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932A -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932A
CN111132932A CN201980003385.8A CN201980003385A CN111132932A CN 111132932 A CN111132932 A CN 111132932A CN 201980003385 A CN201980003385 A CN 201980003385A CN 111132932 A CN111132932 A CN 111132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ic copper
copper carbonate
reaction
copper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33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辉
朱军强
徐文彬
陈龙
王惠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32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00Compounds of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8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thermal analysis data, e.g. TGA, DTA, DS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C01P2006/82Compositional purity water cont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氢氧化铜,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原料简易获得,在反应过程中未引入杂质离子,同时此制备方法条件可控,制备得到纯度高、大小均匀可控、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金属化合物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碱式碳酸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农业制药、木材防腐、涂料复配、原油处理及铜产品深加工等过程。市场上,因使用领域的不同,对碱式碳酸铜的理化指标的要求也千差万别,特别在有机催化、无机中间体、电子电镀及分析检测等行业,对其限制性化学组分及堆积密度等有着严格要求。
现阶段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类:复分解沉淀法及蒸氨法。
其中,采用复分解沉淀法进行制备,是通过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及醋酸铜等,与碱盐,如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铵及碳酸氢铵等,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由于此方法是在溶液状态下合成,溶液体积量大,且母液中阳离子(K+、Na+及NH4 +)或阴离子(Cl-、SO4 2-及NO3 -)等杂质离子浓度高,所以固液分离后产品中杂质含量高,必须经过多次打浆洗涤及固液分离,造成洗水的用量大,因而工艺废水量大,综合成本高。
采用蒸氨法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方法为:先提供碳化氨水,采用金属铜或铜盐生成铜氨络合物溶液,后通过蒸氨合成碱式碳酸铜产品,并在一定压力下与纯铜反应得到铜氨络合溶液,再通过复式离心薄膜蒸发器蒸发、旋转分离、旋刮制得高纯碱式碳酸铜。该方法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由于蒸发过程产生大量氨,操作控制复杂,安全隐患大。
因此,目前常用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制备效率差,且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杂质多,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方法工艺复杂效率低且制备得到的成品纯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氢氧化铜,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以及,一种碱式碳酸铜,所述碱式碳酸铜由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所提供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首先,该制备方法以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作为制备原料,以氢氧化铜为原材料,氢氧化铜仅包含了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离子,有利于制备得到的高纯度的产品碱式碳酸铜,同时也可以充分对含铜类的工业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原材料成本低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以二氧化碳气体为碳源,以气体作为原材料进行反应,能够充分与固体原料进行混合,避免引入杂质保证产品的高纯度,同时能提高反应效率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其次,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形成前驱体料浆,制备前驱体料浆,为后续反应提供液态反应体系。在后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过程中,使二氧化碳气体与液体料浆形成气液接触,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保证二氧化碳气体与料将充分发生反应。在此基础上,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促进剂,促进剂在前驱体料浆中促进氢氧化铜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快速进行作用,制备得到碱式碳酸铜,提高了反应效率。
该制备方法原料简易获得,在反应过程中未引入杂质离子,同时此制备方法条件可控,制备得到纯度高、大小均匀可控、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碱式碳酸铜是由上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方法以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作为制备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离子,保证了碱式碳酸铜的纯度较高,同时也能保证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质量稳定、大小均匀可控,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SEM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SEM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XRD对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XRD对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产品差热分析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产品差热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提供氢氧化铜,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
S02.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03.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S04.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简易获得,在反应过程中未引入杂质离子,同时此制备方法条件可控,制备得到纯度高、大小均匀可控、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在上述步骤S01中,提供氢氧化铜,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
具体的,提供氢氧化铜,以氢氧化铜为原材料。氢氧化铜的分子式为Cu(OH)2,氢氧化铜仅包含了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离子,有利于制备得到的高纯度的产品碱式碳酸铜,同时也可以充分对含铜类的工业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原材料成本低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铜选自工业级氢氧化铜或由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氧化铜选自工业级氢氧化铜,工业级氢氧化铜为呈现蓝色的干粉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级含铜废料为含铜蚀刻废液、硝酸铜废液及退锡废液。选择上述工业级废料制备氢氧化铜作为该反应的原材料,一方面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地循环利用、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该制备方法提供原材料,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由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含水率为15%~40%,含水率为15%~40%的氢氧化铜粒径大小均匀、适中,表面光滑,品质较佳。采用所述含水率为15%~40%的氢氧化铜进行后续反应,可保证制备得到大小可控、纯度较高、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
具体的,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制备前驱体料浆,目的使为后续反应提供液态反应体系。在后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过程中,使二氧化碳气体与液体料浆形成气液接触,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保证二氧化碳气体与料将充分发生反应。其中,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的步骤中,所述混合的包括但不限于搅拌等形式,保证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均匀,使氢氧化铜均匀分撒在前驱体料浆中,有利于后续反应。
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铜与水的质量比为1:(3.5~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添加的氢氧化铜为工业级氢氧化铜,所述氢氧化铜与水的质量比为1:(10~20),以较多的水混合氢氧化铜粉末,以保证制备得到的前驱体料浆浓稠度适中,有利于后续反应。若添加的水过量,制备得到的前驱体料浆中氢氧化铜含量较低,则反应过程中造成制备得到的产品碱式碳酸铜产率较低;若添加的水过少,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料浆流动性较差,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之后,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铜不易进行充分接触,导致反应时间过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添加的氢氧化铜为由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时,且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含水率为15%~40%时,所述氢氧化铜与水的质量比为1:(3.5~10)此时,由于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添加较少质量的水,就能够保证制备得到的前驱体料浆浓稠度适中,有利于后续反应。若添加的水过量,制备得到的前驱体料浆中氢氧化铜含量较低,则制备得到的产品碱式碳酸铜产率较低;若添加的水过少,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料浆流动性较差,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之后,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铜不易进行充分接触,导致反应时间过长。
在上述步骤S02中,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促进剂,促进剂在前驱体料浆中促进氢氧化铜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快速进行作用,制备得到碱式碳酸铜,提高了反应效率。
优选的,所述促进剂选择氨水、铵盐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为氨水。氨水的主要成分为NH3·H2O,是氨的水溶液,选择氨水作为促进剂参与反应,氨水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能够催化氢氧化铜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快速进行作用,同时所述氨水能够起到一定的活化作用,保证反应效果较好,提高了反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选择铵盐。铵盐是指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添加铵盐化合物作为促进剂参与反应,铵盐化合物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能够催化氢氧化铜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快速进行作用,同时所述铵盐化合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活化作用,保证反应效果较好,提高了反应效率。
优选的,所述铵盐选自四甲基氢氧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四甲基碳酸氢铵、三乙基甲基碳酸铵及三丁基甲基碳酸铵盐的至少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铵盐选自碳酸氢铵、碳酸铵及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至少一种。选择上述铵盐化合物作为促进剂进行添加,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同时能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碱式碳酸铜。
具体的,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所述混合的包括但不限于搅拌等形式,保证促进剂与前驱体料浆混合均匀,使促进剂均匀分撒在前驱体料浆中制备得到第一混合物,有利于后续反应。
其中,以所述第一混合物的质量为100%,所述促进剂的添加量为0.04%~1.0%。保证促进剂的添加量为0.0%~1.0%,有利于促进氢氧化铜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若促进剂的添加量过少,则影响反应速率,使反应速率较低。
在上述步骤S03中,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具体的,以二氧化碳气体为碳源,以气体作为原材料进行反应,能够充分与固体原料进行混合,避免引入杂质保证产品的高纯度,同时能提高反应效率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之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与氢氧化铜进行作用,快速制备得到碱式碳酸铜,提高了反应效率。本申请以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为原材料,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2Cu(OH)2+CO2→CuCO3·Cu(OH)2+H2O;
由上述反应式可得,制备过程中没有引入其他杂质,可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碱式碳酸铜产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的步骤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50℃,反应体系的压强为1~4×105Pa,在上述反应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与第一混合物中的氢氧化铜进行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其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16小时。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之后,还包括: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继续反应10~100分钟。继续反应的目的是将体系中未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铜进行反应,保证系统中的反应物反应完全,提高反应效率。在上述反应时间内进行继续反应,可保证将反应体系中的原材料反应完全,提高反应效率以及保证产品产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保持与所述反应相同的反应条件,继续反应10~100分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包括但不限于进行加热处理,继续反应10~100分钟。
在上述步骤S04中,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制备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之后进行纯化处理,,保证了制备得到的高纯度且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且该制备方法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此制备方法条件可控,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优选的,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纯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处理。
优选的,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目的是使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与溶液分离,以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固体。所述过滤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离心过滤法,真空过滤法等方法,能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即可。
优选的,将进行过滤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固体进行洗涤,目的是去除产品表面黏附的杂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纯水对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固体进行三次洗涤,保证能够去除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固体表面的杂质。
优选的,将进行洗涤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粗制品固体进行干燥,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进行干燥处理,保证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产品纯度较高。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20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20分钟~15小时。
所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原料简易获得,在反应过程中未引入杂质离子,同时此制备方法条件可控,制备得到纯度高、大小均匀可控、质量稳定的碱式碳酸铜,该制备方法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碱式碳酸铜,所述碱式碳酸铜是由上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中,所述碱式碳酸铜的纯度较高,纯度达到99.0%以上;该方法以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作为制备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离子,保证了碱式碳酸铜的纯度较高,纯度达到99.0%以上,同时也能保证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质量稳定,应用广泛。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酸性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经除杂精制,与碱通过控制结晶的方式,制得78.0g含水19.0%的氢氧化铜,与117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氨水,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3.5ml氨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3.8×105Pa,22.0℃条件下进行反应8.0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0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105℃的条件下干燥处理2小时,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实施例2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酸碱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经除杂精制,与碱通过控制结晶的方式,制得310g含水36.0%的氢氧化铜,与100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碳酸铵,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6.5g碳酸铵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1.5×105Pa,35.0℃条件下进行反应6.0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60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15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40分钟,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实施例3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硝酸铜废液为原料,经除杂精制,与碱通过控制结晶的方式,制得62.0g含水26.5%的氢氧化铜,与120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碳酸氢铵,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9.8g碳酸氢铵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1.1×105Pa,42.0℃条件下进行反应4.5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15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8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6小时,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实施例4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硫酸铜废液为原料,经除杂精制,与碱通过控制结晶的方式,制得230.0g含水20.3%的氢氧化铜,与115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含氨18.0%的30.0ml的氨水及7.5g碳酸铵的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2.0×105Pa,10.0℃条件下进行反应15.0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90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18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20分钟,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实施例5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155g高纯氢氧化铜作为原料,与125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4.3g碳酸铵及4.3g碳酸氢铵的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3.0×105Pa,18.0℃条件下进行反应12.0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80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55℃的条件下干燥处理14小时,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实施例6
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以醋酸铜废液为原料,经除杂精制,与碱通过控制结晶的方式,制得105.0g含水24.7%的氢氧化铜,与1050.0ml的纯水混合于2000.0ml高压反应釜中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0.7g四甲基碳酸氢铵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2.2×105Pa,27.0℃条件下进行反应10.0小时;反应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45分钟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在125℃的条件下干燥处理1.5小时,制备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结果分析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及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以及产品差热分析,其结果如下:
如图1所示,对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图1显示的是2.0KX的图像,从图1中可得,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纯度较高,表面光滑,粒子大小均匀。同时,根据图5所示的氢氧化铜的XRD图分析可得,与氢氧化铜标准卡片进行比较,可得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粗产品为氢氧化铜;对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图3显示的是20.0KX的图像,从图3中可得,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纯度较高,表面光滑,粒子大小均匀。同时,根据图6所示的碱式碳酸铜的XRD图分析可得,与碱式碳酸铜标准卡片进行比较,可得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产品为碱式碳酸铜;再对所述碱式碳酸铜进行产品差热分析,从图7数据分析可得,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产品为碱式碳酸铜。
如图2所示,对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图2显示的是4.0KX的图像,从图2中可得,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纯度较高,表面光滑,没有附着杂质。同时,根据图5所示的氢氧化铜的XRD图分析可得,与氢氧化铜标准卡片进行比较,可得到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粗产品为氢氧化铜;对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图4显示的是40.0KX的图像,从图4中可得,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纯度较高,表面光滑,没有附着杂质。同时,根据图6所示的碱式碳酸铜的XRD图分析可得,与碱式碳酸铜标准卡片进行比较,可得到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产品为碱式碳酸铜;再对所述碱式碳酸铜进行产品差热分析,从图8数据分析可得,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产品为碱式碳酸铜。
对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纯度进行检验,发现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纯度均达到99.0%以上。由此可得,利用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纯度较高,纯度均超过99.0%,同时也能保证制备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质量稳定,应用广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氢氧化铜,将所述氢氧化铜与水混合得到前驱体料浆;
提供促进剂,在所述前驱体料浆中加入所述促进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
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铜选自工业级氢氧化铜或由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工业级含铜废料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铜的含水率为15%~4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级含铜废液选自工业级含铜蚀刻废液、工业级硝酸铜废液及工业级退锡废液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铜与水的质量比为1:(3.5~20)。
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择氨水、铵盐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选自四甲基氢氧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四甲基碳酸氢铵、三乙基甲基碳酸铵及三丁基甲基碳酸铵盐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选自碳酸氢铵、碳酸铵及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7、8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混合物的质量为100%,所述促进剂的添加量为0.04%~1.0%。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的步骤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50℃,反应体系的压强为1~4×105Pa。
11.根据权利要求1~3、7、8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的步骤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16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3、7、8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之后,还包括: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保持与反应相同的反应条件,继续反应10~10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3、7、8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纯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纯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碱式碳酸铜粗制品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处理。
14.一种碱式碳酸铜,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式碳酸铜由上述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1980003385.8A 2019-12-30 2019-12-30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132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29763 WO2021134159A1 (zh) 2019-12-30 2019-12-30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932A true CN111132932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3385.8A Pending CN111132932A (zh) 2019-12-30 2019-12-30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4718A1 (zh)
CN (1) CN111132932A (zh)
WO (1) WO20211341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5315A (zh) * 2021-12-30 2022-03-18 江苏维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和非酸性含铜蚀刻废液、退锡废液及硝酸铜废液合并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1537A (en) * 1961-05-08 1965-01-27 Roussel Uclaf New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WO2004076354A1 (fr) * 2003-02-25 2004-09-10 Valery Vasilievich Sokolov Malachit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US20090324481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Jeff Miller Low energy method of preparing basic copper carbonates
TW201124346A (en) * 2010-01-12 2011-07-16 Amia Co Ltd Process for recovering copper from copper-containing waste liquid
TW201343560A (zh) * 2012-04-25 2013-11-01 Amia Co Ltd 溶解銅及製備銅鹽之方法
CN106430330A (zh) * 2016-07-26 2017-02-22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钴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841A (zh) * 2007-11-05 2009-05-13 沈祖达 碱式碳酸铜制备方法
CN103043701A (zh) * 2012-12-21 2013-04-17 泰兴冶炼厂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纯碱式碳酸铜的方法
CN104891551A (zh) * 2014-03-04 2015-09-09 金居开发铜箔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铜的制造方法及氧化铜的制造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1537A (en) * 1961-05-08 1965-01-27 Roussel Uclaf New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WO2004076354A1 (fr) * 2003-02-25 2004-09-10 Valery Vasilievich Sokolov Malachit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US20090324481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Jeff Miller Low energy method of preparing basic copper carbonates
TW201124346A (en) * 2010-01-12 2011-07-16 Amia Co Ltd Process for recovering copper from copper-containing waste liquid
TW201343560A (zh) * 2012-04-25 2013-11-01 Amia Co Ltd 溶解銅及製備銅鹽之方法
CN106430330A (zh) * 2016-07-26 2017-02-22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钴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化学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化学卷》", 30 June 199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5315A (zh) * 2021-12-30 2022-03-18 江苏维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和非酸性含铜蚀刻废液、退锡废液及硝酸铜废液合并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4718A1 (en) 2022-10-13
WO2021134159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89412B2 (ja) 一価のコハク酸塩の製造方法
US2013027293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purity lithium carbonate
CN106379924A (zh) 一种纳米镁铝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JPH072512A (ja) 岩石から純粋な無定形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CN102295308A (zh) 一种以含锌废液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方法
JP2002518281A (ja) 硫酸カリウムの製造法
JP2023073299A (ja) 水酸化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4272914B (zh) 一种锂吸附剂、膜元件、其制备方法及锂提取方法与装置
CN1335262A (zh) 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制取碳酸锂的方法
CN1195683C (zh) 石灰处理方法和含钙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01700899A (zh) 一种高纯片状氢氧化镁的生产制备工艺
WO2008123566A1 (ja) 炭酸基含有水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54204C (zh) 纳米级氧化铟锡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1132932A (zh)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CN1454843A (zh) 一种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方法
CN1335263A (zh) 用碳化法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分离镁锂制取碳酸锂的方法
JP2000226214A (ja) 高純度錫酸アルカリ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673083A (zh) 一种制取硝酸钾和氯化镁的工艺方法
CN102863011B (zh) 一种利用低品位氧化锌矿氨法生产高纯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RU2154029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арбоната кобальта из раствора хлорида
JP2753855B2 (ja) 銅メッキ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11039448B (zh) 臭氧去除酸性溶液中锰杂质的方法
CN104628033A (zh) 一种偏钒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12607762A (zh) 一种电子级二水合氯化铜的制备方法
RU2283283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арбоната лития высокой степени чистоты из литиеносных хлоридных рассол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