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3530A - 电子照相用带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用带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3530A CN111273530A CN201911225353.0A CN201911225353A CN111273530A CN 111273530 A CN111273530 A CN 111273530A CN 201911225353 A CN201911225353 A CN 201911225353A CN 111273530 A CN111273530 A CN 1112735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electrophotographic
-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electrophotography
-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9—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3—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nitro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12—Polyester-amid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 G03G15/16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laying down an electrostatic charge behind the base or the recording member, e.g. by a corona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用带和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蠕变性和数码再现性的电子照相用带。该电子照相用带包括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并且所述膜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包含离子导电剂的导电性区域,并且当所述膜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A,并且所述膜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B时,满足A≥B,并且所述膜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且3.0GPa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用带如输送转印带或中间转印带等,并且还涉及设置有该电子照相用带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环形状的电子照相用带用作用于输送转印材料的输送转印带、或中间转印带。此类电子照相用带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通常在辊之间拉伸的同时使用,但是由于长期使用而会变形(下文中,也称为“蠕变”)。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4954公开了一种方法:加热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预制件,在模具内通过拉伸杆拉伸预制件,和将气体引入至通过拉伸杆拉伸的预制件中而使预制件膨胀。其公开了获得瓶状成形品并且从瓶状成形品切割出环形状的电子照相用带的方法。
将通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4954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电子照相用带沿圆周方向和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两个方向拉伸(双轴拉伸),结果,耐蠕变性优异。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当使用双轴拉伸的电子照相用带作为中间转印带而形成电子照相图像时,有时会发生以下现象。即,当使电子照相用带的外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二次转印工序)时,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位置偏离应当本来转印的位置,并且图像品质劣化。
为了更忠实地再现作为电子照相图像的数码数据(digital data),本发明人认识到,调色剂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期间的偏离是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提供耐蠕变性优异且能够防止调色剂的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期间偏移的电子照相用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旨在于提供能够形成高品质的电子照相图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电子照相用带包括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其中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包含离子导电剂的导电性区域,并且当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外周面上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A(Ω/□),并且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外周面上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B(Ω/□)时,满足A≥B,并且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且3.0GPa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包括上述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作为中间转印带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从以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利用电子照相法的全色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注射成形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使用拉伸吹塑成形机制造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方法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4为在外表面上具有沟槽的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传统的双轴拉伸的电子照相用带作为中间转印带的情况下,为了阐明如上所述调色剂的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期间偏移的现象的原因,本发明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该过程中,发现了甚至在除了电子照相用带和感光鼓之间的辊隙部以外的位置处,在电子照相用带和感光鼓之间产生放电。本发明人推测调色剂的转印位置被在除了辊隙部以外的位置处产生的放电扰乱。
即,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4954中记载的,传统的双轴拉伸的电子照相用带加热具有试管状的预制件并且使用拉伸杆沿长度方向拉伸。与此同时,通过向预制件流入气体以使预制件膨胀且增大预制件的直径来制造双轴拉伸的电子照相用带。
当通过此类方法生产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时,通常,Y/X设定为大于1,其中X为轴方向的拉伸倍率,和Y为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原因是增大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Y在改善电子照相用带的耐蠕变性方面是有利的。
如上所述,在其中Y/X超过1的拉伸倍率下的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中,包含离子导电剂的区域在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上延伸更长。结果,电子照相用带的沿圆周方向的电导率(electroconductivity)相比于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轴方向)的电导率更高。因此,据认为,当在二次转印期间向辊隙部施加预定的转印电压时,与电子照相用带的轴方向相比,更多的电流(electricity)沿圆周方向流动,从而导致在辊隙部外的放电。
本发明人认为,在双轴拉伸的电子照相用带中,如果沿圆周方向的电导率可以等于或小于沿轴方向的电导率,则在确保耐蠕变性的同时,在辊隙部外的放电得到抑制并且可以防止在二次转印期间调色剂的转印位置被扰乱。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获得能够防止在二次转印期间调色剂转印的位置被扰乱的电子照相用带的目的,本发明人反复研究。
结果,发现了,包括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电子照相用带可以令人满意地实现上述目的,其中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且3.0GPa以下,并且当外周面上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为A(Ω/□)且外周面上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为B(Ω/□)时,满足A≥B。
例如,通过在生产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时将预制件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Y减小在其中耐蠕变性不受损的范围内从而减小Y/X的值,可以获得此类电子照相用带。具体地,例如,可以为使用其中内径与长度的比率(长度/内径)小于传统预制件的比率的预制件作为要进行双轴拉伸成形的预制件的方法。即,通过使用具有相对较大的内径的预制件,可以使用于获得具有预定的内径的电子照相用带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相对较小。结果,Y/X的值可以减小,并且可以获得具有上述物理性质的电子照相用带。
下文中,将描述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和形成该膜的各材料。
<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
在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中,将树脂沿圆周方向和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下文中也称为“轴方向”)拉伸。
<热塑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不特别限定,只要可以进行双轴拉伸即可。
可双轴拉伸的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和聚酰胺。其中,鉴于电子照相用带所需要的强度,聚酯和聚酰胺是优选的。
聚酯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聚酯,可以优选采用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聚酰胺的实例包括聚间苯二亚甲基己二酰胺(polymetaxylyleneadipamide)。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离子导电剂>
离子导电剂的实例包括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离子电解质和离子液体。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离子电解质和离子液体可以以相对少的量来赋予期望的电导率。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实例包括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聚氧化乙烯共聚物、聚醚酯酰胺、聚醚酯、聚醚酰胺、部分交联的聚氧化乙烯共聚物、和离聚物。这里,离聚物的实例包括在侧链具有羧酸的碱金属盐、磺酸的碱金属盐或季铵盐的聚合物。
离子电解质或离子液体由阳离子组分和阴离子组分构成。
阳离子组分的实例包括金属离子,例如咪唑鎓离子、吡啶鎓离子、铵离子、鏻离子、锍离子、锂或钾、钠和铯。
阴离子组分的实例包括AlCl4 -、Al2Cl7 -、NO3 -、BF4 -、PF6 -、CH3COO-、CF3COO-、CF3SO3 -、(CF3SO2)2N-、(CF3SO2)2C-、AsF6 -、和SbF6 -等。
其它阴离子组分的实例包括F(HF)n-(n=1~4的整数)、CF3(CF2)3SO3 -、(CF3CF2SO2)2N-、(CF3CF2CF2CF2SO2)2N-、CF3CF2CF2COO-、和ClO4 -等。
在这些阴离子组分中,从阴离子中的负电荷的非定域化(delocalizing)、减轻与阳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和有利于离子解离等的观点看,包含吸电子氟原子的那些是更优选的。
特别地,(CF3SO2)2N-、(CF3CF2SO2)2N-和(CF3CF2CF2CF2SO2)2N-是优选的。通过将阴离子组分与阳离子组分组合,在室温下变成液体的那些通常称为离子液体,并且在室温下不变成液体的那些称为离子电解质,离子液体特别优选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阴离子。
(上述式1中,n表示1~4的整数,并且m表示1~4的整数)
<基体-区域结构>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包含离子导电剂的导电性区域。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确认,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具有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具有离子导电剂的区域构成的基体-区域结构。例如,从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收集的样品可以通过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和用X射线分析仪的分析来确认,并且稍后将描述其详细的方法。
分散在基体中的区域的形状或尺寸不特别限定。然而,在中间转印带的情况下,电子照相用环形带通过静电力的作用使基本上球状的调色剂移动,因此区域优选具有球状、椭圆状、或棒状。另外,区域的直径优选为1nm(0.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并且特别优选为1μm以上且5μm以下。当区域的直径在上述范围内时,导电性可以稳定地赋予给电子照相用带。此外,可以防止区域影响调色剂的转印性。这里,区域的直径定义为具有与在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外表面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可以识别的由离子导电剂形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圆的直径。
热塑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包含离子导电剂的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特别是60质量%以上,更优选70质量%以上。当该含量为50质量%以上时,可以进一步防止电子照相用带的耐久性下降。
<添加剂>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可以在本公开的效果不受损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添加剂。其它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导电性高分子、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类、磷类和硫类等)、紫外线吸收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pH调节剂、交联剂、增容剂和水解抑制剂。其它添加剂的其它实例包括脱模剂(例如,有机硅类、和氟类等)、偶联剂、润滑剂、绝缘性填充剂、和导电性填充剂。
这里,绝缘性填充剂的实例包括氧化锌、硫酸钡、硫酸钙、钛酸钡、钛酸钾、钛酸锶、氧化钛、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滑石和云母。
其它绝缘性填充剂的实例包括粘土、高岭土、水滑石、二氧化硅、有机硅颗粒、氧化铝、铁氧体、碳酸钙、碳酸钡和碳酸镍。
其它绝缘性填充剂的其它实例包括玻璃粉,石英粉,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钛酸钾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的细颗粒。这里,导电性填充剂的实例包括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导电性氧化钛、导电性氧化锡和导电性云母。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可以以带状使用,或者可以以卷绕或被覆在作为电子照相构件使用的鼓或辊等上来使用。另外,为了改善从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调色剂脱模性的目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用作基层并且可以在其上形成表面层。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可以具有设置在基层和表面层之间、基层的内表面上、和表面层上的其它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用途不特别限定,但是例如,电子照相用环形带适宜地用于中间转印带、输送转印带、和感光带等。特别地,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可以适宜地用作中间转印带。
当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用作中间转印带时,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102Ω/□以上且1×1014Ω/□以下。如果表面电阻率为1×102Ω/□以上,则可以防止电阻极度下降,可以容易地获得转印电场,并且可以极好地防止图像遗漏和粗糙的发生。如果表面电阻率为1×1014Ω/□以下,则可以抑制转印电压的提高。因此,可以抑制电源的大型化和成本的增加。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外周面上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A需要等于或高于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外周面上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B。如果表面电阻率A低于表面电阻率B,则在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之间的辊隙部以外发生大量的放电。结果,调色剂飞散增加并且数码再现性降低。
在该情况下,表面电阻率A和表面电阻率B二者的值优选为1×108Ω/□以上且1×1012Ω/□以下。
使表面电阻率A等于或高于表面电阻率B可以通过以下来调节:优化离子导电剂的添加量,和将在生产环形带时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轴方向的拉伸倍率调节为等于或大于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根据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种类,调节拉伸倍率以适当地优化。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需要为1.0GPa以上且3.0GPa以下。如果该拉伸弹性模量小于1.0GPa,则双轴拉伸可能不充分地进行,并且蠕变可能不足。如果该拉伸弹性模量超过3.0GPa,则双轴拉伸充分地进行,但是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变得太硬,弹性回复不发生且蠕变可能不足。
注意: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等于或高于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因为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轴方向的拉伸倍率等于或高于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然而,如果沿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变得太高,则电子照相用环形带趋向于在轴方向上破损,结果,沿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4.0GPa以下。通常,这可以通过将沿轴方向的拉伸倍率设定为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倍率的2倍以下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优选例如在外周面上具有沟槽等凹凸形状。因为外表面具有凹凸形状,所以与诸如清洁刮板等其它接触构件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并且调色剂对外表面的附着可以进一步减少。
赋予凹凸形状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为其中由芯轴等支承的具有表面层的中间转印带在与包含磨粒的包覆膜(wrapping film)接触的同时沿圆周方向旋转,并且研磨表面层的表面以赋予凹凸形状的方法。另外,可以使用诸如接触预先加工成期望的形状的模具的压印等方法。
图4为在外表面上具有沟槽的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带的说明图。沟槽401设置在电子照相用带405的外周面(下文中,也称为“外表面”)上。沟槽401各自和与电子照相用带405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交叉并且与圆周方向非平行地延伸。具体地,沟槽401各自优选具有相对于圆周方向为超过0°且小于±3°的狭角θ。更优选地,狭角θ小于±1°。当通过沟槽401形成的相对于圆周方向的狭角在上述范围内时,清洁刮板的接触夹持在电子照相用带的两个相邻的沟槽401之间的区域的部分未固定,因此仅仅可以防止该部分被磨损。
沟槽401设置在电子照相用带的外表面上。电子照相用带的外表面仅仅具有其中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沟槽的数量为n的第一区域402,和其中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沟槽的数量大于n的第二区域403。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沟槽401的数量n为1以上的整数,并且不特别限定,只要可以稳定地进行调色剂清洁即可,但是优选为2,000~120,000。当沟槽401的数量为2,000以上时,在清洁刮板和电子照相用带405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少清洁刮板的与未设置有沟槽401的部分接触的部分的面积来减小。当沟槽401的数量为120,000以下时,沟槽401上的调色剂可以更良好地转印。
第二区域中的沟槽的数量优选为2n-10以上且2n+10以下。当第二区域中的沟槽的数量为2n-10以上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清洁刮板的接触部的位置的变化可以稳定地产生。此外,当第二区域中的沟槽的数量为2n+10以下时,沟槽上的调色剂可以更良好地转印。
对于各个沟槽,相邻沟槽之间的间隔不特别限定,但是从调色剂清洁的观点看,优选为大致相等。通过使间隔相等,刮板的局部磨损可以得到抑制。
第二区域的周长优选为0.01~50mm。另外,各个沟槽在圆周方向上可以是不连续的,并且第二区域可以包括各沟槽的端部。当第二区域的周长为50mm以下时,沟槽上的调色剂可以更良好地转印。
在电子照相用带405的外表面上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特别地,优选存在1~3个第二区域,并且沿圆周方向更优选存在2~3个第二区域。因为在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上存在2~3个第二区域,所以沟槽上的调色剂可以更良好地转印。
沟槽401的深度优选为0.10μm以上且小于5.0μm,更优选为0.20μm以上且小于2.0μm。通过将沟槽的深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清洁刮板与电子照相用带的接触状态可以长时间地稳定。
沟槽401的宽度优选为0.10μm以上且小于3.0μm,并且更优选为0.20μm以上且小于2.0μm。通过将沟槽的宽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维持调色剂的转印性并且维持电子照相用带的图像品质。作为形成沟槽的加工方法,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切割、蚀刻、或压印等已知的加工方法。从沟槽的加工再现性或加工成本的观点看,压印加工是优选的。
电子照相用带405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并且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带405可以以带状使用,或者可以以卷绕或被覆在作为电子照相构件使用的鼓或辊等上来使用。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上述的根据本方面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作为中间转印带。将参考图1描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方案的实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所谓的串联型构造,其中各颜色的图像形成站沿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下文中,称为“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并排配置。在以下说明中,脚注Y、M、C和k补充至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颜色相关的部件的附图标记,但是对于同样的部件可以省略脚注。
图1中的附图标记1Y、1M、1C和1k为感光鼓(感光构件和图像载体),并且充电装置2Y、2M、2C和2k,曝光装置3Y、3M、3C、3k,显影装置4Y、4M、4C、4k,和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6围绕感光鼓1设置。感光鼓1沿箭头F的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被旋转地驱动。充电装置2使感光鼓1的周面带电有预定的极性和电位(一次带电)。作为曝光装置3的激光束扫描仪输出对应于从诸如图像扫描仪(未示出)或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开/关调制激光束,并且在感光鼓1上的带电处理面上进行扫描曝光。通过该扫描曝光,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上。
显影装置4Y、4M、4C和4k各自容纳分别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颜色组分的调色剂。然后,基于图像信息选择要使用的显影装置4,使显影剂(调色剂)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显影,并且将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在该实施方案中,使用其中调色剂附着至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并且显影的反转显影方法。另外,充电装置、曝光装置、和显影装置构成图像形成单元。
另外,中间转印带6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设置为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且围绕拉伸辊(stretching roller)20、21和22拉伸。中间转印带6沿箭头G的方向旋转。在本实施方案中,拉伸辊20为控制中间转印带6的张力为恒定的拉伸辊,拉伸辊22为中间转印带6的驱动辊,并且拉伸辊21为二次转印用的对向辊。此外,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各自设置在使得中间转印带6插在转印辊5与感光鼓1之间的面向感光鼓1的一次转印位置。通过借助于恒定电压源或恒定电流源将具有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例如,正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施加至一次转印辊5,使形成于感光鼓1上的各颜色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以静电方式循序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上。然后,获得其中四种颜色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叠加于中间转印带6上的全色图像。使中间转印带6在以此方式承载从感光鼓1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同时旋转。感光鼓1在一次转印之后无论何时旋转,感光鼓1的表面都进入用清洁装置11清洁转印后残留调色剂、并且重复图像形成的工序。
此外,二次转印辊(转印部)9以与中间转印带6的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侧压接而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的面向记录材料7的输送路径的二次转印位置。另外,中间转印带6的在二次转印位置处的背面侧,不设置二次转印辊9的对向电极,并且设置对其施加偏压的对向辊21。当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材料7时,具有与调色剂相同的极性的偏压通过转印偏压施加单元28施加至对向辊21,并且例如,向其施加-1000至-3000V且-10至-50μA的电流在其中流动。此时,通过转印电压检测单元29来检测转印电压。此外,用于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带式清洁器)12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下游侧。
导入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7在二次转印位置处被夹住并输送,此时,以预定方式控制的恒定的电压偏压(转印偏压)从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单元28施加至二次转印辊9的对向辊21。具有与调色剂相同的极性的转印偏压施加至对向辊21,以致在转印部叠加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四色的全色图像(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至记录材料7,并且全色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于记录材料上。将接受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的记录材料7导入定影装置(未示出)并且通过加热而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获得耐蠕变性优异且能够防止在二次转印期间调色剂的转印位置偏移的电子照相用带。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能够形成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特性值和/或性能评价方法如以下[评价1]至[评价5]中一样。
[评价1]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基体-区域结构
将从电子照相用环形带中用超薄切片机切出的样品嵌入环氧树脂中,在环氧树脂固化之后,用超薄切片机使电子照相用带的截面露出以制备切片。之后,通过使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商品名:JEM2100FX;由JEOL制造)在200kV的加速电压、1nm的束直径和400,000的放大倍率下观察切片的截面。
同时,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仪(商品名:JED-2300T;由JEOL制造)分析元素映射。由此,区分构成截面照片中的基质-区域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和离子导电剂。基于以下标准来评价结果。
<评价标准>
等级A:具有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离子导电剂的区域结构。
等级B:不具有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离子导电剂的区域结构。
[评价2]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表面电阻率
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和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通过使用高电阻率计(Hiresta-UP(MCP-HT450);由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和为专用探针的UA探针(针间距:20mm,针尖端:2Φ×2,弹簧压力:240g/针;由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来测量。通过以连接UA探针的两个针的直线与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UA探针,在施加电压为500V并且施加时间为10秒的条件下测量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
通过以连接UA探针的两个针的直线与电子照相用带的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UA探针,在施加电压为500V并且施加时间为10秒的条件下测量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通过测量在相对于圆周方向为90°位相的四个点来算出平均值。
[评价3]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
将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沿着圆周方向切成宽度为10mm并且长度为50mm的条带,并且该条带状片的两端通过使用材料拉伸测试机(Instron 5582;由Instron Co.制造)用卡盘固定。从卡盘间距离为10mm、以5mm/min的拉伸速度拉动和在1%的应变量下的应力值测量拉伸弹性模量。进行N=5的测量,并且计算平均值。
[评价4]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蠕变特性
使用具有图1中示出的构造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商品名:LBP712Ci,由CanonInc.制造),并且安装作为电子照相用带405的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中间转印带在直径为18mm的驱动辊和直径为15mm的张力辊之间用6kgf的拉伸应力拉伸。将激光束打印机在温度为35℃且相对湿度为95%的环境下静置1个月。接下来,在驱动导电性带以稍微旋转并且使在静置时接触驱动辊的部分远离驱动辊的同时,将激光束打印机在温度为35℃且相对湿度为95%的环境下静置1天。之后,输出品红色半色调图像。目视观察该半色调图像,并且用以下标准评价在电子照相用环形带静置时驱动辊的接触标记(contactmark)。
<评价标准>
等级A:从图像中不能目视确定驱动辊的接触标记。
等级B:通过图像的明暗(shading)可稍微确认驱动辊的接触标记。
等级C:通过图像的明暗可清晰地确认驱动辊的接触标记。
[评价5]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数码再现性
通过使用具有图1中示出的构造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安装作为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中间转印带,在细线图像(7条/1mm)转印至纸张上时输出未定影图像,并且使用100℃的烘箱将该未定影图像在不加压的情况下定影来获得图像。用放大镜观察图像,并且确认在各细线图像中调色剂飞散的存在与否,并且根据以下标准来评价。
<评价标准>
等级A:发生调色剂飞散的细线图像的数量为0。
等级B:发生调色剂飞散的细线图像的数量为1~3。
等级C:发生调色剂飞散的细线图像的数量为4以上。
分别准备以下表1和2中列出的材料作为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热塑性树脂、离子导电剂)。注意:在表2中,离子液体1~3具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阴离子。
[表1]
[表2]
[实施例1]
通过使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商品名:TEX30α;由Nippon Steel Works Co.,Ltd.制造)以表3中所示的混合借助热熔融混炼来制备树脂组合物。热熔融混炼温度调节在260℃以上且28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热熔融混炼时间为约3~5分钟。将所得树脂组合物丸粒化并且在140℃的温度下干燥6小时。
将树脂组合物的干燥丸粒放入具有图2中示出的构造的注射成形设备(SE180D,由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的料斗48中。然后,通过将筒体的设定温度设定至290℃、在螺杆42和42A内熔融、并且通过喷嘴41A向模具内注射成形来制备高度为80mm并且直径为50mm的预制件104。此时,注射成形温度为30℃。将预制件104放入温度为500℃的加热装置107中并且软化,然后在500℃下加热。
之后,将预制件104放入图3中示出的吹塑成形机中。吹塑瓶112通过以下来获得:在模具的温度维持在110℃的同时用高度为400mm并且直径为226mm的吹塑模具108内的拉伸杆109和风力(吹风注入部分110)将预制件温度调节为105℃以上且165℃以下的温度,并且将预制件在0.3MPa的气压且1,000mm/s的拉伸杆速度下吹塑成形。通过切割吹塑瓶的两端而获得环形带状的导电性带。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5.00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52倍。所得电子照相用环形带具有246mm的宽度、712mm的周长、和70μm的厚度。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评价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施例2~9]
除了热塑性树脂和离子导电剂以表3中所示的组成混合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
[实施例10]
除了生产高度为88.5mm并且直径为5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52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52倍。
[实施例11]
除了生产高度为70mm并且直径为55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5.71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11倍。
[实施例12]
除了生产高度为60mm并且直径为6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6.67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3.77倍。
根据实施例1~12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评价结果也在表3中示出。
[表3]
[比较例1和2]
除了热塑性树脂和离子导电剂以表4中所示的组成混合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
[比较例3]
除了生产高度为200mm并且直径为8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2.00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2.83倍。
[比较例4]
除了生产高度为70mm并且直径为45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5.71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5.02倍。
[比较例5]
除了生产高度为120mm并且直径为6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3.33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3.76倍。
[比较例6]
除了生产高度为120mm并且直径为5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3.33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52倍。
[比较例7~11]
除了热塑性树脂和离子导电剂以表4中所示的组成混合并且制备高度为120mm并且直径为50mm的预制件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和评价电子照相用环形带。此时,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为3.33倍,且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为4.52倍。
根据比较例1~11的电子照相用环形带的评价结果也在表4中示出。
[表4]
<结果和探讨>
[实施例1~9、11和12]
实施例1~9、11和12中,带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低于带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并且带的拉伸弹性模量在1.0~3.0GPa的范围内,所以耐蠕变性和数码再现性优异。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0中,带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与带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相等,并且带的拉伸弹性模量在1.0~3.0GPa的范围内,所以耐蠕变性和数码再现性优异。
[比较例1和2]
在比较例1和2中,因为离子导电剂的混合量大并且由此带不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以耐蠕变性和数码再现性差。
[比较例3和4]
在比较例3和4中,因为拉伸倍率太低或太高并且由此带的拉伸弹性模量在1.0~3.0GPa的范围之外,所以耐蠕变性差。
[比较例5~11]
在比较例5~11中,因为吹塑瓶的径向上的拉伸倍率高于吹塑瓶的高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并且因此带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高于带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所以数码再现性差。
尽管已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本发明不受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电子照相用带,其包括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和包含离子导电剂的导电性区域,
当所述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外周面上的沿圆周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AΩ/□,并且所述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外周面上的沿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表面电阻率定义为BΩ/□时,满足A≥B,并且
所述双轴拉伸的圆筒形膜的沿圆周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且3.0G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聚酯为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离子导电剂包含选自由聚醚酯酰胺和离子液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电子照相用带的表面电阻率A和B各自在1×108Ω/□以上且1×1012Ω/□以下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电子照相用带在外周面上具有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当假设在所述外周面上沿与所述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画直线时,所述沟槽与所述直线交叉并且沿与所述圆周方向非平行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外周面仅包含以下:
第一区域,其中与所述直线交叉的所述沟槽的数量为n,和
第二区域,其中与所述直线交叉的所述沟槽的数量大于n,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电子照相用带的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其中n表示1以上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其中所述电子照相用带为中间转印带。
11.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带作为中间转印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7577 | 2018-12-04 | ||
JP2018227577 | 2018-12-04 | ||
JP2019188745A JP7379071B2 (ja) | 2018-12-04 | 2019-10-15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188745 | 2019-10-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3530A true CN111273530A (zh) | 2020-06-12 |
CN111273530B CN111273530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7084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25353.0A Active CN111273530B (zh) | 2018-12-04 | 2019-12-04 | 电子照相用带和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98347B2 (zh) |
CN (1) | CN1112735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34029B2 (ja) | 2019-04-26 | 2024-0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7458912B2 (ja) * | 2019-07-02 | 2024-04-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11526102B2 (en) * | 2021-02-22 | 2022-12-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62905A (ja) * | 1999-08-25 | 2001-03-13 | Canon Inc | 円筒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円筒状フィルム |
JP2002302610A (ja) * | 2001-04-05 | 2002-10-18 | Canon Inc | 樹脂組成物、エンドレスベルト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118421A1 (en) * | 2003-11-28 | 2005-06-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conductive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CN1967408A (zh) * | 2005-11-14 | 2007-05-2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导电性环带 |
US20070116958A1 (en) * | 2005-11-14 | 2007-05-2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Conductive endless belt |
CN102763043A (zh) * | 2010-02-26 | 2012-10-31 | 佳能株式会社 | 导电性带和电子照相设备 |
JP2013068733A (ja) * | 2011-09-21 | 2013-04-18 | Gunze Ltd | 電子写真装置用多層弾性ベルト |
CN103460145A (zh) * | 2011-03-22 | 2013-12-18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用导电性构件 |
CN104919375A (zh) * | 2012-12-07 | 2015-09-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导电性带和电子照相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96276A (en) * | 1990-12-28 | 1994-03-22 | Okura Industrial Co., Ltd. | Seamless endless belt |
JP2001018284A (ja) | 1999-07-06 | 2001-01-23 | Suzuka Fuji Xerox Co Ltd |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789523B2 (ja) | 2005-07-12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
JP5517427B2 (ja) | 2008-08-29 | 2014-06-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シームレスベルト |
JP6033037B2 (ja) | 2012-10-26 | 2016-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エンド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
JP6105269B2 (ja) | 2012-12-11 | 2017-03-29 |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体積抵抗率の低いフィルム |
JP6041695B2 (ja) | 2013-02-05 | 2016-1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10551771B2 (en) | 2018-04-19 | 2020-02-04 | Canon Kabusk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2019
- 2019-12-02 US US16/699,835 patent/US106983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04 CN CN201911225353.0A patent/CN1112735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62905A (ja) * | 1999-08-25 | 2001-03-13 | Canon Inc | 円筒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円筒状フィルム |
JP2002302610A (ja) * | 2001-04-05 | 2002-10-18 | Canon Inc | 樹脂組成物、エンドレスベルト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118421A1 (en) * | 2003-11-28 | 2005-06-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conductive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CN1967408A (zh) * | 2005-11-14 | 2007-05-2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导电性环带 |
US20070116958A1 (en) * | 2005-11-14 | 2007-05-2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Conductive endless belt |
CN102763043A (zh) * | 2010-02-26 | 2012-10-31 | 佳能株式会社 | 导电性带和电子照相设备 |
CN103460145A (zh) * | 2011-03-22 | 2013-12-18 | 佳能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用导电性构件 |
JP2013068733A (ja) * | 2011-09-21 | 2013-04-18 | Gunze Ltd | 電子写真装置用多層弾性ベルト |
CN104919375A (zh) * | 2012-12-07 | 2015-09-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导电性带和电子照相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3530B (zh) | 2023-06-27 |
US10698347B2 (en) | 2020-06-30 |
US20200174405A1 (en) | 2020-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73530B (zh) | 电子照相用带和图像形成设备 | |
US905264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238692B2 (ja) | 導電性ベルト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
JP6305224B2 (ja) | 導電性ベルト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
US8437674B2 (en) | Heating member including resistive heating layer, and fu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heating member | |
JP6041695B2 (ja)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903797A (zh) | 电子照相用带和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 |
KR101680992B1 (ko) | 전자 사진용 엔드리스 벨트의 제조 방법 | |
US20140212657A1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
CN105182717B (zh) |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 |
JP7379071B2 (ja)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98480B2 (ja) |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221741B2 (ja) | 中間転写体、管状体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US2014017811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127916B2 (ja) | 管状体、管状成形体ユニット、中間転写体、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US20230242358A1 (en) | Endless belt,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1324024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4219454A (ja) | 管状体、管状体ユニット、中間転写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101640A (ja) | 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79098A (ja) | 無端ベルト、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95571A (ja) | 電子写真用ベル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導電性樹脂混合物 | |
JP2016133763A (ja) | 中間転写ベルト、中間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該中間転写ベル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613665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单元 | |
CN115373244A (zh) | 中间转印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6088284A (zh) | 电子照相用带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