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9329A -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 Google Patents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99329A CN106999329A CN201480042760.7A CN201480042760A CN106999329A CN 106999329 A CN106999329 A CN 106999329A CN 201480042760 A CN201480042760 A CN 201480042760A CN 106999329 A CN106999329 A CN 1069993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wheelchair
- main wheel
- main body
- connect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2—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propelled by the patient or disabled pers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andcart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所述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10,该轮椅主体110具有座椅单元112、对座椅单元112进行保持的一对的侧部架111、在一对的侧部架111的前后分别安装的前部小脚轮120及后部小脚轮129;主车轮单元130,该主车轮单元130具有一对的主车轮131、可旋转地将一对的主车轮131连结的连结轴132、及固定在连结轴132上并且向主车轮131的上侧延伸出的一对扶手134;以及连结机构150,该连结机构150设置于轮椅主体110,并以可拆装的方式将主车轮单元130的连结轴132与轮椅主体110连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拆装的轮椅,以及安装在轮椅主体的主车轮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有能够在飞机或列车等的座席间的通道等狭窄空间内行驶的轮椅。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轮椅,其在轮椅主体上可自由拆装地安装有通过车轴(26)连结的大直径的主车轮(13)的单元,该轮椅主体在前部具有可自由转动的前部小脚轮(11),在后部具有不转动的后部小脚轮(12),该轮椅主体具有:座部(19)、在座部的后部的靠背(20)、以及在座部的两侧的扶手(21)。对于在该轮椅主体上安装了主车轮(13)的状态下的轮椅,以利用车轴上部夹持部(27)与车轴下部夹持部(28)从上下夹住的方式夹持着车轴(26)。并且通过抬起提升杆(24),来使车轴上部夹持部(27)转动,从而能够使车轴(26)脱离。并且,可将大直径的主车轮(13)从轮椅上卸下,并且,扶手(23)能够折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1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轮椅,在通过狭窄的通道时使轮椅变形的作业中,包括在使主车轮与轮椅主体分离后将扶手折叠的工序。需要一种改进的轮椅,其可省略这样的工序,可配合狭窄的通道简单且迅速地进行将轮椅变形为狭小形态的操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简单且迅速的操作将轮椅变形为狭小形态的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在于,具备:轮椅主体,其具有座椅单元、对该座椅单元进行保持的一对的侧部架、在该一对的侧部架的前后分别安装的前部小脚轮及后部小脚轮;主车轮单元,其具有一对的主车轮、可旋转地将该一对的主车轮连结的连结轴、及固定在该连结轴上并且向主车轮的上侧延伸出的一对扶手;以及连结机构,其设置于轮椅主体,并以可拆装的方式将主车轮单元的连结轴与轮椅主体连结。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主车轮单元具备自连结轴向下方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其构成为,该支脚部的长度比主车轮的直径大,并且在将主车轮单元连结在轮椅主体的状态下,支脚部与地面分离。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扶手的重心位于车轴的前和后中任意一者,支脚部的延伸方向和扶手的重心位置相同。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在轮椅主体设置有向侧部架的外侧突出的被卡合部,在主车轮单元设置有向主车轮的内侧突出的卡合部,在主车轮单元与轮椅主体已连结的状态下,卡合部和被卡合部被配置成相互卡合。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前部小脚轮具备:
车轮;
轭部,其自由回转地轴支该车轮;
圆柱状的芯轴部,其与该轭部一体连结,可转动地保持于在侧部架向上下方向穿设的贯通孔内;
缩径部,其设置在芯轴部的上端,自芯轴部的直径方向缩径;
凸缘部,其在缩径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
环状体,其具有可嵌装于缩径部的内径及比芯轴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并设置有用于将缩径部导入到环内的开口,
在芯轴部在侧部架的贯通孔中从下方贯通的状态下,在贯通孔的上方配置缩径部,在缩径部嵌装环状体并且将环状体的下表面卡止于贯通孔的上部,由此将前部小脚轮可转动地支撑于侧部架。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
连结机构具备:
容纳槽,其是为了容纳连结轴,而在一对的侧部架以后方侧开放的方式切口而成的;
锁板,其具有构成为借助于开口可将连结轴夹持的夹持部,可转动地轴支于侧部架;以及
操作杆,其用于借助于一个或多个连杆部件转动操作锁板,
通过在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分离且夹持部夹持着连结部的状态下转动锁板,从而将连结轴容纳于容纳槽内并且夹持部的开口及容纳槽的开放部封闭,而将连结轴固定于容纳槽内。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的特征还在于,由非金属制的零部件构成。
本发明一形态的主车轮单元以可拆装的方式与具有座椅单元、前部小脚轮、后部小脚轮及连结机构的轮椅主体连结,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具备:
一对的主车轮;
可旋转地将该一对的主车轮连结的连结轴;
固定在该连结轴上并且向主车轮的上侧延伸出的一对的扶手;以及向连结轴的下方侧延伸的支脚部,
该支脚部的长度比主车轮的直径大,并且在将该主车轮单元连结在轮椅主体时,支脚部与地面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形态的轮椅,通过将一对的扶手设置在主车轮单元,从而仅将主车轮单元从轮椅分离,就能够变成没有扶手的狭小的轮椅。即,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且迅速地使轮椅变形为狭小的形态。
根据本发明另一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通过将至少一个支脚部(旋转限制部)设置在主车轮单元,从而在将从轮椅分离的主车轮单元放置在地面上时,支脚部与地面抵接,能够限制连结轴与扶手一起相对于主车轮旋转。即,在对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进行拆装操作时,能够以将扶手维持在上方的姿势将主车轮单元放置在地面。由此,提高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之间的拆装操作、即轮椅的变形操作的作业性。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支脚部的延伸方向和扶手的重心位置相同。即,由于支脚部向主车轮单元的易旋转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限制主车轮单元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在进行将主车轮单元与轮椅主体连结的操作时,通过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而将主车轮单元由轮椅主体在规定的连结位置卡止。即,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完成主车轮单元与轮椅主体之间的定位。由此,提高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之间的拆装操作的操作感。另外,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不会发生松脱而是更牢固地将轮椅主体和主车轮单元连结。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通过在缩径部嵌装环状体,能够简单地将小脚轮安装在轮椅的侧部架。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通过连结机构的简单操作,能够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连结。即,通过操作操作杆,并以在夹持部夹持着连结部的状态使锁板转动,从而能够在容纳槽中容纳连结轴并且使容纳槽的开放部封闭,来简单地将连结轴固定在容纳槽内。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轮椅,除了上述发明的效果以外,该轮椅由非金属制的零部件构成。即,通过利用本发明的轮椅,从而能够使腿脚不便的轮椅使用者以坐在轮椅上的状态,而通过例如在机场或车站等设置的金属探测式的安全门,另外,能够接受手动的金属探测器的检查。
根据本发明另外形态的主车轮单元,通过将一对的扶手设置在主车轮单元,从而仅将主车轮单元从轮椅分离,就能够变成没有扶手的狭小的轮椅。即,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且迅速地使轮椅变形为狭小的形态。另外,通过将至少一个支脚部(旋转限制部)设置在主车轮单元,从而在将从轮椅分离的主车轮单元放置在地面上时,支脚部与地面抵接,能够限制车轴与扶手一起相对于主车轮旋转。即,在对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进行拆装操作时,能够以将扶手维持在上方的姿势将主车轮单元放置在地面。由此,提高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之间的拆装操作、即轮椅的变形操作的作业性。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椅的(a)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b)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轮椅的轮椅主体及主车轮单元的从前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轮椅的轮椅主体及主车轮单元的从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的轮椅的轮椅主体的(a)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b)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轮椅主体的侧视图。
图7是图5的轮椅主体的小脚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6的(a)A-A剖面图、(b)B-B剖面图。
图9是图1的轮椅的主车轮单元的(a)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b)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主车轮单元的(a)外侧视图、(b)从内侧观察的侧面剖面图。
图11是图9的主车轮单元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轮椅的连结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轮椅的连结机构的锁定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将轮椅主体与主车轮单元连结的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参照的各图的形状是为了说明适宜的形状尺寸的概念图或概略图,尺寸比率等与实际的尺寸比率不一定一致。即,本发明不限于附图的尺寸比率。
图1(a)、图1(b)是一实施方式的轮椅100的从前方及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该轮椅100的侧视图。图3及图4是该轮椅100的从前方及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轮椅100具备轮椅主体110、自由拆装地与该轮椅110连结的主车轮单元130。
特别是,该轮椅100主要以在机场或飞机内(或者车站或列车)的使用为目的。例如,当在机场的宽广的空间行驶的情况下,在将主车轮单元130安装在轮椅主体110上的可自行状态下,轮椅利用者(或看护人)能够操作轮椅100。另一方面,当需要在机场的门或飞机内的狭窄通道行驶的情况下,将轮椅主体110与主车轮单元130分离。并且,看护人能够从背后操作变窄的轮椅100(轮椅主体110),能够在这样狭窄的通道并不困难地通行。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为了可通过金属探测式的安全门因而完全不含有金属材料。更具体而言,在轮椅100的主要框架(骨架)采用硬质的合成树脂,另外,在小脚轮或主车轮的驱动部分,采用陶瓷性轴承或橡胶制的减震器。由此,在身体不便的轮椅利用者通过安全门时,能够以乘坐在轮椅100上的状态通过该安全门。或者,即使机场的工作人员使用手动的金属探测器进行检查时,利用者也能够乘坐在轮椅100上接受检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是考虑到在机场或飞机中无障碍地使用的发明。然而,本发明的轮椅不限于该用途,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用途中使用,且可以根据其用途选择各种各样的材质。
参照图5乃至图8,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的轮椅主体110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a)、(b)是一实施方式的轮椅主体110的从前方及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该轮椅主体110的侧视图。如图5及图6所示,轮椅主体110具备轮椅利用者乘坐的座椅单元112、保持该座椅单元112的一对的侧部架111、在该一对的侧部架111的前后分别安装的前部小脚轮120及后部小脚轮129、以及在侧部架111的下方前端设置的脚踏板118。并且,用于将主车轮单元130的连结轴132自由拆装地连结在轮椅主体110的连结机构150设置在该轮椅主体110的侧部架1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椅主体110上,没有设置扶手。因此,处于从轮椅100分离状态的轮椅主体110的宽度充分小,可以简单地在狭小的通道通行。
利用多根梁部件将一对的侧部架111连结。并且,该一对的侧部架111决定轮椅主体110的宽度。在该一对的侧部架111之间支撑或固定有座部单元112,具有座部113及靠背部114。在该座部单元112中,座部113和靠背部114分离,各自固定在一对的侧部架111上。另外,如图5、图6所示,在该一对的侧部架111的外侧面,分别突出形成有被卡合部117。该被卡合部117在侧视中具有细长的形状,沿前方斜上方大体笔直地延伸。并且,被卡合部117形成为,与后述的L字状的凸部即卡合部137卡合。
并且,在一对的侧部架111的脚踏板118附近,分别设置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筒状部111a。借助于在各筒状部111a中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1b,左右一对的前部小脚轮120自由回转地支撑于一对的侧部架111上。另一方面,左右一对的后部小脚轮129不可回转地(固定式)支撑于一对的侧部架111的下方后端。并且,在一对的侧部架111的上方后端设置有架设于该一对的侧部架111的手推把手119。在本轮椅主体110中,通过看护人操作手推把手119,从而使轮椅主体110能够行驶。
参照图7及图8,对前部小脚轮12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7是该前部小脚轮120的分解立体图。图8(a)是图6的A-A部分剖面图,表示前部小脚轮120的回转轴的构造。并且,图8(b)是图6的B-B剖面图,表示前部小脚轮120的车轮部分的构造。此外,由于后部小脚轮129的构造与图8(b)的前部小脚轮120的车轮部分的构造相似,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前部小脚轮120具备小直径的车轮121、轴支该车轮121并且自由回转地安装于侧部架111的小脚轮主体122、用于相对于侧部架111自由转动(回转)地支撑该小脚轮主体122的回转部件123、以及用于在该小脚轮122上轴支车轮121的车轮支撑部件125。
在侧部架111的前方通过筒状部111a的贯通孔111b将小脚轮主体122自由回转地安装。并且,该小脚轮主体122具备:将车轮121以夹着的方式轴支的轭部122a;与该轭部122a一体连结的、在贯通孔111b内可转动地贯通配置的圆柱状的芯轴部122b;设置在该芯轴部122b的上端的、从该芯轴部122b的直径方向缩短直径的缩径部122c;在该缩径部122c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22d;以及在芯轴部122b的下端和轭部122a之间扩大直径的扩径部122e。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小脚轮主体122使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然而,也可以将各部件作为单独部件进行组合。
回转部件123是组合多个部件而成的组件,具备合成树脂制的C字形的环状体123a、陶瓷制的轴承123b、橡胶减震器123c、合成树脂制的顶盖123d。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组的轴承123b、橡胶减震器123c。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组的轴承123b、橡胶减震器123c。对于上方的组,将轴承123b配置在芯轴部122b的上端,轴承123b的上表面与环状体123a的下表面抵接。对于下方的组,将轴承123b配置在芯轴部122b的下端,轴承123b的下表面与扩径部122e的上表面抵接。另外,环状体123是其一部分被切除的环状体。此环状体123a具有可嵌装于该缩径部122c的内径及比该芯轴部122b的直径大的外径,且,具有用于将该缩径部122c导入到环内的开口。该环状体123a为了在导入时扩张开口而能够弹性变形。如图7及图8(a)所示,在芯轴部122b从下方贯通侧部架111的贯通孔111b的状态下,缩径部122c以向贯通孔111b的上方突出的方式而配置,环状体123a嵌装于缩径部122c。此时,环状体123a可相对于缩径部122c旋转地被保持。并且,由于该环状体123a的下表面在贯通孔111b的上部被卡止,从而将小脚轮主体122以不脱落的方式支撑于侧部架111。具体而言,环状体123a的下表面与固定在贯通孔111b内的轴承123b的上表面抵接。然而,也可以利用贯通孔111b周缘或橡胶减震器123c将环状体123a卡止。
并且,如图8(a)所示,陶瓷制的轴承123b嵌装于芯轴部122b的外周。另外,该轴承123b的上表面与环状体122c的下表面抵接。并且,在该轴承123b和贯通孔111b的内周壁之间配置有环状的橡胶减震器123c。该橡胶减震器123c具备规定厚度的外周壁123c1、从外周壁的上端向内侧突出的上壁123c2、以及从外周壁123c1的下端向内侧突出的下壁123c3。而且,其中心开口。该橡胶减震器123c的外周壁123c1覆盖轴承123b的外周面整体,且橡胶减震器123c的上壁123c2至少部分地覆盖轴承123b的上表面,而且,橡胶减震器123c的下壁123c3至少部分地覆盖轴承123b的下表面。并且,环状体123a的下表面与轴承123b的上表面抵接,并且,橡胶减震器123c的上壁123c2的内周缘与环状体123a的外周面密接。另外,该橡胶减震器123c至少部分地覆盖轴承123b的外周整体及上下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在贯通孔111b的内周壁设置有台阶部,在设置于其上下的(扩径的)凹部内分别固定两组的轴承123b及橡胶减震器123c。即,利用该轴承123b,将芯轴部122b可旋转地支撑于贯通孔111b内。由此,能够在侧部架111与前部小脚轮120之间吸收冲击或振动。并且,以覆盖从侧部架111的贯通孔111b的周缘突出的小脚轮主体122的一部分(缩径部122c、凸缘部122d)及环状体123a的方式,将顶盖123d安装在筒状部111a的上端。
另外,如图7及图8(b)所示,车轮支撑部件125是将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组件,具备合成树脂制的轴体125a、陶瓷制的轴承125b、橡胶减震器125c、合成树脂制的C字形的锁紧件125d、和合成树脂制的套圈125e。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组的轴承125b、橡胶减震器125c、套圈125e。该轴体125a作为贯通车轮121的中心的车轴来发挥功能。
车轮支撑部件125的轴体125a具有在其基端设置的凸缘状的突出部125a1、自该突出部125a延伸的轴部125a2、和在从该轴部125a2的前端稍微隔开的位置缩短直径的沟槽部125a3。另外,锁紧件125d是其一部分被切除的环体。该锁紧件125a具有可嵌装于该沟槽部125a1的内径及比轭部122a的(轴部125a2贯通的)孔径大的外径,且,具有用于将该沟槽部125a3导入到环内的开口。
在本前部小脚轮120中,在将车轮121配置在轭部122a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从轭部122a的外侧使轴体125a贯通,从而将车轮121可旋转地支撑于小脚轮主体122。更详细地,轴体125a的突出部125a1与轭部122a的(轴体125a基端侧的)外侧面抵接,轴部125a2贯通轭部122a及车轮121,轴部125a2前端的沟槽部125a3从轭部122a的(轴体125a前端侧的)外侧面突出。而且,在沟槽部125a3嵌装锁紧件125d。通过使该锁紧件125d的内表面卡止在轭部122a外侧面,从而轴体125a在轴支车轮121的状态下由小脚轮主体122的轭部122a支撑。
并且,如图8(b)所示,在轴部125a2的外周外插有两个套圈125e,在各套圈125e的外周嵌装陶瓷制的轴承125b。该两个轴承125b在车轮121的车轴贯通孔的两端固定在内壁。并且,在该轴承125b与车轮121的车轴贯通孔内周壁之间配置有环状的橡胶减震器125c。该橡胶减震器125c至少部分地覆盖轴承125b的外周整体及内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轴贯通孔的内周壁设置有台阶部,在设置于其两端侧的(扩径的)凹部内固定有轴承125b及橡胶减震器125c。即,利用该轴承125b,将轴体125a可旋转地支撑于车轮121的车轴贯通孔内。该橡胶减震器123c吸收车轮121的冲击或振动,能够使轮椅100(前部小脚轮120)更顺畅地行驶。
下面,参照图9乃至图11,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的主车轮单元130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9(a)、(b)是一实施方法的主车轮单元130的从前方及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a)、(b)是从外侧观察该主车轮单元130的侧视图及从内侧观察该主车轮单元130的侧视图。
如图9、图10所示,主车轮单元130具备由合成树脂及/或橡胶构成的一对的主车轮131、和可旋转地将该一对的主车轮131连结的合成树脂制的连结轴132。在该连结轴132的两端固定有在一对的主车轮131的内侧将各部件支撑的一对的支撑臂133。该一对的支撑臂133自连结轴132向其前方斜上方延伸,在侧视下向主车轮131的外侧突出。在该一对的支撑臂133的上端分别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的扶手134。即,一对的扶手134通过支撑臂133固定于该连结轴132并且向主车轮131的前方斜上方延伸出。另外,在扶手134的下方,在支撑臂133的内表面利用树脂制的螺丝固定有扇板状的侧导板135。此外,支撑臂133及扶手134由合成树脂构成,可以与连结轴132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作为单独部件被组装。
另外,主车轮单元130还具备自连结轴132向下方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支脚部136。该支脚部136由合成树脂构成,也可以与连结轴132及/或支撑臂133一体成型或组装。该支脚部136的长度比主车轮131的直径大,并且,其构成为,在将主车轮单元130与轮椅主体110连结的可行驶的状态下,支脚部136的前端与地面分离。更详细地,支脚部136从该主车轮单元130的正常姿势(轮椅100的行驶姿势)下的6点方向(垂直方向)以大约40度向前方倾斜。即,扶手134(支撑臂133)的重心位于车轴(连结轴132)的前方,支脚部136的延伸方向与扶手134的重心位置相同,位于前方。
在将主车轮单元130单个放置在地面上的状态下,支撑臂133与连结轴132一起可相对于主车轮131自由转动。尤其是,重力作用于向前方斜上方延伸的支撑臂133及扶手134,从而使支撑臂133及扶手134有向其重心方向(前方)旋转的倾向。相对于此,支脚部136向主车轮单元130的前方斜下方延伸并且向主车轮131的外侧突出。由此,在将从轮椅100分离的主车轮单元130单个放置在地面上时,支脚部136与地面抵接,从而能够限制连结轴132与扶手134一起相对于主车轮131旋转。换言之,能够防止扶手134转动而与地面碰撞,导致主车轮单元130倒下的情况。此外,为了该支脚部136作为旋转限制部有效地发挥功能,优选支脚部136在扶手134的重心侧向以大约30度~60度(自主车轮单元130的正常姿势下的6点方向的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向延伸。例如,若倾斜角度不到30度,则支脚部136的支撑变得不稳定,若对主车轮单元130施加前后方向的力则有可能旋转。另一方面,若倾斜角度在60度以上,则扶手134与地面过于接近,作业性降低。然而,本发明中,不限定上述倾斜角度,若支脚部至少作为旋转限制部发挥功能,则能够任意决定倾斜角度。
并且,在支撑臂133的基端附近,设置有向内面侧突出的卡合部137。该卡合部137是大致L字形的突起,向前方斜上方倾斜。虽然后面讲述,但是构成为,在轮椅主体110与主车轮单元130已结合时,轮椅主体110的直状的被卡合部117嵌合于该卡合部137的角部内,从而卡合部137和被卡合部117卡合。也就是,该卡合部137及被卡合部117作为定位及/或导向单元而发挥功能。
如图11所示,主车轮131通过陶瓷制的轴承131a及橡胶减震器131b,与连结轴132可旋转地连结。更详细地,连结轴132的前端在主车轮131的毂的中心孔贯通。而且,轴承131a嵌装于连结轴132前端的外周,橡胶减震器131b固定在该轴承131a的外周与中心孔内周之间。并且,以覆盖轴承131a及橡胶减震器131b的方式,将顶盖131c嵌入于连结轴132前端的突起。即,本主车轮单元130中,借助于轴承131a,主车轮131可相对于连结轴132旋转,并且,橡胶减震器131b可吸收从地面传至主车轮131的振动或冲击。
接着,参照图6、图12及图13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椅主体110上的连结机构15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2、图13是从内侧观察的轮椅主体110的侧部架111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连结机构150的锁定解除状态的概略图,图13是表示连结机构150的锁定状态的概略图。此外,将图12、图13所示的连结机构150可分别与一对的侧部架111联动地设置。
如图12、图13所示,连结机构150具备:在侧部架111上形成切口而成的容纳槽151;可转动地轴支于侧部架111的内侧面的锁板152;相对于该锁板152以转动的方式连结的第1连杆片154;以及固定于操作杆116并且相对于该第1连杆片154以转动的方式连结的第2连杆片155。
如图6、图12所示,在轮椅主体110的侧部架111上,设置有以其后方侧开放的方式被切口而形成的容纳槽151。即,容纳槽151具有可容纳及夹持主车轮单元130的连结轴132的宽度。该容纳槽151以稍微向上方隆起的方式从侧部架111的后端向前方以圆弧状延伸。
另外,如图12所示,锁板152是具有侧面视大致半工字形形状的板(板体),通过第1转动轴156a可转动地轴支于侧部架111的内侧面。在该锁板152上形成有以可夹持主车轮单元130的连结轴132的方式开放的夹持部153。
并且,在与该第1转动轴156a邻接(或以规定距离隔开)的位置,通过第2转动轴156b将第1连杆片154的一端连结。该第1连杆片154是大致“く”字形的板。即,锁板152以转动的方式与第1连杆片154的端部连结。另外,在该第1连杆片15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3转动轴156c。
通过此第3转动轴156c,第1连杆片154以转动的方式与第2连杆片155连结。第2连杆片155是大致“ヘ”字形的板。该第2连杆片155的弯曲部和第1连杆片154的端部通过第3转动轴156c被连结。并且,该第2连杆片155的基端部通过第4转动轴156d以转动的方式轴支于侧部架111的内側面。另一方面,在第2连杆片155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操作本连结机构150的操作杆116。
在图12所示的锁定解除状态下,第2连杆片155的前端与操作杆116一起向上方隆起。而且,锁板152的夹持部153的开口朝向后方。此时,容纳槽151开放。若从该锁定解除状态,向下方操作操作杆116,则第2连杆片155以第4转动轴156d为中心向下方转动。而且,第1连杆片154借助于第3转动轴156c相对于第2连杆片155转动的同时,维持该姿势不变,向前方斜下方(图12的箭头方向)滑动。伴随该第1连杆片154的(大致直线的)滑动移动,锁板152被向前方斜下方按压。其结果,锁板152相对于第1连杆片154借助于第2转动轴156b转动并且借助于第1转动轴156a向容纳槽151侧转动。此外,该容纳槽151沿锁板152的转动轨迹而形成。也就是构成为,锁板152的夹持部153通过容纳槽151的开口并在该槽内移动。由此,如后所述,能够利用夹持部153保持(夹持)着连结轴132的状态,而将连结轴132配置在容纳槽151的内侧。而且,通过使该锁板152转动直到夹持部153的开口朝向前方斜下方为止,从而形成如图13所示的锁定状态。
在图13所示的锁定状态下,夹持部153的开口朝向前方斜下方,夹持部153与容纳槽151交叉,夹持部153的开口及容纳槽151的开放部都被封闭。此时,锁板152以相对于侧部架111不转动的方式被锁定(维持)。即,为了使锁板152转动,需要使第1连杆片154向后方斜上方滑动。而且,由于该锁板152的后方转动方向与第1连杆片154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所以,即使对锁板152作用转动方向的力,第1连杆片154不会移动,锁板152也不转动。相对于此,若为了解除锁定状态,而将操作杆116向上方进行转动操作,则第2连杆片155向上方转动的同时,将第1连杆片154向后方斜上方抬高,并使锁板152向后方转动,从而能够简单地解除锁定。即,对于本连结机构111,只要不操作操作杆116,就不会简单地解除该锁定状态。
接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对本实施方式的将主车轮单元130与轮椅主体110连结及脱离的工序及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4(a)所示,从轮椅主体110的背后使主车轮单元130接近。此时,将扶手134保持在主车轮131的上方。然后,将主车轮单元130的连结轴132通过开口配置在锁板152的夹持部153内(参照图14(b))。
接着,自图14(b)的状态,通过向箭头方向按压操作杆116,如上述那样,锁板152与连结轴132一起向前方转动。并且,能够保持夹持部153内夹持着连结轴132的状态不变,使连结轴132通过容纳槽151的开放部并移动到容纳槽151的深处。此时,主车轮单元130向轮椅主体110前进,主车轮单元130的卡合部137与轮椅主体110的被卡合部117抵接。由于这些卡合部137及被卡合部117向相同方向(前方斜上方)倾斜,所以伴随主车轮单元130的前进相互滑动。也就是,这些卡合部137及被卡合部117对主车轮单元130的前进进行引导,并且辅助该主车轮单元130的位置(角度)的定位。该主车轮单元130前进直到卡合部137与被卡合部117嵌合并卡合为止。并且,如图14(c)所示,容纳槽151的开放部及夹持部153的开口都被封闭。其结果,连结轴132通过连结机构150固定在轮椅主体110上。这样,能够形成轮椅主体110和主车轮单元130相互连结的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将轮椅100分离为轮椅主体110及主车轮单元130,只要进行与上述的工序相反的操作即可。即,通过向反方向上推操作杆116,锁板152与连结轴132一起向后方转动。然后,保持夹持部153内夹持着连结轴132的状态不变,使连结轴132从容纳槽151深处通过开口。并且通过对操作杆116进行上推操作,而使锁板152转动到夹持部153的开口朝向后方为止。接着,如图14(b)所示,通过朝向后方的夹持部153的开口,使连结轴132从夹持部153脱离。这样,能够简单地使轮椅主体110和主车轮单元130分离,简单地使轮椅100变形为狭小的形态。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由于一对的扶手134设置在主车轮单元130上而非轮椅主体110上,从而仅通过从轮椅100分离主车轮单元130,就能够变成没有扶手的狭小的轮椅。并且,通过将支脚部136设置在主车轮单元130上,从而在将从轮椅100分离的主车轮单元130放置在地面时,支脚部136与地面抵接,而能够限制连结轴132与扶手134一起相对于主车轮130旋转。即,在对轮椅主体110和主车轮单元130进行拆装操作时,能够以将扶手134维持在上方的姿势将主车轮单元130稳定地放置在地面。
尤其是,本发明中,由于将扶手安装在主车轮单元上而非轮椅主体上,从而,需要调整该主车轮单元(扶手)的位置。换言之,由于以往的、不保持扶手的主车轮单元具有左右上下对称的形状,因此,无需进行其位置的调整。而且,对于如本发明那样具有扶手的主车轮单元,在没有支脚部136的支撑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连结轴相对于主车轮旋转而使扶手与地面或人碰撞,引起轮椅的损坏或受伤。另外,可以认为,由于在进行主车轮单元的拆装作业时,总是使用手支撑主车轮单元,而不得不将扶手维持在上方,因此,其作业性降低。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入支脚部136,从而也解决了这样将扶手安装在主车轮单元的形态下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椅100,在进行将主车轮单元130与轮椅主体110连结的操作时,卡合部137与被卡合部117卡合,而将主车轮单元130由轮椅主体110在规定的连结位置卡止。即,通过卡合部137和被卡合部117之间的卡合,完成主车轮单元130与轮椅主体110之间的定位。由此,提高了轮椅主体110与主车轮单元130之间拆装时的操作感或操作性。并且,通过卡合部137和被卡合部117之间的卡合,不会发生松脱而是更牢固地将轮椅主体110和主车轮单元130连结。
(变形例)
本发明的轮椅及主车轮单元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进行下面那样的变形。
(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扶手设置在主车轮单元。即,在本发明的其他形态中,也可以任意省略支脚部、卡合部、被卡合部、前部小脚轮的回转部件等构成要素。
(2)上述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采用了连杆机构,但是本发明的连结机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夹紧机构等其他连结机构。
(3)上述实施方式中,扶手及支脚部都向连结轴的前方延伸,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扶手及支脚部向连结轴的后方延伸。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则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
符号说明
100 轮椅
110 轮椅主体
111 侧部架
111a 筒状部
111b 贯通孔
112 座椅单元
113 座部
114 靠背部
116 操作杆
117 被卡合部
118 脚踏板
119 手推把手
120 前部小脚轮
121 车轮
122 小脚轮主体
122a 轭部
122b 芯轴部
122c 缩径部
122d 凸缘部
122e 扩径部
123 回转部件
123a 环状体
123b 轴承
123c 橡胶减震器
123d 顶盖
125 车轮支撑部件
125a 轴体
125a1 突出部
125a2 轴部
125a3 沟槽部
125b 轴承
125c 橡胶减震器
125d 锁紧件
125e 套圈
129 后部小脚轮
130 主车轮单元
131 主车轮
131a 轴承
131b 橡胶减震器
131c 顶盖
132 连结轴
133 支撑臂
134 扶手
135 侧导板
136 支脚部
137 卡合部
150 连结机构
151 容纳槽
152 锁板
153 夹持部
154 第1连杆片
155 第2连杆片
156a~156d 第1~第4转动轴
Claims (8)
1.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轮椅主体,其具有座椅单元、对该座椅单元进行保持的一对的侧部架、在该一对的侧部架的前后分别安装的前部小脚轮及后部小脚轮;
主车轮单元,其具有一对的主车轮、可旋转地将该一对的主车轮连结的连结轴、及固定在该连结轴上并且向上述主车轮的上侧延伸出的一对扶手;以及连结机构,其设置于上述轮椅主体,并以可拆装的方式将上述主车轮单元的上述连结轴与上述轮椅主体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车轮单元具备自上述连结轴向下方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支脚部,其构成为,该支脚部的长度比上述主车轮的直径大,并且在将上述主车轮单元连结在上述轮椅主体的状态下,上述支脚部与地面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扶手的重心位于上述车轴的前和后中任意一者,上述支脚部的延伸方向和上述扶手的重心位置相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轮椅主体设置有向侧部架的外侧突出的被卡合部,
在上述主车轮单元设置有向上述主车轮的内侧突出的卡合部,
在上述主车轮单元与上述轮椅主体已连结的状态下,上述卡合部和上述被卡合部被配置成相互卡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部小脚轮具备:
车轮;
轭部,其自由回转地轴支该车轮;
圆柱状的芯轴部,其与该轭部一体连结,可转动地保持于在上述侧部架向上下方向穿设的贯通孔内;
缩径部,其设置在上述芯轴部的上端,自上述芯轴部的直径方向缩径;
凸缘部,其在上述缩径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
环状体,其具有可嵌装于上述缩径部的内径及比上述芯轴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并设置有用于将上述缩径部导入到环内的开口,
在上述芯轴部在上述侧部架的上述贯通孔中从下方贯通的状态下,在上述贯通孔的上方配置上述缩径部,在上述缩径部嵌装上述环状体并且将上述环状体卡止于上述贯通孔的上部,由此将上述前部小脚轮可转动地支撑于上述侧部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机构具备:
容纳槽,其是为了容纳上述连结轴,而在上述一对的侧部架以后方侧开放的方式切口而成的;
锁板,其具有构成为借助于开口可将上述连结轴夹持的夹持部,可转动地轴支于上述侧部架;以及
操作杆,其用于借助于一个或多个连杆部件转动操作上述锁板,
通过在上述轮椅主体与上述主车轮单元分离且上述夹持部夹持着上述连结部的状态下转动上述锁板,从而将上述连结轴容纳于上述容纳槽内并且上述夹持部的开口及上述容纳槽的开放部封闭,而将上述连结轴固定于上述容纳槽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由非金属制的零部件构成。
8.一种主车轮单元,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具有座椅单元、前部小脚轮、后部小脚轮及连结机构的轮椅主体连结,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具备:
一对的主车轮;
可旋转地将该一对的主车轮连结的连结轴;
固定在该连结轴上并且向上述主车轮的上侧延伸出的一对的扶手;以及向上述连结轴的下方侧延伸的支脚部,
该支脚部的长度比上述主车轮的直径大,并且在将该主车轮单元连结在上述轮椅主体时,上述支脚部与地面分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05226 WO2016059658A1 (ja) | 2014-10-15 | 2014-10-15 | 車椅子及び主車輪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99329A true CN106999329A (zh) | 2017-08-01 |
CN106999329B CN106999329B (zh) | 2020-05-12 |
Family
ID=5523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2760.7A Active CN106999329B (zh) | 2014-10-15 | 2014-10-15 |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52766B1 (zh) |
CN (1) | CN106999329B (zh) |
WO (1) | WO201605965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9077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轮椅 |
CN111249079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倾轮椅 |
CN111249076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轮椅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3956B (zh) * | 2017-11-10 | 2022-05-27 | 欧彼立孚特私人有限公司 | 跨越障碍物的运输工具 |
KR102252819B1 (ko) * | 2019-02-28 | 2021-05-14 | 유영배 | 전동 휠체어 장치 |
JP6811932B1 (ja) * | 2020-06-29 | 2021-01-13 | 株式会社キョウ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車椅子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57309A (en) * | 1960-05-09 | 1964-05-06 | Walter William Henry Barrett | Improvements in collapsible wheel chairs |
US4457528A (en) * | 1981-08-11 | 1984-07-03 | Manten Co., Ltd. | Wheelchair |
US5076390A (en) * | 1990-07-03 | 1991-12-31 | Haskins John T | Multiple mode wheelchair construction |
CN1151113A (zh) * | 1994-06-22 | 1997-06-04 | 米基·约根·贝伦茨 | 组合轮椅 |
JPH1043246A (ja) * | 1996-08-08 | 1998-02-17 | Nisshin Iryoki Kk | 車椅子 |
JPH1142255A (ja) * | 1997-07-25 | 1999-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車椅子 |
JP2001161752A (ja) * | 1999-12-14 | 2001-06-19 | Tsuneo Kamibayashi | 分離合体型車椅子 |
JP2009219733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車椅子のロッキング機構 |
JP2012110620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 車椅子のキャスター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椅子 |
JP2012161456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車軸で連結された脱着自在の主車輪を有する車椅子 |
JP2012161457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脱着自在の主車輪を有するリフトアップ車椅子 |
-
2014
- 2014-10-15 WO PCT/JP2014/005226 patent/WO20160596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15 CN CN201480042760.7A patent/CN106999329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15 JP JP2015519665A patent/JP5852766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57309A (en) * | 1960-05-09 | 1964-05-06 | Walter William Henry Barrett | Improvements in collapsible wheel chairs |
US4457528A (en) * | 1981-08-11 | 1984-07-03 | Manten Co., Ltd. | Wheelchair |
US5076390A (en) * | 1990-07-03 | 1991-12-31 | Haskins John T | Multiple mode wheelchair construction |
CN1151113A (zh) * | 1994-06-22 | 1997-06-04 | 米基·约根·贝伦茨 | 组合轮椅 |
JPH1043246A (ja) * | 1996-08-08 | 1998-02-17 | Nisshin Iryoki Kk | 車椅子 |
JPH1142255A (ja) * | 1997-07-25 | 1999-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車椅子 |
JP2001161752A (ja) * | 1999-12-14 | 2001-06-19 | Tsuneo Kamibayashi | 分離合体型車椅子 |
JP2009219733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車椅子のロッキング機構 |
JP2012110620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 車椅子のキャスター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椅子 |
JP2012161456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車軸で連結された脱着自在の主車輪を有する車椅子 |
JP2012161457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Matsunaga Seisakusho:Kk | 脱着自在の主車輪を有するリフトアップ車椅子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9077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轮椅 |
CN111249079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倾轮椅 |
CN111249076A (zh) * | 2020-01-21 | 2020-06-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轮椅 |
CN111249076B (zh) * | 2020-01-21 | 2022-04-1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轮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059658A1 (ja) | 2017-04-27 |
CN106999329B (zh) | 2020-05-12 |
WO2016059658A1 (ja) | 2016-04-21 |
JP5852766B1 (ja)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99329A (zh) | 轮椅及主车轮单元 | |
CN101443222B (zh) | 可折叠且高度可调的婴儿车 | |
US8668222B2 (en) | Foldable stroller | |
EP2907414B1 (en) | Infant chair apparatus | |
US9174661B2 (en) | Armrest folding device for a foldable stroller | |
TW201806520A (zh) | 座椅及裝配其支架之方法 | |
US11219563B2 (en) | Adjustable backrest and wheelchair therewith | |
GB2475166A (en) | Swing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infant holding device | |
JP5114163B2 (ja) | 歩行車 | |
TWI649079B (zh) | 移動支撐組件 | |
WO2007053021A1 (en) | Folding stroller, such as a buggy, comprising a detachable and foldable seat | |
EP2705818A1 (en) | Footrest apparatus | |
KR20170109286A (ko) | 분리 및 접이 가능한 전동휠체어 | |
EP3039995B1 (en) | Child motion apparatus | |
CN104276200B (zh) | 车轮保持单元及婴儿车 | |
CN106080734B (zh) | 一种座位旋转换向式手推车 | |
KR200438167Y1 (ko) | 유아용 놀이기구 | |
CN104276194B (zh) | 婴儿车及座椅支承单元 | |
CN106659623B (zh) | 小脚轮及轮椅 | |
JP5848479B1 (ja) | 車椅子 | |
CN112046593A (zh) | 一种婴儿车架和婴儿车 | |
CN107719453B (zh) | 儿童推车骨架及儿童推车 | |
KR102017264B1 (ko) | 휠 결합형 접이식 휠체어 | |
TWI555525B (zh) | Folding wheelchair | |
CN104276196B (zh) | 婴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