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1710B -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1710B
CN111601710B CN201980007803.0A CN201980007803A CN111601710B CN 111601710 B CN111601710 B CN 111601710B CN 201980007803 A CN201980007803 A CN 201980007803A CN 111601710 B CN111601710 B CN 111601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organic fine
glare film
fine particles
ligh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8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1710A (zh
Inventor
李汉娜
徐姃贤
张影来
金在永
宋寅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h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1216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60239A1/ko
Publication of CN111601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1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6Anti-reflective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9Particle size larger than 1000 n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2Mixture of at least two particle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4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4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眩光膜以及包括所述防眩光膜的偏光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防眩光膜包括:透光基底;以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分散在所述粘结剂树脂中的无机细颗粒的硬涂层,其中所述防眩光膜具有特定的反射强度比(R)。

Description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2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14409号的申请日的权益和于2019年9月1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14792号的申请日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防眩光膜、包括其的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板显示技术朝着大面积和高分辨率发展,产品正被应用于大面积显示器,例如户外广告板以及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电标板,如TV、显示器和移动电话。包括LCD、PDP、OLED、背投电视等的平面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在暴露于诸如自然光的入射光时,会在显示器的表面上反射光,从而因显示器中产生的图像而引起眼睛疲劳或头痛以及视力模糊。为了解决这些缺点,应用其中在显示器的表面上形成不平坦性的防眩光膜以在该表面上散射外部光,或者利用形成涂覆膜的树脂与细颗粒之间的折射率差来引起光的内部散射。
为此目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等的表面的防眩光膜需要具有高的图像清晰度和高的对比度以及防眩光功能。然而,通常,更高的雾度值实现外部光的更大扩散,这改善了防眩光效果,但是由于光的表面散射也导致图像失真以及由于光的内部散射而导致白化现象,因此使对比度劣化。以这种方式,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的增加使防眩光特性劣化,并且防眩光特性的提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劣化。因此,在用于高分辨率显示器的防眩光膜的制造中,控制这样的特性被认为是重要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偏光板和显示装置,所述偏光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防眩光膜,其包括:透光基底;以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无机细颗粒的硬涂层,其中以下方程式1中的反射强度比(R)为0.6%至1%。
[方程式1]
反射强度比(R)=(R1/R2)×100%
在方程式1中,
R1是以相对于硬涂层为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以及
R2是以相对于透光基底为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包括上述防眩光膜的偏光板。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中,提供了包括上述防眩光膜的显示装置。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各个部件,并且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此外,术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二者。
此外,术语“可光固化树脂”统指通过用光照射例如通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而进行聚合的聚合物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提供防眩光膜,其包括:透光基底;以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无机细颗粒的硬涂层,其中以下方程式1的反射强度比(R)为0.6%至1%。
[方程式1]
反射强度比(R)=(R1/R2)×100%
在方程式1中,
R1是以相对于硬涂层为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以及
R2是以相对于透光基底为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
本发明人通过使膜具有特定的反射强度比(R)同时通过包含在硬涂层中的无机细颗粒引起光散射效应来制造了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闪光缺陷,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此外,当防眩光膜用外部光例如灯照射时,不形成灯图像使得不会清晰地视觉确认灯图像,整体的光扩展小,并且也不会视觉确认灯的余像。
具体地,防眩光膜的以下方程式1的反射强度比(R)可以为0.6%至1%、0.6%至0.9%、或0.65%至0.8%。
[方程式1]
反射强度比(R)=(R1/R2)×100%
反射强度比计算对硬涂层测量的反射强度值(R1)与对透光基底测量的反射强度值(R2)的百分比。
具体地,反射强度意指当以与待测表面的法线成45°的角度用可见光照射时,一些光以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扩散。此时,将该镜面反射方向上的光的强度限定为反射强度。此外,为了抑制背侧反射并满足实际使用的条件,将非透射性基底附接至待测背面。
非透射性基底是透光率为约0%的完全不透射光(例如可见光)的基底,并且可以为例如涂覆有黑色丙烯酸片、黑色稻草板或黑色粘合剂的膜。涂覆有黑色粘合剂的膜可以为例如涂覆有黑色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更具体地,为了测量反射强度比(R)的R1,首先,将没有不平坦性或翘曲的平坦的非透射性基底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以面对硬涂层。随后,使光束以与表面的法线成45°的角度入射在硬涂层表面上,并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反射强度(R1)。
另外,为了测量反射强度比(R)的R2,仅制备在其上未形成硬涂层的透光基底,并将非透射性基底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随后,使光束以与表面的法线成45°的角度入射在透光基底的未附接有非透射性基底的一个表面上,并可以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反射强度(R2)。
如果反射强度比(R)小于0.6%,则照射灯时不形成灯图像,但是光扩展的程度大,并且灯图像可能是模糊的,导致屏幕的可视性差。如果反射强度比(R)超过1%,则在照射灯时会形成灯图像,从而引起眩光。
防眩光膜的反射强度比(R)可以归因于硬涂层中包含的具有不同平均颗粒尺寸的三种或更多种无机细颗粒/无机细颗粒集合体的平均颗粒尺寸、其之间的平均颗粒尺寸差、无机细颗粒在硬涂层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在硬涂层中形成的不平坦性的平均高度、在硬涂层中形成的不平坦性的高度偏差等。
同时,通常,更高的雾度值导致外部光的更大扩散,这改善防眩光效果,同时也由于光的表面散射而引起图像失真以及由于光的内部散射而引起白化现象,从而使对比度劣化。相反地,本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可以在具有不是非常高的高雾度值的同时通过控制内部雾度与外部雾度的比率而具有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此外,其可以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
具体地,防眩光膜的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可以为0.5至2、0.8至1.8、或0.8至1.6。防眩光膜的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可以归因于硬涂层中包含的具有不同平均颗粒尺寸的三种或更多种无机细颗粒/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平均颗粒尺寸、其之间的平均颗粒尺寸差、无机细颗粒在硬涂层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包含在硬涂层中的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10μm的第三无机细颗粒与粘结剂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等。
如果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小于0.5,则防眩光效果由于防眩光可视性不足而降低,并且当防眩光膜位于覆盖玻璃下方时,由于形成在硬涂层上的外部不平坦性而防牛顿环(anti-Newton ring,ANR)的效果减小,并且产生干涉条纹,从而使光学特性劣化。如果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大于2,则外部雾度增加,由外部不平坦性引起的闪光现象变得严重,并且图像清晰度可能降低。
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中,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R)的比率可以为10至30、14至30、或18至25。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R)的比率可以归因于硬涂层中包含的具有不同平均颗粒尺寸的三种或更多种无机细颗粒/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平均颗粒尺寸、其之间的平均颗粒尺寸差、无机细颗粒在硬涂层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等。
如果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R)的比率小于10,则光反射更大并且无法表现出防眩光效果,并且当防眩光膜位于覆盖玻璃下方时,由于形成在硬涂层上的外部不平坦性而防牛顿环(ANR)的效果减小,并且产生干涉条纹,从而使光学特性劣化。如果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R)的比率大于30,则关于外部光的光扩展增加,屏幕的可视性降低,由于外部不平坦性而引起的闪光现象变得严重,图像清晰度可能降低。
硬涂层的厚度可以为1μm至10μm或2μm至8μm。如果硬涂层的厚度小于1μm,则获得期望的硬度(硬度的程度)变得困难,并且如果硬涂层的厚度大于10μm,则其可能在硬涂层形成期间的使树脂固化的步骤中卷曲。
硬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防眩光膜的截面并测量硬涂层的粘结剂部分的厚度来获得。同时,通过从使用厚度测量仪(TESA产品)测量的包含无机细颗粒的整个硬涂层的厚度中减去硬涂层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方法获得的厚度与通过SEM观察确定的粘结剂部分的厚度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使用该方法。
可以在硬涂层的表面上形成精细的不平坦形状。与单个有机或细颗粒从硬涂层突起以形成不平坦形状的常规技术不同,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硬涂层可以被配置成使得无机细颗粒在面内方向上聚集,并且由此形成的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变成一个凸部,从而在硬涂层的表面上形成精细的不平坦性。通过在硬涂层的表面上形成精细的不平坦性,可以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
具体地,可以在硬涂层中包含三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无机细颗粒。例如,无机细颗粒可以包括平均颗粒尺寸为1μm至2μm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平均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的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10μm的第三无机细颗粒。
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可以通过分别使第一无机细颗粒和第二无机细颗粒在硬涂层的面内方向上聚集来形成。另外,由于分别在硬涂层的面内方向上聚集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可以在硬涂层的表面上形成不平坦性。同时,第三无机细颗粒是在硬涂层中没有聚集的无机细颗粒,并且可以通过利用与粘结剂树脂的折射率差以特定范围内实现硬涂层的内部雾度。
因此,由于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硬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1μm至2μm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平均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的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10μm的第三无机细颗粒中的全部,因此其可以满足反射强度比、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的比率、和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特定比,此外,其可以在表现出高对比度和优异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并且还可以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
同时,当硬涂层仅包含平均颗粒尺寸相对小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时,可能形成灯图像,这引起眩光。当硬涂层仅包含平均颗粒尺寸相对大的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时,可能不会形成灯图像,但是光扩展的程度大,并且灯图像可能是模糊的,从而导致屏幕的可视性差。
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与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平均颗粒尺寸比可以为1.5至4、2至3.5、或2至3。当颗粒尺寸比小于1.5时,表面不平坦性的尺寸可能小,从而形成灯图像并引起眩光。当颗粒尺寸比大于4时,光扩展的程度大并且灯图像可能是模糊的,从而导致屏幕的可视性差并引起闪光缺陷。
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与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重量比可以为1:4至1:7。当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与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重量比大于1:4时,表面不平坦性的尺寸可能小,从而形成灯图像并引起眩光。当重量比小于1:7时,光扩展的程度可能大并且灯图像可能是模糊的,从而导致屏幕的可视性差。
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是其中第一无机细颗粒的聚集体,以及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是其中第二无机细颗粒的聚集体。具体地,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是其中第一无机细颗粒以葡萄串等的形状连接的聚集体,以及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可以是其中第二无机细颗粒以葡萄串等的形状连接的聚集体。因此,第一无机细颗粒和第二无机细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以为50nm或更小或者10nm至15nm,它们连接成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具有更少的光散射并且不会引起内部雾度,并且可以通过排列在硬涂层的表面上以形成不平坦性而仅实现外部雾度。
第三无机细颗粒基于500nm至600nm的波长的折射率可以为1.400至1.480。由于在硬涂层中包含第三无机细颗粒,可以在表现出高对比度和优异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闪光缺陷。
第三无机细颗粒可以通过利用与硬涂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折射率差而以特定范围实现防眩光膜的雾度。具体地,第三无机细颗粒与粘结剂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可以为0.2至1.0或0.4至1.0。当第三无机细颗粒与粘结剂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小于0.2时,必须包含大量的颗粒以实现适当的雾度,并因此图像清晰度可能降低。当折射率差大于1.0时,可能存在白浊度变严重的问题。折射率的标准可以是500nm至600nm的波长。
常规地,为了实现内部雾度,使用有机颗粒,例如PMMA-PS共聚物颗粒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过量的有机颗粒来实现高的内部雾度。因此,可能存在有机颗粒暴露于膜的外部从而降低耐刮擦性的问题。
然而,与常规使用有机颗粒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的硬涂层中包含的第三无机细颗粒由于无机细颗粒本身的耐刮擦性而可以实现优异的耐刮擦性。
基于10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总重量,第三无机细颗粒的含量可以为30重量份至80重量份、40重量份至75重量份、或50重量份至70重量份。当第三无机细颗粒的含量小于30重量份时,难以在适当的厚度下实现足够的内部雾度。当第三无机细颗粒的含量大于80重量份时,在适当的厚度下内部雾度可能增加,这可能引起黑度降低和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无机细颗粒聚集体和无机细颗粒可以具有诸如球状、椭圆状、棒状或无定形形状的颗粒形式。在棒状或无定形形状的情况下,最大尺寸的长度可以满足以上范围内的颗粒尺寸。
另外,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无机细颗粒等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以通过例如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离心沉降法、FFF(Field Flow Fraction,场流分级)法、孔电阻法等来测量。
无机细颗粒的具体种类没有限制,但是例如,其可以是由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锆和氧化锌组成的无机细颗粒。具体地,第一无机颗粒聚集体和第二无机颗粒聚集体可以各自独立地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或氧化锡细颗粒的聚集体,以及第三无机细颗粒可以为聚倍半硅氧烷细颗粒,更具体地,可以为具有笼状结构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细颗粒。
特别地,与使用有机颗粒来实现特定内部雾度的现有技术不同,通过使用无机细颗粒,具体地,第三无机细颗粒,可以改善根据本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树脂,硬涂层可以包含2重量份至10重量份、3重量份至8重量份、或4重量份至7重量份的量的第三无机细颗粒。当第三无机细颗粒相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小于2重量份时,由于内部散射而产生的雾度值可能无法足够地实现,而当含量大于10重量份时,由于内部散射而产生的雾度值变得太大并且对比度可能降低。
同时,粘结剂树脂可以包含基于乙烯基的单体或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基于乙烯基的单体或基于(甲基)丙烯酸的单体可以包括含有一个或更多个、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甲基)丙烯酸酯基或乙烯基的单体或低聚物。
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或低聚物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三氯乙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聚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六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者其两者或更多者的混合物;或者氨基甲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化物丙烯酸酯低聚物、醚丙烯酸酯低聚物、树枝状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者其两者或更多者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低聚物的分子量可以为1000至10000。
含有乙烯基的单体或低聚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和对甲基苯乙烯。
另外,粘结剂树脂中包含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还可以包含衍生自选自以下的一种或更多种单体的部分:反应性丙烯酸酯低聚物基团,包括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化物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丙烯酸酯和聚醚丙烯酸酯;以及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亚甲基丙基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乙氧基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同时,在形成硬涂层的步骤中,可以使用常规用于涂覆可光聚合涂覆组合物的方法和装置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诸如Meyer棒法的棒涂法、凹版涂覆法、2辊反向涂覆法、真空狭缝模涂覆法、2辊涂覆法等。
在形成硬涂层的步骤中,可以照射波长为200nm至400nm的紫外线或可见光,并且照射期间的曝光量可以为100mJ/cm2至4000mJ/cm2。曝光时间也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曝光装置、照射光的波长或曝光量而适当地改变。此外,在形成硬涂层的步骤中,可以进行氮气吹扫等以施加氮气气氛条件。
同时,作为透光基底,可以使用具有透明性的塑料膜。其实例可以包括三乙酰纤维素(TAC)、聚酯(TPE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芳族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酸酯(PAR)、聚醚砜、聚砜、二乙酰纤维素、聚丙烯(PP)、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PMMA)、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脲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
常规地,防眩光膜通常使用三乙酰纤维素作为基底,但是三乙酰纤维素膜易受潮,并且特别地,当用于户外显示器中时,存在耐久性劣化的缺点。因此,使用具有优异的抗透湿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为基底,但是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双折射,存在必须解决虹缺陷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案的防眩光膜中包括的透光基底的如在400nm至800nm的波长下测量的面内延迟(Re)为500nm或更小、或者5000nm或更大,并且其可以是满足面内延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通过使用这样的膜作为透光基底,可以减轻由于可见光的干涉而引起的虹现象。
面内延迟(Re)可以由以下方程式限定,其中d表示透光基底的厚度,nx表示面内慢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以及ny表示面内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
Re=(nx-ny)*d
此外,延迟值可以限定为对应于正数的绝对值。
考虑到生产率,透光基底的厚度可以为10μm至300μm,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包括防眩光膜的偏光板。偏光板可以包括偏振膜和形成在偏振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防眩光膜。
偏振膜的材料和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材料和制造方法。例如,偏振膜可以为聚乙烯醇偏振膜。
可以在偏振膜与防眩光膜之间设置保护膜。保护膜的实例没有限制。例如,其可以为环烯烃聚合物(COP)膜、丙烯酸膜、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环烯烃共聚物(COC)膜、聚降冰片烯(PNB)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中的至少一者。
作为保护膜,可以原样使用在防眩光膜制造期间用于形成单个涂层的基底。偏振膜和防眩光膜可以用粘合剂例如水性粘合剂或非水性粘合剂进行层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包括上述防眩光膜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的具体实例没有限制,例如,其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装置。
作为一个实例,显示装置可以是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彼此面对的一对偏光板;顺序堆叠在一对偏光板之间的薄膜晶体管、滤色器和液晶单元;以及背光单元。在包括防眩光膜的显示装置中,防眩光膜可以被定位在偏光板对中偏光板的与背光单元相对远的一个表面上。
在显示装置中,防眩光膜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侧或背光侧处的最外表面上。更具体地,显示装置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显示装置、TV显示装置和广告用大面积显示装置,并且防眩光膜可以位于便携式计算机显示装置、TV显示装置和广告用大面积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以及偏光板和显示装置,所述偏光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在表现出高的对比度和优异的图像清晰度的同时防止灯的闪光缺陷、图像形成和光的扩展,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耐刮擦性和抗污性。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给出,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旨在限于这些实施例或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和比较例:防眩光膜的制备>
(1)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的制备
(1-1)制备例1
将5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四)丙烯酸酯(SK Entis)和50重量份的EB-1290(可光固化的脂族氨基甲酸酯六丙烯酸酯,SK Entis)准备为粘结剂。基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准备5重量份的IRG184(引发剂,Irgacure 184,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 SpecialtyChemicals,Switzerland)、50重量份的甲苯(溶剂)、50重量份的MEK(溶剂,甲基乙基酮)、1.5重量份的SS-50(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经表面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聚集体,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2μm,Tosoh Silica Corp.)、6重量份的Acematt 3600(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二氧化硅聚集体,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Evonik Degus Co.)、和5重量份的T145A(第三无机细颗粒,POSS(倍半硅氧烷),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5μm,折射率为1.42,Toshiba)。将它们混合以制备制备例1的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
(1-2)制备例2
将5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K Entis)和50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准备为粘结剂。基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准备5重量份的IRG184(引发剂,Irgacure184,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 Specialty Chemicals,Switzerland)、50重量份的甲苯(溶剂)、50重量份的MEK(溶剂,甲基乙基酮)、1.5重量份的SS-60(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经表面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2.2.μm,Tosoh Silica Corp.)、7重量份的SS230(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二氧化硅,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S-Chemtech Co.,Ltd.)、和5.8重量份的T2008B(第三无机细颗粒,POSS(倍半硅氧烷),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6μm,折射率为1.42,Toshiba)。将它们混合以制备制备例2的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
(1-3)制备例3
将5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K Entis)和50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准备为粘结剂。基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准备5重量份的IRG184(引发剂,Irgacure184,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 Specialty Chemicals,Switzerland)、50重量份的甲苯(溶剂)、50重量份的MEK(溶剂,甲基乙基酮)、1.2重量份的SS-60(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经表面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2.2μm,Tosoh Silica Corp.)、6重量份的Acematt 3600(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二氧化硅聚集体,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Evonik Degus Co.)、和4重量份的T120(第三无机细颗粒,POSS(倍半硅氧烷),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2μm,折射率为1.42,Toshiba)。将它们混合以制备制备例3的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
(1-4)制备例4
以与制备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7重量份的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5μm的PS-PMMA(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为1.555)和3.7重量份的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3.5μm的PS-PMMA(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为1.515)代替1.5重量份的SS-50、6重量份的Acematt 3600和5重量份的T145A。
(1-5)制备例5
以与制备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9.5重量份的SS-50和15重量份的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5μm的PS-PMMA(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为1.555)代替1.5重量份的SS-50、6重量份的Acematt 3600和5重量份的T145A。
(1-6)制备例6
以与制备例2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0重量份的T145A和10重量份的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3.5μm的PS-PMMA(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为1.515)代替1.5重量份的SS-60、7重量份的SS230和5.8重量份的T2000B。
(1-7)制备例7
以与制备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2重量份的Acematt 3600和10重量份的T2000B代替1.5重量份的SS-50、6重量份的Acematt3600和5重量份的T145A。
(1-8)制备例8
以与制备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硬涂层的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0重量份的SS-50F(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经表面处理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平均二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2μm,Tosoh Silica Corp.)和15重量份的T145A代替1.5重量份的SS-50、6重量份的Acematt 3600和5重量份的T145A。
(2)防眩光膜的制备
用#10mayer棒将由此获得的制备例1至8的硬涂层组合物涂覆至下表2的透光基底上,并在90℃下干燥1分钟。将经干燥的产物用150mJ/cm2的紫外光照射以形成硬涂层,从而制备防眩光膜。此时,硬涂层的厚度示于下表1。
[表1]
Figure GDA0002576650420000131
17.SRF PET:超复屈折膜(Super Retarder Fil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Toyobo产品,厚度2μm
<实验例>
1.透光率和内部雾度/外部雾度的评估
由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防眩光膜制备尺寸为4cm×4cm的试样,并用雾度计(HM-150,光源,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测量三次平均值,将其计算为总雾度值。在测量时,同时测量透光率和雾度值。根据JIS K 7361测量透光率,并根据JIS K7136测量雾度值。
在测量内部雾度值时,将总雾度值为0的粘合剂膜附接至待测光学膜的涂覆表面上以使表面的不平坦性变得平滑,然后以与总雾度值相同的方式测量内部雾度值。将外部雾度值计算为通过计算总雾度值与内部雾度的测量值之间的差而获得的值的平均值。结果示于下表2。
2.反射强度比的评估
将涂覆有没有不平坦性或翘曲的平坦黑色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以面对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防眩光膜的硬涂层,从而制备样品。随后,将试样放置在测角仪(GC5000L,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上,并使光束以与表面的法线成45°的角度入射在试样的硬涂层的表面上。在使光束入射在硬涂层的表面上之后,在对应于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反射强度(R1)。
此外,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准备其上未形成硬涂层的透光基底,具体地,表1的透光基底。将涂覆有没有不平坦性或翘曲的平坦黑色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以制备样品。以与测量反射强度(R1)的方法相同的方式测量反射强度(R2)。
将测得的反射强度R1和R2代入以下方程式1中以计算反射强度比(R),并且结果示于下表2中。
[方程式1]
反射强度比(R)=(R1/R2)×100%
3.可视性(灯图像形成)的评估
将涂覆有没有不平坦性或翘曲的平坦黑色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以面对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防眩光膜的硬涂层,从而制备样品。随后,通过使用具有两排灯作为光源的荧光灯照明设备从各防眩光膜中的镜面反射方向观察视野并判别荧光灯的反射图像的图像来测量可视性。可视性评估标准如下所述,并且结果示于下表2中。
优异:没有观察到灯图像
有缺陷:清楚地观察到灯图像
4.光扩展的评估
将涂覆有没有不平坦性或翘曲的平坦黑色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附接至透光基底的一个表面以面对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防眩光膜的硬涂层,从而制备样品。随后,在20cm的高度处照射4mm灯尺寸的光时,通过出现在试样上的图像的尺寸来评估光的扩展。具体地,根据图像的尺寸如下所述评估光扩展的评估标准,并且结果示于下表2中。
5.耐刮擦性的评估
在使用法兰绒棉在500gf/cm2的载荷下使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防眩光膜往复运动50次时,通过检查在表面是否出现划痕来评估耐刮擦性。耐擦擦性的评估标准如下所述,并且结果示于下表2。
优异:未出现划痕
有缺陷:出现划痕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比较例5
透射率 90.2 90.3 90.2 91.2 90.5 90.7 90.0 90.4
内部雾度(%) 12.2 17 13 12 10 13 11 21
外部雾度(%) 16 15 15 14 15 7 23 15
外部雾度/内部雾度 1.31 0.88 1.15 1.17 1.5 0.54 2.09 0.71
反射强度比(%) 0.65 0.77 0.67 4.2 1.1 5.7 0.41 1.2
外部雾度/反射强度比 24.62 19.48 22.39 3.33 13.64 1.23 56.10 12.5
可视性 优异 优异 优异 有缺陷 有缺陷 有缺陷 优异 有缺陷
光扩展 优异 优异 优异 优异 优异 优异 有缺陷 优异
耐刮擦性 优异 优异 优异 有缺陷 有缺陷 有缺陷 优异 优异
根据表2,可以确定,在反射强度比为0.6%至1%、外部雾度与反射强度比的比率为10至30并且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为0.5至2的实施例1至3的防眩光膜中,没有出现灯图像形成和光扩展并且耐刮擦性优异。
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在不满足上述数值范围的比较例1至5中,出现灯图像形成或者出现光扩展。

Claims (16)

1.一种防眩光膜,包括:透光基底;以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分散在所述粘结剂树脂中的无机细颗粒的硬涂层,
其中所述无机细颗粒包括:
平均颗粒尺寸为1μm至2μm的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
平均颗粒尺寸为3μm至5μm的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以及
平均一次颗粒尺寸为1μm至10μm的第三无机细颗粒,
其中所述防眩光膜的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的反射强度比R为0.6%至1%:
[方程式1]
反射强度比R=(R1/R2)×100%
其中,在方程式1中,
R1是以相对于所述硬涂层成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所述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以及
R2是以相对于所述透光基底成45°的入射角照射光之后,在对应于所述入射角的镜面反射的45°处测量的反射强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防眩光膜的外部雾度与所述反射强度比R的比率为10至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防眩光膜的外部雾度与内部雾度的比率为0.5至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与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平均颗粒尺寸比为1.5至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是其中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的聚集体,以及
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是其中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的聚集体,
其中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和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nm或更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第三无机细颗粒基于500nm至600nm的波长的折射率为1.400至1.4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第三无机细颗粒与所述粘结剂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2至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1μm至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基于乙烯基的单体或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的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粘结剂树脂,所述硬涂层包含2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量的所述第三无机细颗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第一无机细颗粒聚集体与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聚集体的重量比为1:4至1: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透光基底的在400nm至800nm的波长下测量的面内延迟Re为500nm或更小、或者5000nm或更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透光基底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中
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基于乙烯基的单体或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的共聚物。
15.一种偏光板,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
CN201980007803.0A 2018-09-21 2019-09-19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01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114409 2018-09-21
KR10-2018-0114409 2018-09-21
KR10-2019-0114792 2019-09-18
KR1020190114792A KR102350469B1 (ko) 2018-09-21 2019-09-18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CT/KR2019/012164 WO2020060239A1 (ko) 2018-09-21 2019-09-19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1710A CN111601710A (zh) 2020-08-28
CN111601710B true CN111601710B (zh) 2022-03-08

Family

ID=7000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803.0A Active CN111601710B (zh) 2018-09-21 2019-09-19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5969B2 (zh)
EP (1) EP3715111B1 (zh)
JP (1) JP7187096B2 (zh)
KR (1) KR102350469B1 (zh)
CN (1) CN111601710B (zh)
TW (1) TWI765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13377B1 (ko) * 2018-05-11 2021-10-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19407A (ko) * 2007-05-09 2010-02-18 소니 가부시끼가이샤 눈부심 방지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그것을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CN103975258A (zh) * 2011-10-12 2014-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JP2015206837A (ja) * 2014-04-17 2015-11-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003562A (zh) * 2014-11-25 2017-08-01 东洋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偏光板
CN107850692A (zh) * 2015-09-11 2018-03-27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反射膜和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4025B2 (ja) * 2001-02-13 2007-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4655414B2 (ja) 2001-06-06 2011-03-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性光学フィルム
JP4155336B1 (ja) 2007-02-14 2008-09-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567383B2 (en) 2007-02-14 2009-07-28 Sony Corporation Anti-glar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397220B2 (ja) 2007-03-29 2014-01-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
JP5547882B2 (ja) 2008-08-04 2014-07-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493317B2 (ja) 2008-09-11 2014-05-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の外光の反射によるコントラスト低下防止方法
JP2010128108A (ja) 2008-11-26 2010-06-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
JP5910734B2 (ja) * 2012-05-09 2016-04-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12844B2 (ja) * 2012-09-14 2017-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656799B2 (ja) 2013-11-29 2020-03-0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およびその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を用いた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2014112257A (ja) * 2014-03-05 2014-06-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シート
TWI628457B (zh) 2014-04-17 2018-07-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防眩膜、偏光板、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KR101888223B1 (ko) 2014-08-26 2018-08-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산 방지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9105692A (ja) 2017-12-11 2019-06-2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19407A (ko) * 2007-05-09 2010-02-18 소니 가부시끼가이샤 눈부심 방지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그것을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CN103975258A (zh) * 2011-10-12 2014-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JP2015206837A (ja) * 2014-04-17 2015-11-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003562A (zh) * 2014-11-25 2017-08-01 东洋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偏光板
CN107850692A (zh) * 2015-09-11 2018-03-27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反射膜和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5901A (zh) 2020-05-01
TWI765177B (zh) 2022-05-21
KR20200034616A (ko) 2020-03-31
JP2021507319A (ja) 2021-02-22
EP3715111B1 (en) 2023-11-01
US20210032478A1 (en) 2021-02-04
EP3715111A1 (en) 2020-09-30
JP7187096B2 (ja) 2022-12-12
CN111601710A (zh) 2020-08-28
KR102350469B1 (ko) 2022-01-12
US11945969B2 (en) 2024-04-02
EP3715111A4 (en) 202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492B2 (en)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polarizer with optical lay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471692B1 (ko)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그리고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621380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基材、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250963B (zh)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选择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KR20150106345A (ko) 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 광학 시트의 선별 방법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2010256851A (ja) 防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2180422A (ja)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567411B (zh) An optical film substrate, an optical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6218478A (ja)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CN111601710B (zh) 防眩光膜、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JP7134549B2 (ja)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711002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
TWI792104B (zh) 防眩光膜、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US20220206188A1 (en)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11460B1 (ko) 반사방지능이 우수한 광확산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5099395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5104045A (zh) 防眩膜、偏光板和显示设备
JP2013257358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071395A (ja) 防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4071396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