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737A -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737A
CN111224737A CN201911165921.2A CN201911165921A CN111224737A CN 111224737 A CN111224737 A CN 111224737A CN 201911165921 A CN201911165921 A CN 201911165921A CN 111224737 A CN111224737 A CN 111224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signal
multiplexed
control signal
multiplex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59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4737B (zh
Inventor
幸雅洋
原伸行
坂本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24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4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1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3Frequency conversion, i.e. wherein a light beam is generated with frequency component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cident light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11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8Signalling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5Wavelength multiplexing, W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72Supervisory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该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波段中的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以及复用单元,该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转换之后,发送通过对所述第一波段中的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一监控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各自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波段和所述第二波段不同的波段中的波长。

Description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中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已要求增加波分复用(WDM)的传输容量。例如,在仅利用常规(C)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波段限于1530至1565(nm)。
因此,例如考虑将波段扩展到1565至1625(nm)的长(L)频带或1460至1530(nm)的短(S)频带,由此增加WDM的传输能力。例如,日本特许专利公开No.2003-188830描述了将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转换成L频带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并且复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以发送所得物。
发明内容
将包含关于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的监控控制信息的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C频带、L频带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控制信息例如是传输路径断开的通知,并且响应于传输路径断开的通知,例如,传输路径上的光学放大器停止发光。据此,激光几乎没有从传输路径泄漏,因此确保了传输路径附近的工作者等的安全。
在发送侧,将包括主信号的主信号光射线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复用,并且因此获得的复用光射线的波段被从C频带转换成S频带或L频带。可以在有限带宽内进行波长转换,因此,随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带宽变宽,主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带宽变窄,从而导致用户能发送的数据量减少。与之相反,随着主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带宽变宽,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带宽变窄,从而导致监控控制功能可使用的数据量减少。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能够减少主信号光射线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带宽减小的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该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波段中的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以及复用单元,该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转换之后,发送通过对所述第一波段中的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一监控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波段和所述第二波段不同的波段中的波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比较例的传输系统的配置示图;
图2是例示波长转换单元的示例的配置示图;
图3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和光监控信道(OSC)光射线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
图5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和OSC光射线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
图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
图7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图;
图8是例示时分复用示例的示图;
图9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以及
图10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和OSC光射线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
图1是例示比较例的传输系统的配置示图。传输系统包括通过包括例如光纤的传输路径90和91彼此联接的一对传输装置8a和8b。
传输装置8a包括控制单元1a、发送单元2a和接收单元3a,而传输装置8b包括控制单元1b、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b。发送单元2a和接收单元3b通过传输路径90彼此联接,而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a通过传输路径91彼此联接。
如虚线所指示的,发送单元2a复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以生成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将复用光射线Smux通过传输路径90发送到接收单元3b。与发送单元2a类似,发送单元2b复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以生成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将复用光射线Smux’通过传输路径91发送到接收单元3a。
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a和2b以及接收单元3a和3b各自包括例如其上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的电路板,并且被安装在它们的相应插槽中,这些插槽设置在传输装置8a和8b的壳体中。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a和2b以及接收单元3a和3b通过例如电连接器联接到设置在传输装置8a和8b中的布线基板,并且通过布线基板彼此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现在,描述发送单元2a和接收单元3b的配置。发送单元2b具有与发送单元2a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并且接收单元3a具有与接收单元3b的配置类似的配置。
发送单元2a包括多个发送器20a至20c、复用器21a至21c和22a至22c、光学放大器23a至23c、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以及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a。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a包括波长转换单元(CNV)24a和24c以及复用器26。
波长转换单元24a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的波段从C频带转换成L频带,并且波长转换单元24c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的波段从C频带转换成S频带。C频带是第一波段的示例,并且S频带和L频带对应于第二波段的示例。
多个发送器20a、复用器21a和22a、光学放大器23a和波长转换单元24a设置在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的路径上。发送器20a中的每个产生具有在C频带中的波长的主信号光射线Da,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a输出到复用器21a。
多个发送器20b、复用器21b和22b以及光学放大器23b设置在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的路径上。发送器20b中的每个产生具有在C频带中的波长的主信号光射线Db,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b输出到复用器21b。
多个发送器20c、复用器21c和22c以及光学放大器23c设置在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的路径上。发送器20c中的每个产生具有在C频带中的波长的主信号光射线Dc,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c输出到复用器21c。发送器20a至20c联接到例如客户端侧的局域网(LAN),并且用客户端信号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产生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
复用器21a对从相应发送器20a输入的主信号光射线Da进行复用,以生成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并且将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输出到光学放大器23a。与复用器21a类似,复用器21b从主信号光射线Db产生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并且将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输出到光学放大器23b。复用器21c从主信号光射线Dc产生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并且将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输出到光学放大器23c。复用器21a至21c例如是光耦合器。
光学放大器23a至23c放大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并且将放大后的光射线输出到相应复用器22a至22c。光学放大器23a至23c例如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产生其相应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下文中被称为“OSC光射线”)SCa至SCc,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SCa至SCc包含关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监控控制的监控控制信息。OSC光射线SCa至SCc具有在C频带中的其相应波长λa至λc。OSC光射线SCb是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示例,并且OSC光射线SCa和SCc对应于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示例。
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产生OSC光射线SCa至SCc,并且将OSC光射线SCa至SCc输出到相应复用器22a至22c。复用器22a将OSC光射线SCa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被复用的OSC光射线SCa被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a。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中的每个是包括诸如小型可插拔(SF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这样的硬件的电路。
复用器22b将OSC光射线SCb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被复用的OSC光射线SCb被输入复用器26。
复用器22c将OSC光射线SCc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被复用的OSC光射线SCc被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c。复用器22a至22c例如是光耦合器或滤光器。复用器22a和22c对应于第一复用单元的示例,并且复用器22b是第二复用单元的示例。
波长转换单元24a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的复用光射线的波段从C频带转换成L频带,并且波长转换单元24c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的复用光射线的波段从C频带转换成S频带。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对应于第一波长转换单元的示例。波长转换单元24a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的复用光射线输出到复用器26,而波长转换单元24c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的复用光射线输出到复用器26。
复用器26对从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输入的复用光射线和从复用器22b输入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中的每个进行复用,并且将由此获得的复用光射线Smux输出到传输路径90。复用器26例如是光耦合器。
以这种方式,发送单元2a对通过相应多个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的波长复用而获得的L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进行复用,并且将由此获得的复用光射线Smux发送到接收单元3b。
接收单元3b包括多个接收器30a至30c、解复用器31a至31c和32a至32c、光学放大器33a至33c和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b。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b包括解复用器36和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
复用的光射线Smux从传输路径90输入解复用器36。解复用器36根据波段对复用的光射线Smux进行解复用,并且从不同的端口输出光射线。解复用器36例如是分光器。
L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被输入波长转换单元34a。波长转换单元34a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的波段从L频带转换成C频带,并且将C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输出到解复用器32a。
S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c被输入波长转换单元34c。波长转换单元34c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的波段从S频带转换成C频带,并且将C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输出到解复用器32c。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对应于第二波长转换单元的示例。
在后续阶段中,C频带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OSC光射线SCb被从解复用器36输入解复用器32b。
解复用器32a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并且将OSC光射线SCa输出到OSC接收单元35a。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从解复用器32a输入光学放大器33a。光学放大器33a放大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并且将所得物输出到解复用器31a。
解复用器32b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解复用OSC光射线SCb并且将OSC光射线SCb输出到OSC接收单元35b。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从解复用器32b输入光学放大器33b。光学放大器33b放大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并且将所得物输出到解复用器31b。
解复用器32c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c并且将OSC光射线SCc输出到OSC接收单元35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从解复用器32c输入光学放大器33c。光学放大器33c放大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并且将所得物输出到解复用器31c。解复用器32a至32c例如是分光器或滤光器,并且光学放大器33a至33c例如是EDFA。
OSC接收单元35a至35c接收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OSC接收单元35a至35c将OSC光射线SCa至SCc转换成电信号,并且从电信号获取监控控制信息。OSC接收单元35a至35c中的每个是包括诸如SFP、FPGA或ASIC这样的硬件的电路。
解复用器31a根据波长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成主信号光射线Da,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a中的每个输出到接收器30a。解复用器31b根据波长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解复用成主信号光射线Db,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b中的每个输出到接收器30b。解复用器31c根据波长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解复用成主信号光射线Dc,并且将主信号光射线Dc中的每个输出到接收器30c。解复用器31a至31c例如是分光器。
接收器30a至30c接收相应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接收器30a至30c联接到例如客户端侧的LAN,并且例如从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生成客户端信号,以将客户端信号发送到LAN。
以这种方式,接收单元3b接收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从复用光射线Smux解复用L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S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
控制单元1a控制发送单元2a和接收单元3a,而控制单元1b控制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b。控制单元1a和1b各自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电路,并且通过用于驱动处理器的软件来执行各种控制。
作为控制的示例,现在描述在传输路径90断开(参见十字标记)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a和1b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单元3b的光学放大器33a至33c检测到未输入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并且向控制单元1b输出信号丢失警报。接收单元3b的OSC接收单元35a至35c检测到未接收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并且向控制单元1b输出链路断开警报。
由于满足输入信号丢失警报和链路断开警报的条件,因此控制单元1b停止与传输路径91联接的发送单元2b的光学放大器23a至23c在与传输路径91的传输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输出。控制单元1b指示发送单元2b的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将链路断开警报传送到与发送单元2b联接的接收单元3a。
在发送单元2b的光学放大器23a至23c的输出停止的情况下,接收单元3a的光学放大器33a至33c检测到没有输入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并将信号丢失警报输出到控制单元1a。当接收到从发送单元2b的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传送的警报时,接收单元3a的OSC接收单元35a至35c将链路断开警报输出到控制单元1a。
由于满足输入信号丢失警报和链路断开警报的条件,因此控制单元1a停止与传输路径90联接的发送单元2a的光学放大器23a至23c的输出。据此,停止向传输装置8a和8b之间的传输路径90和91输出光,因此激光几乎没有从传输路径90泄漏。因此,确保了传输路径90附近的工作者等的安全。
接下来,描述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的配置。
图2是例示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的示例的配置示图。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各自包括WDM耦合器242、激发光源240和241、光环行器243、偏振分束器244和高度非线性光纤(HNLF)245。
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以及OSC光射线SCa和SCc的复用光射线在本文中被称为“输入光Lin”。从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输出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以及OSC光射线SCa和SCc的复用光射线在本文中被称为“输出光Lout”。
激发光源240和241将其相应激发光射线Xm和Xe输出到WDM耦合器242。激发光射线Xm和Xe的偏振波彼此正交。WDM耦合器242通过波长复用转换两个激发光射线Xm和Xe,并且将所得物输出到偏振分束器244。输入光Lin通过光环行器243输入偏振分束器244。输入光Lin是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或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的复用光。
高度非线性光纤245的各端部联接到偏振分束器244。高度非线性光纤245具有两个主轴。偏振分束器244的TE偏振波的输出端口以与主轴之一匹配的角度联接到高度非线性光纤245的一端。偏振分束器244的TM偏振波的输出端口以与同一主轴匹配的角度联接到高度非线性光纤245的另一端。
激发光射线Xm和Xe以及输入光Lin被偏振分束器244解复用成TE偏振波和TM偏振波,并且TE偏振波和TM偏振波被输入高度非线性光纤245的不同端部,然后从其另一端部再次输出到偏振分束器244。
高度非线性光纤245产生激发光射线Xm和Xe与输入光Lin的四波混合(FWM)。通过四波混合产生的闲频光(idler light)具有取决于激发光射线Xm和Xe的波长与输入光Lin的波长之差的波长。闲频光通过偏振分束器244从高度非线性光纤245输入光环行器243。闲频光从光环形器243作为输出光Lout输出。
据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以及OSC光射线SCa和SCc的波段在C频带和L频带或S频带之间转换。使用两个激发光射线Xm和Xe的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可以使用单个激发光射线。
根据例如高度非线性光纤245的材料和结构来确定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可以转换的波长的带宽,因此,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不能够转换例如任何C频带波长,具有一定限制。这意味着,随着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变宽,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波长带宽变窄,从而导致用户能发送的数据量减少。与之相反,随着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的波长带宽变宽,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变窄,从而导致监控控制信息的数据量减少。
图3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2a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参考符号λa至λc指示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的中心波长(下文中被简称为“波长λa至λc”),并且参考符号BWa至BWc指示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带宽。
符号G1指示波长转换之前的波长带宽。波长转换之前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被设置在C频带中。
符号G2指示波长转换之后的波长带宽。波长转换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被设置在L频带中,而波长转换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被设置在S频带中。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OSC光射线SCb经过波长转换,仍留在C频带中。
符号G3指示复用之后的波长带宽。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被设置为,使得波长转换之后波长带宽彼此不交叠。
以这种方式,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OSC光射线SCa被设置在同一波段中,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和OSC光射线SCb被设置在同一波段中,并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和OSC光射线SCc被设置在同一波段中。因此,考虑到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可以转换的波长的带宽,根据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带宽,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带宽BWa至BWc变窄。
这意味着,通过波长复用被转换成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的数量(例如,客户端信号的信道的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当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带宽减小时,可以增加通过波长复用被转换成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的数量,但是OSC光射线SCa至SCc可以包含的监控信息的数据量减少。
(第一实施方式)
鉴于以上内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传输装置8a和8b中,在具有波长λa至λc的OSC光射线SCa至SCc被设置在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波段(C频带、L频带和S频带)之外的情况下,执行传输处理,使得不转换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传输装置8a是第一传输装置的示例,并且传输装置8b是第二传输装置的示例。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在图4中,用相同的符号指示与图1中的配置一样的配置,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省略了图1中的发送器20a至20c、复用器21a至21c、解复用器31a至31c、接收器30a至30c、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a的例示。发送单元2b具有与发送单元2a相同的配置,并且接收单元3a具有与接收单元3b相同的配置。
发送单元2a包括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1a,而非比较例的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a。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1a包括解复用器27a和27c、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以及复用器28a、28c和26。解复用器27a和27c例如是WDM滤波器,并且复用器28a和28c例如是WDM滤波器。
解复用器27a联接在复用器22a和波长转换单元24a之间,并且解复用器27c联接在复用器22c和波长转换单元24c之间。复用器28a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24a和复用器26之间,并且复用器28c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24c和复用器26之间。例如,解复用器27a和27c设置在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的前级中,并且复用器28a和28c设置在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的后级中。
解复用器27a和复用器28a通过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a的绕行路径29a彼此联接。解复用器27c和复用器28c通过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c的绕行路径29c彼此联接。绕行路径29a和29c例如是光纤。
解复用器27a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OSC光射线SCa。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从解复用器27a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a。OSC光射线SCa通过绕行路径29a从解复用器27a输入复用器28a。复用器28a在波长转换之后将OSC光射线SCa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
据此,OSC光射线SCa可能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a,因此不经历波长转换。由于OSC光射线SCa的波长λa被设置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外,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的带宽BWa可以是波长转换单元24a能转换的最大带宽。因此,减少了通过波长复用被转换成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的主信号光射线Da的通道数量的减少。解复用器27a、复用器28a和绕行路径29a对应于第一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解复用器27c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从解复用器27c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c。OSC光射线SCc通过绕行路径29c从解复用器27c输入复用器28c。复用器28c在波长转换之后将OSC光射线SCc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
据此,OSC光射线SCc可能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c,因此不经历波长转换。由于OSC光射线SCc的波长λc被设置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外,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的带宽BWc可以是波长转换单元24c能转换的最大带宽。解复用器27c、复用器28c和绕行路径29c对应于第一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此外,接收单元3b包括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1b,而非比较例的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b。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1b包括解复用器36、37a和37c、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以及复用器38a和38c。解复用器37a和37c例如是WDM滤波器,并且复用器38a和38c例如是WDM滤波器。
解复用器37a联接在解复用器36和波长转换单元34a之间,并且解复用器37c联接在解复用器36和波长转换单元34c之间。复用器38a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34a和解复用器32a之间,并且复用器38c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34c和解复用器32c之间。例如,解复用器37a和37c设置在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的前级中,并且复用器38a和38c设置在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的后级中。
解复用器37a和复用器38a通过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a的绕行路径39a彼此联接。解复用器37c和复用器38c通过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c的绕行路径39c彼此联接。绕行路径39a和39c例如是光纤。
解复用器37a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OSC光射线SCa。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从解复用器37a输入波长转换单元34a。OSC光射线SCa通过绕行路径39a从解复用器37a输入复用器38a。复用器38a在波长转换之后将OSC光射线SCa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
据此,OSC光射线SCa可能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a,因此不经历波长转换。由于OSC光射线SCa的波长λa被设置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外,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的带宽BWa可以是波长转换单元34a能转换的最大带宽。解复用器37a、复用器38a和绕行路径39a对应于第二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解复用器37c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从解复用器37c输入波长转换单元34c。OSC光射线SCc通过绕行路径39c从解复用器37c输入复用器38c。复用器38c在波长转换之后将OSC光射线SCc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
据此,OSC光射线SCc可能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c,因此不经历波长转换。由于OSC光射线SCc的波长λc被设置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外,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的带宽BWc可以是波长转换单元34c能转换的最大带宽。解复用器37c、复用器38c和绕行路径39c对应于第二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以这种方式,发送单元2a和接收单元3b仅通过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转换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的波段,而不转换OSC光射线SCa和SCc的波段。
图5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2a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
符号G4指示波长转换之前的波长带宽。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被设置在S频带、C频带和L频带外。例如,波长λa至λc被设置在L频带的长波长侧,以避免由于分布式拉曼放大(DRA)而吸收激发波长和OH基团。波长λa、λb和λc可以彼此不同,并且例如可以分别为1630(nm)、1640(nm)和1650(nm)。
由于波长λa至λc被设置在S频带、C频带和L频带外,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带宽BWa至BWc比图3中的比较例的带宽BWa至BWc宽。因此,对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可以通过波长复用来转换数量比比较例的数量更多的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
符号G5指示波长转换之后的波长带宽。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的波段被从C频带转换成L频带或S频带,但是OSC光射线SCa和SCc的波段没有转换。
符号G6指示复用之后的波长带宽。由于波长λa至λc彼此不同,因此OSC光射线SCa至SCc被复用而不在光谱上彼此交叠。
以这种方式,发送单元2a将OSC光射线SCa从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并且将OSC光射线SCc复用到L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使OSC光射线SCa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a,使得发送单元2a不转换OSC光射线SCa的波段。与OSC光射线SCa类似,OSC光射线SCc也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c,因此其波段不被转换。
OSC光射线SCa至SCc具有在S频带、C频带和L频带外的相应波长λa至λc。这意味着,可以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带宽BWa至BWc加宽与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带宽相对应的量。因此,对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可以通过复用来转换数量比比较例的数量更多的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
此外,接收单元3b将OSC光射线SCa从L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并且将OSC光射线SCa复用到C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使OSC光射线SCa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a,使得接收单元3b不转换OSC光射线SCa的波段。与OSC光射线SCa类似,OSC光射线SCc也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c,因此其波段不被转换。
因此,接收单元3b能正常接收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
总之,根据该示例的传输系统,能减少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的减小。通过该示例的传输系统对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传输处理是根据实施方式的传输方法中的一种。
根据该示例,OSC光射线SCa和SCc没有被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因此高度非线性光纤245中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和OSC光射线SCa和SCc之间的交叉相位调制(XPM)减少。据此,减少了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的传输质量的劣化。
即使在OSC光射线SCa和SCc输入波长转换单元24a、24c、34a和34c的情况下,当OSC光射线SCa和SCc的功率降低时,也几乎不会发生交叉相位调制。当OSC光射线SCa和SCc的功率降低至不发生四波混合的水平时,OSC光射线SCa和SCc的波段没有如该示例中一样被转换。然而,当功率降低时,由于传输路径90上的损耗,OSC光射线SCa和SCc的传输距离比比较例的传输距离短。
与之相反,在该示例中,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波长带宽变宽,而SC光射线SCa和SCc的功率没有降低,因此传输距离没有降至低于比较例的传输距离。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彼此不同,因此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和OSC接收单元35a至35c发送和接收具有彼此不同的波长λa至λc的OSC光射线SCa至35c。这意味着,例如,控制单元1a和1b独立地进行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和OSC接收单元35a至35c的波长设置,这样是麻烦的。
鉴于此,如在该示例中一样,为了允许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和OSC接收单元35a至35c发送和接收具有相同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波长λo可以在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和OSC接收单元35a至35c之间被转换成独立波长λa至λc。
图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在图6中,用相同的符号指示与图1中的配置一样的配置,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图6中,省略了图1中的发送器20a至20c、复用器21a至21c、解复用器31a至31c、接收器30a至30c、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a的例示。发送单元2b具有与发送单元2a相同的配置,并且接收单元3a具有与接收单元3b相同的配置。
发送单元2a包括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2a,而非比较例的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a。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2a包括解复用器40a至40c、光电转换(OE)单元41a至41c、电光转换(EO)单元42a至42c、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和复用器43。解复用器40a至40c例如是WDM滤波器,并且复用器43例如是WDM滤波器。
解复用器40a联接在复用器22a和波长转换单元24a之间,并且解复用器40c联接在复用器22c和波长转换单元24c之间。解复用器40b联接在复用器22b和复用器26之间。OE单元41a至41c联接到相应解复用器40a至40c和相应EO单元42a至42c。EO单元42a至42c联接到相应OE单元41a至41c。复用器43联接到EO单元42a至42c、解复用器26和传输路径90。
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将具有公共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输出到相应复用器22a至22c。具有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的相应复用光射线和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被输入解复用器40a至40c。
解复用器40a至40c从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至SC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从解复用器40a和40c输入相应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从解复用器40b输入复用器26。复用器26对从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中的每个输入的复用光射线和从复用器22b输入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进行复用,并且将所得物输出到解复用器43。
OSC光射线SCa至SCc从解复用器40a至40c输入相应OE单元41a至41c。OE单元41a至41c将OSC光射线SCa至SCc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输出到相应EO单元42a至42c。OE单元41a至41c例如是光电二极管。
EO单元42a至42c将从相应OE单元41a至41c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EO单元42a至42c将具有波长λa至λc的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作为光信号输出到复用器43。
复用器43将从相应EO单元42a至42c输入的OSC光射线SCa至SCc复用到从前一级中的复用器26输入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复用光射线。据此,复用器43产生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将复用光射线Smux输出到传输路径90。
利用上述配置,通过解复用器40a和40c分别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和SCc,由此使其通过OE单元41a和41c以及EO单元42a和42c输入复用器43。OSC光射线SCa和SCc因此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并且其波段没有被转换。
另外,在该示例中,因此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解复用器40a和40c、OE单元41a和41c、EO单元42a和42c以及复用器43对应于第一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EO单元42a和42c将OSC光射线SCa和SCc的波长λo转换成与OSC光射线SCb的波长λb不同的波长λa和λc。因此,即使当相应OSC发送单元25a至25c产生的OSC光射线SCa至SCc具有相同的波长λo时,也通过复用器43中进行波长复用将具有各个波长λa至λc的OSC光射线SCa至SCc转换成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而使其彼此波段没有交叠。EO单元42a和42c对应于第三波长转换单元的示例。
在该示例中,通过EO单元42c将OSC光射线SCc从波长λo转换成波长λc,但是在OSC发送单元25b产生具有波长λb的OSC光射线SCb的情况下,EO单元42c不一定执行波长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当作为其它OSC发送单元的OSC发送单元25a和25c产生具有波长λb的相应OSC光射线SCa和SCc时,OSC光射线SCa至SCc可以在发送时具有公共波长λb。
此外,接收单元3b包括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2b,而非比较例的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b。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2b包括解复用器36和50、OE单元51a至51c、EO单元52a至52c、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以及复用器53a至53c。解复用器50例如是WDM滤波器,并且复用器53a至53c例如是WDM滤波器。
解复用器40b联接在传输路径90和解复用器36之间。解复用器32a从复用光射线Smux解复用OSC光射线SCa至SCc并且将OSC光射线SCa至SCc输出到相应OE单元51a至51c。OE单元51a至51c联接到相应EO单元52a至52c。EO单元52a至52c联接到相应复用器53a至53c。
OSC光射线SCa至SCc从解复用器50输入相应OE单元51a至51c。OE单元51a至51c将OSC光射线SCa至SCc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输出到相应EO单元52a至52c。OE单元51a至51c例如是光电二极管。
EO单元52a至52c将从相应OE单元51a至51c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EO单元52a至52c将具有公共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作为光信号输出到相应复用器53a至53c。
复用器53a至53c将OSC光射线SCa至SCc复用到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复用光射线输入相应分解器32a至32c。
利用上述配置,通过解复用器50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和SCc,由此使其通过OE单元51a和51c以及EO单元52a和52c输入复用器53a和53c。OSC光射线SCa和SCc因此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并且其波段没有被转换。
据此,OSC接收单元35a至35c可以接收具有公共波长λo的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解复用器50、OE单元51a和51c、EO单元52a和52c以及复用器53a和53c对应于第二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通过该示例的传输系统对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传输处理是根据实施方式的传输方法中的一种。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a将具有各个波长λa至λc的OSC光射线SCa至SCc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由此产生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将复用光射线Smux输出到传输路径90。然而,发送单元2a不限于这种配置。发送单元2a可以将具有公共波长λm的OSC光射线SCo(SCa至SCc)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由此产生复用光射线Smux,并且将复用光射线Smux输出到传输路径90。
图7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图。在图7中,用相同的符号指示与图1中的配置一样的配置,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图7中,省略了图1中的发送器20a至20c、复用器21a至21c、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a的例示。发送单元2b具有与发送单元2a相同的配置。
发送单元2a包括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3a,而非比较例的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a。光学发送处理单元U3a包括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解复用器49a至49c、SFP 45a至45c和47、层2切换(L2SW)单元46和复用器26和48。解复用器49a至49c例如是WDM滤波器,并且复用器48例如是光耦合器或滤光器。L2SW单元46是包括诸如FPGA或ASIC这样的硬件的电路。
解复用器49a联接在复用器22a和波长转换单元24a之间,并且解复用器49c联接在复用器22c和波长转换单元24c之间。解复用器49b联接在复用器22b和复用器26之间。SFP45a联接在L2SW单元46和解复用器49a之间,SFP 45b联接在L2SW单元46和解复用器49b之间,并且SFP 45c联接在L2SW单元46和解复用器49c之间。L2SW单元46联接在SFP 45a至45c和SFP 47之间。复用器48联接在复用器26和传输路径90之间。
OSC发送单元25a至25c将具有公共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输出到相应复用器22a至22c。具有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的相应复用光射线和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被输入解复用器49a至49c。
解复用器49a至49c从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至SC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从解复用器49a和49c输入相应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从解复用器49b输入复用器26。解复用器49a和49c对应于第一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OSC光射线SCa至SCc从解复用器49a至49c输入相应SFP 45a至45c。SFP 45a至45c将从相应解复用器49a至49c输入的OSC光射线SCa至SCc转换成其相应电数据信号Ea至Ec。SFP 45a至45c将相应数据信号Ea至Ec输出到L2SW单元46。SFP 45b是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示例,并且数据信号Eb是第一数据信号的示例。SFP 45a和45c对应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示例,并且数据信号Ea和Ec对应于第二数据信号的示例。
L2SW单元46通过时分复用来转换从SFP 45a至45c输入的数据信号Ea至Ec。L2SW单元46包括端口P#1至P#4和传送处理单元460。端口P#1至P#4用于数据信号例如以太网信号的发送/接收。传送处理单元460例如基于存储器中的传送表461在端口P#1至P#4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交换。例如,从控制单元1a和1b至L2SW单元46地设置传送表461。
在传送表461中,例如,注册了端口标识符(ID)、类型和虚拟LAN标识符(VID)。端口ID是端口P#1至P#4(#1至#4)的标识符。作为类型,针对通过其输入和输出单个VLAN中的数据信号的端口P#1至P#3设置“接入(Access)”,并且针对通过其输入和输出多个VLAN中的数据信号的端口P#4设置“汇聚(Trunk)”。VID是与端口P#1至P#4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的标识符。
在该示例中,数据信号Ea至Ec被输入相应端口P#1至P#3。分别为端口P#1、P#2和P#3的VID设置“10”、“20”和“30”。据此,传送处理单元460将VID“10”、“20”和“30”分别赋予数据信号Ea、Eb和Ec。
端口P#4的类型被设置为“汇聚”,并且端口P#4的VID被设置为“10”、“20”和“30”。传送处理单元460因此通过时分复用转换具有VID的数据信号Ea至Ec,并且从端口P#4输出所得物。通过对数据信号Ea至Ec进行时分复用而获得的时分复用信号Eo被输入SFP 47。L2SW单元46是复用单元的示例。
图8是例示时分复用示例的示图。在该示例中,假定数据信号Ea至Ec的帧格式是以太网帧,但是该帧格式不限于此。
数据信号Ea至Ec各自具有目的地地址(DA)、源地址(SA)、类型、有效载荷和帧校验序列(FCS)区域。有效载荷将监控控制信息存储在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上。
数据信号Ea至Ec被复用到时分复用信号Eo。对于数据信号Ea至Ec中的每个,赋予VLAN标签。VLAN标签的标签控制信息(TCI)包括例如优先级区域(PRI)、规范格式指示符(CFI)和VID。作为示例,数据信号Ea具有VID“10”,数据信号Eb具有VID“20”,并且数据信号Ec具有VID“30”。数据信号Eb的VID是第一标识符的示例,并且数据信号Ea和Ec的VID对应于第二标识符的示例。
再次参照图7,SFP 47将时分复用信号Eo转换成具有中心波长λm的控制光信号SCo。控制光信号SCo被输入复用器48。复用器48将控制光信号SCo复用到在前一级中从复用器26输入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并且将由此获得的复用光射线Smux输出到传输路径90。SFP 47是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示例,并且复用器48是第二复用单元的示例。控制光信号SCo是光信号的示例。
利用上述配置,通过解复用器49a和40c分别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和SCc,由此使其通过SFP 45a、45c和47和L2SW单元46输入复用器48。OSC光射线SCa和SCc因此绕过波长转换单元24a和24c,并且其波段没有被转换。
另外,在该示例中,因此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解复用器49a和49c、SPF 45a、45c和47、L2SW单元46和复用器48对应于第一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
在该示例中,L2SW单元46通过时分复用将数据信号Ea至Ec转换成单个时分复用信号Eo,因此OSC光射线SCa至SCc可以被转换成具有待发送的单个波长λm。因此,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带宽小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宽。
在该示例中,从具有公共波长λo的OSC光射线SCa至SCc产生控制光信号SCo,因此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在该示例中,可以使用10GB的小型可插拔(XFP)替代SFP 45a至45c和47。
图9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单元的配置示图。在图9中,用相同的符号指示与图1中的配置一样的配置,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图9中,省略了图1中的解复用器31a至31c、接收器30a至30c、控制单元1a和1b、发送单元2b和接收单元3a的例示。接收单元3a具有与接收单元3b相同的配置。
接收单元3b包括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3b,而非比较例的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b。光学接收处理单元U3b包括解复用器36和55、SFP 56和58a至58c、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复用器59a至59c和L2SW单元57。解复用器55例如是分光器或滤光器,并且复用器59a至59c例如是光耦合器或滤光器。L2SW单元57是包括诸如FPGA或ASIC这样的硬件的电路。
解复用器55联接在传输路径90和解复用器36之间。SFP 56联接在解复用器55和L2SW单元57之间。复用器59a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34a和解复用器32a之间,并且复用器59c联接在波长转换单元34c和解复用器32c之间。复用器59b联接在解复用器36和解复用器32b之间。SFP 58a联接在L2SW单元57和复用器59a之间,SFP 58b联接在L2SW单元57和复用器59b之间,并且SFP 58c联接在L2SW单元57和复用器59c之间。
复用光射线Smux从传输路径90输入解复用器55。解复用器55对来自复用光射线Smux的控制光信号SCo进行解复用,并且将控制光信号SCo输出到SFP 56。SFP 56将控制光信号SCo转换成电时分复用信号Eo,并且将电时分复用信号Eo输出到L2SW单元57。解复用器55是第二解复用单元的示例,并且SFP 56是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示例。
L2SW单元57将数据信号Ea至Ec与时分复用信号Eo解复用。L2SW单元57包括端口P#1至P#4和传送处理单元570。端口P#1至P#4用于数据信号例如以太网信号的发送/接收。传送处理单元570例如基于存储器中的传送表571在端口P#1至P#4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交换。例如,从控制单元1a和1b至L2SW单元57地设置传送表571。传送表571的设置与传送表461的设置类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时分复用信号Eo被输入端口P#4。传送处理单元570将数据信号Ea至Ec与时分复用信号Eo分开。传送处理单元570检测数据信号Ea、Eb和Ec中的VID“10”、“20”和“30”。基于传送表571,传送处理单元570将来自端口P#1的具有VID“10”的数据信号Ea输出到SFP 58a,将来自端口P#2的具有VID“20”的数据信号Eb输出到SFP 58b,并且将来自端口P#3的具有VID“30”的数据信号Ec输出到SFP 58c。
SFP 58a至58c将数据信号Ea至Ec转换成具有公共波长λo的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OSC光射线SCa至SCc从SFP 58a至58c输入复用器59a至59c。SFP 58a至58c对应于第二电光转换单元的示例,并且SFP 58b是第三电光转换单元的示例。
复用器59a和59c将OSC光射线SCa和SCc复用到从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输入的相应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复用器59b将OSC光射线SCb复用到从前一级中的解复用器36输入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b。
OSC光射线SCa至SCc从复用器59a至59c输入解复用器32a至32c,由此被从相应波长复用的信号光射线Sa至Sc解复用。据此,OSC接收单元35a至35c接收相应OSC光射线SCa至SCc。复用器59a和59c对应于第四复用单元的示例,并且复用器59b是第五复用单元的示例。
以这种方式,L2SW单元57基于VID将数据信号Ea至Ec输出到相应SFP 58a至58c。因此,即使当OSC光射线SCa至SCc被容纳在具有单个波长λm的控制光信号SCo中时,OSC接收单元35a至35c也能确实地接收OSC光射线SCa至SCc。L2SW单元57是分开单元的示例。
利用上述配置,通过解复用器55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解复用OSC光射线SCa和SCc,由此使其通过SFP 58a、58c和56和L2SW单元57输入相应复用器59a和59c。OSC光射线SCa和SCc因此绕过波长转换单元34a和34c,并且其波段没有被转换。
另外,在该示例中,因此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解复用器55、SFP56、58a和58c、L2SW单元57以及复用器59a和59c对应于第二复用/解复用单元的示例。可以使用XFP代替SFP 56、58a和58c。
图10是例示波长转换之前和之后以及在发送单元2a中复用之后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和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带宽示例的示图。
符号G7指示波长转换之前的波长带宽。OSC光射线SCa至SCc各自具有作为公共波长的波长λo。波长λo被设置为例如支持一般C频带传输系统的1,510(nm)。波长λo被设置在与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波段不同的波段中,因此,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带宽BWa至BWc比图3中的比较例的带宽BWa至BWc宽。
符号G8指示波长转换之后的波长带宽。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c的波段从C频带转换成L频带或S频带。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o通过时分复用被转换成公共波长λm。转换之前的波长λo和转换之后的波长λm可以是在S频带、C频带和L频带外的相同波长。
符号G9指示复用之后的波长带宽。OSC光射线SCa至SCc被复用到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作为具有单个波长λm的控制光信号SCo。因此,OSC光射线SCa至SCc的带宽小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宽。
在上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以及控制光信号SCo的波长λm在C频带、L频带和S频带外,但是波长不限于此。
在例如通过另一主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复用而获得的U频带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而非通过主信号光射线Da至Dc的波长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被发送到传输路径90的情况下,例如,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以及控制光信号SCo的波长λm被设置在C频带、L频带、S频带和U频带外。在例如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和Sb被发送到传输路径90而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c没有被发送到传输路径90的情况下,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以及控制光信号SCo的波长λm可以被设置在S频带中。
例如,OSC光射线SCa至SCc的波长λa至λc以及控制光信号SCo的波长λm被设置在除了将发送到传输路径90的主信号光射线的波长复用信号光射线Sa至Sc的波段不同的波段中。
下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各种修改。
本文中提供的所有示例和条件语言意图是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和发明人为进一步发展本领域而贡献的构思的教学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对这种具体列举的示例和条件的限制,也不应该被解释为是与表明本发明的优劣相关的说明书中的这些示例的组织。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

Claims (20)

1.一种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传输装置;以及
第二传输装置,该第二传输装置联接到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将第一波段中的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并且
在所述转换之后,将通过对所述第一波段中的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一监控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发送到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进行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
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波长复用信号,
解复用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并且
将所述解复用之后的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并且
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波段和所述第二波段不同的波段中的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将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
将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转换之后的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并且
对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和被复用的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以及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和被复用的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并且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一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二波段之前,从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解复用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在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之前,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转换成与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不同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分别转换成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是电信号,
通过时分复用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转换,
将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时分复用而获得的时分复用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一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二波段之后,将通过转换所述时分复用信号而获得的光信号复用到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和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并且
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被配置为: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二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之前,从接收到的所述波长复用信号解复用通过转换所述时分复用信号而获得的光信号,
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时分复用信号,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从所述时分复用信号分离,
将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转换成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二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之后,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并且
将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被配置为分别为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赋予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彼此不同,并且
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与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具有相同的波长。
8.一种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该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波段中的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以及
复用单元,该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转换之后,发送通过对所述第一波段中的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一监控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波段和所述第二波段不同的波段中的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复用单元,该第一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将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以及
第二复用单元,该第二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将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转换之后的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其中,
所述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和被复用的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以及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和被复用的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复用单元,该第三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
第二解复用单元,该第二解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一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二波段之前,从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解复用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波长转换单元,该第三波长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在复用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之前,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转换成与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的波长不同的波长。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光电转换单元,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第一数据信号;
第二光电转换单元,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第二数据信号;
时分复用单元,该时分复用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时分复用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进行转换;
电光转换单元,该电光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时分复用而获得的时分复用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及
第三复用单元,该第三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信号复用到从所述复用单元输出的波长复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时分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分别为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赋予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彼此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与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具有相同的波长。
15.一种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波段中的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以及
在所述转换之后,发送通过对所述第一波段中的第一波长复用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一监控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进行复用而获得的波长复用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波段和所述第二波段不同的波段中的波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波长复用信号;
解复用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并且
将所述解复用之后的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分别转换成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是电信号;
通过时分复用转换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
将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时分复用而获得的时分复用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及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一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二波段之后,将通过转换所述时分复用信号而获得的光信号复用到所述第二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和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二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之前,从接收到的所述波长复用信号解复用通过转换所述时分复用信号而获得的光信号;
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时分复用信号;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从所述时分复用信号分离;
将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在将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从所述第二波段转换成所述第一波段之后,将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段中的所述第二波长复用信号;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以及
将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复用到所述第一波长复用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为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赋予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彼此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和所述第二监控控制信号光射线。
CN201911165921.2A 2018-11-27 2019-11-25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Active CN1112247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400A JP7135783B2 (ja) 2018-11-27 2018-11-27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JP2018-221400 2018-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737A true CN111224737A (zh) 2020-06-02
CN111224737B CN111224737B (zh) 2022-01-07

Family

ID=6853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5921.2A Active CN111224737B (zh) 2018-11-27 2019-11-25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04648B2 (zh)
EP (1) EP3661078A1 (zh)
JP (1) JP7135783B2 (zh)
CN (1) CN1112247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965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装置及波长转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3164B1 (en) * 2020-07-24 2022-10-0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Optical line terminal with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JP2022182293A (ja) * 2021-05-28 2022-1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器、光通信装置、及び光導波路基板
JP2023017168A (ja) 2021-07-26 2023-0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装置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8478A (zh) * 2000-10-04 2004-01-14 ��ʿͨ��ʽ���� 波分复用的光通信系统
US20050041968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110660A (zh) * 2007-08-17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系统升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8198478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34346T2 (de) * 1996-11-13 2006-05-18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Vorrichtung zum Beendigung eines optischen Pfades
EP1000477A1 (en) * 1997-08-01 2000-05-17 Optical Technologies U.S.A. Corp. Multi-band 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3302310B2 (ja) * 1997-12-11 2002-07-15 ケイディーディーアイ株式会社 光増幅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光増幅装置
JP3551407B2 (ja) * 1998-02-16 2004-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多重光伝送システム
EP1008898A1 (en) * 1998-06-29 2000-06-14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wavelength converter for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US6614567B1 (en) * 1998-08-31 2003-09-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grading the capacity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networks
JP3670156B2 (ja) 1999-03-18 2005-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監視光信号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6509987B1 (en) * 1999-08-10 2003-01-21 Lucent Technologies Channel band conversion apparatus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JP3779502B2 (ja) * 1999-08-12 2006-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増幅装置、光送信装置、光伝送システム、光増幅方法および光入射方法
US7061664B2 (en) * 1999-12-28 2006-06-13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avelength converter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WO2001064010A2 (en) * 2000-03-03 2001-09-07 Optical Technologies Italia S.P.A Optical amplifi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4234927B2 (ja) * 2000-04-14 2009-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光出力制御方法及び光波長多重伝送装置
CA2348121A1 (en) * 2000-05-30 2001-11-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ptical switch with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JP4588282B2 (ja) * 2000-08-31 2010-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の立ち上げ方法およびチャンネル増減設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6999682B2 (en) * 2000-12-29 2006-02-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chnique for optically converting wavelengths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KR20030068578A (ko) * 2001-01-05 2003-08-21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대역 wdm 광 화이버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장파장채널의 제어 방식
JP3813063B2 (ja) * 2001-02-01 2006-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波長分割多重装置
JP3768110B2 (ja) * 2001-02-22 2006-04-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増幅器
US6810214B2 (en) * 2001-03-16 2004-10-26 Xtera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degradation of 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
JP2002296629A (ja) * 2001-03-30 2002-10-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4光波混合を用い雑音を考慮した波長変換方法と波長変換器および光源
US6980743B1 (en) * 2001-05-18 2005-12-27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nsparent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4612228B2 (ja) * 2001-06-05 2011-0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及び波長分割多重伝送システム
US6501597B1 (en) * 2001-08-07 2002-12-31 Spectralane, Inc. Optical amplifier using wavelength converter
JP2003188830A (ja) 2001-12-20 2003-07-04 Nikon Corp 波長多重光伝送用装置、中継装置、分配装置及び波長多重光伝送システム
US7336415B2 (en) * 2002-07-10 2008-02-2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amplification module, optical amplifica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992565B2 (ja) * 2002-08-27 2007-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
JP2005286570A (ja) * 2004-03-29 2005-10-13 Fujitsu Ltd 光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
US7831118B2 (en) * 2004-03-31 2010-11-09 Fujitsu Limited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060140626A1 (en) * 2004-12-24 2006-06-29 Optovia Corporation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for High Span Los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6279355A (ja) * 2005-03-28 2006-10-12 Nec Corp 波長分割多重伝送システム、波長分割多重伝送装置及び波長分割多重伝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431179B2 (ja) * 2008-02-04 2010-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布ラマン増幅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立ち上げ方法ならびに光装置
JP4657315B2 (ja) * 2008-03-19 2011-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5326667B2 (ja) * 2009-03-04 2013-10-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伝送路光ファイバ障害の評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8886032B2 (en) * 2010-11-29 2014-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O2013068039A1 (en) * 2011-11-09 201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JP6394192B2 (ja) * 2014-08-29 2018-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光伝送装置
JP6776596B2 (ja) * 2016-04-20 2020-10-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周波数シフト装置及び光周波数シフト方法
US10230472B2 (en) * 2016-06-08 2019-03-12 Subcom, Llc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of supervisory signal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with data signals
JP7035548B2 (ja) * 2018-01-18 2022-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JP7000984B2 (ja) * 2018-05-10 2022-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分割多重光信号のパワーを調整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095390B2 (ja) * 2018-05-11 2022-07-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装置、光パラメトリック増幅器、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JP2019200314A (ja) * 2018-05-16 2019-1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器、波長変換方法及び伝送装置
JP7183581B2 (ja) * 2018-06-15 2022-1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光伝送方法及び伝送装置
US10784955B2 (en) * 2018-11-13 2020-09-22 Infin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 recovery of optical power after transient events in C+L band optic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8478A (zh) * 2000-10-04 2004-01-14 ��ʿͨ��ʽ���� 波分复用的光通信系统
US20050041968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110660A (zh) * 2007-08-17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系统升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8198478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965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装置及波长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04648B2 (en) 2021-01-26
US20210112320A1 (en) 2021-04-15
JP2020088642A (ja) 2020-06-04
US11228822B2 (en) 2022-01-18
EP3661078A1 (en) 2020-06-03
CN111224737B (zh) 2022-01-07
JP7135783B2 (ja) 2022-09-13
US20200169795A1 (en)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737B (zh) 传输系统、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US1052403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using intra-nodal test channel
US9509408B2 (en)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P348709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t least two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links using coherent detection
US6850663B2 (en) Equipments including transponder for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US6895183B2 (en)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US6922529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EP118613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a number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carried by optical waveguides
EP3902167A1 (en) Routing combiner, routing wave combining method, wavelength division routing method, and network system
US6816680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nodes for forming such a network
US1163764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optical multiplexing 1+1 protection
JP5751015B2 (ja) 光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WO201905369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NECTING NETWORK HOSTS
US10735126B1 (en) Splitter-based colorless-directionless-contentionless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US20020141453A1 (en) Flexible add-drop multiplexer for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1612974B1 (en) Protocol and line-rate transparent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Martinez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optical label swapping techniques: an approach to the final results of IST-LABELS project
JP3112261B2 (ja) 光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