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8712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8712B
CN111288712B CN201910468249.8A CN201910468249A CN111288712B CN 111288712 B CN111288712 B CN 111288712B CN 201910468249 A CN201910468249 A CN 201910468249A CN 111288712 B CN111288712 B CN 111288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efrosting
cooler
cool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8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8712A (zh
Inventor
渡边浩太
石冰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88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8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8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8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1Removal by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6Stock man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2Sensors measuring the insid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冰箱,即便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控制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充分的除霜。实施方式的冰箱包含壳体、冷却部、控制部。上述壳体包含贮藏室。上述冷却部包含冷却器,对上述储藏部进行冷却。上述控制部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第一除霜控制,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除霜效果比上述第一除霜控制高的第二除霜控制。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公知有具备被保持在比冷藏室低的温度的激冷室的冰箱。激冷室将发酵食品或生鲜食品等食品以尽量低且不冻结的温度保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2320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用户对冰箱的期望变高,与此对应,冰箱进行各种各样的控制,希望在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进行充分的除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控制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充分的除霜的冰箱。
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壳体、冷却部、控制部。上述壳体包含贮藏室。上述冷却部包含冷却器,对上述储藏部进行冷却。上述控制部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第一除霜控制,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除霜效果比上述第一除霜控制高的第二除霜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整体的概要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气供给风道的配置和冷藏室温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操作面板部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以特别激冷运转进行冷却时的、激冷室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以特别激冷运转进行冷却时的、低温冷却中的激冷室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所进行的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除霜运转时的、冷藏用冷却器的温度和激冷室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的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的除霜运转中、高温运转时间的实施比例的变化的图。
图13是示出变形例的冰箱的整体的概要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0…冰箱、2…壳体、3…冷藏室、3a…隔热门、4…蔬菜室、5…制冰室、6…小冷冻室、7…冷冻室、12…激冷室、16…制冷循环装置、17…冷藏用冷却器、18…冷冻用冷却器、20…压缩机、30…冷气供给风道、53…控制板、100…控制部、110…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2…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4…箱外温度传感器、150…操作面板部、200…冰箱、208…共用冷却器室、210…共用冷却器、210a…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20…除霜加热器、230…送风风扇、240…冷冻室送风风道、260…第一风门装置、265…激冷室送风风道、270…第二风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具有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而,有时省略这些结构的重复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以从站在冰箱的正面的用户观察冰箱的方向为基准来定义左右。并且,将从冰箱观察靠近站在冰箱的正面的用户的一侧定义为“前”、将远离用户的一侧定义为“后”。
在本说明书中,“基于XX”意味着“至少基于XX”,也包含除了XX之外还基于其他要素的情况。并且,“基于XX”并不限定于直接使用XX的情况,也包含基于对XX进行运算或加工而得的参数的情况。“XX”是任意的要素(例如任意的信息)。
(第一实施方式)
<冰箱的结构>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整体的概要结构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主视图。冰箱1构成为在前表面的开口的纵长矩形箱状的隔热壳体2内设置有多个贮藏室。具体地说,在隔热壳体2内,从上层开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3、蔬菜室4,在其下方左右并排设置有制冰室5和小冷冻室6(参照图2),在它们的下方设置有冷冻室7。如图1所示,在制冰室5内设置有自动制冰装置8。隔热壳体2的详细情况后述,构成为在钢板制的外箱2a和合成树脂制的内箱2b之间具有隔热材料料。隔热壳体2是“壳体”的一例。
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均是冷藏温度带(例如1~4℃的正温度带)的贮藏室,它们之间由塑料制的分隔壁9上下分隔。在冷藏室3的前表面部设置有铰链开闭式的隔热门3a,在蔬菜室4的前表面设置有抽拉式的隔热门4a。在该隔热门4a的背面部连结有构成贮藏容器的下部盒10。在下部盒10的上部设置有比下部盒10小型的上部盒11。
在冷藏室3内的最下部(分隔壁9的上部),在右侧设置有激冷室12。激冷室12用于将酸奶、鲜奶油等发酵食品、生鲜食品、肉糜、乳制品等食品尽量以尽量低的不冻结的温度例如1℃的温度进行保存。另外,激冷室12也可以将食品以微冻结区域的-3℃(部分冷冻)保存。在该激冷室12内以能够拉出推入的方式设置有保鲜盒13。激冷室12是“贮藏部”以及“第一贮藏部”的各自的一例。并且,在激冷室12的左侧设置有用于贮存朝自动制冰装置8的制冰皿8a供给的水的、贮水箱(未图示)。
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均是冷冻温度带(例如-10~-20℃的负温度带)的贮藏室,蔬菜室4与制冰室5以及小冷冻室6之间由隔热分隔壁14上下分隔。如图1所示,在制冰室5的前表面部设置有抽拉式的隔热门5a,在该隔热门5a的背面部连结有贮冰容器15。在小冷冻室6的前表面部也设置有连结有贮藏容器的抽拉式的隔热门6a。在冷冻室7的前表面部也设置有连结有下侧的贮藏容器7b以及上侧的贮藏容器7c的抽拉式的隔热门7a。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的各个是与激冷室12热隔离的“第二贮藏部”的一例。
在冰箱1内组装有用于对各贮藏室进行冷却的制冷循环装置16(参照图4)。详细情况后述,制冷循环装置16构成为包含用于对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进行冷却的冷藏用冷却器17、和用于对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冻用冷却器18。
在冷藏用冷却器17设置有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如图1所示设置在冷藏用冷却器17的例如上端部,检测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在冷冻用冷却器18设置有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设置在冷冻用冷却器18的例如上端部,检测冷冻用冷却器18的温度。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以及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
如图1所示,在冰箱1的下端部背面侧设置有机械室19。在机械室19内配设有构成制冷循环装置16的压缩机20和冷凝器21(参照图4)、以及用于对它们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未图示)和后述的除霜水蒸发皿35等。如图1所示,在冰箱1的背面靠下部的部分设置有具备由微机等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100的控制板53,控制部100对冰箱1的整体进行控制。控制部100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所示,在冷藏用冷却器室32内的下部设置有位于冷藏用冷却器17的下方、用于承接来自该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水的冷藏侧水承接部33。冷藏侧水承接部33经由冷藏侧排水软管34而与设置在机械室19内的除霜水蒸发皿35连接。由冷藏侧水承接部33承接的除霜水通过冷藏侧排水软管34被引导至除霜水蒸发皿35,在该除霜水蒸发皿35蒸发。
在蔬菜室4的后方,在位于冷藏侧水承接部33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冷藏用送风风扇31,并且设置有送风风道36以及吸入口37。冷藏用送风风扇31是送风机的一例,朝冷藏用冷却器17输送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朝冷却器输送风”并不限定于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冷却器的上游侧而朝冷却器输送风的情况,也包含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冷却器的下游侧、通过将周围的空气进一步朝下游侧输送而使位于上述冷却器的上游侧的空气朝上述冷却器移动的情况。送风风道36的上端部以绕过冷藏侧水承接部33的方式与冷藏用冷却器室32连通。吸入口37例如在蔬菜室4开口。
并且,在激冷室12,多个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以贯通冷藏用冷却器室32的前壁部32a(激冷室12的后壁部)的方式设置。冷藏用冷却器室32和激冷室12借助多个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连通。由此,刚刚通过冷藏用冷却器室32的冷藏用冷却器17后的冷气的一部分通过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而被朝激冷室12直接供给。借助通过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直接供给的冷气,激冷室12的温度在后述的低温冷却时能够被保持在-5℃左右。
在该结构中,若冷藏用送风风扇31被驱动,则如主要由图1的空白箭头所示,蔬菜室4内的空气被从吸入口37吸入冷藏用送风风扇31侧,所被吸入的空气被朝送风风道36侧吹出。被朝送风风道36侧吹出后的空气通过冷藏用冷却器室32以及冷气供给风道30而从多个冷藏用冷气供给口30a被吹出至冷藏室3内,并从多个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被吹出至激冷室12。进行如下的循环:吹出至冷藏室3内的空气从冷藏室3朝蔬菜室4流动,并且,吹出至激冷室12内的空气从激冷室12朝蔬菜室4流动,最终被吸入冷藏用送风风扇31。
在该过程中,在冷藏用冷却器室32内通过的空气由冷藏用冷却器17冷却而成为冷气,该冷气被朝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供给,由此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被冷却至冷藏温度带的温度。此时,包含发热部件(马达)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配设在相比冷藏用冷却器17靠上风侧、且比冷藏室3(以及激冷室12)温度高的蔬菜室4的后方,并且温度最低的冷藏用冷却器17配置在比冷藏室3或蔬菜室4温度低的激冷室12的后方。因而,能够使各部件的配置与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的温度分布对应,能够获得与各室相适的冷却性能,并且也能够使隔热构造等变得简单。
在冰箱1的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的背壁部设置有冷冻用冷却器室38。在冷冻用冷却器室38的下部配设有冷冻用冷却器18或除霜用马达(未图示)等。并且,在冷冻用冷却器室38的上部配设有冷冻用送风风扇39。在冷冻用冷却器室38的前表面的中间部设置有冷气吹出口38a,在下端部设置有返回口38b。
如图1所示,在冷冻用冷却器18的下方设置有承接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时的除霜水的冷冻侧水承接部40。冷冻侧水承接部40经由冷冻侧排水软管41而与设置在机械室19内的除霜水蒸发皿35连接。由此,由冷冻侧水承接部40承接的除霜水也通过冷冻侧排水软管41被朝除霜水蒸发皿35引导,并在该除霜水蒸发皿35中蒸发。
在该结构中,若冷冻用送风风扇39被驱动,则进行如下的循环:由冷冻用冷却器18生成的冷气从上述冷气吹出口38a被朝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内供给,然后从返回口38b返回冷冻用冷却器室38内。由此,上述的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被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压缩机20、冷藏用冷却器17、冷藏用送风风扇31、冷冻用冷却器18、以及冷冻用送风风扇39构成“冷却部”的一例。另外,“对冷却部进行控制”例如意味着对压缩机20、冷藏用送风风扇31、冷冻用送风风扇39中的任意一个以上进行控制。
在冰箱1的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的背壁部,冷藏用冷却器17、用于将由该冷藏用冷却器17生成的冷气朝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内供给的冷气供给风道30、用于使上述冷气循环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等按照以下方式配设。即、在冰箱1的背壁部,在位于冷藏室3的最下部的激冷室12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冷藏用冷却器室32。进而,冷藏用冷却器17配设在冷藏用冷却器室32内。冷藏用冷却器室32的前壁部32a(激冷室12的后壁部)具有隔热性。并且,冷藏用冷却器室32的上端部与在冷藏室3的背壁部以按照恒定宽度朝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冷气供给风道30的下端部相连。在冷气供给风道30设置有在冷藏室3内开口的多个冷藏用冷气供给口30a、和在激冷室内开口的多个激冷用冷气供给口30b。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冷气供给风道30的配置和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的示意图。图3在图2的冰箱1的主视图中透视冷气供给风道30和冷藏用冷却器17来表现。实际上,冷气供给风道30和冷藏用冷却器17装备在冷藏室3的背壁部。当打开隔热门3a时,通过打开的隔热门3a的开口部,能够从冰箱1的正面看到冷气供给风道30的一部分,但其他部分实际上从冰箱1的正面无法看到。如图3所示,冷气供给风道30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备通气部30A,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备非通气部30B、30C。通气部30A内部中空,是供从冷藏用冷却器室32送风的冷气通过的部分。在通气部30A设置有多个冷藏用冷气供给口30a。非通气部30B、30C由分隔壁等从通气部30A隔离,是从冷藏用冷却器室32送风的冷气不通过的部分。非通气部30B在冰箱1的高度方向上的冷气供给风道30的大致中央附近具备将非通气部30B沿冰箱1的进深方向贯通的贯通部30Ba。在与贯通部30Ba的位置对应的冷藏室3的背壁部固定有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与后述的控制部100电连接,且配置成通过贯通部30Ba而在冷藏室3的内部的空气露出。由此,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测定冷藏室3的空气温度。关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将在后面叙述。
其次,对制冷循环装置16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图4是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6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在制冷循环装置16中,按照制冷剂的流动顺序,压缩机20、冷凝器21、干燥器22、三通阀23、毛细管24、25、冷却器17、18连接成环状。在压缩机20的高压排出口,经由连接管26依次连接有冷凝器21与干燥器22。在干燥器22的排出侧连接有三通阀23。三通阀23具有供干燥器22连接的1个入口和2个出口。在三通阀23的2个出口中的一方的出口依次连接有冷藏侧毛细管24和冷藏用冷却器17。冷藏用冷却器17经由作为连接配管的冷藏侧吸管27而与压缩机20连接。
在三通阀23的2个出口中的另一方的出口依次连接有冷冻侧毛细管25和冷冻用冷却器18。冷冻用冷却器18经由作为连接配管的冷冻侧吸管28而与压缩机20连接。另外,在冷冻用冷却器18与压缩机20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来自冷藏用冷却器17的制冷剂不会朝冷冻用冷却器18侧逆流的止回阀29。
其次,对制冷循环装置16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在制冷循环装置16中循环的制冷剂由压缩机20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制冷剂。该气体状制冷剂借助冷凝器21散热而成为中温、高压的液状制冷剂。然后,通过干燥器22而污物或水分等杂质被除去后的液状制冷剂一边由三通阀23进行节流控制一边进入冷藏侧毛细管24(或者冷冻侧毛细管25)。此时,冷藏侧毛细管24(或者冷冻侧毛细管25)内的中温、高压的液状制冷剂一边与冷藏侧吸管27(或者冷冻侧吸管28)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一边被减压。进而,该制冷剂一边在冷藏用冷却器17(或者冷冻用冷却器18)中通过一边蒸发,冷藏用冷却器室32(或者冷冻用冷却器室38)内被冷却。然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状的制冷剂流入冷藏侧吸管27(或者冷冻侧吸管28)。此时,从冷藏用冷却器17(或者冷冻用冷却器18)刚刚流入冷藏侧吸管27(或者冷冻侧吸管28)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为-10℃前后的低温。但是,该制冷剂气体在通过吸管27(或者吸管28)的期间与上述毛细管24(或者毛细管25)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最终升温至室温的程度。进而,该制冷剂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0,制冷剂的循环结束。
在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16中,三通阀23由控制部100(参照图5)控制,选择流路B以及流路C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流路B是供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的冷却的流路,另一方面,流路C是供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的冷却的流路。上述二个流路在汇合点D汇合,制冷剂从该汇合点D朝箭头E的方向流动而返回压缩机20。
通过如上述那样切换制冷剂的流路,当选择了流路B的情况下,进行对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进行冷却的冷藏运转,当选择了流路C的情况下,进行对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冻运转,当选择了流路B以及流路C的两方的情况下,进行冷藏运转和冷冻运转的两方。在冷藏运转停止中(仅进行冷冻运转的情况或者压缩机20停止的情况下),通过对冷藏温度带用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参照图1、2、以及3)进行驱动,能够使附着于冷藏用冷却器17的霜融解以及蒸发,能够朝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供给湿气(除霜运转)。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控制部100的框图。控制板53具备有具有微机、计时器等的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100,对冰箱1的整体进行控制。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冰箱外温度传感器114、存储部116、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压缩机20、三通阀23、冷藏用送风风扇31、冷冻用送风风扇39、以及操作面板部150分别与控制部100连接,分别由来自控制部100的指令进行驱动控制。
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如上所述设置在冷藏室3内,检测冷藏室3内的空气温度。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同样设置在冷冻室7内,检测冷冻室7内的空气温度。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以及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的各个是“检测壳体的内部的状态的传感器”的一例。另一方面,冰箱外温度传感器114设置在贮藏室的外部即冰箱外,检测冰箱外的温度即冰箱1所被设置的室内的温度。冰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是“检测壳体的外部的状态的传感器”的一例。
存储部116存储冰箱1的运转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存储部116存储表示是否处于除霜运转的执行中的除霜运转执行中标记。
例如若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的门3a、4a开闭、或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内的贮藏物增加,则由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检测的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内的空气温度上升至预定温度以上。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驱动,进行冷藏冷却运转,以便将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内冷却至目标温度。同样,例如若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的门5a、6a、7a开闭、或者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内的贮藏物增加,则由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检测的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内的空气温度上升至预定温度以上。于是,控制部100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驱动,进行冷冻冷却运转,以便将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冷冻室7内冷却至目标温度。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操作面板部150的图。操作面板部150设置在左门3a的前表面中的、与铰链相反的打开动作侧、即右侧的边部附近部分的纵长的矩形状的区域(参照图2)。操作面板部150与控制部100电连接。操作面板部150接受用于切换各贮藏室的设定温度或运转模式的操作,并且显示设定内容或当前的运转状况。操作面板部150例如是所谓的触摸式的操作面板部。触摸式的操作面板部具备由静电电容式开关构成的触摸传感器。在该情况下,操作面板部150如图2所示位于冷藏室门3a的表面、且与冷藏室门3a设置成一体。
此时,操作面板部150如图6所示在右侧以排列成纵向一列的方式具备供用户用手指进行触摸操作的多个、在该情况下为7个操作部151~157。与此同时,在这些操作部151~157的左侧,在纵向排列设置有与各操作部151~157对应的显示部158~163。各操作部151~157由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构成,具有在操作面板部150的前表面假想地设定的操作按钮151a~157a和位于其背面侧的未图示的静电电容检测部。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从上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冷藏”的操作部151(操作按钮151a)、“制冷”的操作部152(操作按钮152a)、“冷冻功能”的操作部153(操作按钮153a)、“制冰”的操作部154(操作按钮154a)、“节电”的操作部155(操作按钮155a)、“特别激冷”的操作部156(操作按钮156a)、“主页”的操作部157(操作按钮157a)。
与此相对,最上层的显示部158与“冷藏”、“冷冻”的操作部151、152对应而设置在它们的中间的高度,由“强”、“弱”的文字、和整体呈圆形地配置的5个圆弧线状的标记构成,形成点亮的数量表示强度等级的指示器。其下方一位的显示部159与“冷冻功能”的操作部153对应,从上侧开始依次选择性地显示“急速冷冻”、“热物品冷冻”、“蔬菜冷冻”、“干燥”的文字。
其下方的显示部160与“制冰”的操作部154对应,选择性地显示“急速制冰”、“制冰停止”的文字。其下方的显示部161与“节电”的操作部155对应,从上方开始依次选择性地显示“节电”、“外出”、“错峰”的文字。其下方的显示部162与“特别激冷”的操作部156对应,选择性地显示“通常激冷”、“特别激冷”的文字。最下层的显示部163与“主页”的操作部156对应,显示“经济模式”的文字和“钥匙(上锁)”的标记。
控制部100根据由用户进行的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而对冰箱1的运转进行控制。另外,在冰箱1的出厂时的默认状态下,控制部100处于被选择了“通常激冷”的状态。在选择了“通常激冷”的状态下,进行后述的通常激冷运转。若用户通过对操作部156进行触摸而选择“特别激冷”,在显示部162显示“特别激冷”,则控制部100执行后述的特别激冷运转。在冰箱1的出厂时的默认状态下,控制部100处于被选择了“通常激冷”的状态,由此,对于不需要特别激冷运转的用户来说,起到了能够抑制在不知情的期间执行不必要的特别激冷运转、消耗无用的电费的效果。
操作面板部150是“输入部”的一例,接受用户的输入。另外,“输入部”并不限定于操作面板部150,也可以是设置于冰箱1的隔热壳体2的内壁或者门3a的物理按钮。并且,关于“输入部”,在为与声音输入对应的冰箱1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获取用户的声音的麦克连接的声音解析部等。
<通常激冷运转>
首先,对通常激冷运转进行说明。
在通常激冷运转中,控制部100通过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控制而将激冷室12内冷却至通常激冷目标温度。更详细地说,控制部100通过预定的计算将通常激冷目标温度换算成冷藏室目标温度,并遵照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等反馈控制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控制,以使得由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检测的冷藏室3的空气温度成为冷藏室目标温度。由此,激冷室12内被保持在与通常激冷目标温度对应的通常激冷温度带。通常激冷目标温度例如为0~1℃。通常激冷温度带是“恒定的温度带”的一例。控制部100若以使得激冷室12内成为通常激冷目标温度的方式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控制,则通常激冷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与通常激冷目标温度大致相同。因而,通常激冷运转中的通常激冷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也例如为1℃。另外,中心温度是将实施作为对象的运转的期间中的最大温度和最小温度之和除以2而得的值。控制部100刚刚切换运转模式后温度尚未稳定的期间中的温度也可以在中心温度的计算中排除。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控制部100通过对三通阀23进行控制而将制冷剂的流路交替地切换成图4所示的流路B和流路C。当制冷剂在流路B中流动时,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被冷却。当制冷剂在流路C中流动时,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被冷却。控制部100例如在40分钟的期间使制冷剂在流路B中流动,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在60分钟的期间使制冷剂在流路C中流动,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在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被冷却时,进行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在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被冷却时,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控制部100例如在40分钟的期间使制冷剂在流路B中流动,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在60分钟的期间使制冷剂在流路C中流动,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是“上述控制部对上述三通阀进行控制以便在第三时间的期间将由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朝上述第一冷却器输送,对上述三通阀进行控制以便在第四时间的期间将由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朝上述第二冷却器输送”的一例。关于冷藏用冷却器17与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将在后面叙述。
如上所述,控制部100设定成在冰箱1的默认状态下通过通常激冷运转对激冷室12进行冷却。即、控制部100在从冰箱1的电源切断的状态起冰箱1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通过通常激冷运转对激冷室12进行冷却。通常激冷运转是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之一即“第一控制模式”的一例。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通常激冷运转中,控制部100将激冷室12内冷却至即将冻结的温度即通常激冷目标温度(例如1℃)。但是,控制部100也可以将激冷室12内冷却至半冻结、微冻结状态的温度即所谓的部分冷冻的目标温度(例如-1℃~-3℃)。由此,激冷室12内被保持在与部分冷冻的目标温度对应的部分冷冻温度带。部分冷冻的温度带是“恒定的温度带”的一例。控制部100若以使得激冷室12内成为部分冷冻的目标温度的方式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控制,则部分冷冻的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与部分冷冻的目标温度大致相同。因而,部分冷冻的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也例如是-1℃至-3℃中的任意的温度。中心温度的计算与上述说明相同。将激冷室12以部分冷冻的目标温度进行冷却的运转是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之一即“第一控制模式”的一例。
<特别激冷运转>
其次,对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以特别激冷运转进行冷却时的、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图7中,纵轴示出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横轴示出从测定开始起的经过时间。
冰箱1的控制部100针对激冷室12的温度控制能够选择性地执行通常激冷运转和特别激冷运转。例如,如上述说明了的那样,通过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能够进行通常激冷运转和特别激冷运转的切换。例如,通过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控制部100将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从通常激冷运转切换至特别激冷运转,开始特别激冷运转。若用户对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进行触摸而将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从通常激冷运转切换为特别激冷运转,则首先控制部100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然后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另外,图7并非从特别激冷运转的开始起的测定结果,而是示出特别激冷运转的中途的测定结果。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是“用户的预定的输入”的一例。特别激冷运转是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之一即“第二控制模式”的一例。
在特别激冷运转中,如图7所示,控制部100以包含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然后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然后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的冷却模式对冷藏用冷却器17进行控制。另外,在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后、且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前,可以进行任意的控制。并且,在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后、且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前,可以进行任意的控制。此处,任意的控制并无特殊限定。任意的控制例如可以是以第一温度带或第二温度带以外的目标温度进行冷却的冷却控制。即便进行任意的控制,也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即、在低温冷却控制和高温冷却控制之间执行任意的控制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的一部分。
第一温度带是控制部100以将激冷室12冷却至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时的激冷室12的温度带。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例如为-5℃。即、第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也例如为-5℃。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是小于0℃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第一温度带的最大值也是小于0℃的温度。第一温度带是比通常激冷温度带低的温度带。第一温度带是使激冷室12的贮藏物的表面微冻结的温度。第一温度带是能够并不使直至激冷室12的贮藏物的正中心为止都结冰、而仅在表面形成结冰层的温度带。
第二温度带是控制部100以将激冷室12冷却至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时的激冷室12的温度带。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例如为1℃。即、第二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也例如为1℃。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带的中心温度)是0℃以上的温度。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第二温度带的最大值是0℃以上的温度,第二温度带的最小值是小于0℃的温度。第二温度带是比通常激冷温度带高的温度带。第二温度带是能够使在贮藏物的表面形成的微冻结的层融解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温度带包含比最大冰晶生成带(例如-5℃~-1℃)高的温度。最大冰晶生成带是食品中的水分中的冰晶的生成最大、食品中的水分几乎都冻结的温度带。并且,控制部100在第二温度带中以使得贮藏于激冷室12的食品的温度成为比最大冰晶生成带高的温度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
第一温度带可以是当控制部100以将激冷室12冷却至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时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的平均值和极小值的平均值之间的温度带。此时,在求解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平均值时,可以将偏离值排除而计算平均值。关于第二温度带也同样。第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可以是当控制部100以将激冷室12冷却至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时的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的平均值与极小值的平均值二者的平均值。此时,在求解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的平均值和极小值的平均值时,可以将偏离值排除而计算平均值。关于第二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也同样。
如图7所示,控制部100将激冷室12的冷却从第二温度带变更为第一温度带而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尚未稳定的期间中的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可以从第一温度带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排除。同样,控制部100将激冷室12的冷却从第一温度带变更为第二温度带而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尚未稳定的期间中的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可以从第二温度带的空气温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排除。
在实施方式中,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5℃)与通常激冷目标温度(1℃)之间的第一温度差(6℃),比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带的中心温度、1℃)与通常激冷目标温度(1℃)之间的第二温度差(0℃)大。
如图7所示,在第一温度带中,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在第一温度带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同样,在第二温度带中,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在第二温度带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在第二温度带中,与温度下降相比,温度上升时的空气温度平缓地变化。第二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的温度变化率并不恒定。即、在第二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最初急剧地温度上升,从中途开始变成平缓的温度上升。换言之,在第二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最初的温度变化率大,从中途开始温度变化率变小。并且,温度上升中的温度变化率比温度下降中的温度变化率大。以使得如上所述那样使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变化的方式,进行后述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的调整。并且,同样,在第一温度带中,与温度下降相比,温度上升时空气温度平缓地变化。第一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的温度变化率并不恒定。即、在第一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最初急剧地温度上升,从中途开始变成平缓的温度上升。换言之,在第一温度带的温度上升中,最初的温度变化率大,从中途开始温度变化率变小。并且,温度上升中的温度变化率的变化比温度下降中的温度变化率的变化大。以使得如上所述那样使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变化的方式,进行后述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的调整和三通阀23的控制。
在本说明书中,“某一温度带比其他的温度带高”这一表现意味着“某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比其他的温度带的中心温度高”,也包含“其他的温度带”的一部分与“某一温度带”的一部分重叠的情况。同样,“某一温度带比其他的温度带低”这一表现意味着“某一温度带的中心温度比其他的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低”,也包含“某一温度带”的一部分中包含“其他的温度带”的一部分的情况。
控制部100交替地反复进行:在第一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和在第二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在第一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和在第二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之间,可以进行任意的控制。
第一时间例如为2小时。第二时间例如为5小时。第二时间比第一时间长。第一时间比在通常激冷运转中使制冷剂在流路B中流动而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的时间(40分钟)、和使制冷剂在流路C中流动而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的时间(60分钟)的各个长(进一步说比它们的合计值长)。换言之,第一时间比通常激冷运转中的冷藏用冷却器17和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的周期长。
第二时间比在通常激冷运转中使制冷剂在流路B中流动而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的时间(40分钟)、和使制冷剂在流路C中流动而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的时间(60分钟)的各个长(进一步说比它们的合计值长)。换言之,第二时间比通常激冷运转中的冷藏用冷却器17和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的周期长。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以特别激冷运转进行冷却时的、低温冷却中的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即、图8是将图7的低温冷却放大示出的图。在图8中,纵轴表示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横轴表示从测定开始起的经过时间。在图8所示的低温冷却中,以使得激冷室12内成为例如-5℃的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因此激冷室12内被保持在-9.1℃~-1.9℃。并且,在从高温冷却切换至低温冷却后,在15分钟的期间到达-5℃的低温目标温度。
在通常激冷运转中,若使激冷室12内成为高温氛围,则难以维持鲜度。相反,若将激冷室12冷却至部分冷冻的温度、例如-1℃的目标温度而使激冷室12内成为低温氛围,则食品被冷冻,因此,如果不适当地进行温度控制,则直至食品内部为止逐渐微冻结,存在冻结的部分在解冻时产生滴落等食品状态恶化的可能性。因此,在特别激冷运转中,例如进行控制以便反复进行以使得在2小时的期间以使得成为-5℃的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低温冷却)、将激冷室12在7小时的期间以使得成为1℃的高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高温冷却)的动作,由此,仅食品表面微冻结,由此能够防止食品的干燥、氧化,即便不将食品冷冻也能够以激冷维持鲜度。
另外,在特别激冷运转中,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在特别激冷运转中,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可以是任意的值。优选形成为,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被设定成在高温冷却中使在低温冷却时形成的食品表面的冻结融解、但食品的融解不会进展至内部的值。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关于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只要设定成能够提高在冰箱1中保存的食品的品质的值即可,可以是任何值。
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可以是能够使食品的表面的冻结融解的、冰点(0℃)以上的温度。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例如是1℃。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可以是能够维持食品的鲜度的、小于冰点(0℃)的温度。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例如是-5℃。
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可以是能够使食品的表面的冻结融解的任意的时间。优先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例如为4小时以上。更优选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例如为7小时。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可以是能够维持食品的鲜度的1小时以上的时间。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例如为2小时。
在特别激冷运转中,在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控制部100通过对三通阀23进行控制,将制冷剂的流路在图4所示的流路B和流路C交替地切换,由此交替地反复进行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的冷却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小冷冻室6、冷冻室7)的冷却。控制部100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原则上不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即、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即便三通阀切换至流路C而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却的时间到来,也不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换言之,控制部100在进行特别激冷运转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低温冷却控制的第一时间的期间,停止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为了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使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上升至3℃以上。
在上述的特别激冷运转中,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原则上不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但是,在特别激冷运转中,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也可以将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以比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弱的方式进行。例如,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可以以使得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上升至比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低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例如,控制部100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可以以使得将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以比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短的时间执行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原则上不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和“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将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以比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弱的方式进行”是“抑制上述冷却器的除霜的执行”的一例。
<基于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的特别激冷运转>
上面,关于特别激冷运转,示出了进行2小时低温冷却、7小时高温冷却的基于固定时间的冷却控制的例子。特别激冷运转也可以基于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而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中的任一个。例如,能够基于利用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测定到的箱外温度来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中的任一个。例如,能够基于利用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测定到的箱外温度而将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变更为5小时、7小时、10小时。即、当利用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测定到的箱外温度高的情况下,通过使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从标准的7小时减少至5小时,能够防止食品的劣化。并且,当利用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测定到的箱外温度低的情况下,通过使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从标准的7小时增加至10小时,能够防止冻结朝食品的内部的进展。此处叙述了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的例子,但也可以变更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同样,例如也可以基于利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测定到的冷藏室3内的空气温度来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
特别激冷运转能够基于利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而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中的任一个。例如,能够利用对箱外或箱内进行拍摄的照像机而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中的任一个。例如,能够利用对箱内进行拍摄的照像机判定贮藏于激冷室12的食品的种类和量中的至少一方,并根据判定结果而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的任一个。上面示出了变更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和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的任一个的例子,但也可以基于利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而变更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和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
并且,例如,可以基于利用对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或食品温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而变更特别激冷高温目标温度、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特别激冷低温目标温度、低温冷却的实施时间中的任一个。测定食品温度的传感器可以是与在激冷室12中载置食品的金属制托盘抵接的温度传感器。由此,能够进行遵照更准确的温度控制的特别激冷运转。
控制部100在特别激冷运转中为了进行高温冷却和低温冷却而对制冷循环装置16进行控制,但也可以形成为,在制冷循环装置16的控制中,控制部100在进行低温冷却时使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比进行高温冷却时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高。例如,可以将进行高温冷却时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设为20Hz,将进行低温冷却时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设为60Hz。通过在低温冷却中提高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冷却能力提高,能够以使得在短时间使激冷室12内成为低温目标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食品的劣化。若在过渡至低温冷却时耗费时间则不仅会在食品表面、而且在食品内部也开始冻结,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来提高冷却能力,能够防止这样的食品内部的冻结。另外,与上述相反,也可以在负载轻的情况下在低温冷却中使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降低。
<关于特别激冷运转的第1次低温冷却>
如上所述,在冰箱1进行通常激冷运转时,通过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特别激冷”的操作部156,控制部100开始特别激冷运转。在已开始了特别激冷运转时,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初次的低温目标温度可以是第一温度带,也可以是比第一温度带更低的第三温度带。第三温度带的中心温度例如为-10℃。另外,关于温度带或中心温度的定义,援用上述的针对第一温度带和第二温度带的说明。也可以形成为:控制部100在特别激冷运转开始的情况下,对冷却部以使得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低的第三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进行控制,然后交替地反复进行如下的动作:以使得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和以使得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
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当在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达到第三温度带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低温目标温度变更为第一温度带。并且,控制部100也可以以使得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将低温目标温度设为第三温度带而进行冷却的时间和将低温目标温度设为第一温度带而进行冷却的时间的合计时间、与第二次以及以后的低温冷却中的将低温目标温度设为第一温度带而进行冷却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
也可以形成为:当利用箱外温度传感器114检测到的箱外的温度(冰箱1所设置的室内的温度)比通常的室内的温度高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目标温度设为比第一温度带低的第三温度带。并且,冰箱1也可以具备检测激冷室12的未图示的门的开闭的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检测到激冷室12的门的开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可以将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目标温度设为比第一温度带更低的第三温度带。并且,冰箱1也可以具备对激冷室12的保鲜盒13的滑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检测到保鲜盒13的滑动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可以将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目标温度设为比第一温度带更低的第三温度带。并且,冰箱1也可以具备检测激冷室12的食品的温度的传感器,当利用该传感器检测到的食品的温度比基准值高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可以将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目标温度设为比第一温度带更低的第三温度带。通过将初次的低温冷却中的目标温度设为比第一温度带更低的第三温度带,能够在短时间对食品进行冷却而保持食品的鲜度。
<自动特别激冷模式>
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形成为即便用户不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特别激冷”的操作部156也开始特别激冷运转。在该情况下,以第三温度带进行初次的低温冷却。例如,操作面板部150也可以还具备未图示的“自动特别激冷模式”的操作部,在该情况下,若用户触摸“自动特别激冷模式”的操作部而选择“自动特别激冷模式”,则控制部100基于利用未图示的箱内照像机拍摄到的拍摄画像判定适合特别激冷运转的食材是否被放入激冷室12。若判定为适合特别激冷运转的食材被放入激冷室12,则控制部100自动地开始特别激冷运转。该情况下的箱内照像机是传感器的一例。
<特别激冷运转的变形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若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而将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从通常激冷运转切换为特别激冷运转,则首先控制部100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然后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但是,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特别激冷运转的变形例1中,若用户触摸操作面板部150的操作部156而将激冷室12的冷却模式从通常激冷运转切换为特别激冷运转,则首先控制部100进行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高温冷却控制,然后进行将激冷室12以比第二温度带低的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低温冷却控制。
<特别激冷运转的变形例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控制部100交替地反复进行如下的动作:在第一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以及在第二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但是,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特别激冷运转的变形例2中,控制部100将如下的动作至少执行一个周期:在第一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以及在第二时间的期间以将激冷室12以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部进行控制。
<使用风门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将冷藏室3、蔬菜室4、激冷室12利用共通的冷藏用冷却器17和冷藏用送风风扇31以联动的温度设定进行冷却。温度最低的冷藏用冷却器17配置在比冷藏室3或蔬菜室4低温的激冷室12的后方,由此,即便冷藏室3、蔬菜室4、激冷室12以联动的温度设定被冷却,也能够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冰箱除了具备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结构之外,还具备未图示的风门装置。风门装置是具备2个开口部的所谓的双风门装置。风门装置分别单独地控制从冷藏用冷却器17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送风的冷气朝冷藏室3和蔬菜室4的送风以及朝激冷室12的送风。由此,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冰箱能够将激冷室12的温度与冷藏室3和蔬菜室4的温度相独立地进行控制。由此,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冰箱在特别激冷运转中能够将激冷室12的温度与冷藏室3和蔬菜室4相独立地自由地控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食品的保存状态。在本变形例中,利用压缩机20、冷藏用冷却器17、冷藏用送风风扇31、冷冻用冷却器18、冷冻用送风风扇39、以及风门装置构成“冷却部”的一例。
<并用特别激冷运转和激冷室的抽真空的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激冷室12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冰箱也可以代替激冷室12而具备为了抑制食品的鲜度降低而进行减压的减压激冷室。减压激冷室构成为将室内气密地密闭,是利用真空泵对内部的空气进行吸引而减压至例如0.7气压(70kPa)等的气体调节室。减压激冷室被减压,由此能够降低食品周围的氧气而抑制氧化,由此能够抑制食品的鲜度降低。本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也能够应用于具备这样的减压激冷室的冰箱。通过在特别激冷运转的高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即便在减压激冷室的空气温度为高温的状况下也能够保持食品的鲜度。另外,也可以在特别激冷运转的低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当在低温冷却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的情况下,通过将在减压激冷室内贮藏的食品置于减压状态,使食品内部所含的水分蒸发,由此从食品夺取蒸发热,由此能够促进食品的冷却。因而,通过将食品在短时间冷却,能够提高食品的保存状态。
并且,也可以在特别激冷运转的高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当在高温冷却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的情况下,在减压激冷室的温度高而食品的鲜度容易降低的高温冷却中减压激冷室被抽真空而被减压,由此来降低食品周围的氧气而抑制氧化,由此能够抑制食品的鲜度降低。即、在该情况下,能够减轻高温冷却中的食品的鲜度降低。另外,当在特别激冷运转的低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的情况下,可以不在特别激冷运转的高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也可以在特别激冷运转的高温冷却控制中对减压激冷室内抽真空。
此处,第一风门装置260是具备2个开口部的所谓双风门装置。形成为未图示的第一开口260a控制朝冷气供给风道30的送风、第二开口260b控制朝激冷室送风风道265的送风的结构。激冷室送风风道265从冰箱200的正面观察在冷气供给风道30的右手侧分支并与激冷室12内连通。
<除霜运转>
其次,对冰箱1的除霜运转进行说明。在除霜运转中,存在使用除霜加热器的方法、和不使用除霜加热器而通过利用送风机送风来除霜的方法。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利用除霜加热器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利用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送风进行。
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运转在压缩机20停止的状态下、或者利用三通阀23停止朝冷冻用冷却器18的制冷剂的供给的状态下执行。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若开始冷冻用冷却器18的除霜运转则驱动未图示的除霜加热器。由此,冷冻用冷却器18被加热,附着于冷冻用冷却器18的霜被除去。另一方面,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运转在压缩机20停止的状态下、或者利用三通阀23停止朝冷藏用冷却器17的制冷剂的供给的状态下执行。
控制部100若开始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运转则驱动冷藏用送风风扇31。于是,借助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送风作用,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内的正温度的空气被取入冷藏用冷却器室32内。通过该正温度的空气,冷藏用冷却器17被加热,附着于冷藏用冷却器17的霜被除去。此时,通过除霜产生的湿气借助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送风作用而被朝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供给。在该情况下,关于通过除霜产生的湿气,若冷藏用送风风扇31正转则主要被朝冷藏室3供给,若反转则主要被朝蔬菜室4供给。将像这样通过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而产生的湿气朝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供给的动作在该实施方式中称为加湿运转,该加湿运转作为调湿单元发挥功能。若由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到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超过预定的阈值(3℃),则控制部100结束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运转。
<第一除霜运转和第二除霜运转>
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控制部100在满足预定条件的通常时进行通常的除霜运转即第一除霜运转(遵照第一除霜控制的除霜运转),在不满足预定条件时进行比第一除霜运转除霜效果高的第二除霜运转(遵照第二除霜控制的除霜运转)。即、控制部100设定基准值,当为基准值之外的情况下变更冷却控制。
上述预定条件(基准值)是与根据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箱外温度传感器114、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等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1个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相关的条件(基准值)。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箱外温度传感器114、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是温度传感器的一例。温度传感器是检测贮藏部的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或者检测上述冷却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
第二除霜运转包含与第一除霜运转相比长时间地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和提高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以下,对长时间地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情况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提高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温度例如包含如下情况等:与进行第一除霜运转的情况相比,使用于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转速增加(使送风量增加),使贮藏室内的空气更多地与冷藏用冷却器17相碰,由此来提高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并且,提高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温度也可以包含:与进行第一除霜运转的情况下相比,提高关于冷藏用冷却器17判定除霜的完毕的除霜结束阈值温度。例如,提高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的温度包含将通常为3℃的除霜结束阈值温度变更为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除霜运转包含:通过延长除霜时间来进行除霜效果高的运转的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和通过设定最低的除霜时间来进行除霜效果高的运转的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中的至少一方。首先,对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一例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所进行的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
除霜时间延长型的第二除霜运转例如包含:当根据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不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与利用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到的温度无关,将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时间延长预定时间。
详细叙述,首先,控制部100判定利用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测定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是否为除霜开始阈值温度以下(步骤S100)。除霜开始阈值温度例如为-20℃。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并非除霜开始阈值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反复进行步骤S100。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为除霜开始阈值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10。
其次,控制部100基于存储部116的除霜运转执行中标识是表示处于执行中的值还是表示处于非执行中的值来判定冷藏用冷却器17是否处于除霜中(步骤S110)。当冷藏用冷却器17处于除霜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当冷藏用冷却器17并非处于除霜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开始除霜运转,将存储部116的除霜运转执行中标识设定为表示处于执行中的值(步骤S120)。
其次,控制部100判定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是否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以上(步骤S130)。除霜结束阈值温度例如为3℃。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并非除霜结束阈值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反复进行步骤S130。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S140。
其次,控制部100开始除霜运转,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上升,此时,判定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是否为除霜时间阈值以下(步骤S140)。除霜区间开始温度例如为-1℃。除霜时间阈值例如为15分钟。当判定为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为除霜时间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60。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并非除霜时间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结束除霜运转。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00判定追加除霜运转是否执行完毕。追加除霜运转例如是指追加地进行10分钟的期间的除霜运转。当并未判定为追加除霜运转执行完毕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反复进行步骤S160。当判定为追加除霜运转执行完毕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50,结束除霜运转。另外,将除霜运转追加地执行10分钟是第二除霜控制的一例。并且,开始除霜运转而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产生温度上升,此时,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5分钟长是第一预定条件的一例。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为15分钟以下是第二预定条件的一例。以上,示出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的说明结束。
针对上述例子中的步骤S140,使用具体的数值进行说明。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00开始除霜运转从而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上升,此时,判定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是否为除霜时间阈值以下。即、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00判定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5分钟长)、还是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5分钟短),当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5分钟长)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50,当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5分钟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60。
在上述的例子中,第一预定条件和第二预定条件是基于相同的阈值的条件。然而,第一预定条件和第二预定条件也可以是基于不同的阈值的条件。例如,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7分钟长,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比13分钟短。
在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中,开始除霜运转而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产生温度上升,此时,当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过短(15分钟以下、即除霜时间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认为因冷藏室的半开门等为原因而未能充分地进行除霜。这是因为,在半开门的情况下,存在冷藏用冷却器17的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周围的温度容易上升、但在冷藏用冷却器17的其他场所残留有较多的霜的情况。因而,通过将冷却器的除霜以比通常长的时间进行,抑制过度结霜。在上述说明中,作为第二除霜控制而追加地进行10分钟的除霜运转,但也可以直至利用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到的冷藏用冷却器17成为预定的温度以上(例如5℃以上)为止都执行除霜运转。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步骤S140中,判定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所花费的时间是否为15分钟以下。但是,步骤140的判定并不限定于基于由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测定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1℃变为3℃(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判定,也能够是各种各样的其他判定方法。例如,也可以形成为:若在冷藏用冷却器17着霜则不进行热交换,因此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的下降变快,因此判定为需要进行第二除霜控制。因而,例如,也可以在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比通常低的情况下、或温度降低的斜率或时间快的情况下,进行第二除霜控制。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在冷藏室3的隔热门3a处于半开门状态的情况下,预想箱外的湿气多的空气流入冷藏室3中而容易着霜,因此判定为需要进行第二除霜控制。因而,例如,也可以在由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检测的冷藏室3的空气温度与通常相比难以降低的情况下进行第二除霜控制。如上所述,能够灵活运用冰箱1所具备的各种各样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箱外温度传感器114、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冷冻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8a)而进行步骤S140的判定。并且,由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测定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也可以用由测定连接于冷藏用冷却器17的储能器的温度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代替。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进行除霜运转时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和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在图10中,纵轴示出激冷室12的空气温度,横轴示出从测定开始起的经过时间。如图所示,若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运转,则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上升,附着于冷藏用冷却器17的霜被除去。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直至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达到+3℃为止都实施,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结构中,除霜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
其次,对最低除霜时间型的除霜运转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冰箱1所进行的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关于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除了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中的步骤S160被置换成步骤S260这点以外均与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相同,因此,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关于最低除霜时间型的第二除霜运转例如包含:在根据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不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与由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检测到的温度无关,至少在预先设定的最低实施时间进行上述冷却器的除霜。
详细地说,在步骤S140中,当判定为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从除霜区间开始温度变为除霜结束阈值温度所花费的时间为除霜时间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260,判定从除霜运转开始起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步骤S260)。当在步骤S260中判定为从除霜运转开始起的经过时间并非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反复进行步骤S260。当在步骤S260中判定为从除霜运转开始起的经过时间为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入步骤S150,结束除霜运转,并对除霜运转执行中标识设定表示非执行中的值。另外,在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以上的期间执行除霜运转是第二除霜控制的一例。以上,示出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流程图的说明结束。
根据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由于基于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来判断是否使除霜运转继续进行,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除霜时间。因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并且,根据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至少在除霜最低实施时间(例如30分钟)的期间进行除霜运转,因此即便在传感器发生不良情况时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除霜。
<特别激冷和除霜运转的组合>
当在进行特别激冷运转时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假想会产生激冷室以外的食品的冻结或冷藏用冷却器17的过度结霜等弊端。对此,当通过构造上的改进来应对的情况下有时会招致冰箱1的箱内容积的降低或成本的增加。特别是通过在特别激冷运转中冷却至-5℃,朝冷藏用冷却器17的着霜被促进,因此,特别是当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成为半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着霜劣化而陷于不能进行冷却的状态的可能性。并且,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那样的具备冷藏室专用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冰箱(2蒸发器型)中,除霜并非通过加热器进行,而是通过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送风进行。因而,在具备冷藏室专用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冰箱1中,存在着霜逐渐蓄积的风险比利用加热器进行除霜的情况下高的情况。因此,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当在进行特别激冷运转时不满足上述那样的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上述说明的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或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所示那样的使用了从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取得的信息的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由此能够抑制上述问题。
在进行特别激冷运转时,当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作为第二除霜控制,除了进行上述说明了的基于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的除霜运转或除霜时间延长型的除霜运转的控制以外,能够通过变更特别激冷运转的低温冷却和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的任一方的长度来进行第二除霜控制。
图1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所进行的除霜运转中高温运转时间的实施比例的变化的图。如图所示,作为第二除霜控制,能够延长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即、通常以7小时的时间执行高温冷却,但作为第二除霜控制,通过将高温冷却从7小时延长到10小时,提高高温冷却的实施时间的比例,由此能够进行冷藏用冷却器17的除霜。
另外,当与特别激冷运转一起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第二除霜控制(除霜时间延长型、最低除霜时间设定型)在实施高温冷却控制时执行。由此,能够在高温冷却时进行除霜,因此不会成为低温冷却的妨碍。
<特别激冷和除霜运转的组合的变形例>
例如,控制部100也可以形成为:当在实施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检测到不满足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这一情况(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这一情况)的情况下,将激冷室12的冷却控制从低温冷却控制切换为高温冷却控制,并且进行第二除霜控制。例如,当着霜量多的情况下,通过从低温冷却控制切换为高温冷却控制,能够防止过度的着霜。由此,即便在不得不立刻进行除霜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
<第二除霜控制的变形例>
作为第二除霜控制,除了上述说明了的方法以外,也可以与进行第一除霜控制的情况下相比使用于对贮藏室进行冷却的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转速降低而使送风量降低,由此来减少热交换量,从而抑制着霜量。如图2所示,若激冷室12的吹出风道和除此以外的冷藏室3的吹出风道相同,则通过使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转速降低,将低温(-5℃)的冷气主要朝激冷室12输送(即、使其不会到达冷藏室3的上层),也能够获得抑制激冷室12以外的食品的冻结的效果。例如,作为使冷藏用送风风扇31的转速降低的情况,通过使其从1500rpm变为700rpm,能够抑制着霜量。
并且,作为第二除霜控制,也可以形成为:关于压缩机20的能力,通过与进行第一除霜控制的情况下相比使压缩机20的能力降低,提高冷藏用冷却器17的温度,抑制着霜量。例如使第一除霜控制中的压缩机20的动作频率即60Hz降低至50Hz~30Hz。
并且,作为第二除霜控制,控制部100也可以使冷藏室3的冷却目标温度(设定温度)上升。通过提高冷藏室3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缩短冷却时间、抑制着霜量。例如,通过使目标温度(设定温度)从4℃变为5℃,能够缩短冷却时间、抑制着霜量。
<使用风门而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使用共通的冷却器的变形例>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使用冷藏用冷却器17对冷藏室3进行冷却、使用冷冻用冷却器18对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2蒸发器型的冰箱1的例子。但是,即便在将冷藏室3和冷冻室7用共通的冷却器进行冷却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结构。
图13是示出变形例的冰箱200的整体的简要结构的纵剖侧视图。在图13的冰箱200中,关于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冰箱1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冰箱200与冰箱1同样通过在前表面开口的纵长矩形箱状的隔热壳体2内设置多个贮藏室而构成。在冰箱1中,制冷循环装置16构成为包含用于对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进行冷却的冷藏用冷却器17、和用于对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冻用冷却器18,但在冰箱200中,制冷循环装置16构成为包含对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冷冻室7)的两方进行冷却的共用冷却器210。并且,在冰箱200中,控制板53设置在壳体2的上面中的进深方向上的靠后侧的部位。并且,在壳体2的背面设置有真空隔热面板2c。
如图13所示,共用冷却器210设置于冷冻室7的背壁部。在共用冷却器210设置有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10a。冷藏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7a如图1所示设置在共用冷却器210的例如上端部,检测共用冷却器210的温度。在共用冷却器210的上方设置有送风风扇230。在共用冷却器210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后的冷气借助送风风扇230而经由冷气供给风道30、激冷室送风风道265、未图示的蔬菜室送风风道、冷冻室送风风道240、以及未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风道分别被朝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制冰室5、冷冻室7输送。朝向各贮藏室的送风通过由控制部100控制的第一风门装置260和第二风门装置270的开闭来进行控制。
此处,第一风门装置260是具备2个开口部的所谓的双风门装置。形成为未图示的第一开口260a控制朝冷气供给风道30的送风,第二开口260b控制朝激冷室送风风道265的送风的结构。激冷室送风风道265从冰箱200的正面观察朝冷气供给风道30的右手侧分支,与激冷室12内连通。
具体地说,朝各贮藏室的送风以如下方式控制。当第一风门装置260的第一开口260a为打开状态、第二风门装置270为关闭状态时,冷气通过冷气供给风道30而被从多个冷藏用冷气供给口30a朝冷藏室3输送。
当第一风门装置260的第二开口260b为打开状态、第二风门装置270为关闭状态时,冷气通过激冷室送风风道265而被朝激冷室12输送。
对冷藏室3进行冷却后的冷气从设置于冷藏室3的下部的未图示的返回口经过未图示的冷藏室返回风道,从冰箱200的正面观察返回右侧下部。并且,来自蔬菜室4的返回空气从返回口280经过蔬菜室返回风道285而返回共用冷却器210的下部。
当第二风门装置270为打开状态时,在共用冷却器210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借助送风风扇230而经过省略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风道或冷冻室送风风道240被从吹出口38a分别朝制冰室5、冷冻室7送风。对冷冻室7、制冰室5进行冷却后的冷气经由设置在冷冻室7的里侧下部的吸入口37而返回共用冷却器室208。
当朝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冷藏室3、激冷室12、蔬菜室4)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冷冻室7)的两方输送经过共用冷却器210后的冷气的情况下,构成为大部分的冷气被朝第二风门装置270侧输送,剩余的少量的冷气被朝冷气供给风道30侧输送。
被朝冷气供给风道30引导的冷气在仅第一风门装置260的第一开口260a开口的情况下被导入冷气供给风道30。在仅第二开口260b开口的情况下被朝激冷室送风风道265引导。在第一开口260a和第二开口260b的两方开口的情况下被朝冷气供给风道30和激冷室送风风道265的两方引导。
在共用冷却器210的下方设置有除霜加热器220。在共用冷却器210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来自共用冷却器210的除霜水的水承接部40。水承接部40经由冷冻侧排水软管41而与设置在机械室19内的除霜水蒸发皿35连接。由此,由水承接部40承接的除霜水通过冷冻侧排水软管41被朝除霜水蒸发皿35引导,在该除霜水蒸发皿35蒸发。
在共用冷却器210设置有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10a。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10a如图1所示设置在共用冷却器210的例如上端部,检测共用冷却器210的温度。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10a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
在冰箱200中,与冰箱1同样,控制板53具备由具有微机、计时器等的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100,对冰箱1的整体进行控制。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1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112、箱外温度传感器114、存储部116、共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210a、压缩机20、送风风扇230、第一风门装置260、第二风门装置270、以及操作面板部150分别与控制部100连接,分别根据来自控制部100的指令而被驱动控制。控制部100进行对第一风门装置260、第二风门装置270相独立地进行驱动的后述的各个驱动马达的控制、送风风扇230的开/关或转速的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6的控制等。
其次,在第一风门装置260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风门装置270处于打开状态、仅进行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制冰室5、冷冻室7)的冷却的情况下,经由制冰室送风风道而被朝制冰室5送风的冷气朝冷冻室7下降。进而,与被朝冷冻室7送风的冷气一起从吸入口37返回共用冷却器室208,进行与共用冷却器室208的热交换。
另一方面,在第一风门装置260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二风门装置270处于关闭状态、仅进行冷藏温度带室(冷藏室3乃至蔬菜室4)的冷却的情况下,来自冷藏室3的返回冷气经由未图示的冷藏室返回风道从吸入口37返回共用冷却器室208,进行与共用冷却器210的热交换。
如上面说明了的那样,在冰箱200中,朝各贮藏室的送风借助由控制部100控制的第一风门装置260和第二风门装置270的开闭而被控制。在冰箱200中也同样,能够应用上述说明了的特别激冷运转、第一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即、通过将实施方式中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控制替换为共用冷却器210的控制,能够将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第一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应用于本变形例。即、在本变形例中,由压缩机20、共用冷却器210、以及送风风扇230构成“冷却部”的一例。
以上,作为利用共通的冷却器对冷藏室3和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变形例,说明了针对激冷室12而从冷却器经由激冷室12专用的激冷室送风风道265供给冷气的冰箱20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对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气朝激冷室12供给而对激冷室12进行冷却。在该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上述说明了的特别激冷运转、第一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
<使用风扇而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使用共通的冷却器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变形例中,使用第一风门装置260对朝激冷室12的冷气的送风进行控制。对朝激冷室12的冷气的送风进行控制的单元并不限于第一风门装置260,例如也能够利用送风风扇对朝激冷室12的冷气的送风进行控制。代替第一风门装置260,也可以具备进行朝冷气供给风道30的冷气的送风的冷气供给风道送风风扇、和进行朝激冷室12的冷气的送风的激冷室送风风扇。在该情况下,通过对冷气供给风道送风风扇和激冷室送风风扇的送风量相独立地进行控制,能够进行激冷室12的温度控制。在该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上述说明了的特别激冷运转、第一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即、通过将实施方式中的冷藏用冷却器17的控制替换为共用冷却器210的控制,能够将实施方式的特别激冷运转、第一除霜控制、第二除霜控制应用于本变形例。即、在本变形例中,由压缩机20、共用冷却器210、以及激冷室送风风扇构成“冷却部”的一例。
以上对几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例。例如,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相互组合而实现。第二时间并不限定于比第一时间长的情况,可以与第一时间相同,也可以比第一时间短。根据某些观点,第二除霜控制也可以与特别激冷运转无关地实施。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冰箱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冷却部进行控制,以便将上述第一贮藏室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然后将上述贮藏室以比上述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然后将上述第一贮藏室以上述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食品的保存状态的提高。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冰箱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第一除霜控制,在不满足上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比上述第一除霜控制除霜效果高的第二除霜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防止过度结霜等除霜控制的进一步的提高。
在以上说明了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中心温度也可以替换成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实施成为对象的运转的期间中的温度的平均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作为例子加以提示,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同样也包含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具备:
壳体,包含储藏部;
冷却部,包含冷却器,对上述储藏部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部,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第一除霜控制,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上述冷却器进行除霜效果比上述第一除霜控制高的第二除霜控制,
上述第二除霜控制包含与上述第一除霜控制相比将上述冷却器的除霜长时间地进行和提高进行上述冷却器的除霜的温度中的至少一方,
上述控制部交替地反复进行以将上述储藏部以第一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上述冷却部进行控制的低温冷却控制、和以将上述储藏部以比上述第一温度带高的第二温度带进行冷却的方式对上述冷却部进行控制的高温冷却控制,
上述控制部在实施上述高温冷却控制的期间进行上述第二除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第二除霜控制包含当在实施上述低温冷却控制的期间检测到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结束上述低温冷却控制并开始上述高温冷却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第二除霜控制包含使上述高温冷却控制的实施时间相对于上述低温冷却控制的实施时间的比例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具备设置于上述冰箱的温度传感器,
上述第二除霜控制包含当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延长上述冷却器的除霜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具备设置于上述冰箱的温度传感器,
上述第二除霜控制包含当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至少以预先设定的最低实施时间进行上述冷却器的除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冷却部包含朝上述冷却器输送风的送风机,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第二除霜控制的情况下与进行上述第一除霜控制的情况相比使用于对上述储藏部进行冷却的上述送风机的送风量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冷却部包含对朝上述冷却器供给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第二除霜控制的情况下与进行上述第一除霜控制的情况相比使上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第二除霜控制的情况下与进行上述第一除霜控制的情况相比提高上述储藏部的目标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具备设置于上述冰箱的温度传感器,
上述第一预定条件和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中的某一方是与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得到的信息相关的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温度传感器是检测上述储藏部的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或者检测上述冷却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CN201910468249.8A 2018-12-10 2019-05-31 冰箱 Active CN111288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1214A JP2020094712A (ja) 2018-12-10 2018-12-10 冷蔵庫
JP2018-231214 2018-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8712A CN111288712A (zh) 2020-06-16
CN111288712B true CN111288712B (zh) 2022-06-14

Family

ID=7102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249.8A Active CN111288712B (zh) 2018-12-10 2019-05-31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4) JP2020094712A (zh)
CN (1) CN11128871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0784A (ja) * 2000-03-30 2001-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湿度調節式冷蔵庫
CN101619916A (zh) * 2008-06-09 2010-01-0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92977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4948562B2 (ja) * 2009-05-11 2012-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4412054A (zh) * 2012-06-29 2015-03-1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8139137A (zh) * 2015-09-30 2018-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3938A (ja) * 1996-05-16 1997-11-28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3976450B2 (ja) * 1999-07-06 2007-09-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システム
JP2004076995A (ja) 2002-08-13 2004-03-11 Toshiba Corp 冷蔵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125219A (ja) 2002-09-30 2004-04-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6090686A (ja) 2004-08-26 2006-04-0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5183863A (ja) 2014-03-20 2015-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305305B2 (ja) 2014-10-14 2018-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8151109A (ja) 2017-03-13 2018-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方法及び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0784A (ja) * 2000-03-30 2001-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湿度調節式冷蔵庫
CN101619916A (zh) * 2008-06-09 2010-01-0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975498A (zh) * 2008-06-09 2011-02-1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4948562B2 (ja) * 2009-05-11 2012-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192977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4412054A (zh) * 2012-06-29 2015-03-1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8139137A (zh) * 2015-09-30 2018-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21439A (ja) 2023-02-10
JP2020094712A (ja) 2020-06-18
CN111288712A (zh) 2020-06-16
JP2024009282A (ja) 2024-01-19
JP2024009281A (ja) 2024-01-19
JP7487281B2 (ja) 2024-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4464B2 (en) Ice producing apparatus
JP4954484B2 (ja) 冷却貯蔵庫
KR100568060B1 (ko) 냉장고
JP5826317B2 (ja) 冷蔵庫
JP5594425B2 (ja) 冷凍装置
JP6925514B2 (ja) 冷蔵庫
AU2014303819B2 (en) Refrigerator
JP6309710B2 (ja) 冷凍冷蔵庫
JP2019082324A (ja) 冷蔵庫
JP7236317B2 (ja) 冷蔵庫
JP6495034B2 (ja) 冷蔵庫
CN111288712B (zh) 冰箱
JP2009085502A (ja) 冷蔵庫
CN111288713B (zh) 冰箱
CN111854280B (zh) 冰箱
CN111854279B (zh) 冰箱
KR100678777B1 (ko) 냉장고
JP7351735B2 (ja) 冷蔵庫
JP7349330B2 (ja) 冷蔵庫
JP2016011830A (ja) 冷蔵庫
JP2007120913A (ja) 冷蔵庫
JP2022186119A (ja) 冷却貯蔵庫
CN118168239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23034789A (ja) 冷蔵庫
CN118168238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