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0319A -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0319A
CN111440319A CN202010400710.9A CN202010400710A CN111440319A CN 111440319 A CN111440319 A CN 111440319A CN 202010400710 A CN202010400710 A CN 202010400710A CN 111440319 A CN111440319 A CN 111440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polyarylethersulfone
temperature
post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07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0319B (zh
Inventor
周光远
刘京东
王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Zhongke Polymerizati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Zhongke Polymerizati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Zhongke Polymerizati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Zhongke Polymerizati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007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0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0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0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0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20Polysulfones
    • C08G75/23Polyethersulf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属于聚合物后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过滤器过滤,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所述的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设置120‑17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为0.101‑0.105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05‑18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干燥,得到处理后的聚芳醚砜聚合物。该处理方法环保而且高效,高沸点溶剂残留低于1%,有机溶剂可回收循环使用,回收率达到9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醚、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醚砜、聚芳醚腈均聚物及共聚物等特种工程塑料主要是由SN2亲核缩聚方法制备得到,近年来可溶性聚合物由于加工方法灵活、尺寸稳定性更佳,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受到后处理成本的限制,聚合物的价格一直以来居高不下。
中国专利CN85108751A公开了一种酚酞型聚芳醚酮的后处理方式: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经过过滤除盐,在乙醇中沉淀,三次沸水煮洗,过滤干燥获得聚合物。该方法要使用大量去离子水,能源消耗量大,环境负担较重,通过良溶剂稀释后沉淀到不良溶剂的方法的处理方式,可以预期该方法获得的产品具有多孔性,尤其是聚合物韧性很好,沉淀物粉碎后形状不规则,流动性较差。中国专利201711043490.3公开了一种可溶性聚芳醚砜树脂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除去大量的支化结构、不溶物和小分子齐聚物,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断裂伸长率获得改善,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溶剂,后处理过程也采用大量水洗的办法,环境负担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需要消耗大量溶剂且环境负担较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过滤器过滤,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所述的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设置120-17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为0.101-0.105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05-18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干燥,得到处理后的聚芳醚砜聚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过滤具体为: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板式过滤器2-3次,精滤过滤器1-2次。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为含有有机溶剂、无机不溶物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无机不溶物和有机溶剂不互溶;
或者不含无机盐的可溶性聚芳醚砜溶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苯砜、环丁砜、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或N-环己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机不溶物为无机盐或无机添加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机盐为氯化钾、氟化钾、氯化钠、氟化钠、氯化钙、氟化钙、五氟化砷、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铈。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机添加剂为三氧化二铝或四氧化三铁。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在合成所用溶剂与稀释剂的存在下完全溶解。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为一种双酚与一种双卤单体缩聚的产物,或为三元或多元共聚物,包括式101和102表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21
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质量比为0.01~100:1;
所述M、R为双酚类化合物去除羟基后剩余的基团;
所述X、Z为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去除两个卤素后剩余的基团,且其中X、Z种至少具有一个砜基结构;
当M与X结构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相同,即为聚芳醚砜均聚物;
当M与X结构相同,且R与Z结构不同;或M与X结构不相同,且R与Z结构同;即为聚芳醚砜三元共聚物;
当M、X结构不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也不相同,则为四元共聚物(多元共聚物)。
优选的是,所述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31
所述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为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32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33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41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4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采用分级过滤联合喷雾干燥的方式,从聚合反应原液或混有各种无机添加剂的聚合物溶液中将无机物、溶剂与聚合物分离,该方法与传统的煮洗方法相比生产能耗大幅降低,处理周期大幅缩短,基本上无废水产生,省去大量水储存、处理设备投入,环保而且高效。聚合物粉体的堆密度可达0.1-0.4g/cm3;高沸点溶剂残留低于1%,有机溶剂可回收循环使用,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聚合物的热加工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4处理得到的含咔唑基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的热失重曲线;
图2为实施例4处理得到的含咔唑基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过滤器过滤,所述的过滤优选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板式过滤器2-3次,精滤过滤器(10微米)1-2次;
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所述的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设置120-17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为0.101-0.105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05-18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干燥,得到处理后的聚芳醚砜聚合物。
本发明设定的循环气流入口处的温度应低于被处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0-30℃。本发明循环气流温度对溶剂去除影响较大,当温度过低时,仅有部分稀释溶剂被带出,高沸点的溶剂仍然留在聚合物粉末中,则会出现黏附在喷雾塔塔底,长期会发生堵塞。当温度过高时,溶剂大量蒸发,所有稀释剂和部分高沸点溶剂被热气流带走,虽然粗粉的溶剂含量更低,较高的温度会使聚合物粉体呈高弹态或粘流态,彼此发生粘结,但循环过程中热量损失加大,经济性较差,不利于节约后处理成本。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为含有有机溶剂、无机不溶物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无机不溶物和有机溶剂不互溶;或者不含无机盐的可溶性聚芳醚砜溶液。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选自二苯砜、环丁砜、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或N-环己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无机不溶物为无机盐或无机添加剂,所述的无机盐优选为氯化钾、氟化钾、氯化钠、氟化钠、氯化钙、氟化钙、五氟化砷、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铈。所述的无机添加剂优选为三氧化二铝或四氧化三铁。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在合成所用溶剂与稀释剂的存在下完全溶解。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为一种双酚与一种双卤单体缩聚的产物,或为三元或多元共聚物,包括式101和102表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61
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质量比为0.01~100:1;
所述M、R为双酚类化合物去除羟基后剩余的基团;
所述X、Z为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去除两个卤素后剩余的基团,且其中X、Z种至少具有一个砜基结构;
当M与X结构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相同,即为聚芳醚砜均聚物;
当M与X结构相同,且R与Z结构不同;或M与X结构不相同,且R与Z结构同;即为聚芳醚砜三元共聚物;
当M、X结构不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也不相同,则为四元共聚物(多元共聚物)。
优选的是,所述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62
所述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为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71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72
更优选的是,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7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原料均为商购获得。
实施例1
酚酞型聚芳醚砜均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81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钾4.15kg,氟化钾23.2kg,酚酞聚芳醚砜均聚物100.3kg,环丁砜310kg,N,N-二甲基乙酰胺1000kg聚合物固含量为7.1%。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3次,精滤过滤器(10微米)1次,得到聚合物溶液1401.5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40℃,气流出口温度170℃,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3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4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5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酚酞聚芳醚砜均聚物109.2kg,该物料出口处溶剂含量为8.15%。所得聚合物经进一步干燥,最终聚合物溶剂残存量(TGA法)不高于0.85%,堆积密度0.35kg/cm3。电镜测得聚合物微球粒度30-85微米。
实施例2
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82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钾4.15kg,氟化钾23.2kg,酚酞聚芳醚砜共聚物95.2kg,环丁砜310kg,N,N-二甲基乙酰胺700kg。聚合物固含量为8.6%。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3次,精滤过滤器(10微米)2次,得到聚合物溶液1094.8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20℃,气流出口温度140℃,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2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2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2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酚酞聚芳醚砜均聚物118.5kg,该物料出口处溶剂含量为15.4%。所得聚合物经进一步干燥,得到酚酞型聚芳醚砜共聚物,堆积密度0.32kg/cm3。电镜测得聚合物呈球形,微球直径30-85微米。
实施例3
酚酞型聚芳醚腈砜共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91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钾4.15kg,氟化钾6.92kg,氯化钾30.2kg,酚酞聚芳醚腈砜共聚物95.8kg,环丁砜190kg,N-甲基吡咯烷酮420kg。聚合物固含量为13.6%。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2次,精滤过滤器(5微米)2次,得到聚合物溶液696.7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180℃,气流出口温度130℃,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2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18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1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酚酞聚芳醚腈砜共聚物106.5kg,该物料出口处溶剂含量为20.2%。所得聚合物经进一步干燥,最终聚合物溶剂残存量(TGA法)不高于0.85%,堆积密度0.20kg/cm3。电镜测得聚合物微球粒度30-85微米。
实施例4
含咔唑基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092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钠3.2kg,氟化钠5.0kg,氯化钠30.2kg,三元共聚物118.3kg,环丁砜220kg,N,N-二甲基乙酰胺600kg。聚合物固含量为12.6%。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4次,精滤过滤器(15微米)4次,得到聚合物溶液982.7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195℃,气流出口温度13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2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0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32℃,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聚芳醚酮砜三元共聚物125.5kg,该物料出口处溶剂含量为6.5%(粗粉,见附图1)。所得聚合物经进一步干燥,最终聚合物溶剂残存量(TGA法)不高于0.85%,堆积密度0.21kg/cm3。电镜测得聚合物微球粒度20-65微米(见附图2)。
图1为实施例4处理得到的含咔唑基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粗粉的热失重曲线(注:测试方法为从50℃以10℃/min升温至200℃,保温10min,再以10℃/min升温至400℃);图1说明聚合物粗粉中溶剂的挥发主要发生在200-250摄氏度之间,随着溶剂的挥发直至完全挥发干净,被测粗粉达到恒重,溶剂含量为6.5%。
图2为实施例4处理得到的含咔唑基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的电镜照片。图2说明当电镜放大倍率达到250倍时,粉末的形貌特点为球形,直径为20-65微米。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方案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对聚合物粗粉溶剂残留的影响,分别对实施例2中的条件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例1:
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101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钾4.15kg,氟化钾23.2kg,酚酞聚芳醚砜共聚物95.2kg,环丁砜310kg,N,N-二甲基乙酰胺700kg。聚合物固含量为8.6%。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3次,精滤过滤器(10微米)2次,得到聚合物溶液1094.8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50℃,气流出口温度19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2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25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77℃,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酚酞聚芳醚砜均聚物粗粉,该物料出口处溶剂含量为5.3%,物料熔融状态,进一步干燥时需要预先粉碎。
对比例2:
聚芳醚砜酮四元共聚物溶液的后处理
Figure BDA0002489340500000111
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碳酸钾4.15kg,氟化钾23.2kg,酚酞聚芳醚砜共聚物95.2kg,环丁砜310kg,N,N-二甲基乙酰胺700kg。聚合物固含量为8.6%。注:聚合物固含量为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剂质量)。
将聚合物溶液经过板式过滤器3次,精滤过滤器(10微米)2次,得到聚合物溶液1094.8kg。
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170℃,气流出口温度110℃,待温度稳定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0.102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18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08℃,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得到酚酞聚芳醚砜均聚物粗粉,由于溶剂含量过高,流动性较差,易粘连,取样后溶剂含量为25.2%。
通过实施例2与对比例1-2的比较可知,循环气流温度体系的建立是本方案的关键。聚合物溶液中溶剂的挥脱与纯溶剂有显著的区别,随着溶剂的挥发,浓度逐渐提高,聚合物成为混合体系的主要组分后,会阻碍溶剂的挥发,即便到达了溶剂的沸点,也不容易将溶剂挥脱掉。因此,循环气流的进口温度要远高于稀释剂的沸点。这样随着溶剂的挥脱,温度逐渐下降,在纵向空间内形成稳定的溶液梯度,越接近出口,溶剂含量越低。当循环气流入口温度确定后,随着喷液量、料液溶剂含量的变化,循环气流出口温度、稳定后的进出口温度也逐渐建立平衡。设定循环气流入口温度分别为170℃、220℃和250℃时,相应的聚合物粗粉的溶剂含量为25.2%、15.4%和5.3%,过低温度导致稀释剂和溶剂挥发不完全,彼此粘连,难以出料;温度过高,该过程能耗过大,且物料容易熔融粘连。另外,粗粉的溶剂含量对后期干燥方式的选择和干燥效率影响较大,需要选择适宜的条件完成喷雾干燥步骤。

Claims (10)

1.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过滤器过滤,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所述的喷雾干燥塔先进行塔内气体循环预热,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设置120-175℃,待温度稳定后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通过高压输液泵打入喷雾干燥塔内,压力为0.101-0.105MPa,循环气流入口温度设置180-240℃,气流出口温度降至105-185℃,经旋风分离器后将溶剂与聚合物分离,干燥,得到处理后的聚芳醚砜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具体为:将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先经过板式过滤器2-3次,精滤过滤器1-2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为含有有机溶剂、无机不溶物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溶液,无机不溶物和有机溶剂不互溶;
或者不含无机盐的可溶性聚芳醚砜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苯砜、环丁砜、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或N-环己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不溶物为无机盐或无机添加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为氯化钾、氟化钾、氯化钠、氟化钠、氯化钙、氟化钙、五氟化砷、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添加剂为三氧化二铝或四氧化三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为一种双酚与一种双卤单体缩聚的产物,或为三元或多元共聚物,包括式101和102表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21
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质量比为0.01~100:1;
所述M、R为双酚类化合物去除羟基后剩余的基团;
所述X、Z为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去除两个卤素后剩余的基团,且其中X、Z种至少具有一个砜基结构;
当M与X结构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相同,即为聚芳醚砜均聚物;
当M与X结构相同,且R与Z结构不同;或M与X结构不相同,且R与Z结构同;即为聚芳醚砜三元共聚物;
当M、X结构不相同的同时,满足R与Z结构也不相同,则为四元共聚物(多元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31
所述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为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32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33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芳醚砜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FDA0002489340490000042
CN202010400710.9A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Active CN111440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0710.9A CN11144031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0710.9A CN11144031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0319A true CN111440319A (zh) 2020-07-24
CN111440319B CN111440319B (zh) 2023-06-02

Family

ID=71656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0710.9A Active CN11144031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03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0176A (en) * 1964-12-07 1968-10-09 Union Carbide Corp Metallized thermoplastic polyarylene polyeth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16428A (zh) * 1993-01-08 1996-02-07 Basf公司 微粉末
CN1238347A (zh) * 1998-06-05 1999-12-15 四川联合大学 含酚酞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造方法
CN1663982A (zh) * 2005-03-25 2005-09-07 吉林大学 可再分散性聚芳醚砜类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02770U (zh) * 2017-01-06 2017-09-19 自贡川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聚醚砜微粉的系统
CN107778486A (zh) * 2017-10-31 2018-03-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砜树脂的后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0176A (en) * 1964-12-07 1968-10-09 Union Carbide Corp Metallized thermoplastic polyarylene polyeth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16428A (zh) * 1993-01-08 1996-02-07 Basf公司 微粉末
CN1238347A (zh) * 1998-06-05 1999-12-15 四川联合大学 含酚酞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造方法
CN1663982A (zh) * 2005-03-25 2005-09-07 吉林大学 可再分散性聚芳醚砜类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02770U (zh) * 2017-01-06 2017-09-19 自贡川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聚醚砜微粉的系统
CN107778486A (zh) * 2017-10-31 2018-03-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砜树脂的后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玉等: "含咪唑酮结构聚芳醚砜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应用化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0319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0286B (zh) 一种绿色高纯度聚芳醚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8003B (zh) 高分子材料沉析方法及聚砜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11363139B (zh) 一种聚芳醚酮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CN115335435A (zh) 聚芳撑硫醚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53574A (zh) 低环二聚体含量的聚砜类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03427A (zh) 高纯度低灰分聚砜类树脂的工业化提纯工艺
JP6003345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11440319B (zh)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
CN103304837B (zh) 锂盐回收方法
CN107325286B (zh) 一种砜类树脂分散洗涤的后处理方法
KR101276776B1 (ko) 페닐렌 에테르 올리고머의 제조 방법
CN104151487A (zh) Pna碳纤维原丝用丙烯腈聚合物水相悬浮生产系统及其方法
US11661482B2 (e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of polyarylene sulfide
CN111499890B (zh) 一种聚芳醚酮聚合物中空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62646A (zh) 一种耐高温本征超低介电聚芳醚、发泡材料及其制备
US11220441B2 (en) Process for recovering amide compounds
CN112552528A (zh) 一种祛除耐高温聚合物溶液中溶剂的方法
CN114249894B (zh) 一种含活性基团的含醚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8231250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分散液
CN111471194B (zh) 一种聚芳醚砜聚合物中空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5047B (zh) 一种含s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I797389B (zh) 分離與回收聚芳硫醚之方法以及聚芳硫醚的製備方法
CN106432652A (zh) 一种从芳纶或聚芳醚反应浆液中回收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和应用
CN109880098B (zh) 一种以氨基作为交联基团的聚芳醚砜树脂及其交联产物
CN113952846A (zh) 耐热型两性离子化聚醚醚酮疏松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