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0682B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0682B
CN111630682B CN201880087220.9A CN201880087220A CN111630682B CN 111630682 B CN111630682 B CN 111630682B CN 201880087220 A CN201880087220 A CN 201880087220A CN 111630682 B CN111630682 B CN 111630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e
battery pack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7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0682A (zh
Inventor
西森独志
中岛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630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0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固部的承重性、保护壳体内部的单体电池的电池包。本发明的电池包(100)具备加固部(30),所述加固部(30)接触壳体(10)的底壁(10e),在沿着底壁(10e)的一方向(D1)上延伸,与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的尺寸(d1、d2)比壳体(10)的侧壁(10a、10b、10c、10d)及底壁(10e)的厚度(t)大。加固部(30)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31),它们在一方向(D1)上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以及中间固定部(32),其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31)之间固定在电池模块(20)或壳体(10)上。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单体电池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都有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当中的车辆用电池包的改良相关的发明(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包的特征在于下面的构成。在以长边沿着车辆行进方向的姿态搭载于车辆中的呈大致长方形状的电池包外壳的内部以平放层叠形式收容呈扁平箱形的多个电池模块。各电池模块配置成设置在各电池模块的短边侧的端子朝向电池包外壳的长度方向。
在上述电池包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沿电池包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有冷却单元和接线盒,所述冷却单元使冷却风在电池包外壳内循环,所述接线盒存放有多个继电器。上述冷却单元构成为沿电池包外壳的外周输送冷却风,接线盒位于该冷却风的最下游(参考该文献的权利要求1等)。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包在上述接线盒所处的电池包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备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沿电池包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将该电池包外壳的一对侧壁相互连结。该加固杆在上述接线盒上方横穿而过(参考该文献的权利要求5等)。
根据该电池包,电池包的上下方向的设计自由度乃至车体地板的上下方向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而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制约减少,适合搭载于相对较小的车辆上。此外,能以容量相对较小的冷却单元实现有效的冷却(参考该文献的第0011段落等)。
此外,由于在接线盒上方横穿而过地设置有加固杆,而且该加固杆与电池包外壳下部左右的凸缘连结在一起,因此,在因车辆的碰撞等而有外力从上方作用于电池包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保护流通大电流的接线盒(参考该文献的第0035段落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19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以往的电池包中,在接线盒上方横穿而过的加固杆具有与电池包外壳下部左右的凸缘连结在一起的两端支承梁状的构成。因此,在有外力作用于电池包的情况下,加固杆容易弯曲,在承重性上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一形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固部的承重性,保护壳体内部的单体电池的电池包。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形态为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包含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和收容该电池模块的壳体,该电池包的特征在于,具备加固部,所述加固部接触所述壳体的底壁,在沿着该底壁的一方向上延伸,与该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壳体的侧壁及所述底壁的厚度大,所述加固部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它们在所述一方向上固定在所述电池模块的两端部;以及中间固定部,其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之间固定在所述电池模块或所述壳体上。
在上述形态的电池包中,加固部从包含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对壳体及电池模块进行加固。加固部接触壳体的底壁且在沿着底壁的一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有外力作用于壳体时,防止例如加固部与电池模块相互面对的方向等与加固部的延伸方向即上述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加固部的弯曲。
此外,加固部在延伸方向即上述一方向上经由一对端部固定部在电池模块的两端部固定两个点,而且在电池模块或壳体上进一步固定这一对端部固定部之间的一个点,从而固定三个点以上。如此,加固部在上述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中间部的三个点以上得到固定,由此,在有外力作用于壳体时,得以防止与上述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加固部的弯曲。
进而,加固部中,与延伸方向即上述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加固部的尺寸比壳体的侧壁及底壁的厚度大。由此,提高了加固部的刚性而有效地加固壳体及电池模块,可以在有外力作用于壳体时抑制壳体及电池模块的变形及损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固部的承重性,保护壳体内部的二次电池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将图1的电池包的壳体的一部分和辅机类卸下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的电池包的多个二次电池的层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在图2所示的壳体中配置有辅机类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加固部和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和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和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和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9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和电池模块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池包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将图1的电池包100的壳体10的一部分和辅机类卸下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图1的电池包100的壳体10内收容的多个二次电池1的层叠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具备包含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模块20和收容该电池模块20的壳体10。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特征主要在于下面的构成,详情于后文叙述。电池包100具备加固部30,所述加固部30接触壳体10的底壁10e,在沿着该底壁10e的一方向D1上延伸,与该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壳体10的侧壁10a、10b、10c、10d及底壁10e的厚度t大。加固部30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31,它们在上述一方向D1上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以及中间固定部32,其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31之间固定在电池模块20或壳体10上。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各部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壳体10例如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矩形箱形的形状。各图中展示以壳体10的纵深方向为X轴、以宽度方向为Y轴、以高度方向为Z轴的正交坐标系。壳体10中,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纵深方向的尺寸。即,壳体10形成为具有与底壁垂直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与该高度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以及与这些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矩形箱形的形状。
壳体10例如具有上部开放的矩形箱状的主体部11和覆盖主体部11上部的开口11a的盖体12。主体部11的原材料例如为电镀锌钢板等金属材料,盖体12的原材料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脂材料。在壳体10的盖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身为电池包100的正极及负极的外部端子的一对高电压端子101、101。此外,在壳体10的盖体的设置有高电压端子101、10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于一对高电压端子101、101的内侧与一高电压端子101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信号连接器102。
壳体10具有电池收容空间S1。电池收容空间S1是壳体10内部的用于收容二次电池1的区域、空间、划区或收容部。电池收容空间S1例如邻接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壁10a,是偏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的。电池收容空间S1例如是由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这三个侧壁10a、10c、10d、底壁10e及盖体12以及与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相对配置的树脂制母线盒26围绕、划定出来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在电池收容空间S1内配置有包含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模块20。电池模块20具有配置在沿着壳体10的底壁10e的一方向D1的两端的一对侧块24和配置在这一对侧块24之间的中央块25,多个二次电池1配置在该中央块25与侧块24之间。
如图3所示,构成电池模块20的各二次电池1例如为扁平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二次电池1形成为扁平方形,具有朝向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宽侧面1w和沿着该厚度方向的窄侧面1n。此外,二次电池1将宽侧面1w朝向壳体10的底壁10e而沿其厚度方向加以层叠,身为窄侧面1n的端子面1a与加固部30相对。
更详细而言,二次电池1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宽侧面1w,在宽侧面1w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以细长的长方形窄侧面1n的形式具有底面1b和端子面1a。此外,二次电池1在宽侧面1w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面积最小的窄侧面1n。二次电池1在身为沿着厚度方向的窄侧面1n的端子面1a上具有外部端子1P、1N。
更具体而言,在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以隔开的方式分别设置有正极和负极的外部端子1P、1N。外部端子1P、1N具有在与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垂直的方向上从端子面1a朝加固部30突出的大致长方体的块状形状。即,二次电池1在与加固部30相对的窄侧面1n即端子面1a上具有朝加固部30突出的外部端子1P、1N。
电池模块20中,扁平方形的二次电池1沿厚度方向加以层叠,二次电池1的朝向厚度方向的宽侧面1w与壳体10的底壁10e相对。电池模块20例如具有由沿厚度方向层叠在一起的多个二次电池1构成的两列或两列以上的多列电池列L1。两列或多列电池列L1例如沿构成各电池列L1的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的长度方向排列。
构成电池模块20的各电池列L1的所有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都朝向一方向也就是电池包100的壳体10的纵深方向前方(X轴正方向)。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二次电池1是以交替翻转180度的方式配置的。由此,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二次电池1中,一个二次电池1的正极的外部端子1P与另一个二次电池1的负极的外部端子1N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相邻。
电池模块20中,例如多个二次电池1从配置在各电池列L1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二次电池1起到配置在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二次电池1为止通过母线21串联在一起。更具体而言,电池模块20将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二次电池1中的一个二次电池1的正极的外部端子1P与另一个二次电池1的负极的外部端子1N通过母线21沿层叠方向依序连接起来,由此,多个二次电池1得以串联在一起。再者,电池模块20例如也可通过母线21将多个电池列L1串联或并联起来。
电池模块20在各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与宽侧面1w相对的单体电池架22。单体电池架22在与二次电池1的宽侧面1w相对那一面具有与宽侧面1w抵接的多个凸部22a,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与二次电池1交替层叠,从厚度方向的两侧保持各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单体电池架22在与二次电池1相反那一侧为平坦面。单体电池架22例如可以通过以PBT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为原材料的注塑成型来加以制作。
电池模块20例如具备二次电池1、母线21、单体电池架22、端板23、侧块24、中央块25以及母线盒26。
母线21为连接至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金属制板状构件。一对端板23例如为金属制板状构件,配置在二次电池1的层叠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单体电池架22的外侧,隔着多个单体电池架22从层叠方向的两侧夹持多个二次电池1。
侧块24例如为金属制板状或块状构件,配置在沿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两列或多列电池列L1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隔着单体电池架22的一部分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构件与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n相对。一对侧块24例如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上下端部具有螺孔,通过螺栓23a固定在端板23上。
中央块25例如为金属制板状或块状构件,配置在电池列L1与电池列L1之间,隔着单体电池架22的一部分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构件与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n相对。在电池列L1为两列的情况下,一个中央块25配置在电池列L1之间,在电池列L1为三列以上的情况下,两个以上的中央块25配置在电池列L1之间。中央块25例如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上下端部具有螺孔,通过螺栓23a固定在端板23上。
母线盒26例如为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制板状或框状构件,与构成电池模块20的多个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相对配置。母线盒26例如在与多个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开口部,将母线21支承在设置于该开口部周围的支承部上,而且通过间隔壁使邻接的母线21之间电性绝缘。
图4为表示在图2所示的壳体10的主体部11内配置有辅机类27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具有辅机收容空间S2,所述辅机收容空间S2是偏宽度方向的前方侧的侧壁10b设置在壳体10内部,与电池收容空间S1邻接。电池包100的辅机类27例如配置在辅机收容空间S2内。辅机类27例如包括控制二次电池1的充放电的控制部28。控制部28例如能以收容有电子电路基板29的接线盒的形式构成。
图5为图2所示的加固部30和电池模块20的一部分也就是端板23、侧块24及中央块25的分解立体图。
如前文所述,加固部30接触壳体10的底壁10e,在沿着该底壁10e的一方向D1上延伸。更具体而言,加固部30是沿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一方向D1延伸的块状、棒状、柱状、梁状或板状构件。加固部30例如为内部没有空腔的实心构件。加固部30的原材料例如为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再者,在通过模铸来制作加固部30的情况下,可在加固部30的表面设置有减重用的凹凸。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加固部30的上述一方向D1上的长度比二次电池1的上述一方向D1上的长度长。因而,在上述一方向D1上,二次电池1的两端部是配置在加固部30的两端部内侧。加固部30例如在其延伸方向即一方向D1的中央部而且是壳体1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的与壳体10的底壁10e相反那一侧的端部具有缺口30a。由此,避免了在加固部30与电池模块20相互面对的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从母线盒26突出的端子部与加固部30的干涉。
此外,如前文所述,加固部30中,与其延伸方向即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的尺寸d1、d2比壳体10的侧壁10a、10b、10c、10d及底壁10e的厚度t大。更具体而言,加固部30中,例如与上述一方向D1正交的截面为矩形,与上述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d1、d2比壳体10的侧壁10a、10b、10c、10d及底壁10e的厚度t大。
再者,加固部30的尺寸d1、d2例如不论加固部30的表面有无凹凸部都是加固部30的一端面起到另一端面为止的尺寸。此外,在加固部30具有中空结构的情况下,加固部30的尺寸d1、d2也可为加固部30的壁厚。不论在哪一情况下,加固部30的尺寸d1、d2都是以加固部30对作用于壳体10的外力的刚性高于壳体10的刚性的方式决定的。
此外,如前文所述,加固部30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31,它们在上述一方向D1上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以及中间固定部32,其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31之间固定在电池模块20或壳体10上。端部固定部31例如具有供螺栓31b插通的通孔31a。通孔31a例如在加固部30与电池模块20相对的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贯通加固部30。
中间固定部32例如具有供螺栓32b插通的通孔32a和固定凸部32c。通孔32a例如在加固部30与电池模块20相对的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贯通加固部30。固定凸部32c例如在加固部30的延伸方向即一方向D1上设置在通孔32a的两侧。
固定凸部32c例如从加固部30的与电池模块20相反那一侧的端面朝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与电池模块20相反的方向突出。固定凸部32c的与壳体10的底壁10e相对那一面与壳体10的底壁10e接触。固定凸部32c具有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贯通固定凸部32c的通孔32d。通孔32d供用于将固定凸部32c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的螺栓32b插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例如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上。此外,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例如固定在中央块25或壳体10上。再者,端部固定部31也可固定在侧块24以外的构成电池模块20的零件上,只要是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即可。此外,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也可固定在中央块25和壳体10两者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具有沿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4a。突出部24a中,突出方向的尺寸比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的尺寸大,从而在外部端子1P、1N与加固部30之间形成有空间S。突出部24a在与加固部30相对那一面具有螺孔24b。
同样地,电池模块20的中央块25具有沿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5a。突出部25a中,突出方向的尺寸比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的尺寸大,从而在外部端子1P、1N与加固部30之间形成有空间S。突出部25a在与加固部30相对那一面具有螺孔25b。
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例如通过将插通在通孔31a中的螺栓32b旋入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的螺孔24b而加以紧固来固定在侧块24上。此外,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例如通过将插通在通孔32a中的螺栓32b旋入中央块25的螺孔25b而加以紧固来固定在中央块25上。进而,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例如通过在壳体10的底壁10e的通孔以及固定凸部32c的通孔32d中插通的螺栓32b的顶端旋紧螺帽32e来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
加固部30例如配置在壳体10的辅机收容空间S2内,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从电池收容空间S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配置在偏离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上。更具体而言,电池收容空间S1是偏壳体10的纵深方向上的后方侧设置的,加固部30相较于壳体10的纵深方向上的中心而言配置在前方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加固部30配置在控制部28与电池模块20之间。
电池收容空间S1在广义上是配置有电池模块20的区域,如前文所述,是由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这三个侧壁10a、10c、10d、底壁10e及盖体12以及与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相对配置的树脂制母线盒26划定出来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加固部30的两端部的端部固定部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一对侧块24上。由此,加固部30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从电池收容空间S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此外,电池收容空间S1在狭义上是收容有二次电池1的空间。即,电池收容空间S1例如为配置有电池模块20的两列或多列电池列L1的区域。更具体而言,电池收容空间S1例如是由壳体10的纵深方向后方的侧壁10a以及电池模块20的端板23、侧块24、中央块25及母线盒26划定出来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加固部30的两端部超过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收容空间S1的两端部而延伸到外侧。
再者,加固部30的延伸方向即一方向D1上的加固部30的两端也可超过该一方向D1上的电池模块20的两端也就是侧块24的端面而延伸到外侧。此外,上述一方向D1上的加固部30的两端也可位于该一方向D1上的电池模块20两端的位置或其内侧。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加固部30隔着母线盒26、母线21等电池模块20的构成零件与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相对配置。此外,加固部30直接配置在壳体10的底壁10e的上表面而与底壁10e接触。此外,加固部30例如配置在辅机收容空间S2内最偏向电池收容空间S1侧的位置,在壳体10的纵深方向前方侧的侧壁10b与加固部30之间例如配置有构成控制部28的接线盒等辅机类27。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信号连接器102连接至车辆侧控制器,经由信号连接器102来接受信息的交换、电源的供给。电池包100将供给到高电压端子101、101的电力积蓄在二次电池1中,并将二次电池1中积蓄的电力经由高电压端子101、101供给至外部。例如在车辆的碰撞等时候,有超过壳体10的破坏强度的外力作用于电池包100的壳体10之虞。
如前文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具备包含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模块20和收容该电池模块20的壳体10。此外,电池包100具备加固部30,所述加固部30接触壳体10的底壁10e,在沿着该底壁10e的一方向D1上延伸,与该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壳体10的侧壁10a、10b、10c、10d及底壁10e的厚度大。并且,加固部30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31和中间固定部32,所述一对端部固定部31在上述一方向D1上固定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所述中间固定部32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31之间固定在电池模块20或壳体10上。
通过这种构成,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被从包含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模块2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加固部30加固。此外,加固部30接触壳体10的底壁10e且在沿着底壁10e的一方向上延伸,由此,可以通过壳体10的底壁10e来支承加固部30。由此,在有外力作用于壳体10时,例如加固部30与电池模块20相互面对的方向(X轴方向)、与壳体10的底壁10e垂直的方向(Z轴方向)等与加固部30的延伸方向即上述一方向D1交叉的方向上的弯曲得到抑制。
此外,加固部30在延伸方向即上述一方向D1上经由一对端部固定部31在电池模块20的两端部固定有两个点。进而,加固部30中,这一对端部固定部31之间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电池模块20和壳体10中的至少一方上,从而固定了三个点以上。
如此,加固部30在上述一方向D1上的两端部和中间部的三个点以上得到固定,由此,在有外力作用于壳体10时,得以防止与上述一方向D1交叉的方向上的加固部30的弯曲。此外,在加固部30的一对端部固定部31固定在电池模块20上且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壳体10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固部30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壳体10上,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模块20的耐振性。
此外,由于可以通过加固部30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壳体10上,因此无须在电池模块20上设置用于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壳体10上的凸耳状的固定部。由此,得以避免电池模块20的凸耳状的固定部与加固部30的干涉,从而可以确保加固部30的截面积,提高加固部30的刚性及承重性。
此外,在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壳体10上的情况下,在有外力从壳体10的宽度方向前方朝后方(X轴负方向)作用时,即便壳体10的辅机收容空间S2发生变形,也可以通过固定在壳体10上的加固部30来承受外力。由此,可以防止变形波及到壳体10的电池收容空间S1,保护二次电池1。
此外,在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壳体10和电池模块20两者上的情况下,加固部30能够承受作用于壳体10的更大的外力,从而能更有效地加固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即便出现产生超过壳体10的破坏载荷的载荷的外力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加固部30的刚性来抑制壳体10的破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电池模块20具有配置在上述一方向D1的两端的一对侧块24和配置在这一对侧块24之间的中央块25,多个二次电池1配置在中央块25与侧块24之间。并且,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固定在侧块24上,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中央块25和壳体10中的至少一方上。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使加固部30从电池模块2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而有效地加固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此外,通过将加固部30固定在刚性比端板23高的侧块24或中央块25上,可以提高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二次电池1形成为扁平方形,具有朝向该二次电池1的厚度方向的宽侧面1w和沿着该厚度方向的窄侧面1n。此外,二次电池1将宽侧面1w朝向壳体10的底壁10e而沿其厚度方向加以层叠,窄侧面1n与加固部30相对。
通过这种构成,一方面可以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抑制电池模块20的尺寸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将大量二次电池1配置在电池收容空间S1内。此外,在与加固部30相对的二次电池1的窄侧面1n为端子面1a的情况下,通过加固部30,可以保护二次电池1的端子面1a及外部端子1P、1N、母线21、母线盒26、母线盒26上的电子电路基板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二次电池1在与加固部30相对的窄侧面1n即端子面1a上具有朝加固部30突出的外部端子1P、1N。并且,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具有沿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4a。该突出部24a中,突出方向的尺寸比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的尺寸大,从而在外部端子1P、1N与加固部30之间形成有空间S。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避免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与加固部30的干涉。此外,可以在电池模块20与加固部30之间的空间S内配置母线21、母线盒26、母线盒26上的电子电路基板等。再者,在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不具有突出部24a的情况下,加固部30也可以具有沿二次电池1的外部端子1P、1N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取得与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具有突出部24a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具备控制二次电池1的充放电的控制部28。并且,加固部30配置在控制部28与电池模块20之间。通过该构成,可以将加固部30配置在壳体10的中央部,从而能有效地加固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此外,可以将加固部30配置在电池收容空间S1与辅机收容空间S2之间来有效运用壳体10内的空间。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在电池收容空间S1内配置有多个二次电池1层叠而成的电池模块20。由此,可以通过加固部30来加固壳体10,保护壳体10内部的电池收容空间S1内配置的电池模块20,从而可以提高例如针对车载用途的具备多个二次电池1的电池包10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壳体10形成为具有与底壁10e垂直的高度方向、与该高度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以及与这些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矩形箱形的形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与电池收容空间S1邻接的辅机收容空间S2。并且,加固部30配置在辅机收容空间S2内,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在偏离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上。
通过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例如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出现了超过壳体10的破坏强度的外力作用时,辅机收容空间S2会作为缓冲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电池收容空间S1的破坏,保护二次电池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加固部30的两端部也可以与壳体10的两侧壁接触。由此,可以通过加固部30来加固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因而,可以提高壳体10的破坏强度、通过壳体10来保护二次电池1,由此提高电池包100的可靠性。此外,可以通过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来支承加固部30,从而可以将加固部30容易地固定在壳体10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加固部30的上述一方向D1上的长度比二次电池1的上述一方向D1上的长度长。由此,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出现了外力作用时,在上述一方向D1上,加固部30的两端部会在二次电池1的两端部的外侧承受外力,由此防止外力作用于二次电池1。因而,通过加固部30,能够有效地保护二次电池1不被作用于壳体10的外力所伤害。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固部30的承重性,保护壳体10内部的二次电池1的电池包100。再者,本发明的电池包不限定于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构成。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30和电池模块20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变形例中,电池包100具有使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与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嵌合的嵌合部50。嵌合部50具有相互嵌合的凸部51及凹部52和将这些凸部51及凹部52加以紧固的紧固构件。作为紧固构件,例如可以使用螺栓31b。
更具体而言,例如,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具有嵌合部50的凸部51,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具有嵌合部50的凹部52。此外,凹部52例如具有使螺栓31b从壳体1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的与壳体10的底壁10e相反的加固部30的端面插通至凹部52的通孔52a。凸部51具有旋入凹部52的通孔52a中插通的螺栓31b而加以紧固用的螺孔51a。螺孔51a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使嵌合部50的凸部51嵌合至凹部52而通过侧块24来牢固地固定加固部30,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模块20及加固部30的刚性及承重性。此外,可以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旋入螺栓31b而将加固部30固定在侧块24上,因此辅机类27不会妨碍作业,可以提高电池包100的组装性。再者,在电池模块20的侧块24具有嵌合部50的凹部52、加固部30的端部固定部31具有嵌合部50的凸部51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图7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30和电池模块20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变形例中,电池包100具备将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固定在壳体10上的板状构件60。板状构件60例如具有固定在加固部30上的第1部分61和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而配置在底壁10e与控制部28之间的第2部分62。再者,加固部30的原材料例如为金属或树脂,板状构件60的原材料为金属。
作为加固部30的树脂原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纤维强化塑料、杨氏模数为10[GPa]以上的树脂材料。此外,作为板状构件60的原材料,例如可以与前文所述的加固部30的金属原材料一样使用不锈钢、铝合金等。
板状构件60的第1部分61例如具有多个通孔61a。第1部分61的与第2部分62相反那一侧的端部61e朝与第2部分62相反的方向即电池收容空间S1而以与第1部分61大致垂直的方式弯折。
板状构件60的第2部分62朝壳体10的辅机收容空间S2而以与第1部分61大致垂直的方式弯折。第2部分62例如具有多个通孔62a。壳体10的底壁10e例如在与通孔62a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省略了图示的多个通孔。第2部分62例如通过在壳体10的底壁10e的通孔以及通孔62a中插通的螺栓32b上旋紧螺帽32e来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
此外,构成收容有电子电路基板29的接线盒的控制部28在与第2部分62的通孔62a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省略了图示的通孔。控制部28例如通过在壳体10的底壁10e的通孔、板状构件60的第2部分62的通孔62a、以及控制部28的通孔中插通的螺栓32b上旋紧螺帽32e来固定在板状构件60的第2部分62上。
加固部30在与板状构件60相对那一面的与通孔61a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多个螺孔30b。第1部分61例如通过使多个通孔61a中插通的螺栓32b旋入加固部30的螺孔30b而加以紧固来固定在加固部30上。
通过这种构成,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通过板状构件60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由此,可以通过加固部30及板状构件60将电池模块20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10e上,从而可以提高电池模块20的耐振性。进而,可以通过板状构件60来加固壳体10及加固部30,从而可以提高加固部30的刚性及承重性而更有效地加固壳体10及电池模块20。
此外,板状构件60中,第1部分61的端部以与第1部分61大致垂直的方式弯折,第2部分62沿与第1部分61的端部相反的方向而以与第1部分61大致垂直的方式弯折。由此,可以提高板状构件60的刚性而提高加固部30的刚性及承重性。
图8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30和电池模块20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在该电池包100的变形例中,加固部30的中间固定部32通过板状构件60固定在壳体10上,与中央块25之间具有例如0.5[mm]至3[mm]左右的间隙G。
通过该构成,例如在有外力从壳体10的宽度方向前方往后方(X轴负方向)作用于加固部30及板状构件60时,加固部30及板状构件60的长度方向即上述一方向D1的中间部会朝中央块25发生变形。由此,可以吸收碰撞等的能量而保护二次电池1。此外,当加固部30像上述那样发生变形时,间隙G最终会消失,加固部30的上述一方向D1的中间部抵接至中央块25,从而防止加固部30进一步变形。因而,可以提高加固部30的承重性。
图9为表示图5的加固部30和电池模块20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在该电池包100的变形例中,二次电池1将端子面1a朝向与壳体10的底壁相反的方向也就是壳体1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来加以配置。此外,二次电池1将宽侧面1w朝向壳体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来加以配置。通过这样的二次电池1的配置,也能取得与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包100同样的效果。
以上,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即便有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它们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本发明的电池包的实施方式是对加固部为单数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加固部也可为复数,也可在壳体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延伸。
符号说明
1 二次电池
1a 端子面(窄侧面)
1n 窄侧面
1N 外部端子
1P 外部端子
1w 宽侧面
10 壳体
10a 侧壁
10b 侧壁
10c 侧壁
10d 侧壁
10e 底壁
20 电池模块
24 侧块
24a 突出部
25 中央块
28 控制部
30 加固部
31 端部固定部
32 中间固定部
32b 螺栓(紧固构件)
50 嵌合部
51 凸部
52 凹部
60 板状构件
61 第1部分
62 第2部分
100 电池包
D1 一方向
G 间隙
S 空间
t 厚度。

Claims (11)

1.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包含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和收容该电池模块的壳体,该电池包的特征在于,
具备加固部,所述加固部接触所述壳体的底壁,被设置成从该底壁立起的板状并在沿着该底壁的一方向上延伸,与该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电池包相互面对的方向的尺寸即厚度比所述壳体的侧壁及所述底壁的厚度大,
所述加固部具有:一对端部固定部,它们在所述一方向上固定在所述电池模块的两端部;以及中间固定部,其在这一对端部固定部之间固定在所述电池模块或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块具有配置在所述一方向的两端的一对侧块和配置在这一对侧块之间的中央块,所述多个二次电池配置在该中央块与该侧块之间,
所述端部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侧块上,
所述中间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中央块或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侧块与所述端部固定部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嵌合部具有相互嵌合的凸部及凹部和将该凸部及凹部加以紧固的紧固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中央块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形成为扁平方形,具有朝向该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的宽侧面和沿着该厚度方向的窄侧面,将该宽侧面朝向所述底壁而沿所述厚度方向加以层叠,所述窄侧面与所述加固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在与所述加固部相对的所述窄侧面上具有朝所述加固部突出的外部端子,
所述侧块或所述加固部具有沿所述外部端子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中,所述突出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外部端子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尺寸大,从而在所述外部端子与所述加固部之间形成有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控制部,
所述加固部配置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中间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板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构件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固定在所述加固部上,所述第2部分固定在所述底壁上而配置在所述底壁与所述控制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部的原材料为金属或树脂,所述板状构件的原材料为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部的所述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CN201880087220.9A 2018-01-31 2018-12-18 电池包 Active CN111630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5713 2018-01-31
JP2018015713A JP7007210B2 (ja) 2018-01-31 2018-01-31 電池パック
PCT/JP2018/046461 WO2019150806A1 (ja) 2018-01-31 2018-12-18 電池パ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0682A CN111630682A (zh) 2020-09-04
CN111630682B true CN111630682B (zh) 2022-10-28

Family

ID=6747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7220.9A Active CN111630682B (zh) 2018-01-31 2018-12-18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9818B2 (zh)
EP (1) EP3748718B1 (zh)
JP (1) JP7007210B2 (zh)
CN (1) CN111630682B (zh)
WO (1) WO2019150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4347A (ko) 2017-07-20 2020-02-10 비클 에너지 재팬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지 팩
KR20210103280A (ko) * 2020-02-13 2021-08-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차량용 배터리 수납 장치
CN117397101A (zh) * 2021-10-26 2024-01-12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车载用电池框架结构
CN216720146U (zh) * 2022-01-12 2022-06-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用电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5523A1 (en) * 2012-07-13 2014-01-15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tray
KR20150019382A (ko) * 2013-08-13 2015-02-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팩
EP2916369A1 (en) * 2014-03-06 2015-09-09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vehicle
JP2016219260A (ja) * 2015-05-21 2016-12-22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3137B2 (ja) * 2005-12-15 2011-09-28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283833B2 (ja) * 2006-09-06 2009-06-24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772907B2 (ja) * 2010-01-29 2011-09-14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12128984A (ja) 2010-12-13 2012-07-05 Lithium Energy Japan:Kk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た電動車
WO2013098982A1 (ja) 2011-12-28 2013-07-04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ブロ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
JP5880086B2 (ja) 2012-01-31 2016-03-0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容器
WO2014010395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構造体
US10199617B2 (en) * 2013-07-26 2019-02-05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Assembled-battery stacker and assembled battery
US10020534B2 (en) * 2014-09-26 2018-07-1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ree floating battery cell assembly techniqu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module
US9520587B2 (en) * 2014-09-30 2016-12-1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s bar assembly carrier
JP6510261B2 (ja) * 2015-02-18 2019-05-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348076B2 (ja) 2015-02-24 2018-06-27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6449108B2 (ja) * 2015-06-04 2019-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2017010778A (ja) 2015-06-22 2017-01-1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KR101805650B1 (ko) * 2015-08-28 2017-12-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팩
JP2017196961A (ja) 2016-04-26 2017-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6540588B2 (ja) 2016-04-28 2019-07-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FR3056335B1 (fr) * 2016-09-20 2020-02-21 Pellenc Dispositif de batterie portative avec un systeme passif de refroidissement par ai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5523A1 (en) * 2012-07-13 2014-01-15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tray
KR20150019382A (ko) * 2013-08-13 2015-02-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팩
EP2916369A1 (en) * 2014-03-06 2015-09-09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vehicle
JP2016219260A (ja) * 2015-05-21 2016-12-22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7210B2 (ja) 2022-02-10
WO2019150806A1 (ja) 2019-08-08
EP3748718A4 (en) 2021-10-27
US20210036280A1 (en) 2021-02-04
JP2019133861A (ja) 2019-08-08
EP3748718A1 (en) 2020-12-09
EP3748718B1 (en) 2023-06-14
US11699818B2 (en) 2023-07-11
CN111630682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0682B (zh) 电池包
CN111164795A (zh) 电池模块
US9905823B2 (en) Battery pack
KR101750487B1 (ko) 외부 입출력 단자 및 버스 바의 장착 수단을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112616323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JP2023504557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WO2019111425A1 (ja) 電池パック
KR102423648B1 (ko) 전지 팩
US20230246278A1 (en) Battery pack
KR20230072439A (ko) 전지 모듈
JP7304407B2 (ja) 電池パック
US20200295323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JP7463685B2 (ja) 蓄電装置
WO2021079938A1 (ja) 蓄電設備
JP7078757B2 (ja) 電池パック
JP7243561B2 (ja) 電池パック
US20230261333A1 (en) Wiring module
JP2024060680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230072443A (ko) 전지 모듈
JP2021125430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KR20240055652A (ko) 전지 모듈
CN117917798A (zh) 电池模块
KR20230072424A (ko) 전지 모듈 및 전지 유닛
JP2023018197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5642371A (zh) 蓄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