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7151B -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7151B
CN111317151B CN202010289067.7A CN202010289067A CN111317151B CN 111317151 B CN111317151 B CN 111317151B CN 202010289067 A CN202010289067 A CN 202010289067A CN 111317151 B CN111317151 B CN 111317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piece
stirring
frame
stir
bas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9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7151A (zh
Inventor
陈超
蒋挺
徐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ia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lia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ia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lia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9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7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7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7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2/00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 A23N12/08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for drying or roasting
    • A23N12/10Rotary roa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2/00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 A23N12/08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for drying or roasting
    • A23N12/12Auxiliary devices for roast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2/00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 A23N12/08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for drying or roasting
    • A23N12/12Auxiliary devices for roasting machines
    • A23N12/125Accessories or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滚桶装置,所述滚桶装置包括外筒和套接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机架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内筒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轮相配合,所述滚桶装置和机架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机架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滚桶装置靠近冷却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内筒包括有翻炒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盆体,以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受热均匀、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炒籽机,是对颗粒状物料进行烘干或炒熟的机器,其所出物料可直接作为食品(如香芝麻、熟瓜子、炒板栗、咖啡等),也可作为榨油预处理原料(如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现有技术中,咖啡豆加工设备工作效率低,对咖啡豆的生产加工需要的时间较长,且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和使用,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受热均匀、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滚桶装置,所述滚桶装置包括外筒和套接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机架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内筒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轮相配合,所述滚桶装置和机架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机架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冷却装置;
所述滚桶装置靠近冷却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外筒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同外筒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轴承件,所述轴承件下端同盖板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和轴承件之间贯穿有杆体,所述杆体一端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内筒包括有翻炒装置,所述翻炒装置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同内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炒装置包括有第一翻炒叶片,所述第一翻炒叶片周向分布在内筒内壁中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炒叶片背离内筒内壁的一侧设有第二翻炒叶片,所述第二翻炒叶片与第一翻炒叶片相互垂直;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盆体分隔为冷却腔和落料腔,所述隔板表面分布有除杂孔,所述盆体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转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同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筒的两端和外筒紧密配合防止物料卡住,所述皮带轮包括有两个分别位于滚桶装置和驱动电机的一侧,便于传动,提高驱动电机对滚桶装置的控制,所述外筒为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内筒进行转动,所述滚桶装置的下端两侧和机架上端固定连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两侧镂空,便于明火装置的放入,进行明火加热,提高了效率,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所述出料机构和外筒转动连接,所述外筒和盖板的配合处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盖板将出料口封堵,通过电磁阀来控制盖板的开闭,所述的内筒内设有和盖板抵触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和内筒固定连接,另一端同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倾斜设置,所述伸缩杆由电磁阀控制启闭,大大提高了全自动的效率,所述内筒的两端为镂空的,便于使用,所述轴承件包括有两个,轴承件均位于固定件的内侧,杆体将轴承件和盖板连通,便于控制盖板,所述横杆包括有连个形成错位交叉,便于对物料的搅拌转动,提高受热的效果,所述第一翻炒叶片向上倾斜,与内壁形成一个夹角,所述第二翻炒叶片位于第一翻炒叶片背离内筒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远离冷却装置的一端,因此便于烘炒的同时便于出料,不会对物料的倒出有阻挡的作用,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盆体分隔为冷却腔和落料腔,所述冷却腔能够便于对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进行冷冷搅拌并且对掉落的咖啡豆表皮进行一个去除,提高了筛选的效率,提高质量,所述隔板表面分布有除杂孔,所述掉落的咖啡豆表皮能够通过在搅拌的过程中从除杂孔排出,排出的表皮会落入落料腔内,便于收集清理,所述盆体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转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能够加速对咖啡豆皮的去除,同时在搅拌的工程中加速对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进行降温处理,大大提高了冷却的效率,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同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两侧,所述连杆和固定环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强度和效率,同时便于安装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重力传感器、控制电机和微处理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盆体的底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构成控制回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在盆体内进行冷却时会随着开口从出料口排出,因此在该过程中物料会慢慢减少,此时盆体内的质量会减轻,若电机一直控制转轴较快的转动,会导致电量的消耗,同时会对机械造成疲劳损坏,导致使用的寿命降低,设置重力传感器能够对盆体的质量进行检测,当盆体内物料不断减少的时候,重力传感器会将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电机,将电流减小,控制电机可以驱动转轴降速,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控制电机可以采用直流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机构的下端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一侧和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板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板的设置便于物料的漏出进入盆体,所述出料板与盆体相配合且向盆体延伸,便于物料完全进入盆体不会外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桶装置两侧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和外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外侧设有周向分布的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两端和固定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和紧固杆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固定盘和外筒之间的连接的牢固度,便于所述滚桶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因此便于生产和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所述紧固杆和固定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提高了连接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空腔内,驱动电机设有皮带轮的一侧贯穿机架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外侧设有盖门,所述盖门便于将机架内的装置锁闭,防止损坏或者被盗窃,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远离冷却装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设有支撑腿将驱动电机垫高便于使用,同时提高了连接的强度,提高了驱动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贯穿机架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且向上延伸与外筒相连接,所述内筒设有出风口同风管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和驱动电机同侧平行设置,所述风机位于远离盖门的一侧,所述风管和风机相配合,由于内筒两端为镂空的因此便于风管的使用,所述风管可以对内筒进行排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相对于外筒设有出料机构的一侧还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位于出料机构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机构与出料机构同侧,所述下料机构便于物料的放入,由于内筒的两端为镂空的因此便于了下料机构的使用的,便于物料的放入,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件、第二搅拌件、第三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位于连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包括有助推板,所述助推板的两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三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均包括有两个反向设置的弧片,弧片位于连杆的中部,所述搅拌装置在固定轴上依次为第一搅拌件、第三搅拌件、第二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所述第三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位于靠近转轴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咖啡豆呈固定颗粒因此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便于对下方的咖啡豆进行推动搅拌,所述第三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便于对上方的咖啡豆进行搅拌,所述弧片之间形成一个推面,便于对咖啡豆的推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三搅拌件同侧,且所述第一搅拌件远离转轴,所述第三搅拌件靠近转轴,所述第二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同侧且不同于第一搅拌件和第三搅拌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件靠近转轴,所述第四搅拌件远离转轴,所述第一搅拌件、第三搅拌件的朝向和第二搅拌件、第四搅拌件相反,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盆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和开口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所述开口处设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和开口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盆体的外侧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和落料板通过杆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设置便于冷却完成的咖啡豆漏出,通过开口进入落料通道从出料口排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落料板朝下开设,便于在搅拌装置的助力下提高咖啡豆的排出,所述落料板和转动把手之间设有连轴,所述落料板的下端设有固定柱,所述落料板背离转动把手的一侧设有对连轴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转动把手向上搬动的时候所述落料板打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炒咖啡豆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物料从下料机构中倒入,物料随着下料机构进入内筒,当下料完成后对下料机构进行封闭;
第二步:在加热腔放置明火加热的设备,对滚桶装置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控制内进行正向转动,对桶内的物料进行均匀受热;
第三步:烘炒完成后,手动打开盖板,此时内筒进行反向转动,物料不断倾出,经过落料通道进入冷却装置内;
第四步:物料在盆体中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冷却,同时物料的杂质会随着搅拌的过程从除杂孔排出,在重力传感的作用下对盆体的重量进行检测,盆体中的物料减少重量减轻,且达到第一预设值时,重力传感器检测到并输出至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反馈至电磁阀和控制电机,控制电机能够将转速减慢,从而转轴使的转速减慢,且电磁阀控制盖板打开,进行出料,当出料使得盆体的重量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停止供料,控制电机恢复转速;
第五步料:对完成冷却的物料通过落料口出料或者通过人工舀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采用半自动,大大提高咖啡豆的质量筛选,降低了人力的成本,且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工作人员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就能够使用,且烘炒受热均匀,具有冷却功能,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滚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内筒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冷却装置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转动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控制系统原理图。
附图标记:1、盆体;101、隔板;102、冷却腔;103、落料腔;104、除杂孔;105、转轴;106、固定轴;107、搅拌装置;1071、第一搅拌件;1072、第二搅拌件;1073、第三搅拌件;1074、第四搅拌件;1075、助推板;1076、弧片;108、连杆;109、固定环;110、开口;111、出料口;112、落料板;113、转动把手;2、滚桶装置;201、外筒;202、内筒;203、驱动电机;204、皮带轮;205、加热腔;206、固定座;207、出料机构;2071、盖板;2072、固定块;2073、轴承件;2074、杆体;2075、电磁阀;208、翻炒装置;2081、横杆;2082、第一翻炒叶片;2083、第二翻炒叶片;209、出料板;210、固定盘;211、紧固杆;212、空腔;213、风机;214、风管;3、下料机构;4、盖门;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咖啡豆机,包括机架5,所述机架5的上端设有滚桶装置2,所述滚桶装置2包括外筒201和套接在外筒201内的内筒202,所述机架5内设有驱动电机203,所述内筒202和驱动电机203之间通过皮带轮204相配合,所述滚桶装置2和机架5之间设有加热腔205,所述机架5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座206,所述固定座206的上端设有冷却装置;
所述滚桶装置2靠近冷却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机构207,所述出料机构207与外筒201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207包括盖板2071,所述盖板2071的两侧设有同外筒201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2072,所述固定块2072之间设有轴承件2073,所述轴承件2073下端同盖板2071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72和轴承件2073之间贯穿有杆体2074,所述杆体2074一端连接有电磁阀2075;
所述内筒202包括有翻炒装置208,所述翻炒装置208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杆2081,所述横杆2081的两端同内筒20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炒装置208包括有第一翻炒叶片2082,所述第一翻炒叶片2082周向分布在内筒202内壁中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炒叶片2082背离内筒202内壁的一侧设有垂直固定连接第二翻炒叶片2083;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盆体1,所述盆体1的内部设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将盆体1分隔为冷却腔102和落料腔103,所述隔板101表面分布有除杂孔104,所述盆体1中部设有转轴105,所述转轴105的上端设有固定轴106,所述固定轴106贯穿转轴105,所述固定轴106的两侧分别设有搅拌装置107,所述搅拌装置107的一侧连接有连杆108,所述连杆108的上端同固定环109连接,所述固定环109固定连接于固定轴106两侧。所述内筒202的两端和外筒201紧密配合防止物料卡住,所述皮带轮204包括有两个分别位于滚桶装置2和驱动电机203的一侧,便于传动,提高驱动电机203对滚桶装置2的控制,所述外筒201为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电机203驱动内筒202进行转动,所述滚桶装置2的下端两侧和机架5上端固定连接,形成加热腔205,所述加热腔205的两侧镂空,便于明火装置的放入,进行明火加热,提高了效率,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所述出料机构207和外筒201转动连接,所述外筒201和盖板2071的配合处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盖板2071将出料口111封堵,通过电磁阀2075来控制盖板2071的开闭,所述的内筒202内设有和盖板2071抵触的伸缩杆(图中未标示),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和内筒202固定连接,另一端同盖板207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倾斜设置,所述伸缩杆由电磁阀2075控制启闭,大大提高了全自动的效率,所述内筒202的两端为镂空的,便于使用,所述轴承件2073包括有两个,轴承件2073均位于固定件的内侧,杆体2074将轴承件2073和盖板2071连通,便于控制盖板2071,所述横杆2081包括有连个形成错位交叉,便于对物料的搅拌转动,提高受热的效果,所述第一翻炒叶片2082向上倾斜,与内壁形成一个夹角,所述第二翻炒叶片2083位于第一翻炒叶片2082背离内筒202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远离冷却装置的一端,因此便于烘炒的同时便于出料,不会对物料的倒出有阻挡的作用,所述盆体1的内部设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将盆体1分隔为冷却腔102和落料腔103,所述冷却腔102能够便于对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进行冷却搅拌并且对掉落的咖啡豆表皮进行一个去除,提高了筛选的效率,提高质量,所述隔板101表面分布有除杂孔104,所述掉落的咖啡豆表皮能够通过在搅拌的过程中从除杂孔104排出,排出的表皮会落入落料腔103内,便于收集清理,所述盆体1中部设有转轴105,所述转轴105的上端设有固定轴106,所述固定轴106贯穿转轴105,所述固定轴106的两侧分别设有搅拌装置107,所述搅拌装置107能够加速对咖啡豆皮的去除,同时在搅拌的工程中加速对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进行降温处理,大大提高了冷却的效率,所述搅拌装置107的一侧连接有连杆108,所述连杆108的上端同固定环109连接,所述固定环109固定连接于固定轴106两侧,所述连杆108和固定环109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强度和效率,同时便于安装使用。
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控制系统(图中未标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重力传感器、控制电机和微处理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盆体1的底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05,构成控制回路,所述微处理器与电磁阀电性连接,物料在盆体1内进行冷却时会随着开口110从出料口111排出,因此在该过程中物料会慢慢减少,此时盆体1内的质量会减轻,若电机一直控制转轴105较快的转动,会导致电量的消耗,同时会对机械造成疲劳损坏,导致使用的寿命降低,设置重力传感器能够对盆体1的质量进行检测,当盆体1内物料不断减少的时候,重量低于在微处理器内设置的第一预设值的时候,重力传感器会将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信号反馈给电磁阀以及控制电机,此时电磁阀控制盖板2071开启,此时物料放出,不断进入盆体1内,同时电流减小,控制电机可以驱动转轴105降速,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控制电机可以采用直流电机,当盆体1内物料不断的增加,重量传感器检测到后,反馈到微处理器,此时若重量达到第二预设值的时候,所述电磁阀控制盖板2071关闭,此时停止供料,控制电机恢复正常转速。
所述出料机构207的下端设有出料板209,所述出料板209的一侧和外筒201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板209呈圆弧状,所述出料板209的设置便于物料的漏出进入盆体1,所述出料板209与盆体1相配合且向盆体1延伸,便于物料完全进入盆体1不会外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滚桶装置2两侧设有固定盘210,所述固定盘210和外筒20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201的外侧设有周向分布的紧固杆211,所述紧固杆211两端和固定盘2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210和紧固杆211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固定盘210和外筒201之间的连接的牢固度,便于所述滚桶装置2的安装和拆卸,因此便于生产和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所述紧固杆211和固定盘2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提高了连接的强度。
所述机架5内设有空腔212,所述驱动电机203位于空腔212内,驱动电机203设有皮带轮204的一侧贯穿机架5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所述机架5外侧设有盖门4,所述盖门4便于将机架5内的装置锁闭,防止损坏或者被盗窃,所述驱动电机203位于远离冷却装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03的下端设有支撑腿将驱动电机203垫高便于使用,同时提高了连接的强度,提高了驱动电机203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空腔212内还设有风机213,所述风机213一端连接有风管214,所述风管214贯穿机架5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且向上延伸与外筒201相连接,所述内筒202设有出风口同风管214相配合,所述风机213和驱动电机203同侧平行设置,所述风机213位于远离盖门4的一侧,所述风管214和风机213相配合,由于内筒202两端为镂空的因此便于风管214的使用,所述风管214可以对内筒202进行排气。
所述外筒201相对于外筒201设有出料机构207的一侧还设有下料机构3,所述下料机构3位于出料机构207的上端,所述下料机构3与出料机构207同侧,所述下料机构3便于物料的放入,由于内筒202的两端为镂空的因此便于了下料机构3的使用的,便于物料的放入,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搅拌装置107包括第一搅拌件1071、第二搅拌件1072、第三搅拌件1073和第四搅拌件1074,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和第二搅拌件1072均位于连杆108的下端,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和第二搅拌件1072均包括有助推板1075,所述助推板1075的两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三搅拌件1073和第四搅拌件1074均包括有两个反向设置的弧片1076,弧片1076位于连杆108的中部,所述搅拌装置107在固定轴106上依次为第一搅拌件1071、第三搅拌件1073、第二搅拌件1072和第四搅拌件1074,所述第三搅拌件1073和第二搅拌件1072均位于靠近转轴105的一侧,由于咖啡豆呈固定颗粒因此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和第二搅拌件1072便于对下方的咖啡豆进行推动搅拌,所述第三搅拌件1073和第四搅拌件1074便于对上方的咖啡豆进行搅拌,所述弧片1076之间形成一个推面,便于对咖啡豆的推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和第三搅拌件1073同侧,且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远离转轴105,所述第三搅拌件1073靠近转轴105,所述第二搅拌件1072和第四搅拌件1074同侧且不同于第一搅拌件1071和第三搅拌件1073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件1072靠近转轴105,所述第四搅拌件1074远离转轴105,所述第一搅拌件1071、第三搅拌件1073的朝向和第二搅拌件1072、第四搅拌件1074相反,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隔板101上设有开口110,所述盆体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111,所述出料口111和开口110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所述开口110处设有落料板112,所述落料板112和开口110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盆体1的外侧设有转动把手113,所述转动把手113和落料板112通过杆件固定连接,所述开口110的设置便于冷却完成的咖啡豆漏出,通过开口110进入落料通道从出料口111排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落料板112朝下开设,便于在搅拌装置107的助力下提高咖啡豆的排出,所述落料板112和转动把手113之间设有连轴,所述落料板112的下端设有固定柱,所述落料板112背离转动把手113的一侧设有对连轴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转动把手113向上搬动的时候所述落料板112打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咖啡豆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物料从下料机构3中倒入,物料随着下料机构3进入内筒202,当下料完成后对下料机构3进行封闭;
第二步:在加热腔205放置明火加热的设备,对滚桶装置2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203控制内进行正向转动,对桶内的物料进行均匀受热;
第三步:烘炒完成后,手动打开盖板2071,此时内筒202进行反向转动,物料不断倾出,经过落料通道进入冷却装置内;
第四步:物料在盆体1中在搅拌装置107的作用下,进行冷却,同时物料的杂质会随着搅拌的过程从除杂孔104排出,在重力传感的作用下对盆体1的重量进行检测,盆体1中的物料减少重量减轻,且达到第一预设值时,重力传感器检测到并输出至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反馈至电磁阀2075和控制电机,控制电机能够将转速减慢,从而转轴105使的转速减慢,且电磁阀2075控制盖板2071打开,进行出料,当出料使得盆体1的重量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停止供料,控制电机恢复转速;
第五步:对完成冷却的物料通过落料口出料或者通过人工舀出。
采用该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采用半自动,大大提高咖啡豆的质量筛选,降低了人力的成本,且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工作人员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就能够使用,且烘炒受热均匀,具有冷却功能,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炒咖啡豆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滚桶装置,所述滚桶装置包括外筒和套接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机架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内筒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轮相配合,所述滚桶装置和机架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机架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滚桶装置靠近冷却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外筒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同外筒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轴承件,所述轴承件下端同盖板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和轴承件之间贯穿有杆体,所述杆体一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内筒包括有翻炒装置,所述翻炒装置内设有相互交错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同内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炒装置包括有第一翻炒叶片,所述第一翻炒叶片周向分布在内筒内壁中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炒叶片背离内筒内壁的一侧设有第二翻炒叶片,所述第二翻炒叶片与第一翻炒叶片相互垂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盆体分隔为冷却腔和落料腔,所述隔板表面分布有除杂孔,所述盆体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转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同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两侧,所述滚桶装置两侧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和外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外侧设有周向分布的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两端和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件、第二搅拌件、第三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位于连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包括有助推板,所述助推板的两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三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均包括有两个反向设置的弧片,弧片位于连杆的中部,所述搅拌装置在固定轴上依次为第一搅拌件、第三搅拌件、第二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所述第三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位于靠近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三搅拌件同侧,且所述第一搅拌件远离转轴,所述第三搅拌件靠近转轴,所述第二搅拌件和第四搅拌件同侧且不同于第一搅拌件和第三搅拌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件靠近转轴,所述第四搅拌件远离转轴,所述第一搅拌件、第三搅拌件的朝向和第二搅拌件、第四搅拌件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重力传感器、控制电机和微处理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盆体的底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构成控制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的下端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一侧和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板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空腔内,驱动电机设有皮带轮的一侧贯穿机架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贯穿机架背离冷却装置的一侧且向上延伸与外筒相连接,所述内筒设有出风口同风管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相对于外筒设有出料机构的一侧还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位于出料机构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咖啡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盆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和开口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所述开口处设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和开口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盆体的外侧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和落料板通过杆体固定连接。
CN202010289067.7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317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067.7A CN111317151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067.7A CN111317151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151A CN111317151A (zh) 2020-06-23
CN111317151B true CN111317151B (zh) 2024-03-19

Family

ID=7116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9067.7A Active CN111317151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7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9878B (zh) * 2023-02-16 2023-10-27 杭州一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芝麻焙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4923Y (zh) * 2006-04-13 2007-04-04 陈胜雄 一种咖啡豆烘焙炒机
TWM458815U (zh) * 2013-04-26 2013-08-11 Grand Mate Co Ltd 咖啡豆之冷卻裝置
CN203234009U (zh) * 2013-04-26 2013-10-16 关隆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豆的冷却装置
CN105475148A (zh) * 2014-09-19 2016-04-13 李国芳 一种宠物喂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37550A (zh) * 2016-07-08 2016-10-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自动取米机构及其干燥控制方法
CN110314582A (zh) * 2019-07-10 2019-10-11 青岛洛唯新材料有限公司 石墨浆料配料系统
CN211910472U (zh) * 2020-04-14 2020-11-13 温州启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炒咖啡豆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4923Y (zh) * 2006-04-13 2007-04-04 陈胜雄 一种咖啡豆烘焙炒机
TWM458815U (zh) * 2013-04-26 2013-08-11 Grand Mate Co Ltd 咖啡豆之冷卻裝置
CN203234009U (zh) * 2013-04-26 2013-10-16 关隆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豆的冷却装置
CN105475148A (zh) * 2014-09-19 2016-04-13 李国芳 一种宠物喂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37550A (zh) * 2016-07-08 2016-10-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自动取米机构及其干燥控制方法
CN110314582A (zh) * 2019-07-10 2019-10-11 青岛洛唯新材料有限公司 石墨浆料配料系统
CN211910472U (zh) * 2020-04-14 2020-11-13 温州启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炒咖啡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151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9559B1 (ko) 분쇄 발효식 동물 사체처리기
CN111545270B (zh) 一种有机大米精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N111317151B (zh) 一种炒咖啡豆机及其使用方法
CA2797477A1 (en) Cooking device
CN114304695B (zh) 一种基于膨化休闲食品饱和蒸汽预热的膨化装置及膨化工艺
CN215075372U (zh) 一种可自动分离的坚果类食品炒制机
CN209300234U (zh) 一种新型卧式炒货装置
CN113040408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翻炒装置
CN211910472U (zh) 一种炒咖啡豆机
CN203776115U (zh) 干果翻炒散热机
KR102155985B1 (ko) 커피 로스팅 머신
CN114698858B (zh) 一种防坚果损伤的明火焦糖化加工装置
CN211896856U (zh) 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
CN211608132U (zh) 一种外桶固定内桶可取出的双桶式煮料机
KR100696248B1 (ko) 튀김장치
CN108633941B (zh) 一种可批量生产炸鱼的鱼罐头加工用鱼骨式炸鱼机
CN209915000U (zh) 咖啡豆烘焙机结构
CN206183075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油炸锅
CN115226920B (zh) 一种冷冻奶油蘑菇培根黄油焗饭的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06150412U (zh) 一种山核桃的处理系统
CN219920102U (zh) 新型油炸机
CN215075389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烘炒装置
CN217038758U (zh) 一种白辣椒加工用的漂烫、冷却设备
JP2945603B2 (ja) 回転型乾燥装置
KR101621508B1 (ko) 열풍을 이용한 곡물 볶음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0

Address after: No.2 Dawei Road, Ouhai,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pplicant after: HUALIAN MACHINE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 of West workshop, No.6 Dazheng Road, Gaoxiang Industrial Zone, Xinqiao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Q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