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7773B -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7773B
CN111307773B CN202010174508.9A CN202010174508A CN111307773B CN 111307773 B CN111307773 B CN 111307773B CN 202010174508 A CN202010174508 A CN 202010174508A CN 111307773 B CN111307773 B CN 111307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liquiritin
oleanolic acid
fluorescenc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45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7773A (zh
Inventor
张亚会
戴双雄
董宇平
佟斌
石建兵
蔡政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0101745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7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7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7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7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7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01N21/643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non-biological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所述荧光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DDA0002410307390000011
n为1、2、3、4、5、6、7或8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荧光化合物,其是一种AIE化合物,能够通过荧光发射强度或荧光发射波长变化实现对天然化合物的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荧光发射强度增加实现对齐墩果酸的“点亮型”响应;可以通过荧光发射波长蓝移实现对甘草苷的响应;能够通过一次检测区分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

Description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天然产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如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在医药、诊疗中具有良好的消炎、抗菌等功效,《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称“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其中,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甜味存留时间长,作为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近期研究表面,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有一定的防癌和抗癌作用,甘草次酸可抑制原癌;甘草苷具有抗氧化、抗HIV等多种药理作用;齐墩果酸为广谱抗菌药,临床上用于护肝降酶,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菌痢、急性肠胃炎、泌尿系统感染。另外,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急性肝炎。可见对植物天然化合物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植物天然产物已成为各国重点投入的竞争领域。迄今,许多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途径已被解析。尚轶研究员等分析了葫芦科植物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了葫芦素合成途径基因,并在酵母中得到了功能验证(Science,2014;Nature Plant,2016)。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easling课题组将不同来源的多个基因在酵母中组装,构建了合成青蒿素前体青蒿酸的工程细胞(Nature,2013),最高产量达25g/L,100m3发酵产量可替代5万亩黄花蒿的种植,堪称合成生物学重大突破的典范。齐墩果酸、甘草苷等类化合物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经成为细胞工厂合成植物天然产物的首要攻克目标,但是快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得到的产物是细胞工厂合成植物天然产物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现有的检测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手段是液相质谱联用等,设备庞大,花费高,操作繁琐,时间长,更不能实现在细胞工厂中的跟踪检测和实时监测。目前,荧光探针由于各种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合成特异性点亮天然植物化合物的荧光探针成为检测最受关注的方法。构建基于诱导聚集发光(AIE)的关键化合物实时监测和代谢动态调控技术,高产菌株的通量筛选技术更是最快速灵敏的手段。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然植物化合物检测过程复杂、耗时长的等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所述荧光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10307370000021
n为1、2、3、4、5、6、7或8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荧光化合物,其是一种AIE化合物,能够通过荧光发射强度或荧光发射波长变化实现对天然化合物的检测。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包括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上述四种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的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410307370000031
A为甘草酸,B为齐墩果酸,C为甘草次酸,D为甘草苷。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n为2、3、4、5、6或7中的任一种,优选为3、4、5或6中的任一种,更优选为4或6。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进行荧光检测,根据得到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待测溶液的配制包括:将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与含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溶液II混合,再与所述荧光化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静置。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对照溶液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
其中,所述对照溶液的配制包括: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与所述荧光化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静置。
所述待测溶液与所述对照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的用量相同,不良溶剂的用量相同。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所述待测溶液与所述对照溶液的荧光光谱的荧光发射强度和/或荧光发射波长。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的荧光发射波长相较于所述对照溶液的荧光光谱的荧光发射波长蓝移时,说明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包括甘草苷。其中,蓝移是指荧光发射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齐墩果酸和/或甘草苷的含量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将齐墩果酸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记录480nm的荧光发射强度,以齐墩果酸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齐墩果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荧光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得到待测溶液中齐墩果酸对应的荧光发射强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溶液中齐墩果酸的浓度;
和/或,
将甘草苷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记录388nm与480nm的荧光发射强度比,以甘草苷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甘草苷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荧光发射强度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得到待测溶液中甘草苷对应的荧光发射强度比,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溶液中甘草苷的浓度;
其中,所述齐墩果酸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的配制包括:将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与一系列不同体积的含所述齐墩果酸的溶液II混合,再与所述荧光化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静置,以配置得到含不同浓度齐墩果酸的溶液。待测溶液与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的用量相同,不良溶剂的用量相同。
甘草苷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的配制和齐墩果酸一致。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的溶剂为所述荧光化合物的良溶剂。优选的,所述溶液I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或四氢呋喃。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I的溶剂为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良溶剂。优选的,所述溶液II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或水。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不良溶剂为水或PBS缓冲溶液。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中,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浓度为10-2~10- 4mol/L,优选为5×104~10-3mol/L。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I中,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浓度为10-2~10-4mol/L,优选为5×104~10-3mol/L。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与所述溶液II的体积比为10:1~1:1.5,优选为10:3~1:1。如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液I与所述溶液II的体积比可以为10:3、3:1、2:1、1:1等等。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不良溶剂与所述溶液I的体积比为(25~40):1。
如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不良溶剂与所述溶液I的体积比可以为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等等。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为甘草酸、甘草次酸和/或齐墩果酸时,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0-48h;当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为甘草苷时,所述静置的时间为0.5~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特定荧光化合物,可通过在一定处理方法,通过荧光光谱实现对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检测;
(2)本发明可以通过荧光发射强度增加实现对齐墩果的“点亮型”响应;可以通过荧光发射波长蓝移实现对甘草苷的响应;能够通过一次检测区分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
(3)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灵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C6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C1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C2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C3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C4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C5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C7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C8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8中8种探针分别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检测的荧光强度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C6探针对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混合溶液的检测;
图11为本发明C4探针、齐墩果酸以及C4探针和齐墩果酸混合的核磁谱图;图12为本发明C6探针、甘草苷以及C6探针和甘草苷混合的核磁谱图;
图13为本发明C6探针空白组、C6探针与甘草酸混合实验组、C6探针与齐墩果酸混合实验组的扫描电镜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0中随齐墩果酸含量变化的荧光强度变化图;
图15为图14中C6探针对齐墩果酸的检测中荧光强度随齐墩果酸体积的变化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随甘草苷含量变化的荧光强度变化图;
图17为图16中C6探针对甘草苷的检测中I388/I480随甘草苷体积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部分试剂及仪器信息可以如下:
核磁共振波谱仪,型号为Mercury-Plus 400,厂商为美国Varian公司;
荧光光度计,型号为Hitachi F-7000,厂商为日本Hitachi公司。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如下:
以下为了方便区分,将n=1,2,3,4,5,6,7,8对应的8种化合物分别简称为C1、C2、C3、C4、C5、C6、C7、C8。
Figure BDA0002410307370000081
n=1,2,3,4,5,6,7,8。
上述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考申请号为201811183894.7的专利申请。其中,当n=1,2,3,4,5时,其制备方法的区别仅在于将201811183894.7实施例1中的4-氨基苯甲酸正己酯分别替换为4-氨基苯甲酸甲酯、4-氨基苯甲酸乙酯、4-氨基苯甲酸正丙酯、4-氨基苯甲酸正丁酯、4-氨基苯甲酸正戊酯。制备得到的n=1,2,3,4,5对应的荧光化合物C1、C2、C3、C4、C5的核磁氢谱数据如下:
C1:1H NMR(400MHz,CDCl3),δ:8.03(d,J=8.0Hz,4H),7.32(d,J=
8.0Hz,4H),7.23(m,10H),6.48(s,2H),3.92(s,6H).13C NMR(100MHz,CDCl3),δ:(ppm):166.56,143.80,136.07,133.18,131.28,130.70,128.44,128.34,127.03,126.77,124.42,96.47,52.20.MALDI-MS(m/z):C34H26N2O4:理论值:526.19.实测值:526.20(M+).
C2:1H NMR(400MHz,CDCl3),δ:8.04(d,J=8.0Hz,4H),7.33(d,J=8.0Hz,4H),7.24(m,10H),6.47(s,2H),4.38(q,J=8.0Hz,4H),1.39(t,J=4.0Hz,6H).13C NMR(100MHz,CDCl3),δ:(ppm):166.09,143.72,136.06,133.20,131.29,130.65,128.43,128.33,127.39,126.74,124.39,96.41,61.05,14.36.MALDI-MS(m/z):C36H30N2O4:理论值:554.22.实测值:554.67(M+).
C3:1H NMR(400MHz,CDCl3),δ:8.04(d,J=8.0Hz,4H),7.32(d,J=8.0Hz,4H),7.24((m,10H),6.47(s,2H),4.28(t,J=8.0Hz,4H),1.80(m,4H),1.03(t,J=4.0Hz,6H).13C NMR(100MHz,CDCl3),δ:(ppm):166.15,143.72,136.06,133.20,131.30,130.66,128.43,128.33,127.41,126.74,124.40,96.43,66.65,22.15,10.55.MALDI-MS(m/z):C38H34N2O4:理论值:582.25.实测值:582.10(M+).
C4:1H NMR(400MHz,CDCl3),δ:8.04(d,J=8.0Hz,4H),7.33(d,J=8.0Hz,4H),7.23(m,10H),6.47(s,2H),4.33(t,J=4.0Hz,4H),1.75(m,4H),1.48(m,4H),0.99(t,J=4.0Hz,6H).13C NMR(100MHz,CDCl3),δ:(ppm):166.16,143.72,136.06,133.20,131.30,130.65,128.44,128.33,127.41,126.74,124.39,96.43,64.94,30.82,19.30,13.78.MALDI-MS(m/z):C40H38N2O4:理论值:610.28.实测值:610.81(M+).
C5:1H NMR(400MHz,CDCl3),δ:8.03(d,J=8.0Hz,4H),7.28(d,J=8.0Hz,4H),7.23(m,10H),6.47(s,2H),4.31(t,J=8.0Hz,4H),1.77(m,4H),1.41(m,8H),0.94(t,J=8.0Hz,6H).13C NMR(100MHz,CDCl3),δ:(ppm):166.15,143.72,136.06,133.21,131.31,130.66,128.44,128.34,127.43,126.74,124.40,96.44,65.25,28.48,28.23,22.39,14.00.MALDI-MS(m/z):C42H42N2O4:理论值:638.31.实测值:638.31(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采用荧光化合物检测和区分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点亮型”荧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空白组和实验组体系
将n=1,2,3,4,5,6,7,8对应的8种荧光化合物分别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以C6为例,称取3.3mg的C6化合物,加入5mL二甲基亚砜(DMSO),命名为C6探针。
将齐墩果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3mg的齐墩果酸,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齐墩果酸溶液。
将甘草苷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1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将甘草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4.1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将甘草次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3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加入100μL的DMSO和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pH=7.4),静置10h,作为空白组(当静置1min时,空白组荧光强度相对于静置10h的变化不大)。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和齐墩果酸溶液100μL混合,然后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0h,作为齐墩果酸实验组。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和甘草苷溶液100μL混合,然后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min,作为甘草苷实验组。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和甘草酸溶液100μL混合,然后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0h,作为甘草酸实验组。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和甘草次酸溶液100μL混合,然后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0h,作为甘草次酸实验组。
(2)C6探针对各天然化合物的点亮型检测
将步骤(1)中的空白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荧光光谱测试,测试结果见图1,图1中实线为C6空白组,虚线分别为四种天然植物化合物的实验组。
其中,空白组的荧光强度为80左右,发射波长为480nm,齐墩果酸实验组的荧光强度为5000左右,发射波长为460nm左右。相比于空白组,齐墩果酸实验组的荧光强度增加了近60倍左右。C6探针对齐墩果酸显示出典型的“点亮型”检测。可以在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中,区分出齐墩果酸化合物。
甘草苷实验组的荧光强度为750左右,发射波长为380nm左右。相比于空白组,实验组的荧光强度增加了近10倍,荧光波长蓝移了近100nm,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蓝色。C6探针对甘草苷显示出典型的颜色更改“点亮型”检测。可以在甘草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和甘草苷中,区分出甘草苷化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1探针。
其中,C1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1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2探针。
其中,C2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2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3探针。
其中,C3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3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4探针。
其中,C4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4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5探针。
其中,C5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5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6。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7探针。
其中,C7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7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7。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C6探针替换为C8探针。
其中,C8探针的制备方法与C6探针相同,区别仅在于:将C6化合物替换为等摩尔的C8化合物。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8。
为了更清晰对比各个探针对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将8种荧光探针对4种天然植物化合物的荧光强度比作图,如图9所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采用荧光化合物检测和区分齐墩果酸、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点亮型”荧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空白组和实验组体系
将n=1,2,3,4,5,6,7,8对应的8种荧光化合物分别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以C6为例,称取3.3mg的C6化合物,加入5mL二甲基亚砜(DMSO),命名为C6探针。
将齐墩果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3mg的齐墩果酸,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齐墩果酸溶液。
将甘草苷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1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将甘草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4.1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将甘草次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3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加入100μL的DMSO和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pH=7.4),静置10h,作为空白组。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和25uL的甘草酸溶液,25uL的甘草次酸溶液,25uL的齐墩果酸溶液和25uL甘草苷溶液混合,然后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0h,作为实验组。
(2)C6探针在四种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对甘草苷的检测
将步骤(1)中的空白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荧光光谱测试,测试结果见图10,图10中实线为C6空白组,虚线为实验组。空白组的荧光强度为20左右,发射波长为480nm,是很明显的单峰;实验组的荧光发射谱出现明显的双峰,发射波长分别为380nm和471nm,其中380nm的发射波长归属于对甘草苷的特异性响应。C6探针在4种混合天然植物化合物中对甘草苷显示出典型的颜色更改“点亮型”区分。
对于探针对齐墩果酸和甘草苷的响应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核磁表征手段表征探针和天然植物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图11为C4荧光探针和齐墩果酸的核磁谱图,分别包括C4荧光探针、齐墩果酸、以及C4荧光探针和齐墩果酸混合的核磁谱图。从图11中可知,C4探针和齐墩果酸相互作用后,所有氢的特征峰均没有发生变化,据此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物理相互作用。
图12为C6探针和甘草苷的核磁谱图,分别包括C6荧光探针、甘草苷、以及C6荧光探针和甘草苷混合的核磁谱图。从图12中可知,C6探针与甘草苷混合后,δ=6.7ppm的峰消失,说明并吡咯上的活泼氢发生了化学反应,据此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化学相互作用。
此外,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观察,如图13所示。发现相比与甘草酸,加入齐墩果酸后,C6探针表面的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齐墩果酸的加入改变了C6探针的聚集形态和聚集形貌,从而引起了荧光强度的增加。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采用荧光化合物检测齐墩果酸的定量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空白组和实验组体系
以C6为例,称取3.3mg的C6化合物,加入5mL二甲基亚砜(DMSO),命名为C6探针。
将齐墩果酸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3mg的齐墩果酸,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齐墩果酸溶液。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加入100μL的DMSO和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pH=7.4),静置10h,作为空白组(当静置10h时,其荧光强度前后变化不大)。
取上述配制的C6探针100μL分别和齐墩果酸溶液20、40、60、80和100μL混合,分别加入80、60、40、20、0μL的DMSO试剂,在上述体系中都加入2800μL的PBS缓冲溶液,静置10h,作为齐墩果酸实验组。静置10h,作为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组;
(2)C6探针对不同含量的齐墩果酸的点亮型检测
将步骤(1)中的空白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荧光光谱测试,测试结果见图14,图14中实线为C6空白组,虚线分别为不同含量的齐墩果酸的实验组。
其中,空白组的荧光强度为300左右,发射波长为480nm,齐墩果酸的含量为20μL的荧光强度为1072左右,发射波长为480nm左右;齐墩果酸的含量为40μL的荧光强度为2118左右,发射波长为460nm左右;齐墩果酸的含量为60μL的荧光强度为3511左右,发射波长为460nm左右;齐墩果酸的含量为80μL的荧光强度为5027左右,发射波长为460nm左右;齐墩果酸的含量为100μL的荧光强度为7129左右,发射波长为460nm左右。测试体系的荧光强度随着齐墩果酸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3)C6探针对齐墩果酸的检测限的计算
将步骤(1)中得到的荧光光谱图进行处理,制备不同齐墩果酸含量与体系荧光强度关系图,如图15。通过计算,得到C6探针对齐墩果酸的检测限为:23.9μg/mL。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0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齐墩果酸溶液替换为甘草苷溶液;静置时间由10h替换为1min;将荧光强度替换为荧光强度比I388/I480,I388/I480是指388nm处对应的荧光强度与480nm处对应的荧光强度的比值;其中,甘草苷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甘草苷配制为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称取2.1mg的甘草苷,加入5mL的DMSO,命名为甘草苷溶液。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见图16和图17。
对于甘草苷的检测限为:151.8μg/mL。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所述荧光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733730DEST_PATH_IMAGE001
,n为2、3、4、5、6或7中的任一种;
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包括齐墩果酸和甘草苷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所述应用采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进行荧光检测,根据得到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待测溶液的配制包括:将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与含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溶液II混合,再与所述荧光化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静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对照溶液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
其中,所述对照溶液的配制包括:含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溶液I与所述荧光化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静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所述待测溶液与所述对照溶液的荧光光谱的荧光发射强度和/或荧光发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齐墩果酸和/或甘草苷的含量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将齐墩果酸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记录480 nm的荧光发射强度,以齐墩果酸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齐墩果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荧光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得到待测溶液中齐墩果酸对应的荧光发射强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溶液中齐墩果酸的浓度;
和/或,
将甘草苷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记录388 nm与480 nm的荧光发射强度比,以甘草苷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甘草苷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荧光发射强度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得到待测溶液中甘草苷对应的荧光发射强度比,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溶液中甘草苷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的溶剂为所述荧光化合物的良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或四氢呋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I的溶剂为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良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I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或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中,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浓度为10-2~10-4 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中,所述荧光化合物的浓度为5×10-4~10-3 mol/L。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I中,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浓度为10-2~10-4 mol/L。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I中,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的浓度为5×10-4~10-3 mol/L。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与所述溶液II的体积比为10:1~1:1.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为水或PBS缓冲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与所述溶液I的体积比为(25~40):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为齐墩果酸时,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0-48 h;当所述天然植物化合物为甘草苷时,所述静置的时间为0.5~10min。
CN202010174508.9A 2020-03-13 2020-03-13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11307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508.9A CN1113077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508.9A CN1113077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7773A CN111307773A (zh) 2020-06-19
CN111307773B true CN111307773B (zh) 2021-05-11

Family

ID=7114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4508.9A Active CN1113077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77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726A (zh) * 2011-08-03 2012-01-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原理用于铝离子特异性检测的荧光试剂
CN105153007B (zh) * 2015-09-07 2017-10-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荧光点亮型检测爆炸物的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86876B (zh) * 2017-03-20 2019-02-1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靶向标记眼晶体上皮细胞的荧光探针、其制备及应用
CN107721837B (zh) * 2017-09-13 2020-09-11 北京理工大学 检测多氮唑类杂环化合物的点亮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685B (zh) * 2018-10-11 2020-03-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8469B (zh) * 2019-01-23 2020-06-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Ti3+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7773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7611B (zh) 一种用于红酒和活体内硫化氢检测的水溶性双光子硫化氢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05007B (zh) 一种利用核磁氢谱或氘谱测定氘标记化合物的氘同位素丰度的方法
CN114014848B (zh) 一种rna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13495A (zh) 一种铜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
Chen et al. Unexpected reaction patterns enable simultaneous differentiation of H 2 S, H 2 S n and biothiols
Bellato et al. Cloud-point extraction of molybdenum in plants and determination by isotope di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CN111307773B (zh) 荧光化合物在检测和/或区分天然植物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11812254A (zh) 2-癸烯二酸作为蜂蜜真实性评价的指示性物质及其在蜂蜜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Han et al. The fluorescence mechanism of carbon dots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molecular fluorophores
CN108586459B (zh) 一种基于鸟嘌呤的方酸菁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83099B (zh) 一种联水杨醛缩6-氨基间甲酚席夫碱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3861175A (zh) 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的Hg2+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166A (zh) 一种水溶性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用于检测抗生素的用途
CN110511191B (zh) 一种检测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652299A (zh) 一种基于罗丹明b衍生物的多通道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053711B (zh) 一种用于汞离子检测的探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79890B (zh) 一种席夫碱配体及其多核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78724A (zh) 一种区分不同品种中蜂蜂蜜的方法与应用
CN112707944B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灵芝质量溯源检测中的用途
CN113292542A (zh) 一种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4200A (zh) 基于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甲醛浓度和pH值双响应型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938620B (zh) 7-氯-1,3二羟基氧杂蒽酮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CN104788479B (zh) N-嘧啶-去甲基斑蝥素酰胺酸镧(i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4090A (zh) 鸡蛋中甲硝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10194737B (zh) 一种联水杨醛缩3-氯-2-肼基吡啶席夫碱合成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