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9076B - 轮椅 - Google Patents

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9076B
CN111249076B CN202010070078.6A CN202010070078A CN111249076B CN 111249076 B CN111249076 B CN 111249076B CN 202010070078 A CN202010070078 A CN 202010070078A CN 111249076 B CN111249076 B CN 111249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otating block
assembly
wheelchai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00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9076A (zh
Inventor
朱吴伟
谢家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00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9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9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90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9926 priority patent/WO202114761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9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9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4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89Anti-tip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椅,公开了一种轮椅,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卡接部,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四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包括拼接部和转动块,拼接部上转动安装转动块;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时,第三卡接部与转动块及拼接部锁持配合,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卡合配合;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卡合解除,第三卡接部与转动块及拼接部锁持解除。方便轮椅拼接锁持。

Description

轮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作为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使用十分常见,不仅使得行动不便人士可以通过轮椅实现移动,还能增加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可能。轮椅在使用中为了方便运输或是方便放置,常常采用折叠或是可拆卸的方式,缩小轮椅体积。使用折叠的方式适用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轮椅;使用可拆卸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轮椅,例如电动轮椅。但是,现有的可拆卸轮椅拼接的方式较为复杂,未能方便拼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轮椅,方便轮椅拼接锁持。
其技术方案如下:
轮椅,包括前部总成及后部总成,所述后部总成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前部总成,所述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拼接部和转动块,所述拼接部上转动安装所述转动块;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拼接时,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转动块相接触配合,所述转动块在所述拼接部上转动至锁持位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完成锁持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卡合配合;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卡合解除,所述转动块在所述拼接部上转动至开锁位置,所述第三卡接部从所述转动块上取出,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解除。
在拼接轮椅时,第三卡接部与转动块实现接触配合,通过转动后部总成进而使第三卡接部转动,第三卡接部带动转动块一起转动,转动块在拼接部上转动,使得转动块转动至锁持位置,此时,完成了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的锁持配合;在后部总成转动后,使得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之间相对应,然后将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卡合,完成轮椅拼接。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之间的拼接利用转动的方式完成,而且转动后可以将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相对应,所以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之间的锁持配合,在实现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对位时完成,因此节省了拼接步骤,可以快速完成拼接。在拆卸轮椅时,先解除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之间的卡合配合,然后再转动后部总成,此时转动后部总成即使得第三卡接部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块转动至开锁位置,然后直接将第三卡接部直接从转动块上取出,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的锁持解除,因此在解除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之间的卡合配合前提下,仅仅转动后部总成即为完成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的锁持解除,所以拆卸上也较为方便。
所述拼接部上设置有转动位,转动位设置卡入位和阻挡位,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第三卡接部通过卡入位与转动块相接触配合,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时,转动块转动,第三卡接部与阻挡位抵触。第三卡接部需要与转动块相配合时,通过卡入位进入,然后与转动块接触;此外,第三卡接部需要与转动块相分离时,亦通过卡入位取出;当前部总成与后部总成拼接时,此时第三卡接部先通过卡入位然后与转动块配合,转动第三卡接部,从而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后的转动块与第三卡持部受到阻挡位的阻挡,此时第三卡接部位置固定,所以完成锁持作用。
转动位为转动槽,转动槽上开设避让槽形成卡入位,转动槽的壁部形成阻挡位,避让槽贯穿转动槽的壁部。具体为转动槽,利用转动块的外壁与转动槽的内壁相连接,进而实现转动作用,其中转动槽的壁部作为阻挡位,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所以无需单独设置阻挡结构,而卡入位是直接在转动槽的壁部上开设避让槽,所以设置方式较为简单,有利于加工,而功能又不影响。
所述转动块外表面至少包括部分圆柱形的外表面,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时,所述转动块的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与所述转动槽转动配合。转动块圆柱形的外表面与转动槽相配合,防止了转动块晃动过大影响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的锁持配合。
转动槽为圆柱形槽或至少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该圆柱形槽或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与所述转动块的圆柱形外表面转动配合。该设置利用了轴转动原理,通过两个圆弧面的接触转动,有利于转动块转动时稳定。
转动块在圆柱形的外表面朝向中心开设有锁持槽,第三卡接部包括卡接片,锁持槽与卡接片相配合。第三卡接部包括卡接片,而转动块上设置锁持槽,具体为卡接片与锁持槽配合,卡接方便。
避让槽外侧宽度大于内侧宽度,形成喇叭口状。由于外侧开口较大,所以卡接片卡入方便对准位置,有利于卡接片进入避让槽。
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锁持槽的开口与避让槽相联通;此处卡接片可以直接通过避让槽的进入到锁持槽内,与锁持槽相配合,该状态也为拼接前的状态。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时,转动块转动,锁持槽的开口与转动槽的壁部相对;此处,拼接时需要转动后部总成,即第三卡接部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使得锁持槽的开口与转动槽的壁部相对,即将锁持槽的开口阻挡,而卡接片受到阻挡后无法取出,达到锁持作用。
第三卡接部还包括承接片,承接片向外突出,卡接片位于承接片上,且与承接片外凸的方向相垂直,锁持槽至少贯穿转动块一个端面,卡接片穿过锁持槽与转动块的端面相通的一侧,且承接片与转动块的端面相平行。承接片向外伸出,而卡接片位于承接片上,伸出一定的距离,方便与转对块配合,承接片的的外凸方向与卡接片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配合锁持槽贯穿转动块一个端面,所以卡接片可以从侧部与锁持槽相配合,避免了在转动中存在干扰问题。不仅如此,承接片与转动块的端面相平行,可起到遮丑作用。
前部总成包括尾支架,尾支架上设置有复位件,第一卡接部安装在尾支架上,复位件一端连接在转动块上,另一端连接在尾支架上,在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复位件控制转动块位于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的状态。设置尾支架用于安置第一卡接部以及复位件,其中通过复位件与作用控制转动块,使得转动块位于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的状态,因此下次安装后部总成时,无需调节转动块的位置,从而使得再次拼接后部总成时能快速完成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三卡接部的配合。
转动块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突出部与尾支架相抵触。由于复位件的作用,所以转动块可能存在移动过位的问题,所以通过突出部与位支架相抵触,阻挡转动块不能转动过位。
尾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凸耳,转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复位件为拉簧,拉簧一端连接在第一凸耳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凸耳上;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时,所述转动块在拼接部转动至锁持位置,所述第二凸耳带动拉簧拉伸蓄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解除时,拉簧收缩释放蓄能,拉簧拉动第二凸耳,从而带动所述转动块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解除时所处的位置。该设置提供给拉簧一个安装位置,采用拉簧的好处在于无需导向柱,因此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当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时,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通过第二凸耳拉伸拉簧,使得拉簧处于蓄能状态,即存在一个复位的力;当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需要解除锁持时,拉簧复位的力可以协助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解除锁持,最终在拉簧的作用下控制转动块处于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解除锁持时所处的位置。所以当下次拼接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时,无需调节转动块所述的位置,节省了拼接时间。
所述前部总成还包括对称安装在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轮,所述后部总成还包括对称安装在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轮。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后,第一工作轮和第二工作轮形成四点支撑,稳定性好。
所述后部总成上部设置有把手。把手可以方便提起后部总成,而且第三卡接部在卡入第一卡接部时,需要克服复位件的作用力,把手位于后部总成的上部,即当第三卡接部转动时,通过把手施力,此时的力臂较长,所以旋转时更加省力,做到了省力拼接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
所述前部总成还包括防倾支架,所述防倾支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在一端,所述防倾支架上还安装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块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防倾支架上。防倾支架通过转动杆与转动块间接连接,转动块转动时,在转动杆的作用下,带动防倾支架转动,当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相拼接时,防倾支架的最低点向上转动,此时第二工作轮的最低点比防倾支架的最低点低,即第二工作轮与地面接触,而轮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向后倾斜时,防倾支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轮椅向后倾斜倒下。当后部总成拆卸时,防倾支架的最低点向下转动,取出后部总成,防倾支架的最低点和第一工作轮共同与地面接触,防止前部总成倾倒。
所述防倾支架上还安装有防倾轮,所述防倾轮安装在所述防倾支架的自由端上。自由端即为防倾支架最低点所有处,采用防倾轮避免防倾支架滑动摩擦,容易发生损坏,由于具有防倾轮,前部总成能方便推动。
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均设置有两个,且相对称设置。轮椅具有一定的宽度,所以仅仅采用一个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用于拼接时,相当于单点受力,所以稳定性较差,而采用两个且对称设置,相当于两个点受力,所以稳定性增加。
第二卡接部包括承接槽,第四卡接部包括卡持柱,卡持柱卡在承接槽内。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相配合时,将卡持柱卡持在承接槽上,完成卡持。
第二卡接部还包括锁片,锁片可活动地封闭承接槽或开启承接槽。利用锁片将承接槽实现关闭以及开启作用,但第二卡接部需要与第四卡接部相配合时,先活动锁片,待第四卡接部的卡持柱进入至承接槽时,通过锁片封闭承接槽,完成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之间的锁持配合。
第二卡接部还包括驱动杆,驱动杆驱动锁片。利用驱动杆驱动锁片,从而控制锁片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部总成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后部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时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拼接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块在拼接部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后部总成缺少第二工作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防倾支架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前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防倾支架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时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防倾支架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拼接后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9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0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9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1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部总成;11、第一卡接部;12、第二卡接部;121、承接槽;122、锁片;123、驱动杆;124、承接件;13、拼接部;131、转动位;1311、卡入位;1312、阻挡位;132、转动槽;1321、避让槽;14、转动块;141、锁持槽;142、突出部;143、第二凸耳;15、尾支架;151、第一凸耳;16、靠背部;101、第一工作轮;20、后部总成;21、第三卡接部;211、卡接片;212、承接片;22、第四卡接部;211、卡持柱;23、把手;201、第二工作轮;30、复位件;31、弹簧;40、防倾支架;41、防倾轮;50、转动杆;61、第一转动中心;62、第二转动中心;63、第三转动中心;64、第四转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轮椅包括前部总成10及后部总成20,如图1所示,前部总成10包括第一工作轮101、防倾支架40、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如图2所示,后部总成20包括第二工作轮201、第三卡接部21和第四卡接部22,对轮椅拼接前,前部总成10利用第一工作轮101和防倾支架40支撑,防止倾倒。对轮椅拼接时,将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配合,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配合,如图3所示,拼接后的轮椅后部总成20牢固连接在前部总成10上,其中防倾支架40上抬,此时,第一工作轮101和第二工作轮201对整个轮椅支撑。其中图1、图2和图3中的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均带有外壳。
如图1所示,前部总成10面向后部20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前部总成10面向后部20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如图2所示,所述后部总成20面向前部总成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卡接部21,后部总成20面向前部总成10的上部设置有第四卡接部2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卡接部11包括拼接部13和转动块14,所述拼接部13上转动安装所述转动块14。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拼接时,所述第三卡接部21与所述转动块14相接触配合,所述转动块14在所述拼接部13上转动至锁持位置,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完成锁持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12和所述第四卡接部22卡合配合;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解锁时,所述第二卡接部12和所述第四卡接部22卡合解除,所述转动块在所述拼接部13上转动至开锁位置,所述第三卡接部21从所述转动块14上取出,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锁持解除。
轮椅的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拼接后放置于承接面,上述的上部和下部,表示相对于承接面靠下的为下部,靠上的为上部;锁持表示最少两个部件可以相对运动达到对第三个部件的扣合。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卡合可包括锁持。
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拼接轮椅时,第三卡接部21与转动块14实现接触配合,通过转动后部总成20进而使第三卡接部21转动,第三卡接部21带动转动块14一起转动,转动块14在拼接部13上转动,使得转动块14转动至锁持位置,此时,完成了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的锁持配合;在后部总成20转动后,使得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之间相对应,然后将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卡合,完成轮椅拼接。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之间的拼接利用转动的方式完成,而且转动后可以将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相对应,所以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之间的锁持配合,在实现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对位时完成,因此节省了拼接步骤,可以快速完成拼接。在拆卸轮椅时,先解除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之间的卡合配合,然后再转动后部总成20,此时转动后部总成20即使得第三卡接部2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块14转动至开锁位置,然后直接将第三卡接部21直接从转动块14上取出,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的锁持解除,因此在解除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之间的卡合配合前提下,仅仅转动后部总成20即为完成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的锁持解除,所以拆卸上也较为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第一工作轮101对称安装在前部总成10下部左右两侧,第二工作轮201对称安装在后部总成20下部左右两侧。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拼接后,第一工作轮101和第二工作轮201形成四点支撑,稳定性好。
如图5所示,所述拼接部13上设置有转动位131,所述转动位131设置卡入位1311和阻挡位1312,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解锁时,所述第三卡接部21通过所述卡入位1311与所述转动块14相接触配合,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拼接时,所述转动块14转动,所述第三卡接部21与所述阻挡位1312抵触。第三卡接部21需要与转动块14相配合时,通过卡入位1311进入,然后与转动块14接触;此外,第三卡接部21需要与转动块14相分离时,亦通过卡入位1311取出;当前部总成10与后部总成20拼接时,此时第三卡接部21先通过卡入位1311然后与转动块14配合,转动第三卡接部21,从而带动转动块14转动,转动后的转动块14与第三卡持部受到阻挡位1312的阻挡,此时第三卡接部21位置固定,完成锁持作用。
如图6所示,所述转动位131为转动槽132,所述转动槽132上开设避让槽1321形成所述卡入位1311,所述转动槽132的壁部形成所述阻挡位1312,所述避让槽1321贯穿所述转动槽132的壁部。具体为转动槽132利用转动块14的外壁与转动槽132的内壁相连接,进而实现转动作用,其中转动槽132的壁部作为阻挡位1312,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所以无需单独设置阻挡结构,而卡入位1311是直接在转动槽132的壁部上开设避让槽1321,所以设置方式较为简单,有利于加工,而功能又不影响。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块14外表面至少包括部分圆柱形的外表面,所述转动块14与所述转动槽132相配合时,所述转动块14的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与所述转动槽132转动配合。转动块14圆柱形的外表面与转动槽132相配合,防止了转动块14晃动过大影响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的锁持配合。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转动槽132为圆柱形槽或至少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该圆柱形槽或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与所述转动块14的圆柱形外表面转动配合。该设置利用了轴转动原理,通过两个圆弧面的接触转动,有利于转动块14转动时稳定。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转动块14在圆柱形的外表面朝向中心开设有锁持槽141,所述第三卡接部21包括卡接片211,所述锁持槽141与所述卡接片211相配合。第三卡接部21包括卡接片211,而转动块14上设置锁持槽141,具体为卡接片211与锁持槽141配合,卡接方便。
如图6所示,所述避让槽1321外侧宽度大于内侧宽度,形成喇叭口状。由于外侧开口较大,所以卡接片211卡入方便对准位置,有利于卡接片211进入避让槽1321。
如图6所示,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解锁时,所述锁持槽141的开口与所述避让槽1321相联通,此时即为转动块14处于的开锁位置;如图12所示,此处卡接片211可以直接通过避让槽1321的进入到锁持槽141内,与锁持槽141相配合,该状态也为拼接前的状态。如图13所示,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拼接时,所述转动块14转动,所述锁持槽141的开口与所述转动槽132的壁部相对,此时即为转动块14处于的锁持位置;此处,拼接时需要转动后部总成20,即第三卡接部21转动,带动转动块14转动,使得锁持槽141的开口与转动槽132的壁部相对,即将锁持槽141的开口阻挡,而卡接片211受到阻挡后无法取出,达到锁持作用。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卡接部21还包括承接片212,所述承接片212向外突出,所述卡接片211位于所述承接片212上,且与所述承接片212外凸的方向相垂直,所述锁持槽141至少贯穿所述转动块14一个端面,所述卡接片211穿过所述锁持槽141与所述转动块14的端面相通的一侧,且所述承接片212与所述转动块14的端面相平行。承接片212向外伸出,而卡接片211位于承接片212上,伸出一定的距离,方便与转对块配合,承接片212的的外凸方向与卡接片2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配合锁持槽141贯穿转动块14一个端面,所以卡接片211可以从侧部与锁持槽141相配合,避免了在转动中存在干扰问题。不仅如此,承接片212与转动块14的端面相平行,可起到遮丑作用。
如图9所示,所述前部总成10包括尾支架15,所述尾支架15上设置有复位件30,所述第一卡接部11安装在所述尾支架15上,所述复位件30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块14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尾支架15上,在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解锁时,所述复位件30控制所述转动块14位于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解锁时的状态。设置尾支架15用于安置第一卡接部11以及复位件30,其中通过复位件30与作用控制转动块14,使得转动块14位于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解锁时的状态,因此下次安装后部总成20时,无需调节转动块14的位置,从而使得再次拼接后部总成20时能快速完成第一卡接部11以及第三卡接部21的配合。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块14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42,所述前部总成10和所述后部总成20解锁时,所述突出部142与所述尾支架15相抵触。由于复位件30的作用,所以转动块14可能存在移动过位的问题,所以通过突出部142与位支架相抵触,阻挡转动块14不能转动过位。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复位件30包括弹簧31,复位件30直接采用弹簧31,利用弹簧31的弹性蓄能所以可以在转动块14作用时蓄能,在复位转动块14时释放蓄能。
具体所述弹簧31为拉簧。采用拉簧的好处在于无需导向柱,因此在安装时较为方便。
如图12所示,所述尾支架15上设置有第一凸耳151,所述转动块14上设置有第二凸耳143,所述拉簧一端连接在第一凸耳15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凸耳143上;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锁持配合时,所述转动块14在拼接部13转动至锁持位置,所述第二凸耳143带动拉簧拉伸蓄能;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锁持配合解除时,拉簧收缩释放蓄能,拉簧拉动第二凸耳143,从而带动所述转动块14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锁持配合解除时所处的位置。该设置提供给拉簧一个安装位置。当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锁持配合时,带动转动块14转动,转动块14通过第二凸耳143拉伸拉簧,使得拉簧处于蓄能状态,即存在一个复位的力;当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需要解除锁持时,拉簧复位的力可以协助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解除锁持,最终在拉簧的作用下控制转动块14处于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21解除锁持时所处的位置。所以当下次拼接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时,无需调节转动块14所述的位置,节省了拼接时间。
如图7所示,所述后部总成20上部设置有把手23。把手23可以方便提起后部总成20,而且第三卡接部21在卡入第一卡接部11时,需要克服复位件30的作用力,把手23位于后部总成20的上部,即当第三卡接部21转动时,通过把手23施力,此时的力臂较长,所以旋转时更加省力,做到了省力拼接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21。
为了方便理解,此处做如下说明,转动块14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部,其中突出部142所述的端部为第一端部,另一端部为第二端部;拼接部13的拼接槽为通槽,该通槽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
如图4所示,具体地,突出部142从转动块14的第一端部外突出,且该突出部142突出的部分向转动块14的第二端部延伸,使得突出部142的端部位于转动块14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而第二凸耳143位于该突出部142的端部;所以当拉簧拉动时有利于转动块14的圆柱形外表面与转动槽132的内表面形成面接触,减少磨损。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锁持槽141贯穿突出部142第二端部的端面,转动块14从拼接槽的第三端部插入,此时转动块14的第二端部与拼接槽的第四端部相对应,避让槽1321贯穿第四端部的端面,所以卡接片211与锁持槽141配合后,卡接片211再从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穿出,避免了卡接片211在转动时与拼接部13相干扰。
如图9所示,所述前部总成10还包括防倾支架40,所述防倾支架40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接部11所在一端,如图12所示,所述防倾支架40上还安装转动杆50,所述转动杆50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块14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防倾支架40上。如图9和图10所示,防倾支架40通过转动杆50与转动块14间接连接,转动块14转动时,在转动杆50的作用下,带动防倾支架40转动,当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相拼接时,防倾支架40的最低点向上转动,此时第二工作轮201的最低点比防倾支架40的最低点低,即第二工作轮201与地面接触,而轮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向后倾斜时,防倾支架40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轮椅向后倾斜倒下。当后部总成20拆卸时,防倾支架40的最低点向下转动,取出后部总成20,防倾支架40的最低点和第一工作轮101共同与地面接触,防止前部总成10倾倒。
如图9所示,所述防倾支架40上还安装有防倾轮41,所述防倾轮41安装在所述防倾支架40的自由端上。自由端即为防倾支架40最低点所有处,采用防倾轮41避免防倾支架40滑动摩擦,容易发生损坏,由于具有防倾轮41,前部总成10能方便推动。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卡接部12包括承接槽121,所述第四卡接部22包括卡持柱211,所述卡持柱211卡在所述承接槽121内。如图10所示,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相配合时,将卡持柱211卡持在承接槽121上,完成卡持。
如图8和图9所示,具体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为锁持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12还包括锁片122,锁片122可活动地封闭所述承接槽121或开启所述承接槽121。利用锁片122将承接槽121实现关闭以及开启作用,但第二卡接部12需要与第四卡接部22相配合时,先活动锁片122,待第四卡接部22的卡持柱211进入至承接槽121时,通过锁片122封闭承接槽121,完成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之间的锁持配合。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卡接部12还包括驱动杆123,所述驱动杆123驱动所述锁片122。利用驱动杆123驱动锁片122,从而控制锁片122转动。
如图14和图15所示,具体地,第二卡接部12还包括承接件124,所述承接槽121开设在该承接件124上,所述锁片122铰接在该承接件124上,所述靠背部16转动连接在承接件124上,锁片122与驱动杆123铰接。承接件124与锁片122转动配合中心为第一转动中心61,所述锁片122与所述驱动杆123转动配合中心为第二转动中心62,所述驱动杆123与所述靠背部16转动配合中心为第三转动中心63,所述靠背部16转动连接在所述承接件124上,所述靠背部16与所述承接件转动配合中心为第四转动中心64,所述第一转动中心61、第二转动中心62、第三转动中心63和第四转动中心64依次连线,形成四连杆机构。如图14所示,在实际拼接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前,靠背部16是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转动中心61与第三转动中心63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如图15所示,当前部总成10和后部总成20拼接时,第三转动中心63跟随着靠背部16转动,此时,第一距离实际开始变小,所以驱动杆123和锁片122之间形成的角度开始变小,迫使锁片122向下转动,从而卡在承接槽121的开口上,达到锁持作用,所以不仅靠背部16可以折叠,还通过靠背部16的折叠过程,驱动锁片122转动,完成第二卡接部12和第四卡接部22之间的锁持配合,该设计十分巧妙地节省了拼接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总成及后部总成,所述后部总成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前部总成,所述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前部总成面向后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后部总成面向前部总成的上部设置有第四卡接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拼接部和转动块,所述拼接部上设置有转动位,所述转动位设置有卡入位和阻挡位,所述转动位上转动安装所述转动块;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第三卡接部通过所述卡入位与所述转动块相接触配合,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拼接时,所述转动块转动至锁持位置,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阻挡位抵触,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完成锁持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卡合配合;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卡合解除,所述转动块在所述拼接部上转动至开锁位置,所述第三卡接部从所述转动块上取出,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位为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上开设避让槽形成所述卡入位,所述转动槽的壁部形成所述阻挡位,所述避让槽贯穿所述转动槽的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外表面至少包括部分圆柱形的外表面,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时,所述转动块的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与所述转动槽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为圆柱形槽或至少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该圆柱形槽或部分为圆柱形面的异型槽与所述转动块的圆柱形外表面转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在圆柱形的外表面朝向中心开设有锁持槽,所述第三卡接部包括卡接片,所述锁持槽与所述卡接片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外侧宽度大于内侧宽度,形成喇叭口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与所述避让槽相联通,所述转动块处于开锁位置;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拼接时,所述转动块转动,所述锁持槽的开口与所述转动槽的壁部相对,所述转动块处于锁持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还包括承接片,所述承接片向外突出,所述卡接片位于所述承接片上,且与所述承接片外凸的方向相垂直,所述锁持槽至少贯穿所述转动块一个端面,所述卡接片穿过所述锁持槽与所述转动块的端面相通的一侧,且所述承接片与所述转动块的端面相平行。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总成包括尾支架,所述尾支架上设置有复位件,所述第一卡接部安装在所述尾支架上,所述复位件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块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尾支架上,在前部总成和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复位件控制所述转动块位于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转动块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前部总成和所述后部总成解锁时,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尾支架相抵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凸耳,所述复位件为拉簧,该拉簧一端连接在第一凸耳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凸耳上;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时,所述转动块在拼接部转动至锁持位置,所述第二凸耳带动拉簧拉伸蓄能;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解除时,拉簧收缩释放蓄能,拉簧拉动第二凸耳,从而带动所述转动块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锁持配合解除时所处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总成还包括对称安装在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工作轮,所述后部总成还包括对称安装在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二工作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总成上部设置有把手。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总成还包括防倾支架,所述防倾支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在一端,所述防倾支架上还安装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块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防倾支架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支架上还安装有防倾轮,所述防倾轮安装在所述防倾支架的自由端上。
16.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承接槽,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卡持柱,所述卡持柱卡在所述承接槽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锁片,锁片可活动地封闭所述承接槽或开启所述承接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锁片。
1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均设置有两个,且相对称设置。
CN202010070078.6A 2020-01-21 2020-01-21 轮椅 Active CN111249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078.6A CN111249076B (zh) 2020-01-21 2020-01-21 轮椅
PCT/CN2020/139926 WO2021147616A1 (zh) 2020-01-21 2020-12-28 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078.6A CN111249076B (zh) 2020-01-21 2020-01-21 轮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9076A CN111249076A (zh) 2020-06-09
CN111249076B true CN111249076B (zh) 2022-04-12

Family

ID=7094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0078.6A Active CN111249076B (zh) 2020-01-21 2020-01-21 轮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9076B (zh)
WO (1) WO20211476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9076B (zh) * 2020-01-21 2022-04-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椅
CN111249079B (zh) * 2020-01-21 2021-12-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倾轮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01486U1 (de) * 2007-01-26 2007-05-10 Reha-Trend Medizintechnik Gmbh Modulares Kupplungssystem zur wahlweisen Ankupplung einer Antriebs- und/ oder Lenkeinheit an einen Rollstuhl, Fahrrad oder Trainingsgerät
JP2011030964A (ja) * 2009-08-05 2011-02-17 Ox Engineering:Kk 車いす用組み立て式電気駆動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いす
JP2013048735A (ja) * 2011-08-31 2013-03-14 Ox Engineering:Kk 組立式電動車いす
CN106999329A (zh) * 2014-10-15 2017-08-01 株式会社松永制作所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CN108243606A (zh) * 2015-11-11 2018-07-03 K·丹尼尔 用于轮椅的附接件
KR20180091314A (ko) * 2017-02-06 2018-08-16 김동민 휠체어용 전동장치
CN109070967A (zh) * 2017-03-16 2018-12-21 Whill株式会社 电动移动车和其拆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7558B (en) * 2003-01-22 2006-05-03 Sunrise Medical Ltd Powered vehicle for personal transport
US8414008B2 (en) * 2011-07-09 2013-04-09 Carl M. Hay Wheelchair system
US20130149032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Sunpex Technology Co., Ltd. Fixing member for vehicle frame joint of scooter
CN104758127B (zh) * 2015-03-25 2017-08-11 谢空成 一种电动轮椅车头与轮椅的快速连接结构及电动轮椅车头
CN106309039B (zh) * 2016-08-31 2018-02-16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离合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轮椅
CN206334034U (zh) * 2016-08-31 2017-07-18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离合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轮椅
CN106901921B (zh) * 2017-04-25 2019-11-22 昆山奥仕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拆卸式电动轮椅
CN111249077B (zh) * 2020-01-21 2022-04-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椅
CN111249076B (zh) * 2020-01-21 2022-04-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01486U1 (de) * 2007-01-26 2007-05-10 Reha-Trend Medizintechnik Gmbh Modulares Kupplungssystem zur wahlweisen Ankupplung einer Antriebs- und/ oder Lenkeinheit an einen Rollstuhl, Fahrrad oder Trainingsgerät
JP2011030964A (ja) * 2009-08-05 2011-02-17 Ox Engineering:Kk 車いす用組み立て式電気駆動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いす
JP2013048735A (ja) * 2011-08-31 2013-03-14 Ox Engineering:Kk 組立式電動車いす
CN106999329A (zh) * 2014-10-15 2017-08-01 株式会社松永制作所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CN108243606A (zh) * 2015-11-11 2018-07-03 K·丹尼尔 用于轮椅的附接件
KR20180091314A (ko) * 2017-02-06 2018-08-16 김동민 휠체어용 전동장치
CN109070967A (zh) * 2017-03-16 2018-12-21 Whill株式会社 电动移动车和其拆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7616A1 (zh) 2021-07-29
CN111249076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9076B (zh) 轮椅
CA1229035A (en) Wheelchair
US9468571B2 (en) Wheelchair
US4961473A (en) Kit for converting a hand-powered wheelchair to an electric motor-power wheelchair
CN111249077B (zh) 轮椅
US9050227B1 (en) Power base attachment
WO2024002122A1 (zh) 一种折叠座椅及折叠代步工具
CN110946723A (zh) 一种便利型老年人起居辅助装置
CN218505691U (zh) 连接机构、座椅结构总成及车辆
WO2021147615A1 (zh) 防倾轮椅
KR102309270B1 (ko) 전후방 전환용 안장 프레임 장착식 휠체어
AU655200B2 (en) Means for connecting a unit for treating floor surfaces with a rod like member, intended for guiding said unit
CN214386554U (zh) 一种折叠桌
CN211139439U (zh) 一种车架前后脚组开合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7472273U (zh) 一种电动轮椅
CN2539505Y (zh) 轮椅扶手调整装置
CN212555909U (zh) 代步车
CN210680889U (zh) 儿童推车
CN110101253B (zh) 一种锁位机构
CN219056348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3146505B (zh) 一种重型车辆传动轴辅助安装装置
CN216994467U (zh) 一种可折叠的推车座兜和儿童推车
CN110803212B (zh) 一种车架前后脚组开合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7644979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114767406A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