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300B -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300B
CN111619300B CN202010440575.0A CN202010440575A CN111619300B CN 111619300 B CN111619300 B CN 111619300B CN 202010440575 A CN202010440575 A CN 202010440575A CN 111619300 B CN111619300 B CN 111619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vehicle
plate
fixing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0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9300A (zh
Inventor
魏广川
王炜强
杨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05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9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9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B60G15/06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of the spring and damper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另一端与滑柱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面过渡;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缺口环,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车架纵梁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口以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形状相吻合且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能好、易于布置、成本低廉,滑柱拆装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越野汽车滑柱的上端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越野汽车的滑柱,通常是将减振器、螺旋弹簧、压缩缓冲限位块、上顶座等零件集成为一个模块,可以实现支撑车辆的载荷、保持车身姿态、衰减由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限制车轮向上和向下的跳动行程等功能。
越野汽车通常为非承载式车身,其滑柱通常上端和车架相连接。传统汽车在设计滑柱上支承座总成时,为了追求高强度,通常支承座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布置困难、滑柱拆装不方便、成本高等,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越野汽车滑柱装配的滑柱上支承座总成,使其牢靠的固定滑柱,以提升整个滑柱在越野汽车上的使用寿命,成为了当前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另一端与滑柱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面过渡;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缺口环,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车架纵梁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口以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形状相吻合且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形成为矩形平板,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与所述车架纵梁焊接相连;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形成为一端为半圆形另一端为矩形的平面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所述滑柱相配合;
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形成为矩形板,所述第三板体自所述第一板体所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板体所在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均匀设有三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柱上安装衬套的外径。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为半环形曲面板体,所述第一支撑件自上端向下端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周向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卡口形成为矩形,所述卡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下端的长度超出所述第一支撑件下端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能好、易于布置、成本低廉,滑柱拆装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越野汽车滑柱的上端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车架纵梁200;滑柱300;
固定板10;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
支撑部20;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卡口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包括固定板10和支撑部20。
具体地,固定板10的一端与车架纵梁200相连,另一端与滑柱300相连,固定板10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面过渡,支撑部20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缺口环,支撑部20朝向车架纵梁200的一侧设有缺口,缺口的两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口23以与车架纵梁200相连,支撑部20的上端与固定板10的边沿形状相吻合且与固定板10的边沿相连。
换言之,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主要由固定板10和支撑部20组成,固定板10用于和越野汽车滑柱300相连接,实现越野汽车滑柱300上端的固定,固定板10的一端和另一端通过阶梯台阶面进行过渡,不仅可以增加滑柱300固定时的长度,而且可以增加固定板10的结构强度,提升整个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的可靠性。支撑部20大致形成为缺口环形,支撑部20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确保和滑柱300之间设有轴向间隙,防止滑柱300在压缩和拉伸运动时,支撑部20和滑柱300产生动态干涉。支撑部20的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口23,卡口23用于卡接在车架纵梁200上。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能好、易于布置、成本低廉,滑柱300拆装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越野汽车滑柱300的上端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支撑部20的上端与固定板10的边沿焊接相连。
也就是说,支撑部20的上端口和固定板10的外端圈进行周圈焊接。
优选地,固定板10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第三板体13。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板体11形成为矩形平板,第一板体11的一侧与车架纵梁200焊接相连,第二板体12形成为一端为半圆形另一端为矩形的平面板体,第二板体12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与滑柱300相配合,第三板体13形成为矩形板,第三板体13自第一板体11所在的一端向第二板体12所在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分别与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连。
具体而言,固定板10主要由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第三板体13组成,其中,第一板体11由一个半圆形平板和一个矩形平板组成,矩形平板的两边分别与半圆形平板相切,第二板体12的高度高于第一板体11的高度,第二板体12为矩形板以用于和车架纵梁200焊接。第三板体13作为连接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的阶梯,该种结构不仅可以增加滑柱300固定时的长度,而且可以增加固定板10的结构强度,提升整个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的周向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4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4的直径小于滑柱300上安装衬套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通孔15设在第二板体12的一端,另一个第二通孔15设在第二板体12的另一端。
具体地,第二板体12位于半圆形板的一端设置四个圆柱形通孔,三个第二通孔15,一个第一通孔14。靠近第二板体12一端的两个第二通孔15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孔径略大于越野汽车滑柱300上安装螺栓直径,靠近第二板体12的另一端为一个第二通孔15,孔径和靠近第二板体12一端的两个第二通孔15相等。三个第二通孔15在滑柱300固定板10上的分布为等边三角形。第一通孔14的孔中心设置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第一通孔14的孔径略小于滑柱300上安装衬套的外径,第一通孔14的作用是保证滑柱300减振器活塞杆的穿过,同时为滑柱300上安装衬套提供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部20包括第一支撑件21和两个第二支撑件22。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21形成为半环形曲面板体,第一支撑件21自上端向下端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件2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件21周向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二支撑件2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口23。
换言之,支撑部20主要由第一支撑件21和两个第二支撑件22组成。第一支撑件21形成为半喇叭形,第二支撑件22设在第一支撑件21的两端,第二支撑件22上设有的卡口23以用于卡在车架纵梁200上。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固定板10与支撑部20相交部位焊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固定板10的第一板体11和车架纵梁200进行焊接,支撑部20的卡口23和车架纵梁200进行焊接,最终实现整个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在车架纵梁200上的固定。滑柱300减振器活塞杆穿过固定板10的第一通孔14,滑柱300上安装螺栓穿过固定板10的三个第二通孔15,然后使用同规格的螺母进行紧固,最终实现越野汽车滑柱300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卡口23形成为矩形,卡口23的宽度大于车架纵梁200的宽度。
具体地,第二支撑件22的一端部还设置长方形卡口23,卡口23的大小略大于车架纵梁200的宽度,用于和车架纵梁200进行焊接以固定整个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
可选地,第二支撑件22下端的长度超出第一支撑件21下端的长度。
具体而言,第二支撑件22的上端带有台阶,和固定板10上的台阶过渡面相匹配,并在搭接的部位进行焊接。第二支撑件22的下端面低于第一支撑件21的下端面,以增加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的支撑强度。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能好、易于布置、成本低廉,滑柱300拆装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越野汽车滑柱300的上端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能好、易于布置、成本低廉,滑柱300拆装操作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另一端与滑柱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面过渡;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为自上端向下端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缺口环,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车架纵梁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卡口以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形状相吻合且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边沿焊接相连;
固定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形成为矩形平板,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与所述车架纵梁焊接相连;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形成为一端为半圆形另一端为矩形的平面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所述滑柱相配合;
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形成为矩形板,所述第三板体自所述第一板体所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板体所在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
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均匀设有三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柱上安装衬套的外径;
第一通孔的作用是保证滑柱减振器活塞杆的穿过,同时为滑柱上安装衬套提供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形成为矩形,所述卡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为半环形曲面板体,所述第一支撑件自上端向下端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周向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下端的长度超出所述第一支撑件下端的长度。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
CN202010440575.0A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1619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0575.0A CN111619300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0575.0A CN111619300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300A CN111619300A (zh) 2020-09-04
CN111619300B true CN111619300B (zh) 2021-12-24

Family

ID=7226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0575.0A Active CN111619300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9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9840B (zh) * 2021-01-04 2022-11-29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滑柱上端固定架及越野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6574A (ja) * 2008-02-25 2009-09-03 Tokai Rubber Ind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アッパサポ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
CN102384212A (zh) * 2010-09-01 2012-03-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通道液压滑柱支座和包括其的车辆悬架系统
CN207029300U (zh) * 2017-06-20 2018-02-2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车架滑柱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23388U (zh) * 2017-11-06 2018-06-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动刚度的汽车前减震器底座结构
CN109404466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广州澳森液压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能发电的车用减震器
CN209666764U (zh) * 2018-12-10 2019-1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6492A (ko) * 2000-12-29 2002-07-10 이계안 현가장치의 쇽업소버와 스프링 장착 구조
CN201694018U (zh) * 2010-06-22 2011-01-05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柱总成
CN206217537U (zh) * 2016-10-27 2017-06-0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滑柱上支撑结构、前滑柱上支撑总成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6574A (ja) * 2008-02-25 2009-09-03 Tokai Rubber Ind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アッパサポ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
CN102384212A (zh) * 2010-09-01 2012-03-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通道液压滑柱支座和包括其的车辆悬架系统
CN207029300U (zh) * 2017-06-20 2018-02-2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车架滑柱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23388U (zh) * 2017-11-06 2018-06-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动刚度的汽车前减震器底座结构
CN109404466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广州澳森液压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能发电的车用减震器
CN209666764U (zh) * 2018-12-10 2019-1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300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41320A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tructure
JP3945036B2 (ja) 自動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8696004B2 (en) Spring seat having an installation land/step
US6398202B1 (en) Bearing for a shock absorber strut or a pneumatic spring
CN103237669A (zh) 连接支杆
CN111619300B (zh) 一种车辆滑柱上支承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US20150123329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GB2436862A (en) A strut mount assembly
CN201092243Y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结构
US6341678B1 (en) Strut
JP486613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CN209666764U (zh) 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JPH04321807A (ja) 筒形容器用取付ブラケット
CN111232249A (zh) 适用于卫星变轨发动机的支架结构
CN201786989U (zh) 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
CN216300702U (zh) 一种后减振器支柱
CN209800618U (zh) 一种变压器减震装置
CN112659840B (zh) 一种越野车滑柱上端固定架及越野车
CN209756676U (zh) 用于双叉臂悬架系统的安装座、双叉臂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07984486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的导向机构
CN210821718U (zh) 减震器总成和汽车
CN215673346U (zh) 智能动力单元车载减振装置
CN212529229U (zh) 悬架支撑结构
CN216242017U (zh) 一种可升降调整的弹簧盘
CN218892391U (zh) 一种减震耐蚀型铝合金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