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249A - 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249A
CN111371249A CN202010193401.9A CN202010193401A CN111371249A CN 111371249 A CN111371249 A CN 111371249A CN 202010193401 A CN202010193401 A CN 202010193401A CN 111371249 A CN111371249 A CN 111371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ing
motor
output gear
portions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34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249B (zh
Inventor
松村行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71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2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the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amper doors; Air distribution between several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2001/006Noise red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10)包括电机(30)、包括将电机的旋转向外部输出的输出齿轮在内的多个齿轮(60)以及容纳多个齿轮和电机的壳体(20),壳体包括第1面部(21)、与第1面部相对且与第1面部分开设置的第2面部(25),在第1面部和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对置的开口部、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和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是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包围所述开口部,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分别是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突出设置的突出部,在所述齿轮的旋转轴方向,所述第2振动衰减部比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长,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安装有安装构件。

Description

旋转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0441893.7、申请日为2017年6月13日、发明名 称为旋转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机致动器(旋转装置),其用于对设于 使车辆用空调系统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的中途的多个门(风门)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09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近年来,车辆内环境存在提高静音性的倾向,在电动汽车等由 电机进行驱动的车辆中,由于连内燃机所产生的噪音也不会出现,因此,显著 提高了车内的静音性。
当这样提高了静音性时,即便是在搭载有内燃机的汽车的车内曾不那么容 易引人注意的的声音在车内也会变得明显起来,因此,考虑对各种零部件也要 求比此前高的静音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静音性的 旋转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结构来把握。
(1)本发明的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多个齿轮,其包括将所述电机的旋转 向外部输出的输出齿轮;以及壳体,其容纳多个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所述壳 体包括:第1面部;第2面部,其与所述第1面部相对且与所述第1面部分开 地设置;以及侧壁部,其设于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的外周部,使所述 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分开地支承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在所述第 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的与所述输出齿轮对应的位置上,设 有振动衰减部。
(2)在上述(1)的结构中,所述振动衰减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 内侧突出地设置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使所述面部的重量增加。
(3)在上述(2)的结构中,所述突出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 突出地形成的多个凸部。
(4)在上述(2)的结构中,所述突出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 突出地安装的安装构件。
(5)在上述(4)的结构中,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安装构件由 金属材料形成。
(6)在上述(2)~(5)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输出齿轮具有凹部,所 述突出部的一部分被容纳于所述输出齿轮的所述凹部。
(7)在上述(1)的结构中,在所述面部的与所述输出齿轮相对的位置设 有开口部,所述振动衰减部是使所述面部的重量增加的筒状的壁部,该筒状的 壁部自该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突出地形成,所述筒状的壁部包围所述开口 部。
(8)在上述(7)的结构中,所述筒状的壁部为第1壁部,所述面部具有 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第2壁部,所述第2壁部为筒状,所述第2壁部被所述第1 壁部包围,在所述面部形成有连接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的多个肋。
(9)在上述(1)~(8)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振动衰减部是使重量增 加的壁厚增加部,该壁厚增加部通过相对于所述面部的基本壁厚增加壁厚而形 成。
(10)在上述(9)的结构中,所述壁厚增加部以自所述面部朝向所述壳 体的外侧增加壁厚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提高了静音性的旋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图,(a)是观察壳体的第1面 部侧时的立体图,(b)是观察壳体的第2面部侧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拆下了第1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壳体的内侧时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a)是观察第1壳体的内侧 时的立体图,(b)是表示改变第1实施方式的第1振动衰减部而得到的第2实 施方式的构成其振动衰减部的安装构件的立体图,(c)是表示在第1壳体上 安装了多个安装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空调系统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具有图6的空调系统的车辆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转装置;20:壳体;21:第1面部;21a:螺纹接合孔;21b:棒状突 起;22:第1侧壁部;23:第1壳体;24:侧壁部;25:第2面部;25a:开口 部;25aa:开口壁部;26:第2侧壁部;27:第2壳体;30:电机;31:主体 部;31a:第1端面;31b:第2端面;35:第2连接端子;35a:连接部;40:传递齿轮;41:蜗轮;42:第1二级齿轮;42a:直径大的齿轮;42b:直径小 的齿轮;43:第2二级齿轮;43a:直径大的齿轮;43b:直径小的齿轮;50: 输出齿轮;51:卡合部;52:凹部;60:齿轮;70:传感器;71:基部;72: 第1连接端子;73:传感器基板;74:覆盖部;80:挠性印刷电路板;81:第 1平面部;81a:第1卡合孔;82:第2平面部;82a:第2卡合孔;83:中间平 面部;83a:折曲部;90:振动衰减部;91:凸部;91’:安装构件;91a’: 压入孔;92:螺钉;93:圆筒壁部;93a:肋;94:壁厚增加部;95:壁厚增 加部;96:肋;100:空调系统;101:风机;102:蒸发器;103:加热器;
104:风门;104a:旋转轴;A,B,C,D:安装部;E:嵌合部;F:被嵌合 部;FR:车头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下称“实施方式”)。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整个说明过程中,对于相同的要素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 记。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10的图,(a)是观察壳体20的第1面 部21侧时的立体图,(b)是观察壳体20的第2面部25侧时的立体图。
图2是拆下了第1壳体23后的旋转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旋转装置10的 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面部的第1面部21;作为面部的第2 面部25,其与第1面部21相对且与第1面部21分开地设置;以及侧壁部24, 其设于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的外周部,在将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分 开的状态下连结或支承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壳体20通过组合第1壳体23和第2壳体27而构 成,第1壳体23包括第1面部21和第1侧壁部22,第1侧壁部22构成侧壁部 24(参照图1)的设于第1面部2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第2壳体27包括第2面 部25和第2侧壁部26,第2侧壁部26构成侧壁部24(参照图1)的设于第2 面部25的外周部的一部分。
此外,壳体20由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等树脂材料形成。
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被容纳在壳体20(参照图 1)内的各种零部件的电机30和多个齿轮60,多个齿轮60中包括将电机30的 旋转向外部机械输出的输出齿轮50。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被容纳在壳体20(参照图 1)内的各种零部件的传感器70、3个第1连接端子72、2个第2连接端子35以 及挠性印刷电路板80(参照图3),传感器70用于检测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 3个第1连接端子72设于传感器70的基部71上,用于获得与旋转角相应的旋 转角信号;2个第2连接端子35设于传感器70的基部71上,用来与电机30进 行电连接;挠性印刷电路板80用于进行电机30的2个电机端子(未图示)和 第2连接端子35之间的电连接。
(电机)
电机30是用于使输出齿轮50旋转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DC 电机。
如图3所示,电机30包括:主体部31,其具有角部弯曲的四棱柱状的外形; 旋转轴(未图示),其自主体部31的第1端面31a引出,具有蜗轮41;电源用 的一对电机端子(未图示),其位于主体部31的与第1端面31a相反的一侧, 自与第1端面31a相对的第2端面31b向外侧突出地设置。蜗轮41固定于旋转 轴。
旋转轴固定于电机。
(传递齿轮)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齿轮60中包括传递齿轮40,该传递齿轮40是用于 以规定的齿数比将电机30的旋转轴(未图示)的旋转传递给输出齿轮50的齿 轮,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递齿轮40使用了3个齿轮(蜗轮41、第1二级齿轮 42和第2二级齿轮43)。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传递齿轮40包括:蜗轮41,其固定于电机30的 旋转轴(未图示);第1二级齿轮42,其具有与蜗轮41连接的直径大的齿轮 42a和直径小的齿轮42b;以及第2二级齿轮43,其具有与第1二级齿轮42中 的直径小的齿轮42b连接的直径大的齿轮43a和与输出齿轮50连接的直径小的 齿轮43b(参照图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利用较小的空间调节齿数比地将电机30的旋 转轴(未图示)的旋转传递给输出齿轮50,采用了第1二级齿轮42和第2二级 齿轮43,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省略第2二级齿轮43,而将输出齿轮50连 接于第1二级齿轮42的直径小的齿轮42b的设计,还可以采用省略第1二级齿 轮42和第2二级齿轮43,而将输出齿轮50直接连接于蜗轮41的设计。
(输出齿轮)
输出齿轮50是与未图示的汽车等车辆的空调系统的风门的驱动轴相连接, 用于输出电机30的旋转轴(未图示)的旋转来作为控制风门的驱动轴的驱动力 的齿轮。
因此,如图3所示,在第2壳体27的第2面部25的与输出齿轮50的中央 侧对应的部分设有开口部25a,通过开口部25a,能够自外部到达输出齿轮50, 如图1的(b)所示,通过该开口部25a,能够将未图示的风门的驱动轴连接于 输出齿轮50的卡合部51。
另外,并不限定于将未图示的风门的驱动轴直接连接于输出齿轮50的形 式,也可以设置夹设于旋转装置10和未图示的风门的驱动轴之间的齿轮,在该 情况下,将该夹设的齿轮的旋转轴连接于输出齿轮50。
(传感器)
在例如搭载于汽车的空调等中设有风门(ルーバー)。
为了将该未图示的风门驱动控制成规定的状态,需要控制输出齿轮50的旋 转角,传感器70是为了控制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而用来检测该输出齿轮50的 旋转角的传感器。
而且,通过基于由传感器70检测出的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对电机30的旋 转进行控制,而使输出齿轮50旋转,以使未图示的风门成为规定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70使用了转子型的电阻式位置传感器,如图2和 图3所示,传感器70包括:输入输出用的3个第1连接端子72,其用于获得与 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对应的旋转角信号;传感器基板73,其上印刷有与第1连 接端子72电连接的电阻;旋转体(未图示),其具有与电阻接触的未图示的导 电性刷,与要被检测旋转角的输出齿轮50一体旋转;基部71,其用于配置上 述构件;以及覆盖部74,其设置在与未图示的旋转体对应的位置,和基部71一 起形成传感器壳体。
而且,在基部71上除了用于获得旋转角信号的传感器70用的3个第1连 接端子72之外,还配置固定有2个第2连接端子35,2个第2连接端子35借助 挠性印刷电路板80(参照图3)分别与电机30的2个电机端子(未图示)电连 接。
这样将第1连接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集成配置固定于传感器70的基 部71时,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因此能够使旋转装置10小型化。
此外,通过在基部71上配置第1连接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还能够 避免被容纳在壳体20(参照图1)内的其他零部件类与第1连接端子72及第2 连接端子35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此外,基部71在形状上是简单的,因此,即使设置用于配置固定第1连接 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的构造,用来成形基部71的模具等的费用也不会升 高。
另一方面,壳体20形成有用于配置各种零部件的构造,因此,如果再设置 用于配置固定第1连接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的构造,则用来成形壳体20 (第1壳体23、第2壳体27)的模具等就会变得复杂,导致模具等的费用升 高,因此导致壳体20的制作成本升高。
因此,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能够在传感器70的基部71配置固定第1连 接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还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端子35以位于比第1连接 端子72靠电机30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于基部71,因此,能够缩短第2连接端 子35和电机30的电机端子(未图示)之间的布线距离,从而能够使第2连接 端子35和电机30的电机端子(未图示)之间的电气布线紧凑。
(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
第1连接端子72和第2连接端子35是用来与要与旋转装置10连接的外部连 接器连接的连接端子。
3个第1连接端子72与用来检测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的、传感器基板73的 未图示的导电部电连接,2个第2连接端子35借助后述的挠性印刷电路板80与 电机30的作为电源端子的2个电机端子(未图示)电连接。
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第2连接端子35具有向远离基部71的方向延 伸的连接部35a,连接部35a形成为使第2连接端子35的与用来与外部连接器 连接的顶端侧相反的一侧的一端侧向远离基部7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通过设 置这样的连接部35a,能够如后述那样提高第2连接端子35与挠性印刷电路板 80电连接的可靠性。
(挠性印刷电路板)
如图3所示,挠性印刷电路板80大体上包括3个面,具体而言,包括与第2 连接端子35连接的一端侧的第1面部81、与电机30的电机端子(未图示)连 接的另一端侧的第2面部82以及连接该第1面部81和第2面部82的中间面部 83。
而且,在第1面部81上形成有分别与2个第2连接端子35的连接部35a卡 合的2个第1卡合孔81a,在第2面部82上形成有分别与电机30的一对电机端 子(未图示)卡合的2个第2卡合孔82a。
因此,通过使2个第2连接端子35的连接部35a与第1面部81的2个第1 卡合孔81a卡合并进行锡焊,能够进行稳固的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连接不 良。
此外,同样通过使电机30的一对电机端子(未图示)与第2面部82的第2 卡合孔82a卡合并进行锡焊,能够进行稳固的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连接不 良。
另外,也可以利用引线将第2连接端子35和电机30的电机端子(未图示) 之间连接起来。
另外,挠性印刷电路板比引线好操作,而且不易破损,因此在连接操作性上 比较好。
另一方面,当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挠性印刷电路板80时,布线操作性变 好,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挠性印刷电路板80的将第1面部 81和第2面部82之间连接起来的中间面部83设有折曲部83a,折曲部83a以使 第1面部81和第2面部82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
该折曲部83a也呈设有折回构造的形状。
例如,当用挠性印刷电路板80呈直线状地连接第2连接端子35和电机30 的电机端子(未图示)时,电机30、第2连接端子35会在车辆振动的作用下振 动,此时,挠性印刷电路板80和第2连接端子35之间的连接部分、电机端子 (未图示)和挠性印刷电路板80之间的连接部分容易受到拉伸应力等的作用, 从而容易发生连接不良,或容易发生挠性印刷电路板80的断线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连接端子35到电机30的电机端子(未图 示)的中途夹设了折曲部83a,折曲部83a设有能够根据振动等而改变第1面部 81和第2面部82所成的角度(折曲角度)并表现出弹性的折回构造。
如此一来,由于设有折回构造的折曲部83a以根据振动等而改变折曲角度 的方式变形并表现出弹性,因此,能够避免第2连接端子35和挠性印刷电路板 80之间的连接部分、电机端子(未图示)和挠性印刷电路板80之间的连接部 分受到拉伸应力等的作用,从而能够抑制连接不良的发生,并抑制挠性印刷电 路板80自身的断线等的发生。
其中,即使将折曲部83a构造成没有折回构造的只折曲一次的结构,与呈 直线状布线的情况相比,也能形成成为余长的部分,从而能够减小拉伸应力等 的影响,因此,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折曲部。
另一方面,采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设有折回构造的折曲部83a的话,能够更 加不易受到拉伸应力等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优选使用具有折回构造的折曲 部。
因此,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挠性印刷电路板80上设置设有折回构造的 折曲部83a,能够提高旋转装置10的可靠性。
另外,当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采用在中间面部83设置设有折回构造的折曲部 83a的形式时,看图2和图3可知,形成于挠性印刷电路板80上的导电图案设 置在使第2连接端子35的连接部35a通过了第1卡合孔81a时连接部35a突出 的那一侧,并且设置在使电机端子(未图示)通过了第2卡合孔82a(参照图 3)时电机端子(未图示)突出的那一侧,因此,还具有使进行锡焊时的操作 性变好的效果。
(壳体)
如上所述,壳体20通过组合第1壳体23和第2壳体27而构成。
而且,通过调查壳体20的各处的噪音状态发现,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 的与输出齿轮50对应的位置的振动大于其他部位的振动,成为噪音的原因。
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的与该输出齿轮50相对的位置被认为是容易产 生引起噪音的振动的位置。理由如下。输出齿轮50具有较大尺寸,不能与其他 构件接触。输出齿轮50配置于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的位置。没有抑制振 动那样的构造。
因此,通过在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的与输出齿轮50对应的位置不防 碍输出齿轮50的旋转地设置多个振动衰减部90,来抑制壳体20所产生的噪 音,以下,具体说明振动衰减部90。
图4是观察第1壳体23的内侧时的立体图。
另外,在图4中,以虚线框B示意性地示出输出齿轮50所在的区域。
(第1振动衰减部)
如图4所示,在壳体20(参照图1)的作为一个面部的第1面部21的与输 出齿轮50(虚线框B周边)对应的位置设有作为突出部的第1振动衰减部 90,第1振动衰减部90由多个凸部91形成,多个凸部91自作为一个面部的第 1面部21向壳体20的内侧突出地形成,悬臂支承于第1面部21。
多个凸部91沿着电机30的旋转轴的方向或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排列配置。
凸部91形成为在壳体20的厚度方向上比形成于壳体20的肋96长,且形成 为棒状的外形。
另外,在与第2面部25相面对的第1面部21的内表面形成有沿着电机30 的旋转轴的方向或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肋。
这样,通过在壳体20的第1面部21设置由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增 加了壳体20(参照图1)的作为一个面部的第1面部21的与输出齿轮50(虚线 框B周边)对应的部分的重量。
因此,即使壳体20的第1面部21发生振动,该振动的振幅也会随着时间的 经过而迅速衰减,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壳体20所发出的噪音,或者能够抑制 该振动与壳体20的第1面部21以外的其他部分的振动发生共振等,从而减小 噪音。
参见虚线框B可知,由该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位于输出齿轮50的内 侧。
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在输出齿轮50的与第1面部21相对的面形成有 凹部52。
该凹部52避免与由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接触地容纳突出部。
由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以使由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的顶端侧的一 部分位于该凹部52内的方式,自第1面部21突出地形成。
另外,在凹部52和突出部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通过使凹部52具有凹陷的 形状并设置间隙,避免了凹部52和突出部发生接触。
另外,突出部可以不采用多个凸部91的形式,也可以形成为由多个凸部91 连成一体的1个凸部的形式。
作为这种连成一体的1个凸部的突出部在成形壳体20(更具体而言是第1 壳体23)时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将突出部与壳体20
(更具体而言是第1壳体23)形成为一体时,优选以多个凸部91的形式设置 突出部。
(第2振动衰减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第1振动衰减部90之外,在该第1振动衰减部 90的附近还设有第2振动衰减部90。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靠近具有由多个凸部91形成的突出部的第1振 动衰减部90的第1侧壁部22的位置形成有多个螺纹接合孔21a,多个螺纹接合 孔21a形成于壳体20(参照图1)的作为一个面部的第1面部21。
以螺纹接合于该螺纹接合孔21a的方式安装的多个金属制的螺钉92成为安装 于壳体20的第1面部21的安装构件。
由该安装构件形成的第2振动衰减部90设于壳体20的第1面部21。
上述多个螺纹接合孔21a和螺钉92设于面部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这里,内表面是指面向壳体20的内侧的面,外表面是指面向壳体20的外部 的面。
螺钉92由铁、铝等金属材料形成。
由这样安装的多个金属制的螺钉92形成的第2振动衰减部90在材料的单 位重量上要大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壳体20,因此,能够使重量增加,与上述第 1振动衰减部90同样能够减小噪音。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示出了第1振动衰减部90采用了由多个凸部91形 成的突出部,多个凸部91自作为一个面部的第1面部21向壳体20的内侧突出 地形成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与第2振动衰减部90同样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来 设置多个凸部91,从而将第1振动衰减部90也构成为安装构件的形式。
此外,第1振动衰减部90和第2振动衰减部90设置在第1面部21,但也可 以在第2面部25上设置第1振动衰减部90、第2振动衰减部90,还可以在第1 面部、第2面部上都设置第1振动衰减部90、第2振动衰减部90。
这样,通过预先以安装构件的形式构成振动衰减部90,能够增大材料的选 择范围,因此,能够将用于获得所需重量的振动衰减部90的尺寸控制得较小, 并且还能够视噪音状况省略一部分安装构件,从而在将重量的增加抑制在最小 限度的情况下抑制噪音。
(第3振动衰减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第1和第2振动衰减部90之外,还设有 第3振动衰减部9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3振动衰减部90设于壳体20(参照图1)的作 为另一个面部的第2面部25。
如上所述,第2面部25上设有用于能够从外部到达输出齿轮50的开口部 25a,如图3所示,该开口部25a包括:作为后述的筒状的第1壁部的圆筒壁部 93;筒状的第2壁部(下称开口壁部)25aa,其设于壳体20(参照图1)的内 侧,沿着开口部25a的外周形成。
此外,开口部25a设于与输出齿轮50相对的位置,通过该开口部25a,能够 使输出齿轮50与外部接触。
而且,第3振动衰减部90沿着该开口部25a的外周包围开口部25a。
该第3振动衰减部90形成有设在与开口壁部25aa离开的位置上的圆筒壁部 93,圆筒壁部93自第2面部25向壳体20(参照图1)的内侧突出地形成。
圆筒壁部93包围开口壁部25aa。
由这样形成的圆筒壁部93形成的第3振动衰减部90也和第1、第2振动衰 减部90同样,增加了壳体20(参照图1)的作为另一个面部的第2面部25的 与输出齿轮50对应的位置的重量,因此,即使发生振动,该振动也会迅速衰 减,且不易发生共振等,由此能够减小噪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开口壁部25aa和圆筒壁部93之 间形成有多个肋93a,多个肋93a连接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开口壁部25aa和 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圆筒壁部93。
通过设置这样的肋93a,能够增加重量,使共振等不易发生,从而减小噪 音。
此外,通过设置肋93a,能够使壳体20的构造稳固,例如能够使壳体20的 弯曲刚度增加等,因此,从这一点上看,也能使振动衰减,从而能够减小噪 音。
(第4振动衰减部和第5振动衰减部)
上述第1~第3振动衰减部90是设于壳体20(参照图1)的内侧的振动衰减 部9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20的外侧也设有振动衰减部90,以 下,依次具体说明第4振动衰减部90、第5振动衰减部90。
如图1的(a)所示,在壳体20的作为一个面部的第1面部21的与输出齿 轮50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4振动衰减部90(参照阴影线部分)。
该第4振动衰减部90以壁厚增加部94的形式形成,壁厚增加部94以相对 于第1面部21的基本壁厚向壳体20的外侧增加壁厚的方式形成,第4振动衰 减部90增加了重量并强化了构造,从而减小了噪音。
另外,对于壁厚增加部94,只要构成为至少壁厚增加部94的一部分被包 含在配置于壳体20内的输出齿轮50的范围在第1面部21侧的投影区域内即 可,但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一直设置到侧壁部24,能够进一步减小噪音。
同样,如图1的(b)所示,在壳体20的作为另一个面部的第2面部25的 与输出齿轮50对应的位置上,也设有第5振动衰减部90(参照阴影线部分)。
该第5振动衰减部90也和第4振动衰减部90同样以壁厚增加部95的形式 形成,壁厚增加部95以相对于第2面部25的基本壁厚向壳体20的外侧增加壁 厚的方式形成,第5振动衰减部90增加了重量并强化了构造,从而减小了噪 音。
另外,壁厚增加部95也和壁厚增加部94同样,只要构成为至少壁厚增加 部95的一部分被包含在将配置于壳体20内的输出齿轮50的范围在第2面部25 侧投影的区域内即可,但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一直设置到侧壁部24,能够进 一步减小噪音。
对于壁厚增加部94和壁厚增加部95相对于基本壁厚增加何种程度的壁 厚,要考虑噪音的减小程度来决定,例如,优选相对于基本壁厚增加20%以上 的壁厚。
而且,通过与未设有以上那样的第1~第5振动衰减部90的旋转装置的噪 音状态进行对比,能够确认对于音量最大的频率下的声音,能够使声压减小1dB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1~第5这5个振动衰减部90,但是,所 述5个振动衰减部90并非必须全都要设置。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所用的零部件类中,从节能等观点考虑,有时要求以 克为单位的重量削减,因此,考虑消音程度和重量增加的平衡,也可以省略一 些振动衰减部90。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以下,参照图5说明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仅在第1振动衰减部90 的结构上有所不同。
因此,以下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的部分,视情况省略说明。
图5的(a)是观察第1壳体23的内侧时的立体图,图5的(b)是表示改 变第1实施方式的第1振动衰减部90而得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其振动衰减 部90的安装构件91’的立体图,图5的(c)是表示在第1壳体23上安装了 多个安装构件91’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5的(a)所示,在第1壳体23的第1面部21设有多个棒状突起21b, 多个棒状突起21b向壳体20(参照图1)的内侧突出地形成。
而且,如图5的(b)所示,在构成振动衰减部90的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月 牙状的安装构件91’上,设有多个供该棒状突起21b压入的压入孔91a’。
因此,通过向该安装构件91’的压入孔91a’压入棒状突起21b而将安装 构件91’安装于第1面部21,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振动衰减部90(参照图 4)同样,能够实现以悬臂支承于第1面部21的突出部的形式形成的振动衰减 部90。
而且,通过像图5的(c)所示那样将安装构件91’的安装片数设为多 片,或像图5的(a)所示那样减少安装构件91’的安装片数,能够调节附加的 重量。
因此,能够考虑消音效果和重量增加的平衡而附加适当的重量。
另外,安装构件91’的外形形状类似于将第1实施方式的多个凸部91连结 起来而成的外形形状,因此,安装构件91’能够避免与输出齿轮50接触地被 容纳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的输出齿轮50的凹部52(参照图2)内。
以上那样的旋转装置10例如用于汽车等车辆的空调系统,以下,简单说明 一下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的情况。
图6是用于说明具有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10的空调系统100的概略图,图7 是表示具有图6的空调系统100的车辆的图。
如图6所示,空调系统100包括配置于车辆的车头部分FR(参照图7)的 风机101、蒸发器102、加热器103和风门104。
更具体而言,在空调系统100的吸引口100a侧配置有风机101,用来冷却 从风机101送出的空气的蒸发器102配置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此外,在蒸发器10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加热器103,在蒸 发器102和加热器103之间配置有风门104,风门104通过控制从蒸发器102侧 流向加热器103侧的空气的供给量而将空气的温度调节为适当温度。
而且,被调整为适当温度后的空气再经由管道等从设于车室内的吹出口被 供给到车室内,在上述的空调系统100中,例如,风门104的旋转轴104a连接 于上述旋转装置10的输出齿轮50的卡合部51(参照图1)。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旋转装置10对风门104的转动进行控制(参照 图6的双向箭头),从而使风门104成为规定的状态。
另外,上面只是示出了空调系统100中的旋转装置10的一个例子,例如, 空调系统100有时还要在使车室内的空气循环的情况和向车室内引入车外空气 的情况之间进行空气流路(管道路径)的切换,在该切换部分也设有风门。
因此,旋转装置10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用来控制设于该切换部分的风门的 情况。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传感器70以检测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的方式配 置的情况,但旋转角的检测不限定于检测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
例如,只要求出多个传递齿轮40中的1个齿轮的旋转角和未图示的风门的 驱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检测该齿轮的旋转角,再基于该旋转角对电 机30的旋转进行控制,从而对未图示的风门的驱动进行控制。
因此,用来检测旋转角的传感器70也可以以检测传递齿轮40中的任一齿轮 的旋转角的方式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70使用了转子型的电阻式位置传感器, 但传感器70无需一定是转子型的电阻式位置传感器,也可以是非接触式的转子 型的位置传感器。
但是,电阻式位置传感器的构造是能够使导电性刷与电阻可靠地物理接触 的构造,所以不易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而引起检测不良等,因此,传感器70优 选使用转子型的电阻式位置传感器。
此外,也可以使壳体20的第1面部21或第2面部25的重心相对于第1面 部21或第2面部25的中央位于靠振动衰减部的位置地在壳体上设置振动衰减 部。
这里,设第1面部21或第2面部25的中央为第1面部21或第2面部25的 在壳体20的厚度方向上与壳体20的4个安装部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 对应的位置。
为了使重心靠近振动衰减部,可以适当应用上述实施方式构造振动衰减部。
此外,也可以将第1振动衰减部90设于第2面部25。
此外,通过在第1面部21和/或第2面部25设置作为配重的第1振动衰减 部90,也可以使第1面部21、第2面部25的设有第1振动衰减部90的部分比 其他部分重。
此外,通过在第1面部21和/或第2面部25设置第1振动衰减部90,也可 以使第1面部21、第2面部25的设有第1振动衰减部90的部分的弯曲刚度(杨 氏模量)比其他部分的弯曲刚度(杨氏模量)大。
此外,也可以将第1振动衰减部90设置在相对于壳体20的中央靠嵌合部 E或被嵌合部F,或者与嵌合部E或被嵌合部F相邻的位置。
这里,壳体20的中央是指壳体20的厚度方向上的、壳体20的4个安装部 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
电机例如还可以具有未图示的定子、转子、换向器、刷、用来设置刷的托 架。
如上,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也是不言自明 的,这种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获得的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这些方案是 显而易见的。

Claims (4)

1.一种旋转装置,其包括:
电机;
多个齿轮,其包括将所述电机的旋转输出到外部的输出齿轮;以及
壳体,其容纳多个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
所述壳体包括:
第1面部;
第2面部,其与所述第1面部相对且与所述第1面部分开设置,
在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对置的开口部、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和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
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是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包围所述开口部,
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分别是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突出设置的突出部,
在所述齿轮的旋转轴方向,所述第2振动衰减部比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长,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安装有安装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棒状的外形,
所述多个安装构件分别经由所述突出部而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安装构件分别是螺钉,所述螺钉通过与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螺纹接合孔螺纹接合而被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设置于所述第1面部的内表面,
所述第1面部的重量通过所述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而增加。
CN202010193401.9A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Active CN111371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0647A JP6422190B2 (ja) 2016-06-17 2016-06-17 回転装置
JP2016-120647 2016-06-17
CN201710441893.7A CN1075284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1893.7A Division CN1075284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249A true CN111371249A (zh) 2020-07-03
CN111371249B CN111371249B (zh) 2022-08-09

Family

ID=6048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3398.0A Active CN111371248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CN202010193416.5A Active CN1113848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车辆
CN201710441893.7A Active CN1075284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CN202010193401.9A Active CN111371249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3398.0A Active CN111371248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CN202010193416.5A Active CN1113848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车辆
CN201710441893.7A Active CN107528416B (zh) 2016-06-17 2017-06-13 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836237B2 (zh)
JP (1) JP6422190B2 (zh)
CN (4) CN111371248B (zh)
DE (1) DE102017113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5254B2 (ja) 2016-09-02 2018-11-2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457987B2 (ja) * 2016-09-02 2019-01-23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そのモータを備える回転装置及びその回転装置を備えた空調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車両
DE102018112900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für kraftfahrzeugtechnische Anwendungen
JP7298257B2 (ja) * 2019-04-11 2023-06-27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744A (zh) * 2010-10-15 2012-07-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振动衰减装置
JP2013005512A (ja) * 2011-06-14 2013-01-07 Tgk Co Ltd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210238A (zh) * 2010-11-26 2013-07-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扭转振动衰减装置
US20140209781A1 (en) * 2013-01-29 2014-07-31 Johnson Electric S.A. Vibration safe motor fixation in an actu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34441A (en) * 1927-07-05 Pare box
US3043090A (en) * 1959-08-03 1962-07-10 Edward V Sundt Electric clock
US3199728A (en) * 1964-03-23 1965-08-10 August J Lassus Jr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 dispensers
US3480934A (en) * 1966-08-18 1969-11-25 Ncr Co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transducing head unit
JPS54123668U (zh) * 1978-02-20 1979-08-29
JPS6035934A (ja) 1983-08-03 1985-0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タアクチユエ−タ
JPH0343480Y2 (zh) 1986-02-28 1991-09-11
US4982300A (en) * 1988-12-09 1991-01-01 Magnetic Peripherals Inc. Restrictively damped actuator mount for disc drives
JPH05219715A (ja) * 1992-01-31 1993-08-27 Canon Inc モーター装置
JP2714307B2 (ja) * 1992-03-03 1998-02-16 株式会社東芝 制動巻線の接続片支持装置とその振動調整方法
JPH0638469A (ja) 1992-07-13 1994-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用かご形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FR2699758B1 (fr) * 1992-12-17 1995-02-03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Unité d'entraînement pour un essuie-glac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US5386163A (en) * 1993-01-07 1995-01-31 Emerson Electric Co. Counterweighted rotor
JPH07154940A (ja) 1993-11-26 1995-06-16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
JP2759058B2 (ja) * 1994-06-24 1998-05-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95213B2 (ja) * 1995-12-18 2001-08-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形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9322469A (ja) * 1996-05-31 1997-12-12 Toshiba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0060059A (ja) 1998-08-12 2000-02-25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
US6028384A (en) * 1998-11-17 2000-02-22 Cei Actuator
DE10002231A1 (de) * 2000-01-20 2001-08-02 Bosch Gmbh Robert Gebläsemotor
US6712727B2 (en) * 2001-02-13 2004-03-30 Asmo Co., Ltd. Motor actuator
US6674191B2 (en) * 2001-03-14 2004-01-06 Asmo Co., Ltd. Motor actua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tor actuator
US6727613B2 (en) 2001-04-25 2004-04-27 Asmo Co., Ltd. Motor having rotatable shaft coupled with worm shaft
JP3993010B2 (ja) * 2001-04-25 2007-10-1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DE10125581C2 (de) 2001-05-25 2003-05-08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US6617726B1 (en) 2002-05-02 2003-09-09 Molon Motor & Coil Corporation Motor gear box
US6802768B2 (en) * 2002-05-22 2004-10-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otorized HVAC AC valve
JP4428632B2 (ja) * 2004-03-10 2010-03-1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
FR2869737B1 (fr) 2004-04-30 2007-03-30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Boitier de motoreducteur
FR2874414B1 (fr) * 2004-08-17 2009-04-03 Valeo Climatisation Sa Support equipe de moyens d'absorption de vibrations pour moteur de pulseur
US7070117B2 (en) * 2004-08-27 2006-07-04 Dong-Ah Electronics Components Co., Ltd. Feedback apparatus for air-conditioning actuator for vehicle
JP2006094625A (ja) * 2004-09-24 2006-04-06 Nikon Corp モータ駆動機構
US7390179B2 (en) * 2004-12-21 2008-06-2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croll machine having counterweights with changeable cavity
US8176804B2 (en) * 2005-01-14 2012-05-15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Motor actuator and opening/closing device
FR2896284B1 (fr) * 2006-01-18 2008-04-1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actionneur et d'un boitier,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7192349A (ja) 2006-01-20 2007-08-02 Calsonic Kansei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981340B2 (ja) * 2006-03-29 2012-07-18 株式会社ミツバ 減速装置付きモータ
JP4732980B2 (ja) * 2006-08-08 2011-07-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ギアードモータ
US7772731B2 (en) * 2007-03-16 2010-08-10 Keihin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rotary actuator and rotary apparatus
US7755234B2 (en) * 2007-11-07 2010-07-13 Hsian-Yi Huang Brushless motor have a variety of rotating angles for being used in different lamps
CN101883932B (zh) * 2007-12-03 2013-09-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KR20090080722A (ko) * 2008-01-22 2009-07-27 대산이엔씨(주) 이중 구조를 갖는 구동 모터용 하우징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터구동 장치
DE102009027610A1 (de) * 2009-07-10 2011-01-13 Robert Bosch Gmbh Verstellantrieb, insbesondere Fensterheberantrieb
JP5583995B2 (ja) 2010-03-19 2014-09-03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US8727926B2 (en) 2010-09-24 2014-05-20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driving device
JP5451573B2 (ja) 2010-10-11 2014-03-26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角検出器およびこの回転角検出器を備えた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551564B2 (ja) * 2010-10-22 2014-07-16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DE102011054956B4 (de) * 2011-10-31 2022-05-12 Minebea Mitsumi Inc.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n Stellantrieb mit einem Elektromotor und zugehöriger Stellantrieb
DE102011054958A1 (de) * 2011-10-31 2013-05-02 Minebea Co., Ltd. Gehäuse eines Stellantriebs zur Aufnahme eines Elektromotors und Baueinheit
JP5984472B2 (ja) 2012-04-12 2016-09-06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008440B2 (ja) 2012-05-30 2016-10-19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081810B2 (ja) 2013-02-13 2017-02-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4171365A (ja) * 2013-03-05 2014-09-18 Mitsuba Corp ステータ、電動モータ、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USD707739S1 (en) * 2013-06-20 2014-06-24 Asmo Co., Ltd. Motor actuator
JP6417790B2 (ja) 2013-10-17 2018-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402491B2 (ja) 2014-05-21 2018-10-10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DE102014010176B4 (de) * 2014-07-09 2024-03-07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Vorrichtung zur schwingungsentkoppelten Motorhalterung
JP5836530B1 (ja) * 2015-06-08 2015-12-24 株式会社Cmc 扇風機
US10337533B2 (en) * 2016-02-02 2019-07-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JP6690857B2 (ja) * 2016-07-29 2020-04-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回転装置
JP6708701B2 (ja) * 2018-06-13 2020-06-1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騒音低減構造を備えたフリンジャ及び該フリンジャを備えた電動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744A (zh) * 2010-10-15 2012-07-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振动衰减装置
CN103210238A (zh) * 2010-11-26 2013-07-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扭转振动衰减装置
JP2013005512A (ja) * 2011-06-14 2013-01-07 Tgk Co Ltd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40209781A1 (en) * 2013-01-29 2014-07-31 Johnson Electric S.A. Vibration safe motor fixation in an actu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248A (zh) 2020-07-03
CN107528416A (zh) 2017-12-29
CN111371249B (zh) 2022-08-09
US11472267B2 (en) 2022-10-18
US10836237B2 (en) 2020-11-17
US20210016633A1 (en) 2021-01-21
CN111384816A (zh) 2020-07-07
US20170361681A1 (en) 2017-12-21
US11820204B2 (en) 2023-11-21
US20230001768A1 (en) 2023-01-05
CN111384816B (zh) 2022-07-15
JP2017225296A (ja) 2017-12-21
CN111371248B (zh) 2022-01-07
DE102017113093A1 (de) 2017-12-21
CN107528416B (zh) 2020-11-03
JP6422190B2 (ja)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1249B (zh) 旋转装置
US10630136B2 (en) Air-conditioning blower motor unit
CN107528426B (zh) 旋转装置以及具备具有该旋转装置的空调系统的交通工具
JP2022130695A (ja) 回転装置
JP2018019548A (ja) 回転装置
JP6792830B2 (ja) 回転装置
JP6809749B2 (ja) 回転装置
JP6559860B2 (ja) 回転装置
JP7105528B2 (ja) 回転装置
JPWO2022079837A5 (zh)
US7843096B2 (en) Method for accomodating an electric motor
JP6667089B2 (ja) 回転装置及びその回転装置を備える空調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車両
JP7445719B2 (ja) 回転装置および車両
JP6880383B2 (ja) 回転装置及びその回転装置を備える空調システムを有する乗り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