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327B -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327B
CN111422327B CN202010257411.4A CN202010257411A CN111422327B CN 111422327 B CN111422327 B CN 111422327B CN 202010257411 A CN202010257411 A CN 202010257411A CN 111422327 B CN111422327 B CN 111422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ier
line
ship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7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327A (zh
Inventor
刘玉东
孙书猛
王涛
杨永爽
韩洪松
王江
张凤义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7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2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63C5/02Stagings; Scaffolding; Shores or struts
    • B63C5/04Bilge or keel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船舶的长度,确定好船舶在船坞内的坐墩位置;在坞底面画出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确定各个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龙骨墩;在坞底面上画出确定多个边墩摆放位置的定位格组,并摆放边墩;摆墩完毕后,进行自行抽检;船东对坞墩的摆放质量进行报验。本发明中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拉设以及转移,实现了定位格组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进行左、右交替确认以及定位格组内多个边墩定位点直角标记的确认,大幅节省了边墩位置的寻找时间;同时已经绘制好直角标记的定位格组内可以同步进行坞墩的摆放工作,节省了边墩的摆放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修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经过一定时间的航行或营运后,在船壳板的外表面会逐渐形成局部锈蚀斑点或片状锈蚀表面,有时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的严重锈蚀层。于此同时,随着航运时间的累加,在整个船壳板水下外表面上,还会形成大面积的附着海生物厚层。另外,一些船舶外露部件或装置,如:螺旋桨、尾轴密封装置、舵装置、导流装置、防摇鳍和艏艉侧推装置等,也会发生损坏、损伤、锈蚀、附着海生物或功能失效等状况。因此,船舶应定期到修船厂进坞,完成坞检或坞修工作。否则,上述出现的诸多问题将会对船舶的性能带来较负面的、甚至是严重的影响,对船舶的航行带来安全隐患。
船舶进坞以前,需要根据不同船舶的吨位、外形和船体结构特点,尤其是船体结构的肋骨位置和肋骨间距,分别计算出本次进坞需要支撑船舶的龙骨墩和边墩的数量,并确定每个坞墩摆放的位置尺寸、坞墩纵横向间距、不同位置坞墩的高度尺寸,结合船东的特别关注和要求,最终绘制出本次船舶进坞的专用“坞墩布置图”,并根据“坞墩布置图”在船坞底面上将所有的坞墩摆放好。随后将船舶牵引进坞,到达预定位置,排干坞内海水后实现船舶的自然准确坐墩。
目前,坞墩在摆放布置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纵向拉线定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坞墩布置图”,由2个人纵向拉定位线,再由1个人根据纵向肋骨间距尺寸,画一个十字定位线作为坞墩底面中心点的定位,即一次确定一个坞墩的定位点;随后叉车司机摆放坞墩,由于该十字定位线位于坞墩的底部,因此叉车司机摆放坞墩时是看不见该十字定位线的,需要画十字定位线的人,指挥叉车司机调整好坞墩的空间方向和位置,使坞墩的底部中心点与画的十字定位线的交点上下对齐然后落墩,其中龙骨墩和边墩均是如此。同时现有方法中大都采用画一个坞墩定位点摆放一个坞墩的方式。
因此,现有的这种纵向拉线定位方法调整坞墩及摆放坞墩的耗时较长,不适用于摆墩数量巨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坞墩摆放;同时在调整坞墩的过程中,尽管有画线人的指挥,落墩时也存在坞墩的底部中心点与画的十字定位线的交点无法对齐的现象,即摆放坞墩的位置精度不稳定,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当坞墩摆放的误差较大时,船舶坐墩时容易对船壳板以及一些外凸部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舶的长度,确定好船舶在船坞内的坐墩位置;
步骤2:根据船舶在船坞内的预定坐墩位置,在坞底面画出船舶中心线对应的横向定位基准线、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对应的纵向定位基准线;
步骤3: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确定各个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龙骨墩;
步骤4:在坞底面上画出确定多个边墩摆放位置的定位格组,并摆放边墩;
步骤5:摆墩完毕后,进行自行抽检;对抽检到的坞墩,测量位置精度、墩木上平面高度尺寸并进行记录,超出坞墩布置图的精度范围时进行调整;
步骤6:船东对坞墩的摆放质量进行报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龙骨墩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龙骨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龙骨墩之间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依次画出与各个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龙骨墩定位线,并通过叉车将龙骨墩摆放到位;
所述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上,所述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当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的龙骨墩摆放完毕之后,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两侧的船舶艉部位置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艉部龙骨墩。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两侧艉部龙骨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两侧画出艉部龙骨墩中心线;
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艉部龙骨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艉部龙骨墩之间的距离,在艉部龙骨墩中心线上画出与各个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艉部龙骨墩定位线,并通过叉车将艉部龙骨墩摆放到位;
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艉部龙骨墩中心线上,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画出定位格组、摆放边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一侧各排边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在横向基准线的相应侧拉设多条与横向定位基准线平行的边墩纵向定位线,根据端部边墩的位置,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的第一个起始点;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的短直角边对应;
步骤42: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之间的距离,在坞底面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拉设确定各列边墩横向位置的一条或多条边墩横向定位线;各条边墩横向定位线与相应列上边墩靠近船舶艏部的长直角边对应;
边墩纵向定位线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相交组成第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步骤43:将边墩纵向定位线转移至横向定位基准线的另一侧,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另一侧各排边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将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好,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的短直角边对应;
移动后的边墩纵向定位线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相交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步骤44:将边墩横向定位线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转移,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之间的距离拉设好;
步骤45:移动后的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在已经完成拉设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定位格组内摆放边墩,边墩中靠近船舶艏部、靠近横向定位基准线的直角点与相应位置处的直角标记对齐;
步骤46: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的下一个起始点,重复步骤43~步骤45,直到所有的坞墩摆放完毕。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后,测量横向定位基准线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舶进坞固定时,船舶中心线与船坞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测量的横向定位基准线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后,在坞岸上确认船舶进坞固定坐墩时的横向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在船舶主甲板的明显标志位置上,确定一个船舶肋位定位点,并在船舶肋位定位点处画出一条船舶肋位纵向定位线;
步骤22:根据船舶肋位定位点与船舶中心线、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垂直距离,在坞底面上找到船舶肋位定位点的投影点,作为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
步骤23:在两侧坞岸上找到与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对应的船舶坐墩定位线并画线。
优选的,所述步骤23中,采用激光定位仪或全站仪找到坞岸上的船舶坐墩定位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拉设,实现了定位格组内多个边墩定位点直角标记的确认,相较于现有的每次只能画出一个边墩的定位点而言,本申请中这种画出边墩定位直角标记的方法大幅节省了边墩位置的寻找时间。
(2)本发明中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拉设以及转移,实现各个定位格组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进行左、右交替确认,在后续定位格组内直角标记的绘制过程中,已经绘制好直角标记的定位格组内可以同步进行坞墩的摆放工作;与现有的画一个坞墩定位点摆放一个坞墩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节省了边墩的摆放时间。
(3)本发明中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上,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因此,龙骨墩定位线既确定了龙骨墩的摆放位置,也确定了龙骨墩的摆放方位,提高了龙骨墩的摆放速度;同时本申请通过与龙骨墩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龙骨墩定位线来对龙骨墩进行定位的方式与现有的确定与龙骨墩底部中心点相对应的十字定位线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中龙骨墩摆放的精度更好、更稳定。
(4)本发明中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艉部龙骨墩中心线上,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因此,艉部龙骨墩定位线既确定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位置,也确定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方位,提高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速度。
(5)本发明中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的短直角边对应,各条边墩横向定位线与相应列上边墩靠近船舶艏部的长直角边对应,因此,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交点就是相应边墩中靠近船舶艏部、靠近横向定位基准线的直角点;如此既确定了边墩该直角点的位置,也确定了边墩摆放的方位,使边墩相应的短直角边与边墩纵向定位线对齐、相应的长直角边与边墩横向定位线对齐,就能完成边墩位置与方位的正确摆放,提高了摆墩的速度;同时本申请通过与边墩一个直角点相对应的直角标记来对边墩进行定位的方式与现有的确定与边墩底部中心点相对应的十字定位线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中边墩摆放的精度更好、更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采用本发明摆放的龙骨墩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摆放的边墩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画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拉设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坞墩摆放完毕之后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坞墩摆放完毕之后船舶坐墩示意图;
其中,
01-船舶中心线,02-船舶肋位定位点,03-船舶肋位纵向定位线,04-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
05-龙骨墩,051-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06-边墩,07-艉部龙骨墩;
1-坞底面,2-横向定位基准线,3-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4-坞岸,5-船舶坐墩定位线,6-纵向定位基准线,7-龙骨墩定位线,8-边墩纵向定位线,9-边墩横向定位线,10-定位格组,11-直角标记,12-艉部龙骨墩中心线,13-艉部龙骨墩定位线,14-固定缆绳,15-坞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术语如“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发明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舶的长度,确定好船舶在船坞内的坐墩位置;
步骤2:根据船舶在船坞内的预定坐墩位置,在坞底面1画出船舶中心线01对应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对应的纵向定位基准线6,如图3所示;
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龙骨墩中心线重合,但是由于存在一坞进二船、三船或多船的情况,所以龙骨墩中心线不一定在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上;画好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就是船舶准确坐墩后的船舶中心线01的垂直投影,画好的纵向定位基准线6就是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同时在坞墩布置图中,也画有对应于船舶中心线01、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的横向基准线、纵向基准线;
因此,船舶的船舶中心线01、坞底面1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坞墩布置图中的横向基准线相对应;
船舶的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坞底面1的纵向定位基准线6、坞墩布置图中的纵向基准线相对应。
步骤3: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确定各个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龙骨墩,龙骨墩的结构如图1所示;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龙骨墩05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龙骨墩05距纵向定位基准线6的距离以及各个龙骨墩05之间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依次画出与各个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051相对应的龙骨墩定位线7,并通过叉车将龙骨墩05摆放到位;
所述龙骨墩定位线7的中心点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所述龙骨墩定位线7的长度与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051的长度相同;因此,龙骨墩定位线7既确定了龙骨墩的摆放位置,也确定了龙骨墩的摆放方位,提高了龙骨墩的摆放速度;
即本申请方法确定的是龙骨墩的一个长直角边的位置,因此叉车司机在摆放龙骨墩时,直接将龙骨墩的相应直角边与画好的龙骨墩定位线7对齐落墩即可;与现有的需要画十字定位线的人指挥叉车司机调整好坞墩的空间方向和位置相比,本申请方法中叉车司机摆放龙骨墩时,由于能看见龙骨墩定位线7,因此能自行快速地找正龙骨墩的方位和位置,不再需要其他人的指挥,因此提高了龙骨墩的摆放速度;同时本申请通过与龙骨墩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龙骨墩定位线7来对龙骨墩进行定位的方式与现有的确定与龙骨墩底部中心点相对应的十字定位线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中龙骨墩摆放的精度更好、更稳定;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当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的龙骨墩05摆放完毕之后,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两侧的船舶艉部位置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07的位置,并摆放艉部龙骨墩07;当船舶艉部设置螺旋桨推进装置时,还需要在坞底面1上摆放艉部龙骨墩07;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07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两侧艉部龙骨墩07距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两侧画出艉部龙骨墩中心线12;
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艉部龙骨墩07距纵向定位基准线6的距离以及各个艉部龙骨墩07之间的距离,在艉部龙骨墩中心线12上画出与各个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艉部龙骨墩定位线13,并通过叉车将艉部龙骨墩07摆放到位;
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13的中心点位于艉部龙骨墩中心线12上,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13的长度与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因此,艉部龙骨墩定位线13既确定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位置,也确定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方位,提高了艉部龙骨墩的摆放速度。
艉部龙骨墩位置的定位方式与龙骨墩的定位方式相同,因此与现有方法相比,本申请方法中艉部龙骨墩的摆放速度快、摆放精度高、稳定性好。
步骤4:在坞底面1上画出确定多个边墩06摆放位置的定位格组10,并摆放边墩06,边墩的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画出定位格组10、摆放边墩06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05一侧各排边墩06距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距离,在横向基准线2的相应侧拉设多条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平行的边墩纵向定位线8,根据端部边墩的位置,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8拉设的第一个起始点,即根据最尾部的边墩确定第一个起始点,边墩纵向定位线8由该起始点向船舶艏部方向拉设;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8与相应排上边墩06靠近龙骨墩05的短直角边对应;如图4中所示,根据边墩06的排数,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左侧(以船舶艏部为前)共拉设三条边墩纵向定位线8;其中,本申请中边墩纵向定位线8是具有一定长度的线绳,例如长度50m的线绳;
步骤42: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06距纵向定位基准线6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06之间的距离,在坞底面1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拉设确定各列边墩横向位置的一条或多条边墩横向定位线9,如图5中所示,一次拉设三条边墩横向定位线9;各条边墩横向定位线9与相应列上边墩靠近船舶艏部的长直角边对应;其中,本申请中边墩横向定位线9是具有一定长度的线绳,例如长度50m的线绳;
边墩纵向定位线8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9相交组成第一个定位格组10;在该定位格组10中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11;此时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左侧形成一个定位格组10,如图5中的定位格组①;
因此,边墩横向定位线9与边墩纵向定位线8的交点就是相应边墩06中靠近船舶艏部、靠近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直角点;如此既确定了边墩该直角点的位置,也确定了边墩摆放的方位,使边墩相应的短直角边与边墩纵向定位线8对齐、相应的长直角边与边墩横向定位线9对齐,就能完成边墩位置与方位的正确摆放,提高了摆墩的速度;
即本申请方法确定的是边墩的一个直角点的位置,并通过直角标记11确定了该直角点处两条直角边的方位,因此叉车司机在摆放边墩时,直接将边墩的相应直角点与画好的直角标记11对齐落墩即可;与现有的需要画十字定位线的人指挥叉车司机调整好坞墩的空间方向和位置相比,本申请方法中叉车司机摆放边墩时,由于能看见直角标记11,因此能自行快速地找正边墩的方位和位置,不再需要其他人的指挥,因此提高了边墩的摆放速度;同时本申请通过与边墩一个直角点相对应的直角标记11来对边墩进行定位的方式与现有的确定与边墩底部中心点相对应的十字定位线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中边墩摆放的精度更好、更稳定;
边墩横向定位线9与边墩纵向定位线8的拉设,实现了边墩定位直角标记11的确认,相较于现有的每次只能画出一个边墩的定位点而言,本申请中这种画出边墩定位直角标记11的方法节省了边墩位置的寻找时间;
步骤43:将边墩纵向定位线8转移至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另一侧,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05另一侧各排边墩06距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距离将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8拉设好,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8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05的短直角边对应;即如图5中所示,将左侧的边墩纵向定位线8转移至右侧,并进行拉设;
移动后的边墩纵向定位线8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9相交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10;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11;
此时在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右侧再次形成一个定位格组10,如图5中的定位格组②;
步骤44:将边墩横向定位线9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转移,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06距纵向定位基准线6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06之间的距离拉设好;
步骤45:移动后的边墩横向定位线9与边墩纵向定位线8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11;此时互相交叉的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再次形成一个定位格组10,如图5中的定位格组③,在定位格组③内画出直角标记11;
在已经完成拉设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的定位格组10内摆放边墩06,边墩06中靠近船舶艏部、靠近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直角点与相应位置处的直角标记11对齐;此时,没有拉设边墩纵向定位线8、边墩横向定位线9的定位格组为图5中的定位格组①,在该定位格组内通过叉车摆放边墩06;
因此,在定位格组③内画出直角标记11时,在定位格组①内同步进行边墩的摆放,因此,本申请中,边墩06的位置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依次确认,在边墩位置的确认过程中,采用叉车将前面已将确认位置的边墩摆放好,因此能够实现边墩位置确认与边墩摆放的同步进行;与现有的画一个坞墩定位点摆放一个坞墩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节省了边墩的摆放时间。
步骤46: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8拉设的下一个起始点,重复步骤43~步骤45,直到所有的坞墩摆放完毕;边墩纵向定位线8拉设的下一个起始点与上一个起始点分别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两侧,且下一个起始点向船舶艏部方向推进一个定位格组宽度的距离,例如在图5状态下,边墩纵向定位线8的起始点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右侧、定位格组②的后侧,那么边墩纵向定位线8的下一个起始点将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2的左侧、定位格组①的前侧,即边墩纵向定位线8的下一个起始点向船舶艏部方向前进的一个定位格组宽度的距离;
以此实现各个定位格组10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进行左、右交替确认,在后续定位格组10内直角标记11的绘制过程中,已经绘制好直角标记11的定位格组10内可以同步进行坞墩的摆放工作。
步骤5:摆墩完毕后,进行自行抽检;对抽检到的坞墩,测量位置精度、墩木上平面高度尺寸并进行记录,超出坞墩布置图的精度范围时进行调整;坞墩摆放完毕之后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
步骤6:船东对坞墩的摆放质量进行报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2、纵向定位基准线6后,测量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舶进坞固定时,船舶中心线01与船坞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测量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坞墩摆放完毕之后,放倒坞门15,将坞内注满海水,然后将船舶牵引进坞。因为船舶进坞时,坞内已经住满海水,因此坞底面1上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是无法看见的,但是为了保证船舶准确坐墩,船舶进坞时,船舶中心线01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要上下对齐。
而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测量就是为了船舶进坞时船舶中心线01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下对齐,具体操作如下:
当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一致时,即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时,牵引船舶进坞固定时,船舶两侧的固定缆绳14长度相等,以此保证船舶中心线01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下对齐;
当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不一致时,此时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为0,牵引船舶进坞固定时,船舶两侧的固定缆绳14长度不相等,通过调整两侧固定缆绳14的长度,使船舶中心线01与船坞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测量的横向定位基准线2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以此保证船舶中心线01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下对齐。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2、纵向定位基准线6后,在坞岸4上确认船舶进坞固定坐墩时的横向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在船舶主甲板的明显标志位置上,确定一个船舶肋位定位点02,并在船舶肋位定位点02处画出一条船舶肋位纵向定位线03;
步骤22:根据船舶肋位定位点02与船舶中心线01、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垂直距离,在坞底面1上找到船舶肋位定位点02的投影点,作为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3;
步骤23:在两侧坞岸4上找到与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3对应的船舶坐墩定位线5并画线;
优选的,所述步骤23中,采用激光定位仪或全站仪找到坞岸4上的船舶坐墩定位线5。
船舶进坞后,保证船舶中心线01与横向定位基准线2上下对齐后,使船舶上的船舶肋位纵向定位线03与坞岸4上的船舶坐墩定位线5对正,此时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04就与坞底面1上的纵向定位基准线6对齐,如图7所示,因此保证船舶的准确坐墩。
本发明中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拉设,实现了定位格组内多个边墩定位点直角标记的确认,相较于现有的每次只能画出一个边墩的定位点而言,本申请中这种画出边墩定位直角标记的方法大幅节省了边墩位置的寻找时间;同时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的拉设以及转移,实现各个定位格组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进行左、右交替确认,在后续定位格组内直角标记的绘制过程中,已经绘制好直角标记的定位格组内可以同步进行坞墩的摆放工作;与现有的画一个坞墩定位点摆放一个坞墩的方式相比,本申请方法节省了边墩的摆放时间;此外,本发明在缩短坞墩摆放时间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坞墩摆放的质量,船东报验的一次性通过率达98%以上。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舶的长度,确定好船舶在船坞内的坐墩位置;
步骤2:根据船舶在船坞内的预定坐墩位置,在坞底面画出船舶中心线对应的横向定位基准线、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对应的纵向定位基准线;
步骤3: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确定各个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龙骨墩;
步骤4:在坞底面上画出确定多个边墩摆放位置的定位格组,并摆放边墩;
步骤5:摆墩完毕后,进行自行抽检;对抽检到的坞墩,测量位置精度、墩木上平面高度尺寸并进行记录,超出坞墩布置图的精度范围时进行调整;
步骤6:船东对坞墩的摆放质量进行报验;
所述步骤4中,画出定位格组、摆放边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一侧各排边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在横向基准线的相应侧拉设多条与横向定位基准线平行的边墩纵向定位线,根据端部边墩的位置,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的第一个起始点;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的短直角边对应;
步骤42: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之间的距离,在坞底面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拉设确定各列边墩横向位置的一条或多条边墩横向定位线;各条边墩横向定位线与相应列上边墩靠近船舶艏部的长直角边对应;
边墩纵向定位线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相交组成第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步骤43:将边墩纵向定位线转移至横向定位基准线的另一侧,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龙骨墩另一侧各排边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将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好,各条边墩纵向定位线与相应排上边墩靠近龙骨墩的短直角边对应;
移动后的边墩纵向定位线朝向船舶艉部的一端与边墩横向定位线相交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步骤44:将边墩横向定位线沿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转移,并根据坞墩布置图中各个边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边墩之间的距离拉设好;
步骤45:移动后的边墩横向定位线与边墩纵向定位线组成下一个定位格组;在该定位格组中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交点处画出直角标记;
在已经完成拉设边墩纵向定位线、边墩横向定位线的定位格组内摆放边墩,边墩中靠近船舶艏部、靠近横向定位基准线的直角点与相应位置处的直角标记对齐;
步骤46:确定边墩纵向定位线拉设的下一个起始点,重复步骤43~步骤45,直到所有的坞墩摆放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龙骨墩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龙骨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龙骨墩之间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由船舶艉部向艏部方向依次画出与各个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龙骨墩定位线,并通过叉车将龙骨墩摆放到位;
所述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上,所述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当位于横向定位基准线上的龙骨墩摆放完毕之后,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两侧的船舶艉部位置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的位置,并摆放艉部龙骨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确定各个艉部龙骨墩位置的方法为:根据坞墩布置图上两侧艉部龙骨墩距横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在横向定位基准线两侧画出艉部龙骨墩中心线;
根据坞墩布置图上各个艉部龙骨墩距纵向定位基准线的距离以及各个艉部龙骨墩之间的距离,在艉部龙骨墩中心线上画出与各个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相对应的艉部龙骨墩定位线,并通过叉车将艉部龙骨墩摆放到位;
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中心点位于艉部龙骨墩中心线上,所述艉部龙骨墩定位线的长度与艉部龙骨墩底面一侧长直角边的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后,测量横向定位基准线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舶进坞固定时,船舶中心线与船坞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测量的横向定位基准线与船坞的横向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在画好横向定位基准线、纵向定位基准线后,在坞岸上确认船舶进坞固定坐墩时的横向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在船舶主甲板的明显标志位置上,确定一个船舶肋位定位点,并在船舶肋位定位点处画出一条船舶肋位纵向定位线;
步骤22:根据船舶肋位定位点与船舶中心线、船舶主甲板上前舱壁面垂直投影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垂直距离,在坞底面上找到船舶肋位定位点的投影点,作为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
步骤23:在两侧坞岸上找到与船舶肋位投影定位点对应的船舶坐墩定位线并画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3中,采用激光定位仪或全站仪找到坞岸上的船舶坐墩定位线。
CN202010257411.4A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Active CN111422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7411.4A CN111422327B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7411.4A CN111422327B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327A CN111422327A (zh) 2020-07-17
CN111422327B true CN111422327B (zh) 2021-02-23

Family

ID=7155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7411.4A Active CN111422327B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2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9524B (zh) * 2021-03-30 2022-07-0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旋桨辅助拆装工装、拆卸方法及安装方法
CN113715994B (zh) * 2021-09-27 2022-08-0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鳍结构原地横移起浮装置及方法
CN114148481B (zh) * 2021-12-30 2023-04-07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拉线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6422A1 (de) * 1977-06-11 1978-12-21 Dyckerhoff & Widmann Ag Einrichtung zur auflagerung eines schwimmkoerpers aus stahl- oder spannbeton in einem dock
KR20130083031A (ko) * 2011-12-27 2013-07-22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제조공정의 부품 배치방법
CN205203306U (zh) * 2015-11-23 2016-05-0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新型实验室舱段用坐墩装置
CN105667710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环形总段平移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7856820B (zh) * 2017-11-10 2023-07-2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布墩方法
CN208472552U (zh) * 2018-06-29 2019-02-05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间距边墩施工组合模板
CN110171772A (zh) * 2019-05-28 2019-08-27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快速调整分段定位的方法
CN110329421A (zh) * 2019-06-28 2019-10-15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潜船浮船坐墩的定位方法以及定位结构
CN110884628A (zh) * 2019-12-17 2020-03-1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的建造方法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327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327B (zh)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CN100366505C (zh) 船舶加长改装工艺
CN111268054B (zh) 艉推基座焊前拉线方法
US20070107646A1 (en) Transonic hull and hydrofield
CN110617945B (zh) 一种实海域大尺度船模阻力试验系统
CN102167140A (zh) 一种大型浮船坞浮态下持续变载精度测量方法
CN113734349A (zh) 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
CN110877671B (zh) 一种倾斜船台水尺划线法
Codega et al. A case study of dynamic instability in a planing hull
US6843193B1 (en) Transonic hull and hydrofield (part III)
CN112046700B (zh) 一种组合式滚装过驳渡船
CN205952238U (zh) 仿古西漳式木帆船
US6851378B2 (en) Articulated multi-hull water craft
CN113386918A (zh) 一种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下浮体及其与组块的合龙方法
CN101486375B (zh) 子船体可移动式母子风帆船
CN110696999A (zh) 一种移动式双体浮船坞
Hiraga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resistance of long planks and ships
Day et al. Hydrodynamic testing of a high performance skiff at model and full scale
CN219707242U (zh) 浅吃水高速双体船
WO2005090150A1 (en) Transonic hull and hydrofield iii
CN115056941B (zh) 一种浮态对接造船方法
CN115246467B (zh) 一种艉半船的主机安装方法
JP6425237B2 (ja) 帆装船の帆の角度制御方法、角度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帆装船
CN213508515U (zh) 内河大型围堰依托船舶整体拼装结构
Richardson Aircraft Float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9 Lijiang East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hipbuilding Group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69 Lijiang East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BEI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