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299A -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299A
CN111619299A CN202010496642.0A CN202010496642A CN111619299A CN 111619299 A CN111619299 A CN 111619299A CN 202010496642 A CN202010496642 A CN 202010496642A CN 111619299 A CN111619299 A CN 111619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assembly
inner core
shell
rubber sleeve
passenge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6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9299B (zh
Inventor
李耀超
张洋
李俊伟
王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496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9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9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9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60G13/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of fluid type
    • B60G13/08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of fluid type hydraul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20Type of damper
    • B60G2202/24Fluid dam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8Damper mount on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包括第一壳体,其与车身连接;第二壳体,其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第二壳体与车身连接;衬套,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衬套包括内芯及包裹在内芯外侧的橡胶套,橡胶套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相邻两个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波谷,内芯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凸块的第二凸块,相邻两个第二凸块之间形成第二波谷,第一凸块位于第二波谷内,第二凸块位于第一波谷内,且橡胶套两端的第一凸块分别抵接第一壳体的内壁及第二壳体的内壁。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降低振动的传递,同时能够对悬架下跳行程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乘用车上悬置总成作为连接减振器与车身的关键部件,其一方面能够衰减来自减振器路径上的振动,另一方面能够对于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悬架下跳行程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当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悬架下跳行程过大超出设定的行程,容易出现汽车底盘零件干涉以及油管撕裂的安全问题。然而目前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直接采用普通的橡胶套来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和压力,存在疲劳寿命不高,且不能对悬架下跳行程进行限位。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能够有效降低振动的传递,同时能够对悬架下跳行程进行限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所述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包括:
第一壳体,其与车身连接;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车身连接;
衬套,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衬套包括内芯及包裹在所述内芯外侧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波谷,所述内芯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凸块的第二凸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第二波谷,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二波谷内,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波谷内,且所述橡胶套两端的所述第一凸块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衬套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橡胶套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套管过盈配合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比所述第一波谷的高度高2.5-3.5mm。
优选地,所述内芯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偶数个所述第二凸块。
优选地,所述内芯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六个所述第二凸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块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橡胶套与所述内芯硫化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波谷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压铆连接。
优选地,所述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还包括:
缓冲块支座,其与所述第二壳体旋铆压合,所述缓冲块支座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支座用于收纳缓冲块的变形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橡胶套内设置内芯,内芯受到减振器的活塞杆振动后,内芯能够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发生上下移动,从而使橡胶套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由于橡胶套内的内芯能够承受部分压力,所以使橡胶套不易发生剧烈变形,能够避免橡胶套的疲劳寿命不高的问题,使减振效果更好;且在橡胶套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能够使橡胶套具有较低的刚度,从而能够降低减振器振动的传递,使降低后的振动再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传递至汽车的车身,以实现降低路面对车身的振动幅度,进而提高车身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内芯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凸块的第二凸块,使第一凸块位于第二波谷内,第二凸块位于第一波谷内,且橡胶套两端的第一凸块分别抵接第一壳体的内壁及第二壳体的内壁,当减振器的活塞杆带动内芯上的第二凸块移动并抵接至第二壳体的内壁时,内芯不能再进行移动,从而限制了活塞杆移动的行程,以实现对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以避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汽车底盘零件干涉以及油管撕裂的安全问题,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2-衬套;21-内芯;211-第二凸块;212-卡接孔;22-橡胶套;221-第一凸块;23-套管;3-第二壳体;31-凹槽;4-缓冲块支座;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它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乘用车上悬置总成作为连接减振器与车身的关键部件,其一方面能够衰减来自减振器路径上的振动,另一方面能够对于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悬架下跳行程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当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悬架下跳行程过大超出设定的行程,容易出现汽车底盘零件干涉以及油管撕裂的安全问题。然而目前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直接采用普通的橡胶套来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和压力,存在疲劳寿命不高,且不能对悬架下跳行程进行限位。
因此在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设计中希望乘用车上悬置总成既具有相对较低的刚度以降低振动的传递,同时也希望在减振器活塞杆受到较大作用力时仅产生一定尺寸的变形以满足悬架行程的限位要求。而在有限空间内既要保证低刚度又要保证短限位就是一个矛盾的目标取向,需要进行合理结构的设计来实现。而目前的文献及专利对于如何通过设计橡胶套及内芯的结构来保证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低刚度和在大力值下的限制位移功能鲜有说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以及包括该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汽车。其中,汽车还包括减振器,减振器的活塞杆与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连接,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还与汽车的车身连接;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能够降低减振器振动的传递,且对悬架下跳行程进行限位,以降低路面对汽车车身的振动幅度,进而提高车身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1-3所示,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3及衬套2。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均与汽车的车身连接,且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1之间通过紧固件5压铆固定连接,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衬套2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衬套2包括内芯21及完全包裹在内芯21外侧的橡胶套22,在橡胶套22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221,相邻两个第一凸块221之间形成第一波谷,以使橡胶套22的上下两端形成类似波峰与波谷的交错结构;在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凸块221的第二凸块211,相邻两个第二凸块211之间形成第二波谷,以使内芯21的上下两端形成类似波峰与波谷的交错结构;且使第一凸块221位于第二波谷内,第二凸块211位于第一波谷内,橡胶套22两端的第一凸块221分别抵接第一壳体1的内壁及第二壳体3的内壁,以保证整个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初始刚度。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为螺柱。本实施例中,螺柱的数量设置为四个。设置四个螺柱能够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更稳定地连接。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螺柱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其中,上、下的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其中,如图2所示,内芯21上设置有卡接孔212,减振器的活塞杆卡接在卡接孔212内;当减振器发生振动时,活塞杆振动以带动内芯21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3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进行上下移动,由于内芯21与橡胶套22之间通过硫化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当内芯21进行上下移动以带动橡胶套22发生变形,从而降低减振器的振动传递,以使汽车能够平稳行驶。
通过在橡胶套22内侧设置内芯21,当内芯21受到减振器的活塞杆振动后,内芯21能够在容纳空间内发生上下移动,从而使橡胶套22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由于橡胶套22内的内芯21能够承受部分压力,所以使橡胶套22不易发生剧烈变形,能够避免橡胶套22的疲劳寿命不高的问题,使减振效果更好;且将内芯21完全包裹在橡胶套22的外侧,由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3及内芯21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将内芯21完全包裹在橡胶套22的外侧能够避免内芯21与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3接触碰撞而发出噪声,达到降噪的效果。
同时,通过在橡胶套22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第一凸块221,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221之间为空隙,未设置其它结构,以使橡胶套22具有较低的刚度,从而能够降低减振器振动的传递,使降低后的振动再通过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传递至汽车的车身,以实现降低路面对车身的振动幅度,进而提高车身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且在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凸块221的第二凸块211,使第一凸块221位于第二波谷内,第二凸块211位于第一波谷内,且橡胶套22两端的第一凸块221分别抵接第一壳体1的内壁及第二壳体3的内壁;当减振器的活塞杆带动内芯21上的第二凸块211移动并抵接至第二壳体3的内壁时,内芯21不能再进行移动,从而限制了活塞杆移动的行程,以实现对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以避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汽车底盘零件干涉以及油管撕裂的安全问题,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衬套2还包括套管23,套管23套设在橡胶套22的外侧,且第二壳体3上设置有凹槽31,套管23过盈配合于凹槽31内,以将衬套2与第二壳体3过盈装配。具体地,第一凸块221的高度比第一波谷的高度高2.5-3.5mm,能够对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效果较好,不会使限位太大或者太小;且第二凸块211的高度低于第一波谷的高度,能够使橡胶套22将内芯21完全包裹在内侧,避免内芯21与第二壳体3的内壁直接接触而发出异响。
具体地,在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偶数个第二凸块211。设置有偶数个第二凸块211能够保证内芯21在受到活塞杆的非轴向力时,内芯21在各个方向上的摆动刚度相同,以使内芯21受力均匀,从而使整个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减振性能更平稳。本实施例中,在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六个第二凸块211,相对应地,在橡胶套22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六个第一凸块221。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芯21上设置四个第二凸块211。具体的第二凸块211的设置数量需要根据内芯21实际受力需求决定。其中,第二凸块21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本实施例中,将为塑料材质的第二凸块211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在内芯21上,以实现对内芯21的减重效果。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凸块211与内芯2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凸块211的材质设置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第二凸块211的结构对称设置。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第二凸块211的结构非对称设置。具体的设置方式需要根据内芯21的实际受力情况决定。
其中,在第二凸块211上设置有降噪套(图中未示出),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二凸块211与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3发生抵接碰撞而发出的噪声,使降噪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降噪套由薄层的橡胶材质制得。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还包括缓冲块支座4,缓冲块支座4与第二壳体3旋铆压合,缓冲块支座4内设置有缓冲块(图中未标示),缓冲块支座4用于收纳缓冲块的变形部分。具体地,缓冲块与橡胶套22连接,当橡胶套22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时,缓冲块也发生变形,用于为橡胶套22提供缓冲作用,而缓冲块发生变形的部分完全收纳在缓冲块支座4内,以避免缓冲块在受到橡胶套22挤压后从缓冲块支座4内脱落。
本实施例中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减振器的振动较小时,活塞杆振动以带动内芯21在容纳空间内上下移动,内芯21挤压橡胶套22,以使橡胶套22发生变形,而橡胶套22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221能够使橡胶套22具有较低的刚度,从而能够降低减振器振动的传递,使降低后的振动再通过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传递至汽车的车身,从而实现降低路面对车身的振动幅度。
当减振器的振动较大时,活塞杆振动以带动内芯21在容纳空间内移动,当内芯21上的第二凸块211移动并抵接至第二壳体3上的凹槽31的内壁时,即使活塞杆继续带动内芯21移动,此时,内芯21不再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悬架下跳行程的限位,以使减振器的活塞杆在受到较大作用力时,仅只产生一定尺寸的变形即能够满足悬架行程的限位要求,从而避免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汽车底盘零件干涉以及油管撕裂的安全问题,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包括:
第一壳体(1),其与车身连接;
第二壳体(3),其与所述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3)与所述车身连接;
衬套(2),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衬套(2)包括内芯(21)及包裹在所述内芯(21)外侧的橡胶套(22),所述橡胶套(22)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22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21)之间形成第一波谷,所述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凸块(221)的第二凸块(21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211)之间形成第二波谷,所述第一凸块(221)位于所述第二波谷内,所述第二凸块(211)位于所述第一波谷内,且所述橡胶套(22)两端的所述第一凸块(221)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及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还包括套管(23),所述套管(23)套设在所述橡胶套(22)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3)上设置有凹槽(31),所述套管(23)过盈配合于所述凹槽(3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221)的高度比所述第一波谷的高度高2.5-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偶数个所述第二凸块(2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的上下两端的周边均周向且间隔设置有六个所述第二凸块(2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21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22)与所述内芯(21)硫化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21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波谷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3)之间通过紧固件(5)压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上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上悬置总成还包括:
缓冲块支座(4),其与所述第二壳体(3)旋铆压合,所述缓冲块支座(4)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支座(4)用于收纳缓冲块的变形部分。
CN202010496642.0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Active CN111619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642.0A CN111619299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642.0A CN111619299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299A true CN111619299A (zh) 2020-09-04
CN111619299B CN111619299B (zh) 2021-11-26

Family

ID=7226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6642.0A Active CN111619299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92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604A (zh) * 2021-06-09 2021-10-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簧结构总成及其扭力梁悬架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36B1 (en) * 1997-10-31 2001-07-17 Chuohatsujo Kabushiki Kaisha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20110056785A1 (en) * 2009-09-09 2011-03-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ibration Damper
CN104070979A (zh) * 2014-06-26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拉杆式悬置装置
CN104302943A (zh) * 2012-05-08 2015-01-21 奥迪股份公司 带有旋转减振器的减振设备
CN105051404A (zh) * 2013-03-22 2015-11-11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装置
CN207617452U (zh) * 2017-12-26 2018-07-17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上支座总成及车辆
CN109866568A (zh) * 2019-03-29 2019-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36B1 (en) * 1997-10-31 2001-07-17 Chuohatsujo Kabushiki Kaisha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20110056785A1 (en) * 2009-09-09 2011-03-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ibration Damper
CN104302943A (zh) * 2012-05-08 2015-01-21 奥迪股份公司 带有旋转减振器的减振设备
CN105051404A (zh) * 2013-03-22 2015-11-11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装置
CN104070979A (zh) * 2014-06-26 2014-10-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拉杆式悬置装置
CN207617452U (zh) * 2017-12-26 2018-07-17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上支座总成及车辆
CN109866568A (zh) * 2019-03-29 2019-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604A (zh) * 2021-06-09 2021-10-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簧结构总成及其扭力梁悬架结构
CN113464604B (zh) * 2021-06-09 2022-04-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簧结构总成及其扭力梁悬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299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1923B2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CN111619299B (zh) 一种乘用车上悬置总成
CN202491683U (zh)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装置
CN109073032A (zh) 用于车辆减震器的弹簧元件以及具有弹簧元件的车辆减震器和车辆
CN213291973U (zh) 液压悬置用解耦装置及液压悬置总成
CN202349074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CN214267775U (zh) 一种非承载车身货运汽车上用车身与车架悬置结构
CN211075495U (zh)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动力总成及车辆
KR101162309B1 (ko) 쇽업소버의 더스트 커버
CN108312797B (zh) 板簧用减振装置、悬架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430825U (zh) 用于车辆的悬置组件、动力总成和车辆
CN216045188U (zh) 缓冲块、悬架及汽车
CN220826466U (zh) 一种带有异形硫化体的发动机悬置用衬套及其发动机悬置
CN117366142A (zh) 悬置结构和车辆
CN218564289U (zh) 一种车用减震顶胶结构
CN216069596U (zh) 拉杆式悬置
JP4017213B2 (ja) 防振機構
CN216069595U (zh) 拉杆式悬置
CN219432323U (zh) 用于汽车的橡胶减震器
CN218929183U (zh) 衬套总成、衬套悬置及车辆
CN114248591B (zh) 悬架及悬架的螺旋弹簧
CN219605930U (zh) 减振组件和悬架
US20240093722A1 (en) Bearing bush for vibration isolation between two vehicle components of a motor vehicle
CN220053425U (zh) 用于车辆摆臂的衬套组件、摆臂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