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0889U - 儿童推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0889U
CN210680889U CN201921038582.7U CN201921038582U CN210680889U CN 210680889 U CN210680889 U CN 210680889U CN 201921038582 U CN201921038582 U CN 201921038582U CN 210680889 U CN210680889 U CN 210680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joint
connecting rod
hinged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8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广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dern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dern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dern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dern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8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0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0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0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折叠的儿童推车。其包括:可折叠的车架,车架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和U形的手把推杆,后轮支架两侧的后支撑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大关节,大关节与前轮支架的前支撑杆铰接,大关节设有限制部或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间设有限制件;后支撑杆铰接有侧连接杆,大关节铰接有侧扶手杆,侧扶手杆的上端连接有锁关节,锁关节包括锁组件,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对转动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上转动部、下转动部之间设有锁件,锁件连接有用于驱动锁件移动的控制件,上转动部、下转动部分别与一侧的侧扶手杆、手把推杆连接,手把推杆的下端部与同侧的侧连接杆铰接。本实用新型车架通过锁关节进行折叠,且折叠后体积较小,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儿童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折叠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作为婴幼儿出行的辅助工具,已被家庭广泛使用;目前的儿童推车一般都包括可折叠的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下方的车轮,车架在折叠时,有的折叠儿童推车折叠后,并没有完全折叠,体积仍然较大,或者,有的儿童推车的折叠开关设置在推车底部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推车,该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较小,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可折叠的车架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和U形的手把推杆,后轮支架两侧的后支撑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大关节,大关节的下端与前轮支架的前支撑杆铰接,大关节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旋转角度的限制部或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旋转角度的限制件;后支撑杆的上端部铰接有侧连接杆,大关节的上端铰接有侧扶手杆,侧扶手杆的上端连接有锁关节,所述锁关节包括位于中部的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对转动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上转动部、下转动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转动的锁件,锁件连接有用于驱动锁件移动的控制件,上转动部、下转动部分别与一侧的侧扶手杆、手把推杆连接,手把推杆的下端部与同侧的侧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地,前支撑杆与对应的后支撑杆之间设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前连接杆的一端、后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前支撑杆、后支撑杆铰接;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前连接杆通过铰接轴与后连接杆连接,且该铰接轴枢接有中间连接片,中间连接片的一端与侧连接杆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大关节呈T形设置,大关节的中部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大关节的前端开设有用于侧扶手杆插入的后连接孔,侧扶手杆插入后连接孔并与大关节杆铰接; 大关节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前支撑杆插入的前连接孔,前支撑杆插入前连接孔并与大关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呈U形设置的座架杆,座架杆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铰接,座架杆的每侧通过座架支撑片与侧连接杆连接,座架支撑片分别与座架杆、侧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U形的前扶手杆,前扶手杆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铰接,前扶手杆的端部通过中间连接块与对应的侧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帐篷支架,帐篷支架与手把推杆或侧扶手杆或锁关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动部包括主壳体,下转动部包括副壳体,主壳体、副壳体均为一端开口的圆环形壳体,主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起的主内齿,相邻的主内齿之间形成主间隙,副壳体的内侧面也设有多个凸起的副内齿,相邻的副内齿之间形成副间隙,锁件包括设置于主壳体与副壳体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外侧面设有凸齿,凸齿的一端插入主间隙,凸齿的另一端插入副间隙,所述副壳体与连接体之间设有用于将连接体推向主壳体的弹簧,所述控制件包括用于将连接体推向副壳体的推块,所述主壳体设有缺口,推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推块运动的操作件,操作件伸出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中部设有空心连接柱,所述连接体、推块的中部均设有通孔,副壳体的中部设有穿孔,所述帐篷支架的端部连接有支架连接座,支架连接座包括面板面板的中部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连接有销轴,销轴的一端依次穿过贯通孔、空心连接柱以及穿孔与固定件连接,连接体、推块套于空心连接柱外。
进一步地,所述推块的侧面设有凹孔,凹孔的一侧面呈倾斜设置,所述主壳体的底面设有与凹孔相配合的凸块,所述操作件为绳或钢丝或线,操作件缠绕推块并与推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连接有主连接套,主连接套与手把推杆套接;副壳体连接有副连接套,副连接套与侧手扶杆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车架通过锁关节进行折叠,且折叠后体积较小,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展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展开状态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半折叠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板折叠状态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全折叠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全折叠状态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锁关节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主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把推杆;2——侧连接杆;3——前扶手杆;4——座架支撑片;5——中间连接片;6——后支撑杆;7——后连接杆;8——前连接杆;9——前支撑杆;10——大关节;11——座架杆;12——侧扶手杆;13——锁关节;14——帐篷支架;15——按压装置;16——弹簧;17——连接体;18——线;19——推块;20——主壳体;21——支架连接座;22——销轴;23——副壳体;24——主内齿;25——中间连接块;26——主间隙;27——缺口;28——空心连接柱;29——主连接套;30——副连接套;31——后轮支架;32——前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8。
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可折叠的车架包括后轮支架31、前轮支架32和U形的手把推杆1,后轮支架31两侧的后支撑杆6上端分别连接有大关节10,大关节10的下端与前轮支架32的前支撑杆9铰接,大关节10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9旋转角度的限制部或前轮支架32与后轮支架3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9旋转角度的限制件;后支撑杆6的上端部铰接有侧连接杆2,大关节10的上端铰接有侧扶手杆12,侧扶手杆12的上端连接有锁关节13,所述锁关节13包括位于中部的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对转动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上转动部、下转动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转动的锁件,锁件连接有用于驱动锁件移动的控制件,上转动部、下转动部分别与一侧的侧扶手杆12、手把推杆1连接,手把推杆1的下端部与同侧的侧连接杆2铰接。
本技术方案将锁关节13设置于手把推杆1与侧扶手杆12的连接处,方便于人操作;在正常工作时,侧扶手杆12、侧连接杆2及手把推杆1的一侧、后支撑杆6及大关节10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参见图1的A部分,锁关节13位于该三角形的一个顶角。
在进行折叠时,通过操作控制件驱动锁件移动,使得上转动部、下转动部可以相对转动,此时,侧扶手、侧连接杆2、后支撑杆6及大关节10、锁关节13、手把推杆1一部分构成四连杆机构,参见图3的B部分;此时向前弯曲手柄推杆并向下压手柄推杆,
手柄推杆绕锁关节13转动,手柄推杆的下端部相对侧连接杆2转动并同时推动侧连接杆2的后端向下转动,手柄推杆同时带动侧扶手杆12的后端向下转动,相当于四连杆机构中的侧连接杆2绕后支撑杆6向下转动,侧连接杆2带动手把推杆1转动,四连接杆运动至侧连接杆2位于后支撑杆6的内侧,侧扶手杆12以及手把推杆1均折叠,然后将前轮支架32相对大关节10旋转并向后折叠。大关节10设置限制部或者前轮支架32和后轮支架31之间设置限制件可以限制前轮支架32向前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地,前支撑杆9与对应的后支撑杆6之间设有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7;前连接杆8的一端、后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前支撑杆9、后支撑杆6铰接;前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后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
设置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7,使得前轮支架32在打开后,受到后轮支架31的限制,旋转角度受限;采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7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以方便前轮支架32折叠。优选地,前连接杆8呈L形或V形设置;避免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7在前轮支架32打开时呈直线设置而被锁死,其次也避免收车折叠时与前轮干涉。
进一步地,前连接杆8通过铰接轴与后连接杆7连接,且该铰接轴枢接有中间连接片5,中间连接片5的一端与侧连接杆2铰接连接。
设置中间连接片5后,当车架的手把推杆1折叠时,侧连接杆2运动并带动中间连接片5,中间连接片5再带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7运动,使得前轮支架32向后后轮支架31收拢折叠,形成联动,无需单独对前轮支架32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大关节10呈T形设置,大关节10的中部与后支撑杆6固定连接,大关节10的前端开设有用于侧扶手杆12插入的后连接孔,侧扶手杆12插入后连接孔并与大关节10杆铰接; 大关节10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前支撑杆9插入的前连接孔,前支撑杆9插入前连接孔并与大关节10铰接。
本技术方案将大关节10设置为T形,以方便与前支撑杆9、侧扶手杆12连接,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前连接孔呈倒置的U形设置,前支撑杆9通过销钉与前连接孔连接。同样优选地,后连接孔呈倒置的U形设置,侧扶手杆12通过销钉与前连接孔的两侧连接。当车架打开时,前支撑杆9、侧扶手杆12以及大关节10的顶面呈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呈U形设置的座架杆11,座架杆11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12铰接,座架杆11的每侧通过座架支撑片4与侧连接杆2连接,座架支撑片4分别与座架杆11、侧连接杆2铰接。
座架杆11用于支撑婴儿,通过座架支撑片4与侧连接杆2铰接,同时与侧扶手杆12铰接,当车架打开时,座架支撑片4与侧连接杆2的铰接处为定点,座架杆11与侧扶手杆12的铰接处也为定点,两个定点到座架来支撑片与座架杆11的铰接点的距离为固定的,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以达到将座架杆11支撑的目的。同时铰接的方式方便后期的折叠。
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U形的前扶手杆3,前扶手杆3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12铰接,前扶手杆3的端部通过中间连接块25与对应的侧连接杆2铰接。
前扶手杆3用于圈住婴幼儿以及作为其扶手使用。中间连接块25分别与前扶手杆3、侧连接杆2铰接。
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帐篷支架14,帐篷支架14与手把推杆1或侧扶手杆12或锁关节13铰接。
设置帐篷支架14,用于遮阳或挡风。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动部包括主壳体20,下转动部包括副壳体23,主壳体20、副壳体23均为一端开口的圆环形壳体,参见图8,主壳体20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起的主内齿24,相邻的主内齿24之间形成主间隙26,副壳体23的内侧面也设有多个凸起的副内齿(图中未画出),相邻的副内齿之间形成副间隙(图中未画出),锁件包括设置于主壳体20与副壳体23之间的连接体17,连接体17的外侧面设有凸齿,凸齿的一端插入主间隙26,凸齿的另一端插入副间隙,所述副壳体23与连接体17之间设有用于将连接体17推向主壳体20的弹簧16,所述控制件包括用于将连接体17推向副壳体23的推块19,所述主壳体20设有缺口27,推块19连接有用于驱动推块19运动的操作件,操作件伸出缺口27。
在具体实施时,主壳体20与副壳体23可通过销轴22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使得其具有相互转动的功能,并通过连接体17来控制其相互转动;在车架打开情况下,连接体17的两端分别插入主壳体20和副壳体23,且该两端分别与弹簧16、推块19相抵。当需要折叠时,通过操作件驱动推块19,推块19向副壳体23移动并将连接体17推向副壳体23,当连接体17离开主壳体20时并可以进行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20的中部设有空心连接柱28,所述连接体17、推块19的中部均设有通孔,副壳体23的中部设有穿孔,所述帐篷支架14的端部连接有支架连接座21,支架连接座21包括面板面板的中部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连接有销轴22,销轴22的一端依次穿过贯通孔、空心连接柱28以及穿孔与固定件连接,连接体17、推块19套于空心连接柱28外。
固定件可以为螺帽、螺母等;通过销轴22将主壳体20、副壳体23以及支架连接座21连接起来,并相互之间可以转动。整体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推块19的侧面设有凹孔,凹孔的一侧面呈倾斜设置,所述主壳体20的底面设有与凹孔相配合的凸块,所述操作件为绳或钢丝或线18,操作件缠绕推块19并与推块19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操作件可以设置为其他,如操作块等;操作件的操作端设置在手把推杆1上,通过拉操作件,使得推块19转动并与凸块发生推挤向副壳体23运动,从而将连接体17推向副壳体23,弹簧16被压缩。当松开操作件时,受到弹簧16的推力,推块19的斜面与凸块接触,并使得推块19转动回卷操作件。
进一步地,所述手把推杆1设有用于控制操作件收缩的按压装置15。
按压装置15可以为自行车手刹按压装置,也可以为其他的线性模组装置,通过按压来操控操作件的收缩,进而控制锁关节13。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20连接有主连接套29,主连接套29与手把推杆1套接;副壳体23连接有副连接套30,副连接套30与侧手扶杆套接。
为方便所锁关节13与手把推杆1、侧手扶杆连接,本技术方案设置了主连接套29、副连接套30,当然还可以在主连接套29、副连接套30的侧面增设螺钉,通过螺钉与手把推杆1、侧手扶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可折叠的车架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和U形的手把推杆,其特征在于:后轮支架两侧的后支撑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大关节,大关节的下端与前轮支架的前支撑杆铰接,大关节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旋转角度的限制部或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前支撑杆旋转角度的限制件;后支撑杆的上端部铰接有侧连接杆,大关节的上端铰接有侧扶手杆,侧扶手杆的上端连接有锁关节,所述锁关节包括位于中部的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对转动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上转动部、下转动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转动的锁件,锁件连接有用于驱动锁件移动的控制件,上转动部、下转动部分别与一侧的侧扶手杆、手把推杆连接,手把推杆的下端部与同侧的侧连接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前支撑杆与对应的后支撑杆之间设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前连接杆的一端、后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前支撑杆、后支撑杆铰接;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前连接杆通过铰接轴与后连接杆连接,且该铰接轴枢接有中间连接片,中间连接片的一端与侧连接杆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关节呈T形设置,大关节的中部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大关节的前端开设有用于侧扶手杆插入的后连接孔,侧扶手杆插入后连接孔并与大关节杆铰接;大关节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前支撑杆插入的前连接孔,前支撑杆插入前连接孔并与大关节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呈U形设置的座架杆,座架杆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铰接,座架杆的每侧通过座架支撑片与侧连接杆连接,座架支撑片分别与座架杆、侧连接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车架还包括U形的前扶手杆,前扶手杆的每侧中部与侧扶手杆铰接,前扶手杆的端部通过中间连接块与对应的侧连接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车架还包括帐篷支架,帐篷支架与手把推杆或侧扶手杆或锁关节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部包括主壳体,下转动部包括副壳体,主壳体、副壳体均为一端开口的圆环形壳体,主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起的主内齿,相邻的主内齿之间形成主间隙,副壳体的内侧面也设有多个凸起的副内齿,相邻的副内齿之间形成副间隙,锁件包括设置于主壳体与副壳体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外侧面设有凸齿,凸齿的一端插入主间隙,凸齿的另一端插入副间隙,所述副壳体与连接体之间设有用于将连接体推向主壳体的弹簧,所述控制件包括用于将连接体推向副壳体的推块,所述主壳体设有缺口,推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推块运动的操作件,操作件伸出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中部设有空心连接柱,所述连接体、推块的中部均设有通孔,副壳体的中部设有穿孔,所述帐篷支架的端部连接有支架连接座,支架连接座包括面板面板的中部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连接有销轴,销轴的一端依次穿过贯通孔、空心连接柱以及穿孔与固定件连接,连接体、推块套于空心连接柱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的侧面设有凹孔,凹孔的一侧面呈倾斜设置,所述主壳体的底面设有与凹孔相配合的凸块,所述操作件为绳或钢丝或线,操作件缠绕推块并与推块连接;所述主壳体连接有主连接套,主连接套与手把推杆套接;副壳体连接有副连接套,副连接套与侧手扶杆套接。
CN201921038582.7U 2019-07-05 2019-07-05 儿童推车 Active CN210680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8582.7U CN210680889U (zh) 2019-07-05 2019-07-05 儿童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8582.7U CN210680889U (zh) 2019-07-05 2019-07-05 儿童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0889U true CN21068088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8582.7U Active CN210680889U (zh) 2019-07-05 2019-07-05 儿童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0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1646A1 (en) Carrier and baby carriage
JP2006504573A (ja) 折り畳み自転車
KR20020002238A (ko) 베이비-카
CN101952156A (zh) 折叠式婴儿车致动系统
CN107985378B (zh) 儿童推车
CN111572688A (zh) 一种自行车
CN210680889U (zh) 儿童推车
CN211196327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07790800U (zh) 一种婴儿车
CN114104071B (zh)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CN211642465U (zh) 折叠童车
CN211995806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1300746U (zh) 折叠轮椅车架
CN210391282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4607684U (zh) 儿童推车
JPH0243775Y2 (zh)
CN113085988A (zh) 婴儿车架
CN217892951U (zh) 儿童推车
CN106741093B (zh) 可折叠婴儿推车
CN216232519U (zh) 座位收折组件和儿童手推车
CN209888911U (zh) 儿童推车
CN211167235U (zh) 折叠儿童车
CN21065326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童车
CN212099031U (zh) 一种儿童推车折叠车架
CN213831854U (zh) 儿童推车收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