运动次数进行下料;提搞了添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效果;通过第一卡齿的设置实现了根据卡齿的转动不断与第一棘齿条相嵌,对移动板的缓慢上移;通过顶杆的设置实现了顶杆驱动第一卡齿的转动,使得第一卡齿能与第一棘齿条啮合和驱动第一棘齿条移动;通过第一扭簧的设置使得第一卡齿驱动第一棘齿条移动后实现复位,能使第一卡齿再次嵌进棘齿内;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使得当移动板发生位移后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当顶杆复位后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卡齿、设于所述空心板上的限位棍、设于所述第二卡齿上的第二扭簧、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五弹簧、开设于所述移动板上的限位口、设于所述空心板内的第三滑块、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第六弹簧、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方的斜块、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第四滑块、设于所述所第四滑块上的第七弹簧;所述第二卡齿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内,位于第一卡齿上方;所述限位棍固设于空心板上,与第二卡齿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五弹簧连接空心板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两端设有倒角,可左右移动的嵌在空心板上,且可与限位口相嵌;所述第六弹簧连接第三滑块和空心板;所述斜块设于所述空心板上,位于第三滑块上方,且倾斜面朝向第三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端部设有倒角,该第四滑块可与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三滑块内,且可与斜块相抵。
当移动板发生位移后,第二卡齿发生转动,使得第二卡齿嵌在第一棘齿条内;进一步的限位辊使得第二卡齿限位,使得棘齿条被第二卡齿定位;进一步的当旋转筒不断旋转驱动移动板移动后,进一步的移动板达到最大行程;然后旋转筒再次转动一周,驱动移动板再次位移;此时第三滑块嵌进限位口,此时第二滑块在第五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卡齿在第一扭簧作用发生旋转,使得第一卡齿脱离棘齿条;同时第二卡齿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得第二卡齿脱离棘齿条;然后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一步的在移动板复位的同时,使得第三滑块脱离限位口,在第六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复位;此时第四滑块在第七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四滑块抵压斜块,使得第三滑块缓慢复位;进一步的第三滑块再次抵压第二滑块,再次驱动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与棘齿条相啮合;通过第二卡齿的设置实现对发生位移后的第一棘齿条实现定位,防止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保证了移动板移动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添加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效果;通过限位辊的设置一方面对第二卡齿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卡齿在第一棘齿条的推力下发生转动,影响第一棘齿条的移动行程,另一方面实现了方第二滑块驱动第二卡齿转动的时候,防止第二卡齿旋转太多,导致第二卡齿错位;通过第三滑块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二滑块的抵压,防止第二滑块发生位移带动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发生旋转,使得移动板发生位移,影响移动板的移动形成,从而影响开启下料装置的时间,进一步保证了下料间隔时间和注塑时间成正比;通过斜块和第四弹簧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三滑块复位了减速,使得移动板复位后,第二滑块能缓慢对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进行复位;防止第二滑块移动过快导致移动板未复位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就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影响混合效果。
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搅拌箱底部的圆弧板、设于所述圆环板上的第八弹簧、设于所述圆弧板上的多组蓄料筒、连接所述蓄料筒和圆弧板的进料管、设于所述进料管上的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蓄料筒内的活塞块、设于所述活塞块上的第九弹簧和点滴机构;所述圆弧板可上下移动的嵌在搅拌箱内壁上;所述第八弹簧连接圆弧板和搅拌箱;所述蓄料筒为多个,沿圆弧板径向方向均匀布置,位于固连在圆弧板下方。
设备启动时,转动旋转筒;进一步的旋转筒带动导向板和驱动板板开始旋转;首先导向板和驱动板在旋转筒的转动下会和活塞块相抵,进一步的活塞块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向下移动,并且将蓄料桶内的环氧树脂挤压进点滴机构中;当导向板和驱动板脱离活塞块后,在第九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块复位;同时产生吸力,打开第一单向阀,将搅拌箱内的环氧树脂吸入蓄料筒内;当驱动板慢慢延长发生形变后,驱动板首先会挤压圆弧板;同时圆弧板带动蓄料筒向下位移;进一步的驱动板再次与活塞块相抵;通过圆弧板的设置实现了驱动板的延长形变后能适应驱动板的长度,一方面防止驱动板卡住;另一方面使得驱动板挤压活塞块的行程不变,保证了活塞块的挤压力,进一步提高了注塑效果;通过蓄料筒的设置实现了在注塑前先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与正在搅拌的环氧树脂进行分离储存,使得将要进行注塑的环氧树脂的混合比更好,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注塑的效果;通过活塞块的设置实现了根据导向板和驱动板的转动对环氧树脂的自动加料,提高了注射效率;进一步的从蓄料箱的底部加料,从而使得混合较好的环氧树脂首先进入到蓄料筒内;
所述点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活塞块上的点滴棍、设于所述点滴棍上的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点滴棍上的限位套、设于所述限位套上的第十三弹簧、设于所述点滴棍内的多块密封板、设于所述密封板上的第三扭簧;所述点滴棍可移动的嵌在蓄料筒内;所述限位套套设于点滴棍的前端;所述第十三弹簧连接点滴棍和限位套;所述密封板为六块,可转动的嵌在点滴棍的内壁上,且与限位套固连;所述第三扭簧连接密封板和点滴棍。
当活塞块移动的时候首先将蓄料筒内的环氧树脂挤入点滴棍内,同时活塞块带动点滴棍向下移动;进一步的限位套首先会抵压胶模板表面;此时限位套受到挤压力,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带动密封板同时打开,将点滴棍内的环氧树脂滴入模具中;当活塞块向上移动复位后,第十三弹簧作用使得限位套复位,同时带动密封板再次对点滴棍进行密封;通过限位套的设置一方面实现对点滴时的限位,使得环氧树脂不会滴落到胶模板的其他表面上;另一方面实现对点滴棍出料端部的保护,使得不暴露在空气中,防止凝固;通过密封板的设置实现了点滴棍只有在限位套与胶模板相抵的情况才会进行注塑,提高了注塑的效果和准确性。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底部的下料口、设于所述下料口内上的挡板、设于所述挡板上的第二棘齿条、设于所述下料口的第三卡齿、设于所述第三卡齿上的滚轮、设于所述挡板上的第十弹簧、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底部的调节机构;所述下料口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底部;所述挡板可移动的嵌在下料口内;所述第十弹簧连接挡板和下料口内壁。
当驱动板慢慢延长发生形变后,首先会与挡板相抵,进一步的带动挡板横向位移,打开下料口;此时第一蓄料箱和第二蓄料箱内的环氧树脂和凝固剂开始倒入搅拌箱内;进一步的驱动板离开挡板后,第十弹簧开始作用使得挡板开始复位;此时第三卡齿上的滚轮开始与第二棘齿条相抵,使得挡板缓慢复位;通过滚轮和第二棘齿条的配合实现了对挡板的减速;使得下料口缓慢关闭,进一步使得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充分的倒入到搅拌箱内。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料口壁上的两个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内的移动杆、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限位杆、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第十一弹簧;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在下料口内壁上;所述移动杆可移动的嵌在第一蓄料箱内;所述限位杆设于所述下料口两侧,该限位杆可与定位孔相嵌;所述第十一弹簧连接移动杆和第一蓄料箱。
设备可根据工艺要求更改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混合比例;首先手动移动移动杆,使得限位杆嵌进定位孔内;受到限位杆的限制使得挡板移动行程发生改变,进一步的使得下料口开口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混合比;通过定位孔和限位杆的配合实现了改变挡板的行程,使得下料口开口大笑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混合比。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传送带一侧的烘干箱、设于所述烘干箱内的多块支架板、连接每块支架板的第十二弹簧、设于所述支架板上的发条;所述支架板可移动的嵌在烘干箱内壁上;所述第十二弹簧和发条连接相邻两块支架板。
当胶模板注塑完成后,通过传送带的传送;首先胶模板会传送到烘干箱的第一块支架板上;进一步的支架板受到胶模板的重力;使得支架板开始下降;下降的同时驱动发条,拉动第二块支架板下降至传送带的表面,同时第十二弹簧开始作用使支架板悬挂在烘干箱内;此时第二块胶模板与传送带表面平齐;通过发条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支架板可根据重力下降可拉动第二块胶模板的移动,另一方面保证每块胶模板的间距,防止胶模板移动后会使得多块胶模板同时发生位移,影响胶模板与传送带平齐的效果;通过第十二弹簧的设置实现了对胶模板的软性固定,使得胶模板能悬挂在烘干箱内,提高烘干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设备首先通过旋转筒的旋转使得导向板和驱动板同时转动,驱动活塞块移动实现了自动将搅拌箱内的环氧树脂添加进蓄料筒内,提高了注塑的效率;然后通过蓄料筒将正在混合的环氧树脂和混合后的环氧树脂进行分离,使得注塑使用的环氧树脂混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注塑的效果;通过驱动板的变化实现了设备添加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时间注塑装置使用注塑次数成正比,提高了添加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设备注塑的效果;然后通过下料装置的设置是实现了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同步下料,保证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比例,提高混合效果;通过烘干装置使得注塑完成后的胶模板得到快速凝固,提高了设备的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沿B-B的剖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C处的局部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的局部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6中D处的局部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6中E处的局部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3中I处的局部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注塑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图11中J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中K处的局部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图4中F处的局部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图14中H处的局部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局部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图14中G处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7所示,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包括壳体1、传送带2、烘干装置3、搅拌箱4、第一蓄料箱5、第二蓄料箱6、下料装置7、搅拌装置8、注塑装置9;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固定辊81、旋转筒82、导向板83、驱动板84、斜槽85;所述传送带2设于所述壳体1内,该传送带2为市面直接够得的同步带;所述烘干装置3设于所述传送带2的一侧;所述搅拌箱4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设于所述搅拌箱4上;所述下料装置7为2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所述搅拌装置87设于所述搅拌箱4内;所述注塑装置9设于所述搅拌箱4底部;所述固定辊81固设于所述搅拌箱4内壁上;所述旋转筒82可旋转的嵌在搅拌箱4内壁上,该旋转筒82套设在固定辊81上,且与固定辊81存在间距;所述导向板83为三块,驱动板84为一块,该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沿旋转筒8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斜槽85沿导向板83长度方向均匀开设。
如图5-6所示,所述驱动板84包括空心板841、移动板842、第一弹簧843、第一滑块844、第二弹簧845、抬升机构10;所述空心板841设于所述旋转筒82上,与导向板83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移动板842可滑动的嵌在空心板841内,该移动板842可与下料装置7相抵;所述第一弹簧843连接移动板842和空心板841;所述第一滑块844可滑动的嵌在固定棍81上,该第一滑块844端部设于圆角,且可与抬升机构10相抵;所述第二弹簧845连接第一滑块844和固定辊81;所述抬升机构10设于所述空心板841内。
如图8-9所示,所述抬升机构10包括第一棘齿条101、第二滑块102、顶杆103、第三弹簧104、第一卡齿105、第一扭簧106、第四弹簧107、限位组件20;所述第一棘齿条101设于所述移动板842上;所述第二滑块102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上;所述顶杆103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内,可与第一滑块844相抵;所述第三弹簧104连接顶杆103和空心板841;所述第一卡齿105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上,该第一卡齿105可与顶杆103相抵;所述第一扭簧106设于第一卡齿105上,该第一扭簧106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上;所述第四弹簧107连接第一卡齿105和第二滑块102的底部;所述限位组件20设于所述第二滑块102上。
如图8-9所示,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第二卡齿201、限位棍202、第二扭簧203、第五弹簧204、限位口205、第三滑块206、第六弹簧207、斜块208、第四滑块209、第七弹簧210;所述第二卡齿201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内,位于第一卡齿105上方;所述限位棍202固设于空心板841上,与第二卡齿201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二扭簧203连接所述第二卡齿201和第二滑块102上;所述第五弹簧204连接空心板841和第二滑块102;所述限位口205开设在移动板842上;所述第三滑块206两端设有倒角,可左右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上,且可与限位口205相嵌;所述第六弹簧207连接第三滑块206和空心板841;所述斜块208设于所述空心板841上,位于第三滑块206上方,且倾斜面朝向第三滑块206;所述第四滑块209端部设有倒角,该第四滑块209可与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三滑块206内,且可与斜块208相抵;所述第七弹簧210连接第四滑块209和第三滑块206。
如图10-11所示,所述注塑装置9包括圆弧板91、第八弹簧92、蓄料筒93、进料管94、第一单向阀95、活塞块96、第九弹簧97、点滴机构40;所述圆弧板91可上下移动的嵌在搅拌箱4内壁上;所述第八弹簧92连接圆弧板91和搅拌箱4;所述蓄料筒93为多个,数量与胶木板上的模孔一样,该蓄料筒93沿圆弧板91径向方向均匀布置,位于固连在圆弧板91下方;所述进料管94连接蓄料筒93和搅拌箱4;所述第一单项阀95设于所述进料管94内。该第一单项阀95为市面直接够得;所述活塞块96可移动的放置在蓄料筒93内,该活塞块96一端设于倒角,可与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相抵;所述第九弹簧97连接活塞块96和蓄料筒93;所述点滴机构40设于所述蓄料筒93内。
如图12-13所示,所述点滴机构40包括点滴棍401、第二单向阀402、限位套403、第十三弹簧404、多块密封板405、第三扭簧406;所述点滴棍401可移动的嵌在蓄料筒93内;所述第二单向阀402设于所述点滴棍401上,该第二单项阀402为市面直接购得;所述限位套403套设于点滴棍401的前端;所述第十三弹簧404连接点滴棍401和限位套403;所述密封板405为6块,可转动的嵌在点滴棍401的内壁上,且与限位套403咋混的连接;所述第三扭簧406连接密封板405和点滴棍401。
如图14-15所示,所述下料装置7包括下料口71、设于所述下料口71内上的挡板72、第二棘齿条73、第三卡齿74、滚轮75、第十弹簧76、调节机构50;所述下料口71为2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底部;所述挡板72可移动的嵌在下料口71内;所述第二棘齿条73设于所述挡板72上;所述第三卡齿74设于所述下料口71上,可与第二棘齿条73啮合;所述滚轮75可滚动的嵌在第三卡齿74上;所述第十弹簧76连接挡板72和下料口71内壁。
如图14、16-17所示,所述调节机构50包括定位孔501、移动杆502、限位杆503、第十一弹簧504;所述定位孔501为2个,分别开设在下料口71内壁上,与挡板72移动轨迹重合;所述移动杆502可移动的嵌在第一蓄料箱5内;所述限位杆503设于所述下料口71两侧,该限位杆503可与定位孔501相嵌;所述第十一弹簧504连接移动杆502和第一蓄料箱5。
如图1、3所示,所述烘干装置3包括烘干箱31、支架板32、第十二弹簧33、发条34;所述支架板32设有5块,分别可移动的嵌在烘干箱31内壁上;所述第十二弹簧33连接相连两块支架板;所述发条34连接相邻2块支架板32,该发条为市面直接购得。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设备启动前先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和凝固剂倒入搅拌箱4内;将环氧树脂倒入第一蓄料箱5内;将固化剂倒入第二蓄料箱6内;将胶模板放置在传送带2上;进一步的启动传送带2,使得胶模板移动到点滴棍401下方;然后启动旋转筒82,此时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开始在搅拌箱4内进行转动;在转动的时候对搅拌箱4内的环氧树脂进行搅拌;同时环氧树脂通过导向板83上的斜槽85,使得环氧树脂在搅拌箱4内加快混合;进一步的在旋转的过程中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会与活塞块96相抵,活塞块96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向下移动,并且将蓄料桶93内的环氧树脂挤压进点滴棍401中;同时活塞块96带动点滴棍401向下移动;进一步的限位套403首先会抵压胶模板表面;此时限位套403受到挤压力,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带动密封板405同时打开,将点滴棍401内的环氧树脂滴入模具中,实现了对胶模板的注塑;进一步的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旋转时脱离活塞块96后,在第九弹簧97的作用下,活塞块96复位;此时第十三弹簧404开始作用驱动限位套403复位,同时将密封板405再次进行密封;在活塞块96移动的时候产生吸力,打开第一单向阀95,将搅拌箱4内的环氧树脂吸入蓄料筒93内;进一步的旋转筒82不断的旋转的同时,固定辊81上的第一滑块844首先会和顶杆103相抵;顶杆103受到挤压力开始移动,进一步的顶杆103开始推动第一卡齿105向上转动;此时第一卡齿105驱动第一棘齿条101向上移动;进一步的移动板842移动一个卡齿,进一步的第二卡齿201发生转动,使得第二卡齿201嵌在第一棘齿条内101;进一步的限位辊202使得第二卡齿201限位,使得第一棘齿条101被第二卡齿201定位;实现了移动板842根据旋转筒的旋转发生移动;同时变形后的移动板842会挤压圆弧板91;同时圆弧板91带动蓄料筒93向下位移;进一步的移动板842与活塞块96相抵,实现注塑;进一步的当移动板842移动到最大行程的时候,移动板842会和挡板72相抵,进一步的带动挡板72横向位移,打开下料口71;此时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内的环氧树脂和凝固剂开始倒入搅拌箱4内;进一步的移动板842离开挡板72后,第十弹簧76开始作用使得挡板72开始复位;此时第三卡齿74上的滚轮75开始与第二棘齿条73相抵,使得挡板72缓慢复位;此时旋转筒82继续旋转,第一滑块844再次驱动顶杆103移动;进一步的移动板842再次发生位移,此时第三滑块206嵌进限位口205,此时第二滑块102在第五弹簧20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卡齿105在第一扭簧106作用发生旋转,使得第一卡齿105脱离第一棘齿条101;同时第二卡齿201在第二扭簧203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得第二卡齿203脱离第一棘齿条101;然后移动板842在第一弹簧843的作用下复位;进一步的在移动板842复位的同时,使得第三滑块206脱离限位口205,在第六弹簧207的作用下开始复位;此时第四滑块209在第七弹簧210的作用下使得第四滑块209抵压斜块208,使得第三滑块206缓慢复位;进一步的第三滑块206再次抵压第二滑块102,再次驱动第一卡齿105和第二卡齿201与第一棘齿条101相啮合,实现了移动板842的复位;如此反复实现了岁胶模板的注塑,当胶模板注塑完成后,通过传送带2的传送;首先胶模板会传送到烘干箱31的第一块支架板32上;进一步的支架板32受到胶模板的重力;使得支架板32开始下降;下降的同时驱动发条34,拉动第二块支架板32下降至与传送带2的表面平齐,同时第十二弹簧33开始作用使支架板32悬挂在烘干箱31内;待支架板32都放满胶模板后启动烘干机31将环氧树脂进行加热凝固成型;此外,设备还可根据工艺要求更改环氧树脂和凝固剂的混合比例;首先手动移动移动杆502,使得限位杆503嵌进定位孔501内;受到限位杆502的限制使得挡板72移动行程发生改变,进一步的使得下料口71开口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混合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传送带(2)、设于所述传送带(2)一侧的烘干装置(3)、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搅拌箱(4)、设于所述搅拌箱(4)上的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内的下料装置(7)、设于所述搅拌箱(4)内的搅拌装置(8)及设于所述搅拌箱(4)底部的注塑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设于所述搅拌箱(4)内的固定辊(81)、套设于所述固定辊(81)上的旋转筒(82)、设于所述旋转筒(82)上的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开设于所述导向板(83)上的斜槽(85);该旋转筒(82)套设在固定辊(81)上,且与固定辊(81)存在间距;所述导向板(83)为三块,驱动板(84)为一块,该导向板(83)和驱动板(84)沿旋转筒(8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斜槽(85)沿导向板(83)长度方向均匀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84)包括设于所述旋转筒(82)上的空心板(841)、设于所述空心板(841)内的移动板(842)、设于所述移动板(842)上的第一弹簧(843)、设于所述固定辊(81)上的第一滑块(844)、设于所述第一滑块(844)上的第二弹簧(845)、设于所述空心板(841)内的抬升机构(10);所述移动板(842)可滑动的嵌在空心板(841)内,该移动板(842)可与下料装置(7)相抵;所述第一弹簧(843)连接移动板(842)和空心板(841);所述第一滑块(844)可滑动的嵌在固定辊(81)上,该第一滑块(844)端部设于圆角,且可与抬升机构(10)相抵;所述第二弹簧(845)连接第一滑块(844)和固定辊(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0)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842)上的第一棘齿条(101)、设于所述空心板(841)上的第二滑块(102)、设于所述空心板(841)内的顶杆(103)、设于所述顶杆(103)上的第三弹簧(104)、设于所述第二滑块(102)端部的第一卡齿(105)、设于所述第一卡齿上(105)的第一扭簧(106)和第四弹簧(107);设于所述第二滑块(102)上的限位组件(20);所述第二滑块(102)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上;所述顶杆(103)可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内,可与第一滑块(844)相抵;所述第三弹簧(104)连接顶杆(103)和空心板(841);所述第一卡齿(105)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上,该第一卡齿(105)可与顶杆(103)相抵;所述第一扭簧(106)设于第一卡齿(105)上,该第一扭簧(106)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上;所述第四弹簧(107)连接第一卡齿(105)和第二滑块(10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滑块(102)上的第二卡齿(201)、设于所述空心板(841)上的限位棍(202)、设于所述第二卡齿(201)上的第二扭簧(203)、设于所述第二滑块(102)上的第五弹簧(204)、开设于所述移动板(842)上的限位口(205)、设于所述空心板(841)内的第三滑块(206)、设于所述第三滑块(206)上的第六弹簧(207)、设于所述第三滑块(206)上方的斜块(208)、设于所述第三滑块(206)上的第四滑块(209)、设于所述所第四滑块(209)上的第七弹簧(210);所述第二卡齿(201)可转动的嵌在第二滑块(102)内,位于第一卡齿(105)上方;所述限位棍(202)固设于空心板(841)上,与第二卡齿(201)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五弹簧(204)连接空心板(841)和第二滑块(102);所述第三滑块(206)两端设有倒角,可左右移动的嵌在空心板(841)上,且可与限位口(205)相嵌;所述第六弹簧(207)连接第三滑块(206)和空心板(841);所述斜块(208)设于所述空心板(841)上,位于第三滑块(206)上方,且倾斜面朝向第三滑块(206);所述第四滑块(209)端部设有倒角,该第四滑块(209)可与上下移动的嵌在第三滑块(206)内,且可与斜块(208)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装置(9)包括设于所述搅拌箱(4)底部的圆弧板(91)、设于所述圆弧板(91)上的第八弹簧(92)、设于所述圆弧板(91)上的多组蓄料筒(93)、连接所述蓄料筒(93)和圆弧板(91)的进料管(94)、设于所述进料管(94)上的第一单向阀(95)、设于所述蓄料筒(93)内的活塞块(96)、设于所述活塞块(96)上的第九弹簧(97)和点滴机构(40);所述圆弧板(91)可上下移动的嵌在搅拌箱(4)内壁上;所述第八弹簧(92)连接圆弧板(91)和搅拌箱(4);所述蓄料筒(93)为多个,沿圆弧板(91)径向方向均匀布置,位于固连在圆弧板(9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滴机构(40)包括设于所述活塞块(96)上的点滴棍(401)、设于所述点滴棍(401)上的第二单向阀(402)、设于所述点滴棍(401)上的限位套(403)、设于所述限位套(403)上的第十三弹簧(404)、设于所述点滴棍(401)内的多块密封板(405)、设于所述密封板(405)上的第三扭簧(406);所述点滴棍(401)可移动的嵌在蓄料筒(93)内;所述限位套(403)套设于点滴棍(401)的前端;所述第十三弹簧(404)连接点滴棍(401)和限位套(403);所述密封板(405)为六块,可转动的嵌在点滴棍(401)的内壁上,且与限位套(4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扭簧(406)连接密封板(405)和点滴棍(4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7)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底部的下料口(71)、设于所述下料口(71)内上的挡板(72)、设于所述挡板(72)上的第二棘齿条(73)、设于所述下料口(71)的第三卡齿(74)、设于所述第三卡齿(74)上的滚轮(75)、设于所述挡板(72)上的第十弹簧(76)、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底部的调节机构(50);所述下料口(71)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和第二蓄料箱(6)底部;所述挡板(72)可移动的嵌在下料口(71)内;所述第十弹簧(76)连接挡板(72)和下料口(71)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0)包括设于所述下料口(71)壁上的两个定位孔(501)、设于所述第一蓄料箱(5)内的移动杆(502)、设于所述移动杆(502)上的限位杆(503)、设于所述移动杆(502)上的第十一弹簧(504);所述定位孔(501)分别开设在下料口(71)内壁上;所述移动杆(502)可移动的嵌在第一蓄料箱(5)内;所述限位杆(503)设于所述下料口(71)两侧,该限位杆(503)可与定位孔(501)相嵌;所述第十一弹簧(504)连接移动杆(502)和第一蓄料箱(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传送带(2)一侧的烘干箱(31)、设于所述烘干箱(31)内的多块支架板(32)、连接每块支架板(32)的第十二弹簧(33)、设于所述支架板(32)上的发条(34);所述支架板(32)可移动的嵌在烘干箱(31)内壁上;所述第十二弹簧(33)和发条(34)连接相邻两块支架板(32)。
CN202010534240.5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Active CN11166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240.5A CN11166049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240.5A CN11166049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493A CN111660493A (zh) 2020-09-15
CN111660493B true CN111660493B (zh) 2022-10-14

Family

ID=7238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4240.5A Active CN11166049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0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040B (zh) * 2021-07-27 2023-06-02 安徽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环氧树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751A (en) * 1979-06-27 1981-01-21 Yamashiro Seiki Seisakusho:Kk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for liquid resin
CN101456241B (zh) * 2007-12-14 2013-07-17 深圳市裕鼎精密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注塑机
CN106515040A (zh) * 2016-11-03 2017-03-22 潘建斌 钢化亚克力烫钻
CN108948668B (zh) * 2018-07-27 2020-09-2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组合式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493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0493B (zh)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CN107984675B (zh) 一种旋转式注塑装置
CN218019390U (zh) 一种混凝土加气砖砌块浇注装置
CN101746020B (zh) 注塑机注塑储料装置
KR870000005B1 (ko) 사출 성형 방법
CN215098632U (zh) 一种用于建筑防水的防水涂料生产灌装装置
CN109435137B (zh) 一种洗衣机外壳注塑成型装置
CN113524560A (zh) 一种可控速型电子零器件产品注塑系统及注塑工艺
CN112976233A (zh) 一种高效率的电阻陶瓷白棒加工设备
CN117400484A (zh) 一种ps材质注塑成型装置及其注塑方法
CN110315680B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12387965A (zh) 一种强磁粉末成型装置及方法
JP2001341155A (ja) 樹脂材料の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CN209903777U (zh) 一种注塑机专用上料设备
CN113043426A (zh) 大型陶罐底板成型模具
CN112277130B (zh) 一种气泡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
CN117162237B (zh) 一种护栏自动化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07711214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
CN215703510U (zh) 一种用于模内装饰的注塑成型机
CN219153493U (zh) 互感器全自动浇注设备
CN220593862U (zh) 一种塑料注塑机
CN219427101U (zh) 混凝土二次搅拌用可变计量的浇筑装置
CN216992942U (zh) 一种高流动性塑料注射成型机
CN219445917U (zh) 一种方便进料的注塑机
CN113459414B (zh) 一种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30

Address after: No. 587, Jinghua Avenue, Songguantun Sub district Office, De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253000 (1-410 and 1-411 high-tec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s)

Patentee after: Dezhou Luotai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200 the 2nd and 4th floors of building 24, Crystal Cluster District, East Pujiang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ujiang xinyilai drilling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2

Address after: 253000 No. 2469 East Sanba Road, De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e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INGSHENG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7, Jinghua Avenue, Songguantun Sub district Office, De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253000 (1-410 and 1-411 high-tec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s)

Patentee before: Dezhou Luotai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