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8877B -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8877B
CN111568877B CN202010379139.7A CN202010379139A CN111568877B CN 111568877 B CN111568877 B CN 111568877B CN 202010379139 A CN202010379139 A CN 202010379139A CN 111568877 B CN111568877 B CN 111568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s
drying
liqui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9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8877A (zh
Inventor
于崆峒
蒋朝军
刘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doc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9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8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8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 A61K9/5107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513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 A61K9/5146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amines, polyanhyd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4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08Peptides having 5 to 11 amino acids
    • A61K38/09Luteinis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 i.e.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Related pep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 A61K9/5107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513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 A61K9/513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vinyl pyrrolidone, poly(meth)acry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 A61K9/5107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513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 A61K9/5146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amines, polyanhydrides
    • A61K9/5153Polyesters, e.g. poly(lactide-co-glycol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 A61K9/5192Proce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含有亲水性药物的内水相及含有聚合物载体的油相;步骤(b):混合内水相和油相形成初乳液,初乳液形成后快速降温以增加初乳粘度至1000~2000cp;步骤(c):将步骤(b)中粘度增加后的初乳液以体积比1:100~1:200混合分散于外水相中,获得复乳液,形成的复乳液立即保持静止5~10min,得到初产物;步骤(d):将上述初产物进行第一轮干燥获得湿微球,所述湿微球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不高于0.5%,之后进行第二轮干燥去除水分及残留溶剂后获得微球终产物。本发明能够获得同时具有高包封率、高载药量和极低粒度的多肽微球。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球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制剂相比,长效缓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已凸显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药物新剂型研发的热点。截止目前,国外共有10余个微球长效品种上市,其中除了利培酮、纳曲酮,盐酸米诺环素外,其余均为亲水性药物分子,包括多肽、蛋白类药物。
多肽蛋白类药物因具有效价高、生物相容性好、剂量低等特征,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这类亲水性药物通常体内半衰期短,为达到药物疗效需频繁给药,导致患者顺应性差。为提高多肽蛋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频率,其长效剂型被开发以满足临床需求。
微球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借由微球表面载体的缓释性能,可实现微球在体内的长效给药,是目前长效制剂的主要制剂形式。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很多,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聚合物。聚乳酸(Poly(lacticacid),以下简称PLA)和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以下简称PLGA)是迄今研究最多、安全性最好、应用最广的合成聚合物载体材料。
复乳法最早被用于包封多肽类药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多肽类药物微球的开发,例如Lupron Depot(醋酸亮丙瑞林)。该方法首先将水溶性多肽蛋白类药物溶于内水相,聚合物载体溶于有机相,内水相加入有机相乳化形成初乳,然后再将初乳转移至含乳化剂的外水相中形成复乳,之后缓慢搅拌,并采用气体吹扫或减压蒸发方式去除有机溶剂,固化形成微球。但复乳法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所生产的微球包封效率普遍偏低,这导致了昂贵的多肽原料药的浪费,显著增加研发及生产成本。
公开号为US5631020A的专利文献中记载了基于内水相(W1)/油相(O)/外水相(W2)形成的高分子微球的控释制剂中,通过向内水相中添加赋形剂将其粘度提高至5000cp以上,以增加药物扩散阻力来降低液中干燥过程中药物向外水相的渗漏,并由此提高药物包封效率。此类赋形剂已被应用于上市产品中,如武田醋酸亮丙瑞林产品中为了提高包封效率在内水相中添加了明胶,但明胶存在致敏性问题已成公知。
公开号为US4954298A专利文献中记载了基于内水相(W1)/油相(O)/外水相(W2)形成的高分子微球的控释制剂中,通过降低初乳温度至特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初乳粘度,使初乳在外水相中分散后药物扩散的传质阻力增加,并由此提高药物包封效率。
可见,在W1/O/W2型含亲水性药物的聚合物微球的开发过程中,已发展出一些特殊甚至极端的工艺来提高药物包封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提高油相浓度、内水相浓度、制备时通过控制低温以获得较高的初乳粘度,来抑制药物向外水相的渗漏。这些方式固然是有效的,但过高的油相浓度、内水相浓度又会造成工业生产中过滤除菌困难,过高的初乳粘度会造成转移损失增加、牺牲产率,无疑给微球产业化带来新的重重困难。
发明人在长期的产品开发工作中发现,提高初乳粘度至2000cp左右时,包封率可以从60~70%(常规复乳法)提高至85~90%,但,但在干燥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药物损失现象;当继续提高初乳粘度至2000~5000cp甚至更高时,此时包封率会进一步提高至90~95%水平,但在这个高粘度状态下初乳分散过程受阻,在复乳液滴未剪切形成圆整球体之前,表面聚合物材料便析出、固化成形,往往会造成微球粒度不均一,形态不圆整,呈现丝状、橄榄状、蝌蚪状等多样形态共存,降低临床给药通针性,增加注射困难性。这些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微球在离心收集过程中,也会形成架桥作用,导致固液分离不彻底,微球沉淀不紧实,上清液浑浊,在上清液去除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微球,造成收率下降。
因此,基于当前现有技术,为了提高微球药物包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必要研究新的思路来提高包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药物包封率,并且可制备具有高载药量、包封率接近100%的亲水性药物微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含有亲水性药物的内水相及含有聚合物载体的油相;
步骤(b):混合内水相和油相形成初乳液,初乳液形成后快速降温以增加初乳粘度至1000~2000cp;采用快速降温方法获得的初乳粘度在1000~2000cp,复乳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分散不彻底、微球黏连、形态不圆整或拉丝严重等现象;
步骤(c):将步骤(b)中粘度增加后的初乳液以体积比1:100~1:200混合分散于外水相中,获得复乳液,形成的复乳液立即保持静止5~10min,得到初产物;
步骤(d):将上述初产物进行第一轮干燥获得湿微球,所述湿微球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不高于0.5%(w/w),之后进行第二轮干燥去除水分及残留溶剂后获得微球终产物。
发明人在进行复乳法制备亲水性药物微球产品的研发开发过程中,发现了影响药物包封效率的关键环节。该关键环节主要集中于复乳制备过程及对微球的干燥过程,即通过特定控制复乳制备工艺及液中干燥的参数,可制备具有高载药量、包封率接近100%的亲水性药物微球。
本发明发现的影响药物包封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复乳液形成后应立即保持静止5~10min。当静止时间低于5min时,会存在复乳液外壳层固化不完全的现象,导致后续液中干燥过程中液体的轻微搅动也会造成药物的大量泄露;静止时间高于10min时,复乳液之间会形成架桥作用,有机溶剂不能及时去除,微球沉降、聚集在反应罐底部,出现片状或块状聚集体,使成品微球粒度增加(该步骤所述的影响包封率的关键参数在本发明中第一次公开)。优选的,复乳液形成后应立即保持静止6~8min。
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复乳液保持静止一段特定时间内,并不会造成微球的聚集和粘连,这得益于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初乳粘度的控制、初乳有机溶剂含量的控制及初乳与外水相之间的体积比,使得复乳液形成后表面迅速固化,形成薄的外壳层,使球体之间保持独立,即使在不搅动的前提下也不会发生聚集和粘连。
步骤(d)中,所述湿微球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不高于0.02%。
步骤(d)中,第一轮干燥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在15~25℃温度条件下进行液中干燥2.5~5h并辅以气体吹扫。
本发明发现的影响药物包封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二为:将静止后的复乳液保持15~2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液中干燥,实现方式为进行循环式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是为了降低液体扰动程度,防止微球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向外水相渗漏,辅以气体吹扫的目的是增加有机溶剂去除速率,加快微球固化进程。
所述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为通过将反应罐底部液体不间断的返回至反应罐中液面上方,液体循环频率为0.5-2次/min,循环频率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液体流量除以反应罐内液体总量。用于将反应罐底部液体不间断的返回至反应罐液面上方的输送设备可以是泵,优选地,可以为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转子泵,更优选地,可以为离心泵。反应罐内液体循环效果应满足在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应为0.5~2次/分钟,循环频率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液体流量(单位:L/min)除以反应罐内液体总量(单位:L)。
所述液中干燥过程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不低于100L/min,且保证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不低于5次/分钟。
液中干燥过程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不超过10cm的高度范围内。
显而易见,采用上述循环式液中干燥方式并辅以气体吹扫既可以使外水相扰动程度降至最低,还可以满足快速的有机溶剂去除速率,二者相辅相成进一步降低了微球固化过程中的药物泄露程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提高药物包封率的最重要方式仍为复乳液形成后的静止保持阶段,该阶段为复乳法制备微球药物损失最关键的环节,影响程度高于液中干燥过程。
优选地,所述液中干燥过程持续通气时间应不低于2.5h且不高于5h,液中干燥终点应保证湿微球内溶剂残留水平不得高于0.5%(w/w)。当保持时间小于2.5h时,溶剂去除不彻底,离心过程中微球之间产生黏连和聚集,不利于冻干前湿微球的分散过程;当保持时间高于5h时,药物包封效率会进一步下降,长时间与外水相接触会使微球内药物分布改变、向外壳层靠近,造成突释效应。
由于液中干燥过程对微球的包封过程(包封率)及形成的药物分布状态(释放度)极其重要,尤其是液体循环频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详细的列举了不同的液中干燥参数对微球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表征指标主要包括:成品微球的粒度、药物包封率及载药量。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液中干燥工艺参数时,微球药物包封率接近100%,释放过程中不存在突释及后期释放不完全的现象。
作为优选,当液中干燥待去除的溶剂为二氯甲烷时,液中干燥时间为3h-4h,保证液中干燥终点湿微球内溶剂残留水平不高于0.02%。
步骤(b)中,初乳液形成后快速降温至15~18℃。
步骤(c)中,外水相的温度为15~18℃。
步骤(b)中,内水相和油相的重量比为1:5-20。优选地,内水相和油相的重量比为1:10-15。
所述第二轮干燥的方法为流化床干燥、恒温浴干燥、真空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第二轮干燥的方法为冷冻干燥时,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为45~55℃,后期解析干燥时间不低于24h。冷冻干燥之前,可以通过加入冻干保护剂来提高微球稳定性、降低冻干过程中微球的聚集。优选地,可向上述洗涤、浓缩后的湿微球混悬液中加入冻干保护剂(例如,糖类),随后进行冷冻干燥,更优选地,冻干保护剂可以为甘露醇。冷冻干燥目的为去除微球中残余水分及有机溶剂,进行冷冻干燥的条件为: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优选地,保持后期解析干燥时间应不低于24h,更优选地,后期解析干燥保持时间应不低于48h。
本发明的亲水性药物包含亲水性化合物、肽、蛋白质、抗体、核酸或它们的盐。优选地,本发明的亲水性药物可以为具有生理学活性的多肽,更优选地,可以为醋酸亮丙瑞林。
亲水性药物与水性溶剂混合形成内水相,本发明所述的水性溶剂可以为水、低级醇、乙腈、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本发明的水性溶剂为水。
形成内水相(W1)和药物的重量比可根据水性溶剂的种类、药物的种类而不同,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以水性溶剂:药物=1:1.2~1:0.2的重量比混合,优选地,以水性溶剂:药物=1:1.2~1:0.8的重量比混合,更优选地,相对于1重量份的水性溶剂,药物为1重量份的比率进行混合。
可以以药物加入水性溶剂或水性溶剂加入药物的方式在加热条件下混合内水相,优选地,加热条件为40~80℃,更优选地,55~65℃。
所述聚合物载体是指形成微球外壁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载体是指具有脂肪碳链的聚酯类高分子,可以为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已内酯、聚羟基丁酸酯、聚亚胺基碳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乳酸和氨基酸共聚物,优选地,可以为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更优选地,可以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在本发明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聚合物载体重均分子量未特别限制,但通常可以为5,000~130,000,更优选地,可以为10,000~20,000。
所述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乳酸和乙醇酸的摩尔比可以为0:100~100:0,优选地,可以为50:50~85:15(50:50、75:25、85:15),更优选地,可以为75:25。
油相采用脂溶性溶剂溶解聚合物载体,脂溶性溶剂可以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优选地,可以为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更优选地,可以为二氯甲烷。
在能够溶解聚合物载体的前提下,对脂溶性溶剂的量不作限定,脂溶性溶剂的量可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和脂溶性溶剂的种类而不同,可以为聚合物载体重量的1~10倍,优选的,可以为1~5倍,更优选的,可以为聚合物载体重量的1~2倍。
油相(O)可通过在脂溶性溶剂中混合聚合物的方法制备,溶解温度通常为室温范围(25±10℃),根据需要可选择振荡混合或静置溶解。
初乳液通过混合内水相和油相的方法制备,所述混合可通过已知的方法进行,可以为均质器法、超声波法、旋浆式搅拌器法、涡轮式搅拌器法,优选地,可以为均质器法。优选地,本发明的W1/O初乳液可通过在油相中加入内水相,并通过均质器进行均质化的方法制备。
油相和外水相的混合比应介于1:100~1:200,具体地,相对于1体积份的油相,能够以100~200体积份的比率混合外水相,更优选地,相对于1体积份的油相,能够以100~150体积份的比率混合外水相。当外水相高于200体积份时,会造成球形不圆整;当外水相低于100体积份时,会发生药物泄漏。
本发明中收集微球的方法为常规的固液分离方法,优选地,可以为离心分离、过滤收集,更优选地,通过连续流离心机进行离心收集、洗涤。洗涤步骤是将浓缩的湿微球重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再收集,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湿微球表面吸附的游离药物、乳化剂及有机溶剂。
当通过本发明的微球制备方法来制备聚合物微球时,可获得具有极低的粒度,极高载药量、包封率接近100%且球形更圆整的亲水性药物微球。众所周知,微球的载药量与其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呈反比,通常高的平均粒径意味着高的载药量,即载药量和平均粒径不能分开而论。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度极低,甚至不超过10um,仍旧可以实现高的药物装载率和包封效率。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复乳法药物包封率低的现有技术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通过现有的方法来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相比,本发明的聚合物微球具有接近100%的药物包封水平,球形更圆整,同时极低的粒度分布以便于临床注射以及可控的药物释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微球,能够获得同时具有高包封率、高载药量和极低粒度的多肽微球;这不仅节约了多肽微球的研发及生产成本,同时又降低病人注射过程中的疼痛性,在达到同等疗效的前提下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微球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7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本实施例微球的扫描电镜图见图1,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1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46%,药物包封率为99.6%,平均粒径为9.83um(见表2)。
实施例2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5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2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43%,药物包封率为99.4%,平均粒径为10.4um(见表2)。
实施例3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10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3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58%,药物包封率为100.6%,平均粒径为13.5um(见表2)。
实施例4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2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4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9.76%,药物包封率为84.9%,平均粒径为11.1um(见表2)。
实施例5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10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5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48%,药物包封率为99.8%,平均粒径为20.2um(见表2)。
实施例6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1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6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9.43%,药物包封率为82.0%,平均粒径为8.51um(见表2)。
由实施例1-6结果对比发现,当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时间低于5min时,不能获得较高的包封率,保持静止时间超过10min时,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包封率,但微球会发生聚集现象,导致微球粒径增加,只有当静止保持时间控制在5~10min内,才能够实现高的药物包封效率,且微球不发生聚集粘连,进一步优化的,该保持时间为6~8min。
实施例7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7℃,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7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2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8.3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7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38%,药物包封率为98.9%,平均粒径为8.67um(见表2)。
实施例8
常规的复乳法包封亲水性药物微球: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7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0.5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8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0.40%,药物包封率为99.1%,平均粒径为9.67um(见表2)。
实施例9
常规的复乳法包封亲水性药物微球: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7min,随后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进行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具体液中干燥条件如下:采用罐底离心泵进行复乳液循环,单位时间内液体循环频率为2.5次/分钟,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为135L/min,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为6次/分钟,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8cm处。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9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11.10%,药物包封率为96.5%,平均粒径为10.8um(见表2)。
实施例10
常规的复乳法包封亲水性药物微球: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对所制备的复乳液进行液中干燥,搅拌转速50rpm。液中干燥条件如下: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液中干燥终点取湿微球监测溶剂残留水平,应不超过200ppm。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10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8.55%,药物包封率为74.3%,平均粒径为11.2um(见表2)。
实施例11
常规的复乳法包封亲水性药物微球,复乳制备后立刻静置7min:
称取0.78g的醋酸亮丙瑞林溶于1.0g蒸馏水,55℃加热条件下震摇溶解,从而获得内水相溶液。称取6.0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10.0g二氯甲烷中,涡旋震荡溶解,从而获得油相溶液。将上述内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溶液中,通过均质器(IKA,T25)进行乳化获得初乳液,随后快速降温至15℃以增加初乳粘度。
预先配制含有0.25%(w/w)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外水相),并恒温至15℃,将上述保持在相同温度的初乳液和外水相同时通过在线剪切机(IKA,Magic Lab)将初乳液均匀分散,获得具有目标粒径的复乳液。
复乳液形成后立即保持静止7min,随后对所制备的复乳液进行液中干燥,搅拌桨转速50rpm。液中干燥条件如下:液中干燥过程采用梯度升温,15~20℃,持续时间4h,液中干燥终点取湿微球监测溶剂残留水平,应不超过200ppm。
液中干燥结束后,采用75μm筛网去除大颗粒微球,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10min)收集微球。使用蒸馏水对微球进行清洗和再分散,并再次离心收集,充分去除表面游离药物、聚乙烯醇和有机溶剂后,收集湿微球,加入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分散,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如下:主干燥温度为-10~-5℃,保持时间15~20h,后期解析干燥温度范围是45~55℃,保持时间不低于24h。
常规方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实施例11所获得的微球的载药量为8.55%,药物包封率为74.3%,平均粒径为11.2um(见表2)。
各实施例的工艺参数统计见表1,由实施例10-11的结果可知,采用常规制备及除溶剂的方式很难获得具有高包封率、高载药量及低粒度分布的多肽微球。
表1各实施例工艺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2481296680000141
表2不同工艺参数下获得的微球包封率、载药量及平均粒度数据
检测结果 载药量/% 包封率/% 平均粒度/um
实施例1 11.46 99.6 9.83
实施例2 11.43 99.4 10.4
实施例3 11.58 100.6 13.5
实施例4 9.76 84.9 11.1
实施例5 11.48 99.8 20.2
实施例6 9.43 82.0 8.51
实施例7 11.38 98.9 8.67
实施例8 11.40 99.1 9.67
实施例9 11.10 90.1 10.8
实施例10 8.55 74.3 11.2
实施例11 10.8 92.2 8.79
由上述结果可以确定,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上述制备的复乳液保持静止特定的时间,然后进行缓慢的循环式液中干燥并辅以气体吹扫,可显著提高药物包封率,具体的可制备具有高载药量并在低粒度下包封率接近100%的亲水性药物微球,微球释放度可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复乳法药物包封率低的现有技术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含有亲水性药物的内水相及含有聚合物载体的油相;
步骤(b):混合内水相和油相形成初乳液,初乳液形成后快速降温以增加初乳粘度至1000~2000cp;
步骤(c):将步骤(b)中粘度增加后的初乳液以体积比1:100~1:200混合分散于外水相中,获得复乳液,形成的复乳液立即保持静止5~10min,得到初产物;
步骤(d):将上述初产物进行第一轮干燥获得湿微球,所述湿微球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不高于0.5%,之后进行第二轮干燥去除水分及残留溶剂后获得微球终产物;步骤(d)中,第一轮干燥采用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在15~25℃温度条件下进行液中干燥2.5~5h并辅以气体吹扫;
所述循环式液体交换方式为通过将反应罐底部液体不间断的返回至反应罐中液面上方,液体循环频率为0.5-2次/min,循环频率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液体流量除以反应罐内液体总量;
所述亲水性药物为醋酸亮丙瑞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湿微球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不高于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中干燥过程气体吹扫出口流量不低于100L/min,且保证反应罐上方气体更换频率不低于5次/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中干燥过程气体吹扫高度位于反应罐内液面上方不超过10cm的高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初乳液形成后快速降温至15~1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外水相的温度为15~1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内水相和油相的重量比为1:5-2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干燥的方法为流化床干燥、恒温浴干燥、真空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CN202010379139.7A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568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9139.7A CN111568877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9139.7A CN111568877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877A CN111568877A (zh) 2020-08-25
CN111568877B true CN111568877B (zh) 2022-06-24

Family

ID=7211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9139.7A Active CN111568877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8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252B (zh) * 2021-12-28 2022-09-02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50325B (zh) * 2022-08-04 202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有机溶剂残留的可降解聚合物微球、注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4988B1 (en) * 2007-12-28 2018-03-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ustained release composi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224753B (zh) * 2013-06-24 2017-02-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药物缓释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58083B1 (ko) * 2014-04-07 2015-10-0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약물함유 고분자미립구 제조방법
CN105797134B (zh) * 2016-03-29 2019-06-14 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难溶亮丙瑞林缓释制剂
CN109700780B (zh) * 2019-01-31 2021-02-12 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包封率的亲水性药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877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8271B2 (ja) 初期過多放出が減少された高分子微小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高分子微小粒子
US6692770B2 (en) Starch microparticles
JP5841565B2 (ja) 残留溶媒抽出方法および同により生成される微粒子
Bittner et al. Ultrasonic atomization for spray drying: a versatile techniqu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tein loaded biodegradable microspheres
AU2004277419B2 (en) Nanoparticulate therapeutic biologically active agents
EP1328258B1 (en) A controlled-release, parenterally administrable microparticle preparation
CN111568877B (zh) 一种提高亲水性药物包封率的微球制备方法
AU2001294458B2 (en) Biodegradable microparticle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administration, with purified amylopectin-based starch of reduced molecular weight
KR20180130344A (ko) 미립구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미립구
NO310177B1 (no) Fremgangsmåte for å innkapsle en aktiv substans samt vedvarende frigivelsesmikro- eller nanopartikler
JP2003534267A (ja) 注射による投与のための持続放出微小球と調製手順
AU2012259657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icroparticles with reduced initial burst and microparticles prepared thereby
CN109700780B (zh) 一种高包封率的亲水性药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643B (zh) 蛋白多肽类药物长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156572A1 (ko) 약물함유 고분자미립구 제조방법
CN105169366B (zh) 一种醋酸曲普瑞林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US7105181B2 (en) Microparticles
JP2004501188A (ja) インスリンの放出制御製剤及びその方法
WO2014077656A1 (ko) 초기 약물 방출이 감소된 고분자 미립자를 포함하는 주사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3139913B2 (ja) 乾式加工された粒子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乾式加工された粒子及び該粒子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CN112675132B (zh) 一种窄粒径分布的曲普瑞林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404385A (zh) 一种牛血清白蛋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8542849A (zh) 一种抗凝血药注射用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81791A (zh) 基于免疫细胞膜的靶向药物递送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04118A (zh) 一种ahll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