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364A - 乘客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92364A CN105492364A CN201380078748.7A CN201380078748A CN105492364A CN 105492364 A CN105492364 A CN 105492364A CN 201380078748 A CN201380078748 A CN 201380078748A CN 105492364 A CN105492364 A CN 1054923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dy frame
- establishing
- newly
- building
- conveying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中即使因强烈地震等导致建筑物大幅摇晃也能够防止新设主体框坠落的乘客输送设备。为此,在乘客输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已设主体框(2)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7A)以相对于建筑梁(9)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载置在建筑物的建筑梁(9)之上,并且设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13)以相对于建筑梁(9)和已设方承载梁(13A)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载置于建筑梁(9)和已设方承载梁(7A)上,驱动机(21)和电控盘(20,20A)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已设主体框(2)与新设主体框(10)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自动扶梯、电动道路的乘客输送设备,特别涉及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例如有专利文献1~3。
另外,作为没有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但利用已设阶梯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例如有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1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8-191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89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35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乘客输送设备中,采用如下结构: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拆除结构部件后的已设主体框内,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新设主体框。
此处,当例如由于强烈地震或强风等导致建筑物大幅摇晃,架设有乘客输送设备的下层和上层的建筑梁的间隔变窄时,乘客输送设备的主体框被挤破,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主体框自身的全长缩短,在该状态下当建筑梁的间隔复原扩大时,乘客输送设备的承载梁与建筑梁的搭接量不足,最糟糕的情况下可以想到其坠落下来。
因此,在设置乘客输送设备时期望设计成即使建筑物以所设想的最大的大小摇晃仍不会导致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
然而,当例如因修订建筑基准等而变更了建筑物的所设想的最大的摇晃大小的基准时,已设乘客输送机有可能不满足不会使主体框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这样的条件。
此处,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已设主体框和新设主体框各自设有承载梁而载置于建筑梁,所以即使已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只要新设主体框不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就能避免搭接量不足导致坠落的情况,但是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而且附图中已设主体框与新设主体框之间的间隙设定得没有那么大。
而且,新设主体框装配有各种结构部件,所以即便新设主体框的长度缩短,其长度也是有限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新设主体框固定于已设主体框,仅用已设主体框的承载梁来载置于建筑梁,所以当已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时,就有可能出现如上所述搭接量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采用如下结构:为了能够设置宽度比新设主体框宽的链轮(sprocket),在新设主体框的外部的已设主体框设置有链轮和驱动机,因此,结果新设主体框的长度大幅缩短,但其结果是,由于新设主体框的端部离建筑梁非常远而没有在新设主体框设置承载梁,用设置在已设主体框内的强度部件来支承新设主体框。因此,与专利文献2的情况一样,已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时,有可能出现搭接量不足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4中采用如下结构:为了利用已设阶梯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在主体框之外的已设阶梯之上设置控制用设备(电控盘)或驱动机整体,并且因为主体框离建筑物的地面的距离远,所以没有设置承载梁而在已设阶梯的台阶上载置主体框,成为一种主体框的端部与已设阶梯的台阶的铅直面接触的结构。因此,没有考虑主体框因建筑物的摇晃而被压缩导致塑性变形,已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时,就有可能出现搭在台阶上的部分的搭接量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中即使因强烈地震等导致建筑物大幅摇晃也能够防止新设主体框坠落的乘客输送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乘客输送设备,例如,包括:支承于建筑物上的、拆除了已设的乘客输送机的构成部件的已设主体框;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内的新设主体框,环状连结的多个梯级在内部循环移动;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多个梯级的链轮;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链轮的动力的驱动机;和控制所述驱动机的电控盘,所述乘客输送设备的特征在于: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建筑结构物)的间隙设定得比从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大,在所述乘客输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梁之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之上,所述驱动机和所述电控盘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之间的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的乘客输送设备中,新设主体框的承载梁以相对于建筑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载置,并且驱动机和电控盘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已设主体框与新设主体框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缩短新设主体框的长度,因此即使建筑物大幅摇晃也能够避免新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而且即便已设主体框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也能够防止新设主体框的坠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乘客输送设备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驱动侧机械室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乘客输送设备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驱动侧机械室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沿图1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其中,本文中作为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例子,以自动扶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电动道路。
如图1、图2所示,自动扶梯设备1包括已设的自动扶梯的拆除了构成部件后的已设主体框2和配置在该已设主体框2内的新设自动扶梯3。
已设主体框2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的侧框架4A、4B、在底部将这些左右侧框架4A、4B机械连结的底板5和设置在左右侧框架4A、4B的长度方向端部的端框架6A、6B,在端框架6A、6B分别向框架外水平突出地设有承载梁7A、7B。并且,已设主体框2的承载梁7A、7B以跨在建筑物8的彼此离开的建筑梁9、9之间的方式与建筑梁9、9(建筑物8)卡合。
另一方面,新设自动扶梯3在基座上构成有新设主体框10,该新设主体框10也与已设主体框2同样地包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的侧框架11A、11B和在这些侧框架11A、11B的长度方向端部设置的端框架12A、12B,在端框架12A、12B分别向框架外水平突出地设置有承载梁13A、13B。这样构成的新设主体框10安装有:配置在新设主体框10内并在内部循环移动的环状连结的多个梯级16;沿梯级16的移动方向立起设置的栏杆17;在栏杆17的周缘与梯级16同步地循环移动的移动扶手18;在新设主体框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的乘降台19;驱动梯级16和移动扶手18的链轮15;产生用于驱动链轮15的动力的驱动机21;和控制驱动机21来控制运转的电控盘20等。
此处,多个梯级16例如由卷绕在链轮15上的链等环状连结而被链轮15所驱动。驱动机21由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成,所产生的动力例如经由链、传动带等传递到链轮15来驱动链轮15。
另外,新设主体框10收纳在已设主体框2的内侧,使作为新设主体框10的支承部的承载梁13A、13B配置在作为已设主体框2的支承部的承载梁7A、7B上。
此处,乘客输送设备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中至少一者作为自由端,以应对建筑物8的摇晃。例如,可以将一者作为自由端,将另一方作为固定端,也可以将两端都作为自由端。
图3表示自由端侧,设置在已设主体框2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7A以相对于建筑梁9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载置在建筑物8的建筑梁9之上,并且设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13A以相对于建筑梁9和已设方承载梁7A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载置于建筑梁9和已设方承载梁7A之上。
图3中,已设主体框2的承载梁7A与建筑梁9的搭接量R通常为130~150mm左右,间隙g为50~70mm左右,但发生强烈地震等的情况下,根据建筑物8的刚性,建筑物8超过设想地大幅摇晃,下层与上层的建筑梁9的间隔变下载或变宽,搭接量R、间隙g有可能不足。
因此,为了应对上层与下层的建筑梁9的间隔变宽的情况,作为设想到例如发生强烈地震等的情况而设置的搭接量K,设定为160mm以上,并且为了在上层与下层的建筑梁9的间隔变窄的情况下新设主体框10不被挤坏,间隔S设定为80mm以上。
此处,为了增大新设主体框10与建筑梁9的间隔S,必须缩小新设主体框10的机械室空间,当如历来那样将驱动机21、电控盘20等设备组装在主体框内的新设主体框10的情况下,新设主体框10的长度的缩短是有限的。即,在现有结构中产生不能进行为强烈地震等而准备的已设乘客输送设备的改装的问题。
于是,如图3所示,使驱动机21和电控盘20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已设主体框2与新设主体框10之间的间隙,缩短新设主体框10的长度,确保从新设主体框10的端部到建筑物8的间隙即间隙S。
例如,将驱动机21设置在新设主体框10上,并且使其一部分从新设主体框10突出,或者如图3所示,以跨已设主体框2和新设主体框10的方式设置驱动机21。
另外,例如将电控盘20安装在已设主体框2上,使其向新设主体框10侧突出,或者将电控盘20安装在新设主体框10上,使其向已设主体框2侧突出,由此使得一部分配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外部,其他部分配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内部。或者,也可以如薄型电控盘20A那样设置在已设主体框2与新设主体框10之间,由此电控盘整体配置在已设主体框2的内部且新设主体框10的外部。
另外,通常驱动机21比电控盘20大,所以当将驱动机21整体配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外部时,间隙S变得过大,导致承载梁13A难以载置于建筑梁9之上。因此,优选仅将驱动机21的一部分配置在新设主体框10的外部。
另外,从新设主体框10的端部至建筑物8的间隙S被设定为即使建筑物8以设想的最大的大小摇晃也不会导致新设主体框10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大小。
另外,当已设方承载梁7A相对于建筑梁9的搭接量R不足的情况下,优选将新设方承载梁13A相对于建筑梁9的搭接量K设定为比已设方承载梁7A相对于建筑梁9的搭接量大。另外,已设方承载梁7A相对于建筑梁9的搭接量R没有不足的情况下,搭接量K也可以设定为与搭接量R相同。
通过这样构成,在利用已设乘客输送机的已设主体框2来设置新设乘客输送机3的乘客输送设备1中,新设主体框2的承载梁13A相对于建筑梁9可移动地载置,并且驱动机21和电控盘20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已设主体框2与新设主体框10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缩短新设主体框10的长度,因此即使建筑物8大幅摇晃也能够避免新设主体框10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即便已设主体框2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或电控盘20、驱动机21破损,也能够维持新设主体框10而不使其压缩,所以能够防止新设主体框2的坠落。
另外,如图4所示,为了以防万一,也可以利用卡合部件30将已设主体框2与新设主体框10卡合。
另外,图3中利用上层侧的驱动侧机械室放大截面图进行了说明,但下层侧也可以是同样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至此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仅仅是一例,本发明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只要彼此不矛盾,也可以组合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扶梯设备、2…已设主体框、3…新设自动扶梯、主体框、4A、4B、11A、11B…侧框架、5…底板、6A、6B、12A、12B…端框架、7A、7B、13A、13B…承载梁、8…建筑物、9…建筑梁、10…新设主体框、15…链轮、16…梯级、17…栏杆、18…移动扶手、19…乘降台、20、20A…电控盘、21…驱动机、30…卡合部件。
Claims (8)
1.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于建筑物上的、拆除了已设乘客输送机的构成部件的已设主体框;
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内的新设主体框,环状连结的多个梯级在内部循环移动;
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多个梯级的链轮;
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链轮的动力的驱动机;和
控制所述驱动机的电控盘,其中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得比从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大,
在所述乘客输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梁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上,
所述驱动机和所述电控盘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由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成,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并且一部分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由驱动机和减速机构成,以跨所述已设主体框和所述新设主体框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盘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外部,其他部分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盘整体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内部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大于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为即使所述建筑物以设想的最大幅度摇晃所述新设主体框也不会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卡合的卡合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74459 WO2015037070A1 (ja) | 2013-09-11 | 2013-09-11 | 乗客コンベア設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92364A true CN105492364A (zh) | 2016-04-13 |
CN105492364B CN105492364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266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8748.7A Active CN105492364B (zh) | 2013-09-11 | 2013-09-11 | 乘客输送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37023B2 (zh) |
CN (1) | CN105492364B (zh) |
WO (1) | WO201503707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4247A (zh) * | 2017-11-22 | 2020-06-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00841B2 (ja) * | 2014-03-25 | 2017-09-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 |
JP6389788B2 (ja) * | 2015-03-26 | 2018-09-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客コンベア |
JP7491455B1 (ja) | 2023-10-11 | 2024-05-28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マンコンベヤ |
JP7559993B1 (ja) | 2024-03-11 | 2024-10-02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マンコンベヤ及びマンコンベヤ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35961A (ja) * | 1999-05-28 | 2000-12-05 | Tokin Corp | 酸化物磁性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1158585A (ja) * | 1999-12-01 | 2001-06-12 | Hitachi Ltd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JP2006016153A (ja) * | 2004-07-02 | 2006-01-19 | Hitachi Ltd | 乗客コンベア設備 |
JP2012144336A (ja) * | 2011-01-12 | 2012-08-02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乗客コンベア |
CN103010912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传送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10339B2 (ja) * | 1999-05-24 | 2010-02-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設置方法 |
-
2013
- 2013-09-11 WO PCT/JP2013/074459 patent/WO201503707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11 CN CN201380078748.7A patent/CN105492364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JP JP2015536343A patent/JP603702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35961A (ja) * | 1999-05-28 | 2000-12-05 | Tokin Corp | 酸化物磁性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1158585A (ja) * | 1999-12-01 | 2001-06-12 | Hitachi Ltd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JP2006016153A (ja) * | 2004-07-02 | 2006-01-19 | Hitachi Ltd | 乗客コンベア設備 |
JP2012144336A (ja) * | 2011-01-12 | 2012-08-02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乗客コンベア |
CN103010912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传送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4247A (zh) * | 2017-11-22 | 2020-06-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 |
CN111344247B (zh) * | 2017-11-22 | 2021-09-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92364B (zh) | 2017-05-10 |
JP6037023B2 (ja) | 2016-11-30 |
WO2015037070A1 (ja) | 2015-03-19 |
JPWO2015037070A1 (ja) | 2017-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92364A (zh) | 乘客输送设备 | |
CN109610849A (zh) | 一种大跨度高空连廊桁架的施工方法 | |
CN106401614A (zh) | 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640862B (zh) | 电气设备备件的运输系统 | |
CN202117247U (zh) | 消除斜撑作用的楼梯 | |
CN213232972U (zh) | 一种无缝连接柔性轨道系统 | |
JP2015101472A (ja) | 乗客コンベア用フレーム支持構造 | |
KR101725086B1 (ko) | 하로교 거더세그먼트를 이용한 긴급교량복구용 거더 | |
JP2016088631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
CN105274939A (zh) |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 |
CN101234723A (zh) | 自动升降机构架安装用暂设部件及利用自动升降机构架安装用暂设部件的架设方法 | |
JP6200841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03061262B (zh) | 一种跨缆吊机及其应用方法 | |
US9399915B2 (en) | Dumping system | |
CN104278803A (zh) | 钢筋混凝土楼梯滑动支座 | |
JP6258075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204959614U (zh) |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 |
JP6416539B2 (ja) | 橋桁の架け替え工法 | |
CN216107848U (zh) | 轨道连接装置及轨道总成 | |
CN209907179U (zh) | 一种井下可调高度的行人过桥 | |
CN104895481A (zh) | 一种电梯试验塔筒内壁爬梯 | |
CN102146798B (zh) | 电气化铁路营业线增建明洞拱圈衬砌台车及构筑方法 | |
CN114233033A (zh) | 一种高空安全网移动设备 | |
CN105905772B (zh) | 乘客传送机 | |
CN110080540B (zh) |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