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4183A - 电感器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4183A
CN111584183A CN202010088272.7A CN202010088272A CN111584183A CN 111584183 A CN111584183 A CN 111584183A CN 202010088272 A CN202010088272 A CN 202010088272A CN 111584183 A CN111584183 A CN 111584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coil conductor
inductor component
conductor layer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82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4183B (zh
Inventor
水上贵嗣
三好弘己
葭中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43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1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4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4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4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4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41Printed circuit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性的获取效率提高的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具备:具有第一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基体(10)、以及在基体(10)内,在与第一侧面平行的主面上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48)。线圈导体层(48)的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S1)与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不同。

Description

电感器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感器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电子部件安装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该电子部件之一,例如已知有层叠型的电感器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3009号公报
然而,随着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信号的高频化,对电子设备要求应对高频信号的小型电感器部件。若仅使电感器部件小型化,则布线剖面积减少,线圈内径也变小,所以可获取的电感值(L值)、Q值的最大值降低。因此,在用于高频信号的小型的电感器部件中,提高每单位体积的L值、Q值等特性的获取效率的方法在今后将变得很重要。
具体而言,例如,若想要保持着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电感器部件的结构来增加电感值,则需要增加线圈导体层的层数。在该情况下,在层叠方向上层叠体增大,电感器部件的外形增大,而无法实现小型化。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电感器部件中,若为了以相同的外形使电感值增加而使每个线圈导体层的匝数为1匝以上,则由在各线圈导体层中平行的2个布线产生的磁通会相互干扰而Q值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性的获取效率提高的电感器部件。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基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在上述基体内,在与上述第一侧面平行的主面上卷绕超过1匝,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在从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内侧朝向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外侧的第一方向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与在从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内侧朝向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外侧且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不同。
在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中,由在每个布线部分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不同,从而具有相互的磁通的抵消减少的部分,所以特性的获取效率提高。此外,上述的“布线间隔”表示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特性的获取效率提高的电感器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感器部件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电感器部件的概要透视立体图。
图3是电感器部件的概要透视侧面图。
图4是表示线圈导体层以及外部电极层的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5是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线圈导体层以及外部电极层的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7中的(a)、(b)是线圈导体层的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布线间隔S2与L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曲率半径之差R4-R2与Q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布线间隔S2与Q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布线间隔的比S2/S1与Q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中的(a)、(b)是表示变更例的电感器的线圈导体层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附图中有为了便于理解而放大地表示构成要素的情况。有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的尺寸、或者与其它附图中的尺寸不同的情况。
图1是表示电感器部件1的外观的概要立体图。电感器部件1具备基体10。基体10是配置电感器部件1的各部件的基材,大致为长方体形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长方体形状”包含对角部、棱线部进行倒角后的立方体、对角部、棱线部进行圆角的长方体。另外,“长方体形状”可以是在主面以及侧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形成有凹凸等的形状,也可以是对置的面未完全平行而有一些倾斜的形状。
基体10具有安装面11。该安装面11是在将电感器部件1安装于电路基板时,与电路基板对置的面。基体10具有与安装面11平行的上表面12。另外,基体10具有与安装面11正交的2对面。将该2对面中的一方的一对面设为第一侧面13以及第二侧面14,并将2对面中的另一方的一对面设为第一端面15以及第二端面16。此外,第一端面15以及第二端面16与第一侧面13以及第二侧面14正交。
在本说明书中,将与上表面12以及安装面11垂直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将与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垂直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将与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垂直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作为具体的例示,将“长度方向L”、“高度方向T”、“宽度方向W”图示于图1。而且,将“宽度方向”的大小设为“宽度尺寸”,将“高度方向”的大小设为“高度尺寸”,将“长度方向”的大小设为“长度尺寸”。此外,以下,将电感器部件1的高度方向上的安装面11侧设为下侧,将上表面12侧设为上侧。
在图2所示的基体10中,优选长度方向L的大小(长度尺寸L1)比0mm大且为1.0mm以下。例如,长度尺寸L1为0.6mm。另外,在基体10中,优选宽度方向W的大小(宽度尺寸W1)比0mm大且为0.6mm以下。宽度尺寸W1优选为0.36mm以下,更为优选为0.33mm以下。例如,基体10的宽度尺寸W1为0.3mm。另外,在基体10中,优选高度方向T的大小(高度尺寸T1)比0mm大且为0.8mm以下。例如,基体10的高度尺寸T1为0.4mm。
电感器部件1具有在基体10的表面露出的第一外部电极20和第二外部电极30。第一外部电极20在基体10的安装面11露出。另外,第一外部电极20在基体10的第一端面15露出。第二外部电极30在基体10的安装面11露出。另外,第二外部电极30在基体10的第二端面16露出。换句话说,在安装面11,第一外部电极20和第二外部电极30露出。换言之,在基体10中第一外部电极20和第二外部电极30所露出的面为安装面11。
第一外部电极20在第一端面15从基体10的安装面11形成到基体10的高度的大致1/2的长度。第一外部电极20在宽度方向W处,形成于基体10的大致中央,第一外部电极20的宽度尺寸比基体10的宽度尺寸小,例如为0.24mm。此外,第一外部电极20例如在安装面11上从第一端面15形成到0.15mm的长度。第二外部电极30在第二端面16上,从基体10的安装面11形成到基体10的高度的大致1/2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部电极30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于基体10的大致中央,第二外部电极30的宽度尺寸比基体10的宽度尺寸小,例如为0.24mm。此外,第二外部电极30例如在安装面11上,从第二端面16形成到0.15mm的长度。另外,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的宽度尺寸也可以与基体10的宽度尺寸相等。
图2、图3以及图4是用于对包含电感器部件1的内部结构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电感器部件1具有设置于基体10内的线圈40。在图2以及图3中,用实线表示位于基体10内的线圈40、后述的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的基底层21、31,并且用双点划线表示基体10。另外,在图2中,通过省略位于基体10外的后述的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的覆盖层22、32,而容易理解基体10的内部。
如图5所示,基体10包含具有与第一侧面13平行的长方形的主面的板状的多个绝缘体层60,为多个绝缘体层60在与第一侧面13垂直的宽度方向W上层叠而构成的长方体形状。因此,宽度方向W是绝缘体层60的层叠方向。另外,与宽度方向W垂直的长度方向L以及高度方向T分别是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层内方向之一。在各个绝缘体层,标注有区分它们的附图标记“61、62、63a~63h、64、65”。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多个绝缘体层的情况下使用附图标记“60”,在区分它们的情况下使用附图标记“61、62、63a~63h、64、65”。
此外,绝缘体层60的主面根据导体层形成、层叠、烧制、固化等制造工序,有不完全平行于第一侧面13而具有轻微的倾斜的情况、在面内包含凹凸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绝缘体层60的主面也与第一侧面13实质平行。另外,根据烧制、固化等制造工序,有绝缘体层60彼此的界面不明确的情况。
作为绝缘体层60的材料,例如,优选相对磁导率为“2”以下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硼硅酸盐玻璃等玻璃、氧化铝、氧化锆,聚酰亚胺树脂等非磁性材料。此外,绝缘体层60的材料更为优选相对磁导率接近“1”。但是,根据电感器部件1的使用方式,绝缘体层60可以由磁性体材料构成,也可以将铁氧体、含有磁性粉的树脂等用于材料。
绝缘体层61、65的颜色与其它绝缘体层62、63a~63h、64的颜色不同。在图1中,用阴影线以及实线将这些绝缘体层61、65与其它绝缘体层相区分。由此,在安装电感器部件1时,能够进行电感器部件1的翻转等的检测。此外,绝缘体层61、65的颜色可以与其它绝缘体层62、63a~63h、64的颜色相同,若长度尺寸L1、宽度尺寸W1、高度尺寸T1分别为不同的值,则如上述那样即使颜色相同也能够进行翻转等的检测。
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是针对电感器部件1内的线圈40的电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子,且为将电感器部件1安装于电路基板时的与电路布线的连接部分。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部电极20包含基底层21和覆盖层22。基底层21埋入于基体10。从宽度方向W观察,基底层21形成为L字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部电极30包含基底层31和覆盖层32。基底层31埋入于基体10。从宽度方向W观察,基底层31形成为L字状。
第一外部电极20、第二外部电极30由于仅从基体10的表面中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面露出,所以在宽度方向W上通过线圈40的周围的磁通未被第一外部电极20、第二外部电极30阻挡。另外,在将电感器部件1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情况下,上述磁通与电路基板的主面平行,难以被电路基板的电路布线阻挡。因此,能够提高电感器部件1的Q值。
作为覆盖层22、32的材料,能够使用阻焊性、焊料润湿性较高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镍(Ni)、铜(Cu)、锡(Sn)、金(Au)等金属、或者包含这些金属的合金等。另外,覆盖层也能够由多个层来形成。例如,覆盖层22、32包含覆盖第一外部电极20和第二外部电极30的Ni镀层、和覆盖Ni镀层的表面的Sn镀层。该覆盖层22、32防止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的表面的氧化。该覆盖层22、32可以从基体10突出,或也可以与基体10的各面形成同一面。
如图2所示,基底层21设置于绝缘体层63a~63h的各个角,包含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多个外部导体层23。多个外部导体层23在宽度方向W上相互直接连接,而形成一个基底层21。同样地,基底层31包含设置于宽度方向W的多个外部导体层33。多个外部导体层33在宽度方向W上相互直接连接,而形成一个基底层31。此外,如图2所示,外部导体层23、33并不限于在宽度方向上以整个面来接触的情况,也可以形成于绝缘体层63a~63h的主面上而相互不直接接触。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贯通位于外部导体层23、33之间的绝缘体层63b~63h的导体层、导通孔将外部导体层23、33在宽度方向W上电连接,也可以相互完全不电连接。
如图3所示,线圈40的第一端与第一外部电极20连接,线圈40的第二端与第二外部电极30连接。
线圈40具有:使因经由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输入输出的电流而产生的磁通集中而产生较大的电感的线圈部40a、以及将线圈部40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部电极20、第二外部电极30连接的第一引出导体层40b、第二引出导体层40c。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线圈部40a包含在基体10内,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多个线圈导体层41~48、以及将线圈导体层41~48在宽度方向W上电连接的导通孔导体层51~57。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各线圈导体层41~48是在基体10内,沿着绝缘体层63a~63h的主面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导体层。所谓的螺旋状是沿着平面的螺旋形状(spiral)、与立体螺旋(Helical)相区分。此外,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绝缘体层60(63a~63h)的外形。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导体层41~48如大致沿着2个环状的轨道O1、O2那样为螺旋状(螺旋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导体层41~48的匝数超过1匝且为2匝以下。但是,线圈导体层41~48的匝数超过1匝即可,也可以超过2匝。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的轨道O1、O2分别为长方形。另外,如图4所示,从宽度方向W观察,线圈导体层41~48的一部分相互重叠而形成2个环状的轨道O1、O2。此外,“相互重叠”也包含由于制造差异等而有一点儿不重叠的情况。此外,线圈部40a的形状(轨道O1、O2的形状)除了上述的长方形以外,也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这些多个图形的组合等。另外,外周轨道O1的形状与内周轨道O2的形状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各线圈导体层41~48经由在宽度方向W上贯通绝缘体层63b~63h的导通孔导体层51~57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将导通孔导体层51~57表示为线圈导体层41~48之间的点划线。
作为各线圈导体层41~48、导通孔导体层51~57、第一引出导体层40b、以及第二引出导体层40c的材料,例如,由银(Ag)、铜(Cu)、金(Au)等电阻较小的金属、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另外,各外部导体层23、33例如由银(Ag)、铜(Cu)、金(Au)等电阻较小的金属、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导电性材料形成。进一步,也可以是玻璃分散至这些导电性材料中的结构。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线圈部40a以及第一引出导体层40b、第二引出导体层40c具有相对于从安装面11的中心沿与安装面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对称(180度旋转)的结构。因此,即使使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与连接第一外部电极20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的基板布线的连接关系相反,也可获得相同的特性。
对线圈导体层进行详细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以及图5所示的绝缘体层63a~63h的线圈导体层41~48是基于相同的技术思想而形成的。因此,在这里,对一个线圈导体层,例如绝缘体层63h的线圈导体层48进行详细叙述,省略有关其他线圈导体层41~47的附图以及说明。
图6表示绝缘体层63h的主面上的线圈导体层48、第二引出导体层40c、外部导体层23、33。
线圈导体层48具有多个直线部71、72、73、74、75、76、77、以及各直线部71、72、73、74、75、76、77之间的弯曲部(角部)81、82、83、84、85、86。直线部71、73、75、77沿基体10的长度方向L延伸。直线部72、74、76沿基体10的高度方向T延伸。换句话说,直线部71、73、75、77与直线部72、74、76沿正交的2个方向(长度方向L、高度方向T)延伸。
直线部71、72、73、74形成外周轨道O1的一部分,直线部75、76、77形成内周轨道O2的一部分。但是,直线部75的一部分形成内周轨道O2的一部分,直线部75的端部与外周轨道O1的直线部75连接。换句话说,该直线部75具有内周轨道O2上的部分、以及内周轨道O2与外周轨道O1之间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导体层48中,通过具有长方形的外周轨道O1(直线部71、72、73、74以及弯曲部81、82、83),能够增大外形。另外,在线圈导体层48中,通过具有长方形的内周轨道O2(直线部75的一部分、直线部76、77以及弯曲部85、86),而能够延长长度(布线长度)。因此,电感器部件1的Q值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弯曲部81~86弯曲地形成,以与所连接的直线部连续。换句话说,各弯曲部81~86具有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的边、以及线圈导体层的外侧的边,这些边为圆的约四分之一周的量的圆弧状。
在这里,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某个方向上,将在该方向上与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半直线交叉的线圈导体层48的部分设为在该方向上排列的布线部分。另外,将在该方向上排列的布线部分中的相邻的部分设为在该方向上相邻的布线部分。例如,如图6所示,外周轨道O1的直线部71与内周轨道O2的直线部75是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布线部分。同样地,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和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是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与第一方向A1不同的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布线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比在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S1大。此外,图6所示的弯曲部81、85的布线间隔也比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S1大。换句话说,电感器部件1具备在绝缘体层63h的主面上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48。另外,线圈导体层48的在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亦即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S1与在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亦即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不同。
在如电感器部件1的线圈导体层48那样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中,由于在外周轨道O1产生的磁通与在内周轨道O2产生的磁通相抵消,所以与卷绕1匝以内的线圈导体层相比较,绝缘体层的主面的每单位面积的L值的获取效率下降,Q值也降低。另一方面,在电感器部件1中,由于布线间隔S1、S2不同,所以至少在布线间隔较大的一侧(弯曲部82、86),能够减少外周轨道O1与内周轨道O2之间的磁通的抵消。由此,例如,在电感器部件1中,能够提高相对于大小的L值的获取效率。
此外,相邻的布线部分并不限于如直线部71、75、弯曲部82、86那样,外周轨道O1的布线部分与内周轨道的布线部分的形状相互相同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外周轨道O1的布线部分是直线状,内周轨道O2的布线部分是弯曲状。
(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5对上述的电感器部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1的母绝缘体层。所谓的母绝缘体层是在多个绝缘体层61连接的状态下排列成矩阵状的大片的绝缘体层。例如在载体膜上涂覆以硼硅酸盐玻璃为主要成分的绝缘浆料,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1的母绝缘体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烧制后的相对磁导率为“2”以下的绝缘浆料。此外,对使用于绝缘体层61的绝缘浆料实施与使用于绝缘体层62、63a~63h、64的绝缘浆料不同的着色。
接下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2的母绝缘体层。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1的母绝缘体层上涂覆绝缘浆料,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2的母绝缘体层。
接下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3a的母绝缘体层。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2的母绝缘体层上涂覆绝缘浆料,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3a的母绝缘体层。
接下来,形成线圈导体层4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例如,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a的母绝缘体层上涂覆以Ag为金属主要成分的导电浆料,来形成导电浆料层。此时,也可以使用与线圈导体层4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对应的部分被开口的丝网板印刷导电性浆料来进行图案化,也可以通过光刻对感光性的导电浆料进行图案化。由此,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a的母绝缘体层上形成烧制前的线圈导体层4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
接下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3b的母绝缘体层。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a的母绝缘体层上涂覆绝缘浆料之后,通过激光加工、光刻等除去形成导通孔导体层5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的位置。由此,在与线圈导体层41的导通孔焊盘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并且形成切去与外部导体层23、33对应的角部的要成为绝缘体层63b的母绝缘体层。
接下来,形成线圈导体层42、导通孔导体层5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与上述的线圈导体层41相同,涂覆导电浆料,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b的母绝缘体层上形成导电浆料层。此时,导电浆料被填充至上述的贯通孔以及切口部分。由此,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b的母绝缘体层上形成烧制前的线圈导体层42、导通孔导体层51、以及外部导体层23、33。
之后,通过交替地反复形成母绝缘体层的工序、和形成导电浆料层的工序,来形成要成为绝缘体层63c~63h的母绝缘体层、烧制前的线圈导体层42~48、外部导体层23、33、以及导通孔导体层52~57。
接下来,与成为上述的绝缘体层62的母绝缘体层相同,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3h的母绝缘体层上形成成为绝缘体层64的母绝缘体层。然后,与成为上述的绝缘体层61的母绝缘体层相同,在要成为绝缘体层64的母绝缘体层上形成成为绝缘体层65的母绝缘体层。
通过以上的工序,获得包含排列成矩阵状并且相互连接的状态的多个基体10的母层叠体。
接下来,通过切割等剪切母层叠体而获得未烧制的基体10。在剪切工序中,在通过剪切而形成的剪切面上外部导体层23、33从基体10露出。此外,由于在后述的烧制中基体10收缩,所以要考虑收缩来剪切母层叠体。
接下来,在规定条件下对未烧制的基体10进行烧制,而获得基体10。进一步,对基体10实施滚筒抛光。在滚筒抛光后,形成覆盖外部导体层23、33的覆盖层22。例如,覆盖层22能够通过电镀法、无电电镀法来形成。
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电感器部件1。
此外,上述的制造方法是例示,若能够实现电感器部件1的结构,则也可以用其它的公知的制造方法来置换或追加其它的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也可以不进行烧制,而通过电镀固化性树脂、线圈导体层等等来形成绝缘体层。
(作用)
接下来,对上述的电感器部件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线圈导体层41~48为沿着外周轨道O1和内周轨道O2的螺旋状。
如图6所示,电感器部件1具备:具有第一侧面13的长方体形状的基体10、以及在基体10内,排列在与第一侧面13正交的方向上,并在与第一侧面13平行的主面上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多个线圈导体层41~48。在从各线圈导体层41~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例如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例如,布线间隔S1)与在从线圈导体层41~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例如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例如布线间隔S2)不同。因此,如上所述,在电感器部件1中,能够提高L值的获取效率。
另外,优选在电感器部件1中,具备如以下那样的结构。
图7(a)以及图7(b)放大地表示线圈导体层48的一部分。
图7(a)表示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比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大的例子。图7(b)表示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相同的(弯曲部82、86相同的形状)例子。
在图7(a)所示的例子和图7(b)所示的例子的任意一个中,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比直线部72、76的布线间隔S1大,并能够实现上述的L值的获取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图7(b)中,通过将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形状设为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形状相同,能够增大内周轨道O2的内侧的区域,并能够增大内周轨道O2的周长。
像这样,通常,通过增大内周轨道O2的周长,能够期待电感器部件1的Q值的提高效果。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如线圈导体层48那样的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通过增大内周轨道O2的周长,并行的布线部分的比例增加,且在相邻的布线部分产生磁通的抵消。由此,考虑到由增大内周轨道O2的周长引起的电感器部件1的Q值的提高效果比期待的减少。
因此,如图7(a)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中,优选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比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大。根据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直线部72、76的长度变短。因此,在外周轨道O1和内周轨道O2中,相互平行的布线部分变短,并能够减少相邻的布线部分之间的磁通的抵消。
如上所述,从减少相邻的布线部分之间的磁通的抵消的观点考虑,优选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较大。然而,若增大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则内周轨道O2的内侧的区域减小,Q值降低。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将电感器部件1如以下那样作成实施例,确认了由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的关系引起的特性的变化。
[实施例]
在表1中,对实施例1~6,示有各部的尺寸、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曲率半径差R4-R2。此外,在各部的尺寸的说明中,使用图7(a)所示的部件(弯曲部82、86等)。
[表1]
Figure BDA0002382815440000121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27.3、曲率半径R4(μm)=8.4、布线间隔S2(μm)=38.9。在该电感器部件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1.8,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38.9、曲率半径R4(μm)=20.0、布线间隔S2(μm)=43.7。在该电感器部件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2.0,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11.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58.9、曲率半径R4(μm)=40.0、布线间隔S2(μm)=52.0。在该电感器部件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2.4,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31.6。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78.9、曲率半径R4(μm)=60.0、布线间隔S2(μm)=60.3。在该电感器部件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2.7,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51.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98.9、曲率半径R4(μm)=80.0、布线间隔S2(μm)=66.8。在该电感器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3.1,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71.6。
(实施例6)
本实施例6的电感器部件为线圈导体层的布线宽度Lw(μm)=18.9、布线间隔S1(μm)=22.0、曲率半径R1(μm)=27.3、曲率半径R2(μm)=8.4、曲率半径R3(μm)=118.9、曲率半径R4(μm)=100.0、布线间隔S2(μm)=76.9。在该电感器部件中,布线间隔S2相对于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3.5,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为91.6。
(线圈导体层的尺寸与电感器部件的特性的关系)
对上述的实施例1~6,作成包含上述的尺寸的线圈导体层的电感器部件,并对各个电感器部件,测定针对频率为频率500MHz的输入信号的L值和Q值。
图8中的点P1~P6分别表示对实施例1~6的电感器部件测定出的L值。此外,图8的横轴为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纵轴为L值。
如图8所示可知,相对于一定的布线间隔S1(22.0mm),随着增大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布线间隔S2,最初L值增加,但若超过某个布线间隔(S2≈40.0μm),则这次L值降低。像这样,可知关于L值,初期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区域变小的影响相比减少磁通的抵消的效果较高,但若超过某个布线间隔则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区域变小的影响超过减少磁通的抵消的效果。
图9中的点P1~P6表示对实施例1~6的电感器部件测定出的Q值。此外,图9的横轴为内周轨道O2的弯曲部86的曲率半径R4与外周轨道O1的弯曲部82的曲率半径R2之差R4-R2,纵轴为Q值。
如图9所示,曲率半径之差R4-R2在大于0且为60μm以下的范围内,可获得实施例1的电感器部件的Q值以上的值。
图10中的点P1~P6表示对实施例1~6的电感器部件测定出的Q值。此外,图10的横轴为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纵轴为Q值。通过布线间隔S2比布线间隔S1大,提高电感器部件的Q值,但从Q值的观点考虑,优选布线间隔S2为22μm以上且为82μm以下。
图11中的点P1~P6分别表示对上述的实施例1~6的电感器部件测定出的Q值。此外,图11的横轴为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相对于直线部72、76的布线间隔S1的比S2/S1,纵轴为Q值。若比S2/S1增大,则电感器部件的Q值能够提高,但从Q值的观点考虑,优选比S2/S1为1以上且为3.7以下。
如以上描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1)电感器部件1具备具有第一侧面13的长方体形状的基体10、以及在基体10内,在与第一侧面13平行的主面卷绕超过1匝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41~48。在从线圈导体层41~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一方向A1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直线部71、75)的布线间隔S1与在从线圈导体层48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二方向A2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弯曲部82、86)的布线间隔S2不同。
在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中,由在每一个布线部分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不同,而具有相互的磁通的抵消被减少的部分,所以特性的获取效率提高。
(2)线圈导体层41~48的匝数超过1匝且小于2匝。环状的轨道O1、O2分别为长方形。形成长方形的外周轨道O1以及内周轨道O2的直线部71~77能够增大线圈部40a的外形,并能够延长线圈部40a的长度(周长)。而且,能够增大线圈部40a的内侧。因此,能够提高电感器部件1的Q值。
(变更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以下的方式来实施。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轨道O1、O2的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
如图12(a)所示,也可以将外周轨道O1和内周轨道O2作成长圆形(将圆弧形状和直线形状合成而成的形状)。另外,如图12(b)所示,也可以将外周轨道O1作成椭圆形并且将内周轨道O2作成圆形。此外,外周轨道O1和内周轨道O2的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多边形、长圆形、椭圆形、或者这些多个图形的组合等。另外,外周轨道O1的形状和内周轨道O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外周轨道O1也可以为沿着外部导体层弯曲的形状,内周轨道O2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线圈导体层的匝数超过1匝即可,也可以为适当地变更为3匝、4匝等超过2匝的数。另外,在一个电感器部件中,也可以包含匝数不同的线圈导体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绝缘体层、线圈导体层、外部导体层的层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外部电极20的基底层21和第二外部电极30的基底层31埋入基体10,但也可以设置于基体10的外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体,20…第一外部电极,30…第二外部电极,40…线圈,40a…线圈部,40b…第一引出导体层,40c…第二引出导体层,41~48…线圈导体层,60、61、62、63a~63h、64、65…绝缘体层,71~77…直线部(布线部分、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81~86…弯曲部(布线部分、第一角部、第二角部),A1、A2…直线,O1…外周轨道(第一轨道),O2…内周轨道(第二轨道)。

Claims (8)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长方体形状的基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
螺旋状的线圈导体层,在上述基体内,在与上述第一侧面平行的主面上卷绕超过1匝,
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在从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内侧朝向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外侧的第一方向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与在从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内侧朝向上述线圈导体层的外侧且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的布线间隔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在从与上述第一侧面正交的方向上观察,上述线圈导体层包含沿着环状的第一轨道的布线部分和沿着比上述第一轨道靠内侧的环状的第二轨道的布线部分,
上述第一轨道为具有2个以上的第一直线部和连接上述第一直线部彼此的第一角部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沿着上述第二轨道的布线部分包含与上述第一直线部平行的2个以上的第二直线部、和连接上述第二直线部彼此的第二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第一直线部与上述第二直线部的第一布线间隔为上述第一角部与上述第二角部的第二布线间隔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第二布线间隔为22μm以上且82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第二布线间隔S2相对于上述第一布线间隔S1的比S2/S1为1以上且3.7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2个布线部分均为圆弧状的弯曲部,内侧的上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4比外侧的上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2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内侧的上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4与外侧的上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2之差为0以上且60μm以下。
CN202010088272.7A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Active CN111584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4355.1A CN115631917A (zh)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5629 2019-02-15
JP2019025629A JP7176435B2 (ja) 2019-02-15 2019-02-15 インダクタ部品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4355.1A Division CN115631917A (zh)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4183A true CN111584183A (zh) 2020-08-25
CN111584183B CN111584183B (zh) 2022-11-22

Family

ID=7204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8272.7A Active CN111584183B (zh)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CN202211354355.1A Pending CN115631917A (zh)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4355.1A Pending CN115631917A (zh) 2019-02-15 2020-02-12 电感器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37395B2 (zh)
JP (2) JP7176435B2 (zh)
CN (2) CN111584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8496B1 (ko) * 2019-03-06 2020-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전자부품
KR102198534B1 (ko) * 2019-04-19 2021-0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KR20220029210A (ko) * 2020-09-01 2022-03-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TWI724965B (zh) * 2020-09-03 2021-04-11 奇力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感元件
JP7435387B2 (ja) 2020-09-28 2024-02-21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2022054935A (ja) * 2020-09-28 2022-04-07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7367713B2 (ja) * 2021-02-24 2023-10-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部品
WO2024157660A1 (ja) * 2023-01-26 2024-08-02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電子・電気機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9120A (ja) * 2001-04-02 2002-10-11 Kawasaki Steel Corp 平面磁気素子
JP2004047849A (ja) * 2002-07-15 2004-02-12 Jfe Steel Kk 平面磁気素子
KR20040058972A (ko) * 2002-12-27 2004-07-0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인덕터 모니터링 패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577645A (zh) * 2003-07-14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螺旋形电感器
JP2013098397A (ja) * 2011-11-02 2013-05-20 Sht Corp Ltd 空芯コイル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JP2013153009A (ja) * 2012-01-24 2013-08-08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US20160307689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6062904A (zh) * 2014-07-08 2016-10-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US20170125154A1 (en) * 2015-11-04 2017-05-0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699205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7275059A (zh) * 2016-03-31 2017-10-20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WO2018067594A1 (en) * 2016-10-04 2018-04-12 Nanohenry, Inc. Miniature inductors and related circuit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180358171A1 (en) * 2017-06-13 2018-1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compon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5453B2 (ja) 2001-11-26 2006-03-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部品およびそのインダクタンス値調整方法
JP200529448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dk Corp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5078340B2 (ja) 2006-07-26 2012-1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イル内蔵基板
JP2010040701A (ja) 2008-08-04 2010-02-18 Jfe Mineral Co Ltd 平面磁気素子
JP2010153416A (ja) 2008-12-24 2010-07-08 Yazaki Corp スパイラルインダクタ
JP2010287722A (ja) 2009-06-11 2010-12-24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JP2011015292A (ja) 2009-07-03 2011-01-20 Tdk Corp 積層型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WO2011145490A1 (ja) 2010-05-17 2011-11-24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基板内蔵用電子部品および部品内蔵型基板
JP5168404B1 (ja) 2011-12-07 2013-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US9685792B2 (en) 2014-03-05 2017-06-20 Intel Corporation Magnetic field distrubtion in wireless power
US10978240B2 (en) 2017-05-01 2021-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uctor with embraced corner capture pad
JP2019016618A (ja) 2017-07-03 2019-01-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及び電力増幅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9120A (ja) * 2001-04-02 2002-10-11 Kawasaki Steel Corp 平面磁気素子
JP2004047849A (ja) * 2002-07-15 2004-02-12 Jfe Steel Kk 平面磁気素子
KR20040058972A (ko) * 2002-12-27 2004-07-0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인덕터 모니터링 패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577645A (zh) * 2003-07-14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螺旋形电感器
JP2013098397A (ja) * 2011-11-02 2013-05-20 Sht Corp Ltd 空芯コイル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JP2013153009A (ja) * 2012-01-24 2013-08-08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CN106062904A (zh) * 2014-07-08 2016-10-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
US20160307689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170125154A1 (en) * 2015-11-04 2017-05-0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699205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7275059A (zh) * 2016-03-31 2017-10-20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WO2018067594A1 (en) * 2016-10-04 2018-04-12 Nanohenry, Inc. Miniature inductors and related circuit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180358171A1 (en) * 2017-06-13 2018-1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6392A (ja) 2020-08-31
US20240055174A1 (en) 2024-02-15
US11837395B2 (en) 2023-12-05
JP7501594B2 (ja) 2024-06-18
JP7176435B2 (ja) 2022-11-22
CN115631917A (zh) 2023-01-20
CN111584183B (zh) 2022-11-22
JP2023011909A (ja) 2023-01-24
US20200265986A1 (en)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4183B (zh) 电感器部件
CN109524213B (zh) 电感器
KR100627700B1 (ko) 적층형 전자부품의 제조방법 및 적층형 전자부품
CN110350883B (zh) 电子部件
US11830664B2 (en) Multilayer coil component
US20200234874A1 (en) Multilayer coil component
US20220115171A1 (en) High-frequency inductor component
US20230230738A1 (en) Coil component
CN112447359B (zh)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24967B (zh) 电子部件及线圈部件
US20220293329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1621116B2 (en) Multilayer inductor
JP2020155510A (ja) 電子部品
JP2020155509A (ja) コイル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