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9394B -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9394B
CN111409394B CN202010266200.7A CN202010266200A CN111409394B CN 111409394 B CN111409394 B CN 111409394B CN 202010266200 A CN202010266200 A CN 202010266200A CN 111409394 B CN111409394 B CN 111409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novel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62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9394A (zh
Inventor
李明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im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im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im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im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62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9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9/00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包括基板和夹板,所述基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锯齿一,所述夹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延伸边,每个所述延伸边的端部均设有垂直向内的翻边,每个所述延伸边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位于延伸边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每个所述滑杆的外端内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夹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与锯齿二相匹配的锯齿二。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板以及基板,通过锯齿一和锯齿二的卡合增加接触度和着力点,便于车轮爬起,设置挡板进行限位,并在车轮下滑通过履带提供反作用力,车轮爬起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生产能力和保有量都在快速增长,轮胎是汽车驱动力的执行部件,它直接与路面接触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驱动汽车移动。在野外雨水天气中行车时,由于路况复杂,坑洼处较多,稍有不慎便会使车辆的轮胎陷入淤泥坑中,而淤泥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无法为车辆提供足够的驱动力,造成车辆打滑无法脱离泥坑。
目前为使汽车脱离泥坑一般采用在轮胎的前后垫上石块等,但垫石块技巧性较高,同时石块也易滑入泥坑;采用人力助推的方式,此方式需要多个人员同时进行,较为不便,同时也易给人员造成淤泥污染以及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包括基板和夹板,所述基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锯齿一,所述夹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延伸边,每个所述延伸边的端部均设有垂直向内的翻边,每个所述延伸边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位于延伸边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每个所述滑杆的外端内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夹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与锯齿二相匹配的锯齿二,所述基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半圆口,两个所述半圆口内均转动连接有辊轴,所述半圆口的下侧壁开设有凹口,所述辊轴与凹口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基板内还设有两个U型板,每个所述U型板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半圆口内与辊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U型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端部贯穿延伸至半圆口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抵块呈楔形设置,所述抵块靠近夹板内的一端厚度较小。
优选地,靠近弧形板一侧的所述挡板外壁上安装有开关,所述挡板的外壁上还插设有位于开关外侧的呈U型设置的推板,所述挡板与推板的连接处开设有开口,所述推板的端部与开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基板的上侧壁安装有位于两个半圆口之间的履带,所述履带的两端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插设在基板的内壁上,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基板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外壁上也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
优选地,所述基板内部嵌设有除泥管,所述基板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与除泥管连接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延伸至外部的导管,所述除泥管的中部安装有微型泵。
优选地,所述进口的高度高于出口的高度,且所述进口远离出口的一端为敞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基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为橡胶胶囊以及内部填充的压缩气体组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的优点在于:
1、车辆往基板上运动时,挤压基板往下移动,气囊往外侧扩张,将泥坑内的淤泥往外侧挤出,减少车轮接触的淤泥量,降低打滑的可能性;
2、夹板通过夹板上的锯齿二与弧形板上的锯齿一的接触增大摩擦力,便于车轮爬起;
3、当车轮运动至辊轴时,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辊轴往下移动挤压伸缩弹簧,同时辊轴挤压U型板往下移动,当车轮驶过辊轴时,在伸缩弹簧的反向弹力下挡板往上移动,对车轮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后移;
4、车辆下滑与挡板接触时,车轮与推板接触进行开关的按压,电机通电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履带进行转动,对车轮具有一个向前的推力,阻止继续下滑;
5、泥坑内的淤泥从进口的流入至除泥管内,通过微型泵将淤泥从导管泵出,减少泥坑内淤泥量,避免了车轮打滑,便于车轮从泥坑内爬起;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板以及基板,通过锯齿一和锯齿二的卡合增加接触度和着力点,便于车轮爬起,设置挡板进行限位,并在车轮下滑通过履带提供反作用力,车轮爬起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端部内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中夹板内部俯视图。
图中:1泥坑、2基板、3车轮、4夹板、5滑槽、6滑杆、7弧形板、8锯齿一、9半圆口、10辊轴、11伸缩弹簧、12 U型板、13挡板、14推板、15复位弹簧、16开关、17履带、18电机、19皮带、20出口、21抵块、22除泥管、23导管、24微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包括基板2和夹板4,基板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为橡胶胶囊以及内部填充的压缩气体组成,当车辆往基板2上运动时,挤压基板2往下移动,气囊往外侧扩张,将泥坑内的淤泥往外侧挤出,减少车轮3接触的淤泥量,降低打滑的可能性。
基板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弧形板7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锯齿一8,夹板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延伸边,每个延伸边的端部均设有垂直向内的翻边,每个延伸边上均开设有滑槽5,每个滑槽5内均滑动有滑杆6,每个滑杆6位于延伸边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21,每个滑杆6的外端内壁上设有外螺纹,滑杆6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螺母7,抵块21呈楔形设置,抵块21靠近夹板4内的一端厚度较小,将夹板4放置在车轮3的外壁上,根据轮胎3的厚度滑动调节抵块21的位置,当抵块21与轮胎3的外壁抵紧后,再旋入螺母7与夹板4的外壁抵紧,完成抵块21和夹板4的固定,后续通过夹板4上的锯齿二与弧形板7上的锯齿一的接触增大摩擦力,减少打滑,便于车轮3爬起,夹板4的上侧壁开设有与锯齿二8相匹配的锯齿二。
基板1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半圆口9,两个半圆口内均转动连接有辊轴10,半圆口9的下侧壁开设有凹口,辊轴与凹口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基板2内还设有两个U型板12,每个U型板12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半圆口9内与辊轴10的外壁活动连接,U型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的端部贯穿延伸至半圆口9的一侧,当车轮3运动至辊轴10时,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辊轴10往下移动挤压伸缩弹簧11,同时辊轴10挤压U型板12往下移动,当车轮3驶过辊轴10时,在伸缩弹簧11的反向弹力下挡板13往上移动,对车轮3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3后移。
靠近弧形板7一侧的挡板13外壁上安装有开关16,挡板13的外壁上还插设有位于开关16外侧的呈U型设置的推板14,挡板13与推板14的连接处开设有开口,推板14的端部与开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基板2的上侧壁安装有位于两个半圆口9之间的履带17,履带17的两端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端部插设在基板2的内壁上,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基板2的内部设有电机18,电机18驱动端外壁上也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9,当车辆运动至基板2上继续下滑与挡板13接触时,车轮3与推板14接触进行开关16的按压,开关16打开,电机18通电进行工作,电机18通过皮带19带动履带17进行转动,对车轮3具有一个向前的推力,避免车轮3继续下滑,当车辆往上运动后,在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推板14弹起,开关16断开,电机18停止工作。
基板1内部嵌设有除泥管22,基板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与除泥管22连接的进口和出口20,出口20连接有延伸至外部的导管23,除泥管的中部安装有微型泵24,进口的高度高于出口20的高度,保证淤泥能从进口进入至除泥管22内,且进口远离出口20的一端为敞开设置,泥坑内的淤泥从进口的流入至除泥管22内,通过微型泵24将淤泥从导管23泵出,减少泥坑内淤泥量,避免了车轮3打滑,进一步地,微型泵24可采用常见的微型液泵。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当车轮3在泥坑时内打滑无法脱离时,将夹板4放置在车轮3的外壁上,根据轮胎3的厚度滑动调节抵块21的位置,当抵块21与轮胎3的外壁抵紧后,再旋入螺母7与夹板4的外壁抵紧,完成抵块21和夹板4的固定,将基板2的端部放置在车轮3一侧,再次启动汽车进行车轮3的转动,当夹板4与弧形板7相接触时,通过锯齿一8和锯齿二的卡合,对车轮3具有着力点,同时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车轮3能驶上基板2,当车轮3运动至辊轴10时,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辊轴10往下移动挤压伸缩弹簧11,同时辊轴10挤压U型板12往下移动,当车轮3驶过辊轴10时,在伸缩弹簧11的反向弹力下挡板13往上移动,对车轮3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3后移,基板1内设置蓄电池,电机1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开关16安装在导线上,当车辆下滑时,车轮3与推板14接触进行开关16的按压,电机18通电进行工作,电机18通过皮带19带动履带17进行转动,对车轮3具有一个向前的推力,避免车轮3继续下滑,同时挡板13对车轮3有一个限位作用,避免车轮3后移。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包括基板(2)和夹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锯齿一(8),所述夹板(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延伸边,每个所述延伸边的端部均设有垂直向内的翻边,每个所述延伸边上均开设有滑槽(5),每个所述滑槽(5)内均滑动有滑杆(6),每个所述滑杆(6)位于延伸边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21),每个所述滑杆(6)的外端内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6)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夹板(4)的上侧壁开设有与锯齿一(8)相匹配的锯齿二,所述基板(2)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半圆口(9),两个所述半圆口内均转动连接有辊轴(10),所述半圆口(9)的下侧壁开设有凹口,所述辊轴与凹口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所述基板(2)内还设有两个U型板(12),每个所述U型板(12)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半圆口(9)内与辊轴(10)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U型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端部贯穿延伸至半圆口(9)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21)呈楔形设置,所述抵块(21)靠近夹板(4)内的一端厚度较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靠近弧形板(7)一侧的所述挡板(13)外壁上安装有开关(16),所述挡板(13)的外壁上还插设有位于开关(16)外侧的呈U型设置的推板(14),所述挡板(13)与推板(14)的连接处开设有开口,所述推板(14)的端部与开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上侧壁安装有位于两个半圆口(9)之间的履带(17),所述履带(17)的两端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插设在基板(2)的内壁上,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基板(2)的内部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驱动端外壁上也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内部嵌设有除泥管(22),所述基板(2)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与除泥管(22)连接的进口和出口(20),所述出口(20)连接有延伸至外部的导管(23),所述除泥管的中部安装有微型泵(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的高度高于出口(20)的高度,且所述进口远离出口(20)的一端为敞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为橡胶胶囊以及内部填充的压缩气体组成。
CN202010266200.7A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Active CN111409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6200.7A CN111409394B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6200.7A CN111409394B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9394A CN111409394A (zh) 2020-07-14
CN111409394B true CN11140939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148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6200.7A Active CN111409394B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93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2954Y (zh) * 2002-12-02 2004-02-11 甘福兴 便携式汽车防滑板
CN201124738Y (zh) * 2007-12-12 2008-10-01 山东理工大学 机动车泥坑自救装置
US8499897B2 (en) * 2008-02-05 2013-08-06 Rite-Hite Holding Corporation Manual wheel chocks with enhanced bracing upon deployment
CN203592867U (zh) * 2013-08-13 2014-05-14 江建新 车用防滑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9394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09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停车入库防碰撞的方法
CN111409394B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泥坑脱困器
CN20734230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管道污水双工位过滤净化装置
CN112323582A (zh) 一种检测调节地砖之间缝隙大小和深度小车
CN111877235A (zh) 一种无人区公路路面用黄沙清除并放置路廓标设备
CN111347500A (zh) 一种木工车床木屑收集打包机
CN1168906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6012569U (zh) 一体式汽车用悬空停车支架
CN210916920U (zh) 一种边坡整修土路肩培土两用机
CN209831026U (zh) 一种金属波纹垫片的焊割设备
CN212927915U (zh) 一种多样调节的多功能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CN211515034U (zh) 一种用于led灯管生产的灯条固化装置
CN208763496U (zh) 一种设于地面的立体车库
CN217970166U (zh) 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酒坛封泥头装置
CN106143435B (zh) 一体式汽车用悬空停车支架
CN220579708U (zh) 便捷式汽车高效脱坑助力器
CN2141740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抗磨检测装置
CN220181898U (zh) 一种钢带平移过跨车
CN220429906U (zh) 一种充电桩碰撞示警装置
CN111501602B (zh) 一种可调节坡度的缓震储能减速带装置
CN219428165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手推车
CN215692254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节能净水设备
CN219218802U (zh) 一种便于折叠拆分的公路防护栏
CN214815870U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双向下料机构
CN207110605U (zh) 一种停车设备的车辆对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No. 9 Mengshan Fifth Road, Mengyi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sim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5, Lish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Li Minghu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