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1807B -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1807B
CN111231807B CN202010179699.8A CN202010179699A CN111231807B CN 111231807 B CN111231807 B CN 111231807B CN 202010179699 A CN202010179699 A CN 202010179699A CN 111231807 B CN111231807 B CN 111231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cabin
piston rod
chassis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9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1807A (zh
Inventor
高志来
冯杰
郭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96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1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1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1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1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01Vehicles provided with medical equipment to perform operations or examin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6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the load supporting or containing element being readily removable
    • B60P1/6409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the load supporting or containing element being readily removable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6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the load supporting or containing element being readily removable
    • B60P1/6418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the load supporting or containing element being readily removable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being a container or simi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8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comprising adjustable means
    • B62D33/1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comprising adjustable means comprising means for the suspens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on th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医疗车、底盘固定装置、底盘、自适应调节装置、医疗舱、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底盘通过底盘固定装置实现与医疗车固定或脱离;自适应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用于实现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医疗舱通过卡爪实现与自适应调节装置连接,医疗车行驶中为弹性连接,医疗车驻停时为刚性连接;位姿调整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医疗舱的位姿状态,为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调整提供依据。本发明使医疗舱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能实现自适应减震及水平调节,保证医疗舱内高精密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

Description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CT医疗舱的自适应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医疗设备领域飞速发展,新型创新、智能高端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移动式医疗设备已初具市场规模。其中,CT装备是以X射线为人体断层扫描投射能量的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是当下新型冠状肺炎检测确诊的有效工具,将其与特种车辆结合的车载CT凭借快速机动性高,极大提高了抗疫一线新型冠状肺炎检测的准确性。然而,CT设备为精密的医疗仪器,其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对振动和冲击都非常敏感,而精密医疗仪器自身的抗震能力差,在车载CT设备进行运输时,将不可避免地承受各种振动、冲击、持续动力载荷作用等机械因素的影响,从而对CT设备内部的电子和机械部件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造成检测不准确。
专利CN103300985B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环境的带有减震系统的车载方舱,采用承力支架和金属减震器将CT装置固定在方舱底板上,并在CT装置的扫描机架上安装平衡调节器,运输状态时,将平衡调节器与方舱底板分离,金属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CT运行状态时,CT装置的扫描机架通过平衡调节器刚性相连,金属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从而确保CT装置不会发生振动。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平衡调节器和承力支架与舱体和CT设备的连接均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金属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需要人工旋起或旋落平衡调节器,人工操作复杂,调节效率低,影响医疗救援时效;并且,人工调节误差大,无法保证每个平衡调节器的旋起或旋落高度都完全一致,调节精度低,影响CT设备的安装稳定性。
专利CN110368206A公开了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对上述专利CN103300985B加以改进,在CT和医疗舱之间设立减震器和支撑装置,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支撑装置的运动,使减震器处于负载或卸载状态,不再需要人工调节,提高了调节效率。但是,支撑装置在长期的运输颠簸过程中,其运动精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加之调节后没有相应的校准检查,单单依靠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的降落和升起来定位安装CT设备,难以达到CT设备高精度安装定位的要求。
上述专利对车载CT的减震多是集中在CT设备本身上下振动的减震,对车体左右前后晃动产生的振动没有起到作用,并且在每次行车和驻停时还要通过调节金属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来进行CT设备的减震/安装定位,造成CT设备的多次安装调节,安装定位精度难以保证,也没有对方舱内的其他高精密设备以及方舱的辐射屏蔽层起到减震作用,影响CT方舱的整体安全稳定性;此外,由于行车过程中,CT设备与金属减震器连接,没有安装固定,难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检查操作。为了有效实现车载CT设备的减震以及高精度安装定位,同时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设计了一种车载CT医疗舱的自适应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CT医疗舱的自适应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医疗车、底盘固定装置、底盘、自适应调节装置、医疗舱、位姿调整检测系统;
所述底盘通过底盘固定装置实现与医疗车固定或脱离;
所述自适应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用于实现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升降式减震器、侧向减震器、中轴减震器、连接杆,升降式减震器与医疗舱底部四角对应,侧向减震器与医疗舱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对应,中轴减震器与医疗舱底部中心对应,升降式减震器、侧向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升降式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医疗舱包括CT主机、检查床、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第四卡爪,CT主机和检查床固定安装在医疗舱中,第一卡爪位于医疗舱的底面四角、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二卡爪位于医疗舱的底面四角,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位于医疗舱的底面中心,在医疗车行驶中,医疗舱底面四角第一卡爪与升降式减震器上部弹性连接,医疗舱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一卡爪与侧向减震器侧面弹性连接,医疗舱底面中心第三卡爪与中轴减震器上部弹性连接,在医疗车驻停时,医疗舱底面四角第二卡爪与升降式减震器上部刚性连接,医疗舱底面中心第四卡爪与中轴减震器上部刚性连接;
所述位姿调整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医疗舱的位姿状态,为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调整提供依据,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检测单元、重力测定单元、水平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底部以及侧向减震器与医疗舱接触面上,重力测定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上部,用于测定医疗舱的重力及重心位置,水平检测单元均布在医疗舱的左右侧、前后侧及顶面,用于医疗舱水平检测,水平检测包括是否水平放置,以及是否产生扭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固定安装在医疗车上的贯穿轴式直线电机;所述底盘通过其上的梯形螺纹孔与贯穿轴式直线电机轴组成梯形丝杆螺母副,通过梯形丝杆螺母副实现底盘与医疗车的固定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减震器用于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升降式减震器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抗扭阻尼、第一弹性阻尼体、双向缸、上活塞杆、下活塞杆,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第一弹性阻尼体和双向缸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上,第一抗扭阻尼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弹性阻尼体上,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上,双向缸上部设有上活塞杆,下部设有下活塞杆;
所述侧向减震器用于防止医疗舱左右及前后晃动并起到减震的作用,侧向减震器包括弹性垫脚、抗压阻尼、后座、第二抗扭阻尼、第二弹性阻尼体,弹性垫脚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并通过抗压阻尼与后座相连,第二抗扭阻尼后端固定安装在后座上,前端固定在第二弹性阻尼体上;
所述中轴减震器用于防止医疗舱产生扭动并起到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的作用,中轴减震器包括第二底座、第三抗扭阻尼、第三弹性阻尼体、单向缸、单向活塞杆,第二底座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第二弹性阻尼体和单向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上,第二抗扭阻尼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弹性阻尼体上,下端固定安装第二底座上,单向缸上侧设有单向活塞杆;
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抗扭阻尼,另一端连接第三抗扭阻尼,通过连接杆使升降式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抗扭性能。
进一步的,在医疗车行车前,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一弹性阻尼体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上的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爪与第三弹性阻尼体上的卡槽固定连接,根据压力检测单元测定得到的压力以及重力测定单元测定得到的医疗舱的重力和重心位置,设定第一弹性阻尼体、第二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在医疗车行驶中,通过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医疗舱是否水平以及是否产生扭动,根据检测结果自适应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第二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保证医疗舱中CT主机和检查床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缸的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可单独控制,在医疗车驻停时,上活塞杆向上伸出并通过其上的卡槽与第二卡爪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向上伸出并通过其上的卡槽与第四卡爪固定连接,下活塞杆向下伸出至地面进行支撑,通过控制上活塞杆、单向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车与底盘脱离后,医疗舱不受路面坡度影响仍处于水平状态;在医疗车行车前,上活塞杆和单向活塞杆缩回,使医疗舱落到第一弹性阻尼体、第二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上,下活塞杆待医疗车与底盘固定后缩回。
上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行车前,装置进行自检,确保医疗车与底盘已通过底盘固定装置固定,下活塞杆已缩回,第一卡爪与第一弹性阻尼体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的卡槽固定连接,第三卡爪与第三弹性阻尼体的卡槽固定连接;
b)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开启工作,通过重力测定单元确定医疗舱的重力及中心位置,根据压力检测单元得到的升降式减震器、侧向减震器和中轴减震器的压力大小分别设定第一弹性阻尼体、第二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的预充力;
c)根据水平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处的预充力直至医疗舱处于水平状态;医疗舱处于水平状态后,再将第二弹性阻尼体的预充力减至0;
d)装置完成自检后,医疗车启动行车,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实时工作,遇到不平或有坡度路面情况,通过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医疗舱是否水平以及是否产生扭动,根据检测结果自适应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第二弹性阻尼体和第三弹性阻尼体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实现自适应减震及水平调节;
e)医疗车驻停时,第一弹性阻尼体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与第一卡爪脱离,第三弹性阻尼体与第三卡爪脱离,上活塞杆向上伸出与第二卡爪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向上伸出与第四卡爪固定连接,下活塞杆向下伸出,通过控制上活塞杆、单向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舱在不平或有坡度的地面仍处于水平状态;
f)医疗舱调整至水平状态后,医疗车与底盘的脱离,医疗车驶离医疗舱。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自适应调节能力强,能够用于各类移动医疗设备,使医疗舱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实现自适应减震及水平调节,保证医疗舱内高精密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同时避免反复定位影响CT等具有高定位精度要求精密医疗设备的精度,保证行车与驻停时不因路况因素而影响医疗舱内的设备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疗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适应调节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a为医疗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医疗舱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式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侧向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轴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轴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医疗车;2-底盘固定装置;3-底盘;4-自适应调节装置;41-升降式减震器;410-第一底座;411-第一抗扭阻尼;412-第一弹性阻尼体;413-双向缸;414-上活塞杆;415-下活塞杆;42-侧向减震器;420-弹性垫脚;421-抗压阻尼;422-后座;423-第二抗扭阻尼;424-第二弹性阻尼体;43-中轴减震器;44-连接杆;430-第二底座;431-第三抗扭阻尼;432-第三弹性阻尼体;433-单向缸;434-单向活塞杆;5-医疗舱;51-CT主机;52-检查床;53-第一卡爪;54-第二卡爪;55-第三卡爪;56-第四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医疗车1、底盘固定装置2、底盘3、自适应调节装置4、医疗舱5、位姿调整检测系统。
所述底盘3通过底盘固定装置2实现与医疗车1固定或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固定装置2包括七个固定安装在医疗车1上的贯穿轴式直线电机。所述底盘3上设有梯形螺纹孔,梯形螺纹孔与贯穿轴式直线电机轴匹配,组成梯形丝杆螺母副,通过贯穿轴式直线电机轴可带动底盘3升降,实现底盘3与医疗车1的固定连接或脱离。
如图1和2所示,所述自适应调节装置4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用于实现医疗舱5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自适应调节装置4包括四个升降式减震器41、四个侧向减震器42、一个中轴减震器43、四个连接杆44。升降式减震器41与医疗舱5底部四角对应,侧向减震器42与医疗舱5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对应,中轴减震器43与医疗舱底部中心对应。升降式减震器41、侧向减震器42和中轴减震器43底部均固定安装在的底盘3上,每个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之间均通过一个连接杆44连接。
如图3a和3b所示,所述医疗舱5包括CT主机51、检查床52、第一卡爪53、第二卡爪54、第三卡爪55、第四卡爪56。CT主机51和检查床52固定安装在医疗舱5中,第一卡爪53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四角、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二卡爪54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四角,第三卡爪55和第四卡爪56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中心。在医疗车1行驶中,医疗舱5底面四角第一卡爪53与升降式减震器41上部弹性连接,医疗舱5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一卡爪53与侧向减震器42侧面弹性连接,医疗舱5底面中心第三卡爪55与中轴减震器43上部弹性连接。在医疗车1驻停时,医疗舱5底面四角第二卡爪54与升降式减震器41上部刚性连接,医疗舱5底面中心第四卡爪56与中轴减震器43上部刚性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式减震器41用于医疗舱5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升降式减震器41包括第一底座410、第一抗扭阻尼411、第一弹性阻尼体412、双向缸413、上活塞杆414、下活塞杆415,第一底座41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第一弹性阻尼体412和双向缸41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410上,第一抗扭阻尼411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上,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410上,双向缸413上部设有上活塞杆414,下部设有下活塞杆415。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上设有固定第一卡爪53的卡槽,上活塞杆414上设有固定第二卡爪54的卡槽。
如图5所示,所述侧向减震器42用于防止医疗舱5左右及前后晃动并起到减震的作用,侧向减震器42包括弹性垫脚420、抗压阻尼421、后座422、第二抗扭阻尼423、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弹性垫脚42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并通过抗压阻尼421与后座422相连,第二抗扭阻尼423后端固定安装在后座422上,前端固定在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上设有固定第一卡爪53的卡槽。
如图6所示,所述中轴减震器43用于防止医疗舱5产生扭动并起到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的作用,中轴减震器43包括第二底座430、第三抗扭阻尼431、第三弹性阻尼体432、单向缸433、单向活塞杆434。第二底座43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第二弹性阻尼体432和单向缸433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430上,第二抗扭阻尼431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弹性阻尼体432上,下端固定安装第二底座430上,单向缸433上侧设有单向活塞杆434。第三弹性阻尼体432设有固定第三卡爪55的卡槽,单向活塞杆434设有固定第四卡爪56的卡槽。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44一端连接第一抗扭阻尼411,另一端连接第三抗扭阻尼431,通过连接杆44使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抗扭性能。
所述位姿调整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医疗舱5的位姿状态,为自适应调节装置4的调整提供依据。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检测单元、重力测定单元、水平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底部以及侧向减震器42与医疗舱1接触面上,重力测定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上部,用于测定医疗舱5的重力及重心位置,水平检测单元安装在医疗舱5的左右侧、前后侧及顶面,用于医疗舱5水平检测,水平检测包括是否水平放置,以及是否产生扭动。
在医疗车1行车前,所述第一卡爪53与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上端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侧面的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爪55与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上端的卡槽固定连接,根据压力检测单元测定得到的压力以及重力测定单元测定得到的医疗舱5的重力和重心位置,设定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5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在医疗车1行驶中,通过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医疗舱5是否水平以及是否产生扭动,根据检测结果自适应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5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3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保证医疗舱5中CT主机51和检查床52的安全。
所述双向缸413的上活塞杆414和下活塞杆415可单独控制,在医疗车1驻停时,上活塞杆414向上伸出并通过其端部的卡槽与第二卡爪54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434向上伸出并通过其端部的卡槽与第四卡爪56固定连接,下活塞杆415向下伸出至地面进行支撑,通过控制上活塞杆414、单向活塞杆434和下活塞杆415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车1与底盘3脱离后,医疗舱5不受路面坡度影响仍处于水平状态;在医疗车1行车前,上活塞杆414和单向活塞杆434缩回,使医疗舱5落到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上,下活塞杆415待医疗车1与底盘3固定后缩回。
如图7和8本发明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行车前,装置进行自检,确保医疗车1与底盘3已通过底盘固定装置2固定,下活塞杆415已缩回,第一卡爪53与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的卡槽固定连接,第三卡爪55与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卡槽固定连接;
b)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开启工作,通过重力测定单元确定医疗舱5的重力及中心位置,根据压力检测单元得到的升降式减震器41、侧向减震器42和中轴减震器43的压力大小分别设定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预充力;
c)根据水平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412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处的预充力直至医疗舱5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由于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位于医疗舱5的左右及前后侧,医疗舱5处于水平状态后,再将第二弹性阻尼体424的预充力减至0;
d)装置完成自检后,医疗车1启动行车,位姿调整检测系统6实时工作,遇到不平或有坡度路面情况,通过水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医疗舱5是否水平以及是否产生扭动,根据检测结果自适应调节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预充力大小,使医疗舱5在行车过程中不随底盘3晃动,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实现自适应减震及水平调节;
e)医疗车1驻停时,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与第一卡爪53脱离,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与第三卡爪55脱离,上活塞杆414向上伸出与第二卡爪54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434向上伸出与第四卡爪56固定连接,下活塞杆415向下伸出,通过控制上活塞杆414、单向活塞杆434和下活塞杆415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舱5在不平或有坡度的地面仍处于水平状态;
f)医疗舱5调整至水平状态后,医疗车1与底盘3的脱离,医疗车1驶离医疗舱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车(1)、底盘固定装置(2)、底盘(3)、自适应调节装置(4)、医疗舱(5)、位姿调整检测系统;
所述底盘(3)通过底盘固定装置(2)实现与医疗车(1)固定或脱离;
所述自适应调节装置(4)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用于实现医疗舱(5)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自适应调节装置(4)包括升降式减震器(41)、侧向减震器(42)、中轴减震器(43)、连接杆(44),升降式减震器(41)与医疗舱(5)底部四角对应,侧向减震器(42)与医疗舱(5)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对应,中轴减震器(43)与医疗舱底部中心对应,升降式减震器(41)、侧向减震器(42)和中轴减震器(43)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之间通过连接杆(44)连接;
所述医疗舱(5)包括CT主机(51)、检查床(52)、第一卡爪(53)、第二卡爪(54)、第三卡爪(55)、第四卡爪(56),CT主机(51)和检查床(52)固定安装在医疗舱(5)中,第一卡爪(53)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四角、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二卡爪(54)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四角,第三卡爪(55)和第四卡爪(56)位于医疗舱(5)的底面中心,在医疗车(1)行驶中,医疗舱(5)底面四角第一卡爪(53)与升降式减震器(41)上部弹性连接,医疗舱(5)前后侧底部以及左右侧底部第一卡爪(53)与侧向减震器(42)侧面弹性连接,医疗舱(5)底面中心第三卡爪(55)与中轴减震器(43)上部弹性连接,在医疗车(1)驻停时,医疗舱(5)底面四角第二卡爪(54)与升降式减震器(41)上部刚性连接,医疗舱(5)底面中心第四卡爪(56)与中轴减震器(43)上部刚性连接;
所述位姿调整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医疗舱(5)的位姿状态,为自适应调节装置(4)的调整提供依据,位姿调整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检测单元、重力测定单元、水平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底部以及侧向减震器(42)与医疗舱(1)接触面上,重力测定单元安装在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上部,用于测定医疗舱(5)的重力及重心位置,水平检测单元均布在医疗舱(5)的左右侧、前后侧及顶面,用于医疗舱(5)水平检测,水平检测包括是否水平放置,以及是否产生扭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固定装置(2)包括若干个固定安装在医疗车(1)上的贯穿轴式直线电机;所述底盘(3)通过其上的梯形螺纹孔与贯穿轴式直线电机轴组成梯形丝杆螺母副,通过梯形丝杆螺母副实现底盘(3)与医疗车(1)的固定连接或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减震器(41)用于医疗舱(5)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升降式减震器(41)包括第一底座(410)、第一抗扭阻尼(411)、第一弹性阻尼体(412)、双向缸(413)、上活塞杆(414)、下活塞杆(415),第一底座(41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第一弹性阻尼体(412)和双向缸(41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410)上,第一抗扭阻尼(411)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上,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410)上,双向缸(413)上部设有上活塞杆(414),下部设有下活塞杆(415);
所述侧向减震器(42)用于防止医疗舱(5)左右及前后晃动并起到减震的作用,侧向减震器(42)包括弹性垫脚(420)、抗压阻尼(421)、后座(422)、第二抗扭阻尼(423)、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弹性垫脚(42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并通过抗压阻尼(421)与后座(422)相连,第二抗扭阻尼(423)后端固定安装在后座(422)上,前端固定在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上;
所述中轴减震器(43)用于防止医疗舱(5)产生扭动并起到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的作用,中轴减震器(43)包括第二底座(430)、第三抗扭阻尼(431)、第三弹性阻尼体(432)、单向缸(433)、单向活塞杆(434),第二底座(430)固定安装在底盘(3)上,第三弹性阻尼体(432)和单向缸(433)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430)上,第三抗扭阻尼(431)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上,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430)上, 单向缸(433)上侧设有单向活塞杆(434);
所述连接杆(44)一端连接第一抗扭阻尼(411),另一端连接第三抗扭阻尼(431),通过连接杆(44)使升降式减震器(41)和中轴减震器(43)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抗扭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缸(413)的上活塞杆(414)和下活塞杆(415)可单独控制,在医疗车(1)驻停时,上活塞杆(414)向上伸出并通过其上的卡槽与第二卡爪(54)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434) 向上伸出并通过其上的卡槽与第四卡爪(56)固定连接,下活塞杆(415)向下伸出至地面进行支撑,通过控制上活塞杆(414)、单向活塞杆(434)和下活塞杆(415)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车(1)与底盘(3)脱离后,医疗舱(5)不受路面坡度影响仍处于水平状态;在医疗车(1)行车前,上活塞杆(414)和单向活塞杆(434)缩回,使医疗舱(5)落到第一弹性阻尼体(412)、第二弹性阻尼体(424)和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上,下活塞杆(415)待医疗车(1)与底盘(3)固定后缩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方法包括:
行车前,装置进行自检,确保医疗车(1)与底盘(3)已通过底盘固定装置(2)固定,下活塞杆(415)已缩回,第一卡爪(53)与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的卡槽固定连接,第三卡爪(55)与第三弹性阻尼体(432)的卡槽固定连接;
医疗车(1)驻停时,第一弹性阻尼体(412)以及第二弹性阻尼体(424)与第一卡爪(53)脱离,第三弹性阻尼体(432)与第三卡爪(55)脱离,上活塞杆(414)向上伸出与第二卡爪(54)固定连接,单向活塞杆(434) 向上伸出与第四卡爪(56)固定连接,下活塞杆(415)向下伸出,通过控制上活塞杆(414)、单向活塞杆(434)和下活塞杆(415)的伸出距离,保证医疗舱(5)在不平或有坡度的地面仍处于水平状态;
医疗舱(5)调整至水平状态后,医疗车(1)与底盘(3)脱离,医疗车(1)驶离医疗舱(5)。
CN202010179699.8A 2020-03-16 2020-03-16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1231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9699.8A CN11123180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9699.8A CN11123180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1807A CN111231807A (zh) 2020-06-05
CN111231807B true CN111231807B (zh) 2021-07-20

Family

ID=7086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9699.8A Active CN11123180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1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6222B (zh) * 2021-08-02 2022-09-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危重症减震担架床
CN114099197A (zh) * 2021-11-03 2022-0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高机动单人高压氧舱
CN114587804B (zh) * 2022-03-11 2022-10-28 莫霞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化调节的自平衡床
CN117442435B (zh) * 2023-10-24 2024-04-26 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 一种感控式应急ct检查方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9736Y (zh) * 2006-08-12 2007-09-19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 轻型电源车
US7954882B2 (en) * 2006-11-30 2011-06-07 Oshkosh Corporation Medical imaging trailer with thermal and mechanical isolation
CA2838216A1 (en) * 2013-12-30 2015-06-30 Honey Bee Manufacturing Ltd. Harvesting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06781602U (zh) * 2016-12-30 2017-12-2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Ct扩展方舱车
CN208646716U (zh) * 2018-08-01 2019-03-26 东台市苏宝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小型医疗屏蔽室
CN110236581A (zh) * 2019-05-13 2019-09-17 艾迪森诺亚移动医院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et-ct移动医疗单元
CN209870211U (zh) * 2019-09-12 2019-12-31 上海联影医疗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载ct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9736Y (zh) * 2006-08-12 2007-09-19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 轻型电源车
US7954882B2 (en) * 2006-11-30 2011-06-07 Oshkosh Corporation Medical imaging trailer with thermal and mechanical isolation
CA2838216A1 (en) * 2013-12-30 2015-06-30 Honey Bee Manufacturing Ltd. Harvesting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06781602U (zh) * 2016-12-30 2017-12-2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Ct扩展方舱车
CN208646716U (zh) * 2018-08-01 2019-03-26 东台市苏宝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小型医疗屏蔽室
CN110236581A (zh) * 2019-05-13 2019-09-17 艾迪森诺亚移动医院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et-ct移动医疗单元
CN209870211U (zh) * 2019-09-12 2019-12-31 上海联影医疗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载ct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1807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1807B (zh) 车载ct医疗舱的减震和水平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727412B (zh) 一种参数化可调试尾门台架
CN111513943A (zh) 一种智能轮椅的主动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2843572U (zh) 一种水文洪痕监测装置
CN116400104B (zh) 轨道交通车辆电磁兼容检测装置
CN218865432U (zh) 一种靠背振动测试装置
CN214426833U (zh) 一种实验室用万分一天平
CN108507660B (zh) 一种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称重传感器检定方法
CN203254918U (zh) 扭杆弹簧悬架汽车底板自动调平系统
CN116077280A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智能螺旋ct医疗应急方舱
CN115252291A (zh) 救援减震运送装置及运送方法
CN206772495U (zh) 一种用于调距桨桨叶重心测量及修正的复合平台
CN217212028U (zh) 一种公路路面回弹弯沉值的检测设备
CN2761173Y (zh) 用于移动医用诊断仪的小车
CN210270111U (zh) 一种高压电源传导测试装置
CN211013535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空气弹簧的蠕变实验台
CN11391656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自检装置
CN2386432Y (zh) 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
CN216443811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摄像机悬挂装置
CN210732473U (zh) 一种带弹簧减震的球上自平衡运动机器人
CN219989197U (zh) 汽车校准底座及汽车校准设备
CN216731693U (zh) 一种平台调平控制装置
CN214806125U (zh) 一种座椅可升降的电动轮椅车
CN1799517A (zh) 一种装载医用诊断仪的手动移动平台
CN210802916U (zh) 一种坡道abs制动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