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4247B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44247B CN111344247B CN201780096791.4A CN201780096791A CN111344247B CN 111344247 B CN111344247 B CN 111344247B CN 201780096791 A CN201780096791 A CN 201780096791A CN 111344247 B CN111344247 B CN 1113442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frame
- side extension
- support
- support angle
-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746 Structur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9 isopr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1 synthe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1 synthetic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20—Earthquak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主框;支承角钢,其设置在主框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载置于建筑结构物;以及支承加强部件,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主框的上表面延长,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主框的上表面,关于支承加强部件,在建筑物侧延长部与建筑结构物接触且支承角钢与建筑结构物不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乘客输送机通过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将支承角钢架设于建筑结构物来支承主体。架设于建筑结构物的支承角钢的搭接长度要确保如下长度:即使因地震而在建筑物产生摇晃,支承角钢也不会从建筑结构物脱落而使得乘客输送机落下,在此,通过地震设想的建筑物的摇晃幅度由建筑标准法规定。
该法律于2014年修订(建筑标准法实施令第129条之12第1项第6款及2013年国土交通省告示第1046号),大幅变更了设置乘客输送机时的在地震时应设想的建筑物摇晃幅度。为了与此对应,需要增大架设于建筑结构物的支承角钢的搭接长度。与上述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在架设于建筑结构物的桁架的终端部具备支承角钢,在该乘客输送机中设置了追加框架,该追加框架的一方安装于桁架的主弦材,并且另一方载置于建筑结构物的加工地面,确保比支承角钢与建筑结构物的搭接量大的搭接量。
但是,在发生了修订后的法律中所设想的建筑物摇晃幅度的地震,从而在比以往的支承角钢的前端更靠前端的位置处从建筑结构物受到支承反作用力(支承角钢从支承乘客输送机主体时上下架设的建筑物部分受到的力)的情况下,作用于支承角钢的根部的力矩比以往大。在专利文献1的乘客输送机中,当追加框架受到来自建筑结构物的支承反作用力时,向主弦材侧延长的追加框架受到来自主弦材的铅垂方向的力。其结果是,作用于支承角钢的根部的力矩减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3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乘客输送机的主体结构进行了以稳定时作用于各部分的力为基础的强度设计。在专利文献1的乘客输送机中,追加框架固定于主弦材。在发生了地震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的乘客输送机的主弦材不仅受到减少力矩所需的铅垂方向的力,还受到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乘客输送机的主体结构的强度设计也设想了发生在修订前的法律中设想的建筑物摇晃幅度的地震的情况。然而,该强度设计未设想到如下情况:发生了修订后的法律中设想的建筑物摇晃幅度的地震,追加框架在比以往的支承角钢的前端更靠前端的位置处受到来自建筑结构物的支承反作用力。其结果是,与专利文献1的乘客输送机的追加框架固定的主弦材可能产生因反复疲劳而引起的龟裂或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减小作用于支承角钢的根部的力矩,同时防止主框的龟裂或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主框;支承角钢,其设置在主框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载置于建筑结构物;以及支承加强部件,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主框的上表面延长,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主框的上表面,关于支承加强部件,在建筑物侧延长部与建筑结构物接触且支承角钢与建筑结构物不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支承加强部件,该支承加强部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连接部沿着主框的上表面延长,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主框的上表面,关于支承加强部件,在建筑物侧延长部与建筑结构物接触且支承角钢与建筑结构物不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主框的上表面接触,因此,能够提供减小作用于支承角钢的根部的力矩且防止主框的龟裂或变形的乘客输送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架设于建筑结构物的乘客输送机的整体图。
图2是示出以往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以往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上作用有支承反作用力时的支承部变形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以往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基于耐震标准的修订而引起的支承反作用力所作用的部位的变化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上设置的支承加强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前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设置于支承角钢的支承加强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后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设置于支承角钢的支承加强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后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作用于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及支承加强部件上的支承反作用力及力矩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加强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其他例子的支承加强部件及建筑结构物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前端的R形状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前端的缓冲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上设置的支承加强部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前端的间隙调整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1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1是架设于建筑结构物4的以往的乘客输送机的剖视图。在图1中,在上下楼层的各个建筑结构物4之间,乘客输送机的主框6借助由角钢材料构成的支承角钢1进行架设。在主框6的上部设置有栏杆9。在栏杆9的周围设置有移动扶手8。在主框6支承有呈环状连结的未图示的多个梯级。各踏板及移动扶手8通过设置在主框6内的未图示的驱动机的驱动力,在上下楼层各自的建筑结构物4之间循环移动。
此外,主框6具有:上弦部件2,其沿着主框6的长度方向配置;下弦部件12,其在上弦部件2的下方沿着上弦部件2配置;纵部件3,其固定在上弦部件2和下弦部件12各自的上端部之间;以及纵部件13,其固定在上弦部件2和下弦部件12各自的下端部之间。
图2是以往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周边的剖视图(图1中的A部)。
支承角钢1是在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弯折成L字形的形状的钢材(角钢材料)。支承角钢1的安装部1c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于上弦部件2及纵部件3。支承角钢1载置在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上。但是,支承角钢1与建筑结构物4没有被固定。支承角钢1的前端1a是支承角钢1载置在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上的部分的前端。
图2中的支承角钢1相对于建筑结构物4架设的长度L被称为搭接长度。当新设置乘客输送机时,搭接长度L被设定为即使发生了在建筑标准法中规定的地震时应设想的建筑物摇晃,乘客输送机也不会落下的长度。
图3示出了当以往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支承反作用力时支承角钢1变形的情形。主框6因乘客输送机的自重而向铅垂下方挠曲,支承角钢1成为从与上弦部件2及纵部件3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位朝向支承反作用力所作用的支承角钢1的前端1a翘曲的状态。此时,特别是在支承角钢1上,从与上弦部件2及纵部件3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位朝向支承反作用力所作用的前端1a而伴随有支承角钢1自身的变形,由支承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在离前端1a最远的与纵部件3进行安装的安装部1c附近成为最大。
以往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原本是以在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受到支承反作用力时具有支承角钢1不变形或不断裂的程度的充分的强度、刚性为前提而设计的。
如前所述,2014年修订了建筑标准法,规定了地震发生时应设想的建筑物的摇晃幅度要比之前更大。由此,在新设置的乘客输送机中,需要设计将搭接长度L设定得比之前更长的支承角钢1。另一方面,在已经架设于建筑物的乘客输送机中,为了应对修订后的建筑标准法,需要延长所架设的支承角钢1相对于建筑结构物4的搭接长度L。
图4示出了建筑标准法修订前和修订后的支承角钢1与建筑结构物4的搭接长度的差异。图4的(a)示出了架设有支承角钢1的状态的建筑结构物4的位置。图4的(b)示出了以在建筑标准法修订前设想的地震时的摇晃幅度移动后的建筑结构物4的位置。图4的(c)示出了以在建筑标准法修订后设想的地震时的摇晃幅度移动后的建筑结构物4的位置。
由于以在建筑标准法修订后设想的地震时的摇晃幅度移动后的建筑结构物4的位置是比以往的支承角钢1的前端1a更远离的位置,因此为了支承乘客输送机,需要设置延长支承角钢1的前端1a那样的延长部件51。另一方面,在位于比支承角钢1的前端1a更远离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位置的延长部件51受到来自建筑结构物4的支承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在支承角钢1的根部1b作用有比在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受到支承反作用力时大的力矩。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从超过主框6的材料断裂载荷的部位产生龟裂以及乘客输送机崩塌。
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上设置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剖视图。支承加强部件5具有主框侧延长部5a、建筑物侧延长部5b及连接部5j。连接部5j位于主框侧延长部5a与建筑物侧延长部5b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固定于支承角钢1的上侧。主框侧延长部5a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进一步沿着主框6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延长。在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G。建筑物侧延长部5b沿着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延长。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前端5k是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中离架设于建筑结构物4的乘客输送机最远的位置。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前端42是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中最接近架设于建筑结构物4的乘客输送机的位置。
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前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设置于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剖视图。根据图5,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接触,支承角钢1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接触。在该情况下,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支承反作用力。其结果是,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因支承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而变形。其结果是,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向铅垂方向的上侧移位,成为从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到根部1b相对于水平倾斜的状态。伴随于此,设置在支承角钢1的上表面的支承加强部件5也随着支承角钢1的变形而倾斜,沿着上弦部件2延长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也随着朝向其前端而接近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
在此,根据作用于支承角钢1和支承加强部件5的支承反作用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的位置,关于支承角钢1和支承加强部件5的变形量和产生的应力可以通过使用市售的结构分析软件(例如ANSYS(ANSYS公司制造)、I-DEAS(电通国际信息服务公司制造))比较容易地求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的情况下,支承角钢1因支承反作用力而变形。但是,在考虑到支承角钢1的刚性的基础上,在不作用支承反作用力的状态下,在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G,以使得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会接触。
图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后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设置于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剖视图。根据图7,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接触,支承角钢1不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接触。与图6的情况同样地,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向铅垂方向的上侧移位,沿着该支承角钢1,支承加强部件5也以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前端5k侧朝向铅垂方向上侧、并且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朝向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倾斜。
在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的情况下,与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的情况相比,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力矩变大,因此,通过作用支承反作用力而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向铅垂方向的上侧移位的倾斜度也变大。同时,固定于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倾斜度也变大,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与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时相比,向铅垂方向的下侧更大幅度地移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用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下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因从支承反作用力受到的力矩而产生的变形,沿着上弦部件2侧延长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端部下表面向铅垂方向的下侧移位的量被设定为比不作用支承反作用力时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大。因此,建筑结构物4比支承角钢1更向前端侧移动,在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a的端部下表面(如图7的B所示)与乘客输送机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6所示,在建筑结构物4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接触且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的情况下,由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到支承反作用力作用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和支承反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力矩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此外,支承角钢1和支承加强部件5通过螺栓或焊接而固定,支承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通过该固定部位也传递到支承加强部件5。
但是,在图6中,固定于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仅仅随着支承角钢1的变形而倾斜。此外,支承角钢1原本以在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受到支承反作用力为前提,进行了对此具有充分的强度、刚性的设计。因此,在图6的状态下,支承加强部件5不会因支承角钢1受到的力矩而变形。此外,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接触,因此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会因与主框侧延长部5a接触而受到损伤。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建筑结构物4仅作用于比支承角钢1的前端1a靠前方、即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的情况下,与图6所示的建筑结构物4与支承角钢1接触且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的情况相比,支承角钢1大幅度变形,其结果是,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另外,主框侧延长部5a也可以是,即使在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前端5k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前端42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也能够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
图8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生了在法律修订后设想的摇晃幅度的地震时的作用于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及支承加强部件5的支承反作用力及力矩。若支承反作用力F作用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则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被向图8中的铅垂上方上推。支承加强部件5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而相对于支承角钢1固定,因建筑物侧延长部5b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而向支承角钢1传递的应力通过该固定部分传递到支承角钢1。在支承角钢1的根部1b,通过该传递的应力而作用有支承角钢1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向铅垂上方抬起的方向的力矩M。
建筑物侧延长部5b及支承角钢1因力矩M而产生向图8中的铅垂上方抬起的变形,向乘客输送机的上弦部件2方向延伸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在该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触点处,由于将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向图8中的铅垂下方按压的力,作为该力的反作用力的接触力f作用于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下表面。
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接触的情况下,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力矩M能够通过下式求出。(将支承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之间的距离设为R)
[数学式1]
M=F·R
当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时,由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从上弦部件2受到接触力f,因此在支承角钢1的根部1b作用有由接触力f产生的力矩,以抵消由支承反作用力F产生的力矩。其结果是,与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接触的情况相比,力矩M变小。
图9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上设置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加强部件5及建筑结构物4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实际上,如图9和图10所示,支承角钢1和支承加强部件5隔着填隙片41支承于建筑结构物4。
在图9中,L1(单位:[mm])表示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到前端1a的距离。L2(单位:[mm])表示从支承角钢1的前端1a到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前端的距离。L3(单位:[mm])表示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到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距离。G(单位:[mm])表示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t(单位:[mm])表示支承角钢1的铅垂方向的厚度。在图10中,w(单位:[mm])表示填隙片41的横宽、即对支承角钢1及建筑物侧延长部5b作用支承反作用力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考虑在大规模地震时建筑物摇晃且支承反作用力作用于比支承角钢1靠前端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设想的最前端的状态。若将F(单位:[N])设为建筑物侧延长部5b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将用于支承角钢1的材料的纵弹性系数设为E(单位:[Pa])、将支承反作用力F所作用的支承角钢1的截面二阶矩设为I(单位[mm4]),则
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支承反作用力作用的点向支承反作用力作用的方向的位移量d1(单位:[mm])通过下式(2)表示。
[数学式2]
截面二阶矩是表示部件的变形的难易度的量。截面二阶矩由截面形状决定。支承反作用力所作用的支承角钢1的截面二阶矩I由下式(3)表示。
[数学式3]
若将支承加强部件5的向主框侧延长部5a方向的延长长度设为L3(单位:[mm]),则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向铅垂下方的位移量d2(单位:[mm])由下式(4)计算。
[数学式4]
即,根据式(2)及式(4),d2也通过下式(5)计算。
[数学式5]
另外,在乘客输送机的主框6中使用的普通钢材(SS400)的纵弹性系数E的值为206[GPa]。此外,支承角钢1使用一般的L型钢材,L1的值大致为200mm至250mm。此外,一般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被设计成大致最大作用F=35[kN]的支承反作用力。L2的值如果考虑10~300mm,则作为通常的乘客输送机是充分的。作为一例,设为w=180[mm]、t=25[mm]。
基于上述值,计算式(2)~(3),则
当L1=200mm时,d1=2~30mm,
当L1=250mm时,d1=4~40mm。
在以支承加强部件5向主框侧延长部5a方向的延长长度L3满足(L1+L2):L3为0.5~1的比率的方式形成支承加强部件5的情况下,若基于上述d1的计算结果计算式(4),则
当L1=200mm时,d2=1~30mm,
当L1=250mm时,d2=2~40mm。
根据上述内容,在将支承加强部件5应用于通常的乘客输送机的情况下,如果至少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与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G为1mm以下,则在支承反作用力仅作用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前端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前端部分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即,与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接触的情况相比,支承角钢1的根部1b受到的力矩M变小。
另外,由上述式(2)~(4)计算出的上述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向铅垂下方的位移量d2是在支承反作用力仅作用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的前端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值,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建筑结构物4的支承反作用力作用在建筑物侧延长部5b及支承角钢1的下表面中的任一位置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由于主框侧延长部5a未固定于主框6的上表面,因此起到进一步防止主框6出现龟裂或主框6变形的效果。此外,关于支承加强部件5,在建筑物侧延长部5b与建筑结构物4接触且支承角钢1与建筑结构物4不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前端能够与主框6的上表面接触。其结果是,在加强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受到乘客输送机的自重引起的来自建筑结构物4的支承反作用力时,还起到减小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力矩的效果。
此外,支承加强部件5也可以是,即使在仅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前端5k与建筑结构物4的地面前端42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前端也能够与主框6的上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也起到减小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力矩的效果。
此外,当建筑结构物4摆动时,通过建筑物侧延长部5b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而传递到支承角钢1的应力只要比支承角钢1的断裂应力小即可。在该情况下,起到支承角钢1不断裂的进一步的效果。
此外,当建筑结构物4摆动时,通过建筑物侧延长部5b从建筑结构物4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而传递到支承角钢1的应力只要比支承角钢1的屈服应力小即可。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支承角钢1变形后支承角钢1的外形不会保持变形,因此起到不需要修理或更换支承角钢1的进一步效果。通过使用上述市售的结构分析软件,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求出支承角钢1的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力。
此外,当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与主框6的上弦部件2接触时,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接触部位不一定必须是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前端。只要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所述主框6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即可。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1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5c前端的R形状的剖视图。在图11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加强部件5具有主框侧延长部5c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另外,关于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下表面的前端的角形状不同,为凸曲面(例如R形状)。由此,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相比,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然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相比,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在主框侧延长部5c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接触力更小。其结果是,起到上弦部件2从主框侧延长部5c受到的损伤更小的进一步效果。
实施方式3
以下,使用图1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5d前端的缓冲部件5e的剖视图。在图12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加强部件5具有主框侧延长部5d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另外,关于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具备缓冲部件5e。缓冲部件5e由弹性系数比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例如钢材)小的部件(例如一般用作防振橡胶的合成橡胶,例如聚氨酯橡胶、硅橡胶、异戊橡胶)形成。图12的(a)示出了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的缓冲部件5e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不接触的状态。图12的(b)示出了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前端下表面的缓冲部件5e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
根据图12的(b)可知,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的缓冲部件5e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结果是缓冲部件5e变形。由此,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相比,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然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相比,因缓冲部件5e的变形,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在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接触力更小。其结果与实施方式2同样,起到上弦部件2从主框侧延长部5d受到的损伤更小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具备缓冲部件5e,但也可以不在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而在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与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接触的部位设置缓冲部件5e。在该情况下也同样起到上弦部件2从主框侧延长部5d受到的损伤更小的效果。此外,缓冲部件5e设置在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及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与主框侧延长部5d的下表面的前端接触的部位双方,当然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4.
以下,使用图13,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上设置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剖视图。在图13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加强部件5具有主框侧延长部5f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另外,关于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f的下表面在将支承加强部件5设置于乘客输送机的支承角钢1时与上弦部件2接触。与实施方式1相同,主框侧延长部5f与上弦部件2没有通过螺栓或焊接等固定。在图13中,也与实施方式1的图8同样地定义支承反作用力F、力矩M、接触力f。在此,由于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f的下表面与乘客输送机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未通过螺栓或焊接等固定,因此伴随着因支承反作用力F作用而引起的支承角钢1及支承加强部件5的变形,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f与乘客输送机的上弦部件2之间不会作用向着接触力f以外的方向的力,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与接触力f正交的方向的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于主框侧延长部5f未固定于主框6的上表面,因此起到进一步防止主框6出现龟裂或主框6变形的效果。此外,关于支承加强部件5,在建筑物侧延长部5b与建筑结构物4接触且支承角钢与建筑结构物4不接触的情况下,主框侧延长部5f的下表面的前端与主框6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在加强支承角钢1的支承加强部件5的建筑物侧延长部5b受到乘客输送机的自重引起的来自建筑结构物4的支承反作用力时,还起到减小作用于支承角钢1的根部1b的力矩的效果。
另外,优选为,在将支承加强部件5设置于支承角钢1时,主框侧延长部5f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接触的部位也可以如图13所示以平面彼此接触。即,与实施方式1相比,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f的前端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在主框侧延长部5f的前端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接触力更小。其结果,与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同样,起到上弦部件2从主框侧延长部5f受到的损伤比实施方式1更小的进一步效果。
实施方式5.
以下,使用图1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输送机的主框侧延长部5a的前端的间隙调整部件7的剖视图。在图14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加强部件5具有主框侧延长部5g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主框侧延长部5a。另外,关于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主框侧延长部5g的下表面与主框6的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G2。该间隙G2是当将乘客输送机架设于建筑结构物4时,即使在建筑物侧延长部5b的下表面的前端受到支承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g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也不会接触的间隙。
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g设置有间隙调整部件7,该间隙调整部件7能够调整主框侧延长部5g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G2。间隙调整部件7例如可以如图14所示由螺栓构成。通过作为间隙调整部件7的螺栓的拧入量,调整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g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G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然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并且,在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g设置有间隙调整部件7,该间隙调整部件7能够调整支承加强部件5的主框侧延长部5g的下表面与上弦部件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G2。即,在乘客输送机中设置的上下地面高度的差根据架设条件而细微地不同,设想的支承反作用力也会变化。即,在将支承加强部件5设置于支承角钢1的作业中,还起到了能够实现与这些细微条件的变化相对应的间隙的微调整的进一步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1~5的发明不仅适用于自动扶梯,当然也能够适用于移动人行道。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1~5。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自由组合各实施方式,以及对其一部分进行适当的变更、省略等。
标号说明
1:支承角钢;
1a:支承角钢的前端;
1b:支承角钢的根部;
1c:支承角钢的安装部;
2:上弦部件;
12:下弦部件;
3:纵部件;
13:纵部件;
4:建筑结构物;
41:填隙片;
42: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前端;
5:支承加强部件;
5a:主框侧延长部;
5b:建筑物侧延长部;
5c:主框侧延长部;
5d:主框侧延长部;
5e:缓冲部件;
5f:主框侧延长部;
5g:主框侧延长部;
5h:主框侧延长部;
5j:连接部;
5k:建筑物侧延长部的下表面前端;
6:主框;
7:间隙调整部件;
8:移动扶手;
9:栏杆;
51:延长部件。
Claims (14)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主框;
支承角钢,其设置在主框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载置于建筑结构物;以及
支承加强部件,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主框的上表面延长,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
关于所述支承加强部件,在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与所述建筑结构物接触且所述支承角钢与所述建筑结构物不接触的情况下,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关于所述支承加强部件,在仅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的下表面前端与所述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前端接触的情况下,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能够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当所述建筑结构物摆动时,通过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从所述建筑结构物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而传递到所述支承角钢的应力比所述支承角钢的断裂应力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当所述建筑结构物摆动时,通过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从所述建筑结构物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而传递到所述支承角钢的应力比所述支承角钢的断裂应力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应力比所述支承角钢的屈服应力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应力比所述支承角钢的屈服应力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在所述支承角钢与所述建筑结构物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支承加强部件的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不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在所述支承角钢与所述建筑结构物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支承加强部件的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部位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具有间隙调整部件,该间隙调整部件调整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下表面前端的形状为凸曲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在下表面前端具有弹性系数比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弹性系数小的缓冲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主框在与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下表面前端接触的部位具有弹性系数比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弹性系数小的缓冲部件。
13.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主框;
支承角钢,其设置在主框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载置于建筑结构物;以及
支承加强部件,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主框的上表面延长,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
当将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从所述建筑结构物受到的支承反作用力设为F[N]、
将所述支承反作用力作用的所述支承角钢的截面二阶矩设为I[mm4]、
将所述支承角钢的根部到前端的距离设为L1[mm]、
将从所述支承角钢的前端到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的前端的长度设为L2[mm]、
将从所述支承角钢的根部到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前端的长度设为L3[mm]、
将所述支承角钢的纵弹性系数设为E[Pa]时,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由下式计算出的d2[mm]以下,
14.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备:
主框;
支承角钢,其设置在主框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载置于建筑结构物;以及
支承加强部件,其具有:连接部,其固定于所述支承角钢;建筑物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建筑结构物的地面延长;以及主框侧延长部,其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主框的上表面延长,
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不固定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
从所述支承角钢的前端到所述建筑物侧延长部的前端的长度为10mm~300mm,
从所述支承角钢的根部到所述主框侧延长部的前端的长度为105mm~550mm,
并且所述主框侧延长部与所述主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m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7/041982 WO2019102542A1 (ja) | 2017-11-22 | 2017-11-22 | 乗客コンベ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44247A CN111344247A (zh) | 2020-06-26 |
CN111344247B true CN111344247B (zh) | 2021-09-14 |
Family
ID=6663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6791.4A Active CN111344247B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乘客输送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65073B2 (zh) |
JP (1) | JP6743984B2 (zh) |
CN (1) | CN111344247B (zh) |
WO (1) | WO2019102542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864651U (zh) * | 2012-10-10 | 2013-04-10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防地震保护装置 |
CN105492364A (zh) * | 2013-09-11 | 2016-04-1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输送设备 |
JP2016088631A (ja) * | 2014-10-30 | 2016-05-23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JP2016183008A (ja) * | 2015-03-26 | 2016-10-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 |
CN106144868A (zh) * | 2015-05-13 | 2016-11-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 |
JP2017190235A (ja) * | 2016-04-15 | 2017-10-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10054A1 (de) * | 2000-07-27 | 2002-02-07 | Inventio Ag | Erdbebensicheres auflager für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
US6637580B1 (en) * | 2002-12-05 | 2003-10-28 | Terryle L. Sneed | Telescoping escalator seismic restraint |
JP5748588B2 (ja) | 2010-08-23 | 2015-07-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ヤの主枠 |
KR101699146B1 (ko) * | 2012-06-21 | 2017-01-23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승객 컨베이어 |
ES2894733T3 (es) * | 2013-12-06 | 2022-02-15 | Inventio Ag | Soporte para el montaje en el sitio de un dispositivo de transporte de personas |
JP5985685B1 (ja) * | 2015-03-09 | 2016-09-06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延設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乗客コンベア |
DE102015214077A1 (de) * | 2015-07-24 | 2017-01-26 | Thyssenkrupp Ag | Beförder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
DE102015215531A1 (de) * | 2015-08-14 | 2017-02-16 | Thyssenkrupp Ag | Personenfördervorrichtung mit adaptivem Schwingungsdämpf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von auf Personenfördervorrichtungen übertragenen Gebäudeschwingungen |
US10421643B2 (en) * | 2016-01-21 | 2019-09-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Passenger conveyor |
TWI720212B (zh) * | 2016-06-21 | 2021-03-01 | 瑞士商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 將手扶梯或移動步道現代化之方法、用於此方法的裝置組合及新的橫樑 |
-
2017
- 2017-11-22 CN CN201780096791.4A patent/CN111344247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22 WO PCT/JP2017/041982 patent/WO20191025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22 US US16/763,236 patent/US108650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22 JP JP2019556015A patent/JP6743984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864651U (zh) * | 2012-10-10 | 2013-04-10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防地震保护装置 |
CN105492364A (zh) * | 2013-09-11 | 2016-04-1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输送设备 |
JP2016088631A (ja) * | 2014-10-30 | 2016-05-23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JP2016183008A (ja) * | 2015-03-26 | 2016-10-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 |
CN106144868A (zh) * | 2015-05-13 | 2016-11-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 |
JP2017190235A (ja) * | 2016-04-15 | 2017-10-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43984B2 (ja) | 2020-08-19 |
US10865073B2 (en) | 2020-12-15 |
JPWO2019102542A1 (ja) | 2020-04-02 |
US20200307960A1 (en) | 2020-10-01 |
WO2019102542A1 (ja) | 2019-05-31 |
CN111344247A (zh) | 2020-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32865B (zh) | 在地震事件中用于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的侧向阻尼和中间支撑件 | |
JP2013067461A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11344247B (zh) | 乘客输送机 | |
JP5284590B2 (ja) | 建築物耐震用の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
JP5231944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326419A (zh) | 固定块 | |
EP4063580A1 (en) | Metal beam having asymmetrical section and having damage warning function | |
JP5587846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14502497B (zh) | 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调整装置和曳引机安装方法 | |
CN107949533B (zh) | 导轨固定装置 | |
JP2015151231A (ja)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
EP1447370B1 (en) | Elevator | |
KR20100083358A (ko) | 터널용 제트팬의 고정장치 | |
JP2016210605A (ja) |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そ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
JP2016175740A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218968589U (zh) | 一种简易的扶梯端部支撑结构 | |
JP5284589B2 (ja) | 建築物耐震用の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
JP5161425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設備 | |
CN216190196U (zh) | 绳头固定组件 | |
JP2014037279A (ja)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立設方法 | |
JP5247041B2 (ja) | 建築物耐震用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
CN115461297A (zh) | 电梯的防振装置 | |
KR200333818Y1 (ko) | 교량의 상부구조물 상승용 잭 받침장치 | |
CN113727935A (zh) |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 | |
CN207903707U (zh) | 一种电梯轿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