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33C -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33C
CN1115533C CN98102604A CN98102604A CN1115533C CN 1115533 C CN1115533 C CN 1115533C CN 98102604 A CN98102604 A CN 98102604A CN 98102604 A CN98102604 A CN 98102604A CN 1115533 C CN1115533 C CN 11155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refrigerant
receiver
condenser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2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6098A (zh
Inventor
朴泰英
吴光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a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6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75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e.g.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2Sub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1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containing a drier or a fil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where the flow of refrigerant through the condenser receiver is split into two or more flows, each flow following a different path through the condenser receiv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4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有彼此平行设置的一对集流管,及多个扁平管和设置在相邻扁平管之间的波浪状叶片,扁平管均与集流管在其相对端部相连。第二集流管有接收器,且其腔有连通通路。第一集流管有与其中腔相连的进入管,形成进入通路,并有与其下腔相连的出流管。当致冷剂流过由扁平管限定的通路时,在第二集流管内发生气和液相致冷剂的第一分离,分离的气态致冷剂被再凝聚并引入接收器,分离的液态致冷剂被引入接收器。

Description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多重分离型冷凝器。
很多热交换器——诸如车载冷凝器——采用了平行流动或多重流动型冷凝器,其中致冷剂在冷凝器中沿着在两条集流管之间限定的多个通路以Z型方式流动。如图1所示,诸如冷凝器10形式的平行流动型热交换器通常包括多个扁平的管11和交替地叠置在相邻的扁平管之间的波浪状叶片12、一个第一集流管13它与扁平管11的一端相连、以及一个——第二集流管14——它与扁平管11的另一端相连。冷凝器10还具有设置在其最外侧的一对侧板20和21,且集流管13和14的每一个的两端都由盖17和18所封闭。一个进流管15与第一集流管13在其上端附近相连,且一条出流管16在其下端附近相连。出流管16可以按照与图1不同的方式与第二集流管14相连。进/出流管的这种位置可以根据所形成的通路的数目来确定。
第一和第二集流管13和14都可带有隔板,以限定多个通路——其每一个都由多个扁平管11所限定。图1显示了所形成的四个通路,且通路的数目随着隔板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在多重流动型冷凝器中,致冷剂以Z型的方式在进流管13与出流管16之间流动。
进入具有上述结构的冷凝器10的致冷剂凝聚成液态并经过与出流管16相连的一条管道而被送向一个外部接收器22,并随后被存储在其中。接收器22保持了一定量的致冷剂,以应付诸如汽车致冷系统中的致冷剂量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引起的迅速改变。接收器通常带有干燥剂和/或过滤器,用于除去凝聚的致冷剂中的水和灰尘。
在传统的致冷系统中,冷凝器和接收器是分别提供的并经过管道彼此连接,从而有安装空间大和成本高的缺点。另外,由于致冷剂在冷凝器中在致冷剂气液两相共存的状态下以Z型方式流动,因而难于利用冷凝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分离而获得凝聚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中一对集流管带有一个接收器,气和液相致冷剂的第一次分离发生在集流管中通过冷凝器的通路的致冷剂中,且气和液相致冷剂的第二次分离是通过使再冷凝和/或冷凝的致冷剂(它可包含气态的致冷剂)通过设置在具有接收器的集流管与接收器之间的通路而进入接收器,而发生在接收器中,从而使退出冷凝器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以适应由于用于诸如汽车空调系统中的致冷剂回路中的热交换负载的变化而引起的致冷剂量的迅速改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中通过给一对集流管中的一个提供一个接收器并给另一个设置一个旁路管道,(1)在接收器方面,气和液相致冷剂的第一分离发生在集流管中通过冷凝器的通路的致冷剂中,且气和液相致冷剂的第二次分离是通过使再冷凝和/或冷凝的致冷剂(它可包含气态的致冷剂)通过设置在具有接收器的集流管与接收器之间的通路而进入接收器,而发生在接收器中,从而使退出冷凝器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2)借助该旁路管道,致冷剂通过冷凝通路——特别是扁平管——流动时的致冷剂通过阻力,由于某些冷凝的液体致冷剂能够直接从腔旁路到形成在集流管中的腔中而不经过整个通路,而得到了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它包括:
一个第一集流管,它具有至少三个腔;
一个第二集流管,它具有至少两个腔并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平行地设置;
多个管,其每一个都与所述集流管在其相对的两端相连;
多个叶片,每一个叶片都被设置在相邻的管之间;
带有集流管之一的接收器;
一个致冷剂入口,它带有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个中间腔;
一个致冷剂出口,它带有所述集流管之一或所述接收器;
致冷剂通过所述入口引入并通过所述出口而退出冷凝器;
致冷剂流过一个第一通路——该第一通路通过多个管、在所述第一通路之上并由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通路的致冷剂中的气态致冷剂进行再冷凝的多个管限定的一个第二通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路之下并由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通路的致冷剂中的液态致冷剂能够通过的多个管限定的第三通路;
通过所述第一通路的正在进行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第一次分离发生在所述第二集流管中,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流经所述第二通路,而得到再凝聚并随后经过设置在带有所述接收器的集流管的上腔与所述接收器之间的上连通通路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而分离的液态致冷剂流过所述第三通路而流向所述出口;
经过设置在带有所述接收器的集流管的下腔与所述接收器之间设置的下连通通路而在所述接收器与带有所述接收器的集流管之间设置的流体连通;且
引入所述接收器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第二次分离,是与存在于所述接收器中的一定量的液态致冷剂相关地发生的。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正视图,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冷凝器。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整个横截面图。
图3是示意图,显示了图2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流动。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示意图,它是以根据图2的冷凝器的致冷剂流动来显示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示意图,它是以根据图2的冷凝器的致冷剂的流动来显示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整体横截面图。
图7是示意图,显示了图6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流动。
图8是横截面图,显示了沿着图6的A-A线取的至集流管的旁路管道和进入管的连接。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具有旁路管道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示意图,它是按照图6的冷凝器的致冷剂流动来显示的。
图10是整体横截面图,具体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凝器中的集流管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整体横截面图。
图12是示意图,显示了图11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的流动。
图13是整体横截面图,显示了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器的接收器中的干燥剂。
图2和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一个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30包括一个第一集流管32和第二集流管34。如图2所示,集流管32和34每一个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但集流管32与34的配置不限于此。在集流管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各个管都包括两个部件,用于连接进入和/或出流管的上部件和用于插入扁平管的下部件,两个部件一起形成了大体椭圆形的横截面。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冷凝器,集流管不仅限于上述的结构,且可以采用筒形的集流管。多个扁平管36被平行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和34之间并通过形成在集流管中的开口而与集流管32和34的相对的端部相连。在各对相邻的扁平管36之间设置了多个波浪状的叶片。第二集流管34带有一个接收器40。冷凝器3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其最外位置处的一对侧板。第一集流管32和带有接收器40的第二集流管34的每一个的两端都由封闭盖68封闭。
各个集流管32、34都带有用于分隔其内部的分隔装置——在此实施例中为隔板42,从而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和34以及多个扁平管36之间限定出了多个致冷剂通路。由于设置了隔板42,集流管32、34带有多个腔且致冷剂以Z型方式流过冷凝器30中的通路。在图2和3中,各个集流管32、34都带有三个隔板42,且隔板42的数目的调整引起通路的数目的改变。应该理解的是,把各个集流管内部分成若干个腔的分割,可以通过累积每一个都具有内腔且一或两端封闭的部件,并随后对这些带有腔的部件进行钎焊,而得到进行。
隔板42以不均匀相距的关系被设置在第一集流管32中并将其内部空间分成顶、中、底和附加腔52、50、54和72。一个壁与第二集流管34的外表面的某些部分相对应,并限定了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的边界。三个隔板42以不均匀相距的关系位于第二集流管34中,并将其内部空间分成上、中、下和附加腔58、56、60、和74。在壁39的上、中和下部上与第二集流管34的上、附加和下腔58、74和60相联系地形成的开口,分别被用作上、中和下连通通路44、48和46。第二集流管34和接收器40通过连通通路44、46、和48而彼此连通,从而在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建立致冷剂的流动连通。进一步地,在壁39与接收器40之间提供了一个罐62,用于存储从第二集流管34排放的致冷剂。用于把来自外部压缩机的致冷剂气体引入冷凝器30的一个进入管64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相连,且一个用于把致冷剂排放至一个外部气候控制系统的出流管66与第一集流管32在其下端附近即底腔54相连。
参见图2和3,图3是示意图,显示了图2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在此实施例中,冷凝器30有六个通路P1至P6。通路P1至P6每一个都由集流管32、34的腔50、52、54、56、58、60、72和74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多个扁平管来限定。由于进入管64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相连,第一进入通路P1被限定为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通过设置在中间腔50中的多个扁平管36向着第二集流管34。通过进入通路P1,气体致冷剂经历冷凝并从气态变成气/液两相状态。
在气态致冷剂由于其非常活跃的运动以及与液态致冷剂的密度而产生的浮力而向上运动时,液体致冷剂在重力的影响下,由于高粘性和大的质量以及比气体致冷剂大的密度而向下运动。因此,气体致冷剂流过限定位于进入通路P1之上的上通路P2和P3的扁平管36。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P3的同时逐渐再凝聚,并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提供到接收器40。同时,通过入口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体致冷剂在通过在进入通路P1之下的更低的通路P5、P6时被再凝聚和/或再冷却,并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附加腔74中的中连通通路48而被排放到接收器40中。在图2和3的实施例中,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没有形成连通通路。如上所述,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致冷剂通路P1至P3、P5和P6时被冷凝成液体,并被存储在接收器40中。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在接收器40与第二集流管34之间提供了一个流体连通的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一个出口通路P4,并随后通过出流管66而流出冷凝器30并流向一个外部气候控制系统。箭头显示了致冷剂流动的方向,其中实线箭头表示了气态致冷剂的流动,而虚线箭头表示了液态致冷剂的流动。
在图2和3的实施例中,进入通路P1、上通路P2、P3和下通路P5、P6限定了一个冷凝区,而出流通路P4限定了一个深冷却区。当然在下通路P5、P6中由于流过其中的主要是液态致冷剂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深冷却。冷凝区的横截面积对应于冷凝器的总有效横截面积的70-80%,而深冷却区具有冷凝的总有效横截面积的20-30%。进入通路P1具有冷凝区的最大有效横截面积,最好是其30-50%。
流过深冷却区的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因为接收器40中存储的致冷剂在经过冷凝器30的冷凝区时已经被充分地改变到了液态。另外,从接收器40通过下连通通路46排入到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中的液态致冷剂被防止迅速地从接收器40流入深冷却区,并在下连通通路46的尺寸足够地小时与通过出流管66出来的液态致冷剂一起被排放。足够小的通道46使得可能包含在罐62中的气态致冷剂难于逃脱下连通通路46。因此,气态致冷剂基本不会进入深冷却区的出流通路P4。另外,接收器40使给定量的凝聚液态致冷剂流过通路,从而使引入接收器40的气态致冷剂与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相关地得到再凝聚。另外,接收器40可包括干燥剂和过滤器,以除去致冷剂中的水和灰尘(图2、3中未显示)。
在图2和3显示的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的冷却通路44、46和48的尺寸可以自由地确定,且最好能够保证通过通路的正在凝聚的致冷剂的气态致冷剂尽可能地不被引入接收器40。除此之外,各个连通通路的尺寸可以用数值表示。例如,形成在冷凝器30的凝聚区中的连通通路(在此实施例中,上和中连通通路44和48)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开孔或缝,且对于前一形状其直径最好为1至8mm。对于缝,该缝所形成的开口的各个宽度最好为1至8mm且开口的长度可根据开口的宽度来确定。形成在冷凝器30的深冷却区中的连通通路(本实施例中的下连通通路46)也可以是圆形开孔或缝形的,且对前一种形状其直径最好为8至13mm。当下连通通路46为缝形时,缝所形成的开口的宽度最好为8至13mm且开口的长度可以根据开口的宽度来确定。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的连通通路的构造和尺寸,被应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连通通路44、46和48最好是位于相应的腔(58、60和74)的下端附近。另外,各个腔58、60和74可具有一个以上的连通通路。
对于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的冷凝器30,致冷剂气体从外部压缩机引入并在通过进入通路P1期间在冷凝器与沿着同冷凝器的正面相垂直的方向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从气态凝聚成气/液两相态。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内的第一位置发生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分离。分离的气态致冷剂被引入进入通路P1上面的上通路P2和P3,且分离的液态致冷剂流入进入通路P1下面的下通路P5和P6。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和P3时再凝聚成液态,并经过设置有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排入接收器40。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某些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几乎不会经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引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成为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因此,经过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因此,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再次发生在接收器40中。即使对于下通路P5和P6,虽然气态致冷剂在某些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它,气态致冷剂几乎不能流过出流通路P4,因为已经通过下通路P5和P6的致冷剂在流入接收器40之后经过了出流通路P4。
图4和5是示意图,显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以示意图的方式得到显示,因为它们是基于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的冷凝器的。即,图4和5显示的冷凝是图2和3的冷凝器的修正,其中从图2和3的冷凝器,一个以上的隔板被除去或者其位置被改变了,且根据这些修正,一个连通通路被除去或被改变位置了。因此,以下的说明将强调与图2和3的实施例的不同特征,且与图2和3的冷凝器的元件类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现在讨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4显示了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的示意图。根据该实施例的冷凝器30与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不同,在于通过除去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4中的最下面的一个隔板42,而没有设置附加的腔74,且中间的连通通路48也被除去了,从而只形成了上和下连通通路44和46。其他的元件和结构与根据图2和3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相同。
在冷凝器30的操作中,来自外部压缩机的对应致冷剂气体流过进入通路P1,且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发生了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分离。气态致冷剂在流过进入通路P1上方的上通路P2和P3时被再凝聚,并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提供给接收器40。同时,通过进入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进入通路P1以下的下通路P5和P6时被再凝聚和/或深冷却,并流入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中的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出流通路P4。
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某些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几乎不会通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引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被作为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表面。因此,经过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而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保持在液态。因此,在接收器40中再次出现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即使对于下通路P5和P6,虽然气态致冷剂在一定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它,气态致冷剂难于流过出流通路P4,因为构成下通路P5和P6的扁平管的数目很少(见图2)且出流通路P4和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充满了从下通路P5和P6和接收器40提供的液态致冷剂。
参见图5,其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冷凝器。在此实施例中,冷凝器与根据图2和3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不同,在于消除了构成集流管32和34的每一个中的附加腔的一对隔板42,从而除去了附加腔72和74。相应地,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冷凝器30中形成了四个通路P1至P4。冷凝器30具有上、中和下三个连通通路44、48和46。
从一个外部压缩机引入冷凝器30的致冷剂气体流过进入通路P1,且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发生了致冷剂的气和液相之间的分离。气态致冷剂在流过上通路P2和P3的同时被再凝聚并通过上连通通路44而被引入接收器40。另一方面,通过进入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态致冷剂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的中连通通路48而被排入接收器40。液态致冷剂从接收器40流过出流通路P4和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中的下连通通路46。
由于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难于通过下连通通路46而进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成为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表面,因此,经过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而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保持在液态。因此,在接收器40中再次出现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
图6至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具有旁路管道的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中根据这些实施例的冷凝器基于了根据图2和3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只是增加了与没有接收器的集流管相连的旁路管道,且相同的标号表示了类似的元件。
首先,参见图6和7,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冷凝器30包括第一集流管32和第二集流管34。如图8所示,集流管32、34每一个都由两个部件构成,但集流管32、34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可采用筒形的集流管。多个扁平管36彼此平行地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和34之间并通过形成在集流管上的开口而在它们的相对端部与集流管32、34相连。在相邻的各对扁平管36之间设置了多个波浪状的叶片。一方面为第一集流管32设置了旁路管道80,另一方面为第二集流管34设置了一个接收器40。冷凝器30进一步包括一对设置在最外位置处的侧板。第一集流管32和带有接收器40的第二集流管34的每一个的两端都用封闭盖68封闭。
各个集流管32、34都带有用于分割其内部空间的分隔装置,在此实施例中为隔板42,从而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和34与多个扁平管36之间形成多个致冷剂通路。由于设置了隔板42,集流管32、34带有多个腔,且致冷剂以Z型方式流过冷凝器30中的通路。在图6和7中,各个集流管32、34带有两个隔板42且隔板42的数目的调整造成了通路数目的改变。应该理解的是,把各个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成若干腔,可以通过累积带有腔的部件——其每一个都具有腔并且其一或两端被封闭——并随后钎焊带腔的部件而形成。
两个隔板42被设置在第一集流管32中并具有均匀相距的关系,并将其内部空间分成了顶、中和底腔52、50和54。一个与第二集流管34的外表面的一定部分对应的壁39限定了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的边界。两个隔板42以均匀相距的关系处于第二集流管34中并将其内部空间分成上、中和下腔58、56和60。形成在壁39与第二集流管34的上、中和下腔58、56和60相联系的上、中和下部分上的开口分别被作为上、中和下连通通路44、48和46。第二集流管34和接收器40通过连通通路44、46和48而彼此连通,从而在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建立起致冷剂的流动连通。另外,在壁39与接收器40之间提供了一个罐62,以存储从第二集流管34排放的致冷剂。用于把来自外部压缩机的致冷剂引入冷凝器30的一个进入通路64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相连,且用于把致冷剂排放至外部气候控制系统的一个出流管66与接收器40在其下端附近相连。
参见图6和7,图7是示意图,显示了图6中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的流动。在此实施例中,冷凝器30有四个通路P1至P4。各个通路P1至P4由集流管32、34的腔50、52、54、56、58和60和设置在其中的多个扁平管限定。由于进入通路64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相连,一个第一进入通路P1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通过设置在中间腔50中的多个扁平管36而引向第二集流管34。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进入通路P1时经历了冷凝并从气态变成了气/液两相态。
在气态致冷剂由于其非常活跃的运动以及与液态致冷剂的密度而产生的浮力而向上运动时,液体致冷剂在重力的影响下,由于高粘性和大的质量以及比气体致冷剂大的密度而向下运动。因此,一方面气体致冷剂流过限定位于进入通路P1之上的上通路P2和P3的扁平管。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P3的同时逐渐再凝聚,并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提供到接收器40。另一方面,通过进入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态致冷剂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的中连通通路48而被排入接收器40。进一步地,通过进入通路P1上方的上通路P2和P3而再凝聚的某些液态致冷剂进入深冷却区,即通过旁路管道80的出流通路P4。旁路管道80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上部的一个地方相连,该上部对应于上通路P2和P3,且旁路管道80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32与深冷却区的出流通路P4相对应的下部相连。较好的是旁路管道80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上部的一个部分相连的一端与同进入通路P1相邻的一位置相接合。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致冷剂通路P1至P3时被冷凝成液体,并被存储在接收器40中。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在接收器40与第二集流管34之间提供了一个流体连通的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一个出口通路P4,并随后通过出流管66而流出冷凝器30并流向一个外部气候控制系统。箭头显示了致冷剂流动的方向,其中实线箭头表示了气态致冷剂的流动,而虚线箭头表示了液态致冷剂的流动。
在图6和7的该实施例中,进入通路P1和上通路P2和P3限定了一个冷凝区,而出流通路P4限定了一个深冷却区。该冷凝区的横截面积对应于冷凝器的总有效横截面积的70-80%,而深冷却区具有冷凝的总有效横截面积的20-30%。进入通路P1具有冷凝区的最大有效横截面积,最好是其30-50%。
流过深冷却区的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因为通过旁路管道80而引入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在经过冷凝器30的冷凝区时已经被充分地改变到了液态。进一步地,由于出流通路P4的液态致冷剂通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排入接收器40并随后与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其他液态致冷剂相混合地经过出流管66而退出冷凝器30,该致冷剂被防止迅速地从出流通路P4流入接收器40,并在下连通通路46的尺寸足够地小时与通过出流管66出来的液态致冷剂一起被排放。足够小的通道46使得可能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气态致冷剂难于逃脱下连通通路46。另外,接收器40使给定量的凝聚液态致冷剂流过通路,从而使引入接收器40的气态致冷剂与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相关地得到再凝聚。另外,接收器40可包括干燥剂和过滤器,以除去致冷剂中的水和灰尘(图6、7中未显示)。
对于根据图6和7的冷凝器30,致冷剂气体从一个外部压缩机被引入并在通过进入通路P1期间在冷凝器与沿着同冷凝器的正面相垂直的方向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从气态凝聚成气/液两相态。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内的第一位置发生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分离。分离的气态致冷剂被引入进入通路P1上面的上通路P2和P3,且分离的液态致冷剂通过中连通通路48而流入接收器40。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和P3时再凝聚成液态,并经过设置有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排入接收器40。另外,通过上通路P2和P3而冷凝并存在于第一集流管32的顶腔52中的某些液态致冷剂通过旁路管道80而进入深冷却区的出流通路P4。存在于顶腔52中的液态致冷剂的这种旁路使得冷凝器30中的致冷剂的流动阻力能够得到减小。致冷剂以气态进入冷凝器30,并在通过冷凝器的通路期间逐渐凝聚成液态。凝聚的液态致冷剂对冷凝器中的总的致冷剂流动起到了液体或液体/气态致冷剂的流阻挡的作用,因为液态致冷剂与气态致冷剂相比具有很高的粘性和密度。发生在通路中的致冷剂的流动阻力,通过把凝聚的液态致冷剂经过旁路管道80而排入出流通路P4,而得到了减小。
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某些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几乎不会经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引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成为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因此,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因此,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再次发生在接收器40中。借助旁路管道80,虽然气态致冷剂可能在某些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它,在此实施例中构成出流通路P4的扁平管36的数目少,所以保证了防止致冷剂从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出流管66,并防止了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与通过出流管66排放的液态致冷剂一起被清除。另外,致冷剂流过其而从出流通路P4进入接收器40的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因而再次实现了致冷剂的受控流动。致冷剂的这种受控流动和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使得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主要是液态致冷剂流过出流通路P4。
图8是横截面图,显示了至一个集流管的旁路管道和进入管的连接,它是沿着图6中的A-A线取的,其中各个集流管32、34由两个部件第一部件32a或34a和第二部件32b或34b组成。第一和第二部件一起形成了椭圆横截面。集流管32、34可以具有柱形的横截面。各个扁平管36的两端被插入形成在第一部件32a或34a上的开口中。进入管和旁路管道80彼此交叉地分别与第二部件32b或34b相连。最好设置进入通路64以保持集流管32或34与扁平管36之间的正交关系,以保持致冷剂在集流管与扁平管之间的平稳流动。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冷凝器,它是图6至8的冷凝器的修正,其中类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根据图9的实施例的冷凝器与图6至8的冷凝器的不同,在于在进入通路P1与出流通路P4之间通过使各个集流管32、34中最下的隔板交叉而加上了一个下通路P5和出流通路P4,且除了上和下连通通路44和46外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没有形成连通通路。
在冷凝器30的操作中,来自外部压缩机的对应致冷剂气体流过进入通路P1,且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中发生了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分离。气态致冷剂在流过进入通路P1上方的上通路P2和P3时被再凝聚,并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提供给接收器40。同时,通过进入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进入通路P1以下的下通路P5时被再凝聚和/或深冷却,并流入出流通路P4。从气态经过上通路P2和P3而凝聚成液态的某些液态致冷剂通过旁路管道80而被引入出流通路P4。通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进一步通过形成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中的下连通通路46而流入接收器40,并随后通过出流管66而与存在于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相混合地被排放冷凝器30。
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某些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几乎不会通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引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被作为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表面。因此,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保持在液态。因此,在接收器40中再次出现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即使对于下通路P5,虽然气态致冷剂在一定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它,气态致冷剂难于流过出流通路P4,因为构成下通路P4和出流通路P4的扁平管的数目很少,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出流管66,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从而再次防止了致冷剂从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出流管66,且下连通通路46的尺寸足够地小从而再一次地防止了致冷剂从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出流管66。因此,流过出流通路P4的主要是液态致冷剂。借助旁路管道80,虽然气态致冷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它,流过出流通路P4的基本上是液态致冷剂,这是由于以上所述的事实和气态致冷剂可能通过下通路P5而进入出流通路P4。
图10a和10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冷凝器,该实施例是分别基于根据图6和9和图2的实施例的。然而,根据图10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参见图10a,冷凝器30包括一对彼此平行设置的集流管32和34、彼此平行地设置且其相对的端部与集流管32和34相连的多个扁平管36、多个设置在各对相邻的扁平管36之间的多个波浪状叶片38、一对侧板70、以及封闭集流管32和34的两端的封闭盖。集流管32和34中分别设置有两个隔板42,从而给冷凝器30提供了多个通路。由于提供了隔板42,第一集流管32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了顶、中和底腔52、50和54,且第二集流管34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了上、中和下腔58、56和60。第一集流管32带有与其中间腔50相连的进入通路64,以及一个旁路管道80,其中旁路管道80的一端与顶腔52相连而另一端与底腔54相连。第二集流管34带有经过一对耦合管道84和85而与第二集流管34相连的接收器40,通过耦合管道84和85提供了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的流体连通。上耦合管道84被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上腔58与接收器40的相对位置之间,且下耦合管道85被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与接收器40的相对位置之间。接收器40有在其下端附近的出流管66。耦合管道84和85的内径最好足够地小,例如对于上耦合管道84为1-8mm且对于下耦合管道85为8-13mm。
根据图10a的实施例的冷凝器30中的致冷剂流动与在根据图9的实施例的冷凝器中的相同,只是第二集流管34与接收器40之间的流体连通是通过耦合管道84和85进行的。另外,如图10b所示,上耦合管道84的一端可以与接收器40的顶表面相连,且下耦合管道85的一端可以与接收器40的底表面相连,在此情况下接收器40的纵向长度比第二集流管34的小。
图11和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冷凝器,其中与其他实施例中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冷凝器30包括一对彼此平行设置的集流管32和34、彼此平行地设置且其相对的端部与集流管32和34相连的多个扁平管36、多个设置在各对相邻的扁平管36之间的多个波浪状叶片38、一对侧板70、以及封闭集流管32和34的两端的封闭盖。第一集流管32中设置有两个隔板42,且第二集流管34带有一个隔板42。由于提供了隔板42,第一集流管32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了顶、中和底腔52、50和54,且第二集流管34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了上和下腔58和60。第一集流管32带有与其中间腔50相连的进入通路64,以及一个接收器40。一个壁39与第一集流管32的外表面的某些部分相对应,并限定了第一集流管32与接收器40之间的边界。接收器40的两个端部都由封闭盖68与第一集流管32的端部一起被封闭起来。
对于第一集流管32与接收器40之间的液体连通,冷凝器30带有在第一集流管32的顶腔52与接收器40之间的上连通通路44,和在底腔54与接收器40之间的下连通通路46。对于形成在第一集流管32中的进入通路64与接收器40的设置,可参见图8。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带有一个出流管66。
参见图11以及图12,图12是示意图,显示了图11的冷凝器中的致冷剂流动。在此实施例中,冷凝器30有四个通路P1至P4。各个通路P1至P4由集流管32、34的腔50、52、54、56、58和60和设置在其中的多个扁平管限定。由于进入通路64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相连,一个第一进入通路P1从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通过设置在中间腔50中的多个扁平管36而引向第二集流管34。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进入通路P1时经历了冷凝并从气态变成了气/液两相态。
在气态致冷剂由于其非常活跃的运动以及与液态致冷剂的密度而产生的浮力而向上运动时,液体致冷剂在重力的影响下,由于高粘性和大的质量以及比气体致冷剂大的密度而向下运动。因此,气体致冷剂流过限定位于进入通路P1之上的上通路P2的扁平管。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时逐渐再凝聚,并通过形成在第一集流管32的顶腔52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提供到接收器40。同时,通过进入通路P1的液体或液体/冷却气态致冷剂通过在进入通路P1之下的下通路P3而得到再凝聚和/或深冷却,并进一步流过一个出流通路P4。在图11和12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集流管32的中间腔50中没有形成连通通路。气态致冷剂在通过致冷剂通路P2时得到再凝聚并经过形成在第一集流管32的顶腔52中的上连通通路44而排入接收器40。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提供接收器40与第一集流管32之间的流体连通的下连通通路而流过出流通路P4,并随后通过出流管66而从冷凝器30流向一个外部气候控制系统。箭头显示了致冷剂流动的方向,其中实线箭头表示了气态致冷剂的流动,而虚线箭头表示了液态致冷剂的流动。
在图11和12的该实施例中,冷凝区、深冷却区和连通通路的形状和尺寸可参见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中的。
对于根据图11和12的冷凝器30,致冷剂气体从一个外部压缩机被引入并在通过进入通路P1期间在冷凝器与沿着同冷凝器的正面相垂直的方向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从气态凝聚成气/液两相态。随后,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中心腔56内的第一位置发生致冷剂的气和液相分离。分离的气态致冷剂被引入进入通路P1上面的上通路P2,且分离的液态致冷剂流入进入通路P1之下的下通路P3。气态致冷剂在通过上通路P2时再凝聚成液态,并经过设置有第一集流管32的顶腔52的上连通通路44而被排入接收器40。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经过形成在第一集流管32的底腔54中的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出流通路P4。
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某些致冷剂可处于气态,但这种气态致冷剂几乎不会经过下连通通路46而被引入第二集流管34,因为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且给定量的液态致冷剂在致冷剂系统的操作之后被保持在接收器40中。存储在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成为了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边界。因此,经过第一集流管32的底腔54和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基本上保持在液态。因此,气态致冷剂与液态致冷剂之间的相分离效果再次发生在接收器40中。即使对于下通路P3,虽然气态致冷剂可能在某些程度上与液态致冷剂一起流过因而液体/气体混合物可能流过出流通路P4,通过调节下连通通路46的尺寸和调节组成下和出流通路P3和P4的扁平管36的数目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出流通路P4向出流管66的迅速流动并防止出流通路P4的致冷剂与通过出流管66排放的液态致冷剂一起被排出,可以有效地防止气态致冷剂流入出流通路P4。另外第二集流管的下腔60中可设置干燥剂/过滤器,以防止气态致冷剂通过出流管66被排出冷凝器30。
图13是整体横截面图,显示了安装在冷凝器中的干燥剂,其中该实施例是基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只是旁路管道除外。干燥剂86最好被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4的下腔60中。这种过滤装置除去了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杂质,如水、灰尘和气态致冷剂,但液态致冷剂除外。

Claims (33)

1.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第一集流管(32),它具有至少三个腔;
一个第二集流管(34),它具有至少两个腔并与所述第一集流管(32)平行地设置;
多个管(36),其每一个都与所述集流管在其相对的两端相连;
多个叶片(38),每一个叶片都被设置在相邻的管之间;
与集流管之一一起设置的一个接收器(40);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的一个中腔(50)设置的致冷剂入口(64);
为所述集流管或所述接收器(40)设置的一个致冷剂出口(66);
该致冷剂通过所述入口(64)而被引入并通过所述出口(66)而被排出冷凝器(30);
致冷剂流过一个由多个管(36)限定的进入通路(P1)、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上并由多个管(36)限定以对经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致冷剂的气态致冷剂进行再凝聚的上通路(P2,P3)、以及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下并由多个管(36)限定以使经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致冷剂的液态致冷剂能够流过的出流通路(P4);
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中发生了通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正在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第一分离,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在流过所述上通路(P2,P3)时被再凝聚并随后经过设置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的一个上腔(58)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上连通通路(44)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而分离的液态致冷剂通过所述出流通路(P4)而流向所述出口(66);
在所述接收器(40)和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之间的流体的连通是通过设置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的一个下腔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下连通通路(46)而实现的;以及
流入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发生气和液相的第二分离,而一定量的液体制冷剂则留在所述接收器(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34)的腔是由隔板(42)限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路包括至少两个通路,这些通路每一个都由多个管(36)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通路包括至少两个通路,这些通路每一个都由多个管(36)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路和出流通路(P4)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由多个管(36)限定的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和下连通通路(44)(46)每一个都是形成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上的一个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和下连通通路(44)(46)每一个都是形成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和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器(40)中的用于除去致冷剂中除了液态致冷剂以外的杂质的过滤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为与带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相对的集流管设置的一个旁路管道(80),用于提供所述上通路(P2,P3)与所述出流通路(P4)之间的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为与带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相对的集流管设置的一个旁路管道(80),用于提供所述上通路(P2,P3)与所述出流通路(P4)之间的流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以防止存在于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在所述接收器(40)与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的所述下腔之间的迅速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向所述出口(66)的迅速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向所述出口(66)的迅速流动。
14.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第一集流管(32),它具有至少三个腔;
一个第二集流管(34),它具有至少两个腔并与所述第一集流管(32)平行地设置;
多个管(36),其每一个都与所述集流管在其相对的两端相连;
多个叶片(38),每一个叶片都被设置在相邻的管之间;
与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一起设置的一个接收器(40);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的一个中腔(50)设置的致冷剂入口(64);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设置的一个致冷剂出口(66);
该致冷剂通过所述入口(64)而被引入并通过所述出口(66)而被排出冷凝器(30);
致冷剂流过一个由多个管(36)限定的进入通路(P1)、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上并由多个管(36)限定以对经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致冷剂的气态致冷剂进行再凝聚的上通路(P2,P3)、以及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下并由多个管(36)限定的出流通路(P4);
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中发生了通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正在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第一分离,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在流过所述上通路(P2,P3)时被再凝聚并随后经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上腔(58)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上连通通路(44)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而分离的液态致冷剂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中腔(50)(56)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中连通通路(48)而流向所述出口(66);
流入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发生了气和液相的第二分离,而一定量的液体制冷剂则留在所述接收器(40)中;以及
存在于所述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下腔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下连通通路(46)而流入所述出流通路(P4)。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4)的腔是由隔板(42)限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路包括偶数个通路,每一个通路都由多个管(36)限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通通路(48)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所述中腔(56)的下端附近,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4)的各个中腔(50)(56)都进一步被分成两个腔,从而形成了由多个管(36)在所述进入通路(P1)与所述出流通路(P4)之间限定的下通路(P5)(P6),所述入口(64)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32)的分割的中腔(50)的顶腔中,且通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正在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分离发生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中,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在流过所述上通路(P2,P3)时被再凝聚并随后经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所述上腔(58)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所述上连通通路(44)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分离的液态致冷剂流过所述下通路(P5)(P6)并随后经过所述中连通通路(48)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路由两个通路构成,每一个通路都由多个管(36)限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器(40)中的用于除去致冷剂中除了液态致冷剂以外的杂质的过滤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和下连通通路(44)(48)(46)每一个都是形成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上的一个开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和下连通通路(44)(48)(46)每一个都是连接在具有所述接收器(40)的集流管和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以防止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在所述接收器(40)与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所述下腔迅速地被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足够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所述出口(66)。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向所述出口(66)的迅速流动。
25.一种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第一集流管(32),它具有至少三个腔;
一个第二集流管(34),它具有至少三个腔并与所述第一集流管(32)平行地设置;
多个管(36),其每一个都与所述集流管在其相对的两端相连;
多个叶片(38),每一个叶片都被设置在相邻的管之间;
与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一起设置的一个接收器(40);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的一个中腔(50)设置的致冷剂入口(64);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或所述接收器(40)设置的一个致冷剂出口(66);
为所述第一集流管(32)设置的一个旁路管道(80);
该致冷剂通过所述入口(64)而被引入并通过所述出口(66)而被排出冷凝器(30);
致冷剂流过一个由多个管(36)限定的进入通路(P1)、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上并由多个管(36)限定以对经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致冷剂的气态致冷剂进行再凝聚的上通路(P2,P3)、以及位于所述进入通路(P1)之下并由多个管(36)限定的出流通路(P4);
所述旁路管道(80)用于使上通路(P2,P3)和出流通路(P4)处于流动连通状态;
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中发生了通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正在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第一分离,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在流过所述上通路(P2,P3)时被再凝聚并随后经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上腔(58)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上连通通路(44)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而分离的液态致冷剂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中腔(56)和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中连通通路(48)而引入所述接收器(40);
流入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发生相关气和液相的第二分离,而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则留在所述接收器(40)中;
存在于所述接收器(40)中的液态致冷剂经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一个下腔与所述接收器(40)之间的一个下连通通路(46)而流过所述出流通路(P4);以及
通过所述上通路(P2,P3)的某些再凝聚的致冷剂通过所述旁路管道(80)流过所述出流通路(P4)。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4)的腔是由隔板(42)限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66)位于所述接收器(40)的下端附近。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出流通路(P4)相连的所述旁路管道(80)的一端与至少两个以上制冷剂通路之中靠近进入通路(P1)的一个制冷剂通路相连。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器(40)中的用于除去致冷剂中除了液态致冷剂以外的杂质的过滤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通通路(48)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所述中腔(56)的下端附近,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32)(34)的各个中腔(50)(56)都进一步被分成两个腔,从而形成了由多个管(36)在所述进入通路(P1)与所述出流通路(P4)之间限定的下通路(P5)(P6),所述入口(64)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32)的分割的中腔(50)的顶腔中,且通过所述进入通路(P1)的正在冷凝的致冷剂的气和液相的分离发生在所述第二集流管(34)中,从而使分离的气态致冷剂在流过所述上通路(P2,P3)时被再凝聚,分离的液态致冷剂流过所述下通路(P5)(P6)并随后经过所述中连通通路(48)而被引入所述接收器(40)。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通通路(46)足够地小,以防止所述接收器(40)中的致冷剂在所述接收器(40)与所述第二集流管(34)的所述下腔迅速地被连通。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足够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迅速地流向所述出口(66)。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出流通路(P4)的管的数目足够地少,以保证防止致冷剂从所述出流通路(P4)向所述出口(66)的迅速流动。
CN98102604A 1997-06-16 1998-06-16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1155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4918/97 1997-06-16
KR19970024918 1997-06-16
KR24918/1997 1997-06-16
KR15867/1998 1998-05-02
KR1019980015867A KR100264815B1 (ko) 1997-06-16 1998-05-02 다단기액분리형응축기
KR15867/98 1998-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6098A CN1206098A (zh) 1999-01-27
CN1115533C true CN1115533C (zh) 2003-07-23

Family

ID=2663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260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5533C (zh) 1997-06-16 1998-06-16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988267A (zh)
EP (1) EP0886113B1 (zh)
JP (1) JP3041603B2 (zh)
KR (1) KR100264815B1 (zh)
CN (1) CN1115533C (zh)
AU (1) AU721438B2 (zh)
CA (1) CA2240756C (zh)
DE (1) DE69814235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5389A1 (de) * 1999-04-06 2000-10-12 Behr Gmbh & Co Mehrblock-Wärmeübertrager
JP2001012823A (ja) * 1999-06-30 2001-01-19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冷媒凝縮器
FR2799821B1 (fr) * 1999-09-28 2002-03-29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comprenant un reservoir fixe de maniere amovible et etanche sur une embase
US6223556B1 (en) * 1999-11-24 2001-05-01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arallel flow condenser receiver assembly
US6360560B1 (en) 1999-12-01 2002-03-2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denser with integral receiver dryer
DE10018478A1 (de) 2000-04-14 2001-10-18 Behr Gmbh & Co Kondensator für eine Klimaanlag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2002031436A (ja) * 2000-05-09 2002-01-31 Sanden Corp サブクールタイプコンデンサ
KR100704768B1 (ko) * 2000-12-07 2007-04-09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수액기 및 바이패스 유로를 갖는 응축기
KR100704769B1 (ko) * 2000-12-07 2007-04-09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수액기 및 바이패스 유로를 갖는 응축기
KR100704770B1 (ko) * 2000-12-07 2007-04-09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US6874569B2 (en) 2000-12-29 2005-04-05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ownflow condenser
US6617702B2 (en) * 2001-01-25 2003-09-09 Ibm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utilizing alignment marks for globally aligning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EP1249672A3 (en) * 2001-04-10 2004-07-07 Sanden Corporation Multi-flow type sub cool condenser
JP2002318034A (ja) * 2001-04-19 2002-10-31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コンデンサ
JP2003106708A (ja) * 2001-09-28 2003-04-09 Showa Denko Kk 冷凍システム、冷凍サイクル用凝縮装置及びレシーバタンク付き熱交換器
DE10158436A1 (de) * 2001-11-29 2003-06-12 Behr Gmbh & Co Wärmetauscher
KR100822554B1 (ko) * 2001-12-07 2008-04-16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응축기
SE520703C2 (sv) * 2001-12-18 2003-08-12 Alfa Laval Corp Ab Värmeväxlarplatta med korrugerat stödområde, plattpaket samt plattvärmeväxlare
KR100842209B1 (ko) * 2002-05-03 2008-06-3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리시버 드라이어를 가진 열교환기
KR100872468B1 (ko) 2002-05-24 2008-12-0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다단 기액분리형 응축기
KR100462721B1 (ko) * 2002-09-27 2004-12-20 모딘코리아 유한회사 에어컨용 콘덴서
FR2846733B1 (fr) * 2002-10-31 2006-09-15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notamment pour un circuit de c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ircuit comprenant ce condenseur
JP2004251556A (ja) * 2003-02-20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交換器
KR20050023758A (ko) * 2003-09-02 2005-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응축기
KR101001025B1 (ko) * 2003-09-25 2010-12-1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 공조장치용 응축기
GB0326443D0 (en) * 2003-11-13 2003-12-17 Calsonic Kansei Uk Ltd Condenser
KR101078761B1 (ko) 2004-06-18 2011-11-02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 교환기
ATE464524T1 (de) * 2005-02-18 2010-04-15 Ebm 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Wärmetauscher
US20080023185A1 (en) 2006-07-25 2008-01-31 Henry Earl Beam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7484555B2 (en) * 2006-07-25 2009-02-0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N100451522C (zh) * 2006-09-22 2009-01-14 清华大学 分液式空气冷凝器
ES2588012T3 (es) * 2006-12-15 2016-10-28 Carrier Corporation Inyección de vapor de refrigerante para una mejora en la distribución en colectores de intercambiadores de calor de flujo paralelo
CN101563577B (zh) * 2006-12-15 2012-08-29 开利公司 并流式换热器集合管内制冷剂分配的改进
KR101468912B1 (ko) * 2007-05-22 2014-12-04 인스티튜트 퓌어 루프트- 운트 캘테테크닉 게마인뉘트치게 게엠베하 가정용 냉장고들 및 냉동고들용 후벽 응축기
US20100126213A1 (en) * 2007-06-15 2010-05-27 Tsinghua University Liquid-Vapor Separating Method and a Liquid-Vapor Separating Type Evaporator
DE102008045450B4 (de) * 2008-02-01 2010-08-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thermodynamischen Kreislaufes sowie thermodynamischer Kreislauf
JP4803199B2 (ja) * 2008-03-27 2011-10-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09148199A1 (en) * 2008-06-03 200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nt system
JP2011185562A (ja) * 2010-03-10 2011-09-22 Showa Denko Kk コンデンサ
US8708037B2 (en) * 2010-04-16 2014-04-29 Showa Denko K.K. Condenser
WO2012024102A2 (en) * 2010-08-17 2012-02-23 Carrier Corporation Condenser having a phase separator and method of separating liquid refrigerant from vaporized refrigerant in a condenser
JP5421933B2 (ja) * 2011-01-12 2014-02-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04677170B (zh) * 2011-01-21 2017-12-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102052807B (zh) * 2011-01-26 2012-11-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冷凝器
US9239193B2 (en) * 2011-02-17 2016-01-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and sub-cooler
DE102011007784A1 (de) * 2011-04-20 2012-10-25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
KR101317377B1 (ko) 2011-11-21 2013-10-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326841B1 (ko) * 2011-12-07 2013-11-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316858B1 (ko) * 2011-12-08 2013-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컨덴서
CN102519182A (zh) * 2011-12-20 2012-06-27 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
EP2629040B1 (en) * 2012-02-14 2020-07-2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and sub-cooler.
EP2629032B1 (en) * 2012-02-15 2017-07-12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accumulator
JP5609916B2 (ja) * 2012-04-27 2014-10-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02735092B (zh) * 2012-06-27 2013-11-06 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分流结构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03712482B (zh) * 2012-10-02 2017-04-12 马勒国际公司 热交换器
DE102013211963A1 (de) * 2013-06-24 2014-12-24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baugruppe
CN103604255B (zh) * 2013-08-26 2016-05-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冷凝器及包括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JP5842970B2 (ja) * 2013-10-29 2016-0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180518B (zh) * 2015-09-15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EP3236189B1 (en) 2015-11-30 2019-01-09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for residential hvac applications
CN105716449B (zh) * 2016-04-08 2018-10-09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结构
CN106196749B (zh) * 2016-07-08 2018-08-24 南昌大学 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凝器
CN106595132A (zh) * 2016-12-27 2017-04-26 天津商业大学 卧式单管程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JP6704361B2 (ja) * 2017-01-13 2020-06-03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766723B2 (ja) * 2017-03-27 2020-10-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又は冷凍装置
AU2018245192A1 (en) * 2017-03-27 2019-11-14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19035559A (ja) * 2017-08-21 2019-03-07 株式会社Uacj 凝縮器
KR102063630B1 (ko) * 2018-01-22 2020-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실외 열교환기
CN108286803B (zh) * 2018-04-09 2023-09-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冷凝加热装置
DE102018214871A1 (de) * 2018-08-31 2020-03-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pumpenheizer
CN109458853A (zh) * 2018-11-08 2019-03-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u型气液分离结构的冷凝换热器
EP3922941A4 (en) * 2019-02-04 2022-0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RELATED AIR CONDITIONING
TWI686580B (zh) * 2019-02-20 2020-03-01 龍大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冷凝器之散熱結構
CN109900004B (zh) * 2019-02-20 2024-03-2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带喷射器的双级压缩可调干度制冷系统
TWI718485B (zh) * 2019-02-27 2021-02-1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交換裝置
EP3715762A1 (en) * 2019-03-28 2020-09-30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A heat exchanger
CN110906588A (zh) * 2019-10-29 2020-03-24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79353A (zh) * 2019-11-18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结构及换热器
CN113294940B (zh) * 2020-02-21 2022-11-29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1894A (ja) * 1983-04-15 1984-10-31 Hitachi Ltd 熱交換器
JPH02287094A (ja) * 1989-04-26 1990-11-27 Zexel Corp 熱交換器
JPH0370951A (ja) * 1989-08-11 1991-03-26 Aisin Seiki Co Ltd 凝縮器
JP3038890B2 (ja) * 1990-11-05 2000-05-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凝縮器
JP3017272B2 (ja) * 1990-11-07 2000-03-06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熱交換器
JP3044395B2 (ja) * 1990-12-28 2000-05-22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レシーバドライヤ一体型コンデンサ
FR2709344B1 (fr) * 1993-08-27 1995-10-13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pour installation de climatisati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JP3557628B2 (ja) * 1993-10-12 2004-08-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液器一体型冷媒凝縮器
JP3617083B2 (ja) * 1993-10-12 2005-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液器一体型冷媒凝縮器
JP3214272B2 (ja) * 1994-12-28 2001-10-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凝縮器
FR2735851B1 (fr) * 1995-06-23 1997-08-01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a reservoir integre pour installation de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5752566A (en) * 1997-01-16 1998-05-19 Ford Motor Company High capacity conden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041603B2 (ja) 2000-05-15
EP0886113A2 (en) 1998-12-23
KR19990006412A (ko) 1999-01-25
EP0886113B1 (en) 2003-05-07
JPH11142023A (ja) 1999-05-28
KR100264815B1 (ko) 2000-09-01
US5988267A (en) 1999-11-23
CA2240756C (en) 2003-01-28
DE69814235D1 (de) 2003-06-12
AU7184498A (en) 1998-12-17
CN1206098A (zh) 1999-01-27
AU721438B2 (en) 2000-07-06
DE69814235T2 (de) 2004-04-08
EP0886113A3 (en) 1999-10-27
CA2240756A1 (en) 1998-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33C (zh) 多级气和液相分离型冷凝器
CN100347500C (zh) 使用微通道管的蒸发器
CN1180212C (zh) 蒸发器
US6769269B2 (en) Multistage gas and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condenser
RU2643566C2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US7367388B2 (en) Evaporator for carbon dioxide air-conditioner
CN1154819C (zh) 制冷剂冷凝器
US6523365B2 (en) Accumulator with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CN1065043C (zh) 叠层型热交换器
CN1172525A (zh) 板式热交换器
KR100194853B1 (ko) 통합 적재식 환기응축기가 구비된 증기응축모듈
EP0325844A1 (en) Evaporator with improved condensate collection
CN1504707A (zh) 热交换器
CN1590925A (zh) 具有扁管的热交换器
CN101025340A (zh) 多级冷却中间分液式空气冷凝器
CN1116583C (zh) 冷凝器
EP3647682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RU2190173C2 (ru) Конденсатор с воздуш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CN211345950U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以及制冷系统
CN115235267A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汽水分离装置
GB2386939A (en) Accumulator with an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WO2019219076A1 (zh) 换热器
EP0442646A2 (en) Multipass evaporator
JPH04174296A (ja) 凝縮器
KR100805429B1 (ko) 응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after: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befor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after: Hanang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before: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