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6014B - 车身下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下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06014B CN111406014B CN201880076931.6A CN201880076931A CN111406014B CN 111406014 B CN111406014 B CN 111406014B CN 201880076931 A CN201880076931 A CN 201880076931A CN 111406014 B CN111406014 B CN 1114060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frame member
- wall portion
- protruding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包括:框架构件(13);液体贮存体(30),其被配置于框架构件(13)的上部,并设有能够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部(35);板构件(20),其包含被设于框架构件(13)的下部并从框架构件(13)的一侧面突出的突出部(21)、及从突出部(21)的突出端向上方倾斜地弯曲的倾斜部(22),在突出部(21)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6)~(27);以及一对肋(23)、(24),其从突出部(21)及倾斜部(2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被隔着多个贯通孔(26)~(27)中的位于液体排出部(35)的下方的第1贯通孔(26)相对配置,通过由倾斜部(22)的上表面和框架构件(13)的一侧面包围第1贯通孔(26)的周围而界定向上方开口的液体收容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身下部构造,尤其涉及包括防滑挡板的车身下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车身下部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防滑挡板安装于在车身前端侧的下部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的下表面上的构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55487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中,在位于防滑挡板的上方的横梁上表面上载置有散热器。因此,例如在冷却水从散热器漏出、或者从散热器下部的排水旋塞排出冷却水的情况下,有时冷却水会落下到防滑挡板的上表面。
其结果,例如在防滑挡板上穿设有多个排水孔的情况下,不清楚冷却水从哪个排水孔排出,冷却水可能会从作业者不希望的排水孔排出。
本公开的技术以使冷却水(液体)从多个排水孔中的特定的排水孔排出为目的。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构件,其被配置于车身下部;液体贮存体,其被配置于所述框架构件的上部,并比所述框架构件的一侧面突出地设有能够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部;板构件,其包含被设于所述框架构件的下部并至少从所述框架构件的所述一侧面突出的突出部、及从该突出部的突出端向上方倾斜地弯曲的倾斜部,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以及一对肋,其从所述突出部及所述倾斜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被隔着所述多个贯通孔中的位于所述液体排出部的下方的第1贯通孔而相对配置,通过由所述倾斜部的上表面和所述框架构件的所述一侧面包围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围从而划分向上方开口的液体收容部。
另外,优选所述框架构件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并包含作为所述一侧面的前壁部、与该前壁部相对的后壁部、连接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上端缘的上壁部,被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剖面U字状,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起部具有法兰部,其比所述上壁部长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上表面与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下端缘接合。所述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后端缘与所述前壁部接合。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框架构件是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板构件是防滑挡板。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液体贮存体是散热器,所述液体排出部包含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侧突出的筒状的排水配管和可封闭该排水配管的排水旋塞。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使冷却水(液体)从多个排水孔中的特定的排水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10的示意立体图。如该图所示,车身下部构造10包括:左右一对侧梁11、12,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横梁13(框架构件的一个示例),其在侧梁11、12的车身前端侧的下方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左右一对托架14、15,其将横梁13支承于侧梁11、12上;以及防滑挡板20((skid guard))(板构件的一个示例)。
左右侧梁11、12被形成为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开口的剖面大致U字状。各侧梁11、12在使开口侧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侧梁11、12的下表面上通过焊接等接合有向车身下方向延伸的托架14、15的上端缘。
左右托架14、15包括相互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板部14A、15A及后板部14B、15B、和在其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架设的横板部14C、15C。横板部14C、15C通过以焊接等分别将其前端缘与前板部14A、15A的后表面接合,将其后端缘与后板部14B、15B的前表面接合,从而被固定。横板部14C、15C的车身上下方向的长度被形成为比前板部14A、15A及后板部14B、15B的车身上下方向的长度短。
具体地说,横板部14C、15C的下端缘被以位于比前板部14A、15A及后板部14B、15B的下端缘靠上方的方式构成。即,在托架14、15的下端部,由横板部14C、15C的下端缘和前后板部14A、15A、14B、15B的相对面进行界定从而形成有向车身下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凹部。托架14、15的各凹部除了主要作为横梁13的支承部而发挥功能之外,均能够兼用作未图示的悬架装置的下臂的支承部。
横梁13被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剖面大致U字状,具有前壁部13A、上壁部13B、以及后壁部13C。横梁13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被固定于各托架14、15的下端所形成的凹部。具体地说,横梁13通过以焊接等分别将上壁部13B的左右两端与横板部14C、15C的下端接合,将前壁部13A的左右两端与前板部14A、15A的后表面接合,将后壁部13C的左右两端与后板部14B、15B的前表面接合,从而被固定。像这样,通过用托架14、15的下端部将横梁13的左右两端以从前后夹住的方式固定,从而有效地确保横梁13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冲击的支承强度。
在横梁13的上壁部13B上,经由左右一对支架17、18而支承有散热器30(液体贮存体的一个示例)。散热器30具备包含多个散热片31及管32的芯部33、上箱34A、以及下箱34B。另外,在下箱34B的车身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上设有排水装置35(液体排出部的一个示例)。排水装置35主要具有圆筒状的排水配管36和可封闭该排水配管36的排水旋塞37。松开排水旋塞37时,散热器30(及未图示的发动机冷却水回路)内的冷却水经由排水配管36而被排出。
防滑挡板20被设于横梁13的下部,包含至少从横梁13的前侧面突出的突出部。防滑挡板20例如是对金属板等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具备法兰部21、挡板部22、以及多个肋23、24、25。
法兰部21被以其平面成为大致水平方向的方式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法兰部21的车身宽度方向的长度被形成为至少比散热器30的车身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另外,法兰部2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被形成为比横梁13(上壁部13B)的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长。法兰部21优选通过以焊接等将其上表面分别与横梁13的前壁部13A的下端缘及后壁部13C的下端缘接合,从而被固定。
在法兰部21的比横梁13(前壁部13A)靠车身前方侧,以规定的间隔贯通形成有多个排水孔26~28。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孔26~28具备位于排水旋塞37的正下方的右端侧的第1排水孔26、位于法兰部21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第2排水孔27、位置于隔着第2排水孔27与第1排水孔26相对的左端侧的第3排水孔28,共计3个。
挡板部22从法兰部21的前端缘向车身前方以规定的角度朝向斜上方弯曲形成。挡板部22具有接住并放掉来自车身前方的异物的碰撞、或者接住并吸收冲击或外力的功能。
多个肋23、24、25是从挡板部22的上表面及法兰部21的前端侧上表面向上方以规定的高度突出设置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的肋。各肋23、24、25形成为沿着挡板部22及法兰部21的弯曲形状的形状。具体地说,各肋23、24、25一体地具有从挡板部22的上表面突出的前侧肋部23A、24A、25A、以及从法兰部21的比横梁13靠前侧的上表面突出的后侧肋部23B、24B、25B。前侧肋部23A、24A、25A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后侧肋部23B、24B、25B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方形。各后侧肋部23B、24B、25B的后端缘通过焊接等分别与横梁13的前壁部13A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肋23被设于防滑挡板20的比第1排水孔26靠车身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左侧肋25被设于防滑挡板20的比第3排水孔28靠车身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另外,位于该左右肋23、25之间的中间肋24被设于防滑挡板20的第1排水孔26与第2排水孔27之间。
即,右侧肋23及中间肋24隔着位于排水装置35的正下方的第1排水孔26而左右相对配置。由此,由右侧肋23及中间肋24的相对面、这一对肋23、24之间的法兰部21及挡板部22的上表面、以及这一对肋23、24之间的横梁13(前壁部13A)界定形成了向上方开口且底部仅具有第1排水孔26的冷却水收容部A(液体收容部的一个示例)。
根据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在松开旋塞37时从排水配管36送出的冷却水,被正下方的冷却水收容部A可靠地接住并仅从第1排水孔26排出,有效地防止从其他排水孔27、28排出。由此,作业者能够预先可靠地掌握冷却水从哪个排水孔26~28排出,能够有效地防止冷却水从作业者不希望的排水孔27、28排出。
另外,通过以焊接等将各肋23~25的后端缘分别与横梁13的前壁部13A接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防滑挡板20与横梁13的接合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防滑挡板20及横梁13的刚性。
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变形并实施。
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在排水装置35被配置在下箱34的车身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的情况下,将中间肋24设于第2排水孔27与第3排水孔28之间即可。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在排水装置35被配置于下箱34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情况下,在第2排水孔27的两端设置一对中间肋24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适用范围不仅限定于散热器30,也能够广泛地适用于水冷式的中冷器等、具有排出冷却水(液体)的排水部的其他液体贮存体。
本申请基于2017年12月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236361),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使液体从多个排水孔中的特定的排水孔排出的效果,在车身下部构造等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下部构造
11、12 侧梁
13 横梁
14、15 托架
20 防滑挡板
21 法兰部
22 挡板部
23、24、25 肋
26、27、28 排水孔
30 散热器
35 排水装置
36 排水配管
37 排水旋塞
Claims (5)
1.一种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构件,其被配置于车身下部,
液体贮存体,其被配置于所述框架构件的上部,并比所述框架构件的一侧面突出地设有能够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部,
板构件,其包含被设于所述框架构件的下部并至少从所述框架构件的所述一侧面突出的突出部、以及从该突出部的突出端向上方倾斜地弯曲的倾斜部,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以及
一对肋,其从所述突出部及所述倾斜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被隔着所述多个贯通孔中的位于所述液体排出部的下方的第1贯通孔而相对配置,通过由所述倾斜部的上表面和所述框架构件的所述一侧面包围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围从而界定向上方开口的液体收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中
所述框架构件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并包含作为所述一侧面的前壁部、与该前壁部相对的后壁部、以及连接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上端缘的上壁部,被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剖面U字状;
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具有法兰部,该法兰部比所述上壁部长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上表面与所述前壁部及所述后壁部的下端缘接合;
所述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后端缘与所述前壁部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中
所述框架构件是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
所述板构件是防滑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中
所述液体贮存体是散热器;
所述液体排出部包含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侧突出的筒状的排水配管和可封闭该排水配管的排水旋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中
所述液体贮存体是散热器;
所述液体排出部包含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侧突出的筒状的排水配管和可封闭该排水配管的排水旋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36361A JP6965711B2 (ja) | 2017-12-08 | 2017-12-08 | 車体下部構造 |
JP2017-236361 | 2017-12-08 | ||
PCT/JP2018/044897 WO2019111999A1 (ja) | 2017-12-08 | 2018-12-06 | 車体下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06014A CN111406014A (zh) | 2020-07-10 |
CN111406014B true CN111406014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6675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76931.6A Active CN111406014B (zh) | 2017-12-08 | 2018-12-06 | 车身下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65711B2 (zh) |
CN (1) | CN111406014B (zh) |
WO (1) | WO20191119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55453B2 (ja) * | 2019-09-09 | 2023-10-03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車両用ステップ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68334Y (zh) * | 2008-07-18 | 2009-07-08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骨架式集装箱半挂车车架 |
CN201951551U (zh) * | 2011-01-19 | 2011-08-31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JP4924075B2 (ja) * | 2007-02-12 | 2012-04-25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バンパカバーの連結構造 |
CN102785705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布置在汽车车身的水箱上的面板元件 |
JP5910561B2 (ja) * | 2013-03-29 | 2016-04-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グリルシャッタ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6988U (ja) * | 1984-07-25 | 1986-02-18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レンパイプ |
JPH0988584A (ja) * | 1995-09-27 | 1997-03-31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ラジエータの支持構造 |
JP5034639B2 (ja) * | 2007-04-17 | 2012-09-2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2017
- 2017-12-08 JP JP2017236361A patent/JP6965711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06 CN CN201880076931.6A patent/CN11140601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06 WO PCT/JP2018/044897 patent/WO201911199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24075B2 (ja) * | 2007-02-12 | 2012-04-25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バンパカバーの連結構造 |
CN201268334Y (zh) * | 2008-07-18 | 2009-07-08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骨架式集装箱半挂车车架 |
CN201951551U (zh) * | 2011-01-19 | 2011-08-31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CN102785705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布置在汽车车身的水箱上的面板元件 |
JP5910561B2 (ja) * | 2013-03-29 | 2016-04-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グリルシャッタ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06014A (zh) | 2020-07-10 |
JP2019104273A (ja) | 2019-06-27 |
JP6965711B2 (ja) | 2021-11-10 |
WO2019111999A1 (ja) | 2019-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29297B2 (en) | Motor-vehicle bumper assembly | |
US8033353B2 (en) |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 |
US20150336525A1 (en) |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ping with small overlap collision | |
US8020925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 |
US8662566B1 (en) | Multi extension front bumper beam | |
JP6799772B2 (ja) | フロントバンパカバー支持構造 | |
EP1878642A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20170282975A1 (en) | Side chassis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11406014B (zh) | 车身下部构造 | |
JP6722140B2 (ja) | 接地ガード取付構造 | |
US8042834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4539320B2 (ja) | 車両用牽引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 |
AU2007326489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4826958B2 (ja) | 自動車のカウルボックス構造 | |
JP6278996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6236111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113939442B (zh) | 用于机动车辆前部结构的加强部件 | |
KR20190068129A (ko) |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
JP6274405B2 (ja) | 燃料フィルタの保持装置 | |
JP2017030550A (ja) |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ステー | |
KR20190040793A (ko) |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
JP6575862B2 (ja) | バスの天井構造 | |
TH2101006820A (th) | ซับเฟรมสำหรับยานยนต์ | |
JP2017043329A (ja) | 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ブラケット | |
JP2017043330A (ja) |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の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