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4356A -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4356A
CN111344356A CN201880073693.3A CN201880073693A CN111344356A CN 111344356 A CN111344356 A CN 111344356A CN 201880073693 A CN201880073693 A CN 201880073693A CN 111344356 A CN111344356 A CN 111344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ormula
groups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6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4356B (zh
Inventor
野田大辅
作田晃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44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4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3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77/382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 C08G77/38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7/08Preparatory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K5/547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N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A)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B)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铂催化剂和(D)特定的异腈化合物。

Description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涉及添加了异腈化合物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与具有Si-H键的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的氢化硅烷化反应通过在工业上使用铂催化剂,从而制造多种多样的有机硅材料。特别地,在使用了具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具有S 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情况下,已知通过采用上述加成反应进行交联而固化,由此得到具有有机硅特有的物性的材料。
在上述有机硅材料中,根据其用途,有单液型、双液型,特别是在通过上述加成反应得到固化物的情况下,由于铂催化剂为高活性,因此从催化剂添加后即刻起,反应就开始,因此常常添加铂催化剂的反应控制剂(或反应抑制剂),根据其用途进行固化性和可使用时间的调整。作为该反应控制剂,例如可列举出炔系化合物(专利文献1)、炔属醇系化合物(专利文献2~5)、二胺、环状偶氮醚、亚氨基化合物等有机氮系化合物、噻吩、硫醚化合物等有机硫系化合物(专利文献6~8)、其他化合物(专利文献9)等。
其中,已知异腈化合物(或异腈化合物)与其他反应控制剂相比,能够用少量就显现出控制性(专利文献8、非专利文献1、2)。但是,包含这些中记载的化合物在内,具有异腈基的化合物一般为挥发性高、恶臭物质,考虑到在固化时、固化后发出异味这样的问题,不适合作为在上述的用途这样的有机硅材料中的添加剂。
另外,在对各种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根据目的控制反应的情况下,相对于铂,如果异腈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少量,则难以控制反应,因此过量的添加变得必要,但异腈化合物即使是微量成分,也发出异味,因此并不实用。
在专利文献10中,作为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的配体,报道了用有机硅改性了的新型异腈化合物,但在铂以外的金属中被使用,另外,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为目的,没有进行作为铂催化剂的控制剂的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8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78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329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247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7-29225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8-143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3528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8-255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17/126562号
非专利文献1:T.Endo等人,Macromolecules,1998,31,第9392页
非专利文献2:T.Endo等人,Int.J.AdhesionandAdhesives,2000,20,第253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为配混有能以少量来控制铂催化剂的反应的异腈化合物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异腈化合物的异味等小、对组合物的溶解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规定的异腈化合物,从而能够实现上述的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1.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
(A)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C)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和
(D)由下述式(1-1)或(1-2)表示的化合物,
R1-Si(R1)a{[X-Si(R1)2]b-R1}c (1-1)
R1-Si(R1)a{(Zi)}c (1-2)
式中,R1相互独立地为选自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有机基团、和由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中的1价有机基团,并且全部R1基中的1~3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Y-NC (2)
式中,Y为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
X相互独立地为氧原子、或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R1的2个可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来形成环结构,其中,Z为与X相同的含义,
a为0~3的整数,c为0~3的整数,并且a+c为3,b为1~300的整数,Zi为由-X-Si(R1)j(Zi+1)(3-j)表示的基团,
式中,i表示层级(日文:階層;英文:hierarchy),i=1~10,j为0~3的整数,全部层级中的至少1个的j为0或1,最下层级为j=3。
2.1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3)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B)成分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4)表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R2 dR3 eSiO(4-d-e)/2 (3)
式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烯基,R3为相同或不同的烯基以外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有机基团,d为0<d≤3,e为0≤e<3,0<d+e≤3,其中,以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R2的烯基的方式选择,
R4 gHhSiO(4-g-h)/2 (4)
式中,R4为相同或不同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以外的有机基团,0<g<3、0<h<3、0<g+h≤3,其中,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
3.1或2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1-1)中,a为0、1或2。
4.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1-1)或(1-2)中,全部R1基中的1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5.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1-1)中,R1的2个结合而形成的交联基Z为氧原子。
6.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1-1)或(1-2)中,X为氧原子。
7.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2)中,Y为碳原子数1~30的2价烃基。
8.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D)成分的配混量为相对于(C)成分中的铂1原子,(D)成分的由式(2)表示的基团成为2~20当量的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是配混特定的异腈化合物的组合物,该特定的异腈化合物与专利文献8、非专利文献1、2中例示的异腈化合物相比,由于包含有机硅骨架,因此成为高沸点,异腈基特有的异味等小。进而,由于包含有机硅骨架,因此成为在液态下容易处理的化合物,对于组合物的溶解性优异。由此,通过根据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用途来调整添加量,从而可调整固化性和可使用时间,另外,与经常使用的炔属醇系的控制剂等相比,通过少量添加就可进行铂催化剂的反应控制,因此实用性极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
[(A)成分]
(A)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作为(A)成分,可列举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3)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
R2 dR3 eSiO(4-d-e)/2(3)
(式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烯基,R3为烯基以外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有机基团。d为0<d≤3,e为0≤e<3,0<d+e≤3。不过,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R2的烯基。)
作为R2,可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正-1-丁烯基、正-1-戊烯基、正-1-己烯基等,特别优选乙烯基。作为(A)中的烯基的结合位置,分子链末端、分子链侧链、分子链末端和分子链侧链均可。
R3为相同或不同的、R2的烯基以外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有机基团。作为R3,例如可列举出可被取代的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烃基或羟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1价烃基。作为1价烃基,可列举出烷基、芳基、芳烷基等。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正癸基等直链或分支链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等,优选甲基或苯基。
d为0<d≤3,e为0≤e<3,0<d+e≤3。不过,以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R2的烯基的方式选择。就(A)成分的分子结构而言,直链状、分支状、环状均可。
作为由平均组成式(3)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具体例,如果为直链状,可列举出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共聚物、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共聚物、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末端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等。应予说明,上述末端封端包含单末端和两末端。
如果为分支状,可列举出在上述直链状的一部分中含有至少1个式:R2 fR3 (1-f)SiO3/2(f为0或1。)、SiO4/2、或这两者的硅氧烷重复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如果为环状,可列举出2,4,6-三甲基-2,4,6-三乙烯基环三硅氧烷、2,4,6-三甲基-2,4,6-三烯丙基环三硅氧烷、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等。另外,可列举出例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甲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替代为乙基、丙基等烷基、苯基等芳基的产物。
就(A)成分而言,根据通过加热等使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用途、物性来适当地选择,就其在25℃下的粘度而言,从组合物的处理作业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10~500000mm2/s,更优选300~100000mm2/s。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运动粘度能够采用奥氏粘度计测定(下同)。
[(B)成分]
(B)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作为(B)成分,可列举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4)表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R4 gHhSiO(4-g-h)/2(4)
(式中,R4为相同或不同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以外的有机基团,0<g<3、0<h<3、0<g+h≤3。不过,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
作为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结合位置,分子链末端、分子链侧链、分子链末端和分子链侧链均可。
R4为相同或不同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以外的有机基团,例如可列举出可被取代的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的烃基。其中,优选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0的1价的烃基。作为R4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与R3同样的基团。
0<g<3、0<h<3、0<g+h≤3。其中,以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方式选择。
作为由平均组成式(4)表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的具体例,如果为直链状,可列举出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共聚物、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共聚物、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端(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末端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等。如果为分支状,可列举出在上述直链状的一部分中含有至少1个式:R4SiO1.5、式:HSiO1.5或SiO2或包含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硅氧烷重复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如果为环状,可列举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2,4,6,8-四甲基环四硅氧烷、2,4,6,8,10-五甲基环五硅氧烷等。另外,可列举出将例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的甲基的一部分或全部替换为乙基、丙基等烷基、苯基等芳基的产物。另外,可列举出含有2种以上的例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的混合物。应予说明,上述末端封端包含单末端和两末端。
就(B)成分而言,根据通过加热等使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用途、物性来调整,就其在25℃下的粘度而言,从组合物的处理作业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0.1~10000mm2/s,更优选5~500mm2/s。
作为(B)成分的配混量,优选来自(B)成分的Si-H基相对于来自(A)成分的烯基1摩尔成为0.1~10摩尔的量,更优选为成为0.4~5摩尔的量,进一步优选为成为0.5~4摩尔的量。
[(C)成分]
本发明中的(C)为对氢化硅烷化反应具有活性的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这样的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能够使用公知的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氯铂酸、氯铂酸的醇改性物、铂与各种烯烃的络合物等。特别地,从催化剂活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具有多个烯基的硅氧烷类与铂的络合物。作为(C)成分的配混量,并无特别限制,从固化性和经济的观点出发,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量,优选1~1000ppm的范围。
[(D)成分]
本发明的(D)成分为由(1-1)或(1-2)表示的化合物,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
R1-Si(R1)a{[X-Si(R1)2]b-R1}c(1-1)
R1-Si(R1)a{(Zi)}c(1-2)
[式中,R1相互独立地为选自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有机基团、和由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中的1价有机基团,并且全部R1基中的1~3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Y-NC(2)
(式中,Y为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未取代或取代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
X相互独立地为氧原子、或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未取代或取代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R1的2个可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来形成环结构(其中,Z为与X相同的含义。),
a为0~3的整数,c为0~3的整数,并且a+c为3,b为1~300的整数,Zi为由-X-Si(R1)j(Zi+1)(3-j)表示的基团。
(式中,i表示层级,i=1~10,j为0~3的整数,全部层级中的至少1个的j为0或1,最下层级为j=3。)]
以下在式(1-1)和(1-2)的情况下,表示为式(1)。
式(1)中,R1相互独立地为选自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有机基团、和下述式(2)的有机基团中的1价有机基团。
作为碳原子数1~30的1价的有机基团,并无特别限定,优选碳原子数1~30的1价烃基或有机氧基。作为1价烃基,可列举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烷基等。
作为烷基,直链、分支链、环状的烷基均可,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更优选1~10的烷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直链或分支链烷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降冰片基、金刚烷基等环烷基等。
作为烯基,优选碳原子数2~20的烯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次乙基(乙烯基)、正-1-丙烯基(烯丙基)、正-2-丙烯基、1-甲基乙烯基、正-1-丁烯基、正-2-丁烯基、正-3-丁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1-乙基乙烯基、1-甲基-1-丙烯基、1-甲基-2-丙烯基、正-1-戊烯基、正-1-己烯基、正-1-癸烯基、正-1-二十碳烯基等。
作为炔基,优选碳原子数2~20的炔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乙炔基、正-1-丙炔基、正-2-丙炔基、正-1-丁炔基、正-2-丁炔基、正-3-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正-1-戊炔基、正-2-戊炔基、正-3-戊炔基、正-4-戊炔基、1-甲基-正丁炔基、2-甲基-正丁炔基、3-甲基-正丁炔基、1,1-二甲基-正丙炔基、正-1-己炔基、正-1-癸炔基、正-1-十五碳炔基、正-1-二十碳炔基等。
作为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30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苯基、1-萘基、2-萘基、蒽基、菲基、邻-联苯基、间-联苯基、对-联苯基、甲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均三甲苯基等。
作为芳烷基,优选碳原子数7~30的芳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萘基甲基、萘基乙基、萘基丙基等。
作为有机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有机氧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2-乙基己氧基、正庚氧基、正辛氧基等直链或分支链烷氧基;环丙氧基、环丁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降冰片氧基、金刚烷氧基等环烷氧基;苯氧基等芳氧基;苄氧基等芳烷氧基等。
这些中,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苯氧基、苄氧基等有机氧基、苯基等芳基等。
上述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烷基、有机氧基可被取代,并且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作为上述R1中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二烷基氨基等氨基等。
X相互独立地为氧原子、或者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其中优选氧原子。
作为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并无特别限定,优选碳原子数1~30的2价烃基,直链、分支状或环状均可。作为2价烃基,可列举出亚烷基、亚芳基、亚芳烷基等。
作为亚烷基,直链、分支链、环状均可,优选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三亚甲基、亚正丁基、亚异丁基、亚仲丁基、亚正辛基、2-乙基亚己基、亚正癸基、亚正十一烷基、亚正十二烷基、亚正十三烷基、亚正十四烷基、亚正十五烷基、亚正十六烷基、亚正十七烷基、亚正十八烷基、亚正十九烷基、亚正二十烷基等直链或分支链亚烷基;1,4-亚环己基等亚环烷基等。
作为亚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30的亚芳基,更优选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1,2-亚萘基、1,8-亚萘基、2,3-亚萘基、4,4′-亚联苯基等。
作为亚芳烷基,优选碳原子数7~30的亚芳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7~20的亚芳烷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CH2)k-Ar-(Ar为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k为1~10的整数。)、-Ar-(CH2)k-(Ar和k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CH2)k-Ar-(CH2)k-(Ar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k相互独立地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等。
作为X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二烷基氨基等氨基等。
式(1)中,全部R1基中的1~3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该异腈化合物可以为单一,也可以是种类不同的多个。优选全部R1基中的1~2个为包含由式(2)表示的异腈的有机基团,更优选全部R1基中的1个为包含由式(2)表示的异腈的有机基团。
式(2)中的Y为可以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作为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并无特别限定,同样地例示X中列举的基团。另外,对于取代基,同样地例示上述的取代基。作为Y,优选碳原子数1~30的2价烃基,Y更优选碳原子数1~10的2价烃基,直链、分支状或环状均可。
另外,R1的2个可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而形成环结构,形成环结构。Z为与X相同的含义,为氧原子、或者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其中优选氧原子。
a为0~3的整数,c为0~3的整数,并且a+c为3。在a为3时表示四有机硅烷,在a为0、1或2时表示在分子内具有硅氧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另外,在a为0、1或2时,由式(2)表示的1价有机基团可结合于有机(聚)硅氧烷骨架的末端、侧链的任一处。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所谓(聚)硅氧烷,将甲硅烷氧基为1个的情形表示为硅氧烷,将甲硅烷氧基为2个以上的情形表示为聚硅氧烷。b为1~300的整数,优选1~10。
在式(1-1)中,除由式(2)表示的1价有机基团以外的残基表示甲硅烷基、或(聚)有机硅氧烷基,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五甲基二甲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甲硅烷基、由-Si(Me)2{OSi(Me)2}(b-1)OSiMe3(b与上述相同。)表示的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由-Si(Me)2{OSi(Me)2}(b-1)OSiMe2nBu(b与上述相同。)表示的(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由-Si(Me)2{OSi(Me)2}(b-1)OSiMe2-表示的(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等。在R1的2个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而形成了环结构的情况下,可列举出1,3,5,7-四甲基-3,5,7-三丙基-环四甲硅烷氧基等。
式(1-2)具有聚有机甲硅烷氧基,另外,可以是包含经由硅亚乙基高度地分支的硅氧烷基的聚有机甲硅烷氧基。
R1-Si(R1)a{(Zi)}c(1-2)
(式中,Zi为由-X-Si(R1)j(Zi+1)(3-j)表示的基团,i表示层级,i=1~10,优选为i=1~3,j为0~3的整数,全部层级中的至少1个的j为0或1,最下层级为j=3。)
例如,作为Zi=1~4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下述的化合物。
[化1]
Figure BDA0002491078880000131
(式中,R1、X、a、c、j与上述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异腈化合物,可例示上述的化合物,但也可不包括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异腈、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异腈和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异腈。
(D)成分的异腈化合物能够采用公知的方法合成。例如,可列举出由胺化合物和甲酸得到甲酰化物,接下来在有机胺的存在下与磷酰氯反应而异腈化的方法(参照合成方法1。Organometallics,2004,23,第3976-3981页);作为在温和的条件下得到甲酰化物的方法,由醋酐和甲酸形成醋酸甲酸酐,使其与胺化合物反应,能够得到甲酰化物(合成方法2。参照Org.Synth.,2013,90,358-366)。得到的甲酰化物能够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合成方法1中记载的方法异腈化。或者,也能够用氢化钠将甲酰胺阴离子化,与卤素化合物反应以得到甲酰化物(参照合成方法3。SyntheticCommunications,1986,16,第865-869页)。得到的甲酰化物能够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合成方法1中记载的方法异腈化。
进而,作为不经由甲酰化的方法,也能够采用使胺化合物与二氯卡宾反应以异腈化的方法来合成(参照合成方法4。TetrahedronLetters,1972,17,1637-1640)。
在目标的异腈化合物具有硅氧烷骨架的情况下,优选将市售的含有氨基的硅氧烷化合物或采用日本特开2017-71581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含有氨基的硅氧烷化合物在根据上述合成方法2的温和条件下甲酰化后,采用合成方法1中的方法异腈化;或者采用根据合成方法4的方法得到。
这种情况下,作为胺化合物或卤素化合物,能够使用由下述式(1’-1)或(1’-2)表示的化合物。
R0-Si(R0)a{[(XSi(R0)2)]b-R0}c(1’-1)
R0-Si(R0)a{(Z0 i)}c(1’-2)
(式中,Z0 i为-X-Si(R0)j(Z0 i+1)(3-j),i表示层级,i=1~10,优选为i=1~3,j为0~3,全部层级中的至少1个的j为0或1,最下层级为j=3。)
在式(1’-1)和式(1’-2)中,R0相互独立地为选自可被取代并且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有机基团、和式(2’)的有机基团中的1价有机基团,并且全部R0基中的1~3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Y-G(2’)
X相互独立地为氧原子、或者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R1的2个可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而形成环结构(其中,Z为与X相同的含义。)。
Y为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
G在胺化合物的情况下为NH2,在卤素化合物的情况下为卤素原子。a、b、c如上所述。
以下示出由胺化合物的合成条件的概要。
(i)采用合成方法1的甲酰化:在胺化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甲酸,在回流下脱水以甲酰化。
(ii)采用合成方法1的甲酰体的异腈化:将甲酰体和二异丙胺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冷却到0℃,滴入磷酰氯,进而搅拌2小时。加入碳酸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放置1晩,进行后处理,得到目标物。根据需要进行蒸馏或升华精制。
(iii)采用合成方法2的甲酰化:在醋酐中加入甲酸(相对于醋酐,为2当量),得到甲酰化剂(醋酸甲酸酐)。另一方面,将胺化合物溶解于THF(四氢呋喃)中,冷却到-15℃。滴入甲酰化剂以使内温不超过-5℃,进而搅拌2小时。进行后处理,得到了目标物后,进行异腈化。
(iv)采用合成方法4的异腈化:将胺化合物、氯仿、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二氯甲烷混合。加入50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在二氯甲烷的回流下搅拌2小时。进行后处理,得到异腈化合物。
在由卤素化合物合成的情况下,能够如下所述进行采用合成方法3的甲酰化。即,将氢化钠(60质量%链烷烃分散体)分散在DMF(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甲酰胺,在120℃下搅拌45分钟。冷却到60℃后,加入卤素化合物,在120℃下搅拌24小时。将盐过滤后,将溶剂(DMF)馏除,得到甲酰化物。应予说明,异腈化与合成方法1相同。
作为(D)成分,能够单独使用1种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者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另外,(D)成分可为包含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合物,例如可制造在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等中混合而成的溶液而使用,根据目的、用途可添加少量的反应控制剂。作为反应控制剂,可列举出上述的反应控制剂,例如炔系化合物;炔属醇系化合物;二胺、环状偶氮醚、亚氨基化合物等有机氮系化合物;噻吩、硫醚化合物等有机硫系化合物等。
就本发明中的(D)成分的配混量而言,根据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用途,能够利用添加量来调整固化的温度、条件,相对于(C)成分中的铂1原子,优选(D)成分的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异腈基)成为2~20当量的量。
[任意成分]
在本发明中,根据目的、用途,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任意地添加(A)~(D)以外的其他成分。
[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通过将(A)~(D)成分、进而根据目的使用的其他成分配混而得到。例如可采用将(C)成分与(D)成分预先混合以得到催化剂混合物、与其他成分混合的方法;在将(A)成分和(B)成分和其他成分混合的产物中添加上述催化剂混合物的方法;在将除(C)成分以外的成分预先混合的产物中添加(C)成分来进行混合。另外,可如双液型那样,例如将除(B)成分以外的成分混合而成的产物与(B)成分在使其固化之前即刻混合而使用。再有,优选使混合均匀。其中,优选使用将(C)成分和(D)成分预先混合而成的催化剂混合物。对催化剂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只要将(C)成分的溶液和(D)成分混合即可。对混合温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室温。对混合时间也无特别限定,只要两者成为均匀混合状态即可。
[固化方法和固化物]
本发明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通过进行加热,从而异腈化合物的效果消失,通过铂催化剂活化,从而加成反应进行,能够得到固化物。作为其条件,依赖于(D)的添加量,例如,作为加热温度,为40~250℃之间,通过加热1分钟~1小时,从而得到固化物。
另外,本发明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也能够通过照射光而固化。例如能够使用汞灯、LED或卤素灯,作为照射的光,波长优选在200~400nm之间的UV照射为宜,作为照射时间,优选为1小时以内。进而,也可与采用加热进行的固化并用。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的实施例限制。应予说明,Me表示甲基。
[合成例1]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醋酐57.1g(0.56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甲酸51.5g(1.12mol)。在冷却的状态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接下来将内温升高到40℃,搅拌了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了反应液。
在500mL的烧瓶中装入3-氨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106.0g(0.30mol)和四氢呋喃120.0g,将内温冷却到-15℃。以内温不超过-5℃的速度向其中滴入上述的反应液。滴入结束后,在-15℃下进一步搅拌了2小时。接下来,用蒸发器将挥发分除去,得到了N-甲酰化的粗产物118.2g。
在2L的烧瓶中装入上述的N-甲酰化粗产物118.2g、二氯甲烷120.0g、二异丙胺109.5g(1.08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磷酰氯52.3g(0.34mol)。然后,在冷却的状态下搅拌了2小时。滴入碳酸钠20质量%水溶液750.0g以使内温不超过20℃,滴入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了15小时。将生成的盐过滤除去,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水洗3次,加入硫酸镁脱水,过滤后蒸馏,得到了目标物(Me3SiO)3SiCH2CH2CH2NC。收量为62.7g,收率为57.6%,沸点为95.5~96.0℃/0.3kPa,采用气相色谱得到的纯度为99.6%,无味。
[合成例2]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醋酐26.5g(0.26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甲酸23.9g(0.52mol)。在冷却的状态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接下来将内温升高到40℃,搅拌了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了反应液。
在500mL的烧瓶中装入nBu(Me2)SiO(Me2SiO)3Si(Me2)CH2CH2CH2NH265.4g(0.14mol)和四氢呋喃100.0g,将内温冷却到-15℃。以内温不超过-5℃的速度向其中滴入上述的反应液。滴入结束后,在-15℃下进一步搅拌了2小时。接下来,用蒸发器将挥发分除去,得到了N-甲酰化的粗产物69.1g。
在1L的烧瓶中装入上述的N-甲酰化粗产物69.1g、二氯甲烷120.0g、二异丙胺49.3g(0.49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磷酰氯23.6g(0.15mol)。然后,在冷却的状态下搅拌了2小时。滴入碳酸钠20质量%水溶液350.0g以使内温不超过20℃,滴入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了15小时。将生成的盐过滤除去,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水洗3次,加入硫酸镁脱水,过滤后蒸馏,得到了目标物nBu(Me2)SiO(Me2SiO)3Si(Me2)CH2CH2CH2NC。收量为52.2g,收率为77.8%,沸点为145~147℃/0.3kPa,采用气相色谱得到的纯度为97.2%,无味。
[合成例3]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醋酐60.9g(0.60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甲酸55.0g(1.20mol)。在冷却的状态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接下来将内温升高到40℃,搅拌了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了反应液。
在500mL的烧瓶中装入1,3,5,7-四甲基-3,5,7-三丙基-3-氨基丙基环四硅氧烷135.6g(0.32mol)和四氢呋喃200mL,将内温冷却到-20℃。以内温不超过-5℃的速度向其中滴入上述的反应液。滴入结束后,在-15℃下进一步搅拌了2小时。接下来,用蒸发器将挥发分除去,得到了N-甲酰化的粗产物145.7g。
在2L的烧瓶中装入上述的N-甲酰化粗产物145.7g、二氯甲烷200mL、二异丙胺113.1g(1.12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磷酰氯54.0g(0.35mol)。然后,在冷却的状态下搅拌了2小时。滴入碳酸钠20质量%水溶液802.0g,滴入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了15小时。将生成的盐过滤除去,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水洗3次,加入硫酸钠脱水,过滤后蒸馏,得到了1,3,5,7-四甲基-3,5,7-三丙基-3-异氰基丙基环四硅氧烷。收量为92.8g,收率为67.0%,沸点为132.0~133.5℃/0.3kPa,采用气相色谱得到的纯度为99.4%,无味。
[合成例4]
在100mL的烧瓶中装入醋酐13.54g(0.133mol),将内温冷却到-10℃。向其中滴入甲酸12.26g(0.266mol)。在冷却的状态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接下来将内温升高到40℃,搅拌了3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了反应液。
在200mL的烧瓶中装入[(Me3SiO)2Si(Me)O]2Si(Me)CH2CH2CH2NH263.29g(0.110mol)和四氢呋喃100.0g,将内温冷却到-20℃。以内温不超过-5℃的速度向其中滴入上述的反应液。滴入结束后,在-15℃下进一步搅拌了2小时。接下来,用蒸发器将挥发分除去,得到了N-甲酰化的粗产物56.36g。
在100mL的烧瓶中装入上述的N-甲酰化粗产物55.46g、二氯甲烷151.6g、二异丙胺34.25g(0.339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磷酰氯19.84g(0.130mol)。然后,在冷却的状态下搅拌了2小时。滴入碳酸钠20质量%水溶液175.0g,滴入结束后,在5℃下搅拌了1小时。将生成的盐过滤除去,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水洗3次,加入硫酸钠脱水,过滤后蒸馏,得到了目标物[(Me3SiO)2Si(Me)O]2Si(Me)CH2CH2CH2NC。收量为36.75g,收率为57.8%,沸点为115℃/0.3kPa,无味。
[合成例5]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醋酐57.1g(0.56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甲酸51.5g(1.12mol)。在冷却的状态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接下来将内温升高到40℃,搅拌了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了反应液。
在500mL的烧瓶中装入H2NCH2CH2CH2(Me2)SiOSi(Me2)CH2CH2CH2NH237.2g(0.15mol)和四氢呋喃100.0g,将内温冷却到-15℃。以内温不超过-5℃的速度向其中滴入上述的反应液。滴入结束后,在-15℃下进一步搅拌了2小时。接下来,用蒸发器将挥发分除去,得到了N-甲酰化的粗产物46.7g。
在2L的烧瓶中装入上述的N-甲酰化粗产物46.7g、二氯甲烷120.0g、二异丙胺106.1g(1.05mol),将内温冷却到5℃。向其中滴入磷酰氯50.7g(0.33mol)。然后,在冷却的状态下搅拌了2小时。滴入碳酸钠20质量%水溶液750.0g以使内温不超过20℃,滴入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了15小时。将生成的盐过滤除去,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水洗3次,加入硫酸镁脱水,过滤后蒸馏,得到了目标物CNCH2CH2CH2(Me2)SiOSi(Me2)CH2CH2CH2NC。收量为17.4g,收率为43.3%,沸点为133~134℃/0.3kPa,采用气相色谱得到的纯度为97.8%,略微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实施例1]
在作为氯铂酸与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的反应生成物的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0.5质量%甲苯溶液(100mg)中加入1.9mg的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了催化剂混合物。
接下来,在100mL可拆式烧瓶中加入(B)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粘度20mm2/s)(2.15g)和(A)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粘度381mm2/s)(97.56g),在室温下搅拌了3小时。加入该混合物10.00g和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混合物0.02g,在室温下搅拌了30分钟。该混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溶液。使用其进行了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的量1.9mg增加到3.8m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的量1.9mg增加到7.4m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中。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的量1.9mg增加到18.6m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491078880000201
[实施例5]
在作为氯铂酸与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的反应生成物的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0.5质量%甲苯溶液(5.00g)中加入0.187g的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了催化剂混合物。
接下来,在500mL可拆式烧瓶中加入实施例1记载的(B)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8.61g)和(A)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390.24g),在室温下搅拌了12小时。将该混合物10.00g和上述制备的催化剂混合物0.2g加入100mL可拆式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了30分钟。该混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溶液。使用其进行了DSC测定、50℃稳定性试验(将得到的淡黄色透明溶液(样品)5g放入25g小瓶中,盖上盖,在50℃下保存,测定了从保存开始到流动性消失的时间。下同)。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另外,将其少量加入铝皿中,在150℃下加热1小时时,得到了固化物。
[实施例6]
除了将合成例1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量0.187g增加到0.372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记载的铂催化剂0.5质量%甲苯溶液(2.00g)中加入0.099g的合成例2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了催化剂混合物。
接下来,将实施例1记载的两末端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8.61g)和两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390.24g)的混合物10.00g和上述实施例5中制备的催化剂混合物0.2g加入100mL可拆式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了30分钟。该混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溶液。使用其进行了DSC测定、50℃稳定性试验。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另外,将其少量加入铝皿中,在150℃下加热1小时时,得到了固化物。
[实施例8]
除了代替合成例2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而使用了合成例3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0.089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7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
[实施例9]
除了代替合成例2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而使用了合成例4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0.122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7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
[实施例10]
除了代替合成例2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而使用了合成例5中得到的异腈化合物0.027g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7同样的操作和测定。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
[比较例1]
在100mL可拆式烧瓶中,在实施例1中记载的(B)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8.61g)和(A)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390.24g)的混合物99.71g中加入1-乙炔基-1-环己醇(0.29g),在室温下搅拌了3小时。然后,加入0.20g的实施例1记载的铂催化剂0.5质量%甲苯溶液,进而搅拌了1小时。该混合物为无色透明溶液。使用其进行了DSC测定、50℃稳定性试验。将其结果记载于表2中。
[表2]
Figure BDA0002491078880000221
[实施例11]
使用实施例5中得到的组合物,使用TAInstrument公司的DiscoveryDHR和LumenDynamics公司的OmnicureR2000,进行了光照射下的流变仪测定。在光量42mW/cm2的条件下进行,结果480秒后组合物固化。
[比较例2]
使用比较例1中得到的组合物,在与实施例11的条件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结果即使照射1200秒,组合物也没有固化。
[比较例3]
在作为氯铂酸与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的反应生成物的铂催化剂的0.5质量%甲苯溶液(2.00g)中加入0.012g的市售的叔丁基异腈(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了催化剂。该催化剂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接下来,在100mL可拆式烧瓶中,在实施例1记载的两末端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8.61g)和两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390.24g)的混合物5.00g中加入上述制备的催化剂0.10g,在室温下搅拌了30分钟。该混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溶液。该混合物由于上述异腈为高挥发性,因此在室温下在30分钟以内固化。
[比较例4]
在作为氯铂酸与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的反应生成物的铂催化剂的0.5质量%甲苯溶液(2.00g)中加入0.036g的由市售的硬脂胺(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采用公知的方法合成的硬脂基异腈,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了催化剂混合物。调整的催化剂混合物在2日后生成了沉淀物。
接下来,在100mL可拆式烧瓶中,在实施例1记载的(B)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甲基氢聚硅氧烷(8.61g)和(A)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两末端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390.24g)的混合物5.00g中加入上述制备的催化剂0.10g,在室温下搅拌了30分钟,结果该混合物微浊。
由实施例和比较例1、2的DSC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D)成分成为铂的控制剂,作为控制剂的量可比炔属醇系的量少。进而,本发明的(D)成分无异腈化合物特有的气味或者略微有令人不快的气味,为低挥发性,对于有机硅组合物的溶解性优异,将其配混而成的有机硅组合物在50℃下的稳定性优异。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3中,(D)成分的挥发性高,反应控制不充分,在比较例4中,(D)成分的溶解性差,发现了催化剂的析出。

Claims (8)

1.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
(A)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C)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和
(D)由下述式(1-1)或(1-2)表示的化合物,
R1-Si(R1)a{[X-Si(R1)2]b-R1}c (1-1)
R1-Si(R1)a{(Zi)}c (1-2)
式中,R1相互独立地为选自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1价有机基团、和由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中的1价有机基团,并且全部R1基中的1~3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Y-NC (2)
式中,Y为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
X相互独立地为氧原子、或可被取代的1个或更多个选自氧、氮、硫和磷中的原子可插入其间的碳原子数1~30的2价有机基团,R1的2个可结合以成为交联基Z来形成环结构,其中,Z为与X相同的含义,
a为0~3的整数,c为0~3的整数,并且a+c为3,b为1~300的整数,Zi为由-X-Si(R1)j(Zi+1)(3-j)表示的基团,
式中,i表示层级,i=1~10,j为0~3的整数,全部层级中的至少1个的j为0或1,最下层级为j=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3)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B)成分为由下述平均组成式(4)表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R2 dR3 eSiO(4-d-e)/2 (3)
式中,R2为相同或不同的烯基,R3为相同或不同的烯基以外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有机基团,d为0<d≤3,e为0≤e<3,0<d+e≤3,其中,以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R2的烯基的方式选择,
R4 gHhSiO(4-g-h)/2 (4)
式中,R4为相同或不同的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以外的有机基团,0<g<3、0<h<3、0<g+h≤3,其中,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1-1)中,a为0、1或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1-1)或(1-2)中,全部R1基中的1个为由式(2)表示的有机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1-1)中,R1的2个结合而形成的交联基Z为氧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1-1)或(1-2)中,X为氧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2)中,Y为碳原子数1~30的2价烃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D)成分的配混量为相对于(C)成分中的铂1原子,(D)成分的由式(2)表示的基团成为2~20当量的量。
CN201880073693.3A 2017-11-15 2018-11-06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Active CN111344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9910 2017-11-15
JP2017-219910 2017-11-15
PCT/JP2018/041117 WO2019098084A1 (ja) 2017-11-15 2018-11-06 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4356A true CN111344356A (zh) 2020-06-26
CN111344356B CN111344356B (zh) 2022-04-19

Family

ID=66539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693.3A Active CN111344356B (zh) 2017-11-15 2018-11-06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9628B2 (zh)
EP (1) EP3712212B1 (zh)
JP (1) JP7103371B2 (zh)
KR (1) KR102648018B1 (zh)
CN (1) CN111344356B (zh)
TW (1) TWI787387B (zh)
WO (1) WO2019098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3331A (zh) * 2021-10-06 2024-05-1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氨基官能化有机硅化合物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8109A (en) * 1984-07-25 1985-12-10 Sws Silicones Corporation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US4618639A (en) * 1984-07-19 1986-10-2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ntistatic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JPH01210461A (ja) * 1988-02-18 1989-08-24 Shin Etsu Chem Co Ltd 硬化性組成物
CN1247554A (zh) * 1996-12-20 2000-03-15 株式会社三键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JP2000328042A (ja) * 1999-05-19 2000-11-28 Three Bond Co Ltd シール剤組成物
CN105209474A (zh) * 2013-03-14 2015-12-30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具有二硅氧烷作为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和负载型金属络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通过使用负载型金属络合物制备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CN106660030A (zh) * 2014-08-12 2017-05-10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氢化硅烷化反应催化剂
WO2017126562A1 (ja) * 2016-01-22 2017-07-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イソシアニド化合物及び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触媒
CN110382512A (zh) * 2017-02-28 2019-10-25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过渡金属-异腈化物络合物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5204A (en) * 1958-11-17 1961-03-14 Union Carbide Corp (cyanophenyl) alkoxysilanes
JPS528969B2 (zh) 1972-02-14 1977-03-12
JPH0645649B2 (ja) * 1985-04-09 1994-06-15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新規なイソニトリル基含有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5082894A (en) 1990-03-19 1992-01-21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Storage stable one-part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s
JPH06248084A (ja) 1993-02-25 1994-09-06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エチニル基含有有機ケイ素化合物
FR2704553B1 (fr) 1993-04-30 1995-06-09 Rhone Poulenc Chimie Alcools alpha-acétyléniques à longue chaîne comme inhibiteurs de réaction d'hydrosilyl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pour la préparation de compositions silicones durcissables stables.
JP3111804B2 (ja) 1994-04-25 2000-11-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EP0654497B1 (en) 1993-11-18 1999-02-10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Cure control of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s
JPH08143777A (ja) 1994-11-18 1996-06-0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有機系硬化剤の製造方法
JP2000178210A (ja) 1998-12-17 2000-06-27 Ge Toshiba Silicones Co Ltd 反応抑制剤およびそれを配合した硬化性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4513945B2 (ja) * 2001-03-14 2010-07-2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高誘電付加型硬化性組成物
JP4524565B2 (ja) * 2004-01-22 2010-08-1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湿式シリカ含有シリコーンゴム硬化物の発泡を抑制する方法
JP5057078B2 (ja) 2007-03-12 2012-10-2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制御剤、ヒドロシリル化触媒組成物、及び硬化性組成物
JP5024552B2 (ja) 2008-07-14 2012-09-1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反応触媒及び付加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US20120045629A1 (en) * 2009-05-06 2012-02-23 Nathan Greer Vinylhydrogenpolysiloxane Adhesive Composition
WO2017010366A1 (ja) * 2015-07-14 2017-01-19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触媒
JP6434388B2 (ja) 2015-10-09 2018-12-0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モノ官能性分岐型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8639A (en) * 1984-07-19 1986-10-2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ntistatic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US4558109A (en) * 1984-07-25 1985-12-10 Sws Silicones Corporation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JPH01210461A (ja) * 1988-02-18 1989-08-24 Shin Etsu Chem Co Ltd 硬化性組成物
CN1247554A (zh) * 1996-12-20 2000-03-15 株式会社三键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JP2000328042A (ja) * 1999-05-19 2000-11-28 Three Bond Co Ltd シール剤組成物
CN105209474A (zh) * 2013-03-14 2015-12-30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具有二硅氧烷作为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和负载型金属络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通过使用负载型金属络合物制备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CN106660030A (zh) * 2014-08-12 2017-05-10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氢化硅烷化反应催化剂
WO2017126562A1 (ja) * 2016-01-22 2017-07-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イソシアニド化合物及び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触媒
CN108473514A (zh) * 2016-01-22 2018-08-3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新型异腈化合物和氢化硅烷化反应催化剂
CN110382512A (zh) * 2017-02-28 2019-10-25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过渡金属-异腈化物络合物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会春,等: "《橡胶工业原材料与装备简明手册》", 30 November 2016,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3371B2 (ja) 2022-07-20
KR102648018B1 (ko) 2024-03-18
US11299628B2 (en) 2022-04-12
KR20200074230A (ko) 2020-06-24
TWI787387B (zh) 2022-12-21
EP3712212A1 (en) 2020-09-23
JPWO2019098084A1 (ja) 2020-11-19
EP3712212B1 (en) 2022-10-26
EP3712212A4 (en) 2021-08-18
TW201936793A (zh) 2019-09-16
CN111344356B (zh) 2022-04-19
US20200392336A1 (en) 2020-12-17
WO2019098084A1 (ja)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59098B1 (en)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materials
TWI812618B (zh) 矽氫化可固化聚矽氧樹脂
KR101839023B1 (ko) 광반도체용 실리콘 수지 조성물
KR102002714B1 (ko) 백금 착물 및 히드로실릴화 반응에 의해 가교될 수 있는 조성물에서 이의 용도
JPH07149780A (ja) 遷移金属含有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ヒドロシリル化法、オルガノポリキシロールオキサン組成物並びに遷移金属含有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の製造法
CN108473514B (zh) 新型异腈化合物和氢化硅烷化反应催化剂
CN105916870A (zh) 钴催化剂及它们用于氢化硅烷化和脱氢硅烷化的用途
EP3194469B1 (en) Platinum (ii) diene complexes for controlled siloxane crosslinking
CN111344356B (zh) 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JP6983995B2 (ja) 貴金属触媒の安定化
US7053141B2 (en) Organosilicone compounds having alkynol groups and the use thereof in crosslinkable materials
US10513584B2 (en) Platinum 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s utilizing cyclodiene additives
JPH08183908A (ja) 付加型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WO2016118256A1 (en) Platinum 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s utilizing cyclodiene addit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