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263B -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 Google Patents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263B
CN111566263B CN201880083819.5A CN201880083819A CN111566263B CN 111566263 B CN111566263 B CN 111566263B CN 201880083819 A CN201880083819 A CN 201880083819A CN 111566263 B CN111566263 B CN 111566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t
bag moth
bag
raw material
s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38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263A (zh
Inventor
吉冈太阳
龟田恒德
浅沼章宗
佐佐博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wa Co Ltd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owa Co Ltd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wa Co Ltd,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filed Critical Ko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6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BMECHAN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TO OBTAIN FIBRES OF FILAMENTS, e.g. FOR SPINNING
    • D01B7/00Obtaining silk fibres or filaments
    • D01B7/06Obtaining silk from cocoons or portions thereof not suitable for reel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CCHEMICAL 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LAMENTARY OR FIBROUS MATERIAL TO OBTAIN FILAMENTS OR FIBRES FOR SPINNING; CARBONISING RAGS TO RECOVER ANIMAL FIBRES
    • D01C3/00Treatment of animal material, e.g. chemical scouring of w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CCHEMICAL 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LAMENTARY OR FIBROUS MATERIAL TO OBTAIN FILAMENTS OR FIBRES FOR SPINNING; CARBONISING RAGS TO RECOVER ANIMAL FIBRES
    • D01C3/00Treatment of animal material, e.g. chemical scouring of wool
    • D01C3/02De-gumming silk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4/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proteins; Manufacture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0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having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e.g. natural fibres, prestretched or fibrillated artificial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0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having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e.g. natural fibres, prestretched or fibrillated artificial fibres
    • D04H1/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having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e.g. natural fibres, prestretched or fibrillated artificial fibres and hardened by felting; Felts or felted products
    • D04H1/09Sil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ackag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开发简便并且大量、而且低成本地从袋蛾幼虫巢采集不包含杂质的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的方法,并提供该方法。利用袋蛾幼虫的习性,使溶剂可溶性物质或热易熔性物质作为巢原材料进行筑巢后,将该巢原材料进行溶解或熔融处理,将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从而可以仅获得构成了袋蛾幼虫巢的纯的袋蛾幼虫绢丝。

Description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集来源于属于袋蛾科的蛾的幼虫、即袋蛾幼虫的绢丝的方法、使用该采丝方法获得的无纺布、以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巢原材料。
背景技术
构成昆虫的茧的丝、哺乳动物的毛自古以来作为动物纤维而被用于衣类等。特别是来源于作为家蚕(Bombyx mori)的幼虫的蚕的绢丝(在本说明书中,经常表述为“蚕绢丝”)的吸放湿性、保湿性、和保温性优异,此外具有独特的光泽和光滑的肌肤触感,因此即使是现在也作为高级天然材料而被珍视。
然而,在自然界,存在具有与蚕绢丝匹敌、或其特性在蚕绢丝以上的动物纤维。近年来,为了将具有那样的优异特性的动物纤维有效用作新的天然原材料,其探索、研究被推进。
已知袋蛾幼虫(Basket worm,别名“bag worm”)是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袋蛾科(Psychidae)的蛾的幼虫的总称,通常潜藏在将叶片、枝片用丝缠绕而成的纺锤形或圆筒形的巢(在本说明书中,经常表述为“袋蛾幼虫巢”)中,在进食时也连巢一起移动等,在全部幼虫期与巢一起生活。
该袋蛾幼虫吐的绢丝(在本说明书中,经常表述为“袋蛾幼虫绢丝”)近年来作为与蚕绢丝相比,具有优异特性的新的动物纤维性的天然原材料而受到关注。例如,关于弹性模量,茶袋蛾(Eumeta minuscula)的袋蛾幼虫绢丝也达到蚕绢丝的3.5倍,以非常强的强度为傲(非专利文献1和2)。此外,由于不仅具有与蚕绢丝同等以上的光泽和艳丽,而且单纤维的截面积只有蚕绢丝的单纤维的截面积的1/7左右,因此可以制作与蚕绢丝相比纹理更细、更光滑的肌肤触感、且薄而轻的布。
在饲养方面,袋蛾幼虫与蚕相比也具有优点。例如,蚕由于原则上仅以桑(属于桑属(Morus)的种类,包含例如,山桑(M.bombycis)、白桑(M.alba)、和鲁桑(M.Ihou)等)的鲜叶为食物,因此饲养地域、饲养时期受桑叶的供给地、桑的开叶期左右。另一方面,袋蛾幼虫为广食性,对饵叶的特异性低,许多种类可以以各种树种的叶作为食物。因此,饵叶的获得容易,不挑选饲养地域。此外,根据种类,常绿树的叶也可以作为饵叶,因此与作为落叶树的桑不同,能够全年供给饵叶。并且,袋蛾幼虫与蚕相比尺寸小,因此饲养空间以与蚕同等以下就足够,也容易大量饲养。因此,与蚕相比可以大幅抑制饲养成本。
此外,在生产性方面,袋蛾幼虫与蚕相比也优异。例如,蚕仅在作茧时大量吐丝,作茧在全部幼虫中同时期进行。因此采丝时期重叠,劳动期集中。然而,袋蛾幼虫贯通幼虫期在筑巢时、移动时反复进行吐丝。因此通过人工调整采丝时期,可以分散劳动期。
如以上那样,袋蛾幼虫绢丝具有超过蚕绢丝的特性,此外在生产上有利点也多,因此期待作为非常有希望的新的天然原材料。
然而,在将袋蛾幼虫绢丝实用化时,必须解决若干课题。其一为与袋蛾幼虫巢的特征相关的问题。在袋蛾幼虫巢的表面必定附着叶片、枝片等杂质。其起因于在巢的制作和扩建的过程中,为了隐蔽而将周围的小枝片、叶引入到巢中这样的袋蛾幼虫的习性。在将袋蛾幼虫绢丝制品化时,需要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以往,采用了从筑巢的袋蛾幼虫巢通过手工作业将这些杂质除去,或在温水中长时间浸渍使袋蛾幼虫巢软化而使杂质脱离的方法。然而,这些杂质的除去作业需要庞大的劳力时间。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具有下述问题:不能将杂质完全除去,最终在生产物中混合存在极少的小叶片等,因为来源于杂质的色素而袋蛾幼虫绢丝被染为浅褐色等,只能获得低品质的制品。以除去色素作为目的的使用了碱、酸的脱色处理虽然能够进行,但是损害袋蛾幼虫绢丝的强度等导致品质显著的降低。在将袋蛾幼虫绢丝实用化时,必须解决上述课题,但迄今为止不存在简便且便宜地采集不包含杂质、并且没有污染的纯并且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2/165477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大崎茂芳,2002,纤维学会杂志(纤维和工业)(日文原文:繊維学会誌(繊維と工業)),58:74-78
非专利文献2:Gosline J.M.et al.,1999,202,3295-330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从袋蛾幼虫巢简便并且大量、而且以低成本采集不包含杂质的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的方法,并提供该方法。此外,由此将袋蛾幼虫绢丝作为新的天然原材料而实用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如果将袋蛾幼虫从巢中取出,使其全身为剥出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袋蛾幼虫经常表述为“裸袋蛾幼虫”),则为了自身的保护与保温而迅速移到筑巢行动。此时,具有将作为代替叶、小枝的巢原材料的存在于自己周围的小片物质引入到袋蛾幼虫巢的习性。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已知利用该习性,制作使各种颜色的毛丝屑、彩色纸小片引入到袋蛾幼虫巢的丰富多彩的袋蛾幼虫巢的儿童的游戏。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出利用了袋蛾幼虫的习性的新采丝方法。如果向裸袋蛾幼虫提供溶剂可溶性物质或热易熔性物质作为巢原材料,则裸袋蛾幼虫使用它们筑巢。然后,根据混合存在于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巢原材料,通过溶剂或热进行处理,从而可以使巢原材料溶解或熔融。接着,如果将溶解或熔融了的巢原材料分离,则能够仅获得制成袋蛾幼虫巢的袋蛾幼虫绢丝。本发明提供基于上述采丝方法的以下方案。
(1)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
配置工序,将与袋蛾幼虫巢分离开的裸袋蛾幼虫与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的工序,所述巢原材料可溶于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的溶剂;
筑巢工序,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所述巢原材料筑巢的工序;
溶解工序,将巢原材料用所述溶剂溶解的工序;以及
分离工序,将溶解了的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方法,在上述筑巢工序后且上述溶解工序前进一步包含回收袋蛾幼虫巢的回收工序。
(3)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上述溶剂为水。
(4)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上述溶剂为低极性溶剂。
(5)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
配置工序,将与袋蛾幼虫巢分离开的裸袋蛾幼虫与热易熔性的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的工序;
筑巢工序,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所述巢原材料筑巢的工序;
熔融工序,在袋蛾幼虫绢丝不损伤、不热改性且不熔融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将巢原材料熔融的工序;以及
分离工序,将熔融了的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的工序。
(6)根据(5)所述的方法,在上述筑巢工序后且上述熔融工序前进一步包含回收袋蛾幼虫巢的回收工序。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上述配置工序中,在包含能够以收纳单个裸袋蛾幼虫的凹部的板上的该凹部配置裸袋蛾幼虫。
(8)根据(7)所述的方法,上述板具有遮光性。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将分离了的袋蛾幼虫绢丝洗涤的洗涤工序。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将袋蛾幼虫绢丝干燥的干燥工序。
(11)一种由袋蛾幼虫绢丝制成的无纺布,其是使用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而获得的。
(12)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用巢原材料,其为水溶性,最大长度为40mm以下,且具有薄层小片形状或棒状形状。
(13)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用巢原材料,其为低极性溶剂可溶性,最大长度为40mm以下,且具有薄层小片形状或棒状形状。
(14)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用巢原材料,其为热易熔性,最大长度为40mm以下,且具有薄层小片形状或棒状形状。
本说明书包含成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51904号的公开内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采丝方法,能够短时间、简便并且大量地从袋蛾幼虫巢采集不包含杂质的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因此,与现有方法相比,可以提供便宜且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
附图说明
图1A为显示本发明的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的工序流程的图。在该流程中,显示所使用的巢原材料为溶剂可溶性物质的情况。
图1B为显示本发明的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的工序流程的图。在该流程中,显示所使用的巢原材料为热易熔性物质的情况。
图2为显示在实施例1中进行的、使用泡沫苯乙烯(foamed styrol)作为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时的本发明的采丝方法的工序的图。a:显示本发明的采丝工序中的配置工序的图。在铺满烧杯底部的泡沫苯乙烯的细材上配置茶袋蛾末龄的裸袋蛾幼虫。b:在筑巢工序4天后,回收了将泡沫苯乙烯的细材用于巢原材料而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图。c~g:显示在作为低极性溶剂的四氯化碳中投入上述回收的袋蛾幼虫巢时的时间经过的图。c显示投入四氯化碳时,d显示投入15秒后,e显示投入25秒后,f显示投入45秒后,g显示投入60秒后。此外,h为显示在本发明中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的图。
图3为显示在实施例2中进行的、使用明胶制胶囊小片作为水溶性巢原材料时的本发明的采丝方法的工序的图。a:显示本发明的采丝工序中的配置工序的图。在铺满烧杯底部的硬胶囊的小片上配置大袋蛾(オオミノガ)末龄的裸袋蛾幼虫。b:在筑巢工序3天后,回收了将明胶小片用于巢原材料而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图。c:在水中投入上述回收的袋蛾幼虫巢,在约60℃下加热20分钟而明胶完全溶解后,用常温的水洗涤的图。此外,d为显示洗涤后的袋蛾幼虫绢丝的图。
图4为显示在实施例3中进行的、使用了蜜蜡作为热易熔性巢原材料时的本发明的采丝方法的工序的图。a:显示本发明的采丝工序中的配置工序的图。在铺满烧杯底部的蜜蜡的小片上配置大袋蛾末龄的裸袋蛾幼虫。b:在筑巢工序5天后,回收了将蜜蜡的小片用于巢原材料而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图。c:显示将回收的袋蛾幼虫巢包裹于网中的状态的图。d:在上述c的状态下将袋蛾幼虫巢投入到沸水中,进行煮沸处理从而将蜜蜡熔融的图。e:显示将所得的袋蛾幼虫绢丝用二甲苯洗涤后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的图。
图5为显示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图。a:从上方拍摄在不锈钢培养皿上形成的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图。b:将圆顶形袋蛾幼虫巢从不锈钢培养皿剥下,放置于黑片上,从上方拍摄的图。c:将b的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翻过来而从上方拍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术语的定义
关于本说明书中频繁使用的以下术语,如以下那样定义。
所谓“袋蛾幼虫”,是指如上述那样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袋蛾科(Psychidae)的蛾的幼虫的总称。袋蛾科的蛾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但任一幼虫(袋蛾幼虫)都在整个幼虫期,用自己吐出的绢丝拼接叶片、枝片等自然原材料,在将它们缠绕而成的巢中生活。此外,任一种类都具有下述习性:在被从巢中采出的情况下,原则上使用周边的巢原材料进行筑巢。因此,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袋蛾幼虫只要属于袋蛾科的蛾的幼虫,并且具有上述习性,则无论种类、虫龄和雌雄如何。例如,在袋蛾科中存在Acanthopsyche、Anatolopsyche、Bacotia、Bambalina、Canephora、Chalioides、Dahlica、Diplodoma、Eumeta、Eumasia、Kozhantshikovia、Mahasena、Nipponopsyche、Paranarychia、Proutia、Psyche、Pteroma、Siederia、Striglocyrbasia、Taleporia、Theriodopteryx、Trigonodoma等属,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袋蛾幼虫可以为属于任一属的种类。此外,幼虫的虫龄可以为从初龄到末龄的任一虫龄。然而,为了获得质量上多的袋蛾幼虫绢丝,优选为大型的袋蛾幼虫。例如,如果为同种,则越末龄幼虫越优选,如果为雌雄,则优选为大型的雌性。此外,在袋蛾科内越大型的种类越优选。例如,大型种的大袋蛾(Eumeta japonica)、茶袋蛾(Eumeta minuscula)适合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种类。另外,如上述那样,将人工地从巢中取出,使全身为剥出的状态的袋蛾幼虫在本说明书中经常表述为“裸袋蛾幼虫”。原则上,在自然界中贯通幼虫期袋蛾幼虫都不会使全身从巢中露出,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用于筑巢目的的裸袋蛾幼虫,是指人工调制的袋蛾幼虫。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绢丝”,是指来源于昆虫的丝,并且是指昆虫的幼虫、成虫在筑巢、移动、固定、作茧、饵捕获等目的下吐出的蛋白质制的丝。在本说明书中,在简单表述为“绢丝”的情况下,是指不特定来源昆虫名的广泛一般的绢丝,在表示来源于特定昆虫的绢丝的情况下,如蚕绢丝、袋蛾幼虫绢丝那样,将其来源生物名附在绢丝之前。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袋蛾幼虫绢丝”,是指袋蛾幼虫吐出的绢丝。本说明书的袋蛾幼虫绢丝包含单纤维、吐丝纤维和集合纤维。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单纤维”,是构成纤维成分的最小单位的长丝,也被称为单丝(monofilament)。单纤维以丝蛋白蛋白质作为主成分。袋蛾幼虫绢丝、蚕绢丝在自然状态下以2根单纤维通过作为粘接物质的丝胶蛋白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二长丝(difilament)的状态被吐出。将该二长丝称为“吐丝纤维”。袋蛾幼虫巢、蚕的茧由吐丝纤维构成。此外,将抱合多根吐丝纤维而成为1束纤维束的物质称为“集合纤维(复丝)”。经过缫丝工序而获得的生丝相当于该集合纤维。进一步,将生丝用皂、灰水、和碳酸钠、尿素等碱性试剂、以及酶进行处理,除去丝胶蛋白蛋白质,将所得的绢丝称为熟丝。
在袋蛾幼虫绢丝中存在支架绢丝和巢绢丝这2种。所谓“支架绢丝”,是袋蛾幼虫用于移动而吐出的绢丝,其具有作为用于防止从枝、叶等落下的支架的功能。袋蛾幼虫在移动时向行进方向Z字形吐出支架绢丝,一边将两脚的爪钩挂于丝一边移动。另一方面所谓“巢绢丝”,是用于巢而吐出的绢丝,其是为了拼接叶片、枝片、使作为居住区的巢内壁为舒适环境而吐出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成为发明的对象的袋蛾幼虫绢丝原则上为巢绢丝。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指明,袋蛾幼虫绢丝是指巢绢丝。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袋蛾幼虫巢”(Bag nest),是袋蛾幼虫制作的纺锤形、圆筒形、或圆顶形的巢,由袋蛾幼虫绢丝(巢绢丝)和巢原材料构成。本发明的采丝方法为采集构成该袋蛾幼虫巢的袋蛾幼虫绢丝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圆顶形袋蛾幼虫巢”,是指将通常的纺锤形袋蛾幼虫巢相对于其长轴平行地切断那样的半纺锤形的袋蛾幼虫巢。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巢原材料”,是指袋蛾幼虫在筑巢时引入到巢中的、袋蛾幼虫绢丝以外的物质。如上述那样,袋蛾幼虫通常以隐蔽等为目的而在巢的表面缠绕植物的叶片、小枝片。在自然界中,这些叶片、小枝片相当于巢原材料。袋蛾幼虫在为裸袋蛾幼虫的状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身体和保温,利用存在于自己周边的各种物质作为巢原材料,立即再构建袋蛾幼虫巢。因此,通过在裸袋蛾幼虫的周围配置所希望的巢原材料,可以使任意巢原材料引入到袋蛾幼虫巢中。在本发明中,以使该巢原材料使用具有规定性质的特定原材料作为特征。关于巢原材料的成分、大小、形状等,在以下各方案中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成为对象的“溶剂”是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特别是作为其纤维成分的丝蛋白蛋白质的溶剂。例如,将蛋白质改性的强酸性溶剂、强碱性溶剂不适合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溶剂。溶剂基于极性的高低,可以分类为高极性溶剂(亲水性溶剂)和低极性溶剂(疏水性溶剂),但在本说明书中任一种溶剂都包含。在高极性溶剂中,除了水以外,还包含一部分有机溶剂,例如,低级醇(甲醇、乙醇等)、和乙酸。此外,在低极性溶剂中,包含其它大量的有机溶剂(低极性有机溶剂),例如,己烷、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丙酮、乙醚、二甲苯、四氯化碳、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乙腈等。在鉴于操作(包含废液处理等)的容易性、安全性、和购入成本的情况下,水(包含温水和热水)作为本发明的溶剂是特别优选的。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溶剂可溶性”,是指能够溶解于上述特定溶剂的性质。因此,所谓“溶剂可溶性(的)巢原材料”,是指能够溶解于特定溶剂的巢原材料。
2.采丝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将本方案的工序流程示于图1A和图1B中。如该图中所示那样,本方案的采丝方法由第1流程(图1A)和第2流程(图1B)的独立的2个流程构成。
2-1.前处理
下文叙述关于各流程的具体说明,但这里首先对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袋蛾幼虫的前处理进行说明。
在本方法中,第1流程和第2流程都使用在配置工序和筑巢工序中活着的袋蛾幼虫。然而,在这些工序中原则上不对袋蛾幼虫喂食。因为饵叶有被用作巢原材料、不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可能性。因此,期望供于本发明的采丝方法的袋蛾幼虫作为前处理而预先充分喂食。喂食方法、喂食时间没有限定。只要直到袋蛾幼虫停止进食为止供给充分量的食物即可。
此外,优选在喂食后使其排便。这是为了不因为粪便而污染袋蛾幼虫巢。排便处理只要在喂食完成后,在通常的饲养温度下放置对于排便而言充分的时间足以。例如,只要在10~30℃、优选为15~25℃的温度下放置30分钟以上、1小时以上、2小时以上、3小时以上、4小时以上、6小时以上、8小时以上、且24小时以下、20小时以下、18小时以下、15小时以下、12小时以下、或10小时以下即可。
进一步,在本方法中,第1流程和第2流程都使用裸袋蛾幼虫。因此需要预先将袋蛾幼虫与袋蛾幼虫巢分离。一般而言,潜藏在袋蛾幼虫巢内的袋蛾幼虫在整个幼虫期都不会从巢中出来并暴露全身。因此,为了将袋蛾幼虫与袋蛾幼虫巢分离,需要对袋蛾幼虫和/或袋蛾幼虫巢实施某种处理。
将袋蛾幼虫与袋蛾幼虫巢分离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然而,需要使供于配置工序的裸袋蛾幼虫通过以下的筑巢工序筑巢。因此,期望通过不对袋蛾幼虫带来外伤、过度压力的方法进行分离。可举出例如,以不损伤内部的袋蛾幼虫的方式用剪刀等刃具将袋蛾幼虫巢切开的方法、一边从巢外部轻轻施加压力一边挤出袋蛾幼虫的方法。此外,可以使用后述袋蛾幼虫分离步骤所记载的方法。
2-2.第1流程
在第1流程(图1A)中,以巢原材料使用溶剂可溶性物质作为特征。本流程包含作为必需工序的配置工序(S0101)、筑巢工序(S0102)、溶解工序(S0104)、和分离工序(S0106)、和作为选择工序的回收工序(S0103)、洗涤工序(S0107)、和干燥工序(S0108)。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1)配置工序
“配置工序”(S0101)为通过前处理将与袋蛾幼虫巢分离开的裸袋蛾幼虫与溶剂可溶性的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的工序,是本发明中的必需工序。
本工序中使用的巢原材料只要可溶于上述特定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但这里分为水溶性巢原材料(水可溶性原材料)和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以下具体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水溶性巢原材料”,是指由可溶于水的物质构成、在干燥环境下为固体的巢原材料。所谓“干燥环境下”,是指在标准状态(在15℃~25℃下大气压条件)下,并且湿度50%以下、优选为40%以下、30%以下、20%以下、或10%以下的环境。作为水溶性巢原材料的具体例,可举出明胶、淀粉、和普鲁兰多糖等。在本工序中使用的水溶性巢原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为选自上述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巢原材料的组合。水溶性巢原材料不仅为可溶于水(纯水)的情况,也可以为可溶于包含1种或2种以上溶质的水溶液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是指由可溶于低极性溶剂的物质构成、在上述标准状态下为固体的巢原材料。这里所谓“低极性溶剂”,主要是指低极性有机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己烷、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苯、丙酮、乙醚、二甲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和乙腈等。作为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例子,没有限定,可举出聚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乙酸纤维素、丙烯酸系树脂、和聚碳酸酯。只要可溶于同一溶剂,就可以为2种以上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组合。
本工序中使用的巢原材料的形状和大小没有限定。然而,本发明为了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以尽可能少的压力、在短时间有效率地形成袋蛾幼虫巢,优选以袋蛾幼虫易于利用于巢的制作的方式将巢原材料预先加工成适当形状、大小。在自然环境下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的叶片、小枝片被用于袋蛾幼虫的巢原材料。因此,期望本发明的巢原材料也为与叶片、小枝片接近、或模仿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如叶片那样的薄层小片形状、棒状小片是适合的。薄层小片形状无论定形或不定形均可。在定形的情况下,可举出例如,长条状那样的长方形状或大致长方形状、或椭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大致三角形状、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状或大致多边形状。棒状形状的整体形状可以为直线状、分支状、曲折状等的任一者,没有限定。其截面形状也无论定形或不定形均可。在定形的情况下,可以为例如,圆形或大致圆形、椭圆形或大致椭圆形、三角形或大致三角形、椭圆形或大致椭圆形、方形或大致方形、长方形或大致长方形、或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大致多边形的任一者。巢原材料的合适的大小受所使用的袋蛾幼虫的大小左右。一般而言,大型种的袋蛾幼虫、末龄或亚末龄的袋蛾幼虫所利用的巢原材料的大小大于小型种的袋蛾幼虫、若龄的袋蛾幼虫所利用的巢原材料的大小。因此,只要根据所使用的袋蛾幼虫的大小来适当确定巢原材料的大小即可。没有限定,但通常只要巢原材料的最大长度的下限为所使用的袋蛾幼虫的体长的0.2倍以上、0.4倍以上、0.5倍以上、0.6倍以上、或0.8倍以上、而且上限为2.0倍以下、1.8倍以下、1.5倍以下、1.3倍以下、或等倍以下即可。例如,在使用体长20mm的大袋蛾的末龄袋蛾幼虫的情况下,巢原材料的最大长度为4mm以上、8mm以上、10mm以上、12mm以上、或16mm以上、而且40mm以下、36mm以下、30mm以下、26mm以下、或20mm以下是适合的。
在本工序中,期望使用加工成上述形状和大小的多种巢原材料。此时,所使用的各巢原材料的形状、大小可以相同,此外也可以不同。
所谓“将袋蛾幼虫与溶剂可溶性的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是指以裸袋蛾幼虫与溶剂可溶性的巢原材料接触的方式,或者以可以容易取得巢原材料的方式放置两者。例如,是指在铺满规定场所的巢原材料上或其附近配置裸袋蛾幼虫、在规定场所配置裸袋蛾幼虫并在其上盖上巢原材料、或它们的组合。这里所谓“规定场所”,是指用于使裸袋蛾幼虫用溶剂可溶性的巢原材料制作新的袋蛾幼虫巢的场所。没有场所的限定,但优选为考虑了防止裸袋蛾幼虫的逃亡、回收袋蛾幼虫巢的容易性的容器等。例如,培养皿那样的碟状或盘状的容器是适合的。
此外,可以使用包含能够单个地收纳裸袋蛾幼虫的1个或多个凹部的平板、或底面具备凹部的容器。因为能够将裸袋蛾幼虫扣留在凹部内,并且可以减轻袋蛾幼虫的压力。袋蛾幼虫巢通常也在该位置形成。其结果,能够预先特定袋蛾幼虫巢的形成场所,可以提高袋蛾幼虫巢的回收效率。关于凹部的具体结构,在第5方案中详述。
(2)筑巢工序
“筑巢工序”(S0102)为使裸袋蛾幼虫使用上述巢原材料筑巢的工序,为本发明中的必需工序。本工序的期间没有限定,但大致相当于从裸袋蛾幼虫开始筑巢时到完成筑巢的期间,即筑巢期间。通常,裸袋蛾幼虫在上述配置工序后立即并且自发地开始筑巢。因此,本工序只要在筑巢期间中基本上放置即可。筑巢期间根据袋蛾幼虫的种类、个体的状态而变动,不应该特别限定,但只要为从配置工序结束时起为3小时以上、6小时以上、9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上、15小时以上、18小时以上、21小时以上、或24小时以上、而且168小时以下、156小时以下、144小时以下、132小时以下、120小时以下、108小时以下、96小时以下、84小时以下、72小时以下、60小时以下、48小时以下、36小时以下、或30小时以下即可。
为了使裸袋蛾幼虫可以在短期间有效率地完成筑巢,优选本工序中的温度和湿度没有变化、或变化少。优选温度在20℃前后,例如,15℃~25℃、或18℃~22℃的范围内,湿度在50%前后,例如,40%~65%、或45%~60%的范围内。本工序中的明暗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仅为明期,但也可以施与周期性的明暗期。可举出例如,12小时明期和12小时暗期的周期。
在本工序中,除了纺锤形状、圆筒形状以外,制作圆顶形袋蛾幼虫巢。一般而言,在使其筑巢的板为从下面(底面)不射入光的遮光性,并且筑巢时间为如1小时以上、3小时以上、5小时以上、8小时以上、或10小时以上、且50小时以下、48小时以下、44小时以下、40小时以下、36小时以下、32小时以下、28小时以下、24小时以下、20小时以下、16小时以下、或12小时以下那样较短时间的情况下,有易于制作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倾向。相反,在使其筑巢的板为从下面照射光的构成、或即使为遮光性但筑巢时间为长时间的情况下,易于制作纺锤形或圆筒形的袋状袋蛾幼虫巢。在照射光的构成中,可举出具备透明原材料、反射原材料、或人工光源的板。这样,通过调制筑巢用板的构成、筑巢时间,也可以控制袋蛾幼虫巢的形状。
另外,在蚕的情况下,由于作茧通过连续吐丝进行,因此如果将茧精练并进行缫丝,则可以容易地获得数百米以上的长纤维。然而,在袋蛾幼虫的情况下,由于在巢内化蛹因此不进行作茧。而且,袋蛾幼虫巢由于从袋蛾幼虫的初龄时起伴随生长而扩建,因此在比较片段化的新旧袋蛾幼虫绢丝复杂缠绕的状态下构成。因此,从袋蛾幼虫巢通常得不到长纤维。然而,在本工序中,可以获得与通常的袋蛾幼虫巢相比长,并且缠绕少的袋蛾幼虫绢丝。另外,这里所谓“长”,是指比该领域中的通常长度长。在本说明书中,是指特别是比在现有技术中能够从袋蛾幼虫取得的吐丝绢丝的长度(小于1m)长。具体而言,为2m以上、优选为3m以上、更优选为4m以上、5m以上、6m以上、7m以上、8m以上、9m以上、或10m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当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袋蛾幼虫可以连续吐出的绢丝的长度。例如,为1.5km以下、1km以下、900m以下、800m以下、700m以下、600m以下、500m以下、400m以下、300m以下、200m以下、或100m以下。袋蛾幼虫绢丝的吐丝纤维的长度也为构成其的单纤维的长度,其相当于袋蛾幼虫连续吐丝的长度。
(3)回收工序
“回收工序”(S0103)为回收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工序,为本发明中的选择工序。本工序包含巢原材料分离步骤、和/或袋蛾幼虫分离步骤。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i)巢原材料分离步骤
“巢原材料分离步骤”是将袋蛾幼虫巢与未被用于其制作而余下的巢原材料(以下表述为“剩余巢原材料”)分离的步骤。在筑巢工序后,处于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袋蛾幼虫(包含巢内的袋蛾幼虫和裸袋蛾幼虫)、和剩余巢原材料混合存在的状态。如果从它们之中分离剩余巢原材料并除去,则可以容易地回收袋蛾幼虫巢。本步骤不是必须将袋蛾幼虫除去的步骤,因此,在本步骤后,可以是与袋蛾幼虫巢一起混合存在袋蛾幼虫。
将剩余巢原材料分离的方法没有限定。可举出例如,使在筑巢工序中使用的容器上下翻转的方法(上下翻转法)。容器可以根据需要沿前后左右、或上下活动。通常,在用于袋蛾幼虫巢的制作的情况下,在巢原材料中粘着有袋蛾幼虫绢丝。因此,处于游离状态的巢原材料相当于剩余原材料。此外,袋蛾幼虫绢丝也粘着于在筑巢工序中使用的容器的底面等的情况多,必然袋蛾幼虫巢也粘着于容器的情况多。因此,通过使容器上下翻转,使游离状态的巢原材料落下,从而可以将剩余巢原材料容易地分离。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同时除去不能筑巢的裸袋蛾幼虫、粪,因此是便利的。然而,也有时袋蛾幼虫巢未被固定于容器。在该情况下,除了容器的上下翻转以外,将落下物用筛子接着,可以容易地回收未固定的袋蛾幼虫巢。筛孔只要是可以将袋蛾幼虫巢与剩余巢原材料筛分的大小,就没有限定。通常为2~4目足以。筛子可以根据需要沿前后左右、或上下活动。此外,可举出在筑巢工序后,使用鼓风机等向筑巢场所送风的方法(送风除去法)。本发明中使用的巢原材料为轻量,因此通过鼓风机等送风,将剩余巢材料通过风压而除去,从而可以容易地分离。或者,可以将上述上下翻转法与送风除去法组合。进一步,可举出将剩余巢原材料进行吸引除去的方法(吸引除去法)。如上述那样袋蛾幼虫巢被固定于在筑巢工序中使用的容器的情况多,并且本发明中使用的巢原材料为轻量,因此通过调节吸引装置的吸引力可以仅吸引剩余巢原材料。由此,能够将袋蛾幼虫巢与剩余巢原材料分离。为了不错误地吸引、除去袋蛾幼虫巢,可以使用在吸引口安装了筛子的吸引装置实施吸引除去法。此时的筛孔为2~4目的大小即可。
(ii)袋蛾幼虫分离步骤
“袋蛾幼虫分离步骤”为将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分离的步骤。关于筑巢工序后的袋蛾幼虫,如果除去裸袋蛾幼虫则在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的内部。即,在回收了袋蛾幼虫巢的情况下,巢内的袋蛾幼虫也同时被回收。此时也能够不将袋蛾幼虫除去,而供于以下溶解工序。然而,在溶剂处理时有袋蛾幼虫绢丝被袋蛾幼虫的体液、粪等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在筑巢工序后如果可以将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分离则更加优选。本工序为达到该目的,用于仅回收袋蛾幼虫巢的步骤。
本步骤的分离方法没有限定。将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分离的所有方法都可以利用。例如,可举出用上述前处理所记载的剪刀等切开袋蛾幼虫巢而将内部的袋蛾幼虫与袋蛾幼虫巢分离的方法。然而,在本步骤中,优选为在发明的目的上不损伤袋蛾幼虫绢丝而将袋蛾幼虫与袋蛾幼虫巢分离的方法。作为那样的方法的例子,可举出低氧法、加热法、或它们的组合。
(低氧法)
“低氧法”为将袋蛾幼虫连同袋蛾幼虫巢放置于低氧环境下的方法。在巢内陷入低氧状态的袋蛾幼虫寻求氧气而自发地出到巢外。本方法为利用了该性质的方法。
低氧环境只要是可以将低氧状态维持一定时间的空间即可。可举出例如,使气密室内、气密性容器(包含壳体、袋)等规定空间内为低氧状态的情况。低氧状态只要通过使规定空间内的氧气降低的现有方法来调整即可。可举出例如,脱氧方法、呼吸消耗方法、气体置换法、燃烧法、和它们的组合。
“脱氧方法”为在密闭空间内投入脱氧剂的方法。在可以以脱氧剂的投入量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氧量方面是便利的。在脱氧剂中,使用利用氧化反应而吸收氧气的还原剂等。在还原剂中,可以利用例如,铁粉、硫化铁等铁化合物、铜粉等。
“呼吸消耗法”为使密闭空间内的氧通过生物呼吸而消耗的方法。氧消耗所使用的生物的种类没有限定。如酵母、大肠杆菌那样对袋蛾幼虫没有直接有害性的微生物是便利的,但即使不使用其它生物,也可以将分离对象的袋蛾幼虫以较高密度封入到密闭空间内。
“气体置换法”为使密闭空间内的气体置换成氧浓度低的气体的方法。该方法在可以将袋蛾幼虫在短时间内暴露于规定的低氧状态方面是优异的。置换所使用的气体(置换气体)优选为与大气构成成分接近的气体。可举出例如,氮与氧的混合气体。置换气体的氧浓度只要在0.5~15%、1~12%、2~10%、或4~8%的范围内即可。气体置换例如只要在具备具有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的密闭空间内,打开两阀而将置换气体从吸气口引入,并且从排气口排出容器内的气体即可。
“燃烧法”为使物质燃烧而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的方法。
任一方法都以容器内的氧浓度成为0.5~15%、1~12%、2~10%、或4~8%的范围内的方式调整。低氧状态的处理时间根据各个方法而不同,但通常只要在供于低氧法的袋蛾幼虫的5成以上、6成以上、7成以上、8成以上、或9成以上从巢中出来的时刻解除即可。
低氧法在上述任一方法中都是如果将袋蛾幼虫巢预先进行水处理,则是更有效果的。因为通过水的渗透、形成水膜而袋蛾幼虫巢的透气性丧失,巢内部的气密性提高,更快地陷入缺氧状态。袋蛾幼虫巢的水处理方法没有限定。可举出浸渍于水的方法、或喷雾水的方法等。
通过低氧法从袋蛾幼虫巢分离出的袋蛾幼虫也能够在低氧状态解除后,移到大气等通常的氧浓度气体使其恢复后再利用于本发明。
(加热法)
“加热法”为将袋蛾幼虫连同袋蛾幼虫巢从外部加热的方法。在巢内变为高温的情况下,袋蛾幼虫为了避免热而自发地出到巢外。本方法为利用了该性质的方法。
将袋蛾幼虫巢从外部加热的方法只要使用现有的加热方法即可,没有限定。可举出例如,在加热器、电热板上配置袋蛾幼虫巢的方法、使密闭容器内的温度上升的方法。加热温度为不使袋蛾幼虫绢丝改性,并且不使巢内部的袋蛾幼虫死亡的温度。例如只要为35~60℃、38~55℃、40~50℃、或42~45℃的范围即可。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况下,如果预先使容器内为高湿度状态,则是更有效果的。只要以容器内的湿度成为70~100%、75~95%、80~90%、或85~88%的范围内的方式调整即可。与低氧法同样地,可以将袋蛾幼虫巢预先进行水处理。
在使用了低氧法、加热法、或其组合的情况下,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只要通过筛子等进行分离即可。
(4)溶解工序
“溶解工序”(S0104)为将巢原材料用溶剂溶解的工序,并且为本发明中的必需工序。在本工序中固体状态的巢原材料被溶解而成为液体状态。
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使用能够溶解在筑巢工序中使用的巢原材料的溶剂。例如,在筑巢工序中使用了水溶性巢原材料的情况下,溶剂为水(纯水)、或包含1种或2种以上溶质的水溶液。此外,在筑巢工序中使用了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情况下,为能够溶解该巢原材料的低极性溶剂。作为具体例,在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为聚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的情况下,溶剂可以利用己烷、二甲苯、氯仿、四氯化碳等各种低极性溶剂。
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的温度只要为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的温度,并且为该溶剂的沸点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只要为室温范围,例如1℃~35℃、5℃~32℃、10℃~30℃、12℃~27℃、15℃~25℃、或18℃~20℃即可。然而,一般而言,溶剂温度越高,则溶质中易于溶解的物质越多。特别是在水溶性巢原材料的情况下,水温越高,则巢原材料的溶解时间越短。因此,为了将巢原材料迅速溶解,优选溶剂温度高。例如,在溶剂为水的情况下,水温优选在大气压下为35℃以上、38℃以上、40℃以上、42℃以上、45℃以上、48℃以上、50℃以上、52℃以上、55℃以上、58℃以上、60℃以上、62℃以上、65℃以上、68℃以上、70℃以上、72℃以上、75℃以上、78℃以上、80℃以上、82℃以上、85℃以上、88℃以上、90℃以上、92℃以上、95℃以上、和98℃以上。另外,溶剂可以在本工序前预先加热、和/或在本工序中加热。
巢原材料的溶解方法只要是可以使袋蛾幼虫巢与溶剂接触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在容器内的溶剂中浸渍袋蛾幼虫巢的方法、向袋蛾幼虫巢喷雾或喷射溶剂的方法。在将袋蛾幼虫巢浸渍于溶剂的情况下,可以搅拌溶剂。
溶解时间为直到巢原材料通过溶剂被完全溶解为止的时间。具体的时间只要基于巢原材料的材质、以及溶剂的种类、温度和量来适当确定即可。例如,在巢原材料为聚苯乙烯,浸渍于二甲苯或四氯化碳的溶剂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在常温下,下限只要为5秒以上、10秒以上、15秒以上、20秒以上、25秒以上、30秒以上、或45秒以上、50秒以上、或60秒以上即可。此外,上限只要为10分钟以下、8分钟以下、5分钟以下、3分钟以下、或2分钟以下即可。
(5)分离工序
“分离工序”(S0106)为将溶解了的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的工序,并且为本发明中的必需工序。在溶解工序后,包含巢原材料的溶剂与袋蛾幼虫绢丝的分离方法没有限定。袋蛾幼虫绢丝为纤维状的固体,与此相对,包含巢原材料的溶剂为液体,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例如,只要通过使用了脱水装置等的离心分离法进行分离即可。此外,在不经过上述回收工序的袋蛾幼虫分离步骤的情况下,袋蛾幼虫主体、和偶尔其粪也作为固体而残存。在该情况下,没有限定,但例如,只要使袋蛾幼虫绢丝缠绕于棒等,从包含巢原材料的溶剂分离,从而将袋蛾幼虫绢丝从袋蛾幼虫主体等也同时分离即可。
通过本工序,可以将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获得作为目标的袋蛾幼虫绢丝。
(6)洗涤工序
“洗涤工序”(S0107)为将分离出的袋蛾幼虫绢丝洗涤的工序。本工序为选择工序,只要根据需要进行即可。在获得更纯的袋蛾幼虫绢丝的情况下,优选选择本工序。
在分离工序后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中,有时附着溶剂等。在溶剂气化了的情况下,有溶解了的巢原材料能够被再固体化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将包含巢原材料的溶剂通过洗涤完全除去。此外,在该工序中,附着于袋蛾幼虫绢丝的粪的一部分等也可以同时除去。
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液为在溶解工序中使用的溶剂为好。在溶解工序中使用了低极性溶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与该低极性溶剂亲和性高的其它溶剂作为洗涤液。优选为挥发性高的洗涤液。作为一例,在溶解工序中将二甲苯用于溶剂的情况下,可以使作为其它低极性溶剂的甲苯、苯、作为极性溶剂的乙醇为洗涤液。然而,优选将不包含其它成分的溶剂用于洗涤液。例如,在使用了水溶性巢原材料的情况下,洗涤液与包含其它溶质的水溶液相比,优选为纯水(包含温水)。
洗涤方法只要是可以从袋蛾幼虫绢丝除去在溶解工序中使用的溶剂的方法就没有限定。可以向袋蛾幼虫绢丝喷射洗涤液,也可以浸渍于洗涤液。也可以在洗涤后通过与分离工序同样的方法而将附着于袋蛾幼虫绢丝的洗涤液除去。
洗涤次数没有限定。可以进行1次或多次。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多次”,是指例如,进行2~20次、2~15次、2~10次、2~7次、2~5次、2~4次或2~3次。一般而言洗涤优选进行多次。在进行多次洗涤的情况下,各次中使用的洗涤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洗涤方法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干燥工序
“干燥工序”(S0108)为将袋蛾幼虫绢丝干燥的工序,并且为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进行的选择工序。在上述分离工序后、或上述洗涤工序后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中,在其表面残存有溶剂或洗涤液。在本工序中,是将分离工序后、或洗涤工序后的残存于袋蛾幼虫绢丝的溶剂或洗涤液通过干燥而除去的工序。在本工序后可以获得目标的袋蛾幼虫绢丝。
干燥方法只要不使袋蛾幼虫绢丝改性或变质,而可以减少残存的溶剂或洗涤液,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暴露于外部空气而使溶剂、洗涤液气化的自然干燥法(包含太阳晒干)、使用送风装置等使其接触暖风、冷风的风干法、在密闭空间内与除湿剂一起放置一定期间的除湿干燥法、通过加热而使溶剂、洗涤液蒸发干燥的加热干燥法、在容器内使用真空泵等进行脱气使其蒸发的减压干燥法、或它们的组合。
干燥时间只要根据所使用的溶剂或洗涤液、和干燥方法等来适当确定即可。例如,在使用了二甲苯或乙醇那样的易于气化的溶剂或洗涤液的情况下,在通过风干方法进行干燥的情况下,干燥时间为5秒~10分钟、10秒~5分钟、或20秒~3分钟足以。
2-3.第2流程
在第2流程(图1B)中,以巢原材料使用热易熔性物质作为特征。本流程包含作为必需工序的配置工序(S0101)、筑巢工序(S0102)、熔融工序(S0105)、和分离工序(S0106)、与作为选择工序的回收工序(S0103)、洗涤工序(S0107)、和干燥工序(S0108)。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1)配置工序
第2流程的配置工序(S0101)与第1流程的配置工序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仅对与第1流程的配置工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工序在巢原材料不使用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而使用热易熔性巢原材料方面与第1流程的配置工序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热易熔性(或热易熔性)”,是指能够通过热而容易地熔融的性质。所谓“热易熔性(的)巢原材料”,是指在大气压下,在常温(15℃~25℃)下为固体状态,通过加热进行熔融而能够变为液体状态的巢原材料。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只要比袋蛾幼虫绢丝损伤、热改性、或熔融的温度低即可。袋蛾幼虫绢丝如果超过260℃则开始热分解,因此熔点只要至少为260℃以下即可。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下、140℃以下、130℃以下、或120℃以下。为了降低加热成本,不将袋蛾幼虫绢丝暴露于过度高温,优选熔点为比常温高的温度,并且为100℃以下。例如,40℃~100℃、45℃~98℃、50℃~95℃、55℃~90℃、60℃~85℃、65℃~80℃、或70℃~75℃的范围是适当的。
作为构成能够在第2流程中使用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成分的具体例,可举出蜡。蜡包含木蜡等植物系蜡、蜜蜡等动物系蜡。此外,关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形状、大小,依照第1流程的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形状、大小。
(2)筑巢工序
第2流程的“筑巢工序”(S0102)如果除去巢原材料使用热易熔性巢原材料方面,则与第1流程的筑巢工序相同。因此,本工序只要依照第1流程的筑巢工序进行即可。
(3)回收工序
第2流程的“回收工序”(S0103)与第1流程的回收工序相同。因此,本工序只要依照第1流程的回收工序进行即可。
(4)熔融工序
“熔融工序”(S0105)为将巢原材料加热熔融的第2流程独特的工序。在本工序中固体状态的巢原材料被熔解而成为液体状态。
本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只要是比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高,并且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的温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加热温度的下限的熔点随着热易熔性巢原材料不同而不同,因此只要根据所使用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来适当确定即可。此外,如果如上述那样为260℃以下,则袋蛾幼虫绢丝不发生热分解,因此加热温度的上限只要为260℃以下即可。然而,如果将袋蛾幼虫绢丝长时间暴露于超过200℃的高温下,则不能排除由于热而损伤或改性的可能性,因此加热温度的上限优选为所使用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50℃以下、熔点+45℃以下、熔点+40℃以下、熔点+35℃以下、熔点+30℃以下、熔点+25℃以下、熔点+20℃以下、熔点+15℃以下、熔点+10℃以下、或熔点+5℃以下。
巢原材料的熔融方法只要是可以将在筑巢工序后、或回收工序后的袋蛾幼虫巢等加热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将袋蛾幼虫巢等配置在加热器或电热板上进行加热的方法、配置在微波烘箱(微波炉)内进行加热的方法、接触热风的方法、此外,如果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小于100℃,则通过放入开水中烫而进行熔融的方法等。
熔解时间为直到巢原材料完全熔融为止的时间。具体的时间只要基于巢原材料的材质和加热温度来适当确定即可。例如,在巢原材料为熔点62℃的蜜蜡的情况下,如果加热温度为80℃,则熔解时间为30分钟、40分钟、50分钟、60分钟、70分钟、80分钟、或90分钟为好。
(5)分离工序
“分离工序”(S0106)为将袋蛾幼虫绢丝与成为液体状态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分离的工序。第2流程的分离工序为与第1流程的分离工序基本上相同的步骤。在第1流程中,将袋蛾幼虫绢丝与包含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溶剂分离,与此相对,在第2流程的本工序中,代替上述溶剂,在成为液体状态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这点不同。袋蛾幼虫绢丝为纤维状的固体,与此相对,本工序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在熔融工序中成为液体状态,因此只要依照第1流程的分离工序,利用现有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即可。然而,如果在本工序中温度低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则有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开始凝固,不能进行充分的分离的可能性。因此,以不使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凝固的方式进行。例如,只要在本工序中也在与熔融工序同等程度的温度下继续加热,或为了抑制凝固而将在下述洗涤工序中使用的稀释液在本工序中加入,形成热易熔性巢原材料与稀释液的混合液状态而进行分离即可。
(6)洗涤工序
“洗涤工序”(S0107)为将分离了的袋蛾幼虫绢丝洗涤的工序。第2流程的洗涤工序也与洗涤工序为基本上相同的步骤。然而,在第1流程中,在分离工序后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中,附着了包含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溶剂,但在第2流程中,在附着熔融了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方面不同。因此,这里仅对与第1流程的洗涤工序不同的点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工序中,如果温度低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则附着的巢原材料凝固。因此,期望巢原材料通过洗涤而完全除去。
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液只要是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并且比所使用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高的温度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热易熔性巢原材料为熔点62℃的蜜蜡的情况下,通过使用70℃以上的水作为洗涤液,可以将附着于袋蛾幼虫绢丝的蜜蜡熔融除去。更优选的洗涤液为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亲和性高的稀释液。在该情况下,稀释液的温度不需要一定比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熔点高。这里所谓“稀释液”,是指熔融了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可以容易地溶解的溶剂。例如,如果热易熔性巢原材料为蜜蜡,则氯仿、四氯化碳,二甲苯等溶剂能够成为稀释剂。
(7)干燥工序
第2流程的“干燥工序”(S0108)与第1流程的干燥工序相同。因此,本工序只要依照第1流程的干燥工序进行即可。
2-4.效果
从天然采集的袋蛾幼虫巢中在无污染的状态下获得袋蛾幼虫绢丝在现有技术中是不可能的。此外,在袋蛾幼虫巢的利用中需要通过手工作业将枝叶等杂质经一周左右除去,作业效率极其差。而且,即使花费很大劳力和时间也残留对袋蛾幼虫绢丝的色素沉积、污染,只能获得品质低的袋蛾幼虫绢丝。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采丝方法,能够在短时间简便并且大量地从袋蛾幼虫巢采集不包含杂质的纯的袋蛾幼虫绢丝。因此与通过现有方法从袋蛾幼虫巢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相比,可以获得低成本并且高品质的袋蛾幼虫绢丝。
进一步,本发明中使用的袋蛾幼虫能够再利用,也可以使用1只袋蛾幼虫制作多次袋蛾幼虫巢,因此与现有方法相比,可以使从每1只的采丝量增加。
3.由袋蛾幼虫绢丝制成的无纺布
3-1.概要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由袋蛾幼虫绢丝制成的无纺布。本发明的无纺布由使用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从袋蛾幼虫巢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制成。
3-2.构成
通过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从1个袋蛾幼虫巢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通常如图2h所示那样,往往以彼此缠绕的丝球的状态获得。本发明的无纺布以通过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获得的多个袋蛾幼虫绢丝的丝球作为材料而构成。可以包含树脂、其它纤维成分等。
将袋蛾幼虫绢丝的丝球制成无纺布的方法能够通过现有的无纺布的制法来实现。通过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获得的丝球由连续的长袋蛾幼虫绢丝构成,因此没有限定,但可以利用水刺法、针刺法。
4.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用巢原材料
4-1.概要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本发明为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所必需的巢原材料。是由能够实施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的溶剂可溶性或热易熔性的原材料构成,且具有以裸袋蛾幼虫易于新制作袋蛾幼虫巢的方式调制了形状和大小的巢原材料。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巢原材料,采丝方法的实施变得容易。
4-2.构成
本发明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如在第1方案的采丝方法中说明的那样,可以分类为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和热易熔性巢原材料。以下,对各个巢原材料的构成进行说明。
(1)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
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水溶性巢原材料和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关于各巢原材料的构成成分,在第1方案中详述了。此外,关于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的形状和大小,也依照第1方案所记载的形状和大小。因此,省略它们的具体说明。
在大批处理本方案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的情况下,只要可溶于同一溶剂,就可以为由多种形状和/或大小的多种构成成分形成的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因此,省略它们的具体说明。
(2)热易熔性巢原材料
关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构成成分,在第2方案中详述了。此外,关于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的形状和大小,依照第1方案所记载的形状和大小。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在大批处理本方案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的情况下,只要各巢原材料具有同等程度的熔点,则可以为由多种形状和/或大小的多种构成成分形成的热易熔性巢原材料。
4-3.效果
在第1方案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方法中,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或热易熔性巢原材料等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是必需的。任一种巢原材料的构成成分都是现有成分,但未被加工成袋蛾幼虫能够作为巢原材料而立即利用的形状、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作为第1方案的袋蛾幼虫绢丝采丝方法所使用的巢原材料,不进行前加工,而作为巢原材料立即利用。
5.袋蛾幼虫巢形成用板
5-1.概要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袋蛾幼虫巢形成用板。本发明的袋蛾幼虫巢形成用板没有限定,但用在第1方案所记载的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中可以利用的板,可以在不对袋蛾幼虫带来过度的压力的情况下使其制作巢,此外可以有效率地回收制作的袋蛾幼虫巢。
5-2.构成
本发明的袋蛾幼虫巢形成用板为包含1个或多个凹部的板。各凹部以能够收纳1只袋蛾幼虫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的板的材质只要可以保持一定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塑料、金属、玻璃、合成橡胶、陶瓷、木材、强化纸、或它们的组合等。在回收袋蛾幼虫巢时,为了避免带入板的一部分的污染物,优选为难以剥离的材质。或者,为了即使剥离也没有问题,可以由具有与所使用的巢原材料相同或同一物性的材质构成。优选为具有遮光性的材质。通常,由于袋蛾幼虫巢内为遮光状态,因此使板凹部为遮光性,从而可以形成与巢内类似的环境。在该情况下,袋蛾幼虫仅在被开放的凹部上部形成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因此对袋蛾幼虫造成的压力、负荷少。
各凹部优选为容纳1只裸袋蛾幼虫的形状和大小。例如,从上方观察凹部时的凹部上面形状优选为容纳大致纺锤形状的裸袋蛾幼虫的椭圆形或大致椭圆形、或长方形或大致长方形。此外,凹部截面形状优选为容纳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的裸袋蛾幼虫的半圆形或大致半圆形、或方形或大致方形。凹部的大小根据所收纳的裸袋蛾幼虫的大小来适当确定。通常,凹部上面形状的长轴(在上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情况下相当于长径,在长方形的情况下相当于长边)的下限只要是所使用的袋蛾幼虫的体长的1.2倍以上、1.4倍以上、或1.5倍以上、而且上限为2.5倍以下、2.2倍以下、2.0倍以下、或1.8倍以下即可。此外,凹部上面形状的短轴(在上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情况下相当于短径,在长方形的情况下相当于短边)只要是所收纳的裸袋蛾幼虫的相对于长轴的最大垂直截面的直径的1.2倍以上、1.5倍以上、或1.8倍以上、而且2.5倍以下、2.2倍以下、或2.0倍以下即可。进一步,凹部的深度只要是所收纳的裸袋蛾幼虫的相对于长轴的最大垂直截面的直径的1/3以上、1/2以上、或2/3以上、且该直径的1.0倍以下、1.2倍以下、1.4倍以下、1.5倍以下的深度即可。例如,在使用体长25mm、相对于长轴的最大垂直截面的直径为10mm的大袋蛾的末龄袋蛾幼虫的情况下,凹部上面形状的长轴成为30mm~62.5mm的范围,短轴成为12mm~25mm的范围,而且凹部的深度成为3.3mm~15mm的范围。
可以在板上配置多个凹部。配置构成没有限定,但为了使收纳于各凹部的裸袋蛾幼虫彼此不干扰,优选各凹部的间隔空出5mm以上、8mm以上、10mm以上、12mm以上、或15mm以上。
如果在凹部收纳裸袋蛾幼虫,从其上方以遮盖裸袋蛾幼虫的方式撒布袋蛾幼虫绢丝采丝用巢原材料,则裸袋蛾幼虫在将半身收纳于凹部的状态下,以覆盖凹部上部的方式制作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关于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在袋蛾幼虫与板相接的圆顶的下半部分袋蛾幼虫绢丝几乎或完全未被吐出,或者仅具有仅由不包含巢原材料的袋蛾幼虫绢丝构成的薄膜,因此仅通过从板剥出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就可以容易地回收袋蛾幼虫巢,并且袋蛾幼虫巢与袋蛾幼虫的分离也容易。此外,如果确定板上的凹部的位置,则可以预先特定裸袋蛾幼虫在哪个位置制作袋蛾幼虫巢,因此也能够将袋蛾幼虫巢的回收机械化。
实施例
<实施例1:袋蛾幼虫绢丝采丝方法(1)>
(目的)
使裸袋蛾幼虫使用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制作袋蛾幼虫巢,进一步从该巢采集袋蛾幼虫绢丝。
(方法和结果)
袋蛾幼虫使用了在茨城县筑波市内的果树农场采集的茶袋蛾的末龄幼虫。对采集的袋蛾幼虫喂食了3天充分量的阔叶树的叶。在1天在断食状态下使其排便后,使用剪刀从袋蛾幼虫巢采出巢内的袋蛾幼虫。
在图2中图示本发明的采丝方法。在100mL的玻璃烧杯底部,铺满调制为长度20mm~25mm的细棒状的泡沫苯乙烯(聚苯乙烯)的细片作为低极性溶剂可溶性巢原材料,将烧杯设置在透明塑料壳体上。将从巢取出的裸袋蛾幼虫(全长20mm)配置在烧杯内的泡沫苯乙烯细片上,在大气压下,在25℃下通过荧光灯连续提供4天照明而放置(a)。在4天后,回收以泡沫苯乙烯作为巢原材料而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b)。袋蛾幼虫巢的大小为纵轴30mm、最大横轴17mm。
在加入了四氯化碳的100mL的玻璃烧杯中,投入除去了袋蛾幼虫的上述袋蛾幼虫巢(c)。接着,在15秒后(d)、25秒后(e)、45秒后(f)、60秒后(g)确认了泡沫苯乙烯细片的溶解状态。在60秒后泡沫苯乙烯的巢原材料完全溶解于四氯化碳。
在从溶解开始起60秒后,取出残留在烧杯内的四氯化碳中的袋蛾幼虫绢丝,用新的四氯化碳洗涤,取出袋蛾幼虫绢丝。将该步骤重复3次,使最终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在室内自然干燥4天。其结果,如图2的h所示那样,可以通过1次工序从1个袋蛾幼虫巢获得0.011g的袋蛾幼虫绢丝。该袋蛾幼虫绢丝完全不包含杂质,也完全没有污染。
<实施例2:袋蛾幼虫绢丝采丝方法(2)>
(目的)
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水溶性巢原材料制作袋蛾幼虫巢,进一步从该巢采集袋蛾幼虫绢丝。
(方法和结果)
袋蛾幼虫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了在静冈县富士市内的果树农场采集的大袋蛾的末龄幼虫。基本的操作依照实施例1。
在图3中图示本发明的采丝方法。在500mL的玻璃烧杯底部,将切断为9mm~20mm的薄层状小片的明胶制硬胶囊(TORPAC社:实验用明胶胶囊)作为水溶性巢原材料而铺满。将从巢中取出的裸袋蛾幼虫(全长20mm)配置在烧杯内的明胶小片上,在大气压下,在25℃下放置(a)。在3天后回收将明胶小片作为巢原材料而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b)。袋蛾幼虫巢的大小为纵轴60mm、最大横轴16mm。
在300mL的玻璃烧杯中加入约100mL的60℃的热水,在约60℃的水浴上摇动烧杯约5分钟。然后静置,将上层的热水通过倾析而除去。在残留物中加入约100mL的60℃的热水,进行了同样的处理。将该处理进一步重复2次。通过该操作,明胶小片的巢原材料完全溶解,构成了袋蛾幼虫巢的袋蛾幼虫绢丝残留在水溶液中。
将残留在烧杯内的袋蛾幼虫绢丝取出到10mL试管中,用10mL的常温的水洗涤后(c),取出袋蛾幼虫绢丝。将该步骤重复3次,使最终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d)通过自然干燥而干燥。其结果,可以通过1次工序从1个袋蛾幼虫巢获得0.010g的袋蛾幼虫绢丝。该袋蛾幼虫绢丝与实施例1同样地完全不包含杂质,也完全没有污染。
<实施例3:袋蛾幼虫绢丝采丝方法(3)>
(目的)
使裸袋蛾幼虫使用热易熔性巢原材料制作袋蛾幼虫巢,进一步从该巢采集袋蛾幼虫绢丝。
(方法和结果)
袋蛾幼虫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了在茨城县筑波市内的果树农场中采集的大袋蛾的末龄幼虫。调制裸袋蛾幼虫的基本操作依照实施例1。
在图4中图示本发明的采丝方法。在100mL的玻璃烧杯底部,将调制为长度10~20mm的薄层小片形状和10mm~20mm的细棒状的蜜蜡(山田养蜂场制)作为热易熔性巢原材料而铺满,以从烧杯底边也进入光的方式将烧杯设置在透明塑料壳体上。将从巢中取出的裸袋蛾幼虫(全长25mm)配置在烧杯内的蜜蜡小片上,在大气压下,在25℃下通过荧光灯连续提供5天照明而放置(a)。在5天后回收了将蜜蜡作为巢原材料而新制作的袋蛾幼虫巢(b)。袋蛾幼虫巢的大小为纵轴40mm、最大横轴17mm。
将除去了袋蛾幼虫的上述袋蛾幼虫巢用网包裹(c),投入到沸水中(d)。进行10分钟煮沸处理,确认了蜜蜡的熔融状态。在10分钟后,浑浊也消失而成为透明的状态,蜜蜡完全在热水中熔融。
从投入热水开始起10分钟后,取出残留在网内的袋蛾幼虫绢丝进行风干。在风干后的袋蛾幼虫绢丝残留了蜜蜡的情况下,用二甲苯洗涤而除去。最终获得的袋蛾幼虫绢丝如图4的e所示,可以通过1次工序从1个袋蛾幼虫巢获得0.008g的袋蛾幼虫绢丝。该袋蛾幼虫绢丝也完全不包含杂质,也完全没有污染。
<实施例4:圆顶状袋蛾幼虫巢的形成>
(目的)
在本发明的采丝方法中的筑巢工序中,经常制作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在本实施例中,对该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筑巢进行了验证。
(方法和结果)
袋蛾幼虫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了在茨城县筑波市内的果树农场采集的大袋蛾的末龄幼虫。调制裸袋蛾幼虫的基本操作依照实施例1。
为了筑圆顶形袋蛾幼虫巢,将从巢中取出的裸袋蛾幼虫(全长25mm)放置于不锈钢制的培养皿内,接着将调制为长度10mm~20mm的细棒状的泡沫苯乙烯铺满裸袋蛾幼虫的周边。在大气压下,在25℃下从上方通过荧光灯连续照射3天而放置。在3天后新形成了以泡沫苯乙烯作为巢原材料的圆顶形袋蛾幼虫巢。
在图5中显示圆顶形袋蛾幼虫巢。(a)为从上面拍摄形成于不锈钢制培养皿状的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图。此外,(b)和(c)为分别从上面和下面拍摄从培养皿取出的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图。可知通常袋状的袋蛾幼虫巢在与培养皿接触的下面不形成巢,袋蛾幼虫巢呈现半纺锤形状(圆顶形)。
圆顶形袋蛾幼虫巢的大小为纵轴40mm、最大横轴20mm。使培养皿为遮光性原材料而阻断来自底面的入光,从而袋蛾幼虫优先在照射了光的上部和侧面筑巢,结果,确认了形成圆顶形的袋蛾幼虫巢。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直接引用而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
配置工序,将与袋蛾幼虫巢分离开的裸袋蛾幼虫与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的工序,所述巢原材料可溶于不损伤、不改性且不溶解袋蛾幼虫绢丝的溶剂;
筑巢工序,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所述巢原材料筑巢的工序;
溶解工序,将巢原材料用所述溶剂溶解的工序;以及
分离工序,将溶解了的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筑巢工序后且所述溶解工序前进一步包含回收袋蛾幼虫巢的回收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溶剂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溶剂为低极性溶剂。
5.一种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
配置工序,将与袋蛾幼虫巢分离开的裸袋蛾幼虫与热易熔性的巢原材料配置在一起的工序;
筑巢工序,使裸袋蛾幼虫使用所述巢原材料筑巢的工序;
熔融工序,在袋蛾幼虫绢丝不损伤、不热改性且不熔融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将巢原材料熔融的工序;以及
分离工序,将熔融了的巢原材料与袋蛾幼虫绢丝分离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筑巢工序后且所述熔融工序前进一步包含回收袋蛾幼虫巢的回收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在包含能够收纳单个裸袋蛾幼虫的凹部的板上的该凹部配置裸袋蛾幼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板具有遮光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将分离了的袋蛾幼虫绢丝洗涤的洗涤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将袋蛾幼虫绢丝干燥的干燥工序。
11.一种由袋蛾幼虫绢丝制成的无纺布,所述袋蛾幼虫绢丝是使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而获得的。
CN201880083819.5A 2017-12-27 2018-12-18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Active CN111566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1904A JP7076084B2 (ja) 2017-12-27 2017-12-27 ミノムシ絹糸の採糸方法
JP2017-251904 2017-12-27
PCT/JP2018/046597 WO2019131333A1 (ja) 2017-12-27 2018-12-18 ミノムシ絹糸の採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263A CN111566263A (zh) 2020-08-21
CN111566263B true CN111566263B (zh) 2023-05-05

Family

ID=6706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3819.5A Active CN111566263B (zh) 2017-12-27 2018-12-18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6927B2 (zh)
EP (1) EP3733937B1 (zh)
JP (1) JP7076084B2 (zh)
CN (1) CN111566263B (zh)
WO (1) WO20191313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82466A4 (en) * 2018-04-16 2022-01-05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UNDLE OF BAGS FROM BAGGING SILK
US20210172089A1 (en) * 2018-08-27 2021-06-10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read bundle derived from bagworm silk threads spun on the surface of a base material
WO2020184697A1 (ja) * 2019-03-13 2020-09-17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071480A1 (ja) * 2020-09-30 2022-04-07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ミノムシの行動制御方法及び吐糸位置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0970A (ja) * 1985-11-05 1987-05-22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絹繊維を含む糸.布生地などから繊維状ポリオレフインを除去する方法
JPH03220119A (ja) * 1990-01-24 1991-09-27 Shiseido Co Ltd シャワー用浴用剤
JPH04276403A (ja) * 1991-03-05 1992-10-01 Asahi Glass Co Ltd Alc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1036548A (ja) * 1996-07-24 1998-02-1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1190384A (ja) * 1999-08-11 2001-07-17 Natural Foods & Life:Kk 抱き蒲団
JP2001207325A (ja) * 2000-01-25 2001-08-03 Koken Kk 動物繊維
CN104693298A (zh) * 2015-02-16 2015-06-10 李志强 一种可产业化、批量采集众多蚕绢丝腺内蚕丝液的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5720A (en) * 1966-07-11 1969-09-09 Gunze Kk Method for germ-free rearing of silkworms by using plastic isolator
JPS513986A (en) * 1974-07-09 1976-01-13 Tomotaka Sakamura Hatsuontaiirimayuno seizohoho
US20100068517A1 (en) * 2006-09-12 2010-03-18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Enhanced silk protein material hav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JP5739992B2 (ja) 2011-06-01 2015-06-24 スパイバー株式会社 タンパク質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0970A (ja) * 1985-11-05 1987-05-22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絹繊維を含む糸.布生地などから繊維状ポリオレフインを除去する方法
JPH03220119A (ja) * 1990-01-24 1991-09-27 Shiseido Co Ltd シャワー用浴用剤
JPH04276403A (ja) * 1991-03-05 1992-10-01 Asahi Glass Co Ltd Alc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1036548A (ja) * 1996-07-24 1998-02-1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1190384A (ja) * 1999-08-11 2001-07-17 Natural Foods & Life:Kk 抱き蒲団
JP2001207325A (ja) * 2000-01-25 2001-08-03 Koken Kk 動物繊維
CN104693298A (zh) * 2015-02-16 2015-06-10 李志强 一种可产业化、批量采集众多蚕绢丝腺内蚕丝液的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6701A (ja) 2019-07-18
EP3733937C0 (en) 2024-04-03
WO2019131333A1 (ja) 2019-07-04
JP7076084B2 (ja) 2022-05-27
CN111566263A (zh) 2020-08-21
US11926927B2 (en) 2024-03-12
US20210372007A1 (en) 2021-12-02
EP3733937A1 (en) 2020-11-04
EP3733937A4 (en) 2021-09-29
EP3733937B1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263B (zh) 袋蛾幼虫绢丝的采丝方法
Das et al. Protocol for mosquito rearing (A. gambiae)
JP7334995B2 (ja) 長尺ミノムシ絹糸の生産方法及びその生産装置
JP2023165754A (ja) 基材表面上に吐糸されたミノムシ絹糸由来の糸塊生産方法
JP7386482B2 (ja) ミノムシ絹糸の糸塊生産方法
JP2018074951A (ja) 巣内のミノムシの状態を識別する方法及び活動期のミノムシを採取する方法
WO2020116503A1 (ja) ミノムシ絹糸の採糸装置及び長尺ミノムシ絹糸の生産方法
JP7178735B2 (ja) 採糸装置
Vazhacahrickal et al. Stingless bees culture (Meliponiculture) in Kerala: hand book for farmers
CN108576080A (zh) 一种抑制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生物制剂和方法
JP2007077337A (ja) 色材組成物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色材、インク、染料及び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Phukan et al.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involved in muga culture of Assam
CN103589691B (zh) 一种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产方法
CN107637522A (zh) 一种珍珠李的育苗方法
JP7360703B2 (ja) 採糸装置
WO2022124397A1 (ja) ミノガの採卵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ミノガの交配方法及び採卵方法
CN101940193B (zh) 方头甲的室内繁育及野外释放方法
CN109729871A (zh) 一种促进黄麻叶片中叶绿体基质小管生成的方法
Hugon Remarks on the silk worms and silks of Assam
KR20240136615A (ko) 천연 섬유 보온재 솜의 제조방법
Singh Lac cul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