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7322A -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47322A CN111647322A CN202010593466.2A CN202010593466A CN111647322A CN 111647322 A CN111647322 A CN 111647322A CN 202010593466 A CN202010593466 A CN 202010593466A CN 111647322 A CN111647322 A CN 1116473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ink
- glycol
- ink composition
- conductive
-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9D11/104—Poly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8—Hydrocarbon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属于油墨材料领域,包括以下组分: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助剂、DBE、PMA、CAC、导电粒子。本发明利用上述各个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导电油墨的柔性、耐高温性、粘着性、流动性、抗拉伸性等综合性能,使得利用本发明所述导电油墨组合物制备出的发热膜在多次折叠后其电阻不会出现明显改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导电油墨的挠性差,可能在折弯的地方折断或者即使没折断但电阻值也会增大而不能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油墨类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发热膜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热元件,它吸取了PTC和导电涂料两种电热元件的特点制造而成,主要用于室内取暖和环境温度保持方面,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发热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1、电阻丝发热膜
传统的电阻丝发热膜,就是利用在绝缘材料内部加入电阻丝,从而在通电之后电流经过电阻丝产生热量。但是传统的电阻丝发热膜有发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电——热装换率低下等等缺点,同时电阻丝如果发生折断可能导致漏电这样严重的后果,所以现在电阻丝发热膜已经大多被其他同类型的发热膜取代了。
2、碳纤维发热膜
碳纤维,并不是把碳弄成纤维状,而是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的制取一般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发热膜的发热电阻材料是由聚稀腈和粘胶基碳纤维经特殊工艺复合而成。它的优点是质轻,柔软,与人体贴合度较好。但是由于有安全性差,易燃烧、内部纤维丝易折断、温度不均衡等缺点非常明显,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可谓不引人心悸。
3、碳晶发热膜
严格来说,碳晶发热膜不应该被称之为发热膜而是发热板。首先,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碳晶这种材料,在专业的技术术语中也没有这种叫法。其次,碳晶只是用碳素颗粒或短碳纤维作为发热电阻材料,然后加入粘合剂压制而成的一种板材。所谓碳晶不过只是某些商家自己的一种混淆视听的叫法。因为其制作工艺的问题,从碳晶这种材料上市之处其耐用性就面临着考验,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其材质易老化,热效率衰减严重,导致使用寿命不长,而且碳素颗粒与粘合剂易脱层,从而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其泛用性也不高。
4、碳基油墨发热膜
碳基油墨型电热膜,其发热原理是将石墨、碳素颗粒、金属氧化物等材料与其他的填充材料一起制造成油墨状的印刷浆料。然后用丝网印刷工艺定量印刷在预先黏结有金属载流条(作为电极)的聚酯薄膜上,再覆上聚酯薄膜形成绝缘结构,故又称印刷油墨电热膜。对这类电热膜的功率控制主要是通过浆料成分、油墨条厚度和间距等实现。
5、石墨烯发热膜
石墨烯发热膜是所有电热膜里面,没有掺杂其他物质的纯碳原子的柔性膜,它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出来的单层碳原子,其特征是透明、安全,电-热转换效率是所有电加热元件中相对较高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如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电-热转换效率接近99%。其中,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比例也是相同单位面积功率的电加热元器件中较大的。同时石墨烯发热膜只吸收2.3%的光,几乎透明,所以正宗纯石墨烯发热膜应该是透明的,而纯石墨烯发热膜,才具有温度面均衡、快速发热、释放的远红外更为纯净等性能;现在制备石墨烯的工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确实已经出现了能够制备纯石墨烯膜的工艺,但是生产成本还很高,而且纯石墨烯膜不管是价格还是成本基本不可能拿来实现发热膜的大规模生产。
目前,大规模生产应用最多的就是油墨发热膜,其中导电油墨是主要材料,导电油墨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主要类型包括金粉,银系导电墨,碳系导电墨等;导电油墨是一种功能性导电涂料,能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建筑、工业、民用等领域。
导电油墨固化后,导电颗粒通过树脂粘接在一起,并相互连通构成导电通路;现由于现有树脂组分单一柔性受限并且导电颗粒与树脂之间存在较大的硬度差异,当导电油墨受到弯折作用时,导电颗粒会对树脂基体产生切割作用,导致导电油墨微观上出现裂纹;随着弯折次数的增加,裂纹会逐渐扩展而导致导电油墨电阻的增大甚至发生断裂失效。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解决了现有导电油墨的挠性差,可能在折弯的地方折断或者即使没折断但电阻值也会增大而不能使用。
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助剂、DBE、PMA、CAC、导电粒子。
本发明利用上述各个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导电油墨的柔性、耐高温性、粘着性、流动性等综合性能,使得利用本发明所述导电油墨组合物制备出的发热膜在多次折叠后其电阻不会出现明显改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导电油墨的挠性差,可能在折弯的地方折断或者即使没折断但电阻值也会增大而不能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为弹性胶粘剂,三者复配增强了导电油墨的柔性,使得导电油墨具有可折叠功能;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增强了导电油墨的耐高温性能;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用于调整导电油墨方阻及粘性;DBE(二价酸酯)、PMA(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为溶剂。本发明利用具有弹性功能的胶粘剂与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树脂复配,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用于粘接导电颗粒的树脂,本发明中复配的树脂柔性强,折弯时,复配树脂自身的延展性、弹性强,不容易产生裂缝及断裂;此外,导电粒子粘接在复合胶粘剂上,胶粘剂固化形成高柔性膜,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单纯的树脂相比,相当于在树脂基体与导电粒子之间增加了高柔性膜,高柔性膜起到了缓冲作用,缓冲导电粒子对树脂基体的磨损与切割力,在折弯时,树脂基体不容易断裂,对整个发热膜电阻影响较小。根据渗流理论:墨膜中导电微粒越多,粒子间隙越小,处于接触状态的导电微粒越多,导电网络越密,导线的导电能力越强,这就是导电油墨的渗流现象;当导电油墨膜折弯,其中的导电粒子之间的间隙会增大,接触的粒子数量少,电阻增大,导电能力弱,现有技术树脂延展性差、回弹性差,而本发明复合树脂回弹性好,当膜折弯后,会产生一定的回复力,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相较于现有技术,粒子件的间隙会有所缩短,接触的粒子数量多,对电阻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膜的导电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高。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粒子包括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对导电粒子进行复配,各类粒子之间相互填充;氧化石墨烯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炭黑颗粒细,网状链堆积紧密,比表面积大,单位质量颗粒多,有利于在聚合物中形成链式导电结构;氧化石墨烯层和炭黑构建了以石墨烯层为基体,炭黑形成炭黑串为骨架并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层上或边缘的稳定的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既提供了稳定的三维孔隙结构又能提供一个三维的导电网络;导电碳黑和导电石墨粉复配,往往能取得比用单一导电填料更好的导电效果;本发明三种材料复配,导电性能稳定,导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偶联剂。
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30%的聚丁二烯二醇、5%-20%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5%-2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10%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10%的环氧改性树脂、1%-10%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10%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1%-1%的流平剂、0.1%-1%的消泡剂、3-8%的增稠剂、1%-5%的偶联剂、10%-25%的DBE、3%-8%的PMA、3%-8%的CAC、6%-15%的石墨、10%-30%的炭黑、1%-6%的氧化石墨烯。
结合原料成本、油组合物及制备出来的发热膜的性能指标,本发明优选出了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导电油墨流动性可以根据导电油墨黏度的大小来判断,粘度是导电油墨内部阻止其流动的一种性能,粘度太小,导电油墨流动性太大,印刷过程中墨膜印迹易扩大,线条清晰度下降,细小线条分辨率及墨膜厚度均难达到要求;但黏度太大,在一定剪切速率下,导电油墨滚动性好,流动性差,不易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墨膜中间出现空隙、断线及针眼,尤其是细导线的印刷均匀度会严重下降,因此,本发明优选了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的含量值;导电材料和胶粘剂的配合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导电粒子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中,胶粘剂的用量一般会大于导电材料的用量,胶粘剂一般为树脂,本申请文件指复配树脂,但是如果胶粘剂用量远远超过了导电材料,墨膜固化后,导电材料不能连接成链状排列,即使有些导电性,也是不稳定的;固化条件对导电油墨墨膜导电性的影响,导电油墨的充分固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导电油墨在流动状态时,几乎没有电流通过,随着涂层干燥、硬化的进行才变得具有导电性,树脂的加量及树脂的类型是影响膜固化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5%的聚丁二烯二醇、8%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1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2%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2%的偶联剂、10%的DBE、5%的PMA、5%的CAC、10%的石墨、15%的炭黑、3%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上述配方制备出来的导电油墨组合物性能最佳,进而制备出来的发热膜性能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改性树脂耐高温400-700℃。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为片状石墨,其粒径为0.5μm~2μm;炭黑粒径D 50为30nm~100nm;氧化石墨烯粒径为1nm~5μm。基于紧密堆积理论,不同了粒径的粒子相互填充,能够缩小粒子之间的间隙,导电性能强。
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采用亚麻籽胶。
进一步地,所述甲基苯基硅树脂耐高温400℃以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柔性、耐高温性、粘着性、流动性等综合性能优越,使得利用本发明所述导电油墨组合物制备出的发热膜在多次折叠后其电阻不会出现明显改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导电油墨的挠性差,可能在折弯的地方折断或者即使没折断但电阻值也会增大而不能使用的问题;
2.发明中导电粒子采用三种材料复配,导电性能稳定,导热效果好;
3.发明中耐高温树脂增强了导电油墨耐高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提供的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的聚丁二烯二醇、5%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5%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1%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1%的偶联剂、10%的DBE、3%的PMA、3%的CAC、6%的石墨、10%的炭黑、1%的氧化石墨烯。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8倍。
导电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加入PMA、CAC、DBE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溶解,均匀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料,再将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加入进上述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偶联剂、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均匀搅拌制备得到导电油墨,通过调节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的加量可调节导电油墨的方阻及粘性。导电油墨具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了现有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文件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5%的聚丁二烯二醇、8%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1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2%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2%的偶联剂、10%的DBE、5%的PMA、5%的CAC、10%的石墨、15%的炭黑、3%的氧化石墨烯。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导电油墨混合物。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5倍。此时,制备出的导电油墨质量最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30%的聚丁二烯二醇、10%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1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1%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1%的偶联剂、10%的DBE、3%的PMA、3%的CAC、6%的石墨、10%的炭黑、1%的氧化石墨烯。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3.5倍。导电油墨具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了现有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文件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的聚丁二烯二醇、5%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5%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1%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1%的偶联剂、10%的DBE、3%的PMA、3%的CAC、8%的石墨、14%的炭黑、3%的氧化石墨烯。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2倍。
对比例1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1倍。
对比例2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其中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的质量和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3.6倍。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不采用聚丁二烯二醇,增加其他胶粘剂量,保证胶粘剂总量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5倍。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不采用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增加树脂质量,保证胶粘剂总量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5倍。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不采用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增加树脂质量,保证胶粘剂总量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5倍。。
对比例6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不采用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增加树脂质量,保证胶粘剂总量为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质量和的1.5倍。
试验例1
对实施例1-4及对比例1-6中得到的导电油墨组合物进行流动性、导电稳定性、耐磨性、附着性进行检测,导电油墨流动性可以根据导电油墨黏度的大小来判断。黏度是导电油墨内部阻止其流动的一种性能。黏度太小,导电油墨流动性太大,印刷过程中墨膜印迹易扩大,线条清晰度下降,细小线条分辨率及墨膜厚度均难达到要求。但黏度太大,在一定剪切速率下,导电油墨滚动性好,流动性差,不易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墨膜中间出现空隙、断线及针眼,尤其是细导线的印刷均匀度会严重下降;导电油墨耐磨性、附着性、流动性、导电稳定性的检测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可参考论文《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导电油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陈雷、于洁(湖北省化学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耐磨性检测时用砂轮,施加2KG的力进行摩擦,摩擦4000次,往复计为两次,用耐磨测试仪测试磨损程度,通过磨损程度计算出耐磨度,耐磨度大于75%即为合格,此方法为现有技术。使用3M610胶带测试附着力。
表1 导电油墨性能检测结果
如表1所示,胶粘剂用量远大于导电粒子用量时,导电不稳定,粘度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当导电粒子用量大时,油墨中固含量大,粘度会有所增大,粘度过大会影响油墨的流动性;单独直接使用树脂作为粘胶剂,没有采用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中任意组分进行复配时,油墨粘度显著提高。
试验例2
将实施例1-4及对比例1-6中得到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分别制备成发热膜,对发热膜进行耐弯折试验检测,通过测试折叠后的电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发热膜弯折检测结果
根据表2可知,本发明复配后的粘胶剂,能够显著提高导电油墨的耐弯折性,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三者同时作用,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表1及表2可知实施例2为本发明最优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丁二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树脂、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助剂、DBE、PMA、CAC、导电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包括石墨、炭黑、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30%的聚丁二烯二醇、5%-20%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5%-2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10%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10%的环氧改性树脂、1%-10%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10%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1%-1%的流平剂、0.1%-1%的消泡剂、3-8%的增稠剂、1%-5%的偶联剂、10%-25%的DBE、3%-8%的PMA、3%-8%的CAC、6%-15%的石墨、10%-30%的炭黑、1%-6%的氧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5%的聚丁二烯二醇、8%的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10%的聚氧化丙烯—蓖麻油多元醇、5%的甲基苯基硅树脂、5%的环氧改性树脂、1%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1%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二醇、0.2%的流平剂、0.1%的消泡剂、3%的增稠剂、2%的偶联剂、10%的DBE、5%的PMA、5%的CAC、10%的石墨、15%的炭黑、3%的氧化石墨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改性树脂耐高温400-700℃。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为片状石墨,其粒径为0.5μm~2μm;炭黑粒径D 50为30nm~100nm;氧化石墨烯粒径为1nm~5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采用亚麻籽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苯基硅树脂耐高温400℃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93466.2A CN111647322B (zh) | 2020-06-27 | 2020-06-27 |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93466.2A CN111647322B (zh) | 2020-06-27 | 2020-06-27 |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7322A true CN111647322A (zh) | 2020-09-11 |
CN111647322B CN111647322B (zh) | 2022-07-22 |
Family
ID=7235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93466.2A Active CN111647322B (zh) | 2020-06-27 | 2020-06-27 |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47322B (zh)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2825A (en) * | 1974-10-29 | 1977-12-13 |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td. |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tear strength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CN101314680A (zh) * | 2007-05-30 | 2008-12-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01395233A (zh) * | 2006-03-07 | 2009-03-25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传导性油墨 |
US20100000441A1 (en) * | 2008-07-01 | 2010-01-07 | Jang Bor Z | Nano graphene platelet-based conductive inks |
US20100124611A1 (en) * | 2008-11-17 | 2010-05-20 | Xerox Corporation | Phase Change Inks Containing Graphene-Based Carbon Allotrope Colorants |
CN102876102A (zh) * | 2012-04-30 | 2013-01-16 |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导电性涂料组合物 |
CN103073953A (zh) * | 2013-02-07 | 2013-05-01 | 苏州牛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73146A (zh) * | 2014-06-17 | 2014-10-01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水性环氧聚氨酯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63082A (zh) * | 2014-08-29 | 2015-01-0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石墨烯有机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04999A (zh) * | 2016-01-13 | 2016-04-20 |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组份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89578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嘉兴市高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分散型油系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
CN106243836A (zh) * | 2016-08-15 | 2016-12-21 | 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967335A (zh) * | 2017-03-20 | 2017-07-21 | 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电加热结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57021A (zh) * | 2017-03-22 | 2017-08-18 | 上海恒安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耐温型高透防水透湿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84025A (zh) * | 2017-08-10 | 2017-11-24 |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涂透明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424502A (zh) * | 2018-02-27 | 2018-08-21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单体及基于其的低方阻柔性透明导电膜 |
CN109749038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水性多元醇分散体和水性树脂分散体组合物 |
CN110079189A (zh) * | 2019-04-26 | 2019-08-02 | 邵阳把兄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99060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深圳市威尔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防静电聚氨酯涂料及其应用 |
-
2020
- 2020-06-27 CN CN202010593466.2A patent/CN1116473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2825A (en) * | 1974-10-29 | 1977-12-13 |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td. |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tear strength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CN101395233A (zh) * | 2006-03-07 | 2009-03-25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传导性油墨 |
CN101314680A (zh) * | 2007-05-30 | 2008-12-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US20100000441A1 (en) * | 2008-07-01 | 2010-01-07 | Jang Bor Z | Nano graphene platelet-based conductive inks |
US20100124611A1 (en) * | 2008-11-17 | 2010-05-20 | Xerox Corporation | Phase Change Inks Containing Graphene-Based Carbon Allotrope Colorants |
CN102876102A (zh) * | 2012-04-30 | 2013-01-16 |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导电性涂料组合物 |
CN103073953A (zh) * | 2013-02-07 | 2013-05-01 | 苏州牛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73146A (zh) * | 2014-06-17 | 2014-10-01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水性环氧聚氨酯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63082A (zh) * | 2014-08-29 | 2015-01-0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石墨烯有机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04999A (zh) * | 2016-01-13 | 2016-04-20 |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组份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89578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嘉兴市高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分散型油系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
CN106243836A (zh) * | 2016-08-15 | 2016-12-21 | 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967335A (zh) * | 2017-03-20 | 2017-07-21 | 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水性石墨烯导电油墨、电加热结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57021A (zh) * | 2017-03-22 | 2017-08-18 | 上海恒安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耐温型高透防水透湿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84025A (zh) * | 2017-08-10 | 2017-11-24 |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涂透明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749038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水性多元醇分散体和水性树脂分散体组合物 |
CN108424502A (zh) * | 2018-02-27 | 2018-08-21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单体及基于其的低方阻柔性透明导电膜 |
CN110079189A (zh) * | 2019-04-26 | 2019-08-02 | 邵阳把兄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99060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深圳市威尔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防静电聚氨酯涂料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大华等: "《合成橡胶工业手册》", 31 December 199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张毅冲: ""柔性环氧导电油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
陈永: "《不可不知的材料知识》", 30 November 2019,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7322B (zh) | 2022-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5385B (zh) | 一种含石墨烯的柔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16202B (zh) | 一种石墨烯改性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12844A (zh) | 一种可快速固化烧结的hjt低温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546722B (zh) | 一种加强型高导热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58634A (zh) |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1142752A1 (zh) | 一种有机硅树脂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WO2020151346A1 (zh) | 一种复合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06961A (zh) | 一种石墨烯导电导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117466B (zh) | 碳纳米管改性阻燃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与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
Cui et al. | Using a functional epoxy, micron silver flakes, nano silver spheres, and treated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to prepare 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s | |
TW201422761A (zh) | 導電碳膠製作方法 | |
CN112063332A (zh) | 一种耐老化高粘接力低银含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1142750A1 (zh) |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647322B (zh) | 用于制备柔性发热膜的导电油墨组合物 | |
CN103351492B (zh) | 阻尼胶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83420A (zh) | 一种可折叠的石墨烯发热膜 | |
CN116463096A (zh) | 一种导电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34775B (zh) | 一种耐高温导电银胶 | |
CN102827411A (zh) | 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5424760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高电导率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28554A (zh) | 一种抗老化晶硅太阳能电池背电极银浆 | |
KR20150135890A (ko) | 탄소나노튜브와 셀룰로오스를 포함하는 나노 복합체 | |
CN114300176B (zh) |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462353B (zh) | 一种叠瓦光伏组件用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19095262A1 (zh) |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