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5482B - 单元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单元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5482B
CN111605482B CN202010009517.2A CN202010009517A CN111605482B CN 111605482 B CN111605482 B CN 111605482B CN 202010009517 A CN202010009517 A CN 202010009517A CN 111605482 B CN111605482 B CN 111605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nstrument panel
fixing structure
units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9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5482A (zh
Inventor
田中智久
岩田晃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0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5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60R7/06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mounted on or below dash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元固定结构。本发明的单元固定结构(S)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用于收纳并支承多个单元(11)的单元箱(1),所述单元箱具有:第一固定部(16),其被固定于仪表板(2)的内表面;和第二固定部(17),其被固定于作为车身侧的转向吊架横梁(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仪表板的外观性变差。

Description

单元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单元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如下一种单元固定结构,即将控制车辆的各种电子控制单元集中配置于单元箱(unit box)内,并且将该单元箱安装于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的内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与将各种电子控制单元分散配置于车辆的各部的结构不同,根据这种单元固定结构,能够防止用于在电子控制单元彼此之间进行信号收发的线束(Wire harness)的错综交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3295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单元固定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单元箱中,将电子控制单元集中于该单元箱的同时,担忧由于其重量而使仪表板的安装面产生松动。并且,这种松动会损坏仪表板的外观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固定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仪表板的外观性变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单元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用于收纳并支承多个单元的单元箱,所述单元箱具有被固定于仪表板的内表面的第一固定部和被固定于车身侧的第二固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单元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仪表板的外观性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固定结构的车身前部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局部剖视图。
图3是搭载有多个单元的单元箱的俯视图。
图4的(a)是单元箱的俯视图,图4的(b)是从左斜前侧的稍下方仰视单元箱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元箱;2:仪表板;3:转向吊架横梁(Steering hanger beam)(车身侧);6:转向柱(Steering column);11:单元;11a:第一单元;11b:第二单元;11c:第三单元;11d:第四单元;11e:第五单元;13:框体;13a:横部件;13b:纵部件;14:支承体;15:腿部;16:第一固定部;17:第二固定部;21:上表面部件(仪表板);21a:仪表板的开口部;21c:盖(lid);21d:仪表板的内表面;22:纵壁部件(仪表板);31:横梁主体;32:侧支架(Side bracket);35:单元箱支承支架;S:单元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适宜地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固定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所参照的附图的上下前后左右的箭头所示方向与车身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一致。
《单元固定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固定结构具有单元箱,该单元箱用于收纳并支承被配置于车辆的仪表板的内侧(车厢外侧)的多个单元中的两个以上的单元。
例如能够列举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ower Steering system)电子控制单元、车道保持辅助电子控制单元、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电子控制单元、车辆动作稳定化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智能辅助单元(smart accessory unit)、各种天线单元(antennaunit)、扬声器单元(speaker unit)等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单元,但并不局限于这些电气电子单元。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单元箱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被固定于仪表板;第二固定部被固定于作为车身侧的转向吊架横梁。此外,只要第二固定部的固定部位为车身侧即可,不限定于该转向吊架横梁。
下面,以该单元箱5收纳并支承五个单元的单元固定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单元的数量只要如前述那样为两个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制。
图1为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元固定结构S的车身前部的局部俯视图。此外,在图1中,用隐藏线(虚线)来表示单元11、收纳该单元11的单元箱1和转向吊架横梁3。
如图1所示,单元固定结构S具有被固定于仪表板2和转向吊架横梁3的单元箱1。
<仪表板>
如图1所示,仪表板2构成为主要具有上表面部件21和纵壁部件22。设想本实施方式中的仪表板2为能够振动熔接(Vibration welding)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的树脂成型品,但并不限定于此。
上表面部件21为以如下方式略微形成上升坡度而倾斜,即在前挡风玻璃(frontglass)4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下相同)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越靠向后方越稍微向上方位移。
纵壁部件22以从上表面部件21的后缘向下方延伸(图1的纸面里侧)的方式而形成。
在上表面部件21上,在靠近前挡风玻璃4的位置形成有除霜风口21a。另外,在上表面部件21上,在车宽方向中央靠近纵壁部件22的位置形成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开口部21a。该开口部21a以连通仪表板2的内外的方式而设置。
另外,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21a以使单元箱1的单元11面向仪表板2的外侧的方式而形成。
盖21c以自如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该开口部21a。本实施方式中的盖21c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即通过被设置于盖21c的外周的适当部位的多个爪部(省略图示)卡止于开口部21a的周缘而堵塞开口部21a。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盖21c如后述那样兼作扬声器盖(speaker lid),并形成为网(mesh)状。
在纵壁部件22上,在靠近上表面部件21的位置形成有液晶面板5(显示屏)的安装开口22。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液晶面板5以面对乘员的方式从驾驶座横跨副驾驶座而一体横长地形成。
该液晶面板5上,除了在适当位置放映出各种参数类、汽车导航图像之外,根据需要放映接收影像图像、车身状态的动画图像、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等。
在液晶面板5的安装开口22a的下方,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气体排出口22b。另外,在纵壁部件22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也设置有未图示的气体排出口。
另外,在比纵壁部件22的中央部靠右的位置形成有转向柱6的安装开口22c。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纵壁部件22上设置有杂物箱(glove box)的安装开口、各种开关面板的安装开口、安全气囊(air bag)容纳部的盖安装开口等。
<转向吊架横梁>
转向吊架横梁3位于单元箱1的下方(图1的纸面里侧),且沿车宽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向吊架横梁3具有横梁主体31、侧支架32、转向柱支承部件33、多个支承支架34和后述的单元箱支承支架35(参照图2),其中,横梁主体31由管部件构成;侧支架32分别形成于横梁主体3在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转向柱支承部件33将转向柱6支承于横梁主体31;多个支承支架34从横梁主体31延伸。
横梁主体31为直径不同的多个管部件沿轴向一体接合而形成。
侧支架32通过螺栓等紧固于未图示的前柱(Front pillar)的下部。
转向柱支承部件33在比横梁主体31的中央靠右的位置由从横梁主体31延伸到后方的支架形成。
转向柱6通过由螺栓等被紧固于该转向柱支承部件33而被支承于横梁主体31。
支承支架34的顶端部与车身框架(省略图示)等连接。
此外,对于单元箱支承支架35(参照图2),与下面的单元箱1一起进行说明。
<单元箱>
接着,对单元箱1(参照图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单元箱1以与开口部21a相对应的方式而配置。
在从仪表板2的外侧进行观察的图1所示的俯视观察时,单元箱1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
图2为图1的II-II局部剖视图。此外,在图2中,对单元箱1添加阴影来进行描绘。
如图2所示,单元箱1具有将多个板体组合而一体成型的骨架结构。设想该单元箱1为能够振动熔接的聚丙烯等的树脂成型品,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实施方式中的单元箱1以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的方式而形成为扁平状。
这种单元箱1被配置于液晶面板5(显示屏)的前侧。
具体而言,单元箱1的上表面在图2的侧面观察时,以沿着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的方式而配置。即,单元箱1的上表面越靠向后方越上升地呈坡度稍微倾斜。
并且,单元箱1的下表面在图2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水平。
这样的单元箱1具有与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相对的第一固定部16和与转向吊架横梁3相对的第二固定部17。
第一固定部16在后述的多个部位与仪表板2振动熔接。
第二固定部17以在后面详细说明的单元箱1(参照图4的(b))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排列的方式而设置有一对。
第二固定部17通过螺栓等被紧固于从转向吊架横梁3的横梁主体31延伸出的单元箱支承支架35的顶端。
此外,单元箱支承支架35具有环状的基部35a、延伸部35b和紧固部35c,其中,基部35a被嵌入到横梁主体31;延伸部35b从该基部35a向铅垂方向上方延伸;紧固部35c在延伸部35b的顶端呈L字状弯曲。
这样的单元箱支承支架35以与一对第二固定部17(参照图4的(b))相对应的方式而在横梁主体31的轴向上排列设置有一对。
本实施方式的单元箱1在所述骨架结构中收纳有多个单元11。
下面要参照的图3为搭载有多个单元11的单元箱1的俯视图。此外,在图3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一并表示液晶面板5和仪表板2的开口部21a。
如图3所示,单元箱1收纳有第一单元11a、第二单元11b、第三单元11c、第四单元11d和第五单元11e。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在并未特别区分这五个单元11a、11b、11c、11d、11e的情况下,仅称为单元11。
附带地说,设想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元11a为构成车载音频装置的扬声器单元。另外,设想第二单元11b为智能辅助的第一天线单元。设想第三单元11c为GPS天线单元。设想第四单元11d为远程通信天线单元(Telecommunication antenna unit)和GNSS天线单元的综合天线。设想第五单元11e为智能辅助的第二天线单元。
这些单元11中,除了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的第一单元11a以外,从第二单元11b到第五单元11e的单元11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
这些从第二单元11b到第五单元11e的单元11被配置于第一单元11a的周围。
具体而言,第二单元11b和第五单元11e以在车宽方向上夹持第一单元11a的方式而配置。另外,第三单元11c和第四单元11d以在与液晶面板5(显示屏)之间夹装有第一单元11a的方式而配置。
此外,在如图3所示那样俯视观察行李箱1时,第二单元11b和第五单元11e各自的一部分以与下面要说明的单元箱1的框体13重叠的方式而配置。在图3中,用隐藏线(虚线)来表示这些重叠部。
下面所要参照的图4的(a)为单元箱1的俯视图,图4的(b)为从左斜前侧的稍下方仰视单元箱1的立体图。此外,在图4的(a)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一并表示仪表板2的开口部21a。另外,在图4的(a)中,将单元箱1的第一固定部16添加阴影来进行描绘。
如图4的(a)所示,单元箱1具有框体13和单元11(参照图3)的支承体14。另外,如图4的(b)所示,单元箱1具有连结框体13和支承体14的腿部15。
如图4的(a)所示,框体13在俯视观察时形成单元箱1的外形,且呈大致矩形。
具体而言,框体13由一对横部件13a、13a和一对纵部件13b、13b形成大致矩形形状,其中,横部件13a、13a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方式而配置;纵部件13b、13b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在横部件13a、13a的各自的上表面,沿车宽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一对第一固定部16。
另外,在纵部件13b、13b的各自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6。
并且,被振动熔接于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参照图2)的这些第一固定部16以围绕仪表板2的开口部21a的方式而配置。
如图4的(a)所示,支承体14由形成有三个冲切孔14a且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的板体形成。
该支承体14在框体13的下方(图4的(a)的纸面里侧)与框体13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
支承体14具有多个分别用于安装五个单元11(参照图3)的安装部14b。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部14b由螺纹孔构成。
并且,这些单元11通过与该安装部14b(螺纹孔)旋合的螺钉12(参照图3)而被安装于支承体14。
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切孔14a形成于与第一单元11a、第三单元11c和第四单元11d(参照图3)相对应的位置。
这些冲切孔14a有助于单元箱1的重量减轻。另外,在被配置于单元箱1内的单元11(参照图3)例如发热的情况下,这些冲切孔14a还具有抑制单元箱1内的热量封闭的功能。
如图4的(b)所示,腿部15除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体之外,还由截面呈L字状或コ字状(U字状)的弯曲板体等形成。
这些腿部15沿框体13的内周配置有多个。并且,从框体13延伸到下方的腿部15的顶端分别与支承体14的外周连接。
通过由这样的腿部15来将框体13和支承体14连结,在单元箱1的外周,于腿部15彼此间形成有多个开口15b。
并且,如图3所示,使第二单元11b和第五单元11e各自的一部分通过该开口15b从支承体14侧向框体13的下表面侧突出。
据此,如前述那样,第二单元11b和第五单元11e各自的一部分在图3所示的俯视观察时与框体13重叠。
在图4的(b)中,标记17为形成于支承体14的下表面的第二固定部,标记18为框体支承腿。
第二固定部17由从支承体14的下表面局部地向下方突出的凸部形成。
该第二固定部17以与转向吊架横梁3(参照图2)的单元箱支承支架35(参照图2)中的紧固部35c(参照图2)相对应的方式而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形成有两个。
在这些第二固定部17的中央形成有螺栓孔17a,该螺栓孔17a用于与单元箱支承支架35(参照图2)中的紧固部35c(参照图2)紧固。
如图4的(b)所示,框体支承腿18从框体13的各纵部件13b、13b的后部下表面延伸到下方。并且,这一对框体支承腿18以越向下方延伸越向后方位移的方式倾斜。
虽然未图示,但这些框体支承腿18的下端部通过螺栓等经由支架被紧固于仪表板2(参照图1)上的纵壁部件22(参照图1)的内表面。
并且,如图1所示,在被配置于仪表板2上的上表面部件21的内侧的单元箱1中,若从开口部21a取下盖21c,则如图3所示,在开口部21a的内侧,单元11面向仪表板2(参照图1)的外侧。
即,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21a兼用作作为第一单元11a的扬声器单元的维护(maintenance)开口和作为其他的从第二单元11b到第五单元11e的各种天线单元的维护开口。并且,图1所示的盖21c兼用作各种天线单元的罩盖(cover lid)和扬声器盖。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单元固定结构S所起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单元固定结构S的搭载有多个单元11的单元箱1具有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其中,第一固定部16被固定于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第二固定部17被固定于转向吊架横梁3(车身侧)。
与现有技术中的单元固定结构(例如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不同,在该单元固定结构S中,单元箱1不仅被固定于仪表板2,还被固定于转向吊架横梁3(车身侧)。根据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与现在技术相比能够减小单元箱1施加于仪表板2的载荷。
据此,在单元固定结构S中,通过减小施加于仪表板2的载荷,能够抑制仪表板2形成松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仪表板2的外观性变差。
另外,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由于将多个单元11搭载于单元箱1内,因此能够实现单元11的集中配置。因此,与将单元11分散配置于车身各处的结构相比,单元固定结构S能够使配置有单元11的车身各处形成空闲空间。
据此,单元固定结构S能够通过有效利用空闲空间来提高车身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由于能够实现单元11的集中配置,因此能够省略在配置有单元11的车身各处用于单元11的安装的支架。
据此,单元固定结构S能够减少作为车身整体的零部件个数,并且通过减轻车重来实现车辆的低油耗化。
另外,在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中,仪表板2具有使单元11面向仪表板2的外侧的开口部21a。
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由于多个单元11面向开口部21a,因此能够实现对这些单元11的维护作业的效率化。
另外,根据单元固定结构S,由于能够通过开口部21a将多个单元11收纳配置于单元箱1,因此能够实现单元固定结构S的组装作业的效率化。
另外,在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中,在作为第一单元11a的扬声器单元的周围配置有其他的单元11b、11c、11d、11e。
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在考虑扬声器单元的音响效果而将第一单元11a配置于开口部21a的中央时,能够使其他的单元11b、11c、11d、11e平衡良好地面向维护用的开口部21a的方式而配置。
另外,在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中,单元箱1的上表面部由框体13形成。
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由于单元箱1的上表面部由框体13形成,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与单元箱1的上表面部相对应并形成于其上方的开口部21a的面积。
另外,在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中,在框体13上以包围仪表板2的开口部21a的方式具有多个第一固定部16。
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能够提高开口部21a周围的仪表板2的刚性。
另外,在这样的单元固定结构S中,如第二单元11b和第五单元11e所例示的那样,在俯视观察单元箱1时,单元11的一部分以与框体13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该单元固定结构S,通过设置这样的重叠部,能够实现单元箱1的紧凑化。
上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仪表板2的上表面部件21设置开口部21a且将单元箱1固定于上表面部件21的内表面21d的单元固定结构S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以为在仪表板2的纵壁部件22上设置开口部21a且将单元箱1固定于纵壁部件22的内表面21d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单元箱1通过振动熔接固定于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的单元固定结构S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以为通过螺纹固定、夹持件固定、嵌套、粘结等其他的接合方式来将单元箱1固定于仪表板2的内表面21d的结构。

Claims (3)

1.一种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单元箱,该单元箱用于收纳并支承多个单元,
所述单元箱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被固定于仪表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固定部被固定于车身侧,
所述仪表板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被收纳于所述单元箱的所述单元面向所述仪表板的外侧,
所述单元箱具有框体、所述单元的支承体、多个腿部和开口,其中,
多个所述腿部用于连结所述框体和所述支承体;
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腿部彼此间,使所述单元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口突出,
所述框体由一对横部件和一对纵部件形成大致矩形形状,
一对所述横部件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一对所述纵部件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在所述横部件的各自的上表面,沿所述车宽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一对所述第一固定部,
另外,在所述纵部件的各自的上表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部被固定于转向吊架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被收纳于所述单元箱的所述单元包括扬声器单元,
在俯视观察所述单元箱时,在被收纳于所述单元箱的所述单元中,除了所述扬声器单元之外的其他多个所述单元被配置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周围。
CN202010009517.2A 2019-02-26 2020-01-06 单元固定结构 Active CN111605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180 2019-02-26
JP2019033180A JP7002488B2 (ja) 2019-02-26 2019-02-26 ユニット固定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5482A CN111605482A (zh) 2020-09-01
CN111605482B true CN111605482B (zh) 2024-05-07

Family

ID=7219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9517.2A Active CN111605482B (zh) 2019-02-26 2020-01-06 单元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2488B2 (zh)
CN (1) CN11160548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2953A (ja) * 1989-06-30 1991-02-13 Yazaki Corp 車両用電子装置
CN101580020A (zh) * 2008-05-14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仪表板及车载设备安装方法
JP2011011670A (ja) * 2009-07-03 2011-01-20 Suzuki Motor Corp 電装品の取付構造
CN202115367U (zh) * 2010-03-10 2012-01-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仪表板及将电驱动组件安装至机动车辆的装置
CN204340702U (zh) * 2013-11-29 2015-05-20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04943546A (zh) * 2014-03-24 2015-09-30 铃木株式会社 仪表板
JP2018052291A (ja) * 2016-09-28 2018-04-05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496A (ja) * 1997-06-17 1999-01-12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制御装置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方法
JP2001130334A (ja) 1999-11-08 2001-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用機器システム
JP2002012114A (ja) 2000-07-03 2002-01-15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411012B2 (ja) 2003-05-20 2010-02-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ンテナ取付構造
DE102010005485B4 (de) 2010-01-23 2021-11-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rägerteil
JP2017039451A (ja) 2015-08-21 2017-02-23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2953A (ja) * 1989-06-30 1991-02-13 Yazaki Corp 車両用電子装置
CN101580020A (zh) * 2008-05-14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仪表板及车载设备安装方法
JP2011011670A (ja) * 2009-07-03 2011-01-20 Suzuki Motor Corp 電装品の取付構造
CN202115367U (zh) * 2010-03-10 2012-01-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仪表板及将电驱动组件安装至机动车辆的装置
CN204340702U (zh) * 2013-11-29 2015-05-20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04943546A (zh) * 2014-03-24 2015-09-30 铃木株式会社 仪表板
JP2018052291A (ja) * 2016-09-28 2018-04-05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8562A (ja) 2020-09-03
CN111605482A (zh) 2020-09-01
JP7002488B2 (ja)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6845B2 (en) Instrument panel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vehicle-mounted device to instrument panel for vehicle
CN108621823B (zh) 燃料电池车辆
JP5991237B2 (ja) 車載用機器の取付け構造
JP6724594B2 (ja) 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の取付構造
US7571950B2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capable of limiting dashboard vibr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motor vehicle
JP5991238B2 (ja) 表示ユニットの取付け構造
US9868334B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mounted device
JP2003146087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ボックス
US6494526B2 (en) Console box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1605482B (zh) 单元固定结构
CN110816676A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064673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2008114736A (ja) 自動車のバッテリ支持構造
JP6090663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の取付構造
CN113071313A (zh) 车辆的仪表板结构
JP2022030757A (ja) 電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CN110843520A (zh) 换挡支架
JP7491231B2 (ja) 車両
JP6624509B2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付構造
EP4063156A1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peripheral structure
US20220402556A1 (en) Vehicle front part structure
JP2005178498A (ja) 車両用フードロック取付構造
KR102598560B1 (ko) 자동차용 카울 크로스 바
US20220402557A1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4094875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