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7139B -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 Google Patents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7139B
CN111547139B CN202010395937.9A CN202010395937A CN111547139B CN 111547139 B CN111547139 B CN 111547139B CN 202010395937 A CN202010395937 A CN 202010395937A CN 111547139 B CN111547139 B CN 111547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ange
transverse plate
top cover
unmann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59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7139A (zh
Inventor
张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lithic Unmanned Vehicle So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59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7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7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62D25/07Fixed roofs having water drainage or guide means integral with roof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壁连接处的防水密封,降低进水的可能性。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包括侧围顶部、顶盖边缘部和密封条。侧围顶部,包括主侧板、搭接横板和横板上凸缘,搭接横板从主侧板上端的一侧伸出,横板上凸缘从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凸起,横板上凸缘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顶盖边缘部,包括盖顶板和盖顶板下凸缘,盖顶板下凸缘从盖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搭接于搭接横板的上方,盖顶板下凸缘的侧面与横板上凸缘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排水孔连通;密封条,设置于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与搭接横板之间。

Description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车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的各方面日益便利,如外卖行业兴起后不仅有人工送餐,无人车送餐也开始发展。无人车的发展过程中车身的防水性一直是车身研发中一个基础和必要的方面,尤其是车顶盖与车侧围连接处。已知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大多会对连接处的结构密封和条形状进行改进,使其接触面更紧密。然而密封材料的老化和因车身振动导致的连接处微小的相对位移,都会对原有的密封性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壁连接处的防水密封,其包括侧围顶部、顶盖边缘部和密封条。侧围顶部,包括主侧板、搭接横板和横板上凸缘,搭接横板从主侧板上端的一侧伸出,横板上凸缘从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凸起,横板上凸缘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顶盖边缘部,包括盖顶板和盖顶板下凸缘,盖顶板下凸缘从盖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搭接于搭接横板的上方,盖顶板下凸缘的侧面与横板上凸缘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排水孔连通;密封条,设置于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与搭接横板之间。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条的一侧与横板上凸缘的侧面接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向下倾斜,或者,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中间高两端低。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横板上凸缘的与盖顶板下凸缘相邻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与排水孔连通。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设置于横板上凸缘的基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盖边缘部还包括挡水凸缘,挡水凸缘向盖顶板下凸缘的外侧延伸。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水凸缘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凸起的侧挡板。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水凸缘的下端面与侧围顶板之间密封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车体包括侧壁和顶盖,其中,顶盖与侧壁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第一方面中任一说明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上述防水结构遇水时,水流进入车顶盖和侧围之间的缝隙时,可以从排水孔中排出,减少缝隙中积水对密封处的浸泡,降低进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排水孔处的横截面视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侧围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100a-侧围顶部,110、110a-主侧板,120、120a搭接横板,130、130a-横板上凸缘,140、140a-排水孔,150a-凹槽;
200、200b-顶盖边缘部,210、210b-盖顶板,220、220b-盖顶板下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无人车车体结构中,车顶盖和侧围之间是分体的,二者之间的连接需要设置防水措施,最常用的防水措施为在二者之间设置密封件。一般地,密封件与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密封性越好。然而,密封面积的增大会增加制造和装配时的困难或成本,本公开提供的防水结构可以在有限的密封接触面积下提高防水性。
本公开提供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围连接处的防水密封,其包括侧围顶部、顶盖边缘部和密封条。侧围顶部包括主侧板、搭接横板和横板上凸缘,搭接横板从主侧板上端的朝向车内的一侧延伸,搭接横板用于支撑顶盖。横板上凸缘从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凸起,并且与搭接横板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横板上凸缘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顶盖边缘部包括盖顶板和盖顶板下凸缘,盖顶板为车顶的主体。盖顶板下凸缘从盖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顶盖处于安装位置时,其下端面搭接于搭接横板的上方,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条。盖顶板下凸缘的外侧与横板上凸缘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与排水孔连通。盖顶板下凸缘与横板上凸缘之间的间隙是装配中不可避免的结构,本公开提供的上述防水结构遇水时,水流进入缝隙后可以从排水孔中排出,减少缝隙中积水对密封处的浸泡,降低进水的可能性。
具体地,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排水孔140处的横截面视图。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包括侧围顶部100、顶盖边缘部200和密封条300,侧围顶部100对顶盖边缘部200进行支撑和水平方向的定位,密封条300设置于二者之间。
如图3所示,侧围顶部100包括主侧板110、搭接横板120和横板上凸缘130,横板上凸缘130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40。主侧板110属于车体侧围的一部分,位于侧围上端。搭接横板120从主侧板110末端向车体内部的方向延伸,该部分结构用于支撑车顶盖。主侧板110和搭接横板120均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延伸。横板上凸缘130凸出于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并且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延伸。横板上凸缘130与搭接横板120的末端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横板上凸缘130和搭接横板120共同构成对顶盖边缘部200的向上的支撑和水平方向的定位。横板上凸缘130的基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孔140,多个排水孔140在车体长度方向上排布,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40的数量为5个。其中,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向下倾斜;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中间高两端低。
顶盖边缘部200包括盖顶板210和盖顶板下凸缘220,盖顶板下凸缘220设置在盖顶板210的下表面边缘,并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延伸。
顶盖边缘部200属于车顶盖的一部分,位于车顶盖边缘。当车顶盖装配在车体上时,盖顶板下凸缘220的下端面坐落在侧围顶部100的搭接横板120上,盖顶板下凸缘220的侧面由横板上凸缘130在水平方向上限位。盖顶板下凸缘220的外侧面与横板上凸缘130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a,a与排水孔140连通。间隙a是装配中不可避免的结构,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间隙。
密封条300位于盖顶板下凸缘220的端面和搭接横板120上表面之间。并且,密封条300的外侧面凸出于盖顶板下凸缘220的外侧面,并与横板上凸缘130的内侧面接触。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密封条300的外侧面与盖顶板下凸缘220的外侧面齐平。
上述结构遇水时,进入间隙a的水流会被密封条300阻挡而无法透入车内。搭接横板120为在车体长度方向倾斜的结构或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间隙a中的水会从间隙a的一端或两端流出。另外,如果流淌不及,排水孔140可以辅助排水防止间隙a内积水,以减小对密封条300的浸泡。此外,密封条300外侧凸入间隙a且其端面与横板上凸缘130接触,进一步增大了密封面积,也减小了间隙a的深度,使间隙a中积水压强减小,密封条300所受的压力减小,减小了透水可能性。
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侧围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包括侧围顶部100a、顶盖边缘部200和密封条300,侧围顶部100a对顶盖边缘部200进行支撑和水平方向的定位,密封条300设置于二者之间。侧围顶部100a包括主侧板110a、搭接横板120a和横板上凸缘130a,横板上凸缘130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40a和凹槽150a。
其中,侧围顶部100a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中侧围顶部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凹槽150a,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以下对不同之处进行进一步说明。
具体地,横板上凸缘130a的基部还设置有凹槽150a,凹槽150a位于横板上凸缘130a的与盖顶板下凸缘相邻的一侧,其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150a与排水孔140a连通。当间隙a较窄时,因水的表面张力作用,间隙a中可能产生毛细现象,即间隙a中会有水驻留,底部少数的排水孔不足以破坏上述毛细现象,使水长期浸泡密封条300。或者,人为地使间隙a具有较大的宽度时,虽然消除了毛细现象的发生条件,但较宽的间隙a中比较容易容纳细小物体,当细小物体填充在间隙a中时,会导致毛细现象重新发生。在横板上凸缘130a的基部设置凹槽150a的效果在于,可以在不改变间隙a上部开口宽度的前提下,增大间隙a内部的宽度,消除毛细现象产生条件。另外,凹槽150a与间隙a连通,可以更方便地将水导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凹槽150a可以与间隙a不连通。
参考图6,图6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车顶盖和侧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包括侧围顶部100、顶盖边缘部200b和密封条300,侧围顶部100对顶盖边缘部200b进行支撑和水平方向的定位,密封条300设置于二者之间。顶盖边缘部200b包括盖顶板210b、盖顶板下凸缘220b、挡水凸缘230b和侧挡板240b。盖顶板下凸缘220b设置在盖顶板210b的下表面,挡水凸缘230b从盖顶板210b的边缘向外凸出,侧挡板240b从挡水凸缘230b的下表面凸出。侧挡板240b和挡水凸缘230b分别可以从上方和侧方阻止雨水进入间隙a。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侧挡板240b。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车,车体包括侧壁和顶盖,其中,顶盖与侧壁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前述实施例中任一说明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壁连接处的防水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顶部(100),包括主侧板(110)、搭接横板(120)和横板上凸缘(130),所述搭接横板(120)从所述主侧板(110)上端的一侧伸出,所述横板上凸缘(130)从所述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凸起,所述横板上凸缘(130)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140);
顶盖边缘部(200),包括盖顶板(210)和盖顶板下凸缘(220),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从所述盖顶板(210)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的下端面搭接于所述搭接横板(120)的上方,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的侧面与所述横板上凸缘(130)之间具有间隙(a),所述间隙(a)与所述排水孔(140)连通;以及
密封条(300),设置于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的下端面与所述搭接横板(1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300)的一侧与所述横板上凸缘(130)的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向下倾斜,或者,所述搭接横板(120)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中间高两端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凸缘(130)的与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相邻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150a),所述凹槽(150a)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0a)与所述排水孔(14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0a)设置于所述横板上凸缘(130)的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缘部(200)还包括挡水凸缘(230b),所述挡水凸缘(230b)向所述盖顶板下凸缘(220)的外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凸缘(230b)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凸起的侧挡板(240b)。
9.一种无人车,车体包括侧壁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壁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
CN202010395937.9A 2020-05-12 2020-05-12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Active CN111547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937.9A CN111547139B (zh) 2020-05-12 2020-05-12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937.9A CN111547139B (zh) 2020-05-12 2020-05-12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7139A CN111547139A (zh) 2020-08-18
CN111547139B true CN111547139B (zh) 2021-06-22

Family

ID=7199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5937.9A Active CN111547139B (zh) 2020-05-12 2020-05-12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7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611B (zh) * 2020-08-31 2021-06-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与车体连接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5017C1 (en) * 1988-10-14 1990-01-18 Webasto Ag Fahrzeugtechnik, 8035 Gauting, De Water drainage device for frames of vehicle sliding roofs and the like
CN103140411A (zh) * 2010-10-26 2013-06-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树脂车顶安装结构
CN205890996U (zh) * 2016-08-24 2017-01-18 中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隐蔽式雨槽的蒙皮及具有其的客车
CN108394359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4995B2 (ja) * 2006-10-10 2011-06-2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キャビンのシール構造
US20080100100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Classic Design Concepts, Llc Vehicle Roof Assembl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Vehicle Roof Assembly on a Vehicle
US20080106124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Donnelly Corporation Roof modul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5017C1 (en) * 1988-10-14 1990-01-18 Webasto Ag Fahrzeugtechnik, 8035 Gauting, De Water drainage device for frames of vehicle sliding roofs and the like
CN103140411A (zh) * 2010-10-26 2013-06-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树脂车顶安装结构
CN205890996U (zh) * 2016-08-24 2017-01-18 中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隐蔽式雨槽的蒙皮及具有其的客车
CN108394359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7139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7139B (zh) 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US20120159861A1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weather strip for retractable roof vehicles
CN1012981B (zh) 室窗止水器
KR100889248B1 (ko) 자동차용 백 도어의 시일 구조
CN211872603U (zh) 磁悬浮桥梁的伸缩结构和包括这种伸缩结构的磁悬浮桥梁
CN113978385B (zh) 一种车用天窗装饰罩
CN111114656A (zh) 防漏水箱体
CN113525048B (zh) 一种对开侧门车辆及其车门密封组件
CN109629771B (zh) 双拼集装箱建筑的屋顶排水结构
JPS63235143A (ja) 自動車用ル−フサイドウエザストリツプ
JP5154722B2 (ja) 外壁目地の下屋部分における止水構造
CN211001180U (zh) 密封装置和车辆
CN219115211U (zh) 车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JPS5927048A (ja) カ−テンウオ−ルの雨仕舞装置
CN218276588U (zh) 盖板结构和光伏模组
JP3992605B2 (ja) 金属板製屋根材
CN220014205U (zh) 一种阳光房主梁型材
CN110886209A (zh) 磁悬浮桥梁的伸缩结构和包括这种伸缩结构的磁悬浮桥梁
CN2178636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门防雨水渗入结构
CN112721828B (zh) 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及商用车
CN218597555U (zh) 一种用于建筑屋面排水工程的双层排水装置
JP2006327564A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排水構造。
CN220958393U (zh) 一种洗墙灯排水结构
CN219864667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住宅装配式自防水凸窗结构
CN220842156U (zh) 天幕排水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209 Changxing Third Road, Xiping Street, Songyang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3000

Patentee after: Neolithic Unmanned Vehicle (Song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Room 122, No. 3 Institute of Future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North Second Street, Future Science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NEOLIX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