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477B -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477B
CN111453477B CN201910054922.3A CN201910054922A CN111453477B CN 111453477 B CN111453477 B CN 111453477B CN 201910054922 A CN201910054922 A CN 201910054922A CN 111453477 B CN111453477 B CN 111453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heet
double fed
convey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49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3477A (zh
Inventor
洪国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49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3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38Construction of the 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the articles resting on rollers or bal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纸张搬送机构具有用于对重送的纸张进行推压的推压机构,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于能够通过使重送的纸张发生弯曲来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所以能够避免出现因纸张贴合在一起而引起的卡纸等问题。

Description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通过使重送的纸张发生弯曲来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由此避免出现因纸张贴合在一起而引起的卡纸等问题的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搬送机构中,由于纸张表面光滑,所以有时会出现两枚或更多枚纸张贴合在一起被纸张提取机构从储纸机构搬出的情况。重送的纸张正常情况下能够依靠搓纸机构相对于纸张提取机构朝向相反方向旋转而被搓回至储纸机构。
然而,由于环境或纸张状况不同而存在表面光滑的贴合在一起的两枚纸张未被搓纸机构的搓纸动作分开而沿纸张搬送路径被搬送至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而引起卡纸等问题的情况。
例如,在采用了大尺寸的表面光滑的铜版纸(例如A3或SRA3)的情况下,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两枚铜版纸有时会贴合在一起,而搓纸机构无法很好地将两枚铜版纸分开,从而沿纸张搬送路径被搬送至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两枚铜版纸产生卡纸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重送的纸张发生弯曲来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由此避免出现因纸张贴合在一起而引起的卡纸等问题的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一种纸张搬送机构,其具备:取纸辊,其设置于手送供纸部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提取载置于所述手送供纸部上的纸张;供纸辊,其设置于所述取纸辊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所述取纸辊所提取的纸张;以及搓纸辊,其隔着纸张搬送路径与所述供纸辊对置,用于将重送的纸张朝向与纸张搬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搓回;所述纸张搬送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对重送的纸张进行推压的推压机构,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于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的弯曲程度并不相同,例如靠近推压机构且与推压机构接触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小,而远离推压机构且不与推压机构接触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因而重送的纸张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另外,靠近推压机构的纸张与远离推压机构的纸张同时弯曲后,二者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彼此分离所需的力变小,由此更容易使二者彼此分离。由于能够通过使重送的纸张发生弯曲来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所以能够避免出现因纸张贴合在一起而引起的卡纸等问题。
另外,也可以当纸张发生重送时,在重送的纸张的至少一处被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另外,也可以还具备搬送辊对,所述搬送辊对设置于所述供纸辊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所述供纸辊搬送来的纸张,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所述搬送辊对时,所述搬送辊对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在该状态下,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时,搬送辊对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供纸辊与搓纸辊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由此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由搬送辊对的夹持被解除,上下两枚纸张的靠搬送辊对的端部成为可自由分离的状态,上下两枚纸张整体成为可自由弯曲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使推压机构移动,则能够使重送的纸张顺畅地产生弯曲,进而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分离。
另外,也可以还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设置于所述搬送辊对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当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所述送风部对重送的纸张的靠所述搬送辊对的端部之间送风。
当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送风部对重送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的端部之间送风,由此能够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的端部更容易分离。
另外,也可以所述推压机构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所述推压机构朝向下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
由于供纸辊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上方,而搓纸辊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下方,所以若推压机构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则靠近推压机构的纸张位于上方,而远离推压机构的纸张位于下方,因而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下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
因此,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时,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由搬送辊对的夹持被解除的情况下,若推压机构朝向下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则下方的纸张相对较大地弯曲,从而下方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的端部相比上方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的端部而更多地移向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因而更容易将下方的纸张搓回。
另外,由于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所以下方的纸张与搓纸辊的接触面积增大,因而搓纸辊所提供的搓纸力增大,而更容易将下方的纸张搓回。
另外,也可以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所述搬送辊对时,所述推压机构多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多次弯曲。
通过推压机构多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多次弯曲,由此能够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更好地分离。
另外,也可以所述推压机构至少两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至少产生两次弯曲,当重送的纸张第一次弯曲时,所述搬送辊对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当重送的纸张第二次弯曲时,所述搬送辊对重新对重送的纸张进行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通过对重送的纸张的两端交替进行夹持,由此能够使重送的纸张彼此的靠搬送辊对侧的端部与靠供纸辊侧的端部交替弯曲而相对运动,从而重送的纸张彼此的两端更好地分离,进而使重送的纸张彼此整体更好地分离。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推压机构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设置有辊子,所述推压机构借助所述辊子推压纸张。
推压机构利用光滑的辊子之类的部件推压纸张,由此能够防止纸张因推压机构的推压而产生的损伤。
另外,也可以所述推压机构与纸张种类相对应地使纸张的弯曲量变化。
由于不同种类的纸张所能承受的弯曲量不同,例如厚纸所能承受的弯曲量较小,而薄纸所能承受的弯曲量较大,因而通过与纸张种类相对应地使纸张的弯曲量变化,由此能够提高针对不同种类的纸张的适应性,由此能够防止纸张因推压机构的推压而产生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靠近手送供纸部的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使重送的纸张弯曲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推压机构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变形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移动至多个搓纸辊之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穿过多个搓纸辊之间并将重送的纸张推起至最高点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退回至多个搓纸辊之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退回至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文字说明:
16、16′…纸张搬送机构;61…取纸辊;142…手送供纸部;62…供纸辊;63…搓纸辊;64、64′…推压机构;65a、65b…搬送辊对;66…送风部;67…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启示下能够实现它们的多种替代方式,而且,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B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B的整体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B将形成在感光鼓213上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1,在中间转印带221上使四色的调色剂像重叠,之后,二次转印到纸张上,由此形成图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B大体具备图像读取部11、操作显示部12、图像处理部13、图像形成部20、供纸部14、排纸部15、纸张搬送机构16、以及控制部17。
控制部17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对图像形成装置1B的各组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控制部17经由未图示的通信部在与LAN(Local Area Network)、WAN(Wide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图像读取部11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12(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1通过搬送机构搬送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而朝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12送出。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1搬送至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Coupled Device)传感器112a的受光面上成像,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1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13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12例如由带操作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并作为显示部121以及操作部122发挥功能。显示部121根据从控制部17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1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并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部17。用户能够操作操作显示部12,进行原稿设定、画质设定、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单面/双面设定、以及纸张设定等有关图像形成的设定。
图像处理部13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13在控制部17的控制下,基于灰度校正数据进行灰度校正。另外,图像处理部13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色彩校正、阴影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基于实施这些处理而得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20。
图像形成部20具备:用于根据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基于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将通过调色剂像形成部21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于纸张的中间转印部22;以及将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的定影装置23等。
调色剂像形成部21由Y成分用、M成分用、C成分用、K成分用四个调色剂像形成部21Y、21M、21C、21K构成。调色剂像形成部21Y、21M、21C、21K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共用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在区别各个的情况下在附图标记进行添加Y、M、C、K表示。图1中,仅对Y成分用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Y的构成要素附予附图标记进行,省略其他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M、21C、21K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进行。
调色剂像形成部21具备曝光装置211、显影装置212、感光鼓213、带电装置214、以及鼓清洁装置215等。
感光鼓213是在例如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原料管)的圆周面,依次层叠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搬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而得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
带电装置214由例如栅控式电晕带电装置、电晕管带电装置等电晕放电发生器构成。带电装置214通过电晕放电使感光鼓213的表面同样以负极性带电。
曝光装置211由例如多个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直线状排列而成的LED阵列、用于驱动各个LED的LPH驱动部(驱动器IC)、以及具有使来自LED阵列的放射光在感光鼓213上成像的透镜阵列等的LED打印头构成。LED阵列的一个LED与图像的一个点对应。控制部17控制LPH驱动部,由此规定的驱动电流在LED阵列流动,使特定的LED发光。
曝光装置211对感光鼓2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光。受到光的照射并在感光鼓2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被搬送至电荷搬送层的表面,从而将感光鼓2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中和。由此,在感光鼓213的表面因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有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12收纳各色成分的显影剂(例如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212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213的表面,由此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对显影剂载持体(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在感光鼓213与显影剂载持体之间形成电场。通过感光鼓213与显影剂载持体的电位差,显影剂载持体上的带电调色剂移动并附着在感光鼓213的表面的曝光部。
鼓清洁装置215具有与感光鼓2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将一次转印后残存于感光鼓213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
中间转印部22具备中间转印带221、一次转印辊22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支承辊223、二次转印辊224以及带清洁装置225等。
中间转印带221由环状带构成,并以环状架设于多个支承辊223。多个支承辊2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由从动辊构成。通过使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221以恒定速度沿箭头A方向行进。
一次转印辊2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鼓213对置,并配置于中间转印带221的内周面侧。以夹着中间转印带221的方式将一次转印辊222压接于感光鼓213,由此形成用于从感光鼓213朝中间转印带2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夹持部(以下称为“一次转印部”)。
二次转印辊224与多个支承辊223中的一个对置,并配置于中间转印带221的外周面侧。将与中间转印带221对置地配置的支承辊223称为支持辊。以夹着中间转印带221的方式将二次转印辊224压接于支持辊,由此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221朝纸张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夹持部(以下称为“二次转印部”)。
在一次转印部中,将感光鼓2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并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1。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2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在中间转印带221的下表面侧(与一次转印辊222抵接的一侧)附予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1。
其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部时,中间转印带22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于纸张上。
具体而言,对二次转印辊2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在纸张的下表面侧(与二次转印辊224抵接的一侧)附予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转印于纸张。将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朝向定影装置23搬送。
带清洁装置225具有与中间转印带2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221的表面的转印残调色剂。
应予说明,在中间转印部22中,也可以替代二次转印辊224,而采用将二次转印带以环状架设于包括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的结构(所谓的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定影装置23具备:配置于纸张的定影面(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加热辊231;配置于纸张的背面(定影面的相反的面)侧并隔着纸张搬送路径而与加热辊231对置的加压辊232;对定影面侧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源233;以及使背面侧支承部件压接于定影面侧部件的压接分离部(省略图示)等。将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并沿着通纸路径被搬送来的纸张在通过定影装置23时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
供纸部14具有供纸托盘部141以及手送供纸部142。另外,供纸部14具有搬送辊对143(具体包括上方搬送辊143a和下方搬送辊143b)等,并将从供纸托盘部141或者手送供纸部142供给的纸张送入纸张搬送机构16。
排纸部15具有排纸辊部151等,并将从纸张搬送机构16送出的纸张向机外排出。
纸张搬送机构16具备主搬送部161、转向搬送部162、背面打印用搬送部163等。纸张搬送机构16的一部分例如与定影装置23一起装入一个单元,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B(纸张搬送单元ADU)。
主搬送部161作为夹持并搬送纸张的纸张搬送要素,具有包括配置于二次转印部的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进入辊部165的多个搬送辊部。主搬送部161搬送从供纸托盘部141供给的纸张或者经由手送供纸部142供给的纸张并使其通过图像形成部20(二次转印部、定影装置23),并将从图像形成部20(定影装置23)送出的纸张朝向排纸部15搬送。
转向搬送部162使从定影装置23送出的纸张暂时停止,使搬送方向反转,而搬送至排纸部15或者背面打印用搬送部163。
背面打印用搬送部163是将通过转向搬送部162转向后的纸张搬送至主搬送部161的循环路径。在主搬送部161,纸张以第二面(背面)成为上表面的状态通过。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靠近手送供纸部的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使重送的纸张弯曲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在靠近手送供纸部142的部分具备取纸辊61、供纸辊62、搓纸辊63。
其中,取纸辊61设置于手送供纸部142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且位于手送供纸部142的纸张排出口,通过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提取载置于手送供纸部142上的纸张,并将该纸张从上至下一枚一枚地沿纸张搬送路径排出。
供纸辊62设置于取纸辊61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其与取纸辊61相对于纸张搬送路径设置于相同一侧,与取纸辊61同样通过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取纸辊61所提取的纸张。
搓纸辊63设置于取纸辊61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隔着纸张搬送路径与供纸辊62对置,通过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将重送的纸张朝向与纸张搬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搓回。
应予说明,由于纸张表面光滑,所以有时会出现两枚或更多枚纸张贴合在一起被取纸辊61等纸张提取机构从手送供纸部142等储纸机构搬出的情况,重送的纸张即是指两枚或更多枚的重叠在一起被搬送的纸张。重送的纸张正常情况下能够依靠搓纸辊63等搓纸机构相对于取纸辊61等纸张提取机构朝向相反方向旋转而被搓回至手送供纸部142等储纸机构。
然而,由于环境或纸张状况不同而存在表面光滑的贴合在一起的两枚纸张未被搓纸辊63等搓纸机构的搓纸动作分开而沿纸张搬送路径被搬送至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而引起卡纸等问题的情况。
例如,在采用了大尺寸的表面光滑的铜版纸(例如A3或SRA3)的情况下,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两枚铜版纸有时会贴合在一起,而搓纸辊63等搓纸机构无法很好地将两枚铜版纸分开,从而沿纸张搬送路径被搬送至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两枚铜版纸产生卡纸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在弯曲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时,上下两枚纸张的弯曲程度并不相同,例如在使上下两枚纸张的中央朝向下方发生弯曲时,上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小,而下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因而相互重叠的纸张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由此能够使二者彼此分离。
基于这一思想,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如下改进,使纸张搬送机构16还具有用于对重送的纸张进行推压的推压机构64,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于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的弯曲程度并不相同,例如靠近推压机构64且与推压机构64接触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小,而远离推压机构64且不与推压机构64接触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因而重送的纸张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另外,靠近推压机构64的纸张与远离推压机构64的纸张同时弯曲后,二者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彼此分离所需的力变小,由此更容易使二者彼此分离。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纸张搬送机构16还具备搬送辊对65a、65b,搬送辊对65a、65b设置于供纸辊62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且位于供纸辊62与搬送辊对143之间,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供纸辊62搬送来的纸张。搬送辊对65a、65b包括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上方的上方搬送辊65a和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下方的下方搬送辊65b。另外,搓纸辊63与搬送辊对65a、65b之间采用柔性轨道69,该柔性轨道69例如为PET薄膜材质,可以自由弯曲。
另外,在搬送辊对65a、65b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且与搬送辊对65a、65b相靠近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重送的纸张的重送传感器68。
推压机构64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下方,并位于搓纸辊63与搬送辊对65a、65b之间,具体地,位于搓纸辊63与下方搬送辊65b之间。在推压机构64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换句话说靠近纸张搬送路径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辊子67,辊子67是可自由旋转且表面光滑的部件,推压机构64借助辊子67推压纸张,由此能够防止纸张因推压机构64的推压而产生的损伤。
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65a、65b时,重送传感器68检测到重送的纸张的通过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部17,控制部17进行如下控制:
首先,停止纸张的搬送。
其次,使搬送辊对65a、65b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此时,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在该状态下,如图3所示那样使推压机构64从下方朝向上方推压柔性轨道69,进而经由柔性轨道69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此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
最后,使取纸辊61、供纸辊62以及搓纸辊63重新开始沿箭头R1方向旋转。从而伴随取纸辊61、供纸辊62的旋转而将上方的纸张朝向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而伴随搓纸辊63的旋转而将下方的纸张朝向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搬回。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64朝向上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于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的弯曲程度并不相同,例如下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小,而上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因而重送的纸张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另外,下方的纸张与上方的纸张同时弯曲后,二者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彼此分离所需的力变小,由此更容易使二者彼此分离。
另外,推压机构64并不限定于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下方,其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从而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64朝向下方推压柔性轨道69,进而经由柔性轨道69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
由于供纸辊62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上方,而搓纸辊63位于纸张搬送路径下方,所以若推压机构64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则靠近推压机构64的纸张位于上方,而远离推压机构64的纸张位于下方,因而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下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
因此,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65a、65b时,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由搬送辊对65a、65b的夹持被解除的情况下,若推压机构64朝向下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则下方的纸张相对较大地弯曲,从而下方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65a、65b的端部相比上方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65a、65b的端部而更多地移向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因而更容易将下方的纸张搓回。
另外,由于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所以下方的纸张与搓纸辊63的接触面积增大,因而搓纸辊63所提供的搓纸力增大,而更容易将下方的纸张搓回
另外,如上所述那样,纸张搬送机构16具备搬送辊对65a、65b,搬送辊对65a、65b设置于供纸辊62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供纸辊62搬送来的纸张,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65a、65b时,搬送辊对65a、65b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在该状态下,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由此,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65a、65b时,搬送辊对65a、65b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由此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由搬送辊对65a、65b的夹持被解除,上下两枚纸张的靠搬送辊对65a、65b的端部成为可自由分离的状态,上下两枚纸张整体成为可自由弯曲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使推压机构64移动,则能够使重送的纸张顺畅地产生弯曲,进而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分离。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追加搬送辊对65a、65b,而采用现有的上方搬送辊143a和下方搬送辊143b代替搬送辊对65a、65b。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变形例的局部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变形例中,采用现有的上方搬送辊143a和下方搬送辊143b,由此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有利于缩短搬送路径而实现机构整体的小型化。另外,使纸张弯曲既可以理解成使纸张从较为平整的平面状态进行弯曲,也可以理解成如图5所示那样使纸张相对于当前的较小的弯曲而进一步弯曲,其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效果。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也可以进一步具备送风部66,送风部66设置于搬送辊对65a、65b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当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送风部66对重送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65a、65b的端部之间送风,由此能够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的靠搬送辊对65a、65b的端部更容易分离。
另外,也可以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搬送辊对65a、65b时,推压机构64多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多次弯曲。
通过推压机构64多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多次弯曲,由此能够使上下两枚重送的纸张更好地分离。
具体地,例如推压机构64至少两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至少产生两次弯曲,当重送的纸张第一次弯曲时,搬送辊对65a、65b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当重送的纸张第二次弯曲时,搬送辊对65a、65b重新对重送的纸张进行夹持,而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通过对重送的纸张的两端交替进行夹持,由此能够使重送的纸张彼此的靠搬送辊对65a、65b侧的端部与靠供纸辊62侧的端部交替弯曲而相对运动,从而重送的纸张彼此的两端更好地分离,进而使重送的纸张彼此整体更好地分离。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说明中,在推压机构64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设置有辊子67,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去辊子67,此时,可以将推压机构64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加工得较为圆滑,以能够防止纸张因推压机构64的推压而产生的损伤。
另外,由于不同种类的纸张所能承受的弯曲量不同,例如厚纸所能承受的弯曲量较小,而薄纸所能承受的弯曲量较大,因而可以考虑使推压机构64与纸张种类相对应地使纸张的弯曲量变化,由此能够提高针对不同种类的纸张的适应性,由此能够防止纸张因推压机构64的推压而产生的损伤。
另外,虽在搓纸辊63与搬送辊对65a、65b之间采用柔性轨道69,但也可以代替柔性轨道69而使用能够配合推压机构64的推压而变形的可动轨道。在采用可动轨道时,也可以使可动轨道中的位于上方的轨道形成为朝向上方凹陷的凹形,以更好地配合重送的纸张的弯曲。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纸张发生重送时,在重送的纸张的至少一处被夹持的状态下,推压机构64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搬送辊对65a、65b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的同时,使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也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并通过使搬送辊对65a、65b朝向供纸辊62和搓纸辊63靠近来使重送的纸张弯曲。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移动至多个搓纸辊之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穿过多个搓纸辊63之间并将重送的纸张推起至最高点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退回至多个搓纸辊之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推压机构退回至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同样,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也在靠近手送供纸部142的部分具备取纸辊61、供纸辊62、搓纸辊63。
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的取纸辊61′形成为可上下移动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取纸辊61不同,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的供纸辊62、搓纸辊6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16的供纸辊62、搓纸辊63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纸张搬送机构16′省去了搬送辊对65a、65b和柔性轨道69。在供纸辊62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且与供纸辊62相靠近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重送的纸张的重送传感器68′。
推压机构64′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下方,并位于搓纸辊63与搬送辊对143之间,具体地,位于搓纸辊63与下方搬送辊143b之间。该推压机构64′相对于纸张搬送路径朝向搓纸辊63一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搓纸辊63实际上沿与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推压机构64′例如能够自由穿过多个搓纸辊63之间的空间。然而,推压机构64′的运动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与搓纸辊63相错开地朝向手送供纸部142的方向自由移动即可。
另外,在推压机构64′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换句话说靠近纸张搬送路径的一侧的端部同样设置有辊子67,但在附图中省略了其图示。
当通过供纸辊62的纸张发生重送时,重送传感器68′检测到重送的纸张的通过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部17,控制部17进行如下控制:
首先,停止纸张的搬送。
其次,供纸辊62与搓纸辊63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使推压机构64′从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至多个搓纸辊63之间,将重送的纸张推起。之后,如图8所示,使推压机构64′一边穿过多个搓纸辊63之间一边将重送的纸张进一步推起至最高点,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此使重送的纸张彼此分离。此时,由于取纸辊61′形成为可上下移动,所以伴随推压机构64′的移动,取纸辊61′被推起。
之后,如图9所示,使推压机构64′朝向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原路退回至多个搓纸辊63之间,将重送的纸张放下。之后,如图10所示,使推压机构64′退回至初始状态。
最后,使取纸辊61′、供纸辊62以及搓纸辊63重新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伴随取纸辊61′、供纸辊62的旋转而将上方的纸张朝向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而伴随搓纸辊63的旋转而将下方的纸张朝向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搬回。
应予说明,在上述说明中,在使推压机构64′退回至初始状态之后,使取纸辊61′、供纸辊62以及搓纸辊63重新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使推压机构64′退回至初始状态的同时,使取纸辊61′、供纸辊62以及搓纸辊63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推压机构64朝向上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由于相互重叠的上下两枚纸张的弯曲程度并不相同,例如下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小,而上方的纸张的弯曲量相对较大,因而重送的纸张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另外,下方的纸张与上方的纸张同时弯曲后,二者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从而使彼此分离所需的力变小,由此更容易使二者彼此分离。
应予说明,在以上的说明中,虽举出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纸张搬送机构中的靠近手送供纸部的部分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纸张搬送机构中的其他部分、例如应用于纸张搬送机构中的靠近供纸托盘部的部分,由此能够带来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各实施方案进行自由组合,在包含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0)

1.一种纸张搬送机构,其具备:
取纸辊,其设置于手送供纸部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提取载置于所述手送供纸部上的纸张;
供纸辊,其设置于所述取纸辊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所述取纸辊所提取的纸张;以及
搓纸辊,其隔着纸张搬送路径与所述供纸辊对置,用于将重送的纸张朝向与纸张搬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搓回;
所述纸张搬送机构的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对重送的纸张进行推压的推压机构,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停止纸张的搬送,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重送传感器,用于检测重送的纸张;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在重送的纸张的至少一处被夹持的状态下,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搬送辊对,所述搬送辊对设置于所述供纸辊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用于沿纸张搬送方向搬送由所述供纸辊搬送来的纸张,
所述推压机构位于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搬送辊对之间;
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所述搬送辊对时,所述搬送辊对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在该状态下,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设置于所述搬送辊对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
当所述推压机构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弯曲时,所述送风部对重送的纸张的靠所述搬送辊对的端部之间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机构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的上方,
当纸张发生重送时,所述推压机构朝向下方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朝向下方产生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重送的纸张通过所述搬送辊对时,所述推压机构多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产生多次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机构至少两次推压重送的纸张而使重送的纸张至少产生两次弯曲,
当重送的纸张第一次弯曲时,所述搬送辊对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保持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当重送的纸张第二次弯曲时,所述搬送辊对重新对重送的纸张进行夹持,而所述供纸辊与所述搓纸辊解除对重送的纸张的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压机构的与纸张接触的端部设置有辊子,所述推压机构借助所述辊子推压纸张。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机构与纸张种类相对应地使纸张的弯曲量变化。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
CN201910054922.3A 2019-01-21 2019-01-21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1453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922.3A CN111453477B (zh) 2019-01-21 2019-01-21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922.3A CN111453477B (zh) 2019-01-21 2019-01-21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477A CN111453477A (zh) 2020-07-28
CN111453477B true CN111453477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67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4922.3A Active CN111453477B (zh) 2019-01-21 2019-01-21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47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8310A1 (de) * 1975-04-24 1976-11-04 Nixdorf Computer Ag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belegen
JPH06282134A (ja) * 1993-03-26 1994-10-07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の梱包装置
CN1892454A (zh) * 2005-06-27 2007-01-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装置
CN101020542A (zh) * 2006-02-14 200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进给装置
CN101618803A (zh) * 2008-07-01 2010-01-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32215A (zh) * 2014-11-14 2016-10-19 株式会社小矢部精机 片材分离辅助装置
CN106429544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湖州佳宁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疏纸的上纸台
CN107128709A (zh) * 2017-05-02 2017-09-05 安徽玉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纸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8310A1 (de) * 1975-04-24 1976-11-04 Nixdorf Computer Ag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belegen
JPH06282134A (ja) * 1993-03-26 1994-10-07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の梱包装置
CN1892454A (zh) * 2005-06-27 2007-01-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装置
CN101020542A (zh) * 2006-02-14 200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进给装置
CN101618803A (zh) * 2008-07-01 2010-01-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32215A (zh) * 2014-11-14 2016-10-19 株式会社小矢部精机 片材分离辅助装置
CN106429544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湖州佳宁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疏纸的上纸台
CN107128709A (zh) * 2017-05-02 2017-09-05 安徽玉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纸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477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7370B2 (en)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83686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2591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243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24657A (ja) 記録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3711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59043B2 (en) Paper out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2273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JP51971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511972B1 (en) Paper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3867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eed control method
CN111453477B (zh)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601202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ニップ形状変更方法
US107378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JP20152057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22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915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JP63316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861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95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9997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13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2002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36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5055A (ja) 用紙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