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229U - 悬架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架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229U
CN212529229U CN202020737379.5U CN202020737379U CN212529229U CN 212529229 U CN212529229 U CN 212529229U CN 202020737379 U CN202020737379 U CN 202020737379U CN 212529229 U CN212529229 U CN 212529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xial direction
upper support
cylindrical portion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73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友章
吉田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7373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支撑结构。该悬架支撑结构具备支撑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上端部的上部支撑体、支撑螺旋弹簧的上端部的上部弹簧座、及配置在上部支撑体与上部弹簧座之间的轴承,轴承的轴向倾斜于减振器的轴向,还具备配置在上部支撑体与轴承之间的胶垫,轴承是树脂制构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树脂制轴承的耐久性降低。

Description

悬架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的悬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支撑车辆用悬架的上端部的悬架支撑结构已被广泛采用。该悬架支撑结构具备支撑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上端部用的上部支撑体、支撑螺旋弹簧的上端部用的上部弹簧座、和被配置在上部支撑体与上部弹簧座之间的轴承。并且,轴承的轴向倾斜于减振器的轴向。
然而,在采用轻量且便宜的树脂制轴承的情况下,由于上部支撑体与轴承之间存在间隙,两者在振动时会相互碰撞,所以可能导致轴承的耐久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树脂制轴承的耐久性降低的悬架支撑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支撑结构,该悬架支撑结构具备支撑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上端部的上部支撑体、支撑螺旋弹簧的上端部的上部弹簧座、及配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与所述上部弹簧座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向倾斜于所述减振器的轴向,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配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胶垫,所述轴承是树脂制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悬架支撑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用胶垫填充上部支撑体与轴承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树脂制轴承的耐久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悬架支撑结构中,较佳为,所述上部支撑体包括容纳固定保持所述活塞杆的衬套的衬套容纳部、及安装在车身上的安装面部;所述安装面部被构成为从所述衬套容纳部向外侧扩展,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轴承的轴向垂直;所述胶垫包括配置在所述衬套容纳部与所述轴承之间的圆筒形部、及配置在所述安装面部与所述轴承之间的法兰部;所述圆筒形部被构成为,由其内周面围成的圆筒的中心线沿所述减振器的轴向延伸,由其外周面围成的圆筒的中心线沿所述轴承的轴向延伸;所述法兰部被构成为从所述圆筒形部的上端向外侧扩展,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轴承的轴向垂直。
另外,在所述胶垫包括圆筒形部和法兰部的上述悬架支撑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圆筒形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周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多个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是为了使所述胶垫与所述上部支撑体之间形成间隙而设置的;所述圆筒形部与所述法兰部间的交界部被构成为,使所述胶垫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在所述胶垫包括圆筒形部和法兰部的上述悬架支撑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圆筒形部的外周面的下端部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被构成为,在组装所述轴承时对所述轴承进行引导。
另外,在所述胶垫包括圆筒形部和法兰部的上述悬架支撑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法兰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于将所述胶垫定位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悬架支撑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悬架支撑结构的胶垫的立体图(从上侧看时)。
图3是图2所示的胶垫的立体图(从下侧看时)。
图4是将图1所示的悬架支撑结构的区域R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悬架支撑结构100进行说明。
悬架支撑结构100用于支撑车辆用悬架的上端部。在此,车辆用悬架为烛式悬架,具备减振器和螺旋弹簧60。
减振器的作用是使振动衰减,具备气缸(图示省略)、和在气缸中往复运动的活塞杆50。气缸的下端部与转向节(图示省略)相连接,转向节支撑着车轮(图示省略)使车轮成为可转动的状态。该转向节通过图示省略的球形接头可转动地被设置在下臂上。活塞杆50的上端部被上部支撑体1支撑。上部支撑体1上的减振器安装中心点与球形接头间的连线为主销轴线Ak,该主销轴线Ak为车轮的转向中心轴。
螺旋弹簧60以压缩状态被夹在下部弹簧座(图示省略)与上部弹簧座2之间,在其内侧配置有减振器。下部弹簧座被安装在气缸的外周面上。上部弹簧座2通过轴承3被固定保持在上部支撑体1上。即,悬架支撑结构100为输入分离型,用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来接受来自减振器的输入和来自螺旋弹簧60的输入。与输入一体型相比,输入分离型能够提高驾乘舒适性。
另外,轴承3的轴线Ar的延伸方向(即,轴向)Dr倾斜于减振器轴As的轴向Ds。具体而言,轴承3被配置为其轴线Ar与主销轴线Ak相重合。通过使轴承3的轴线Ar与主销轴线Ak一致,与使轴承3的轴线Ar与减振器轴As一致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操控稳定性。
如图1所示,支撑车辆用悬架的悬架支撑结构100具备上部支撑体1、上部弹簧座2、轴承3、和胶垫4。
上部支撑体1是支撑车辆用悬架的上端部的支撑部件,被安装在车身150上。上部支撑体1具有上板11、下板12和衬套13。通过将上板11和下板12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了衬套容纳部14和安装面部15。
衬套容纳部14被构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具有内部空间S。在衬套容纳部14的上板11和下板12各自的中间部位,分别形成有在减振器的轴向Ds上贯通的通孔14a。在内部空间S内装有衬套13。该衬套13例如为橡胶制部件,用于固定保持活塞杆50的上端部。具体而言,衬套13支撑着连杆安装部131,活塞杆50的上端部安装在连杆安装部131上。固定在衬套13上的活塞杆50从衬套容纳部14的内部空间S经由下侧的通孔14a向下方延伸。在衬套容纳部14的下部,活塞杆50的周围设置有弹跳限位器5。
安装面部15被构成为从衬套容纳部14向外侧扩展并环绕着衬套容纳部14的外周。安装面部15通过螺栓151被安装在车身150上。安装面部15被倾斜地配置为不与减振器的轴向Ds相垂直。具体而言,安装面部15位于与轴承3的轴线Ar相垂直的面上。
上部弹簧座2用于固定保持螺旋弹簧60的上端部。上部弹簧座2被构成为圆环形,且截面为L字形。详细而言,上部弹簧座2具有圆筒形部2a、和从该圆筒形部2a的上端向外侧扩展的法兰部2b。上述衬套容纳部14配置在上部弹簧座2的内侧。在上部弹簧座2与螺旋弹簧60之间设置有绝缘体21。圆筒形部2a的下端部与防尘罩6的上端部连接。
轴承3为树脂制的推力轴承,被配置在上部支撑体1与上部弹簧座2之间。轴承3被构成为,使上部弹簧座2相对于上部支撑体1可转动的同时,承受来自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轴承3如上所述那样倾斜配置,以使转动面与安装面部15相平行。
例如,轴承3具有树脂制的上部盒体31、树脂制的下部盒体32、和树脂制的轴承片33。上部盒体31和下部盒体32被构成为圆环形,且截面为L字形。上部盒体31和下部盒体32被组装成可相对转动。在上部盒体31的上方配置有上部支撑体1,在下部盒体32的下方配置有上部弹簧座2。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部支撑体1与轴承3之间还配置有胶垫4。即,胶垫4和轴承3配置在上部支撑体1与上部弹簧座2之间,胶垫4位于上部支撑体1侧,轴承3位于上部弹簧座2侧。换言之,胶垫4嵌合在上部支撑体1的下板12的下侧;轴承3嵌合在胶垫4的下侧;上部弹簧座2嵌合在轴承3的下侧。
胶垫4具有填充上部支撑体1与轴承3之间的间隙的功能,同时还能够调节轴承3在上部支撑体1上的配置位置。图2是从上侧看到的胶垫4的立体图,图3是从下侧看到的胶垫的立体图。如图1~图3所示,胶垫4被构成为圆环形,且截面为L字形。详细而言,胶垫4包括圆筒形部41、和从圆筒形部41的上端向外侧扩展的法兰部42。
圆筒形部41被配置在衬套容纳部14与轴承3之间。即,衬套容纳部14被配置在圆筒形部41的内侧,衬套容纳部14被圆筒形部41包围。并且,圆筒形部41被配置在轴承3的内侧,圆筒形部41被轴承3包围。
圆筒形部41被构成为,由其内周面围成的直圆筒的中心线沿减振器的轴向Ds延伸(与减振器轴As相重合),由其外周面围成的锥形圆筒的中心线沿轴承3的轴向Dr延伸(与轴线Ar相重合)。换言之,圆筒形部41被构成为,其内径尺寸在轴向Ds上固定不变;其外径尺寸沿着轴承3的轴线Ar的延伸方向Dr朝着下方逐渐减小。因此,圆筒形部41的一侧(D1方向侧)的壁厚从上朝下逐渐变薄。
法兰部42被配置在安装面部15与轴承3之间。因此,法兰部42与安装面部15平行,并与轴承3的轴线Ar相垂直。
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在圆筒形部4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周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多个薄壁部43。图4是将图1中的区域R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薄壁部43是为了使胶垫4与上部支撑体1之间形成间隙G1而设置的。
并且,圆筒形部41与法兰部42间的交界部44(参照图3)被构成为,能使胶垫4与轴承3之间形成间隙G2(参照图4)。作为一个具体例子,使截面为L字形的胶垫4的弯曲部(交界部44)的下表面侧的曲率大于截面为L字形的轴承3的弯曲部的上表面侧的曲率。由此,通过使胶垫4的弯曲部的下表面与轴承3的弯曲部的上表面曲率不一致,能够在胶垫4的弯曲部的下表面与轴承3的弯曲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G2。
如图1所示,在圆筒形部41的外周面的另一侧(D2方向侧)的下端部,形成有倾斜部45。该倾斜部45用于在组装轴承3时对轴承3进行引导。倾斜部45倾斜于圆筒形部41的锥形外周面,即,相对于轴承3的轴向Dr,其倾斜度大于锥形外周面的倾斜度。
另外,在上部支撑体1的安装面部15上,形成有用于在连接上板11和下板12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图示省略)。同时,如图2所示,在法兰部4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46。突出部46是为了将胶垫4定位在上部支撑体1上而设置的。该突出部46被设置在与上述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上,用于与上述定位孔嵌合。将胶垫4组装于上部支撑体1时,只要将突出部46嵌入定位孔内,便能使胶垫4定位在上部支撑体1上。
<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在上部支撑体1与轴承3之间设置胶垫4,能用胶垫4填充上部支撑体1与轴承3之间的间隙,因而能够防止上部支撑体1和轴承3在振动时相互碰撞,从而能防止树脂轴承3的耐久性降低。因而,能够采用轻量且便宜的树脂制轴承3。并且,利用胶垫4可调节轴承3在上部支撑体1上的配置位置,因此,可以采用对称形状的通用的轴承3。即,不必为了将轴承3配置为倾斜于上部支撑体1,而采用非对称形状的轴承。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薄壁部43而使胶垫4与上部支撑体1之间形成了间隙G1,并且,在胶垫4的弯曲部的下表面与轴承3的弯曲部的上表面之间也形成了间隙G2,因此,在组装轴承3时,当轴承3被压入时,胶垫4的变形能够被间隙G1和G2吸收,从而能够防止过大的载荷作用在轴承3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圆筒形部41的下端部形成倾斜部45,在组装轴承3时,能够方便地嵌入轴承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法兰部42的上表面形成用于定位的突出部46,能够利用现有的定位孔,方便地将胶垫4定位在上部支撑体1上。
<其它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的示例,不构成限定性解释的依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能仅由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来解释,而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界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包括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圆筒形部41的外周面围成锥形圆筒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圆筒形部41的外周面也可围成直圆筒。即,也可以构成为,在轴承3的轴向Dr上,圆筒形部41的外径尺寸固定不变。

Claims (5)

1.一种悬架支撑结构,具备支撑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上端部的上部支撑体、支撑螺旋弹簧的上端部的上部弹簧座、及配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与所述上部弹簧座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向倾斜于所述减振器的轴向,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胶垫,
所述轴承是树脂制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支撑体包括容纳固定保持所述活塞杆的衬套的衬套容纳部、及安装在车身上的安装面部;
所述安装面部被构成为从所述衬套容纳部向外侧扩展,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轴承的轴向垂直;
所述胶垫包括配置在所述衬套容纳部与所述轴承之间的圆筒形部、及配置在所述安装面部与所述轴承之间的法兰部;
所述圆筒形部被构成为,由其内周面围成的圆筒的中心线沿所述减振器的轴向延伸,由其外周面围成的圆筒的中心线沿所述轴承的轴向延伸;
所述法兰部被构成为从所述圆筒形部的上端向外侧扩展,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轴承的轴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形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周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多个薄壁部;
所述薄壁部是为了使所述胶垫与所述上部支撑体之间形成间隙而设置的;
所述圆筒形部与所述法兰部间的交界部被构成为,使所述胶垫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形部的外周面的下端部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被构成为,在组装所述轴承时对所述轴承进行引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法兰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用于将所述胶垫定位在所述上部支撑体上。
CN202020737379.5U 2020-05-07 2020-05-07 悬架支撑结构 Active CN212529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379.5U CN212529229U (zh) 2020-05-07 2020-05-07 悬架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379.5U CN212529229U (zh) 2020-05-07 2020-05-07 悬架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229U true CN21252922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7379.5U Active CN212529229U (zh) 2020-05-07 2020-05-07 悬架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604B2 (en) Cross axis joint with elastomeric isolation
US6398201B1 (en) Vehicle shock absorber pad having a spring containment flange
RU2617243C2 (ru) Резин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шарнир для подвески колес автомобиля, трапециевидный рычаг подвески и подвеска колес
US6155543A (en) Spring seat assembly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EP1800914A1 (en) Strut mount
JP3945036B2 (ja) 自動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532367B2 (ja) ブラケット付き筒形防振装置
CN106103146B (zh) 撑杆式悬架装置
CN212529229U (zh) 悬架支撑结构
KR19980070646A (ko) 코일 스프링의 차체 장착 구조 및 그 방법
CN111114231A (zh) 一种越野汽车前滑柱总成及汽车
JPH11230251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制振装置
JPH0529560Y2 (zh)
US20090085266A1 (en) Integrated insulator type strut assembly for suspension system
KR100778079B1 (ko) 서스펜션의 스트러트
JP3168856B2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の取付構造
CN213501719U (zh) 一种被悬架弹簧以及安装盘组件包裹的悬架总成
CN220168103U (zh) 一种汽车压缩机的减震装置和车辆
CN220378773U (zh) 一种新型高轴向刚度控制臂衬套
CN217977142U (zh) 一种减震器上安装座总成
JP2006160008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支持構造
CN220053496U (zh) 用于车辆的悬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S609044Y2 (ja) 車輌懸架装置におけるダイナミツクダンパー付きコントロールアーム
JP2010285037A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JPS63267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